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十地为何称为「法云地」

净界法师  2021/06/14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十地为何称为「法云地」

由得总缘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譬如大云能覆如空广大障故,又于法身能圆满故。

这个法云地,为什么用“云”来表示菩萨内心的状态呢?因为他内心当中能够“总缘一切法智”,就像大云能够普遍地摄持种种功德的水。

那么到底什么叫“一切法智”?这当中有三种的法是他所摄受的:

第一种,“含藏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菩萨一念心中能够摄持无量无边的法义,摄持无量无边的禅定。

这个“陀罗尼”我们解释一下,有四种陀罗尼。在《瑜伽师地论》上说,陀罗尼是一种智慧的意思。

智慧有四种:第一个,法陀罗尼。就是菩萨听闻佛法以后能够摄持不忘,这叫法陀罗尼。

第二个,义陀罗尼。就是对于种种法的义趣,它的道理,能够摄持不失,这叫义陀罗尼。

第三个是咒陀罗尼。菩萨在三昧当中能够生起种种的咒术,来为众生破除障碍。比如说观世音菩萨能够入三昧当中宣扬〈大悲咒〉,那么众生持〈大悲咒〉,就能够得到观世音菩萨的加持。菩萨能够演说种种的咒语,使令众生受持以后能够破除遮障,这叫咒陀罗尼。

第四个,忍陀罗尼。菩萨对于我空法空的真如理能够安忍不失。

所以,法陀罗尼是成就闻慧;义陀罗尼是成就思慧;咒陀罗尼是属于修慧,这是通凡夫的;这个忍陀罗尼就是属于证慧,是圣人。十地菩萨成就这个闻、思、修、证四种智慧。

十地的菩萨在一念广大的心中能够摄持法、义、咒、忍四种的陀罗尼门,也能够成就四禅八定的种种的门。这个“门”就是通达的意思,就是出入自在,他能够入,也能够出,出入得自在。

这就是大法智的第一种法。

第二种法,“譬如大云能覆如空广大障故”。前面的摄持陀罗尼跟三摩地是生善,这个地方是破恶。菩萨的智慧能够像“大云”,覆盖像虚空一样的所知障,对一切法的善巧运用他不再会有任何障碍。

第三种,“又于法身能圆满故”。前面是生善、破恶,这个地方是入理,这个法身就是指真如理。菩萨能够有我空、法空的智慧,入真如理。

这个就是得到“业自在”了,叫“大法智云”。

这个地方是解释十地的名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菩萨有七事利乐一切众生

谓菩萨为利乐一切众生,示现于世间,而做善友,劝发诱...

菩萨法的修行核心

外道相善,乱菩萨法。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外道相善,...

圣严法师《他们都是活菩萨》

在这次震灾中,受苦受难的都是菩萨的化身,他们用自己...

十住位的菩萨有什么特点

十住位的菩萨有什么特点呢?因为他有禅定跟智慧的加持...

迥脱根尘,灵光独耀

蕅益大师,他在二十五岁时,他有一次在径山坐禅。坐禅...

凡夫菩萨欲于恶世度生,无有是处

《智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欲生恶世救苦众生,...

功德是被自己的后悔心破坏的

《广论》上说,菩萨能够不顾惜自身一切的生活资具,包...

菩萨行利生之道

利行者,乃菩萨行利生之道也。 大凡悟道之人称菩萨,未...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戒淫诗(图)

...

桑葚的功效与作用

桑葚是桑树的果实。桑葚又叫桑果、桑枣,成熟的鲜果味...

为什么想要修行的时候业障就来了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 这...

佛知见与众生知见

世尊说法四十九年,也就是在法华会上才把他实际的事情...

【佛教词典】明信佛智

(杂语)不了佛智之反对。无量寿经之语。明信佛智之不...

【佛教词典】七处平满相

(术语)如来三十二相之一。两足下,两手,两肩及顶中...

【视频】净界法师《杨选一夫人消罪障蒙佛接引》

净界法师《杨选一夫人消罪障蒙佛接引》

【视频】天因法师《可以在网络前受戒吗》

天因法师《可以在网络前受戒吗》

【视频】春节送祝福就送南无阿弥陀佛

春节送祝福就送南无阿弥陀佛

佛法是依靠智慧成就解脱,而不是福报

很多的佛教修行人,大部分是比较欢喜修福报的。因为修...

圣严法师的三个安心法

如何才能心安平安呢?圣严法师表示,现在社会普遍有种...

圣严法师《与蚊子和平共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你正要睡著的时候,一只...

「舍身心求往生」与「求加持痊愈」矛盾吗

问: 印祖说过,当人重病时,舍下身心求往生,若寿未尽...

要想修行,必须先清净你的心

大家天天念《金刚经》,你体会到佛怎么样来善护念、善...

圣严法师:没有一个不变的「我」

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心中诸多的烦恼现象,总是围绕著...

水牛王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吉祥。在道场白华庵,跟大家分享佛...

念佛所见之境,不可欢喜怖畏

念佛所见之境,恶境不可怖畏,但摄心正念,其境即消。...

道宣律祖传记

代有觉人,为如来使。龙鬼归降,天神奉事。声飞五天,...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此对不尽人事者而言也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此对不尽人事者而言也。若已娶而...

当今学佛者应如何善用其心

降伏其心 有些人看来不贪,其实是他贪不到,所以就表现...

偷吃松子,被虚云老和尚罚跪三天

在沙弥的戒律上也有这一条,庙里面上的供果、供品,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