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有两个重点

净界法师  2024/1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有两个重点

我们这次净土宗的修学,有三种忆念,就是你必须要去观照三个:

第一个,忆念真如。破除妄想、开显真实。这个有助于我们保持正念。

第二个,忆念弥陀。我们在这个地方提出五点:光明无量、增长福德、善根坚固、十念必生、临终接引。就是包括现世的安乐、临终的往生,阿弥陀佛的名号都帮你准备好了,你只要用信心去忆念他就好了,其它你都不要想了,忆念弥陀的功德,产生百分之百的信心。

第三个,忆念净土。产生百分之百的愿力。

我们到了净土有什么好处呢?有八种好处:远离恶道、国土庄严、衣食自然、身心安乐、闻法欢喜、具足五通、寿命久远、功德圆满。

你透过这三种忆念,你就可以念念之间之间把临终的正念,准备好了。这三个忆念准备好,佛号一带动起来,就马上就相应了。

甲三、结劝

分二:乙一、具足皈依之心。乙二、培养专注之念。

我们看总结的地方。总而言之,我们念佛有两个重点:第一个,你要具足皈依之心;第二个,培养专注之念。具足皈依之心就是信愿,你要深信一句佛号具足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所以智慧无量;无量寿,所以福德无量。

乙一、具足皈依之心

所以这个佛号,它的譬喻就是怎么样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这个地方就是说,佛号是一种真实的功德,虽然我们造了很多罪业,但是罪业是虚妄的。

所以昙鸾大师解释十念必生,他说我们无始劫来,造了很多的生死罪业,怎么十念就能把它消灭?昙鸾大师说:因为你以前造业是用虚妄的心,攀缘虚妄的境,心境和合造了虚妄的业,不管你造了多少,它的本质还是虚妄的。

而阿弥陀佛的功德,是弥陀的真实功德,所以你用真实的心,忆念真实的功德,它的本质就是真实的,虽然少,但它是真实的――真能破妄!好比说这一个房间黑暗了很久,不管你黑暗多久――千年的暗室,一灯即明,光明能够破除黑暗嘛,对不对所以你相信你念佛是怎么样?随顺本性、随顺真如、随顺弥陀的本愿。本性是不能改变的,妄想是违背本性的,以《法华经》来说,它是离家出走的小孩子,你忆念真如是把心带回家,不管怎么弄,你的本性还是清净的。

所以,在念佛的时候,你是用一种随顺本性的心来念佛。所以这个地方要知道,我们念佛的时候,这是一种真实的功德,你即使造了很多的生死罪业,它毕竟都是一种虚妄的境界,真实是可以破除虚妄的,就好像光明能够破除黑暗一样,不管这个黑暗有多久。

乙二、培养专注之念

当我们的信愿栽培起来之后,我们念佛就容易了。

一句弥陀法中王,无边妙义广含藏;十念往生成正觉,不在世间论短长。

我们产生强烈的皈依,就以一句佛号当做法中之王。所有的法门都可以往生,但是称念阿弥陀佛是最直截了当的法门,他具足无量光、无量寿、无边的功德妙义,所以临终具足十念就可以往生。

不要去在乎这人世间短暂的因缘,人世间是梦幻泡影,不管你今生过得满不满意了,它总会过去,它只是一个过程,人世间没有必要去执着的,好坏都是一场梦而已,重点是你来生要去哪里比较重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无量寿经》与《阿弥陀经》详略异同之所以然

疏文 《无量寿经》,详见部类译释二门。以对今经,世称...

慧律法师《念佛人不要忽略般若智慧的重要》

有因缘碰到佛法的人,也想修行,但是,却认为自己很行...

但肯生信发愿持佛名号,定蒙弥陀垂慈接引

唯念佛求生净土一法,专仗弥陀宏誓愿力。无论善根之熟...

李炳南老居士《助念之意义与规矩》

助念即助对方往生。助念者对往生之道理与方法,必须清...

极乐世界的人恶种子会起现行吗

问: 净土经典讲到,西方极乐世界无有恶趣之实,乃至...

只转心,而不精进做功课有用吗

【原文】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

四十八大愿——(第9愿)皆得神足飞行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

开始很猛的人,退下来也很快

修行人的通病就是他的发心很猛,恨不得一脚就踏到。但...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放生前应注意以下几点

放生是佛教慈悲的体现,是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体现的...

什么样的菩萨有资格称作「乐行惠施」

云何菩萨乐行惠施?若诸菩萨于一切施都无欲乐。 什么样...

你不要去执着、去主宰这个妄想

佛陀的大智慧高明在哪里呢?他没有要你马上处理妄想。...

何谓专修?何谓杂修?

问: 在修学佛法过程中,有专修与杂修,何谓专修?何...

【佛教词典】法有

(术语)固执法为实有之小乘卑见也。唯识述记一本曰:...

【佛教词典】灰山住部

小乘二十部之一。又作鸡胤部、窟居部。乃佛陀入灭后二...

金色王施饭获福

过去,佛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千二百五十位...

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问: 去火车托运衣物,服务态度差到无所谓,被强迫保...

希望临终没有障碍,就要少吃肉

我们刚开始在修学戒律的时候,很多人提出一个问题,说...

安住于真如,再来观察这一切的假相

【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

【推荐】记住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过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但是...

慧律法师《僧璨大师最上乘信心铭》

沉痛殷切的呼吁 佛弟子最茫然的是:法门众多,却不知...

居士修行与弘法中的几个误区

佛制四众弟子,出家众以修习梵行、弘法度众为要务,在...

沙曷比丘饮酒醉卧树下,为何世尊还赞叹他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千二百五...

贪心和嗔心的对治方法

在佛法中,对于贪心和嗔心都有具体对治方法。其中,关...

知生灭变异虚伪无主,息心达本源

我们的生命体,它是会生灭变异的,它是诸行无常的,你...

犹太人的九条哲理

1、一杯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而变污浊,一杯污水却不会因...

平常都放不下,临命终时能放下吗

我们在座的老年人多,家里的女儿、孙女、外孙、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