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听闻的功能当体就是真如本性

净界法师  2024/09/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听闻的功能当体就是真如本性

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我们听闻的功能,其实只是我们过去一种善恶的业力假借外在因缘的刺激所表现的一种暂时的假名假相假用。它的本体当体就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当体就是即空即假即中的真如本性。

这个地方的意思主要要表达的就是一个观念,就是“相妄性真”。就是当我们看到外境的时候,这个业力所显现的这个外境的时候,它都是暂时的,但是它的背后的体——那个真如本性是真实的,那个道是真实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从空性而有。那个空性的本体,那个真如是真实的。

夏老居士临终的时候讲一个偈颂,非常有道理。他临终的时候在他的弟子面前讲了四句偈。他说:“生亦无可恋,死亦奚足厌。本来无生死,生死由心现。”前面两句话是事相的观察。他说,“生亦无可恋”,生命本来就没有什么好贪恋的,人生只是在酬偿业力,我们来到这一生是来还债而已,没什么好贪恋的。“死亦奚足厌”,死亡就代表往生,所以对死亡也不要太厌恶。它这个地方代表了一种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态。这个是一种事相的观察。

但是与《楞严经》比较相应的,就是它后面这一段,理体的观察。“本来无生死,生死由心现。”要参到这一点就不容易。我们一般的净土宗都参到娑婆世界是苦、极乐世界是乐这种事相的观察,但是夏老居士他说,本来没有生死。那生死从哪里来呢?是我们一念心性一念的妄动而来的。当我们的妄动消失了,生死就消失了。说你作梦,你梦到了很多人、很多事。这个梦境哪里来?就是你在作梦那个梦心而来。你要醒过来,这个梦境就没有了嘛。

你不能够说作梦是完全没有,它有它暂时的假名假相假用;但是你也不能说它真实有。它要真实有,你就永远醒不过来了。说这个梦境是真实的,你一辈子醒不过来。但是你在梦境当中吃什么东西,别人对你怎么样,你还产生一个真实的感受,有苦乐的感受,所以这个梦境当体就是即空即假即中。其实,人生亦复如是,即空即假即中。你把这个道理参透了,你才有办法去用功。

这一段是讲到,这个耳入的功能是业力的显现,它的本质是即空即假即中的,它的当下就是真如本性的全体大用。

看第三段,明鼻入即藏性。这个鼻入就是胜义鼻根当中一种嗅觉的功能。其实我们把这个功能打开以后,它背后的体性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当下就是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

看经文: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佛陀先讲出一个譬喻,说一个正常健康的人,这个人很健康,他突然间无缘无故很快地去“畜”(这个畜就是往内去吸气)。很快地往自己的鼻根吸气,吸久了以后就产生疲劳的相状。什么相状呢?这以下说明了。因为快速的吸气,在鼻根当中就产生一种能够嗅闻到一种寒冷的感触。这个寒冷的感触当然是一个外境。依止寒冷的感触,就产生了通塞虚实的差别的相状。

通就是当我们的鼻子是畅通的时候,它是属于虚;当我们鼻子是阻塞的时候,它是属于实。乃至于辗转的作用,就有所谓的香气跟臭气的差别。也就是说,我们鼻子因为快速地吸气,就会有虚妄的外境产生。这个时候我们能嗅的鼻根跟所嗅的这种通塞虚实乃至于香臭之气,都是菩提心中一念的妄动产生的一种见相二分而已。这说明“迷真起妄”。

古人把“迷真起妄”讲出一个譬喻,说虚空当中的浮云,浮云也是无自性的;但是风一吹,这个浮云变成一只马;然后风再吹,就变成一个人;再吹,这个人又转成一只兔子。这个虚空就是我们一念的真如本性,这个浮云、这个风就是我们的业力,由业力的吹动而产生不同的果报,现成人、现成兔子、现成马。这就是我们的迷真起妄,就是无明的风一吹,所以就有各式各样的相貌出现。是这个意思。当然虚空是没有浮云,虚空也没有风的,那是一念的妄动才有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都是自己业力变现出来的

前六识这是属于心法,根、尘是属于色法。那么前六识主...

枉受轮回之苦,难道不悲哀吗

文钞原文: 迨至众生机尽,如来应息,而大悲利生,终无...

心识主宰着业力的方向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 这个地方是说明我...

颠倒妄想不除,容易在临终刺激生死业力

第二个就是调伏我们的颠倒妄想。我们第六意识有很多的...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

修行的第一个就是靠语言文字的佛法产生观照,所以叫做...

一个人开始内观时,他就是在开显宝藏

中道又分为二: 一者、但中 ─ 唯有理性,不具诸法。见...

【推荐】为什么一个人会有造业的倾向

由此遍计,能遍计度。 由于整个遍计执的名言、相貌、执...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一切诸法悉皆如梦,修之何益

原文: 有禅者问曰。一切诸法。悉皆如梦。娑婆固梦也。...

凤凰卫视与苏州弘化社采访传印长老

2011年5月9日下午3点,凤凰卫视《智慧东方》栏目记者...

我是个好人,为何还会得癌症

为什么会得癌症?很多人一听到医生宣布自己得了重病时...

从妄想转向真如就靠这六个字

从《楞严经》的角度来说:妄想跟真如它们两个是同时存...

【佛教词典】流注

【流注】 p0914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页云:流注者:谓...

【佛教词典】济度方便

(术语)方便为方法便宜之义。即所谓手段。佛救济众生...

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则必着悲魔

原文: 学佛之人,一举一动,皆须留心。至于念佛,必须...

向观音菩萨求子是如何应的

问: 恳请师父解惑,我理解:此心作观音菩萨,此心是观...

诚敬二字在念佛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

问: 诚与敬在念佛法门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 大安法师...

净界法师:楞严经修学应用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我们...

人不宜食众生肉

经言靴裘①等物皆不应着,以其日与诸畜相亲近也。夫此...

星云大师:结婚三部曲

结婚是人生另一个阶段的开始,两个来自不同地方、背景...

心中若存这三种念头,将会招感三恶道的苦报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为比丘们开示:世间...

机巧反招祸,因果天平最公道

憨山大师说: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谄曲贪...

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样是不是不能受五戒

问: 因为家里人反对,所以总是要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

鱼篮观音的故事

《旧唐书》上面记载,在唐朝末年,陕西有个金沙河。河...

虚云老和尚《皮袋歌》

皮袋歌。歌皮袋。空劫之前难名状。威音过后成挂碍。三...

曾国藩的日课四条

原文: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