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往生的心态比念佛数目更重要

净界法师  2016/11/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往生的心态比念佛数目更重要

我们从一个业障凡夫来说,佛陀施设的教导是先有法门再讲心态,他是先为实施权,然后再开权显实,但是最终的结论是心态为根本。你修行用什么法门是方便,但是必须掌握的根本是你的心态。

以净土宗来说,你往生的心态比你念佛的数目更重要。因为你念得很多,但是你没有下定决心要求生净土,你的善根就薄弱。就是有些人净土善根薄弱,但是净土的资粮很强,因为他一天念很多佛号。

诸位!所有的马车,那匹马是最重要的,那个引导者最重要。你的车子很大,马是瘦瘦小小的,这不是一部好马车,因为你的心态太薄弱了。如果你的心态、你的净土的善根强,十句佛号乃至一句佛号都可以往生,因为往生不是靠你的力量,是靠弥陀的感应。

所以我们现在很多人会创造佛号,但是不知道怎么引导佛号,就是你这个马车弄得很漂亮,这部车子弄得很漂亮,但是前面没有马,或者这匹马太瘦了。

很多人念佛念了一辈子,也没有念出一个往生的善根来,他对娑婆世界还是很执着。就是因为这个人念佛时念佛,该打妄想还打妄想,他没有把外在的佛号跟内心往生的心——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统一起来,所以他这个因果不同时。可能要很多劫后,他这念佛的功德才会出现。

菩萨不然。菩萨在修一个法时,同时就能成就他的善根。虽然他的果报受用在来生,但是以他善根的成就来看,他因果同时。就像莲花,花还没有谢,莲子就已经有了,甚至含苞待放时,就有莲子。一个菩萨在修布施时,已经成就布施的善根,他来生会继续布施下去;他在持戒时,就已经成就持戒的善根;他在念佛的当下就已经在加强他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善根,往生的善根。这是因果同时的,不用等到临命终,他平常就已经在累积功德了。所以他在修善时,由于这种妙法的操作,因果同时显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这样的时代,罪业众生该如何解脱

在佛的正法的时候,行人的根机都很殊胜,善知识如林。...

老太太念佛免遭劫难

我们妙音念佛小组是二〇一〇年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开始共...

【推荐】一句佛号能解怨,凶煞之地化清凉

自古以来佛家有一句成语说:一子持斋千佛喜,九玄七祖...

因为我们的愚痴,过去已经付出了惨痛代价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

末法众生,根机浅薄,匪仗佛力,决难了脱

窃以末法众生,根机浅薄,匪仗佛力,决难了脱。是以必...

切勿舍净土而修其它法门

阁下既看《文钞》,宜依之而行,则决定会得大利益。切...

释迦牟尼佛管送,阿弥陀佛管接

在《悲华经》里,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都在一尊佛面前...

佛印法师为苏东坡指点最好的风水宝地

苏小妹自从听了算命先生的相面、测算以后,就一直在想...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广钦老和尚《出三界比出国留学好》

午后,有信众徐某两姐妹来皈依,顶礼师父后,老和尚在...

一念心性具足十如是

我们的一念心具足十如是─所谓的如是相、如是性、如是...

整天奔波忙碌为了什么

我们人都有这种习性:虽然知道死无定期,但因日日见不...

一念善即佛,一念恶即魔

《六祖坛经》云: 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前念迷即凡夫...

【佛教词典】实教

为“权教”之对称。指如来随自意真实之教法。反之,随...

【佛教词典】九条锡杖

(仪式)四个法要之第四谓之锡杖,讽咏锡杖之颂文而振...

放生念佛,病愈福至

我是二零零四年开始信佛的。在这之前的我是一个脾气不...

习气不除无出生死分

习气不除,无出生死分。然习气熏染,非一朝一夕之故,...

从不好的果报中推出前因

我们看一个人,他今生的果,就要推出他往世的因,这是...

素食男的六大好处

一、爱心指数高 素食男的爱心指数是超五星级的。一个...

【佛学漫画】宇宙有尽头吗

孩童时期可能都曾有这样的疑惑:这一切的一切有尽头吗...

金猫的因缘

过去有一位恶生王,某日游赏王宫林苑时,在园中的厅堂...

迷恋五欲失福报

有一青年叫林铁双,仗着叔父为官之势,挣了不少钱。一...

水陆法会为何是经忏法事中最为隆重的

水陆法会,全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又称水陆道...

燃一香炷就能够消无始罪业吗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为什么我们无始的罪业,因为燃一...

大愿法师:环保应从清洁心灵做起

初闻六祖慧能大名,始于八十年代末蔡志忠的一套漫画《...

戒杀放生的重要意义

编者按:不杀生是十善法戒中的第一戒,也是五戒的第一...

太虚大师:楞严经大意

楞严是经名,今由楞严寺发起讲经,故讲楞严大意。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