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以愿力来引导善行

净界法师  2012/11/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关于这净业三福,智者大师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他说这三种善业,都必须由愿力来作引导,叫做有愿之思。

所谓思是一种如理思惟,是以愿力来作引导,简单说就是以愿导行,所以它是以菩提心来摄受一切的善业,来当作净土宗的资粮。

我们刚开始的发心叫做善念,从善念要提升到愿力的时候,你的善念是不决定的,有时候会受情绪的影响──很多事有时候很想做,有时候又不想做。但是学佛之后,你说我学佛他没有学佛,同样都在做慈善事业,但是功德并不一样。因为虽然他是个慈善家,他有善念,你是一个学佛人,你这个善念的背后,还有菩提的愿力在引导,所以不一样。

这关系到你的心,坚定和不坚定的差别。

我们都知道有一个公案,叫做善光公主的故事。波斯匿王的女儿善光公主,她的福报很大、身相庄严,而且得到她父王的宠爱,父王为她盖了一间很美丽的宫殿。有一天波斯匿王工作忙完之后,就去看他的女儿,看到这么美丽的宫殿,就赞美说:哎呀!女儿啊,你看你因为得到父亲的宠爱,才能受用这么美好的宫殿啊!善光公主是学佛人,她就回答说:父亲!你说的不对,我今天能够享用这快乐的宫殿,是我过去善业所感!波斯匿王听了很不高兴,就如是的问三次:你这个快乐是我赐给你的!但是,善光公主三次都回答说:我的快乐,是我过去的善业所感!最后波斯匿王生气了,就把她嫁给了一个乞丐。善光公主只好认命,就跟着这个乞丐走了。

之后,就问乞丐说:你以前的祖先,是做什么的呢?乞丐说:我以前的祖先是做官的,不是做乞丐的,后来因为遇到事情,家道中落,到我们这一代变成了乞丐。她说:你应该至少有一间房子吧!乞丐就带着善光公主,回到他过去住的房子,老房子都已经破旧没人住了,长满了荒草,两个人就把庭院整理一下,开始种菜。

结果在整理土地的时候,挖出了他祖先留下来的一些珍宝。善光公主拿这些珍宝,去盖了一座宫殿,跟她以前住过的宫殿完全一样。这时候,波斯匿王看了非常惊讶,就去请教佛陀──为什么公主被他赶出去之后,仍然可以重盖这样的宫殿,她的果报怎么这么坚固不可破坏?

佛陀说善光公主过去有两段因缘:第一段先讲她在毗婆尸佛时,她出世的时候是像法时代,佛陀已经入灭了。有一天她到寺庙去,看到毗婆尸佛的佛像,就生起欢喜心做大布施,而且在佛前咒愿,她这个咒愿的力量很大,她发了两个愿:第一个,愿我生生世世护持三宝。第二个,愿我生生世世生于尊贵之家。结果她后来这两个咒愿,都有实现。

其次,讲到善光公主跟这位乞丐的因缘。佛陀说:在迦叶佛的时代,善光公主跟这个乞丐也是做夫妻,两个人都很有钱。善光公主经常布施,但是因为她先生没有学佛,就障碍她不让她布施,善光公主一开始是偷偷的布施,等她先生年纪大了之后,慢慢也被善光公主感动,就跟着她一起布施。但是他跟着她布施,也是随顺外在的因缘才布施,心中没有产生一种真实的愿力,所以他的果报,要等到遇到善光公主,才能够表现出来。

事实上,你在因地修善的时候,可能是选择性的修善,选择你喜欢的因缘;一旦你发了愿,就没有选择余地;以愿力来引导善行,就没有喜不喜欢的选择了,该怎么做你就怎么做!

比方说我们台湾的慈济,你看慈济的善业,全世界都赞叹。我个人的看法是,慈济不只是一个慈善机构,如果只是慈善机构,它的力量没有那么大,更重要是它有宗教的理念,因为有宗教的理念,才能够让一个人产生强大的愿力。

你可以去观察,如果这个人没有宗教理念,只是一个善人、一个好人,那他做善事,有一定的时空条件,有欢喜心,他才会去做。宗教师就没有什么欢喜不欢喜,我欢喜也得做,不欢喜也得做,因为他已经超越情绪了。

所以当一个人开始发起愿力时,就没有什么选择,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这个地方讲到三种善业,不是一般的善业,都是有愿之思。

善导大师说,这是强大菩提愿,所摄受的一种思心所,也就是一种善念的造作,所以叫做以愿导行,这种善业,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我们修学净土宗,要注意这句话啊!你看有些人修学净土法门,修到最后的结果,就像日本的本愿念佛,将整个圣道门的修道基础,完全摒弃──念佛人不用修善、也不用发菩提心、也不用持戒…只要念佛就好,这个思想对于净土宗,造成严重的伤害。

一个人能够不求临终无障碍,就能够提起正念、提起佛号,不需要外在环境的帮助,这有点难,这是执理废事。

所以你看经上佛陀怎么说,祂说:这三种净业是过去如此,未来如此,现在如此,一切诸佛要成就清净的国土,乃至是你往生清净国土的净业正因。

所以:净土宗不能跟圣道门切割,应该以圣道门做基础,然后提起佛号,这叫临终的正念!不是说圣道门的基础通通不要,只要一句佛号,那你这句佛号怎么生起的?你没有圣道门的基础,临命终的时候,你的心是散乱的、颠倒的、是躁动不安的!

所以这个地方要记住,净业三福可以成就一种愿我临终无障碍的环境,这是修学净业的一个基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参禅人最重要是的细行

参禅人,最关重要是细行。缺细行,难入那伽。全细行,...

【推荐】道证法师:六度总修?六度总休?

上广下钦老和尚有一句开示,很耐得我们去体会。他说:...

大安法师: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

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但有间接关系,这是因为往...

四十八大愿——(第3愿)各得真金色身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意谓:...

好的人品是无价的,是金钱买不到的

1982年,美国印第安纳州阿历山德亚市的比尔先生喜得贵...

人不成熟的六个特征

人并不因为你的年龄大而成熟,也不因为你的年龄小而不...

不是老僧定力大,便落凡间做马驹

把眼睛收起来!眼睛像老鼠一样骨碌骨碌转地,只管跑到...

观世音菩萨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一直以来,我自称学佛人,因为自己会念佛、念经,就颇...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舍多就少---做人的智慧

舍多就少---等到真能悟出了,代表着智慧已达巅峰,但等...

修悟的下手处

大约末法修行人多,得真实受用者少。费力者多,得力者...

如何改掉不孝顶撞父母的恶习

问: 请问师父:如何才能打开心量,改掉不孝顺、顶撞父...

略论净土欣厌行

智者大师,示现陈隋之际,开创中国天台宗,提倡归向净...

【佛教词典】相空观

(术语)南山所立三观之一。既观诸法之性空无上,更观...

【佛教词典】八寒地狱

(名数)以上八大地狱外,更有八处之寒地狱。依次横列...

人怎样才能够清除自己的欲望

曼谷的西郊有一座寺院,因为地处偏僻,香火一直不旺。...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古人说,教育,要从最基础的、最早的时候开始。 教妇初...

莲宗四祖法照大师画传

一、禅观入定,得睹远师 法照大师(公元747821年),身...

生活要合理化

我们平时的生活,除了衣食住行会影响健康情形外,有时...

素食也是修心

素食不就是讲饮食的问题吧?还有什么其他的?当然不止...

为人处事的十二个法则

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其生存法则,宇宙物理与人类之间,也...

入定和睡着有什么区别

问: 顶礼法师。弟子在静坐念佛时,没念多久就有睡着的...

化解夫妻冲突和矛盾的技巧

夫妻之间经常有些小冲突和矛盾,这再正常不过了,关键...

捡拾零碎时间修行

如果明天就要躺下来,面对死亡,想想你要去那里?想想...

自己父母都容不得,何以容天下

父母生养了我们,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长大成人,虽然每...

外婆的往生纪实

我的外婆刘秀芝,山东省烟台人,今年93岁。外婆性格好...

如何知道这个人能够承担大事业

修行人顺顺境境的、平平安安地过日子不是很好吗?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