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性寂而常照故为光明

大安法师  2023/03/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心性寂而常照故为光明

心性寂而常照,故为光明。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光明无量也。

这是解释阿弥陀佛光明无量。先从阿弥陀佛所证的果上的功德来解释。这里有个批语,叫“一切诸佛之心要”。怎么称为一切诸佛之心要?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心性,都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寂而常照,就是不变的,寂就是他的不动,不动就是不变的。不变他又能够常随缘。这就是马鸣菩萨讲一心具足二门,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心真如门就是那个寂,心生灭门就是那个照。

所以这个心性是寂而常照,故为光明,这是十方诸佛都是一样的。所以《大乘起信论》也讲,心性不动,即大光明义。你只要心性到寂灭无动的状态,他马上就有大光明遍照十方,不需要你故意地作意去有什么光。你心性寂净到极点,光就出来了。“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心性寂而常照他就是光明。

那么现在阿弥陀佛,他从因地发愿修行,到他圆满四十八大愿成为阿弥陀佛,他就回归到他的自性本源,彻证了——彻底证到了心性无量的那个体。心性无量体就是这种寂啊——无量寿的这个寂。那么称这个无量寿的体性产生的照用,他所证到的体是无量,所以生起的照用,他也就无量。所以就称为光明无量,由体起用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动一个念头,也如发射一份电波出去

一念之力 我们的心念,决定言语看不惯某人时,就会常发...

勿在虚假的物质生活中打转

佛法说人身难得,既然得了人身,却不了解因果、心性的...

【推荐】因地发心的不同,便感召了不同的果报

所以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这个是讲到我...

「心不在内、不在外」是什么含义

当我们谈到心的实相,世尊曾经说:心不在内、不在外。...

心正直,外面世界就没有委曲

这个宇宙、这个世界跟我是一体,这个心和外面的境界是...

心灵蒙尘了该如何清扫

我们知道,衣物脏了,可以用水清洗。心灵蒙尘了该如何...

牢狱很大

有一位吸毒的囚犯,被关在牢狱里面,他的牢房却只有一...

静心的修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静心地面对世界,面对自己,心就...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在寺院担任执事,怎样作才能服众

问: 在寺院担任执事,怎样作才能服众? 大安法师答:...

培植心地的善因

请看下面的《阴骘文》: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

落实在动真格的行为中,命运就能改变

《了凡四训》,我想学佛的人大概都比较明白。这里我们...

我们能听闻这部经,要感恩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我们看这个名称,在...

【佛教词典】励心

【励心】 p1405 瑜伽八十三卷三页云:言励心者,谓于精...

【佛教词典】石钵

指佛钵。佛陀初成道时,有四天王来,各献一只青石钵,...

五逆十恶

五逆 所谓五逆罪,是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

最后的生还者——地震废墟下念佛得救

2016年2月6号半夜凌晨三点,正当大家欢欣期待即将来临...

了幻法师《超越情爱好修行》

自笔者的《佛法与婚姻》一书2005年流通以来,收到不少...

历代高僧大德的惜福节俭

惜福节俭是历代高僧大德都具有的优良品格,也是我们增...

在公门修行,不专指诵经持咒念佛而已

原文: 所言公门修行,不专指诵经持咒念佛而已。必须尽...

什么是真正的平静呢

为了找到平静,我们已下定决心成为佛教中的比丘和沙弥...

圣严法师《要感谢接受过你施舍的人》

央视著名记者白岩松曾经采访过圣严法师。让他记忆犹新...

是爱,还是交易?

若时不随顺,则都无所爱,尔时起贪爱,唯同于贸易。--...

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处事方式

从前,有一位很有修为的居士。有一次,他到一所有名的...

弘扬净土法门的一个重要原则

净土法门唯佛与佛方能究尽,九法界众生靠自己的能力是...

【推荐】不管念佛与否都希望你抓紧时间

一声磬响,烦恼顿息。我与弥陀,是二是一? 也许有些人...

正如法师《放逸能使生命堕落》

经文: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