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闻名得究竟不退

净界法师  2024/08/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闻名得究竟不退

我们看第三科的善根坚固。前面是讲世间的福报,这里是讲出世的善根,就是说我们闻持名号,但是我们也不见得往生,那么对我们来生有什么好处呢?就成就这种不退转的善根。看经文: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这个地方他所加被的根机,也是属于他方国土,就是极乐世界以外的国土的发菩提心的菩萨。

这个菩萨能够闻持,这个地方跟前面一样,他能够听闻以后,他有一定的时间的受持,受持我的名号,能够相续受持而不忘失,他就能够马上成就不退转,对无上菩提成就不退转。我们在菩萨道上最严重的问题,凡位菩萨就是善根的退转。

你看我们学佛,刚开始的时候,看到三宝,很恭敬;慢慢慢慢看到三宝,就没有感觉了,好像觉得跟三宝有点距离,再过一段时间,三宝的因缘就消失掉了。因为什么?因为这个善根是生灭法,你不进就退嘛。就是说我们平常没有在三宝当中熏习,它慢慢善根就退转了。

在这个地方的意思是说:我们听闻、受持阿弥陀佛的名号,能够成就不退转。

这个地方不退转,在蕅益大师的《阿弥陀佛要解》当中,提出了四种不退:

第一个是位不退。就是初果圣人,入于圣流,不堕凡地,阶位不退。

第二个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他的菩提心坚固了,他的菩萨之行不退,他不堕落于二乘。

第三个是念不退。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萨,心心流入萨婆若海,中道的智慧不退。

那么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本来就是一般的判教把它判做三不退。但是蕅益大师他又另外提出一个究竟不退。他说一个人经常念佛,老人家说:不论是至心、散心,不论你是有心、无心,或解、不解,对名号功德理解不理解,但弥陀名号一经耳根,假使千万亿劫,毕竟因斯而解脱。

也就是说,他这个究竟不退,我们看蕅益大师解释这个不退,他是偏重在第四个――究竟不退。就是说阿弥陀佛的音声,它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只要你听到这个音声一次,这个音声它就从你的耳根,就侵入到你的阿赖耶识去了,变成一个种子。这个种子代表什么意思呢你产生一种跟弥陀感应的力量,他的本愿在默默的加持你,当然,不一定在今生表现出来,但是你的生生世世流转当中,你跟阿弥陀佛中间就好像牵着一条线一样,你跟他因缘永远存在,叫究竟不退。

他说:如食少金刚,毕竟不消!蕅益大师说:就像一个人吃下金刚钻石,你吃下去,你没办法消化的,你一辈子放在肠胃里面的。就是佛号一历耳根――如食少金刚,毕竟不消。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这么一个究竟不退的公案:说是有一个老人家,他年纪大了之后,在家里面待着,他的子女对他也不孝顺,他就很感概了――辛苦了一辈子,年纪大了,还看子女的脸色呢!他就想出家了。

想出家以后来到寺庙,这个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用神通力来观察他的善根,这一看,诶,八万大劫都没有善根!佛陀说没有善根不能度化呢,度化也没有用,浪费时间,就请他回去。这个老人家哭得很厉害――我在家里面,子女不要我,僧团也不要我,就在外面哭。

哭着哭着,佛陀就回来了,佛陀当然明知故问了,他说你为什么哭呢?他说:我想出家,里面的师父也不让我出家。佛陀说:那没关系,我亲自为你剃度。佛陀为他剃度,剃度以后呢,如法的修学,后来证得四果阿罗汉。

那么这个时候弟子就问了:佛陀,那不是说没有善根不能出家吗?佛陀说:他在八万大劫之前是有善根的,你们阿罗汉只看到八万大劫了,他八万大劫之前他是一个柴夫,上山砍柴的时候,遇到老虎跑到树上去,老虎一叫的时候,他突然念了一声南无佛,一入耳根,永为道种,所以他跟佛陀结下一个得度的因缘。

我们跟佛陀结缘这件事情非常重要!佛陀度化众生是看因缘,佛陀度化众生,有亲疏、浅深的差别。

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诸法因缘生,你说:诶,这个老人家去寺庙出家,僧团不接受,他在外面哭,为什么哭着哭着,佛陀就刚好回来,为什么我们在外面哭的时候,佛陀不回来?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跟佛陀有结缘,不是佛陀偏不偏心。你在三界流转当中,你跟佛陀完全没有结缘,这件事情就非常不吉祥!你可以烦恼重,你可以业障重,但是你跟三宝没有结缘,你就没有希望了,你完全没有希望了。

我们宁可要你善根强,这个根利遮重都没关系,最怕的就是你完全没有善根,你就算你烦恼轻薄,你是世界上的好人,都没有用。

智者大师讲四种人嘛,根利遮轻最好――善根强,烦恼淡薄,这个人肯定马上成就圣道;第二个根钝遮重,这个最糟糕;第三个根钝遮轻――没有善根,但是他也没有什么烦恼,这世间的好人;那么第四种根利遮重――善根强,烦恼重,这个人还有救的。

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跟阿弥陀佛结缘,跟十方诸佛结缘,最快的方式就是忆念他的名号,最快的方式!你要去供养他,你还得有机会?但是你把他的名号不断的忆念出来,创造一个音声,你听回去,这个叫做究竟不退。

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在你未来的生命当中,在你因缘成熟的时候,佛陀就会出现,这个就是一种善根的加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刚开始念佛,一定要把心寂静下来

我们佛七的前面三天,所强调的是禅定心;刚开始念佛,...

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

《阿弥陀经》说: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什么...

这个寿命对我们的意义非常重大

我们看《阿弥陀经》说,他的寿命是彼佛寿命及其人民,...

人生经验的痛苦能否激发往生力量

诸位!正常人只有念佛是不会往生的。你说,欸,我虽然...

饥寒困苦爱易除,义无反顾往极乐

贫穷之人是由于多生多劫没有种植善因,所以今生穷苦潦...

禅宗与净土宗之异同

一、绪论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而有六道轮回之业报,如...

为什么要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得人身有多难呢...

临终的两种正念

临终的正念它是有两种正念: 第一个是圣人的正念、祖师...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对治贪心的不净观及异体观的修法

无始以来,众生以颠倒分别妄执诸法为常,五欲为乐,自...

印顺法师:修学观音大悲法

观世音菩萨手执净瓶与杨枝,以瓶中的甘露水遍洒人间。...

诵经念佛应注意之事宜

所谓佛法,并不离世间法,其目的无非在使心净心。人之...

普陀山南海观音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我们一早上来到了普陀山最负...

【佛教词典】善住大龙

【善住大龙】 p1140 瑜伽二卷十二页云:又近雪山、有大...

【佛教词典】从僧

(职位)又云伴僧。随从住持之僧也。...

信基督教后可以改信佛教吗

问: 我朋友的女儿被别人介绍去参加了基督教,现在他...

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利益

《涅槃经》云: 念佛一口分作十六分功德,若有一人布...

不应放过每一个能帮助别人的机会

那是一位老师告诉我的故事,让我自己明白在人世间,其...

念了一辈子,也没念出往生的善根

因果同时 这个是在讲菩萨修善。一个人没有成就心中的妙...

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

太虚法师要建设的人间佛教极力排除后代佛教宗派法派的...

人生得不偿失,快乐跟痛苦不成比例

我们建立一种忆佛、念佛的信心,那怎么忆念?这个方法...

如何让心不被外境所转,同时定住

问: 如何关注心不被外境所转呢?一丝一毫的心都不能动...

积极主动的去行善积德

大家留心世间,常可以发现有的人,福报来临的时候,挡...

困境即是赐予

一个障碍,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只要愿意,任何一个...

【推荐】为什么供养了僧人,我们还得感谢僧人

僧人又叫福田僧,供僧又叫种福田。就犹如我们有种子,...

昌臻法师《净宗祖师有关临终的恳切开示》

一、临终四事 唐善导大师:《临终正念文》,指出临终...

在顺境时抽到下下签

其实一张签诗是好是坏都没有关系,它最大的意义是在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