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渐渐从多是酒肉朋友,提升到多为同参道友

忏云法师  2024/07/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渐渐从多是酒肉朋友,提升到多为同参道友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弘一大师遗偈

弘一大师有一位在闽南学校的同仁夏丏尊居士,和弘一大师很有缘。以后夏丏尊来信,问:大师最近意境如何?身体如何?弘一大师回信,说是:「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我们不是一般世俗人的交情。儒家讲君子;在佛法就讲佛门弟子、或是菩萨。彼此的交情、其淡如水,像水一样,清净,没有别的滋味。

「执相而求」,要是执着相:我们以前在闽南一同住过,一同曾经吃过活驴肉、吃过猴脑,一同……执着这种种的心理现象、物质现象。「执相而求」呢,「咫尺千里」,当面不相逢。

有佛法的缘,说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没有佛法缘,对面不相逢,以至于观心—观生灭心、观自性观不上。执相而求,执着种种的形形相相,心理的现象、物质的现象而求;咫尺千里,离开一尺,就像距离一千里一样。

你所找的不是我所想的,我所观想的、我所参的、我所念的是万德洪名,我参的是不生不灭的心;你想的都是生生灭灭的心。执相而求,咫尺千里:就是一尺远,也像离一千里那么远。

我们做朋友一场,你最后问我意境如何?身体如何?我就对你说: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相而求呢,咫尺就千里了。

问我何适?问我现在心里意境如何﹖我对你讲:「花枝春满」,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花枝、春天到满开的时候了。「天心月圆」,从初三就有月亮,初四、初五到十三、十四,月亮要圆,最后到十五,天心月圆。

良因法师曰:

我们在学佛之后,因为业从染污转到清境,因此所熟悉的人,或许也会从多是酒肉朋友,渐渐提升到多为同参道友。面对过去的好朋友渐离渐远,初学者刚开始会感到有点迷茫,怀疑是否学佛出了问题。可是等法喜渐渐生起,再反观过去的好朋友时,看到那样的友谊,本质是躁动不安的,所以即使他们渐行疏远,也并不值得惋惜。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开示:世法惟恐不浓,出世法惟恐不淡。人惟淡故,其交恒,道惟淡故久而不厌。欲深入淡字法门,须将无始虚妄浓厚习气尽情放下,放至无可放处,淡性自得现前。淡性既现,三界津津有味境界,如嚼蜡矣因此世间人的交往,往往随顺于染污心、有所得心,因此惟恐不浓,但是其本质只是满足彼此的攀缘习气,对修行只有负面影响。而真正君子之交,或许少了份世间法的浓烈,但是正因为随顺于清净心,少了很多浓浊的成份,因此其淡如水的交往,才真正令人感到愉悦与安定。

综合蕅益大师以及弘一大师的开示,希望达到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佛法功德的生起,唯有深入淡字法门,淡却一切烦恼、习气,真性现前,才是真正的归宿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功课还没做完,可以明天再补吗

我经常给我们道友说,你念佛也好,你修行也好,你下定...

修行为什么要不间断呢

正精进。正精进不要杂乱,不杂为精,不间断叫进。这个...

每个遇到的人都是你的启示

爱与你相遇的每个人。每一个相遇的人都是你的启示。你...

清净臭秽,寄此陶炼耳

【原文】 唐道积,蜀人,住益州福感寺。性慈仁,有疠疾...

训练心

如果我们有了错误的知见,那么即使是住在一个深暗的洞...

我们的仇敌是贪嗔痴三毒

烦恼为因,身语意这些诸行为缘,恶业就为果,障道受苦...

心力跟佛力是不能分开的

回顾中国两千年的佛教历史,我们会发觉中国佛教在这两...

圣严法师《增上缘》

增上缘,增上的意思是帮忙。他已经在做一件事,且做得...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观世音菩萨的四种不思议无作妙德

这个地方是讲到,观世音菩萨证得耳根圆通以后所成就的...

有胃病的人,应先改掉以下恶习

男人工作强度较大,应酬又多,容易饮食不节,透支身体...

用情执的心攀缘阿弥陀佛对吗

问: 顶礼法师!轮回中的众生,都有一颗多情的心。我们...

说诚实言--佛教戒规

在《佛说阿弥陀经》中,佛陀反复提到了诸佛说诚实言一...

【佛教词典】遂求戒

【遂求戒】 p1247 瑜伽四十二卷三页云:云何菩萨遂求戒...

【佛教词典】唱衣

(术语)比丘等五众死亡时,其遗物别为轻重之二,金银...

瞋恨心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烦恼

《华严经》说,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百万障门开。...

人生快乐的追求

快乐,是人生所憧憬、所追求的。学佛也正是为憧憬人生...

佛弟子应如何看待儒道的思想

问: 弟子熏习道德教育多年,今方闻正宗佛教一年,倍...

这才是真正的供养如来

释迦牟尼佛在临近涅盘的时候,来到了末罗国的拘尸那城...

三界从来是牢狱,劝君及早出娑婆

世间唯有苦人多,自造新殃可奈何?满地蓬蒿春不到,一...

「碎碑刻碑」的典故

碎碑刻碑的典故,是在《感应篇注》里面谈到的。 孙思邈...

珍珠母贝的无言血泪

编者按:晶莹溢彩的珍珠得到爱美人士的追逐,可是,人...

驴毁磁器

一座高楼大厦,不但要花许多的物资,也经工人经年累月...

争来争去是个空

从前有两个啖人精气血肉的「毗舍阇鬼」,他们共同拥有...

即使雨金钱,欲心仍不满足

即使雨金钱,欲心不满足。智者知婬欲,乐少而苦多。 世...

佛有无量德,四字名号足以该之

举名者,佛有无量德,今但四字名号,足以该之。以弥陀...

学了佛之后,烦恼渐渐就轻了

因为信佛,从佛的教化当中得到一些利益,得到一些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