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莫再折自己的福分了

2011/09/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过得自在一些,富足一些。因此,会去做许多的善事,诸如布施、供养、放生、做义工等等。但是似乎忽视了一点,我们一边在积极修福的同时,是否也在不停地折损自己的福分呢?

也许有的人不断地修福,经常去印经或做其它的善事。帮助众生听闻圣贤教诲。可是,境遇仍不是那么顺利,有病者病不见轻,贫穷者依然贫穷,所求者皆不遂愿;于是便会埋怨上苍不平,为何自己这么利益他人。却还不如那些没行善事的人,便会对佛菩萨不满,认为没有照顾自己。

可是,自己积的福已在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中被折损了,自己还不知道的实在是大有人在。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是否注意过自己的心,我们所说的话,我们所做的事?真正去观察到!

当看到别人升官发财的时候,特别是才能不如自己的人,靠排斥自己而升了官的人,我们的心里是酸溜溜的,还是很反感;是在感受别人的喜悦,在为他们祝福?还是忿忿不平,或嗤之以鼻而看不起他呢?

我们吃饭的时候,吃到不合胃口的食物时.是会生气的倒掉,或埋怨饭做的不好呢?还是会时时去感恩种田人的辛苦,卖菜人的辛劳,或是做饭人的用心呢?

在路边看到行乞的人,你是不是认为他在假装残疾,在行骗;或给他钱的时候。自己有一种看不起他,可怜他,或者想自己是在做好事,在救人,在做善事的呢?

在看到某些人行为不端,后来生了一场大病,自已是不是在想:看吧,这就是报应,行恶的人终究是会有恶报的。此时,会不会清楚地知道,自己已在兴灾乐祸之中了呢?

此心,到底是刻薄还是仁厚,我们知不知道呢?

可是,应该清楚,在一瞬间看到别人受灾而心中大快的时候,那种兴灾乐祸的念头,已经在折损自己的福报了。不管是什么事,起心动念都会起作用.都会折损自己的福报,不是做了才算的。这样细细算来,自己的福报都不知道被自己折掉多少,实在是可惜啊。就像一个破了的桶,你不停地向里面倒水,水却一直在流掉。

其实,惜福比造福更可贵。在惜福的时候,你懂得去感恩付出的人,懂得珍惜,懂得勤俭。可是,在造福的时候,一味地希望能多—点,再多一点,这颗贪求的心,也许已经使白己更加地堕落。

若能一面造福,一面惜福,再注意不要折福,相信福分的积累,一定是大幅度地上升。而且,这个福来的时候,你会享受得很快乐,因为你的心是善的。当只是用钱财来布施,回来的也是钱财,也许你的生活依然会不太舒服.因为你看别人不顺眼。可是,若能反观自己的心.布施自己的善良、慈悲、喜悦给别人,你所得到的,就不仅仅是财富而已。

所以,要让自己幸福一些,还要注意,不要在点点滴滴处,折损自己的福分。

作为一个学生,当看到别人的成绩考得很好的时候,会不会妒忌?做同样的生意。看到别人的顾客比自己的多,效益比自己的好,会不会酸酸的?或者,离了婚的人,看到也有人离婚了,心里一想,啊,也有人和我一样,稍有安慰。又或者,时常说一些酸寒刻薄的话来刺激别人,贬低别人来显示自己,揭人家的短处,谈别人的过失。这都是我们不够仁厚的存心,也都是在折我们的福分。

所以,一定要看到自己的心,是不是在念念希望别人好。

当看到人家有所得会很不高兴,看到别人有失反而很安慰,或者,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人受了罪,欢喜得不得了,这都有失仁爱之道,都是在折损自己的福报。

而反之,若要从这些平常的细微之处来修福,就快速多了,念念为一切众生.那么,你的心是为一切众生,你在与一切众生结善缘。看到别人好,我们高兴,看到别人不好,我们替他们难过,并且,尽己所能地去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哪怕与自己有过节,也义无反顾去帮助,这就是一颗仁厚之心。有此心,就不用担心自己没有福报,量大福就大。

若能时时长养我们的善心,念念去成就他人的善行,随喜赞叹他人的功德,有能力就尽心尽力,这本身就给我们积累了大福。

在行善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心善,时时去体谅他人。纵然是恶人,也希望他能回头改过,而非嗔恨地指责与辱骂,当你认为自己发心是好的,是想让他好。而去指责甚至打骂有缺点的人时,或者写匿名信去告发或无限上纲地诽谤他人,但是自己却认为是在挽救人家时,那不过是你自己的情绪,并非真正有利于对方向善。与此同时,也会折损自己的福报。

所以.时时守护自己的善心,守护自己的清静心,守护自己的一颗爱心,先做自己的护法,保持自己不造恶,身善良,口善良、心善良。进而,再去安护身边人的心,让他们感受到舒服与自在。遇到与自己性格、想法和愿力不一样的。不强求苟同,但也不会标新立异,只是相互的尊重与关怀。这样,您会越来越感受到,修福得福,真的幸福。

有钱不是幸福,好多财富丰厚的人,心灵并不快乐,仍旧在痛苦中。如果,自己的心恶行善,或者心善行恶,苦心积的福还不够折损的,那也太不值了。

不是菩萨不保佑你,而是你把菩萨给你的又丢掉了。

注意自己的心!莫要再折自己的福分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随心造业,随心转业

【原文】: 古今人不知随心造业随心转业之义。多少大聪...

闭关念佛的种种用心禁忌

关中精进,成绩不著并不可怕,可怕处在于诸邪缠身,不...

石头变成佛

有一个沙弥耐不得禅院的寂寞,老觉着修行得太慢,感觉...

要照顾自己的心,不要在意外面的境界

我们这个色身会生老病死,终有一天要丢弃,是没有用的...

如果能明白所处的现前因缘,反而能在泥泞里更好地绽放

可以跟大家说,除了净土门,我们这个时代,大家都作为...

正智正念随缘住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游化至跋只国,净住鞞舍离的庵罗园中...

七心诀

心善 善良是养生的一大营养素。一个人行善事,能经常...

医生能治身体的病,却不能治心

一位医生来看我,他说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教人为善,而...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舍掉现在才能得到未来

一个菩萨的转变,他的转变是全面性的转变,色受想行识...

为什么要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得人身有多难呢...

寿康宝鉴之戒淫格言

※张三丰真人说:人生在天地之间,承金木水火土五行之...

【推荐】勿做人生遗憾事

遗憾的事是恨错难以补救,后悔不已也。如一句话令人难...

【佛教词典】中根

【中根】 p0359 大毗婆沙论九十三卷十五页云:问:诸有...

【佛教词典】转轮

(术语)转轮王也。转论之威德,转轮之果报等。...

如何契入佛经和祖师的著作

问: 由于弟子根机陋劣,且语文程度也不好,对于义理深...

如何劝人改错

问: 团体里有人习气重,恐将影响新发意的菩提种子退...

阿弥陀佛圣诞日的由来

永明延寿禅师是宗门下法眼宗的第三代祖师,也是净土宗...

星云大师《面对问题,不要退缩》

人从出生下来之后,就会慢慢地感受到人间有很多问题,...

这样去做,能得一切天人拥护

【复白佛言。世尊。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所...

戒除骄慢

经文: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

如何对治出离心时有时无

学佛要有智慧的观照。首先对于我们心理的状态,凡夫众...

人生也要像四季一样活出精彩

人生有生老病死,气候有春夏秋冬。拿四季来比喻人的一...

如何判断自己能不能往生

到晚年的时候,有两个指标可以看得出你会不会往生: 第...

大安法师《执持佛号,秘诀神丹》

南无阿弥陀佛!诸位大德法师,诸位居士同修: 今晚我...

念佛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明了阿弥陀佛名号的缘起与德用后,我们宜义无返顾地持...

教育子女应当从根本上著手

原文: 教子女当于根本上著手。所谓根本者,即孝亲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