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学佛法首先要培养内心的甚深见

净界法师  2021/1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学佛法首先要培养内心的甚深见

《摄大乘论》是无着菩萨所作的。在本论的修行当中,主要有三个重点:第一个就是甚深见,第二个是广大行,第三个是究竟果。

从大乘的次第来说,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第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内心的甚深见。为什么要有甚深见呢?我们作一个简单的说明。

我们大乘的修学,从发菩提心、受菩萨戒开始,整个菩萨戒的修学当中有两个重要的次第:第一个,就是我们要成就一个善业力。这个善业力就是说,我们刚开始行菩萨道,是依止内心的信心,就是对三宝功德的信心;依止这个信心,我们来修布施、持戒、忍辱种种的善法。当然我们菩萨内心也会有一些烦恼欲望,这个时候我们主要是依止我们的信心来克制,或者说是来压抑我们心中的烦恼。

当然,有时候信心比较坚固,我们内心就比较平静;但是有时候信心比较薄弱,这烦恼就在内心不断地波动,使令我们内心躁动不安。所以,在刚开始修学善业力的阶段当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一个菩萨内心的情绪是变化很大的,他没有办法控制自己,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

严格来说,这个人修行是还没上路,内心还是跟烦恼欲望纠缠不清,只是说他比一般人好一点,就是有一分信心善加克制。这样的修行,我们就说,哦,这个人已经开始在积集善业、忏悔业障。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阶段。

慢慢地,我们应该再修第二个阶段,就是所谓的成就正念力。前面善业力的修学主要依止的是信心,慢慢地,我们从信心开始去听闻正法、如理思惟。这个时候内心产生一种智慧的光明,开始去如实地观照内心烦恼的活动。通过教理的学习,我们知道,内心的烦恼其实是由内心所变现的一种刹那刹那的生灭之法,它本性是毕竟空寂的。所以我们从一种正念的观照开始,从这样的一种有相的分别而契入到清净的本性,开始了解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这个时候我们对烦恼的调伏就更加地有力量,我们的情绪也会变得比较稳定了。虽然有无量无边的烦恼还没有去对治消灭,但是它是如梦如幻的生灭之法,不像以前那么样的可怕了。所以说,我们在修学正念的时候,通过止观的观察,能够了解到生命的真相,内心能够安住在我们的本来面目。这个时候我们的情绪稳定下来,修行就正式上路了,我们也开始稳定地、慢慢地趋向于无上菩提。

所以说,我们在行菩萨道的过程当中,从一种信心的对烦恼的压抑,要提升到所谓的对烦恼的克服、调治——所谓智慧的观照。这样一个转变的过程主要的就是靠着甚深见。对佛法的学习、对生命的观察更加地深入,那么你对于内心的调伏力就加强。这就是无着菩萨在本论当中把甚深见安排在第一个次第的主要原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虚云老和尚:在忙中修行

《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

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这四种...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离苦得乐超越生死: 别不平、莫抱怨...

参禅人最重要是的细行

参禅人,最关重要是细行。缺细行,难入那伽。全细行,...

亲自去咀嚼

有这么一个学生,他向老师请教,怎样才能够学会老师所...

初心修悟要法

(一)如何修悟 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

善调身心,知所进退

第一个,从破恶的角度叫作擐甲精进。就是一般我们对于...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学

从究竟意义来说,四无量心是我们每个人提升精神层面的...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不随妄转」对念佛人很重要

你应该怎样训练你自己不要老是被外境所转,不是等到临...

管理好我们这颗心

有一种内观法门,在座的可能有人参加过。修内观最主要...

宏海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第一讲) 南无阿弥陀佛!我们闻思讲堂莲池海会的各位...

不再受到分段生死的干扰

诸位如果你今天是选择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其实你要面...

【佛教词典】造作魔

(异类)好土功,好战斗等,总为无事平稳之害者。...

【佛教词典】内阵

(术语)佛殿内僧之坐处,区画内外。内部为内阵。外面...

学吃亏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忏公师父常常讲一个观念,他说:我们修行人有三个重点...

星云大师:修行的真义

现在的人常说要修行,其实只不过是将修行当作懒惰的代...

如何控制自己的傲慢

问: 我慢高山,不留法水。面对傲慢我总是无法控制,傲...

要怎么样忆佛念佛才会去佛不远

问: 这样的话,日常修行当中,要怎么样忆佛念佛才会去...

令外貌庄严美丽的好方法

1、心念的力量 一个人的外貌与他的内心思想密不可分。...

功名富贵如何能求得呢

【余进曰: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

圣严法师《以四种环保提升人的质量》

要提升人的质量,首先要从心理的环保、心理的建设,以...

不孝父母,学佛一切皆无意义

想想父母未生我们以前,我们本什么也没有。落生以后,...

净慧法师《生活禅》

生活禅这个题目,可以说是天天讲,年年讲,月月讲,总...

四土圆融速成佛果

依天台从断惑的程度来分,十方刹土有四种:凡圣同居土...

犯戒有五衰耗

佛说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谓为五? 一者求财,所愿...

虽为俗人不染世乐,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