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了幻法师:如何正确地看待欲望

了幻法师  2011/08/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如何正确地看待欲望?

了幻法师答:欲望,通常指驱使人想望、追求某种东西的内在动力。

以佛法的观点来看,欲望的性质可分为三种:即善、不善、无记(非善非恶)。善的欲望需要发扬;恶的欲望需要压抑;除此而外,还有非善非恶的欲望,如正常的生理需要如饮食、睡眠等等,这些欲望本身虽然没什么过患,但它们一旦和我们的贪、嗔、痴烦恼相应,就会介入恶的成分而变质。

贪欲,是被视作恶的。对世间的五尘六欲,及钱财名位等的执着、想望、迷恋和过多的、非分的贪占、追求。贪欲的危害,古人早就有深刻的认识。《老子》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婆罗门教、基督教、儒学等亦皆对人欲的危害,有不同程度的揭露。

人欲横流,为现代社会的一大弊病。

佛教认为:贪欲使人热恼不安,驱动人发起不善业,由有漏业导致生死苦果,贪欲是人生诸苦之本源。经中说:“欲为苦因”,即指贪欲。贪欲之中,性--爱方面的贪欲,尤为造成生死轮回的根本。《圆觉经》卷一:“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

但欲望并非都是有害的,有益的“善欲”、“善法欲”,佛教则认为应予肯定,并培育增长。善欲、善法欲,指对弃恶修善、自利利人及修习佛法、追求真理、利乐众生等高尚理想的向往、追求。这种欲望是精进(勤)的前提,是我们成就一切善法、佛法的根本动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了幻法师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断气之后助念还有用吗

问: 有人说,往生只是在人断气前,若断气后顶多生人...

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修忍辱

问: 在修行中要修忍辱,可是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如...

可以帮对方把业忏悔掉吗

问: 替小孩子拜忏,可是在梦中的时候,那个好现象出...

知道某出家僧人是破戒(破见)之人,能不能单独顶礼供养

问: 在寺院中,如果我们知道某些出家僧人是破戒之人...

紫磨金盘

有一少年和舅父二人以贸易为生,常常到异国采购。这一...

为什么凡夫总是苦海常现

问: 为什么凡夫总是苦海常现? 证严法师答: 凡夫从...

自己要建立一个正知正见的防御机制

问: 弟子曾向你求教山西某法师歪讲《法华经》并为弟子...

开悟之后为何还要求生净土

问:诸佛出现于世间,原是为了度化众生。学佛的人只担...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为什么第八识不能造业

坚无记可熏,与能熏相应。 所熏非异此,是为熏习相。 ...

学佛的三个阶段

简单来说,佛法分为人天乘、解脱乘、菩萨乘。人天乘就...

最珍贵最稀有的微笑

我在行医的路上,曾经遇到一位患者菩萨,他虽然是一位...

本焕老法师开示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今天座上的几位大居士要我来给...

【佛教词典】阿罗逻迦蓝

梵名 ārāda-kālāma,巴利名 ālāra-kālāma。为...

【佛教词典】斛饭王

斛饭,梵名 Dronodana,音译途卢檀那。又作谷净王。约...

修净土后不读其他经律这样对吗

弘法宜持论公允,理事圆融,不可偏执,不可意气用事。...

如何验证死后往生到哪一道

我们要知道,死了之后到哪儿去。 佛法提供了一个我们验...

千辛万苦求佛偈

从前有一位修道人,名字叫做善信。他出生的时候世上已...

把注意力放在正在做的事情上面

大家出入佛门,要懂得什么叫修行。修行,就是要清净收...

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

文钞原文: 欲摄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

晚餐与疾病的不解之缘

千万不要以为随便进食晚餐无关紧要,国内外专家研究发...

慧律法师《爱你所做的事》

「我爱」会让自己失去理性,甚至面临没有选择余地的窘...

具大慈心布施,如是福利最不思议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见诸老病及...

把过失推给别人,这就是痛苦一再重演的原因

我告诉大家一个事实世间上没有一件事情是从外面来的,...

四圣谛

「缘起」是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生灭变异的定律,佛陀因证...

神通固然神奇,但智慧却是涵盖一切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为了考验弟子们,对弟子们说:我现...

三业不清净,念佛就没有功德吗

【原文】 则从此以后,当兢兢自守,凡有不好的念头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