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求人天福报,只得来生痴福而已

仁清法师  2019/12/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求人天福报,只得来生痴福而已

“况福峻临终正念昭彰,作问讯、顶礼等相”。

就是福峻这个女众啊,她临终的时候正念很明显,正念昭彰这是她正念很明显,没失掉。并且她还做问询啊,顶礼啊,她做这种形象。

“而死后身体柔软洁净,颜貌如生”。

容颜就像活的一样,栩栩如生。

“又何必以彼工夫浅伪疑乎”。

你不要怀疑,他这一生当中,或者学佛浅,或者平常没大精进啊,怀疑她是否往生。所以往生与否临终这种正念相当管用,不要认为这一个人学佛时间短,或者修行不算太精进,你就怀疑她,是否真的往生了,你怀疑这个事,就可能怀疑佛的慈悲愿力。

“夫弥陀愿王,十念尚度,况彼精进修持,已二三年,又有何疑”。

就是这个女众临走的时候,之前才修了两三年的法,不要怀疑,因为这个弥陀愿望,阿弥陀佛发愿嘛,临命终你只要十念他就能来接,何况她临命终正念不失,还能念佛,还能拜佛,还能做问询,并且她还曾经两三年精进过呢,是这个含义。

“世有种人,志意下劣,虽常念佛,不求往生,唯欲求人天福报,此种人踪毕世修行,只得来生之痴福而已”。

这是下边的一段,这一段呢大家都很明白它这个意思,有些人修行他这个志意下劣,不是大乘根基的人,他虽然经常念佛,但是呢不知道求了脱,不知道求往生。只想着让我的孩子考上大学吧;考上大学以后还有事,让他找个好媳妇吧;还有事,最好是生两个闺女啊;还有事,最好还是有别墅。

你看好多好多事,我们这是比喻,就是有的人把念佛的功德天天去求这个世间福报了,这种人可能你即使毕生修行,没有正确知见的话,可能中了一个来世的世间福报,来世你往生不了,那么作为一种世间福报来享受了,来世享受痴福报,痴福报就是愚痴之福报,这是印光法师的一个词儿,叫痴福报。

《印光法师文钞 净土法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仁清法师文章列表

丢掉的是自己的福报

买点茶叶送远方的朋友。外面套着个极为大而精美的包装...

智者归命得正道

从前,有位婆迦利人来到古印度中部,当时中印度国王任...

培植福德的十种方法

一、孝亲 百善孝为先,所以孝亲为修福第一要务,人间第...

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大」

举世之人大概都喜欢大,大文豪经典传世;大丈夫气概冲...

放生得大福报的5个案例

船底撞礁破裂,放生螺蛳补洞报恩 杭州的商人阮起鹏,又...

【推荐】把宽广的人生钉在求财享乐的一角上

当今社会,人们认为只有丰裕的物质生活才是人生幸福安...

末法众生的障深慧浅

障就是障碍我们修行的东西。这个障有外面的障碍,有里...

「五福临门」的因是什么

有一句话这样说:各有因缘莫羡人。一个人得到福报,都...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忍力不坚固,而欲度众生的尴尬下场

为什么要往生西方?因为从佛教的根本情怀来讲,是为了...

阿赖耶识的可怕,很多人都忽略了

阿赖耶识的可怕,就是你平常不知道它存在。你平常就是...

18种抗癌果蔬英雄榜

最新科学研究证明,以下18种果蔬因为分别含有针对性的...

心要谦,才会不断成就你的能量

佛陀劝诫:十方诸佛如来,以他的智慧眼来对待这个瞋恚...

【佛教词典】朱罗波梨迦罗

(衣服)衣名。译曰杂碎衣。见善见律十四。...

【佛教词典】熟酥味

梵语 ghrta。为大般涅槃经五味喻中之第四味,指般若波...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良医病子的譬喻

良医病子的譬喻...

有情众生色心的状态--得

在百法当中,天亲菩萨用比较特别的专有名词,一共有二...

克服害怕的5个步骤

一、认识害怕 你最害怕的是什么?害怕自己的公司会破...

四依法之「依智不依识」

现在来看第三依智不依识。 依智不依识,是说我们要依三...

做到当下的无欲而为

一个活在头脑中的人,他的思想是无法停止下来的,因为...

圣严法师《人生的愿望》

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许多的梦想、许多的心愿,常常想:我...

儿孙之爱难舍,如何防治爱欲

问: 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欲妨碍修行,儿孙之爱更是难舍...

印顺法师:念佛法门三特征

念佛(称念阿弥陀佛)法门,有三种特征:一、他增上,二...

人知杀生之业最惨,不知邪淫业尤惨也

人知杀生之业最惨,不知邪淫业尤惨也;人知杀生之报最...

比丘尼的八敬法

八敬法,八敬法又名八敬戒、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

汉传佛教的忏法

禅修最重要的前行就是忏罪集资。忏罪也可以说是净障,...

贪欲之心永远也装不满

佛教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会遇到各种烦恼和痛苦,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