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南怀瑾老师  2017/03/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宋人有好行仁义者,三世不懈。家无故黑牛生白犊,以问孔子。孔子曰:“此吉祥也,以荐上帝。”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其牛又复生白犊,其父又复令其子问孔子。其子曰:“前问之而失明,又何问乎?”父曰:“圣人之言先迕后合。其事未究,姑复问之。”其子又复问孔子。孔子曰:“吉祥也。”复教以祭。其子归致命,其父曰:“行孔子之言也。”居一年,其子又无故而盲。其后楚攻宋,围其城;民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丁壮者皆乘城而战,死者大半。此人以父子有疾皆免。及围解,而疾俱复。

宋人有好行仁义者,三世不懈”,宋国有一个人,全家人做好事,不是偶尔这里拿十块钱,那里拿一百块,那不算。这家人做好事不止一代,做了三代。“家无故黑牛生白犊,以问孔子”,有一年这家出了怪事,黑牛生出一头白小牛来,认为是反常不吉利。家里有白狗啊,白猫啊,那就麻烦了;尤其全身都是红色的马,有个地方一片白,那不得了,是吊丧的马。这家黑牛生白犊,害怕了,来问孔子。

孔子曰:此吉祥也,不要害怕,等于你们学佛的做了一个怪梦,门上什么影子掉下来,动不动就问,烦死了,是迷信。这一家人也迷信起来,就来问孔子。孔子说你不要迷信,大吉大利,是吉祥的,“以荐上帝”,最好你把这个小白牛杀掉,来祭拜一下天。

这家人听了孔子的话当然照做了,“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可是过了一年,这家的父亲莫名其妙眼睛瞎了。可见孔子的话不大灵光,这家的儿子起了怀疑。“其牛又复生白犊”,这个黑牛又生白牛了,“其父又复令其子问孔子”,这家的父亲对孔子很有信心,派儿子再去问孔子。

儿子是年轻人,告诉父亲,“前问之而失明,又何问乎”,去年你问他,他说大吉大利,你看,你倒霉,眼睛都看不见了,你还要相信那个孔子,再去问他干什么?

“父曰:圣人之言先迕后合,其事未究,姑复问之”,父亲说你这个孩子不要乱讲,孔子是圣人,圣人的话先迕,迕是不对的,先看起来相反,最后有结果。“其事未究”,他说这个结果还不知道呀!不要认为我眼睛瞎了就不对,你姑且听我的话,再去问孔子。“其子又复问孔子”,这个孩子不像现在的青年,现在的青年一气就到咖啡店去了,再不然去看电影了,不理你。古代的教育不同,父亲既然讲了,只好又去问孔子。

“孔子曰:吉祥也。”好事,“复教以祭”,还是祭天。“其子归致命”,这个儿子回来向父亲报告,“其父曰:行孔子之言也。”父亲说,我们就照孔子的话去做。

“居一年”,再过一年,“其子又无故而肓”,儿子眼睛也瞎了,真倒霉,可见孔子的话不灵。“其后楚攻宋,围其城”,后来楚国打宋国,把宋国的首都包围起来,结果城里吃的都没有了,“民易子而食之”。历史上经常有这种人吃人的时代,战争的时候,我们这里好几个人都看到过,很多做父母的,自愿自杀给儿女们吃。老百姓交换儿子,自己儿女亲手杀不下去,这是历史上战争的痛苦,所以世界上不能有战争。要如何做到升平,大家要好好修行了。“析骸而炊之”,把死人的骨头拿来当柴烧,历史上太多了!有一本书专门集中这些资料,哪一年,哪一代,讲起来很痛苦,看得人都不敢看了,人类原来是那么残忍,同野兽是一样的。“丁壮者皆乘城而战,死者大半”,“丁壮”,就是壮丁,十八岁称丁,二十以后称壮年,各种说法不同。少年都临时被征召,没有受过军训就要做防御战,结果大半年轻人都被打死了。

“此人以父子有疾皆免”,这一家人因为父亲和儿子的眼睛瞎了,不需要出来打仗。“及围解,而疾俱复”,等到楚国的兵退了,宋国解围之后,这父子两人的眼睛又看见了,所以孔子的预言兑现,大吉利。

这一段故事的道理,就是祸福相倚,不一定的。这个是《老子》哲学,“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时候你发了财,很得意,这是好运气了;但是因为你发了财,好运气,会出别的不好的事情。有时候你说我现在很倒霉,到处都吃瘪,算不定好运气在后头,所以祸福是相倚伏的。总而言之,正心、诚意、修身为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南怀瑾老师文章列表

念《药师经》专门对治九种横死

我们刚才讲到一个横死,不该死死了、意外发生的,这里...

趋吉避凶的方法是什么

问: 趋吉避凶的方法是什么? 净界法师答: 断恶修善...

放生是我们生命的最佳保障

今天人们都在寻找保护自己的方法,尤其在这样一个动荡...

蛇爬进家是否不吉利呢

问: 仁达大师:您好!我从07年就开始关注正觉寺的每...

祸兮,福之所倚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上天在赐给你福之前,往往先...

面对灾难切记勤念观音

● 天灾、人祸,相继而至。当令家人,同念观音,以为预...

最后的生还者——地震废墟下念佛得救

2016年2月6号半夜凌晨三点,正当大家欢欣期待即将来临...

看着是幸福,其实是灾祸

为什么要受苦?我们招感来的。为什么招感苦?因为没有...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依止不生灭心,不要跟着感觉而走

佛陀在前面的经文当中,说我们的身心世界,是同时存在...

业障并不是障碍我们的关键

其实我们不能怪业力给我们痛苦,业力它只做了一件事情...

五款豆腐的时尚新吃法

如果在素食中找一样最能做出变化多端的滋味的食材,一...

正行杂行都是往生之行,但是功能作用还是有差别

善导大师他的行门里边有一个特色,就是正行与杂行。 什...

【佛教词典】四礼

密教行者于金刚界修法时,五体投地而礼四方之如来,请...

【佛教词典】贝文

(杂语)记于贝多罗叶之经文也。大唐三藏圣教记曰:恩...

即名显体方称妙,托境观心易入真

阿弥陀佛的名号跟世间的名字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名字...

学佛转不了业力是什么原因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

当前教界兴起的般舟念佛是否如法

问: 当前佛教界兴起的般舟念佛是否如法?请慈悲开示。...

忍一时之气,也许可避免一场灾祸

有首古诗是这么写的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

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

一切佛法的基本原理缘起性空,或者叫性空缘起,也可以...

你不相信又如何能求感应呢

不管读那一部经,都是功德无量,特别是地藏经,当你遇...

圣严法师《信佛学法敬僧》

「佛」,是觉悟的意思;也是指大彻大悟、自觉又能觉他...

形能守规则,心当然也守道

学佛道先要将威仪礼节这些根本学好,要改变世俗的不良...

出家人有31件事可称作不祥

一、佛前安坐受人礼拜,不祥。 二、佛前骂人,不祥。 ...

高声念佛诵经的十种功德

《业报差别经》: 高声念佛诵经,有十种功德。一 能排...

佛法的心要

当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后,曾自己感叹道:妙哉!妙...

刚死亡时的感知是什么样的

我们现在有念。有念是迷了,无明迷了,谓心为念,念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