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要对病人隐瞒病情吗

大安法师  2019/08/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要对病人隐瞒病情吗

问:弟子正在学医,在医院里难免会说谎,对病人及家属会隐瞒病情。医德的隐患更让人焦虑不安,很难做到不忘初心。我们该如何做才如法?

大安法师答:学医是一个很好的职业,是一个善业,所以古人说“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把良医与良相相提并论。治病救人是一个仁术,有仁爱精神的人医术才会越来越精湛。医生要讲究医德。

谈到在医院难免会向病人或病人家属隐瞒病情,就要考量自己这样做是出于什么目的。

比如病人是癌症晚期,并且心理很脆弱,怕讲了真实病情,使得他因为害怕而加速病情恶化,产生更大的痛苦而提前结束生命,这时候要稍微善巧方便一下,出于好意善心,为对方着想,隐瞒病情是可以的。

但实际上现在有种情况,就是大家对得了绝症的患者,普遍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隐瞒,这种做法是值得商榷的,隐瞒病情其实并不是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现在人“身见我执”太重了,听到命之将终,就会恐惧到极点,不能够豁达、冷静,甚至有点空慧地去看待这个问题。

但对一个心理承受力较强或者尊重生命的人来说,他可能更希望知道真实的病情。

哪怕是最危险的晚期癌症,知道了,能做好死亡的准备;不知道,反而还在打妄想。本来是肺癌,如果老对他说是肺炎,他就会问:“肺炎怎么这么痛?”你又得编造新的谎言去应付他。

如果能让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大概不会太长,他可能会更加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最后时光,该交代的后事也会处理好。

人一般在死亡之前要想:我该还的债要还清,该料理的事要料理清,还有很多有缘分的人,也许能见上最后一面。这也是他来到这个世间上合理化的诉求。但由于跟他隐瞒了,这些都实现不了了。

到临终的时候他知道被隐瞒了,瞋恨心也许反而上来了:“你们这些人怎么这样对我?”搞得他死不瞑目,眼睛瞪得大大的,那还麻烦了。

所以我觉得,作为医生还是要尽量地劝家属和病人,把真实的病情告诉患者,同时要开导患者正确地对待这个病情。不要一开口,就把患者吓昏了。

应该说,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是病人应有的权利,我们不能去剥夺这种权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突遭不测,这种情况还能往生吗

问: 顶礼法师!弟子突然想,虽然平时也发愿念佛求生净...

戒律不能完全做到,是否就不去受戒

问: 师父,有的人认为佛的戒律不能完全做到,就彻底...

怕鬼及有怨业病该怎么办

在家人念蒙山,有何不可,此系普结孤魂缘者。小则蒙山...

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问: 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大安法师答: 这里...

三福怎样操作才有把握往生

问: 《观经》中佛告韦提希,欲往生彼国(西方极乐)者...

【推荐】一昼夜念佛是什么标准

问: 汉、吴两译原译本下辈往生只要曾发心念佛一昼夜...

念地藏菩萨圣号,为何能让病好

【随住如是诸佛国土。若入无忧神通明定。由此定力。令...

仁、义、礼、智、信对内脏的影响

◎一个人,只要是心正了之后,气就正,气正了之后,形...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以愚夫愚妇自居,老实念佛得利益

很多人都说念佛人都是愚夫愚妇 ,好像他修参禅的、或者...

【推荐】淫欲毁人不倦

在《禅秘要经》里面讲,男人周身的脉络都是从眼根布散...

四十八大愿——(第8愿)皆得知他心念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

不理睬妄念,是对付妄念最好的方法

稍有点修行体验的:妄念来了,很害怕,我一定要把这个...

【佛教词典】二十犍度

梵语犍度,华译篇章。戒律分为止持门和作持门,于作持...

【佛教词典】灭法

【灭法】 p1211 瑜伽九十五卷十四页云:卽此一切、由无...

临终时要摆脱妄想的执取干扰

什么叫临终正念呢?不是说临终不打妄想,是说临终打妄...

人为物役,就是物的奴隶

物常是指与人相对的他物,也可以是指外境。人为物役的...

广钦老和尚《心要怎么修》

修行最佳的环境 那些溺在父母身边的,终长不成人,而...

我没有时间去管别人的闲事

从前,有一个小和尚急冲冲地跑去找老和尚,告诉老和尚...

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

我们修行,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福的深浅,...

如何找到真正的快乐

世界上的人人都想拥有快乐。但是,多数的人觉得快乐在...

香积厨中出高僧

禅宗历代祖师都主张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皆是修行,而并...

净土因何独指西,要令心念有归栖

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当中有诸多的净土,为什么就唯独指...

佛陀是随时存在的,要掌握感应道交的方法

我们再看,《法华经》对果地的功德,佛陀讲到什么是佛...

蚂蚁的哲学

光滑的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

心上完全放下,利益众生的事情可以照做不误

彭绍升。法名际清,字允初,一字尺木,苏州长洲人。幼...

学佛人的人际交往21法

我们接触到的人可以分为:富贵者、贫苦者、初交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