佛弟子文库

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净界法师  2019/10/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整个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第一个,如果你有志于临终的正念,你最好把今生的人事因缘慢慢地放下。因为,你越攀缘外在的人事,就容易去激发过去的生死业力。这对你临终是极度的不利。你必须让生死业力沉淀下来,万缘放下。

第二个,你要好好利用你的第六意识,好好地作如理的思惟,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第三个,你要修习空正见跟愿力——观照力跟誓愿力,好好地调伏引导第七意识。第七意识你不去调伏,它临终会坏事的。

掌握了这三个重点,你就掌握唯识的整个纲要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不要有不舍之心

世间的欲念有善恶两种,心志清明、存有善念,就能看开...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明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者。若教赴时机,易修...

惟贤长老《殊胜的净土法门》

慈云寺每年冬季为纪念弥陀诞辰都要举行念佛七。今年的...

净土法门的特别之处

净土法门在佛的一代时教当中被称为特别法门,所谓胜异...

千经万论偏重指归极乐世界的原由

【原文】 然十方诸佛,净土无量,经论偏指归极乐者,略...

人生哪有来日方长,时时刻刻是无常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现在年轻力壮,身体健康,人生一...

拜佛时除了念佛外,可以观想阿弥陀佛光明吗

问: 拜佛的时候,除了听自己念佛的的声音之外,可不可...

【推荐】净土宗历代祖师传记

净土宗第一祖慧远大师 大师法名慧远,俗姓贾,是雁门郡...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吃素给肠胃放个假

如今吃素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有的人吃素是为了减肥,有...

做清醒之人,自省己过

心光明,照己之过 曾国藩说:人之所以欺人者,必心中别...

不要相信明天会更好

暇满,简单的说有五种的暇满,第一个:善得人身。因为...

忍者无怨 必为人尊

一个信仰佛教的人,不单只是以拜佛、诵经、参加法会为...

【佛教词典】摆庄派

为我国云南德宏地区傣族小乘佛教宗派之一。又称耿龙派...

【佛教词典】三缚

(名数)贪瞋痴之三者。俱舍论二十一曰:缚有三种:一...

事忏的三个种类

一、责心忏自责己心,令生厌离。 二、作法忏向清净大小...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国土

《经》: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

人生的目标

人在年轻时所设定的目标可以称为五子登科银子、车子、...

弘一大师《佛教之简易修持法》

我到永春的因缘,最初发起,在三年之前。性愿老法师常...

念佛的利益超过拜忏水陆太多了

【原文】 至于保病荐亡,今人率以诵经拜忏做水陆为事。...

七不出八不归,你误解了多少年

年关已过,启程出门工作的人多了起来,与此同时,有一...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本论在唯识学的一个特色就是:它同时在知见的建立方面...

六斋日的渊源

佛陀之所以制定每月的六斋日受八关斋戒,我们在前面已...

无论粗细妄念,均须起灭随无而善护修

故无论粗细妄念,均须起灭随无而善护修。 妄念有粗有细...

心住在外境的二个过失

古德有一句话说:【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

长远心行善必获善报

为什么有些人做善事后很快就产生感应,甚至发生奇迹,...

星云大师《得失心》

得失之间,是欢喜?是悲伤?你有过这种经验吗? 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