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六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六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随喜回向品第六之一

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告尊者须菩提言:「若菩萨摩诃萨,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随喜回向所获功德,比余众生布施、持戒、修定功德,最上最极最胜最妙,广大无量无等无等等。是故于此甚深正法,应当随喜如理回向。」

是时,尊者须菩提白慈氏菩萨言:「若菩萨摩诃萨,于十方一切处无量无数无边不可思议不可称计三千大千世界,一一世界中所有过去已入涅槃无量无数无边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是诸如来从初发心乃至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已入无余依大涅槃界——乃至法灭已来,于其中间所有诸佛世尊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知见蕴,及彼六波罗蜜多相应善根,诸佛功德相应善根,方便、愿、力、智波罗蜜多广大神通相应善根,一切智智正行相应出生善根,乃至大慈大悲无量无边利益安乐一切众生佛功德聚。如是一切波罗蜜多法门,出生一切最胜神通离障无着种种行法,无能胜、无等等、无限量、无所观如来如实智力、如来知见,乃至具足圆满如来十力、四无所畏一切胜义法门。所有如来转大法轮、执大法炬、击大法鼓、吹大法螺、作大法乐、雨大法雨、了大法智,以大法财施诸众生,说诸佛法、诸缘觉法及声闻法,普令众生于中修学所有一切最胜善根。及彼诸佛为诸菩萨摩诃萨众授记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是诸菩萨所有六波罗蜜多相应善根。又复为诸缘觉乘人授缘觉记,而彼所有一切善根。又复有诸声闻乘人,行于布施持戒修定所有功德。及诸有学无漏,无学无漏如是善根。又复所有诸愚异生所种善根,及其四众——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所行布施、持戒、修定功德。乃至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及非人,傍生异类,闻佛说法所种善根。乃至如来入涅槃后,一切众生于佛、法、僧所种善根。如是等种种善根、种种功德,尽无尽相,和合聚集称计较量。修菩萨者,以最上最极最胜最妙广大无量无等无等等心,皆悉随喜。以如是随喜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如是言:『愿我以此善根,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而此修菩萨者,所有诸缘诸事诸相,从心所生,如心取相,为可得不?」

尔时,慈氏菩萨告尊者须菩提言:「不也,须菩提!所有诸缘诸事诸相,从心所生,如心取相,皆不可得。」

须菩提复白慈氏菩萨言:「若诸缘诸事诸相,如心所取,不可得者,是人将无想颠倒、心颠倒、见颠倒耶?何以故?有所生故。无常谓常,以苦谓乐,不净谓净,无我谓我,于疑惑心谓正思惟,由是于想、心、见皆成颠倒。若于诸缘诸事诸相,一一皆住如实法者,即无所生亦无所取。由如是故,心法亦然,诸法亦然,菩提亦然。若诸缘诸事诸相,菩提及心,皆无异者,即于何所缘取于何相?当以何心随喜功德?又复以何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谓尊者须菩提言:「如汝所说,此回向法,不应为彼新发意菩萨如是宣说。何以故?彼若闻是说已,所有信解、爱乐、恭敬、净心皆悉隐灭,以是义故不应为说。若有住不退转菩萨摩诃萨随顺善知识者,应当为彼如是宣说,而彼菩萨闻是法已,不惊不怖亦不退没。如是菩萨摩诃萨,能以随喜功德如实回向彼一切智。」

尔时,尊者须菩提白慈氏菩萨言:「若菩萨起随喜心、回向心,是心即尽即灭即离,当以何心而能随喜?复以何心而用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以心心能回向者,是二心不俱亦无所有;若诸心自性,又不能回向。即以何心能回向耶?」

尔时,帝释天主白尊者须菩提言:「若有新发意菩萨,闻作是说,将无惊怖生退没耶?尊者!今云何是如实随喜如实回向?应当云何是随喜法?又复云何是回向心?」

尔时,尊者须菩提以慈氏菩萨摩诃萨威神加持力故,复白慈氏菩萨言:「诸菩萨摩诃萨,于过去诸佛道悉已修习,已灭戏论、去除棘刺,舍诸重担、得大善利,诸有结缚皆悉已尽,正智无碍、心得自在、诸心善寂。是诸菩萨,于十方一切处无量无数三千大千世界,一一世界中所有过去无量无数已入涅槃诸佛如来——是诸如来从初发心乃至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已入无余依大涅槃界——乃至法灭已来,于其中间所有诸佛世尊诸波罗蜜多相应善根,及彼种种福行善根,诸佛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诸蕴善根,乃至大慈大悲无量无边利益安乐一切众生佛功德聚,及佛所说种种法门。一切众生于是中学,信解安住所有善根。及佛世尊为诸菩萨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是诸菩萨所有六波罗蜜多相应善根。又复为诸缘觉乘人授缘觉记,而彼所有一切善根。又复有诸声闻乘人,行于布施、持戒、修定所有功德,及诸有学无漏,无学无漏如是善根。又复所有诸愚异生所种善根,乃至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及非人,傍生异类,闻佛说法所种善根。乃至如来入涅槃后,一切众生所种善根。如是等种种善根、种种功德,和合聚集称计较量。是诸菩萨一一随喜,以此随喜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慈氏!若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回向,云何当得不堕想颠倒、心颠倒、见颠倒?」

尔时,慈氏菩萨告尊者须菩提言:「若菩萨摩诃萨所用心随喜及回向时,于是心中不生心想,如实知心无所取相。若菩萨摩诃萨能以如是随喜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是菩萨摩诃萨即得不堕想、心、见倒。若复于心不如实知,以有得想而回向者,是菩萨摩诃萨不能远离想、心、见倒。又复,若诸菩萨摩诃萨以有得心而回向者,是心即尽即灭即离,彼尽灭心不能回向。若以无所得心而回向者,是即如实回向法性。若法如是回向故,即法性亦然;法性如是回向故,即诸法亦然。若菩萨摩诃萨能如是回向者,是为正回向,不名邪回向。而此回向法,菩萨摩诃萨应当如是学。

「复次,尊者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如过去诸佛,善根如是随喜回向。若于未来诸佛道悉已修习,已灭戏论得大善利。是诸如来,从初发心乃至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已入无余依大涅槃界。乃至法灭已来,于其中间所有诸佛世尊诸波罗蜜多相应善根,及彼诸佛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诸蕴善根,乃至大慈大悲无量无边利益安乐,一切众生佛功德聚,及佛所说种种法门。一切众生于是中学信解安住所有善根。及佛世尊为诸菩萨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是诸菩萨所有六波罗蜜多相应善根。又复为诸缘觉乘人授缘觉记,而彼所有一切善根。又复有诸声闻乘人,行于布施、持戒、修定所有善根,及诸有学无漏、无学无漏如是善根。又复所有诸愚异生所种善根。乃至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及非人、傍生异类,闻佛说法所种善根。乃至如来入涅槃后,一切众生所种善根。如是等种种善根、种种功德,和合聚集称计较量。是诸菩萨一一随喜,以此随喜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尊者须菩提!而彼菩萨所用心随喜及回向时,若于是心中不生心想,如实知心无所取相,能以如是随喜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是菩萨即得不堕想、心、见倒。若复于心不如实知,以有得想而回向者,是菩萨不能远离想、心、见倒。又复,若诸菩萨以有得心而回向者,是心即尽即灭即离,彼尽灭心不能回向。若以无所得心而回向者,是即如实回向法性;若法如是回向故,即法性亦然,法性如是回向故,即诸法亦然。若如是回向者,是为正回向,不名邪回向。

「复次,尊者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如未来诸佛,善根如是随喜回向。若于现在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乃至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已入无余依大涅槃界,乃至法灭已来,于其中间所有诸佛世尊一切善根,乃至如来入涅槃后一切众生所种善根,如是等种种善根、种种功德,和合聚集称计较量。是诸菩萨一一随喜,以此随喜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尊者须菩提!而彼菩萨所用心随喜及回向时,于是心中不生心想,如实知心无所取相。若能如是随喜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是菩萨即得不堕想、心、见倒。若复以其有所得心而回向者,是菩萨不能远离想、心、见倒。而彼菩萨摩诃萨当如实知所用心回向时,是心即尽即灭即离,彼尽灭心即不能回向。若以无所得心而回向者,是即如实回向法性。若法如是回向故,即法性亦然;法性如是回向故,即诸法亦然。若菩萨摩诃萨于如是过去未来现在法中,能如实知、如实回向者,是为正回向,不名邪回向。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欲如实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观诸法犹如虚空,离一切相。何以故?若于诸法如实了知,即无心、无非心是能知者,无法、无非法为所知相。若菩萨于如是法中能回向者,是名最上回向,是故得名菩萨摩诃萨正修福行。何以故?若种种法及种种行皆寂静故,所有随喜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复如是。若如实知诸行皆寂无所动者,是菩萨摩诃萨即能具足般若波罗蜜多方便,于佛世尊入涅槃后所有善根——若体、若相、若自性、若法性——皆如实知,即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诸佛世尊所有一切相应行法非三世故。若过去世,彼法已离、已灭、已尽;若未来世,当所未至;若现在世,今即无住,复无所得,非境界相。若取相者,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住不平等邪念相应,生疑惑想,不能安住正念正意,邪所思觉,如是即不名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诸善根无所取相、无所得心,以是心回向者,是为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回向法,菩萨应当学。若如是学者,彼能具足善巧方便。若诸善根有是善巧方便而用回向者,即得近一切智。若诸菩萨摩诃萨乐欲修学此方便者,应当于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听受读诵记念思惟,请问其义,如所解了广为他说,是为般若波罗蜜多方便。若不得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即不能以诸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我相已灭、诸行已寂,远离种种有所得想。若复有人,于一切法而生取相、堕疑惑见,不能安住如实法中,于如实法生有得想。若以如是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诸佛如来非所印可亦不随喜。何以故?如是回向名为大贪,于一切法生疑惑心,复于诸相不能寂静,生有得想。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亦不说为有大利益,而此回向名为杂毒苦恼。譬如世间上味饮食,诸色香味皆悉具足,而彼食中为毒所杂。诸有智者知杂毒故而不取食,愚痴无智不能觉了,但取食之。彼初食时,色香美味虽所爱乐,食力销已苦报现前,以是缘故而趣命终。

「尊者须菩提!汝今当知,诸有随喜善根发回向心者,不能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何以故?不能具足般若波罗蜜多方便故,不能解了甚深正义,于如实道不能安住。自不了知彼如实法,复为他人展转教授,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当于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尊所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诸蕴善根,及彼所有过现未来诸佛世尊,从初发心乃至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已入无余依大涅槃界,于其中间所有功德。及为诸菩萨摩诃萨授记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是诸菩萨所有善根。又复为诸缘觉乘人授缘觉记,是诸缘觉所有善根,及诸声闻修施戒等。于佛灭后法灭已来,于其中间所种善根,乃至愚夫异生所有善根。如是等种种善根、种种功德,和合聚集称计较量,尽无尽相,汝等应当一一随喜。以此随喜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彼人若作是言,劝令如是随喜回向者,如美食中而杂诸毒,此回向法名为杂毒苦恼。诸修菩萨行者,于自所行尚不应起此回向心,况复如是转劝他人令修此法。若于是相取为实者,不名随喜诸佛功德、不名受持、不名回向。若诸菩萨乐欲如实随喜诸佛如来所有最上一切善根,如实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随顺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如其佛眼如实观察,如其佛智如实了知,于诸善根——若体、若相、若自性、若法性——如实了知无所生、无所得。若能如是随喜善根,佛所印可佛亦随喜。诸菩萨摩诃萨如是随喜者是正随喜,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最上称赞。如是回向名大回向,回向法界善得圆满,内心清净解脱无碍。

「复次,诸修菩萨乘善男子等,修习如是回向法者,于佛如来所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无系无着——不系欲界、不系色界、不系无色界,亦复不系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不系诸法,不系回向法——修菩萨者如是知已,不坏回向法。是大回向,善得圆满回向法界。如是回向不取诸相,远离邪法名正回向。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真实印可亦复随喜。菩萨摩诃萨应当如是学。」

尔时,世尊赞尊者须菩提言:「善哉,善哉!须菩提!汝善作佛事,能为诸菩萨摩诃萨请问其义。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若能如是回向法界法性,如佛世尊所有知见,于诸善根如实觉了——若体、若相、若自性、若法性——了无所生、复无所得。如是回向我所印可,我亦随喜如是福蕴,无量无边不可称计。须菩提!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众生,一一皆修十善业道,所获福蕴其数甚多。而此菩萨摩诃萨,发最胜心回向法界者,所有福蕴比前福蕴,最上最极最胜最妙,广大无量无等无等等。

「复次,须菩提!且置是数。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众生,一一皆修四无量行,一一皆得四禅定法、四无色定及五神通,如是福行其数甚多。而此菩萨摩诃萨,发最胜心回向法界所有福蕴,比前福蕴,最上最极最胜最妙,广大无量无等无等等。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六

 

上篇: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下篇: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般若部目录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遍照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徧照般若波罗蜜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 西天...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 代宗皇帝製 皇矣至觉,子于...

银色女经

银色女经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 西天...

佛说乐想经

佛说乐想经 西晋月支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大方等如来藏经

大方等如来藏经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如是我闻:...

【注音版】南无月光如来神咒

南无月光如来神咒...

华严法界玄镜

华严法界玄镜卷上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余覃思...

念佛警策

念佛警策卷上 菩萨戒弟子 彭际清 纂 无量寿经 佛告...

佛说鸯掘摩经

佛说鸯掘摩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

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如是我...

三位百岁高僧的念佛开示

自古以来,世上的百岁高僧很多。其中有三位老和尚,两...

如是修行若不往生,则佛堕妄语矣

海阳禅人,远参匡山,求授戒法,命名曰深愚。拈香请益...

圣严法师《追求快乐是起点,不是目的》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人生有苦,包括:生、老、病、死...

学佛人都应牢记的六则典故

神通广大并不代表是得道圣人 唐朝延载元年(西元六九...

能持戒不犯,就没有苦果

出家人头上烧了几个香疤,为什么?还有知道的吗?三坛...

惟贤长老《修学佛法的基本纲领》

尊敬的夏林长,各位护法居士: 我这次从重庆出来,经...

精勤修善得梵天之福

佛陀住世时,曾经在古印度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

普贤菩萨和《妙法莲华经》的因缘

中国的菩萨,观音菩萨和众生缘分最足。普贤菩萨的感应...

念佛人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

合掌的十六种含义

合掌的礼仪,我们几乎是天天要用的,如在圣像前要合掌...

闻钟声,苦痛止

【疏】《阿含经》云:闻声止苦者,凡业有定与不定,故...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四种摄受

在经典上说,菩萨发了菩提心以后,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