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人处事,如何不让自己伤痕累累

净界法师  2024/10/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人处事,如何不让自己伤痕累累

海公在讲《楞严经》的时候,常讲一个观念说,其实这个道,大乘的真实之道、大乘的成佛之道,是无所不在的,就在我们的身心世界,就在我们穿衣、吃饭、睡觉当中都经常显现,只是我们没有回光返照,当面错过而已,其实道就在你的身心世界当中。所以,我们讲开悟的楞严,其实悟的是什么?悟的就是,在身心世界当中,每一个法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都是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

问题就是说,我们这一念心,遇到了身、心世界的时候,你是向外攀缘,那就完了…我们不应该说外境有什么问题,不应该这样讲。一把刀子,你会用它,它可以割除你的毒瘤;你不会用它,它就伤害你。所以,每一个法都是一体两面的,善恶两面。

我们在人事当中,我们没办法去改变别人,我们不能改变环境的;但是你要会巧妙,你就在整个环境当中去消你的业障,去积集你的资粮。这个人事,你不会好好应用,你一天下来就造很多罪业,伤痕累累。因为每一个法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都是你真如本性,只是我们是不是能够回光返照而已。

图片 世间上,没有一件事情,是从外面来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你内心显现出来,让你自己受用,这叫「自变自缘」。唯识学说:你自己变现一个相状,你自己去受用攀缘。外在的人事,永远只是一个助缘,没有一件事情,是离心别有的(离开你的心另外存在),不可能的事情。

比方说,我们五个人在一起喝茶,其中某一个人讲一句话,有三个人听后觉得没什么,其中有一个人听后就很痛苦。那你说这个人的痛苦感受从什么地方来呢?你说是这一句话引生的,不对!如果这句话真的可以使一个人痛苦,那其他的人听到都应该痛苦才对,可是其他有三个人听了都没感受,那表示你自己有问题。我们自己这方面可能曾经去毁谤过别人,曾经有过这种口业。

我们迟早要明白这个道理,你才可以去改造你自己。我们一般人都是把所有的过失推给别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生又一生,错误的、痛苦的历史一而再反复重演,因为我们永远找不到问题的根源。一个人不能自我反省、回光返照,那你就没有一个美好的来生,你今生只会空过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既知死后无情义,早把生前恩爱勾

你在娑婆世界所受的痛苦,毫无意义,对你的增上一点都...

无意义的悬想是一种自我损耗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

去外面看世界,是要你观察自己的心

有的人到外面去旅游,好一点的酒店洗漱用具是免费的,...

争夺的心总是让人痛苦

人类的欲求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私自利的贪求,这...

极乐世界何故名为极乐

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叫极乐?就在于无有众苦但受极乐。...

逼迫苦是娑婆轮回的常态

现在我们有时候有一种知见,也可能是现代人比较苦吧,...

众苦煎迫的「娑婆世界」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名叫娑婆世界。娑婆意为堪忍,...

【推荐】不要被第二支毒箭所伤

昨晚正在给家里的花花草草重新安置一个小家,只听得客...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几位高僧大德对「念佛数量」的开示

善导祖师: 欲生净土,唯须持戒、念佛、诵《弥陀经》...

持戒的方法次第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

为什么不能吃葱、蒜、韭菜

所谓素食,不仅仅是不吃肉而已,而且连葱、洋葱、韭菜...

出家与在家的比较

下边就是在家出家的问题了。这个我们也要讲一下,因为...

【佛教词典】五取蕴苦

【五取蕴苦】 p0264 瑜伽六十一卷十五页云:云何五取蕴...

【佛教词典】正觉一念

日本佛教用语。正觉,即证得解脱。正觉一念,即阿弥陀...

念佛一法对在家人最为亲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

妙莲老和尚《放生与吃素》

放生能得长寿,所以一般佛教徒对放生大都很积极。放生...

智者的十大追求

顶级的学业是拥有圣贤的智慧; 顶级的事业是广利一切...

彻悟祖师一生的行业

彻悟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他生活的年代离我们也...

极乐境界不是神话

众生的怀疑非常深,这种怀疑来自于我们思惟方式先天的...

三世因果的道理

中国自古即有善恶因果报应的思想。如《易经》中有积善...

观心的时候有十个重点

这个《法华经》的十如是,是整个〈方便品〉的关键的核...

心中有大爱,才会有真爱

1、心中有大爱的人,才会有真爱,大爱无边。 2、爱是给...

主导我们生命升沉的两个因素

楞严经讲生命的缘起,主要的思想就是讲到真如缘起。当...

念佛是一生的事业

编者按: 2011年5月25日,台湾佛光山星云长老莅临庐山...

不要用情绪来解决事情

不能控制自己情绪,便会被情绪控制自己。情商不高的人...

【图】佛教常用法器的持用姿势

在早晚功课和日常佛事当中,有几样法器比较常用,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