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命浊」的由来

净界法师  2020/01/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命浊」的由来

看第五段的“命浊”。

这个命浊主要是由识阴引生的,就是内心当中一种生灭的、了别的作用,当然这个主要是讲第八识了。所以古人有时候把它搭配,说是这个受阴主要是前五识,就是前五识引生的这个受;想阴是第六意识;行阴是第七意识;第八识是属于识阴。这是从多分的功能来说。

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说是汝等众生,我们的见闻嗅尝觉知这个六根的明了功能,是“元无异性”,它本来是一体的,本来是没有差别的相状。我们前面说,“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它依体起用的时候变成六根,但是它摄用归体的时候,其实就是一念心性。

那么一念心性怎么产生六根的呢?“众尘隔越”,就是一念心性因为受到了外境的牵动(这个尘就是外境,外在的尘相的牵动),比方说明暗这种色尘的牵动,比方说动静这个声尘的牵动,所以把一念心性就隔成了六种差别的功能,而产生了彼此的障碍。

“无状异生”,所以心性表现在眼根就变成为见,在耳根名之为闻,乃至于在意根就名之为知,这六种作用。

那么这六种作用,六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呢?“性中相知,用中相背。”这六根,当它摄用归体的时候,在体性上是可以相通的。

比方说,你耳朵听到了佛法的音声,你是用耳朵在听,听到以后你很恭敬,你双手就知道合掌,心中就能够称赞佛陀。奇怪了,你听佛法是耳朵,怎么会牵动到你的手、牵动到你的嘴巴呢?那就是六根它的内在有相通的作用。

你拜佛的时候眼睛看佛像,你就知道要很自然就拜下去。你眼睛看是眼根,但是你拜佛是身根。你眼睛看你的,身体拜身体的,不可能。它作用的时候,它的体性是相同。它会互相配合,配合得很好,所以它性中是相知的,内在的体性是可以互相的了知。

但是,它的外在的作用却互相的独立。你看我们眼睛只能够看色尘,耳朵只能够听声音,其实在用中是有独立的。所以,六根当中有它的各别的独立相,也有它互相的相通相,所以“同异失准”。

六根它们的关系到底是相同还是相异(相异就是不同),是很难有一定的标准。总而言之,“相织妄成”,六根的明了功能跟六尘的尘境交互作用,构成我们生命当中第五重的污浊相,名为命浊。

这个命浊就更微细了,你更难了知它了,那是内心当中一种了别的生灭相。在唯识学上对这个命浊有一个偈颂,说“去后来先作主公”。这个明了性它是最先来。你是怎么投胎呢?你就是那个明了的心投胎到父精母血的色身里面去,那一念心识来投胎的,那个明了性。

但是走的时候,那个明了性最后离开。它一离开的时候你全身就冰冷。当然,那个了别性是受业力主导的,就是我们这个业力主导着这个命浊。这个阿赖耶识到天上、到人间去投胎,就构成一个所谓的命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神经系统是受心理的影响

思量能变就是第七意识,老是以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自我,...

第六意识是众祸之门,但也是众妙之门

我们如果没有深入的研究唯识,对我们内心的状态很容易...

【推荐】【佛学漫画】佛陀早把「量子」整明白了

在量子力学领域,竟然印证了穿墙术的存在,还给起了个...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

蕅益大师把佛法的修学的目的以四个字来做一个总结,就...

支配人生的三大力量

第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 名言熏习。 这个名就是名字,言...

因果相续经过哪三个阶段呢

是故由赖耶种子,生起诸法之现行,复由现行熏成种子,...

如何判断内心是善业强,还是罪业强

以下二三四五,就各别各别说明业果各别的相貌。 我们看...

自相实无,唯有遍计所执可得

自相实无,唯有遍计所执可得,是故说名遍计所执。 这个...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有情众生的生命为什么会相续

安立此相,略有三种:一者,安立自相;二者,安立因相...

用睿智来对待诽谤

人,生在这万花筒般的红尘俗世里,无论是谁,都会被他...

惟念自佛不算是净土法门

起佛号,这就是禅净双修--自他俱念。这三种念佛有什么...

把「空性」当成休息站

问: 请师父开示,为我指点迷津。比如今天一整天的尘劳...

【佛教词典】青甲

(杂名)袈裟之缘色不定,此言甲地之为青色者。又作青...

【佛教词典】无畏山寺派

巴利名 Abhayagirivihāranikāya。又作阿跋耶祇厘住部...

及时行孝

单位组织了一次旅游。快到海边时,我们见到了这样一对...

佛法的修学是由内而外,先端正其心

我们在修行当中,有发心、修行、证果。发心就是成佛的...

积不善之家

上个月,有位沾了点远亲的老人找到我家中,请我们为他...

诵经时要注意这10个问题

1、读佛经律时应焚香端坐,如对圣容,不可靠背交足,有...

凤凰卫视与苏州弘化社采访传印长老

2011年5月9日下午3点,凤凰卫视《智慧东方》栏目记者...

从妄想转向真如就靠这六个字

从《楞严经》的角度来说:妄想跟真如它们两个是同时存...

什么时候可以面露金刚怒目之相

问: 师父曾于说法时开示:必要的时候可以面露金刚怒...

大安法师:选什么经来做早晚课

问: 选择什么经来做早晚课? 答: 在家居士选择早晚...

怀孕时,诵这部经对孩子非常好

我们全家刚刚从马里兰州搬到万佛圣城附近,由于我学佛...

布施之道

俗话说,鸟为食亡,人为财死。这是说衣食钱财这些身外...

未悟的人,犹如瞎子一般

没有悟的人,与大悟以后的人,前途各有不同。大略替你...

解富贵荣华 破千万烦恼

「人生」这两字看来很简单,但是最复杂的就是人,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