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自心念自性佛

梦参老和尚  2013/04/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自心念自性佛

自心念自己的自性佛,要承担,自己念了,阿弥陀佛佛性,就是我自己的佛性。要自己念念地把自己的佛性,念得能定下来,巩固了;定就发生慧。这个慧,就是认识我自己的自心,就是:“心即是佛,佛即是心。”那就是自心念自性佛。这个功夫,恐怕咱们还没有做到,就向这方面做。

千万不要把自己跟阿弥陀佛隔开,不要分成两个,分开了是永远相应不了。相应的意思,佛教经常讲相应。什么叫相应呢?就是:你的心,相应了。相应的时候,心变了。咱们经常说的:“他变心了”。说什么呢?他变了佛心了,不是那个以前的妄心了。妄心是生死心,佛心是不生不灭的。咱们常常说:“了生死”,怎么了?就是这样了啊,这就是了生死了。你别太执着了,太执着了就麻烦。

意症与念佛

现在有种病,叫意症,意念的意。这个非常微妙的,就是心理作用。意思的意,症呢?是病的那个症。什么叫意症?我给大家举个事实。

我在南普陀佛学院的时候,我有个女弟子,南普陀有女众佛学院,分男女两众。我们这边女众也有一百七八十人。我有个弟子,她害病了。什么病呢?非常微妙。她就是突然觉得,手也抬不起来了,脚也不能动了,什么都不动,四肢不能动了。抬到医院去,医院里看,医生说,这个病我们治不了。他说她这叫意症,没得病,怪不怪啊?没得病,不晓得什么都不能动,手指头都不能动了。

后来她跟我说,我当教务长,那还是1983年,她现在活得很好的,什么事儿都没有。

完了,我想,医生不能治这怎么办呢?她不能吃也不能喝,再等几天,那就真正不能动了。我就琢磨,她三姐妹一起出家的,把她的姐姐跟她妹妹,她是老二,我还带了几个我们管理的,我们几个去。我说:“你们谁也别开腔,就我一个人说话”。我去了,我就喊她:“你起来!”她就起来了,坐起来了。她看我去,她心里就恐怖了。我说:“下来!”,她就下来了。医生在那儿,医生、护士“不能动的,怎会能动了?”我说:“她没得病,生点气啊,跟同学闹意见,跟我回去吧。”“你跟我回去吧”,“哦”,跟我回去,打这么就好了,生什么病也没有。原来在医院躺了三天了,也没吃,也没喝,这是意症。

意症是什么呢?她思想,突然间自己认为:我自己不行了。她就手也不能动了,脚也不能动了,什么都不能动了。现在就有这种病。疯也没疯,啥也没啥。我在台北长庚医院,也有这种病人,没办法治疗。要刺激他,一刺激,他一动,没事了,什么都没有了。叫意症。

这跟我们念佛是一样的,我拿来举这个例子。因为本身就是佛,他不相信,非要变了这么个假人。谁是假人?真的没有了,跟死人一样的,真死妄存。

真的并没死啊!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佛性,隐现在我们内部当中。它为什么不起作用呢?意症!这是学佛上的意症。

要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是佛

我们讲这个信心,讲了好久了,从我们前年讲《大乘起信论》,讲完了,我们才讲《华严经》。现在我们还在讲信,大家就是不信!不信解决不到问题啊。这是意症,不好!信了就好了!说:“我信啊,我这是很诚恳的信”,不信。

咱们自己认为:“我很信佛了。一天当中,又守规矩,皈了三宝了,我是佛弟子了”。相信自己是佛吗?!你相信自己是阿弥陀佛吗?!特别是在家道友,你问他,说“你是阿弥陀佛吗?”“哦,我可不是,我可不是!”(众笑)他马上就跟你辩解了。那你怎么办?怎么能生到极乐世界?你得承当啊!你不承当不行啊!别的事你不承当可以,这事非承当不可!

为什么说:“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很多人都不承当的!这个用不着客气。这你客气什么嘛?说“你是佛吗?”“是啊,我是佛,但是我是没成就的佛。”在缠如来,缠缚的缠,这叫在缠如来。在缠的如来,就是佛啊,在缠的如来,跟出缠的如来,就不同了。阿弥陀佛是出缠了,成就了,不是在缠了。所以,佛经上说:“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这三个没什么差别,就是一个。

你为什么不相信啊?!先把这个问题建立起来!相信了,第二步就好办了。第二步怎么呢?你学什么就建什么,以这个为基础。

说我是佛啊,佛都做什么事?这件事不是佛做的,我也不能做。当你自己承认是佛,或者当时你承认你是个人,那猴子做、猪做的、猫做的事儿,你不能做,你是人啊;你承认是佛了,你要做佛事啊!把人变换一下。

但这个信心啊,非要有不可。没有这个信心,你做什么都不成的!就是信心。我要跟大家说,我说:“你们信啊,信佛的信心啊,还不够。”你不会承认的啦,跟你怎么讲也不行啊,包括我也在内。相信我是佛,“哎呀,佛那么自在,一切神通广大,我什么都没有,我怎么是佛?”但是,你是在缠如来。有那些个贪瞋痴啦、烦恼啦,就把你障住了,现不出来了。像一个病人,他有了病了,他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了,他不是正常人了,害那意症,就是思想问题,完全就是思想问题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外界是自心的投影

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外境是从哪里来的?世间...

放掉生命的假相,安住在不生不灭的本性

我们一个人念大悲咒,凡夫来念大悲咒,跟观世音菩萨来...

用念佛机念经或念佛,作用是一样的吗

问: 请问用念佛机念经或念佛,作用是一样吗?特别是念...

四种念佛法门的难易特点

疏文 念佛复有多门者,如后文中所开实相念佛四种,乃至...

心乱就不要念佛持咒了吗

问: 师父,念佛时如何做到心定,静心。心无杂念的境...

烦恼中有佛性

这是十缘发心的第七项了尊重己灵。 这个己灵就是我们现...

称诵佛号就是念佛吗

念佛是大乘佛教的一种重要修行方式,它包括口称念佛与...

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在哪里

佛教经常让我们亲近善知识,人家说三人行必有吾师。如...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背了二三十年的佛经,究竟叫你干什么呢

大家都读诵大乘经典,或者是忏悔,或者是礼拜,或者是...

受持《金刚经》,前世重罪变轻贱报

读诵、抄写、宣扬《金刚经》的人,在别人轻慢你的时候...

有位老和尚走几步路,就把《华严经》念完了

度众生一定要发四无量心,在度的同时要达到能、所双亡...

不要把回忆拉到现在来

我们总爱想过去的事,过去都已经没有了,还要回忆把它...

【佛教词典】曼殊室利经

(经名)具名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多罗菩萨仪轨经,...

【佛教词典】生与起差别

【生与起差别】 p0479 俱舍论二十二卷九页云:何法名生...

慧律法师《安住心性》

佛法最重视悟,不悟的人就像经典所讲的煮沙成饭,那么...

用五色豆来补五脏

民间有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的谚语,意思是说如...

上智不如下愚,老实方获利益

【弟以阐提出家,自揣根性庸劣,罪业洪深。故于宗教二...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天,法慧大师和两位弟子在经堂里诵经之后,稍事休息...

养成凡事尽心尽力、努力以赴的认真态度

记得我上小学、中学的时候,那时环境卫生比较差,常有...

修人天善与往生净土有何关系

问: 修人天的善,对于我们培养往生净土的福德资粮,...

但行善事,莫问前程

《涅槃经》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

生活禅开题

在生活中修行 经常有信徒向我提问:我们应该怎样把学佛...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念佛法语

1最先根本文: 求生净土,信为最先。从始至终,信为根...

面相的好坏与心灵的善恶是相应的

现实生活中,人到中年后,就显现出受性格和品格影响所...

财色名食睡

财 财是欲中王,因你入奴行。 日日为你苦,夜夜为你忙...

六根的见闻觉知,全是自己的东西

我们一生当中,你六根的见闻嗅尝觉知,全部是你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