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饮食为止饥渴,莫贪图美味佳肴

如瑞法师  2020/04/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饮食为止饥渴,莫贪图美味佳肴

蕅益大师在《示养德》中云:“衣取蔽形,莫贪齐整;食取克馁,莫嗜美味。”意即:著衣遮蔽形体,莫贪图庄严华丽;饮食为止饥渴,莫贪图美味佳肴。正如《佛遗教经》中所说:“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花,但取其味不损色香。”

出家修道,贵在衣食知止足。

《杂宝藏经》里记载着这样一则公案:有一位国王供养了尊者迦栴延粗糙低劣的饮食,后派人问尊者:“今天的饮食,是否合您的意?”尊者回答:“吃了食物,体能就可以得到补充。”国王又供养尊者上好的精致美食,再次派人去问:“今天的饮食,是否合您的意?”尊者同样回答:“吃了食物,体能就可以得到补充。”

国王问尊者:“我供养您的饮食,无论粗糙还是精致,您都说吃了以后体能就可以得到补充,这是为什么呢?”尊者迦栴延回答:“人的身口就像灶台一样,栴檀木与粪秽物,都可以放进去烧制,灶台并无简择。身口也是这样,不必简择食物的粗糙精细,只管纳受,吃饱了就可以了。”

说完,尊者又作了首偈说:“此身犹如车,好恶无所择,香油及臭脂,等同于调利。”意思是,此身体就像一辆车,车轮的轴承需要用油来润滑,但它没有好和不好的选择。无论香油还是臭油脂,起到润滑的作用就可以了。

在家处世,贵在谦虚低调。

著名教育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中说:“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满足。”此言为人应当寡欲知足,不可放纵欲望。但要志存高远,精进不息,无有止足。

《颜氏家训》是颜之推根据儒家的伦理思想,以及他平生为人、处世、治家经验编写而成。旨在“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使颜氏家族平安兴旺。其中关于寡欲止足、谦虚淡泊的训诫,对当今社会仍有非常积极的教育和警策意义。

这次震惊世界的新病毒,专家研究其来源主要在于野生动物(如蝙蝠、穿山甲等),如果食用这类自带高危病毒的野生动物,难免会有更多的病毒传染给人类。此外,前些年在英国肆虐的“疯牛病”和在很多国家横行的“禽流感”,也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四百多年前,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就在《本草纲目》中详细记载,诸多飞禽走兽自带病毒,食之易染疾病乃至当下被毒死。正可谓“病从口入”!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引一首宋朝陆放翁之诗,以为自警自律:

血肉淋淋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伸。

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

可谓:

须知众生有佛性,慈心护生长寿因。

革除陋习讲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生。

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相信念佛法门,缘于一次住院的经历

本人能够相信念佛法门,实际上比较感谢一次住院的经历...

我法皆空时,百病还能不皆消除吗

人生,真是百病缠身。身体上的病,从医院里所谓的内科...

何以应当戒杀?

杀是佛门五戒之首,修行人入手第一要紧的事。现在有一...

福、惜福、如何惜福

什么叫做福,福是祸的相反。什么叫做祸呢?祸是灾殃、...

若安心在下,四大自然调适,众病除矣

有师言:常止心足下,莫问行住寝卧,即能治病。所以者...

念佛病愈,誓往西方

二〇一二年,末学经朋友介绍相信佛法。现在想来,自己...

有了爱欲,就不能见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

【推荐】不能把无病当成修行有功夫的表现

有种观点说信佛念佛了就没有病,把他没有病认为是他修...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财富的来源是布施

彼诸众生皆求乐,若无资具乐非有,知受用具从施出,故...

以真空妙有来调伏内心,这才是真正的阿练若

在唯识的教法当中,把胜义的道理分成四种: 第一个,世...

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增强记忆力

问: 一、在修行的过程中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二、怎...

修行者为什么必须节制淫欲

从此大文第二,便显余义。一、明六天行淫,二、明诸天...

【佛教词典】经戒

(术语)经义与戒行。又经中所译之戒法。又戒为万世之...

【佛教词典】名数

(术语)名目之数。同法数。如云三界,九地等。...

大安法师:净土同修如何面对五欲六尘的干扰和诱惑

问: 面对五欲六尘的干扰和诱惑,念佛同修应从哪些方...

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是否有联系和区别

问: 请问师父,我们在经典中常常可以读到南无阿弥陀...

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

无念,许多修行人很熟悉这个词,但并不确定什么才是无...

忙碌的在家人应如何修学佛法

问: 法师慈悲,请问对生活忙碌,想发心修行的在家人...

莲池大师《七笔勾》浅析

一、五色封章一笔勾 【原文】恩重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

圣严法师《佛教与心灵环保》

《增一阿含经》说: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可...

日常修行的七法

自古以来,百姓将每日的必需品柴米油盐酱醋茶称作开门...

心住在外境,生命就产生了三种障碍

佛教的因缘观,当它从一种理论的思想转化成一种实际的...

言行举止就是我们的介绍信

一位知名企业的总经理登了一则广告,他想要雇一名助理...

东林圣贤往生画传

一、东林莲社,高贤云集 在庐山东林白莲社念佛求生西方...

为什么菩萨要历事炼心

为什么菩萨要历事炼心?因为要改造你的想象力。其实布...

在家居士净土早晚课的内容

一、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