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神通固然神奇,但智慧却是涵盖一切

2013/05/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神通固然神奇,但智慧却是涵盖一切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为了考验弟子们,对弟子们说:“我现在要到天上去说法,你们有缘也跟著来吧!”说完,立刻走了。

佛去到天上,以他心通向三十三天忉利天的天主表示,他要考学生,请天主配合;天主意会了,立即变成另一尊释迦牟尼佛,和真正的那尊,排排坐,坐在一块。当佛的弟子们做完佛陀交待的事情后,也来到天上,上去一看,全傻了眼,居然有两位世尊并肩而坐,如果对两位都同样顶礼,足见无法确认真假,没有智慧,若是不顶礼,又极为失礼,不知该如何是好。

说到顶礼,有些修行人见到佛菩萨都要五体投地,其实,这不是佛教的规矩。佛教是很民主的,若是看到佛菩萨不跪拜,佛菩萨也不会生气;如果他们居然会大大的不高兴,即表示仍有“我相”,也就称不上佛菩萨了 。

佛陀的弟子见到两尊释迦牟尼佛,真假难分,不知该如何是好,只有请师兄弟中神通数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以天眼来辨认,目犍连尊者连续的看了三次,惭愧的表示,实在看不出来孰真,孰假。

大家讨论了半天,仍然想不出对策,幸好这时有人想到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因为有事留在地上;目犍连尊者立即以神足通回去找寻舍利弗尊者商量。舍利弗尊者在得知事情的经过后,不加思索的说:“世尊已成佛,他的戒、定、慧是无上的,没有任何菩萨、众生能够超越,三十三天天主虽然地位崇高,但是定力方面一定不如世尊。看见佛弟子们的窘态,他必然会为之动心,心动,眼睛也会跟著动,你回去只看眼睛就能辨真假。”果然,就照如此这般的让佛弟子们过了关。

一般人不太容易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如果有须要将注意力专注于某一件事情上时,总是不知不觉地被其他的念头牵引走,而且速食品吃多了,贪求快速,缺乏耐心,是没有耐心就无法达到目的,学习佛法更是如此;神通力固然神奇,但是智慧却是涵盖一切的,从“地藏经”这段经文和上面的那个故事,都在告诉我们智慧是超越神通力的。

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乘佛法里,是表法智慧第一、智慧第一的大菩萨,他的谦虚和尊师重道,都是值得我们学习、深思的地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大乘佛教的慈悲与智慧

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

【推荐】如何才叫念佛有功夫了呢

前面说到我们最好趁年轻健康的时候把功夫准备好。什么...

定境到了一定程度,这一切的障碍都不存在了

经典上讲: 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

平常养成这个习惯,梦中遇到恶事也能不犯戒

用功办道要对自己的色身,色壳子要有所了解。就是我这...

定力不够时,如何与烦恼重的人相处

问: 自身定力不够时,如何与烦恼很重的人相处? 慧律...

王阳明心学的四大智慧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创立了伟大的心学体...

慧律法师-基隆照善寺开示

师公、道庆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家阿弥陀佛!...

慈悲心和智慧

为了建立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我们应该培养慈悲心...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受驴身偿债五年

《法苑珠林》里面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隋朝时,洛阳有...

婚礼上的一百元纸钞

前日去参加一个婚礼(天主教仪式),神父在弥撒当中,...

圣一老和尚亲见观音菩萨现身说法

在亚洲大乘佛教信仰圈中,观音是最为著名的大菩萨。遇...

道宣律师的故事

唐朝有一位道宣律师,是彭祖的后代,吏部尚书钱申的儿...

【佛教词典】为人悉檀

(术语)四悉檀之一。具名各各为人悉檀。佛之说法,鉴...

【佛教词典】母经

(术语)摩怛理迦(Māt?ka),译言本母,一曰母经。毗...

庵摩果与臭井水

有位老婆婆带着蜜浆和水果出远门,她走了一段很长的路...

修行起来为何很困难不容易成就

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识的。...

土豆的营养和药用功效

说到土豆的功效,很多女性会说土豆美容,用土豆片敷眼...

很多大菩萨为何还要求生极乐世界呢

问: 法师,经典里面讲,有很多都已经是大菩萨了,他们...

没事要念佛,有事更要念佛

对不信佛的家人、朋友,末学只是劝:没事念念佛吧!反...

【推荐】善业必须要有正确思想来引导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叫做须赖的居士,名叫须赖。这个居...

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

原文: 今见好心出家在家四众,多是好高务远,不肯认真...

世之好高务胜者,每每皆成弄巧成拙

【原文】 须知净土法门,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宗旨。世...

将「自我」减轻消灭

懂得修行的人,只是将自我逐步的减轻、消灭。相反的,...

道宣律祖传记

代有觉人,为如来使。龙鬼归降,天神奉事。声飞五天,...

商人与龙女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善良的商人,他驱赶着八头牛,到一个很远...

随顺世缘不攀缘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减烦恼》,讲了我们在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