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嗔恨心的危害

2012/0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许多人在遭遇不如意的对境时,例如别人做了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或者妨碍我们达到某个目标的事情等,心里往往会生起不满和嗔恨。嗔恨心生起的当下,内心的安乐就会荡然无存,即便此时我们的身体处在富丽堂皇的宫殿,或者拥有上亿的资产,这些都不可能丝毫减少自己内心由于嗔恨而体验到的伤害和痛苦。嗔恨越强烈,痛苦就越强烈;嗔恨越微弱,痛苦也越微弱。对外境的嗔恨就像燃烧在心头的一把火,可以将我们辛勤构建的安乐殿堂顷刻间焚为灰烬,并使我们置身于犹如地狱般的痛苦境界里。

在此世间,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着安乐、躲避着痛苦,甚至连在睡梦中也是如此。绝大多数人,都将快乐与痛苦的原因归结于外境是否如己所愿。实际上,这只是愚人的见解和行为。大觉世尊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快乐和痛苦的始作俑者,永远都只能是我们的自心对待外境的态度,而不可能是外境本身。要想离苦得乐,就必需断除自心对待外境的五种错误态度——贪嗔痴慢嫉。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带给我们痛苦和灾难的五种错误态度中,嗔恨心实际上是我们获得安乐的最大敌人。《大智度论》说:“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处在强烈嗔恨状态的人甚至会彻夜难眠,内心没有一丝一毫的宁静和安详,如同在沸水中炖煮,体验着难以忍受的刺痛。外境美丽的鲜花根本不会引起他的半点愉悦,动听的音乐也丝毫不能减轻他的痛苦,可口的饭菜在他嘴里也失去了滋味。

观察很多人和家庭,都在不时地受着嗔恨心的危害。譬如,某君正准备乘着节日携妻子和小孩欢欢喜喜地去看望给父母,谁知妻子却因为一点小事不顺心就不高兴,继而大发雷霆,一发不可收拾,结果使得全家乃至父母在痛苦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节日。事实上,他们一家并不缺衣少食,也不是没有住房,毁坏他们一家人幸福的唯一原因就是对待不如意事情的嗔心。假如妻子能用宽容的心对待不顺心的事情,一家人就会度过一个快乐的节日。俗话说“一颗老鼠屎坏一锅粥”,事实上,一个微小的嗔心也会毁掉自己和别人几个小时、几天、几月、乃至几年甚至一辈子的安乐。所以,《佛说遗教经》说:“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

如果一个人具有爱发火的毛病,那么可以肯定地说,这个人的一生都将在连续不断的痛苦中度过,根本不可能得到什么安乐,即便这个人拥有一些外在的财富和受用。爱发火的人常常被内心的嗔恚所驱动,与身边的家人、同事、朋友等发生冲突,事过之后,内心也会一直处于愤懑之中,久久不能释怀,似乎所有安乐和喜悦都已经远远离开了他。发火之人,无论外表穿着多么考究,也显不出丝毫庄严;发火之人,无论其睡的床有多么柔软,也感受不到半点舒适,相反,会辗转反侧,如处荆棘之中;发火之人,会摧毁自己的健康,患上高血压、心脏病、失眠症、精神分裂症等。医学研究报告说,发火之人的体内会分泌一种毒素,如果将这些毒素收集起来,足够可以毒死一只白鼠。

生起嗔心的人,脸一刹那之间就变得非常丑陋和凶狠,犹如毒蛇,使得周围的人看了之后,内心对其自然产生恐惧和慌张,唯恐避之不及;生起嗔恨心的人,嘴里会说最难听、最刺耳、最恶毒的话语,欲置嗔恨的对境于死地而后快,犹如毒蛇喷射毒气;生起嗔恨心的人,心里已经丧失了理智,行为上就会丧心病狂,会做出种种摧毁自他的举动。

生起嗔恨心的人,刹那之间就能改变自己身边的“气场”,可以使得周围的空气中弥漫种种恐怖的气氛,并使得处在这个氛围中的人感受种种不安和惊恐。佛经里面曾经记载了一个嗔心极大的恶神,说由于其嗔心极其猛烈,连小鸟飞过其住处的上空都会吓得坠落在地。事实上,我们中的很多人,在家庭生活中,都生活在“恶神”的周围,感受着种种恐慌和畏惧。由于家庭的某个成员爱发火、吹毛求疵、动则得咎,使得整个家庭成员的心,犹如受惊吓的小鸟般,惶惶不可终日。佛经里说,爱发火之人,即便来世能做人,往往胆子会特别小,而且特别容易受到惊吓,因为前世用嗔心使别人感受惊吓的缘故。那些嗔心特别猛烈的人,佛经里说,命终之后,就会堕入地狱,继续感受嗔心所招致的种种折磨。

无论什么人,一旦内心具备了嗔恨、发火的习气,则将给他人制造无尽的灾难,招来周围人的怨恨。《入菩萨行》中说:“嗔令亲友厌,虽施亦不依。”这句话是说,嗔恨会令自己的亲人、朋友厌恶自己,一个爱发火的人虽然给予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以钱财等,但是他们也不会真正依附这个爱发火的人,反而会从内心深处厌倦这个人。又说:“纵人以利敬,恩施来依者,施主若易嗔,反遭彼杀害。”即使一个人有布施的习性,用种种财物布施来依附的人,如果这个布施的人对受施者经常发火,则受施者心里也不会感恩,相反会生起怨恨,甚至会杀害布施者。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发现,虽然丈夫为家庭挣了很多钱,但如果具有动不动就发火的毛病,则也会招来妻子和儿女极大的厌恶和痛恨。一个单位的老总,即便发给下属很多奖金,如果具有对下属随便发火和斥责的毛病,则手下人不但不会感激他,反而会怨恨他。观察世人,整天忙忙碌碌。为了多挣一点微不足道的金钱,常常能披星戴月;为了获得一件无足轻重的物品,往往能废寝忘食。可是,对于潜伏在自心中的嗔毒——这个无数次带给我们痛苦、无数次摧毁我们安乐的敌人,为什么不去真诚地下功夫断除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生气了就绕着房子跑三圈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每次生气和人起争...

【推荐】当遇到逆缘时,要观照两件事情

菩萨要善调自己的瞋心,因为瞋心的活动,对众生的伤害...

当嗔恨心即将生起时

当嗔恨心即将生起时,不妨先问问自己,对方引起我嗔恨...

从任劳任怨当中修忍辱

我过去读佛学院的时候,我们教务主任慧天长老,他上课...

如何对治瞋心

所言瞋心,乃宿世习性。今既知有损无益,宜一切事当前...

圣严法师《为什么而忍》

我曾经做过一个比喻:当山挡在前面,一味退让,永远也...

忍辱胜过怨恨

忍辱胜怨,善胜不善,胜者能施,真诚胜欺。 所谓忍辱胜...

中医博士论性开放的毁灭性后果

当人们对婚外情、一夜情、小三见怪不怪,当色情文字甚...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人生短暂须自警,放逸懈怠生死径

我年青的时候接触过一些老和尚,一说到修行他们常常会...

若念佛人患有痴呆,临终时如何补救

问: 若念佛人患有痴呆,临终时请人助念,他有何方便...

向佛陀学习

释迦牟尼佛陀为什么有那样超人的成就,而成为世界史上...

学佛信佛需具备哪几种心

修行者的发心可谓千差万别,每一个人的学佛目的不同,...

【佛教词典】誐那钵底

(天名)Ga?apati,又作迦娜簸底,我那婆底。译曰欢喜...

【佛教词典】身塔

(术语)大日之法生身,以塔婆为三昧耶形,故云身塔。...

「专修」与「杂修」如何区分

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

在家人可以讲经说法吗

问: 请问师父,在家人可以讲经说法吗? 大安法师答:...

圣严法师:独修与共修的差别

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

星云大师《骂人的艺术》

骂人是恶口,骂人是不好的行为,不管什么人,你骂他,...

以这个心来修观照,就会很快得定

我感觉我们很多道友,以为修行就是念佛、念菩萨圣号,...

受持八关斋戒,栽培出世的善根

接着介绍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为什么在家众受五戒之后...

带有妄想的佛号,是否也算净土资粮

问: 如果说身口意念佛号,但都不能打住妄想,这样带...

念佛法门的宗旨是信愿行

念佛法门的宗旨是信愿行三法。信是什么呢?信,从事相...

观世音菩萨真能有求必应吗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凤凰直播,凤凰佛...

星云大师《就业工作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要以万分欢喜的心情,告诉您一个...

用观念和方法来调整情绪

现代很流行讲EQ,身为宗教师,我并不太懂什么叫做EQ,...

净土法门的真实大利

到底这部《阿弥陀经》讲的利,利在什么地方啊?我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