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对哪些对境造业,业果会越重

净界法师  2020/12/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对哪些对境造业,业果会越重

讲到重罪、重业,一定是第一,心非常猛利;第二,跟外境有关系。

四、由事故重——谓若杀害大身傍生,人或人相、父母兄弟、尊长委信、有学菩萨、罗汉独觉,及知如来不能杀害,而以恶心出其身血。

前面一段是约着我们内心活动的状态,这个地方是约着我们所面对的环境,所面对的这种境缘,由事故重。以下提出了七种,后后重于前前。

先看第一种,“杀害大身的傍生”。“傍生”就是畜生。就是说,杀一只狗,比杀一只蚂蚁来得重,因为狗的身体比较大;杀一只牛又比狗的身体大。反正一个简单的判断方式就是大身,身体越庞大的,去杀它,业越重,这是第一个判断方式。

第二个,“人或人相”。首先,对所有的六道行杀业,其中以杀人的业是最重的。有人质疑,为什么天的果报比人还殊胜,为什么用咒语杀一个天人果报是中品罪,但是杀人是上品罪?因为在生命当中,唯一有可能产生生命改变,修学佛法的,只有人道,这是唯一的希望,所以人是最重。

其次,人相,具有人相的动物,比方说猴子、猩猩。这种动物心识比较灵巧,它长得跟人一样,也是两只脚走路的,杀害这种动物,它的痛苦会加剧,所以这个业也判得重。

第三个,“父母兄弟”,就是亲属,相对来说也比较重,尤其是杀父母。

接着“尊长委信”,就是师长,委信就是地方上有道德、有德行的人,他能够去判断是非的,比方说现今的法官、检察官等等,这种业也是重。

“有学菩萨”。有学菩萨,特别指的是发了菩提心的居士,他发心来建立道场、弘护正法、续佛慧命,他有对佛教的使命感,杀这种人,比杀一般人重。

“罗汉独觉”。此处的罗汉独觉,偏重在僧众、僧宝,僧宝有住持三宝的作用,所以杀害他,就直接影响到三宝的住世,这个也是重。

最严重的就是,因为佛陀没有现前,不能杀,但是你用瞋心破坏佛像,这个也是重。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可能有些人会产生疑惑。我们前面讲到业果时,都强调以心为主,心为业主,为什么外境能够影响业力的轻重呢?这个地方要说明一下。

比方说,我们去瞻仰释迦牟尼佛的佛像时,第一念,它是外境没有错,因为是一种直接的领受、感受这尊佛像;但是第二念你开始想象,把外在的佛像转成你心中的佛像。我们不能够去受用外在的佛像,这是共业所感。我们在受用时,不管造善造恶,一定要把外在的佛像转成心中的佛像——就是心中的影像,然后才能造业,才能够去受用。

所以,第二念开始想象以后,于境取相时,取到的这个佛像在你的心中,所以伤害的是你心中的佛像,问题在这里。当我们杀一个人时,杀害的是心中那个人,关键在这里——是心作地狱。你杀害心中的人,就是伤害你的功德,是这样子造成的,还不是杀害外境造成的。

在戒律里说,如果你看到一个人,但是你把他当成一棵树,结果不小心,车子开过去把他撞死,但是那时你心中出现的是树的影像,这不犯重业,虽然他是一个人。当然你欠他一条命这个是别报,但是不足以影响到你的总报,因为你伤害的是心中的那一棵树,你心中是作树的转想。所以杀人要得重罪,对象一定要是人,而且作人想,你心中要清楚现出人的影像,然后采取行动把他杀害了。

所以,在造业时,我们是在自己内心的影像造业,外境只是一个增上缘而已。当你在起烦恼、起瞋心时,你伤害的是心中那个影像。这就是为什么外境会影响到我们的业果,因为它没有离开你的内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深圳最大海鲜酒楼改卖素餐 看老板改变的心路历程

刚到新梅园圆通素食城(深圳店)时,感觉很是惊讶。一...

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

【文】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冤业...

遮止无意义的话语

有人想:我是生存在现代社会的现代人,难道连说话的权...

略说三宝物——佛物、法物、僧物

三宝物先分佛物、法物和僧物。 佛物有供养物、受用物、...

能够调伏自己,就战胜了所有的外境

正修当中有一个偈颂,先看一个偈颂。 《行论》云:恶有...

对错好坏嘴不要乱说,肚里明白就好

寺里某某师到客堂来,吐诉一些人事烦恼,人去后,老和...

宋朝曹彬用兵慎杀子孙繁昌

宋朝开国名将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

人畜之间相轮回

从前有户人家,除了耕种维生,还养了一群羊。这家人认...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三滥不禁,佛法不兴

社会上有人说:披起袈裟事更多。事多不是指是非多,是...

做大事业需要哪种精神

自利能让人走多远?市场边界的扩展应该有怎样的过程?...

三界本无一法,皆是真心起妄

实则神即是物,物即是心,心亦是神,然神亦非神,物亦...

「本此无住」而建立了世界和众生

其实它这个地方所要讲的观念,就是这一句话,就是本此...

【佛教词典】成就二十四法邬波索迦

能利自他。亦能广利。何等名为二十四法?谓前所说邬波...

【佛教词典】神会(668,一说686—760)

神会,是禅宗六祖慧能晚期弟子,荷泽宗的创始者,建立...

【推荐】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

有问: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 菩萨曰:汝但息想定...

病人由于疾病折磨,应如何帮助开导

问: 病人由于疾病折磨很难长时间坚持正念,家属(全...

生命中的三大福田

财富来自于哪里?来自于给予。当我们恭喜别人发财的时...

布施的质与量,会影响到功德的大小吗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认为布施的东西要数量多、品质好,...

学佛之简明标准

然于佛法,各人当有理解与行为之简明标准,庶可无所歧...

星云大师《从现实的世界说到佛教的理想世界》

至诚感谢十方三宝,感谢各位法师,感谢各位护法居士,...

【推荐】做好人而命运坎坷,你还要不要做?

我从小对看电视没有什么兴趣,但爸爸规定我要看布袋戏...

网络学佛的正确态度

网络是时代的产物,是众缘和合的现相。网络也被诸多有...

出家的要求:十三重难与十六轻遮

有些人以为出家做和尚,乃是最容易的事,只要头发一剃...

「往生全仗信愿真切」与「于自善根不能生信」是否冲突

问: 阿弥陀佛,顶礼法师!印祖在《复倪慧表居士书》说...

明一法师:吃亏勋章莫忽视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烦恼很多,因为吃亏而烦恼不断的情况...

奶奶病重念佛痊愈的经历

从我记事开始,奶奶就信佛。记得那时候每隔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