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要知道怎样来修福修慧

如瑞法师  2016/12/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佛要知道怎样来修福修慧

印光大师说一切从恭敬中求。一切,不外乎福报和智慧。学佛要知道怎样来修福修慧,这就要从恭敬开始学。恭敬,落实到生活当中表现为敬人、敬事、敬物。这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当我们来到佛前,要想生起来一种恭敬心,这是很容易的;当我们来到一位领导的面前,好像就会有一种畏惧感,自然不敢乱动乱说;当我们在路上见到一个乞丐的时候,作为佛教徒,我们看到他很可怜,就会对他行布施。但此时能不能恭恭敬敬地去布施他?我们只能生起来一种怜悯心,把钱随便给了他,而不能恭恭敬敬地来布施他。

文殊菩萨讲:“众生学平等,心随万境波”。这是说恭敬是让我们培养一种平等心。不管对尊贵的人也好,不管对一个普通人也好,都能生起来一种恭敬心。

不仅对人要恭敬,我们做事情也是要恭恭敬敬的,乃至于对一个无情的东西,也是要恭恭敬敬的。弘一律师告诉我们:对佛像要作真佛想。到了佛像面前,要谨守威仪。凡是供佛之处,不可以嘻笑、躺卧、乃至伸脚向佛坐等等。大师打譬喻说,在世间领导面前一般都不敢放逸,更何况在佛前呢?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出自于一个恭敬心。正物就是要正心。恭敬心要从处理一切事当中来培养,要从对待一切人当中来培养。

在《法华经》里有位常不轻菩萨,他对任何人都是用一颗恭敬心。他不敢轻视任何人,常常去给人顶礼。别人有时候投石子打他或者骂他,他却说:“汝是未来之佛,我不敢轻视汝等。”

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约佛法来讲,虽然我们现在坐在这里,你是你,我是我,但追究到理体上面,我们每个人都有相同的佛性。约佛性来讲,我们是人人平等。不仅人人平等,狗也好,猫也好,乃至于一切有情识的都有佛性。猫的佛性,狗的佛性和我们人的佛性,都是一模一样的。

在古老的轮回里,我们虽然流转了不知几生几世,甚至几百生几百世,但不管是下地狱还是当畜生,我们的佛性是从来没有改变过的。所以说众生都有一个平等的佛性,透过众生的相来观其本质,众生都是平等的。

众生为什么形成了不同的相?是因为起惑造业不同,所以即使人和人也是有差别的。在讲五戒的时候,我们也曾说过,得一个人身,如果能够持圆满的五戒,那这个人身是很尊贵的,又有财富又有地位。受五戒可以受满分的五戒,也可以只受其中的一条戒。一条戒也是做人的因,但相对持满分五戒的人来讲,这个人身是很劣等的。所以人也有差别,这种差别相是每个人在过去的因地当中,自己人为造成的。“欲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做者是。”

此外,透过这些现象,我们还要看到它的本质。既然都是未来佛,我们为什么不能恭敬那些动物呢?也就是说,不要看它现在是个小猫、小狗,可能它这一生业报尽再转生为人时,修行比我们还要快,可能会在我们之前成佛。

所以见了任何人,乃至于见了一切小动物都要能够用恭敬心、慈悲心、平等心去对待,但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学佛正确的八种发心

【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今为大...

欲得成就一心应当存诚念佛

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印顺法师:唯人为能学佛

一、人类的特胜: 一般来说,人虽自尊心极强,却都看...

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学佛的关系

末法时期,学佛有诸多逆缘。特别对于在家居士而言,要...

学佛多年为何生不起信心

问: 为什么学佛多年,但长养不起来道心? 如瑞法师答...

拜佛和拜舍利有没有差别

问: 师父刚刚讲到这个舍利,我就想到几个月以前,这个...

佛经不可不读

原文: 予少时见前贤辟佛,主先入之言,作矮人之视,罔...

佛法具足世出世间一切诸法

来书备悉。须知佛法,具足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从前理学...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美国人饮食指南》概要

美国农业部和卫生与公众服务部1月31日联合发布新版《...

佛门泰斗传印长老安详示寂

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学院名誉院长、庐山东林...

君子有九思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

无心才能心安

最近广钦老和尚一百零五岁诞辰,朋友找我去演讲,谈谈...

【佛教词典】乾陀啰树香

(物名)由乾陀啰树制之香料,即安息香也。宝楼阁经中...

【佛教词典】生生相

指令“生相”生起之法。为法之一种。与住住、异异、灭...

你们专注的是钱

有一位长年住在山里的印第安人因为特殊的机缘,接受一...

所有的法门,以无住为本

佛陀依止不生灭心,基本上是心量广大的;我们凡夫依止...

弘一大师开示律学要略

我出家以来,在江浙一带并不敢随便讲经或讲律,更不敢...

人应该要「住」在哪里

家,能够给我们永远的安住吗?动物中,即使一只小鸟,...

阿难示现的是凡夫,还是初果的圣人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

他是如何躲过命里的大难的

安徽商人王志仁,三十岁尚无子。有相士告诉他说十月份...

植物性蛋白才是优质的蛋白质

许多人想要改吃素,但有些人担心蛋白质摄取不够或营养...

渔翁得利

六道里面有个阿修罗道,一名叫做非天,有天福而没有天...

人的一生须练就两项本领

人的一生须练就两项本领:一是说话让人结缘,二是做事...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原文】 般若心经云: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

在八识田中下阿弥陀佛的种子

众生都是凡夫,难免起烦恼,但是有一点必须要注意,起...

极乐现前时,才能体悟到生即无生义

生也作无生义,往生就是无生的意思。乍一听,往生嘛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