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2014/03/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印光大师说:“道德仁义,乃吾人本具性德;因果报应,实天地化育之大权”。

各人气质禀性不同,根机深者,自然能恪遵道义,能尽做人本分。但若宿生习气重者,则障蔽性德,以致心念、口说、身行都与道义违背。可是由于他听到福善祸淫(行善得福,作恶受祸)道理,及见到善恶报应之事,没有不战兢惕厉、自修反省希望获福而免祸。故知天地以福善祸淫,为摄得众生遵守道德仁义之大权,圣人本着天地之心,来行教化。故惠吉逆凶——顺理而行则吉祥,逆理而作召凶恶;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六极:短命、疾病、忧愁、贫苦、恶事、耗弱。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之说,屡见于经上。其用意是感发人之善心,惩罚人之放佚。所以因果报应之吉凶祸福,就是你是否奉持或违背道德仁义真伪实验,既知是实验,则想为善便要更加勉力,以致于成;想为不善遂生恐惧,有所不敢。

所以提倡因果报应,乃是仰承天地圣人之苦口婆心,以成就世人本具道德仁义之性德也。若你以为因果报应为渺茫无稽,不但违背天地圣人之心,自己这种邪知邪见,将来也将永堕恶道。若没有因果报应,则上智之人不肯立愿用功,努力修德;下愚之人无所忌惮,敢于造恶,那这样天地圣人化育之权便不能表彰,我们本具性德,也隐而不现,这是灾祸的来源。因果报应提倡如此重要,但是世间圣人论此都语焉简略,而且只说今生及子孙,而对于未生之前,死了以后,及从无始以来、众生随着罪福因缘,轮回六道,均未说明清楚。以致造成见识浅薄的人,虽然每日读圣人因果报应之言说,心中仍然不信因果报应。

而佛法则不同,他不仅指出我们心性智能不可思议之理,也强调了三世因果微妙之事。举凡格物致知诚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世间法道理,及断无明证佛性了生死之出世间法,均完备具足。所以佛家讲到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主仁仆忠、各尽本分则与世间圣人所说没有任何差异;但佛家提到前因后果,则是世间圣人所不能及。我教众生尽义务本分,只能教导上智之人,而不能制服下愚之人。若大家均知道因果报应,则善恶祸福,清楚像观火,有谁不想趋吉避凶,免祸而获福呢?若有外表像善相,实际上是暗存恶心,而行恶事,自以为别人不知,有何妨碍。却不知道我们这一念心,与天地鬼神,及诸佛菩萨之心,息息相通,我们起一心念,他们无不了知。故说:“人间私语,天闻如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故周安士说:“人人知因果,天下太平之道;人人不知因果,天下大乱之道也”。

佛法说三世因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一般人认为佛教说前世来生看不见,是迷信,眼见才是真实。那周公、孔子、我们曾祖父、祖父,我们没见过,为什么我们说他们是存在实有呢?水中月、镜中像,我们眼前看得见,这是真的吗?世人认为转生投胎是看不见,那我们吃苹果,种子从何而来?大家都知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事实,因果何尝不是如此。

世人如果认为眼睛看不见就说没有,那我们眼睫眉毛均看不见,为什么不说没有呢?要知道,“因果”就是一面镜子,看看自己习气、毛病、嗜好、今生遭遇、命运就是您自己因果写照呀!台湾从前,某地民众跑防空洞躲空袭,当时一位妇人及小孩,因小孩哭声而被赶出洞外,结果空袭炸弹不偏不倚把山洞内的人全炸死,该妇人小孩幸运逃过一劫。本来她以为是祸,结果变成福,请问?这炸弹是谁在推?该妇孺被逐出洞外,是谁在推?当然是“业力”呀!这“因果”不是很明显吗?其实在这世间到处都有因果故事发生,只是大家“隐恶扬善”罢了!

佛在经上说,人不是只有一世,若只有一生、死了就完了,那就简单,但问题不是如此。人都有来世,一切有情也都有来世,欠命要还命,欠债要还债。说因果通三世,今生果报是前世修来,前世造善因,今生就得善果,今生所造善恶业,果报在来世。三世果报到临终一剎那就看到。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逢时,果报还自受。”“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一世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还债时候,不是少一点,便是多一点,来世再互相追讨,永远扯不清。世尊成佛都还有三个月“马麦之报”;后汉安士高大师,两次来中国还命债,过去生误杀别人,今生也被人误杀,修行证果还要还命债,何况迷惑颠倒无修行造业众生,这个事实真相明白,心就平了。因果报应,分毫不差,你还敢造恶业吗?

《太上感应篇》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人心有善恶,报应如日光照身影,身正影正,身斜影斜,没有任何闪失。种善因得乐果,造恶因得苦果。但世间人看到有人行善命运坎坷,有人造恶命高寿,认为没有因果报应。要知道世上没有数百岁之人,上天也有未实时了结的案子。全善全恶的人少见,时善时恶的人最多,众生心念随时会改变,所以上天报应也会衡量。有时报在本身,有时报在子孙,有的报在现世,有的报在后世,报应大小轻重快慢,经常变化转移,但分毫也不会有差错。

俗话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不要只谈目前,还要看究竟,有那一件事不是如影随形而得报应呢?东岳大帝门前对联:“阳世奸雄,忍心害理皆由己;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地狱不是天造,也不是地造,是众生恶业所造,业何以能造地狱,业由心生,心能造天堂,也能造地狱,万法唯心造,世间没有一个人占到别人便宜,也没有一个人真正吃亏,三世一看很公平,心就清净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世间为何会有种种的不平等

轮跋,是一位年轻的求道者,被人世间存在的历历可数但...

造了什么业才会堕落成附体的大仙

问: 仙是做什么样的业才得到这种果报呢? 成刚法师答...

遣除对因果的疑惑

一、现代人漠视善恶因果规律 这个宇宙大到天体的运行,...

昌臻法师:学佛从做人下手

为什么学佛要先从做人下手?太虚大师说,学佛先学做人...

发毒誓的果报

在佛教《贤愚经》第三卷中的《微妙比丘尼品》中记载了...

如此审慎观察,一夜就可成为贤者

慈悲伟大的佛陀,在《中阿含经》说了一则一夜贤者经,...

慎勿于此十种对境犯淫

【原文】 闺秀岂容玷辱。一生名节攸关。六亲体面没遮栏...

不必计较以往的得失,但种未来的福田

佛说:一切世间人们为善作恶所得的因果报应,就像影随...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禅对生命的重要性

禅对于我们的生活、生存、生命极为重要。佛经上讲,众...

若能做到这三种法,现生证二果

曾经有几位道友,她们都发愿说:今生当中,修行一定要...

【推荐】观音菩萨在哪里呢

在各大寺礼拜佛菩萨的时候,经常听到有人说:普陀山的...

学《金刚经》有何用途

●金刚经教人修福修慧消业,是一部各方面都顾到的完善...

【佛教词典】灵山会上

(术语)谓灵鹫山释迦如来说法华经之会坐。...

【佛教词典】离欲地

梵语 vīta-rāga-bhūmi。为菩萨修行阶位之一,即三乘...

如何能够不见别人的是非过患

人,往往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

佛法宇宙观之六道

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的一个概念,接着上一次的三界,我...

距离是一种美,也是一种保护

冬天来了,天气变得越来越冷。森林中有十几只刺猬冻得...

大安法师:是「万修一二去」还是「万修万人去」

问: 有人说,往生净土是万修一二去,而东林法音说,...

【推荐】圣严法师《心胸开朗,就不受环境局限》

有不少人常常觉得,自己的工作顺利,甚至事业做得也还...

我们该怎样熄灭贪嗔痴呢

问: 法师,都说习气如瀑流半点儿不由人,那我们该怎样...

居士今日要务,唯当谢绝人事一心念佛

《与茅静远居士书》是省庵祖师写给茅静远居士的一封书...

如不念佛,每日造作获罪无量

菩萨谓查母曰:汝何不勤勤念佛?答曰:因添儿孙,时常...

诵得此偈,能闭地狱门

宋释僧俊,俗姓王氏,京师人。出家后,不守戒律,未曾...

【推荐】往生净土不能存侥幸心理

大家要注意,不能看到《观经》中的下三品往生说,反正...

人生在世那叫业力的释放

一个人,落入因缘法的时候,会产生我、法二执。我、法...

秋季最佳的5种润肺止咳食物

1、柿子 中医认为,柿子性寒味甘微涩,归肺、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