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十二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十二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坚固义品第二十七

尔时,尊者舍利子谓尊者须菩提言:「若菩萨摩诃萨行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是行坚固义。」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是行坚固义。」

尔时,有欲界千天子众作如是念:「菩萨摩诃萨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行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复了诸法相、入诸法性,而不安住声闻、缘觉所证实际,以是缘故所应敬礼。」

尔时,尊者须菩提知其念,即谓言:「诸天子!菩萨摩诃萨行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而不证彼声闻、缘觉实际者,亦未足为难。何以故?若菩萨摩诃萨被精进铠,欲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普令安住大般涅槃,斯为难事。所以者何?众生毕竟离故无所有,以无所有故不可得众生相,是故众生不可得度。诸天子!若菩萨欲度众生者为欲度虚空。何以故?虚空离故众生亦离,虚空无所有故众生亦无所有,毕竟无有众生可得。诸菩萨摩诃萨为欲度者,是为难事。诸天子!如人与彼虚空共斗,佛说众生相不可得亦复如是。何以故?众生离故色亦离,众生离故受、想、行、识亦离,众生离故乃至一切法亦离。诸天子!若菩萨摩诃萨闻作是说,不惊不怖不退不没者,当知是为行般若波罗蜜多。」

尔时,世尊告尊者须菩提言:「何因缘故,菩萨摩诃萨闻作是说,不惊不怖不退不没耶?」

须菩提言:「一切法离故不没。何以故?世尊!没者不可得,没法不可得,而所没处亦不可得。以是因缘,菩萨摩诃萨闻作是说,不惊不怖不退不没。」

佛言:「须菩提!如是,如是!若菩萨摩诃萨闻作是说,不惊不怖不退不没者,是行般若波罗蜜多。」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修行是般若波罗蜜多者,常得大梵天王、帝释天主、大自在天并余欲界诸天子众,尊重恭敬顶礼称赞。」

佛言:「须菩提!非但大梵天王、帝释天主、大自在天并余欲界诸天子众,尊重恭敬顶礼称赞,所有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如是等天上诸天子众,亦常尊重恭敬顶礼称赞是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又,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诸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现住说法者,常以佛眼观察是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又复以佛威神常所护念。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以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故,即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恶魔众伺不得便。须菩提!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一一皆化作诸恶魔,是诸魔众亦复不能于彼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所伺得其便。又,须菩提!且置是三千大千世界。如前所说,假使如兢伽沙数世界一切众生,一一皆化作诸恶魔,是诸魔众亦复不能于彼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所伺得其便。须菩提!当知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成就二法,不为诸魔伺得其便。何等为二?所谓观一切法空,不舍一切众生,是为二法。须菩提!复有二法,菩萨摩诃萨能成就故,不为诸魔伺得其便。何等为二?所谓如说能行,诸佛称赞,是为二法。又,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如是行般若波罗蜜多者,有诸天子常来其所,瞻礼恭敬作如是言:『善男子!汝速修行是般若波罗蜜多,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善男子!汝修行是般若波罗蜜多故,能与无依众生而作依怙,无救众生而为救度,无归众生为作所归,无舍众生为作住舍,无趣众生而为作趣,无洲众生而为作洲,不识毕竟道者为示毕竟道,不识正道者为示正道,在黑闇者为作光明。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者,成就如是功德。』须菩提!又菩萨摩诃萨行是般若波罗蜜多者,现在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诸佛世尊,与彼菩萨、声闻大众围绕演说法时,常所称赞是菩萨所有功德,及其名字族氏色相威力。须菩提!如我今时集会说法,常所称赞阿閦佛刹中宝幢菩萨,及彼刹中余诸菩萨修梵行者,所有功德名字族氏色相威力。须菩提!诸佛刹中亦复如是,彼彼佛会演说法时,亦常称赞我刹土中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者,及余菩萨修梵行者,所有功德名字族氏色相威力。」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诸佛世尊演说法时,普皆称赞诸菩萨摩诃萨所有功德名字族氏色相威力耶?」

佛言:「不也,须菩提!诸佛世尊演说法时,于诸菩萨摩诃萨有称赞者、有不称赞者。」

须菩提言:「何等菩萨是称赞者?」

佛言:「须菩提!所有住不退转菩萨摩诃萨,诸佛世尊常所称赞。」

须菩提言:「若未住不退转者,诸佛世尊所称赞不?」

佛言:「须菩提!有菩萨摩诃萨虽未安住不退转地,诸佛世尊亦常称赞。彼复云何?所谓菩萨摩诃萨,若学阿閦如来本为菩萨时所行道法者,是菩萨虽未安住不退转地,亦为诸佛常所称赞。又,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学宝幢菩萨所行道法者,是菩萨虽未安住不退转地,亦为诸佛常所称赞。又,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故,信解一切法无生,而未能证得无生法忍,又信解一切法寂静,而于不退转地中,未能自在得一切法寂静,是菩萨亦为诸佛常所称赞。又,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得诸佛世尊共所称赞者,必当安住不退转地,远离声闻、缘觉之心,决定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何故菩萨摩诃萨得彼诸佛共称赞耶?为菩萨摩诃萨能行是般若波罗蜜多故。

「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闻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不疑不悔不难不没者,是菩萨摩诃萨,当于阿閦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及彼刹中诸菩萨所,亦得闻是般若波罗蜜多法门,闻已信解,随信解已得不退转。须菩提!若有闻是法门生信解者尚获如是功德,何况若能随所信解,如理安住、如理而行,如如所住住一切智。」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离如无法可得,当以何法于如中住?当以何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以何法可说?」

佛言:「须菩提!如汝所说,离如无法可得,当以何法于如中住?当以何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以何法可说者?如是,如是!须菩提!离如无法可得,于如中住如尚不可得,何况有住如者。如中尚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况有证者,是故无所证、无证者、无所用证法。如中尚无法可得,何况有说法者。」

尔时,帝释天主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多最上甚深。若菩萨摩诃萨为欲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若闻是说——无法可住、无法可证、无法可说——于是中不疑不悔不难不没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所为甚难。」

时,尊者须菩提即谓帝释天主言:「憍尸迦!如汝所言,菩萨摩诃萨若闻此甚深法,不疑不悔不难不没是为甚难者。憍尸迦!于一切法空中,有何法可得疑悔难没耶?」

帝释天主白尊者须菩提言:「尊者有所乐说皆因于空,而于是中亦无所碍,譬如仰射虚空箭去无碍,尊者所说无碍亦然。」

帝释天主作是说已,即白佛言:「世尊!如我所说,是随如来说、是随法语答不?」

佛告帝释天主言:「憍尸迦!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是随如来说名为正说,是随法语答名为正答。憍尸迦!彼须菩提有所乐说皆因于空,而般若波罗蜜多尚不可得,何况有行般若波罗蜜多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尚不可得,何况有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一切智尚不可得,何况有证一切智者。真如尚不可得,何况有住如者。无生法尚不可得,何况有证无生者。菩萨尚不可得,何况有求菩提者。十力尚不可得,何况有具是力者。四无所畏尚不可得,何况有成就无所畏者。法尚不可得,何况有说法者。憍尸迦!彼须菩提如是乐行一切法远离,行一切法无所得行。须菩提行如是行,比诸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行,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俱胝分不及一,百千俱胝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庾多分不及一,算分、数分及譬喻分,乃至乌波尼杀昙分皆不及一。憍尸迦!唯除如来所行,余诸菩萨摩诃萨行是般若波罗蜜多行者,于一切行中最上最大最胜最妙、无上中无上、无等无等等,非一切声闻、缘觉而能等比。是故,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欲于一切众生中,最上最大最胜最妙、无上中无上、无等无等等者,当学菩萨摩诃萨行是般若波罗蜜多。」

散华缘品第二十八之一

尔时,复有三十三天诸天子众,各各持以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来诣佛所而散是华。即时会中有六万苾刍俱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住立佛前。时,诸苾刍以佛威神力故,各各掌中自然盈满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即以此华散于佛上。华散佛已,咸作是言:「世尊!我等皆修是般若波罗蜜多,皆行如是无上胜行。」

尔时,世尊即从口门放大光明,所谓青黄赤白等种种色光,遍照无量无边佛刹乃至梵界,普遍照耀已,其光旋还绕佛三匝,却从世尊顶门而入。

尔时,尊者阿难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作如是言:「何因何缘放斯光明?若无因缘,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不放光明。」

佛告尊者阿难言:「汝今当知,此六万苾刍,于未来世星宿劫中皆得成佛,同名散华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出现世间。是诸如来所有寿量二万劫数皆悉同等,正法住世亦二万劫。是诸佛会有声闻众,彼彼数量亦复相等。阿难!当知此六万苾刍从是已后在在所生,于佛法中出家修道,所向方处王城聚落,悉以正法为人演说,随说法处彼彼世界,常雨五色种种妙华而为供养,是诸苾刍在在处处作大利益,乃至最后得成正觉。是故,阿难!若菩萨摩诃萨乐欲行彼最上行者,应当行是般若波罗蜜多。又复,阿难!若能行是般若波罗蜜多者,当知皆从人间命终,或知足天命终已后而来生此。何以故?人间及知足天,于般若波罗蜜多易所修行故。又复,阿难!若菩萨摩诃萨行此般若波罗蜜多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常得诸佛共所观察。又复,阿难!若菩萨摩诃萨于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受持读诵、记念思惟乃至书写已,复为他人如理表示、如实教授、如所利益、如理生喜。如是行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深种善根,非于声闻、缘觉所而种善根。何以故?般若波罗蜜多善根胜故。又复,阿难!若菩萨摩诃萨于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受持读诵、记念思惟、为人演说乃至书写者,是菩萨摩诃萨常得亲近现在诸佛听受正法。又复,阿难!若菩萨摩诃萨闻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而于是中不违不逆不毁不谤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先佛所已种善根。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行是般若波罗蜜多故,而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阿难!我今于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众中,以是般若波罗蜜多正法嘱累于汝,汝当于此般若波罗蜜多正法,忆念受持宣通流布,令得久住而不断灭。阿难!于我所说一切法中,唯除般若波罗蜜多不可忘失。若有人受持此法门时,乃至一字一句错悞忘失者,其罪甚重,是人不令我心生喜;若于余法有所忘失,其罪乃轻。何以故?般若波罗蜜多微妙甚深。若人于此法门,不生尊重恭敬、不能瞻礼供养者,当知是人于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尊,不生尊重恭敬,不能瞻礼供养,是人不令我心生喜。何以故?般若波罗蜜多即是过去未来现在佛母,出生诸佛及一切智。是故,阿难!我今以是般若波罗蜜多正法嘱累于汝。若此正法欲断灭时,汝当受持宣通流布使不断灭。又复,汝于此法所有文字章句,分明记忆无令忘失,如理作意思惟修习,广为他人解释其义,劝令受持读诵书写。何以故?此般若波罗蜜多即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法身故。又复,阿难!若人于我生欢喜心、尊重恭敬瞻礼供养者,是人即以此心,当于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尊重恭敬瞻礼供养,即同供养于我,亦同供养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又复,阿难!若人于我爱乐不舍者,当于般若波罗蜜多爱乐不舍,忆念受持宣通流布使不断灭。阿难!我今以是嘱累因缘付嘱于汝,但且略说,欲广说者若一劫若过一劫,乃至百千俱胝劫数说不能尽。又复,阿难!所有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尊,于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众中而为大师。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于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众中而为大师。何以故?此般若波罗蜜多有大因缘,能为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作大利益。又复,阿难!若人不离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能于其中受持读诵、记念思惟、为人演说乃至书写者,此即是我所行教化。是人即为不离佛、不离法、不离僧,而能护助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所有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般若波罗蜜多所出生故。阿难!若过去诸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是般若波罗蜜多生。若未来诸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从是般若波罗蜜多生。于今现在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现住说法者如来、应供、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从是般若波罗蜜多生。是故,阿难!若菩萨摩诃萨,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善学诸波罗蜜多,学是诸波罗蜜多者,即学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般若波罗蜜多而能出生诸波罗蜜多故。又此般若波罗蜜多是诸菩萨母,而能出生诸菩萨故。而诸波罗蜜多亦能出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诸波罗蜜多皆从般若波罗蜜多中来,由是般若波罗蜜多所生诸波罗蜜多,亦能助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诸菩萨摩诃萨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善学诸波罗蜜多。

「复次,阿难!汝当谛听,我今以是般若波罗蜜多正法第二第三重复嘱累于汝。汝当忆念受持,慎勿忘失。此法若欲灭时,汝可护助宣通流布无令断灭。阿难!此般若波罗蜜多是诸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无尽法藏。何以故?所有过去诸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广为一切众生说此般若波罗蜜多无尽法藏,令诸众生普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来诸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亦为一切众生说此般若波罗蜜多无尽法藏,令诸众生普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今现在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现住说法者,诸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亦为一切众生说此般若波罗蜜多无尽法藏,令诸众生普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复,阿难!若声闻乘人以声闻法,普为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如应宣说,悉令证得阿罗汉果是利不虚。阿难!彼诸阿罗汉所有布施、持戒、修定功德,于汝意云何,是为多不?」

阿难白佛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言:「阿难!彼福虽多,不如菩萨以此般若波罗蜜多中相应一法普为众生如理宣说,是菩萨摩诃萨得福甚多。又菩萨摩诃萨于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能一日中为余菩萨摩诃萨如理宣说者,得福倍多。阿难!且置一日,若能从旦至于食时;复置从旦至于食时,若能一漏刻间;置是一漏刻间,若能一须臾;置一须臾,若能一罗嚩;置一罗嚩,若能一刹那,如是一刹那间以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为余菩萨摩诃萨如理宣说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其所得福亦复倍多。阿难!若菩萨摩诃萨能如是法施众生者,不可以声闻、缘觉善根福德而相等比。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十二

 

上篇: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下篇: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般若部目录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佛说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

佛说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卷上 宋沙门翔公于南海郡...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

放光般若经

放光般若经卷第一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 诏译 摩诃...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一 西天译...

止观辅行传弘决

止观辅行传弘决序 宗虚无者名教之道废。遗文字者述作...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马祖道一禅师广录

江西马祖道一禅师语录(四家语录卷一) 江西道一禅师...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宋元嘉年昙无蜜多于杨州译 如是...

受持佛说阿弥陀经行愿仪

(行者西向治室,称阿弥陀佛出入。入时,想云。) (...

【注音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 四明沙门知礼集 此大陀罗尼。忝自...

採华违王上佛授决号妙花经

採花违王上佛授决号妙花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昔...

【注音版】楞严咒修持仪轨

楞严咒修持仪轨...

此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

今人研究佛法,多多皆欲作一通家。拟于一切大众前,清...

今天的人不是太傻,而是太聪明。

善意的微笑是禅,热情的帮助是禅,无私的奉献是禅,诚...

半碗稀饭的故事

出坡,你不要走,你要参加这个劳动,这叫普请,挂了牌...

妄想造就了我们的业力

我们因为不悟到自心,所以我们的妄想就造成了我们的业...

凡有愿者,终必能满

净土法门,是以信愿行三资粮作为往生的条件。这三者是...

【推荐】男女间交往须知

现代男女在交往异性朋友,乃至于随着感情的加深而相互...

白色的蟑螂

打开孩子的饼干盒子,在角落的地方看到一只蟑螂。 那...

见为善而得祸,便谓善不可为

世间愚人,不知因果。见为善而得祸,便谓善不可为。见...

遇到逆境就退失菩提心该怎么办

问: 弟子发的心总是在遇到逆境的时候,退消菩提心怎...

在凡夫层面上,有病还是要到医院看

问: 有重病不吃药,不看医生,仅专注在阿弥陀佛佛号就...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佛学之宇宙论——欲界

欲者贪欲,淫食二欲强盛之有情所居住之世界为欲界。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