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者应如何防止过失

慧广法师  2015/03/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学佛者应该如何防止“过失”呢?

慧广法师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佛者亦是。但应时刻具足三心,时刻反思自己,自可遮止。三心者:一是恭敬心,二是庄严心,三者谨慎心。

1、恭敬心:尊师重教是任何学子的基本素质。假如没有恭敬之心,一切的学问、知识和道德、品质均将一无所获。即一切思维言行、与身、口、意三业,或善或恶、或非恶非善,无不发自内心的恭敬与否。对佛法僧三宝,越能生起无上的崇敬与仰慕,越能趣向无上的利益,因为具足恭敬心是最起码的修学条件和前提。

2、庄严心:佛像、佛殿、佛塔、经典、法器及僧伽等等莫不是庄严无比,且时刻都在无语地开示着我们。由于我们没有用庄严心去观察、去觉悟,从而感应不到其中给予人们的启示。您不去庄严自己的心,又如何能获得庄严道场的相应启示呢?

3、谨慎心:相对于言教,谨慎是身教这一无言教育最重要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方可将恭敬心和庄严心在言语和行为上加以体现和统一,处处收摄住心的庸浮散乱,去启示、去觉悟人生宇宙的真谛,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方能守戒遵教,成为凡夫俗子的表率,自利利他。具备此三心素质,罪衍不生,过失可免。若要福德倍增,还要注意言、行和起心动念。用行动诠释佛法,用随顺落实慈悲,过失之后的觉悟,才是前进的动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娑婆是虚幻的,为何还要行孝关爱礼敬呢

问: 既然娑婆世界是虚幻的,那为什么还要认认真真对待...

修净土没有见地能否往生

问: 请问法师!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见地、修...

婚葬酒席会杀害许多生命该怎么办

问: 按照农村习俗,婚葬要置办酒席,会杀害许多生命...

能同时依止一净一禅两位善士吗

问: 请问法师,弟子能同时依止一净一禅两位善士吗?弟...

在世俗中,佛弟子该如何看待争取呢

问:在世俗中,佛弟子该如何看待争取呢?是应该什么都...

念佛时妄想很多如何解决

问: 念佛的时候妄想很多,难以控制,有什么解决办法...

念佛为何越念杂念越纷飞

问: 请教法师!本来念佛应该是越念越清静的,为什么...

在家人如何修「日中一食」

问: 请问法师,俗家弟子若欲行日中一食,该注意哪些事...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处处不满意又很苦恼,如何改变刻薄的分别心

《唯识学》特别强调分别变的重要,因为我们的第六意识...

过午不食

《律海十门》八戒近住分别门第四云: 一日夜不晚黄昏...

念佛一法,约有四种

【念佛一法,约有四种。所谓持名、观像、观想、实相。...

为什么很多地方都会闹鬼

问: 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很多地方都会闹鬼。 方海权...

【佛教词典】菩萨五相果利

【菩萨五相果利】 p1129 瑜伽四十七卷四页云:菩萨哀愍...

【佛教词典】大悲菩萨

(菩萨)观音菩萨也。大悲之名,虽通于诸佛诸菩萨,而...

一念决定往生的信愿,才能感佛接引

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

明学长老的「佛事道影」

明学长老92岁,而体型瘦削,风范淡定。2012年5月19日到...

修学佛法首先要培养内心的甚深见

《摄大乘论》是无着菩萨所作的。在本论的修行当中,主...

回向的功德很大吗

问: 回向的功德很大吗? 宽见法师答: 是功德很大。...

妄想如顽猴野马一样,该如何调伏

讲了不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我看有些人就没有用心...

鸠摩罗什在长安

北凉时期,姚苌仰慕鸠摩罗什而派使者前往凉州,迎请他...

我们曾经发誓永不原谅的那些人和事

小时候,有一年过年,王小三说他有一个新玩具,叫粑粑...

不净观颂

死想第一 (人死时心脏和呼吸均告停止,其状可畏) 有...

圣贤处事,惟宽惟厚

弘一律师他老人家在晚年曾经讲过一篇《改过实验谈》,...

再问你一遍,到此作甚?

我们中国大乘佛教,说起来佛弟子有几千万甚至上亿,可...

杀蛇人的悲剧

印光大师在《放生杀生现报录戒杀放生各文合编序》一文...

遇到抢救不过来的患者该怎么办

问: 南无阿弥陀佛。顶礼法师。末学在医院上班,遇到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