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轮回本不存在,是因为你心中有轮回

净界法师  2021/02/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再看第二个概念。这个地方越讲越细了。前面先讲第一个概念,从一念心安立了真妄;这个地方,我们再发明真跟妄的差别。看第二段。

轮回本不存在,是因为你心中有轮回

这是《楞严经》把我们一念心性的体用作一个说明。

先作一个总说。如来藏,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这一念心有真也有妄,所以叫作藏,含藏着真实的一面,也含藏虚妄的一面,叫真妄和合体,叫一念心性。它的体性叫性色真空,虽然它具足无量无边的法,性色就是它有染净诸法,但是它的本性是空的,它的体是空的。虽然本性是空,它又具足无量无边的染净诸法。性具这一块我们到了下一段再说,先知道体性是空,作用是随缘显现。

再看下一段。什么是体呢?体就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我们一念心它的本体是清净的,而且清净加一个本然。这个本然很重要!就是说它是本来清净,不是你经过修证以后才清净,这个很重要!就是说它是本来就清净,表示它不可以被破坏,不能被染污。你看虚空本来就清净,你用墨汁泼它,不可能染污它;你可以改变它的相状,但是你不可能染污虚空,所以它的本体是清净本然,但是它的作用是随众生差别的心念,应它所知的量,这个量特别指凡夫法界,它有六道轮回的各式各样的思想、各种的业力,这个就是它所知的量,有不同的思想业力,所以它就循业发现。

前面是讲性空,这一段是讲缘起,循业发现。所以大乘的业力是附属在心性当中,它不再谈业力的问题了。你的心中有业力,是你自己去招感果报。循业发现以水为例最容易解释。水,我们人道众生的心,相对来说善业比较强,所以我们的心跟水接触时,看到它是湿润的水;饿鬼道,他的心中有悭贪的业力,所以饿鬼看到水,他循业发现,看到的是火,他去触摸水时被水烧到;天人,他的善业更强,他接触水时,看到的是七宝庄严的宫殿。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它的本质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它本来什么都没有,都是循业发现。

佛陀在《楞严经》举一个例子。说虚空本来没有花,虚空本来就没有相,哪有花呢?但是有一群人眼睛有毛病,好像有白内障,看到:喔!虚空中有花。那么有些人看到的是红色的花,有些人看到白色的花,有些人看到的是绿色的花;有些人看到花比较丑陋,有些人看到花很庄严,其实这是个人循业发现,本来什么都没有。这叫作清净本然,循业发现。

这个地方说明什么事呢?就是轮回其实是不存在的,是因为你心中有轮回,所以才看到了轮回。当你的妄念结束时就没有了,本来就没有轮回。虚空本来就没有花,你把眼睛治好了,看虚空本来没有花。

我们日常生活很容易看到一种现象,比方说甲乙丙三人在一起,某甲讲一句话,这句话本来就是一个法,但是某乙,如果他过去生有恶口的口业,他听到这句话就觉得很刺耳,觉得某甲在讽刺他;如果某丙他本身过去生是修赞美法门的,他心中赞美的业特别强,他循业发现,听到这句话是在赞美。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呢?这句话本来就不是什么,本来就是缘生缘灭的东西,这都是个人循业发现。

循业发现这句话很深。诸位!你回家试试看,你在家吃饭时,晚餐一家五个人一起吃饭,其实五个人看到的饭菜,颜色不一样。福报大的人看到这个饭菜,特别的美妙;福报差的人看到这个饭菜,就特别的丑陋。这种不同的觉受在僧团很明显,我在带新生时,一个团队,比方说一期有二十个三十个,僧团大家穿同样的衣服,睡同样的寮房,吃同样的饭菜,有些人活得快快乐乐的,有些人活得苦苦恼恼的。你说这个环境到底是好是坏?那样就是那样,循业发现。

所以,你要知道,问题都出在自己。你心里有业力,自然循业发现痛苦的果报;你忏悔干净以后再去看人生,那一切都是安稳快乐,这叫循业发现。一切法,到底它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一句话而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本来是这样。现在呢?已经失去!叫作循业发现。本来是清净本然,现在叫循业发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善导大师:水火二河白道喻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为行者说一譬喻,守护信心,以...

凡在三界里打滚的,这些都是障

但凡在三界圈里面打滚,所有的家人呀,亲人呀,好友呀...

印光大师: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净土还难

又汝既皈依佛法念佛,当依佛教而行。佛教你求生西方,...

轮回的因素与转变

所以这个地方从唯识学的角度,我们要掌握三个重点:第...

不要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别人身上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

阿弥陀佛是在自心之内,还是在自心之外

问: 《阿弥陀经》有言: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

圣严法师:业力与潜意识

面对人类行为与情绪的失控,根据佛教的说法,这和个人...

修正自己的习气,不再被业所转

众生如果不修正自己的习气,随着自己的习性去造业,那...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持戒破除四种「障」

破烦恼障: 戒如金刚,持戒可以破坏烦恼,而不被烦恼...

在生气时,自己照照镜子

当愤怒生气时,拿出镜子看看自己,这时的你一点都不可...

欣往西方 厌离娑婆

阿弥陀经说,若善男子善女人执持阿弥陀佛名号,若一日...

彼佛国中有二菩萨最尊第一

【原文】 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①,菩萨光明照百由...

【佛教词典】三补特伽罗

【三补特伽罗】 p0197 集异门论四卷二页云:三补特伽罗...

【佛教词典】四种所应作事

【四种所应作事】 p0452 瑜伽四十九卷七页云:又诸菩萨...

出家人要好好办道,不要往钱多的地方跑

现在,我们讲二祖寺这个道场。《楞严经》第九卷讲:旷...

佛陀开示的四种朋友

何人可称善友?佛陀虽在《吉祥经》中未曾明言,但于《...

永信法师:不怕少林寺成网上寺庙

永信法师,少林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

【推荐】阿弥陀佛十二光如来名号的意义

十二光如来,首先看无量光。这个佛证到了心性的无尽的...

念佛为主,持咒为辅

至于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为兼带,以持咒...

在家如大梦,出家犹如遇险得脱

一 在家犹如大梦 在这茫茫生死苦海中的人生,本是同做...

香严童子闻香气而成就圣道的过程

前面是讲总相,这以下讲到他个人在有为当中所选择的一...

莲池大师论出家利益

【原文】 古德云:最胜儿,出家好。俗有恒言曰:一子出...

《观无量寿佛经》大意

净土三经的高下 一提到声震东方佛土的净土宗,我们马...

居士楷模彭际清

彭际清(1740~1796),名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又号...

广钦老和尚《出三界比出国留学好》

午后,有信众徐某两姐妹来皈依,顶礼师父后,老和尚在...

这个世间不值得你这样执著

我们一个人不悟到佛法,临命终那一种执实在是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