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11个常用的回向偈、回向文

2012/03/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回向偈一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回向偈二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回向偈三(大慈菩萨回向偈)

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

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我今大皈依,忏悔三业罪;

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

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

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

见闻皆精进,同生极乐国;

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无边烦恼断,无量法门修;

誓愿度众生,总愿成佛道。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

回向偈四(普贤菩萨发愿偈)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回向偈五(文殊菩萨发愿偈)

愿我命终时,尽除诸障碍,

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

回向偈六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普愿尽法界。沉溺诸有情。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回向偈七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回向偈八

世界和平,人民安乐。

正法久住,法-轮常转。

灾障消灭,祸患不生。

法界有情,同生极乐。

回向偈九

我今称念阿弥陀,真实功德佛名号,

唯愿慈悲哀摄受,证知忏悔及所愿。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我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回向偈十(西方发愿文)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唯愿慈悲哀摄受。

回向文十一(《药师经》后附)

佛光注照。本命元辰。灾星退度福星临。

九曜保长生。运限和平。福寿永康宁。

备注:不论念经念佛,念完后都要念一遍“回向偈”或“回向文”。即使做完一件善事也要念“回向偈”或“回向文”。要回向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回向的功德越多,往生的希望就越大。“回向偈”和“回向文”有很多,可任选适合自己的一个即可。(每句字数相等叫“回向偈”,句子长短不一,叫“回向文”。)上面是简选的十一个回向偈(文),其中第一个最常见,其目的是求生西方极乐净土。

另外补充说明一点:如若以诵经念佛来超度自己的冤亲债主时,应该用“传地藏法门”网页中所附注的专用回向文。(超度幽冥界众生时最好诵读《地藏经》,可以起到很好的开示作用,净空法师在有关超度问答中已经提及:幽冥界众生最喜欢听的就是《地藏经》。对于法界众生、仙众等冤亲债主也可以诵《金刚经》。)

若向佛菩萨许愿,例如求自己父母身体健康,疾病早日痊愈等愿时,也无需再用上面的回向偈,只要酌情向佛菩萨陈述,表达清楚用意即可。例如:“愿将此诵经(念佛)的功德回向给我的母亲,愿她能早日康复,不再受疾病之苦……”,并没有固定的行文,只要诚心,无论你怎么说,怎么回向,佛菩萨都会感应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陀座下的七众弟子

(1)优婆塞: 汉译为清信士、近事男、近善男等,即是...

若以这种心来持咒诵经,则是舍本逐末,不善用心

持咒诵经,以之植福慧,消罪业,则可矣。若妄意欲求神...

回向的功德是否会量化

问: 弟子是一名在学大学生,对于佛教中的普佛回向,...

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

问: 师父晚上好,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了脱生死,家...

斌宗法师《八苦》

诸位,讲这个题目,当先从一切苦讲起,迫恼身心谓之苦...

经常面对灾难事件而又没办法帮助他们,该怎么办

问: 我是一名120的护士,经常面对各种突发灾难事件而...

信佛后吃素,家人反对怎么办

问: 信佛以后吃长素,家人反对怎么办? 成刚法师答:...

怎么念佛呢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临命终时有三件事情非常重要

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孝顺...

不要透支明天的烦恼

现在很多年轻人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

不要拿「吝啬」当「惜福」

吝啬是个贬义词,惜福是个褒义词。 很多人生性吝啬,日...

四种念佛的方法

净土往生的因行,各祖师所强调者虽有不同,但多以信愿...

【佛教词典】悲

云何为悲?谓有一类。作是思惟。愿诸有情。皆得离苦。...

【佛教词典】林下

林,指丛林、禅林;下,即于丛林中之意。又于日本,如...

沈家桢居士的学佛经过

我现在的心态,是衷心感激这一生中,所有遇到过的法师...

素食准妈妈的饮食建议

素食主义的准妈妈增多,但为了满足孕期所需,光靠素食...

【推荐】了生脱死的人一定要有与众不同的气魄

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华严三圣与华严五祖

华严三圣 即《华严经》所指华藏世界之三位圣者。 (一...

安忍息嗔的98个理由

1、瞋心能坏福德善根。 2、瞋恨恶毒过一切罪过。 3、...

低下头来看

僧人的鞋子上面,左三个洞右三个洞,为的是让出家人低...

感应有四种

感应有四种:显感显应、冥感冥应、显感冥应、冥感显应...

持名念佛是念四字,还是六字

持名念佛是念四字,还是六字?持名念佛,念四字阿弥陀...

鞋匠变国王

有位国王每天听取大臣们报告政务,处理各项国事,忙碌...

如何看待孩子的教育

问∶ 您认为对孩子的教育从您的角度该如何进行? 慧律...

女众出家好还是在家好

问: 女众出家修行好还是在家修行好?出家对家庭有什...

念佛心不够恳切的原因

原文: 念佛,心不归一,由于生死心不切。若作将被水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