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生死由妄想所变现,而妄本无因

净界法师  2025/02/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生死由妄想所变现,而妄本无因

妄本无因

阿难!不断三业,各各有私,因各各私,众私同分非无定处,自妄发生,生妄无因,无可寻究。

我们都知道生死是由妄想所变现,那么这妄想是从什么地方而来呢?佛陀就回答了。说假设我们在初用功的时候,不能够断除杀盗淫这三种的罪业,不能断除就是随顺它,就随顺杀盗淫的妄想而走,“各各有私”,就各自造作各自的杀盗淫的罪业,这个讲因地。

因地上“各各有私”,那么在果地上就“众私同分”。“众”就是他的共业,“私”就是别业。在共业跟别业的引导之下,“非无定处”。非无定处,当然就有一定的处所。比方说我们同造地狱的业就同生到地狱去了,同造人道之业就同生人道。那么在整个别业当中,同在人道也各各不同。这个地方讲“众私同分非无定处”

总而言之,就是一念的妄想之所发生,而所生的妄想其实是根本就不存在的,“无可寻究”,你不能去找它的处所。

所以你看我们讲无明,经典讲无明都是讲“无始无明”,没有开始。无明是从什么地方而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它根本就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你怎么说它从什么地方而来呢?一个东西要有实体,才有一个时间相、空间相,但它根本就没有实体。没有实体的东西当然没有时间,没有处所。那只就是我们在迷的时候感觉上有,那你觉悟了就没有。“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就这个意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心中的对立越来越重,那你走错方向了

在禅宗有一个公案,它说,有一个禅师在僧团中闭关,他...

三界无安,思维生死的过患

我们应该对轮回有所了解,不能一厢情愿地活在自己的妄...

生死轮回的根本——无明

我们来看看,佛陀讲十二因缘,是怎么能够让一个人悟道...

面临生死关头,才能领会我们和那些鱼儿一样

常常在病人的床底下,或者桌子上都会放着一小锅,或是...

外界是自心的投影

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外境是从哪里来的?世间...

出离心要从哪里生起

菩提心先从出离心作基础,有三个:第一个,思惟生死过...

凡学佛法,必须先要为了生死

凡学佛法,必须先要为了生死。今之在家居士,稍聪明者...

为什么一切法没有真实相

因为凡夫心念的不同的转动,这些相貌就有很多很多的差...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欲诵经灭罪,当做此观心法

夫欲诵经灭罪,第一,先须盥漱,整肃威仪,别座跏趺而...

环境对阿赖耶识也是一个重要的主导因素

阿赖耶识熏习道理,当知亦尔。 阿赖耶识身为我们生命的...

佛弟子不能吃肉的经典依据

《大乘入楞伽经》 佛言:『大慧!罗刹恶鬼常食肉者,闻...

弘一大师为何不做艺术家,而做和尚呢

弘一法师,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

【佛教词典】弟子忏谢二师法

亦名:忏谢二师法 行事钞·师资相摄篇:“四分,若弟子...

【佛教词典】一字三礼

书写经文,每写一字,礼佛三次。...

你认为很冤枉的事,其实没有半点不公平

我们在学习《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前,需要大家发心,...

临终千钧一发之际,要帮助病人心无二念

不要把念佛往生看得那么容易,感应不上,也是往生不了...

慧律法师《强烈的正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

忧患可以使人拼搏生存

《孟子》里说:舜帝原来在历山耕田,30岁时被尧起用,...

美好人生,从心做起

心,在佛教中有着最为丰富的诠释。认识自己的心,把握...

【推荐】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

书中语语真实,欲得佛法实益。但以未知净土法门之所以...

当知此念佛者,是人中的芬陀利华

大凡生存于斯世,每个人带着宿世的业力或愿力,在其人...

功德最大的就是救命

阿弥陀佛。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这个机缘呢是刚刚...

胡松年居士往生公案

信愿行三资粮中,愿是一个中间环节。当这种强烈的愿望...

买枸杞子别贪「色」

很多人觉得这个枸杞子颜色暗红不鲜亮,没卖相。其实不...

莲宗故事

(一) 这次我要讲的专题是《莲宗故事》。首先讲清朝...

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习禅宗求得明心见性吗

问: 是不是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习禅宗求得明心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