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怎么样来判断善知识

净界法师  2024/12/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怎么样来判断善知识

我们要怎么样来判断一位善知识,在经里说:‘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

佛陀对于这种佛弟子、这种比丘,他们即将面临住持正法、统理大众的责任。身为一个领众修行的善知识,佛陀要求他必须有两个条件:

第一个,他必须“循方乞食,舍其贪爱,成菩提道”。“循方”就是他一家一家的、有次第的,不能选择性的去乞食,就是说这个人贪爱的烦恼要轻薄。作为一个善知识,他的贪爱要轻薄。

第二个,他“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他对今生,只是把它当作一个人生过客,透过今生来成就来生的理想。

所有的善知识,不管你是修密宗、禅宗、净土宗,什么宗都没关系。你修的法门会不一样,但是善知识们,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相貌:他的人生一定是“内因缘”带动“外因缘”,他是以“愿力”来主导生命。愿力它的相貌是无所求、随缘。一个活在愿力的人,他的人生是活在未来,他不把今生看得太重。他的目的是透过今生,去实现他来生的功德。

所以他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他的心是住在“来生”,他是为了未来而活的,所有的善知识没有例外!也就是说善知识他是“但有所愿,无有所求”。因为你有所求,就是攀缘,那你是活在“外因缘”。你活在外因缘,你是活在生死业力,你怎么是善知识呢?

这是很简单的判断方法。善知识的修学对今生,是完全“随缘尽分”的。因为他只有愿力没有攀缘。这是佛陀说的,所有的善知识没有例外,他一定是用“愿力”来主导他的生命,而不是由他的“业力”来引导他的生命。

我们再往下看就更清楚了,佛陀讲这个假装善知识的重大过失,违教深害。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这个贼人指的是现出家相的,所谓“善知识”的比丘、比丘尼。本来佛陀赐给你这个出家的僧相,是要你宣扬佛法。结果你不但没有宣扬佛法,你还朝着一种错误去引导,假借佛陀的袈裟,却把三宝的功德给败坏了! 造种种杀盗淫妄的业,来当做佛法的修学。并毁谤出家的这种少欲知足、安住内心的愿力的修行者,为小乘道。最后结果,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一个讲感应神通的人,他的问题还不是让你的财物损失而已,他会对你的“知见”产生一个错误的误导,这很严重!假设 你的师父告诉你,你不用改变你的内心,我直接改变你的外在的因缘就可以了。那你想这事情多好啊,你有灾难,拿钱出来就处理了。你想我怕啥?我师父帮我处理了。这个时候你造业啊,越造越严重!

你以前造业还有惭愧心,这个时候,你把因果的思想给断了,你认为可以用外在因缘,来改变内在因缘,认为花钱可以改变,可以当修行。你没有在心地上重新忏悔,发愿去创造一个新的力量。可能刚开始的时候,你过去善业还在,但是你业越造越重,等到你的善业承受不了的时候,你就直接堕入无间地狱,因为你对因缘法产生了错误认知。

你以为外因缘就可以改变内因缘,你错了!是内因缘去改变外因缘。你被这种所谓“善知识”误导。所以这个地方,就是“邪知邪见”的可怕!你本来没有遇到这个善知识,你造罪还有惭愧心。结果他显神通以后,你想我怕啥?你更没有惭愧心,你造的罪更重!所以问题在这里。他不仅伤害到你今生,问题是他把你的来生也伤害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把离苦得乐的念想提升为往生净土的念想

我们一般净土宗的人,因为平常把佛号念得很多感应,就...

如本法师:皈依三宝有什么禁忌吗?

皈依三宝,仅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没有任何之忌讳,皈...

不要让师父哄着学佛

很多出家人苦于众生难度,也有的人不愿意和信众打交道...

带业往生是带旧业,不是带新业吗

问: 有关带业往生,如果是信佛出家受戒后造了新业,诚...

从「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来深信佛力

从理上相信,这就是要相信三种力量。《般舟三昧经》跋...

法名太多用哪个合适

问: 弟子在寺院大皈依时起了个法名,依止师父又起了...

佛学常见辞汇(八画)

【法】 指一切的事物。一切的事物,不论大的小的,有...

各宗要略——净土宗

史略 弥陀净土,源于晋代慧远大师,于庐山结白莲社,在...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学佛人既要修福也要修慧

佛陀住世时,经常开示弟子修行要福慧双修,才可有成就...

九大古语人生智慧,受益匪浅

01 宵行者能无为奸,而不能令狗无吠也。《战国策韩策》...

五种滋养护肾的黑色食物

虽说大家向往皮肤越白越好,但营养学家却推荐,吃的食...

稍得世间智一点皮毛,便以为大彻大悟了

【原文】 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智又二:一...

【佛教词典】见所断与修所断差别

【见所断与修所断差别】 p0645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

【佛教词典】内典

指佛教的经典,佛教以外的叫做外典。...

当你有对立的心,你就不「大」了

这个大乘法门,大这个字,其实有很深的涵义。蕅益大师...

就这个回向心,这功德就大了

我们要想求福德的话我们多分是求解脱的,但是我们也求...

李炳南老居士《佛学常识课本》

小序一 佛法是什么?他原是一种觉悟学。吾人处在宇宙...

婆罗门妇害母遭自灭

昔日,有一位婆罗门,他的妻子姿容美艳,但是妇德不佳...

证严法师《四十二章经》

现代生活已迈入高科技,而讲究科技的结果,往往容易使...

欣求极乐的两个修观方法

怎么欣求极乐呢? 思惟依正庄严,成就内心的安乐;思惟...

净土法门与发菩提心

我们修净土宗的,如果把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当做阿伽陀...

一位20岁出家僧人的心路历程

和大部分同龄人比我是幸运的。幸运的是自己在童年闻到...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菩萨一生补处愿

最后看第二十二愿 菩萨一生补处愿:设我得佛,他方佛土...

放下万缘,今生决定天上人间自我选择,做得了主

宗门下祖师立的规矩在修行中非常重要,值得我们尊敬。...

福报大的人怎么厌离娑婆

有些人厌离娑婆有困难,为什么他对于厌离娑婆有困难?...

孝顺慈悲的光目

一天,佛陀开示定自在王:无量阿僧只劫以前,清净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