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向观音菩萨求子是如何应的

宏海法师  2021/05/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向观音菩萨求子是如何应的

问:恳请师父解惑,我理解:此心作观音菩萨,此心是观音菩萨,自心作,自心是,所谓周遍法界,众生千万处念,菩萨千万处显,念了肯定显,只是众生心不净看不见。但是,求子是一个神识入胎,这是怎么应的?

宏海法师答:观音菩萨真的太灵了。这位同修教理学得不错,心作心是,此心是佛,此心作佛。观音菩萨也是一样的道理。

至于观音送子的问题,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契入。这位同修的问题不是特别明朗,顺着他的角度,我们先假设他的问题是,神识入胎是轮回中的事,而且是一个染污的事。诸佛菩萨不是引领我们解脱,不再轮回,不再受胎生了吗?那怎么还有送子入胎这回事呢?观音菩萨怎么还要应这等事呢?

实际上,如果我们真的能够理解并相信心作心是的道理,立足于观世音菩萨的角度来看,就会知道,观音菩萨是不起念的,清净至极,所以叫做普门示现,无缘同体的大慈大悲。在菩萨的视野中,整个法界是清净的,不要说投胎转世了,乃至于无间地狱三途之苦,整个都是一片清净功德海。这是观音菩萨获二殊胜就证到的境界,再也如如不动,就叫正法明如来。

在我们众生的眼中才有六道起伏、染净差别、上下升沉,这样才有了前生后世,才有了生死轮回。所以,只有众生在生死轮回中有所祈求,观音菩萨才能应这个缘。观音菩萨正法明如来如如不动,只有你去千处祈求,他才千处来应。

这里讲到的一切清净功德海皆是自性所显,自性所显才能叫心作心是。因为自性能生万法。我们凡夫眼中有世间法、有佛法,有轮回法、有解脱法,在观音菩萨的眼中,当下只有清净,当下能给众生安心,众生当下入这个境,就叫千处祈求千处应。

当我们去求子的时候,作为凡夫看到的是神识入胎,好像是一个染污的事。而在观音菩萨的法中,求子就是求法。菩萨送子,就叫说法,在观音菩萨的法中,就是有如释迦牟尼佛出世。这时候,如果有一点点造作,那菩萨就是有为的了,就有差别相了,就不能叫做普门大士,他的慈悲就不能叫做无缘同体,而叫爱见了。

华严宗十玄门里边有一个“托事显法生解门”,就说的这个意思。就是菩萨要度化这个人,就借着他求子这个因缘,让他生起对佛法的解,信愿行。这是顺理成章的事,一点儿都不足为怪。

假如这位同修的问题是另外一个点,说神识入胎,这是怎么应的?这就是观音菩萨的手段了。就是他如如不动的同时,什么都能给你做到。就因为如如不动,所以才什么都能做到。正因为什么都能做,所以恰恰证明了他如如不动。这就是越发在事相上跨越不能理解的角度,才越显现了佛法叫做圆融无碍,才叫“千处祈求千处应”,才叫“苦海常作渡人舟”。这个“常”就是全天候一直在。既然如此,你想求子的时候就不在了吗?神识入胎的时候就不在了吗?你求的时候他就不在了吗?你不求的时候他就在,你求的时候他马上就现。这样的话,事上理上就都透过来了,就不要怀疑了。具体怎么应的,你得修成观音菩萨,去应了才知道。但是理就是这么个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父亲念佛相助,七岁童子往生前后的奇特瑞相

方海生童子,香港方养秋居士的儿子。方养秋一向行善,...

圣严法师:向佛菩萨祈祷有用吗

是的,佛教深信祈祷的功能。事实上,从灵验的程度及灵...

为什么在娑婆世界修行一日胜过极乐世界修行百年

问: 《无量寿经》说: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

大安法师:有了信愿持名就一定能往生吗

问: 如何正确理解和实践信愿行?只要有了信愿持名,...

不废世间法而成就佛法

问: 师父好,我的困惑是,都说只要一心不乱专念阿弥陀...

《地藏经》的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是什么意思

问: 《地藏经》里的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提波罗...

如何帮助更多的众生离苦得乐

问: 弟子目前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也想尽自己所能为佛教...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念观音圣号要知道怎样名为观音?应顾名思义,因义知名...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为什么《地藏经》是学佛者必修经典

《地藏经》,我个人过去也学过,但理解很片面,把这部...

【推荐】往生不是靠善业力,而是靠临终正念

什么是带业往生呢?从唯识的角度来说就是,我们造了业...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积大德

都说厚德才能载物,我们要怎么才能积大德?我先讲个故...

心清净了,智慧就来了

大家知道《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他法力高强,一个筋...

【佛教词典】六种住

(名数)持地经立六住以摄菩萨之行位,此六入所证之位...

【佛教词典】点化

(术语)为他缘所点,己性分之变化也。...

念佛能改变因果规律吗

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比如一个人癌症本来该受报的,诚...

佛顶骨舍利运往港澳接受瞻礼

4月25日,在南京栖霞寺存放的佛教圣物,世界仅存佛顶骨...

「无」为入禅的方便法门

讲到话头禅,事实上话头禅并不是一个发明,而是很多唐...

印光大师开示养生之道

印祖推崇面食,对豆子、豆油也特别提倡。并提出,保养...

出家有些什么样的条件

关于剃度出家世人的看法非常矛盾,有人认为是了此残生...

真如自性才是真实的

有一次,佛陀在祗园精舍为诸比丘说法的时候,有一个梵...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百丈怀海是福州籍的著名高僧,长乐龙泉寺为其剃度出家...

五恶业所感的五脏五根病

佛教所说的业病,就是指由宿业而感的疾病,又作业障病...

念佛一念,乃出生死之净因也

【原文】 已矣哉!一切众生,流转苦道者,良因一念妄想...

父母生前,及时尽孝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为人母者,十月怀胎、一...

度众生现出家相最好

文中说到【以声闻居首者。其故何也。一因声闻。割爱辞...

宁可我被骗 不能再骗他人

宋朝人陶禹锡的高祖被人称为陶四翁。他开了一个染布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