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十地为何称为「法云地」

净界法师  2021/06/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十地为何称为「法云地」

由得总缘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譬如大云能覆如空广大障故,又于法身能圆满故。

这个法云地,为什么用“云”来表示菩萨内心的状态呢?因为他内心当中能够“总缘一切法智”,就像大云能够普遍地摄持种种功德的水。

那么到底什么叫“一切法智”?这当中有三种的法是他所摄受的:

第一种,“含藏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菩萨一念心中能够摄持无量无边的法义,摄持无量无边的禅定。

这个“陀罗尼”我们解释一下,有四种陀罗尼。在《瑜伽师地论》上说,陀罗尼是一种智慧的意思。

智慧有四种:第一个,法陀罗尼。就是菩萨听闻佛法以后能够摄持不忘,这叫法陀罗尼。

第二个,义陀罗尼。就是对于种种法的义趣,它的道理,能够摄持不失,这叫义陀罗尼。

第三个是咒陀罗尼。菩萨在三昧当中能够生起种种的咒术,来为众生破除障碍。比如说观世音菩萨能够入三昧当中宣扬〈大悲咒〉,那么众生持〈大悲咒〉,就能够得到观世音菩萨的加持。菩萨能够演说种种的咒语,使令众生受持以后能够破除遮障,这叫咒陀罗尼。

第四个,忍陀罗尼。菩萨对于我空法空的真如理能够安忍不失。

所以,法陀罗尼是成就闻慧;义陀罗尼是成就思慧;咒陀罗尼是属于修慧,这是通凡夫的;这个忍陀罗尼就是属于证慧,是圣人。十地菩萨成就这个闻、思、修、证四种智慧。

十地的菩萨在一念广大的心中能够摄持法、义、咒、忍四种的陀罗尼门,也能够成就四禅八定的种种的门。这个“门”就是通达的意思,就是出入自在,他能够入,也能够出,出入得自在。

这就是大法智的第一种法。

第二种法,“譬如大云能覆如空广大障故”。前面的摄持陀罗尼跟三摩地是生善,这个地方是破恶。菩萨的智慧能够像“大云”,覆盖像虚空一样的所知障,对一切法的善巧运用他不再会有任何障碍。

第三种,“又于法身能圆满故”。前面是生善、破恶,这个地方是入理,这个法身就是指真如理。菩萨能够有我空、法空的智慧,入真如理。

这个就是得到“业自在”了,叫“大法智云”。

这个地方是解释十地的名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行菩萨道的条件

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 无隐慈,隐是隐伏,隐藏在里边...

学菩萨精神,走菩萨路

既然要学菩萨精神,走菩萨的道路,就必须时时立下善的...

凡夫菩萨怎样修六度呢

这个菩萨是已经发了菩提心、具足空正见的菩萨,他准备...

精进的鱼王

佛过去在因地修菩萨行,其中一世为鱼王,不但身旁有左...

什么样的菩萨有资格称作「乐行惠施」

云何菩萨乐行惠施?若诸菩萨于一切施都无欲乐。 什么样...

《梵网经》和《优婆塞戒经》的菩萨戒有区别吗

问: 请问师父,《梵网经》菩萨戒和《优婆塞戒经》菩...

菩萨八法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重点指出八所以,即我们之所以...

行菩萨道要谨防五种心魔

人与人之间慧性平等。身外境界的好坏是由分别智来判断...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修不净观会不会生病

问: 请问师父,修不净观如果说观到内脏腐烂的话,会不...

学佛弟子应依四依法为标准

当今学佛群众大量增加,但因宿根不同学习深浅不同,以...

【推荐】《无量寿经》会集本的重要错误

某人曾经说过:「夏老居士不是普通人,他的会集本出来...

出家人托钵意义何在

出家,乃出离俗家牵缠杂务之束缚,以期证悟无上菩提为...

【佛教词典】愿文

(术语)为法事时述施主愿意之表白文也。...

【佛教词典】知藏

又作藏主、藏司。禅林西序六头首之一。乃掌理寺院所藏...

不能忽略权法的重要

我们看第三个,辛三的说法教化。看经文。 华光如来,亦...

念佛别怕妄想

我常引用佛国禅师描写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中两...

临产可念观音圣号

印光大师这种菩萨的心肠。作为一个比丘,有些事情没有...

星云大师《六根互用》

我们必须引导自己的六根,超越五欲六尘的业恶,来达到...

四十八大愿——(第11愿)正定必至涅槃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推荐】先求认命,再求改造命运

《唯识学》上说:我们凡夫的执取,它不是普遍的,它是...

学佛要实修实证

《大庄严经》里有这么一段记载:从前有兄弟二人同时出...

不要只讲「空」,还要把「有」建立好

在与大家的分享交流中,听到很多人谈到了空,也对空有...

身体的细胞是不是也会被教育

问: 身体的细胞是不是也会被教育? 大安法师答: 你这...

圣严法师《工作不只是保住饭碗》

什么是现代人应该有的正确、健康的职业道德观念呢?时...

你只能求尽心尽力,不能求它的结果

菩萨道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所谓的菩萨戒体,总而言之有...

外境既然无实有,哪有什么可贪的呢

我们对一切人事物,都不应该生起贪心。为什么呢?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