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管外境顺或逆,人生的酸甜苦辣都要去尝

净界法师  2020/09/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管外境顺或逆,人生的酸甜苦辣都要去尝

我们大家都发了菩提心,我怎么知道我的菩提心是属于偏的,偏向外的,还是向内的圆呢?你现在活在感受当中,你就是偏了;你的人生活在你的愿力、智慧,你认为人生只是一个历练,不管外境是顺或逆,人生酸甜苦辣都要去尝,营养才均衡。

你一天到晚都在顺境当中你就没有办法培养忍辱,人生也不能太苦,你一天到晚都在逆境当中,你很难发慈悲心,真的,人生不要太痛苦了,太痛苦不利于修学大乘。

所以你看《八大人觉经》警告菩萨不能堕入贫穷,贫穷多怨,横结恶缘。这菩萨有菩萨道,你太痛苦的话,谁都看不起你,人家都看不起你,时间久了你也看不起别人,那你就很难修慈悲心。

人生最好是一半快乐一半痛苦,最好!修大乘,从站在大乘角度刚好,太痛苦了会让你太偏激,你可能会过度的厌恶,有可能逼你走上小乘;太快乐了,你可能落入人天乘,当然你的心理素质很重要,外境给你的顺逆你要把它收起来以后转化成你的道念,你有本事释放你的能量给我,但是我接收以后,释放归你,收了以后我怎么去消化这个相状归我,就是业力我做不了主,但是你业力释放东西以后呢,我要怎么转化成我的道心,这块是我说了算,这是圆教,它能够法法消归心性。

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去选择我们的过去,我们不知道我们过去造了什么,也不可能回到过去跟过去的你沟通说:你不要这样子做,你会害死我,来不及了,对不对?你没有办法回到过去,但是你有方法就是说,你有本事释放出来,我怎么去转化它,转逆缘成菩提道,这就是你的本事了,要不然你看经典干什么?增长你的化解障碍的这种能力!

修行不是改变外境,不是说你学佛以后你就没有障碍,不是这个意思。

你看释迦牟尼佛功德圆不圆满?他的家族,你知道释迦牟尼佛家族是什么命运,你知道吗?佛陀在世的时候被整个灭掉,一个家族,释迦族是佛陀在世的时候眼睁睁看着被琉璃王灭掉,杀了七天七夜,杀到整条河流全部是血水,佛陀一点办法都没有,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目犍连尊者还不服气,他拿钵去救,他想说留一点种下来,救几个释迦族送到天上去,等到杀完,这些钵全部变成血水。

你说佛陀啊,你连你的家族都保护不了。不能这样讲,不能这样讲,人生无解,佛陀不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佛陀是觉悟到因缘果报的真理,这个道理不是他定出来的,是他觉悟出来的。

所以人生的外在因缘是无解,人生的内心的世界要把握,你只要方向正确了,你就知道怎么修行了,你现在还在注意外境,你就是修行还没有上路。

《菩提心修学述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人生三大陷阱

一个农夫进城卖驴和山羊。山羊的脖子上系着一个小铃铛...

怎样才能看淡得失,轻松潇洒的生活呢

人活在世上,追求快乐的生活是每个人的心愿。但是,拥...

把生命价值建立在外在上,那你一定不开心

有一位九十二岁的老太太,儿女都过世了,先生也早已过...

把苦逆作为往生净土的垫脚石

命运多舛的念佛人,更要在念佛上多下些功夫。我们的拂...

你不快乐是因为活得不坦荡

戒律当中,每一条戒都有其制戒的缘起。例如淫戒的制定...

人生就是要有个好心情

人生的话就是要有个好心情。你有个好的心情,一切负面...

堪忍世界需放下

常有人问命运以及如何解除如此痛苦的人生的问题。在日...

外在的世界究竟从何而来

简单地讲就是我们一念心性的随缘不变之体当中,个人的...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临命终时教以念佛,即见化佛接引往生

《华严经》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一种大根器修行净...

一位女居士写给女儿的信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的愿望。在如今以分...

智者大师《五方便念佛门》

一凝心禅。二制心禅。三体真禅。四方便随缘禅。五息二...

三世因果,有时候我们看不出来

「约佛法论,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皆不出因...

【佛教词典】顺三分善

指顺福分善(梵 punya-bhāgīya)、顺解脱分善(梵 m...

【佛教词典】三字

(术语)阿弥陀之三字也。谓之为三字之名号。译言无量...

慧律和尚般若颂

众生方寸心即佛 不欠丝毫如来同 无量劫来声与色 染习...

是否不能妄生度众生之心

问: 弟子冒昧请法师开示,在听法师讲的《佛说阿弥陀...

净宗七祖-省常大师

1.生平 省常大师(公元959---1020年),字造微,俗姓颜...

恨了邻居十年,我收获了什么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那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有幸...

净土法门的最关键之处是什么

问: 净土法门的最关键之处是什么呢?一心不乱的真实...

永惺长老《告弟子书》

古语道: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故凡我弟子,均应以戒为...

管理者如何带领团队达到更好目标

任何人都期望自己的世界越来越广大。管理者因为不但要...

这就是智慧的念佛法

心、境是一对,一对就是合而为一心即是境,境即是心。...

贪嗔痴哪一个最重

问: 贪嗔痴哪一个最重? 净界法师答: 杀盗淫妄每一...

佛是日中一食,过午可以供佛吗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佛是日中一食,所以过午不能供佛。但...

净土文化对建设「幸福感」有什么积极作用

2014年3月18日,《禅文化》采编一行参访了净土祖庭庐山...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时要注意的两个重点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基本上要注意两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