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我们今天犯的错误是什么呢

净界法师  2024/10/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今天犯的错误是什么呢

唯识学的基本的思想它的智慧,它主要的宗旨主要是一个概念,就是万法唯识。首先你要相信一件事情,就是你从小到大你所碰到的一切人跟一切的事情,都不是真实的,所有一切的事情都是你内心变现出来的,没有例外。宇宙间的万法,唯独是你一念心识所变现,离开一念心识无有少法可得。所有的唯识学的教义就是告诉你这个观念。那么这样讲的话,唯识是把宇宙人生它是切两块来看:一个是所变现的万法,一个是能变现的心识。

所以你最好是学唯识了以后,你看人生你开始要分成两块来看人生。我们以前最大的错误,就是把所有的心思,都去攀缘追求所变现的万法。因为我们把今生看得太重要,因为你受了第七意识的影响。第七意识它对过去没有兴趣,它对你来生往生净土它更没兴趣,第七意识只对今生有兴趣,它的执取只在于今生。你跟第七意识说,来生极乐世界功德多么的庄严,第七意识一概不理你,随所生所系。

所以,第七意识最大的盲点就是它太执著今生了。诸位,今生是一个心所变现的东西,它是一个成熟的业力所变现出来的,每一个人事都充满了业力。所以,我们今生去攀缘人事的时候,这个是犯了唯识学的大忌。唯识学认为所有的业力,你不能再去激发它了,业力你越激发它,它越有力量越活络,所以唯识学为什么教你断相续心?我们过去造了很多的业力,你必须做一件事情,让它沉淀下来,就好像我们一杯水,干净的水有污泥在底下,你不能再搅动它了。如果你今生要达到临终正念,你最好不要把过去的业力再搅动起来。

那么我们今天犯的错误是什么呢?我们一再的攀缘所变现的外境,而所变现的外境,是充满了地雷、充满了业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一个人,临终的时候这么痛苦这么被动,因为你自己把业力搅动起来。那么现在怎么办呢?佛陀告诉你,你现在对于所变现的万法,应该要随缘放下。因为它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业力所变现出来的,你要注意能变现的心识,因为它才是轮回的根本,它才是一个轮回的开关。

所以谁能够掌握你的心识的活动,谁就能够掌握轮回嘛!所以在唯识的角度就是说要你放弃外在的因缘,你必须把心识放在你内心的世界,因为它是一个轮回的主导者,因为万法唯识,是心识去创造万法,不是万法去创造心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净界法师:唯识与净土

这次跟大家共同学习唯识跟净土这两个思想的交互应用的...

所有的魔障都跟五阴有关系

我们来看甲二的内破魔境。这地方有三段,一、总标五阴...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本论在唯识学的一个特色就是:它同时在知见的建立方面...

正确的面对业力

我们学了唯识学以后,我们看到我们无穷无尽的过去,我...

宁可千年不悟,也不能一时住境

现在正是用功的时候,功夫用到什么地方,那只有自己心...

修行必须下苦功夫

若人发愿往生他国净土,应当随着那方佛世界的那尊佛的...

修空观的人要空掉什么

问: 师父讲到我们要修空观,不要住在外来的空上,在具...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在唯识学的相续,它提出两块:一个是杂染的相续;一个...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有情众生的四个层次

佛教讲,人是有情众生,甚至一切有情识、有生命的众生...

万物万事没有绝对的好坏

世间万物万事没有绝对的好坏、善恶、甘苦、冷热,所谓...

随遇而安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凡事都要随缘,人必须随着天定的因缘来处理事情。反之...

面对生死,舍身就能欢喜解脱吗

最近,一段关于安乐死的家庭录像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没...

【佛教词典】瑜伽师地论

(书名)梵名Yogāoāryabhāmi-?āstra,百卷,弥勒菩...

【佛教词典】见非见

(术语)见与非见之并称。见为显相,谓易见易知也;非...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中生

【经文】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

果卿居士:感谢轻贱辱骂你的人

《金刚经》中告诉我们,有的人现在虽然持戒念经,也已...

念经是快点好,还是慢点好?

问: 念经是快点好,还是慢一点好啊? 惟贤老和尚答:...

能行即是佛,就不用念佛了吗

问: 经常有人说能行即是佛,何须念?做的好,不用念,...

药师法门最殊胜,最值得提倡

今晚我就以药师如来的「药」「师」「琉璃」「光」四个...

这样的老实头,就能预知时至自在往生

老实头很可爱,知道自己业障深重,知道自己一钱不值,...

念佛的精进与调适

各人应尽最大的力量去念佛,但须各自量力,不可用力太...

是什么因缘触动了十法界的门

我们时刻的检查自己的内心的相貌,从而反省自己的心态...

如何判断发心的正与邪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

这四种行业的罪业无量无边

【善男子。譬如有人压油为业。一一麻粒皆有虫生。以轮...

心若无尘

心若无尘,人的气质和品位便得以提升,生命便蕴涵着高...

弘一法师供奉地藏菩萨之灵感

地藏菩萨广大灵感,为诸大菩萨中第一,其灵感之益见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