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有了目标有什么好处

净界法师  2015/10/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有了目标有什么好处

我们身为一个有情众生,我们来到人世间,我们的目的不是追求很多很多的财富,也不是追求很高很高的地位,或者成就种种的权势来受到别人的赞叹,这种身外之物都不是我们追求的。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希望生命能够离苦得乐,我希望我们在未来的生命当中,能够永远离开痛苦、而成就种种的安乐,所以我们才修学佛法的。

这个离苦得乐的宗旨,在大乘佛法的修学,有两个重点要把握得住:第一个是云何应住,第二个是云何降伏其心。

首先在大乘佛法当中,你要找到一个安住处,从净土宗的角度,我们内心的安住简单的讲就是以净土的功德为住,或者说以四十八愿为住,我们要相信四十八愿的功德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我们相信四十八愿的功德在我们未来的生命当中一定可以成就,你的心就住在这个目标当中,以这个当做你生命的目标。

有了目标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个、能够确认你整个修学的方向,我们以四十八愿为住的时候,我们就不再去做一些没有必要的──时间的浪费、修学的摸索,我们能够集中心力一门深入,这样子能够在短暂的生命当中,成就广大的功德,因为你生命当中有一个方向;

第二个、你有目标以后,你能够产生一种修学的动力。我们过去心中没有四十八愿,所以我们拜佛、念佛的时候没有力量,没有那种心灵的意乐放进去,所以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当我们心中有了四十八愿的目标、有远景的时候,我们在拜佛、念佛的时候,我们就能够产生一个强大的意乐,这个就是产生目标的好处。

当有了目标以后,我们应该怎么去降伏其心?

就是这整个过程当中,蕅益大师讲以戒定慧为助行,以忆佛念佛为正行。这整个调伏的过程当中,重点就是让自己保持生命的进步,就好像我们今天到台北去,你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你要到哪里去?

第二个、你整个前进的过程当中,你那个方向盘要不断的调整,让你自己的生命往这个目标不断的不断的迈进,让我们跟娑婆世界的因缘慢慢的淡薄,跟极乐世界的功德慢慢的接近,这个就是一种调伏的功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怎样做才能够不打妄想而安住佛号

一般来说,我们这一念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中间有一道...

心律法师:莫以善小而不为

古人曰: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环顾身边,...

「修持法」和「供养法」的利益和妙用

问: 各个法门有修持法和供养法。请细说这二种法的利...

【推荐】在世间中得解脱,要按四个步骤来修行

如何在烦恼痛苦迷惑的惑业和一切的魔境中解脱,五欲六...

五种修行心态错不得

佛教是个重实践,重自力的宗教。所谓个人吃饭个人饱,...

炷香增福

唐朝裴休宰相,是一个很虔诚的佛教徒,他的儿子裴文德...

在生活中转烦恼为菩提

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没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饭、人来客...

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我执也破法执

问: 印祖开示如何诵经的时候说,不要想上一个字是什么...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香海禅心短信集(人生励志格言)

一、 1、事情的成功与否,虽然不去计较,然而一份努力...

生命可以透过努力,作很大的改变

「忍辱」跟「精进」,它们两个也不是什么功德,但是它...

【推荐】佛教寺院养老——福鼎资国寺弥陀村安养院入住指南

1、弥陀村安养院的宗旨和缘起 资国寺住持贤志法师发起...

要怎么样忆佛念佛才会去佛不远

问: 这样的话,日常修行当中,要怎么样忆佛念佛才会去...

【佛教词典】金毛狮子

(动物)文殊所乘。五灯会元九(文喜章)曰:但见五色...

【佛教词典】唯示现依止住食

【唯示现依止住食】 p1009 世观释十卷二页云:四唯示现...

修学佛法的人,解要圆,行要方

何谓圆呢?就是圆融无碍。因为佛法竖穷三界,横遍十方...

念佛人该如何办丧事

接手书知汝母已于初二日念佛往生,不胜伤叹。虽然,汝...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问: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净界法师答: 自责汝心...

两种力量会让正法毁灭

两种力量会让正法消灭,会消灭正法,两种力量: 一、恶...

「阿弥陀佛」这四个字的真实义

接着再看第二点,是约着众生。这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

修白骨观的三个阶段

白骨观即观想人的身体成为白骨的修法。贪欲炽盛的众生...

为破三轮故说净土

原文: 此经起由,为破三轮故。三种轮者:一为破无常轮...

念「阿弥」也比念「弥陀」要好

阿弥陀佛的核心意思是无量寿、无量光。阿是一个否定性...

为什么鸡蛋和牛奶不能吃

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

「理悟」是眼目,「事修」则是两条腿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只有眼睛没有腿。这样的人,...

临终能否捐赠器官

所谓菩萨一切悉舍,吾人临终是否可将色身各器官,捐赠...

这是我们修行的第一个心态

信的四种内涵。首先是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我们所处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