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持世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持世经卷第一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持世经初品第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僧俱。尔时,世尊与若干百千万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

会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曰持世,为诸菩萨摩诃萨无量功德庄严发心,欲善知一切法彼岸,欲善知发无量愿具足无量庄严,欲通达无量诸法决定相,欲发无量庄严愿深心所行清净,欲善知清净具足布施,欲善知毕定清净持戒,欲善知具足忍辱柔软之心,欲善知清净精进,欲善知清净禅定,欲善知通达般若波罗蜜彼岸;以如是等无量功德故,从坐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我欲问佛,为利益安乐一切众生,及诸菩萨摩诃萨不断佛种者,具足威仪行处不着持戒,具足清净戒受行大法,善知持无量行处道法。为是诸菩萨故,我今问佛、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能善知诸法实相,亦善分别一切法章句?云何菩萨摩诃萨能得念力,亦转身成就不断之念,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世尊告持世菩萨言:「善哉!善哉!持世!汝能为诸菩萨摩诃萨故问如来是事,当知汝则多所安隐众生怜愍世间,利益安乐诸天世人,亦为今世后世诸菩萨等作大光明,汝之功德不可限量。能问如来如是之事,汝必欲断一切众生之疑,爱护一切众生,为作光明,欲示众生义利,欲令众生得度嶮道,欲为众生作归作舍作洲作救,欲拔三恶道众生,欲置众生于无上道,欲脱众生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欲与众生无上涅槃之乐,汝欲于后世守护正法,于后恐怖恶世欲度众生。持世!汝今善听谛思念之,吾当为汝解说此事。」

「唯然,世尊!」

佛告持世:「诸菩萨摩诃萨见四利故,勤修习诸法实相,亦善分别一切法章句。何等四?当得具足念、当得不断念、当以安慧而自增长、念常在心。持世!是为诸菩萨摩诃萨见此四利,故勤修习诸法实相,亦善分别一切法章句。

「持世!诸菩萨摩诃萨复见四利,勤修习诸法实相,亦善分别一切法章句。何等四?当善知决定诸法义、当善知诸法义、当善知诸法种种因缘、当善入诸法如实门,是为四。

「持世!诸菩萨摩诃萨复见四利,勤修习诸法实相,亦善分别一切法章句。何等四?当善知无量法相、当修习善知决定无量法、当行无量功德而自增长、当知见诸法生灭相,是为四。

「持世!诸菩萨摩诃萨复见四利,勤修习诸法实相,亦善分别一切法章句。何等四?当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疾具足助菩提法、当不随他语善知诸法方便故、当善知一切智慧。持世!是为诸菩萨摩诃萨见四利故勤修习诸法实相,亦善分别一切法章句。

「持世!诸菩萨摩诃萨复有四法,勤修习诸法实相,亦善善分别一切法章句。何等四?为利益众生故心无悭垢、常行清净戒安住毗梨耶波罗蜜故、发行精进不休不息、正思惟故善行般若波罗蜜,是为四。

「持世!诸菩萨摩诃萨复有四法,勤修习诸法实相,亦善分别一切法章句。何等四?成就具足深心清净之愿、具足成就清净所行功德、安住柔和忍辱功德、得分别诸法实相光明,是为四。

「持世!菩萨摩诃萨复有四法,勤修习诸法实相,亦善分别一切法章句。何等四?以大欲求一切智、善知分别禅定解脱诸三昧而生大欲、欲得大慈悲喜舍心故方便行清净行处、善修习决定义,是为四。

「持世!菩萨摩诃萨复有四法,勤修习诸法实相,亦善分别一切法章句。何等四?具足慧行、亦求清净智行处、乐无碍智、亦常不离一切智慧之愿。持世!是为菩萨摩诃萨有四法,勤修习诸法实相,亦善分别一切法章句。

「持世!菩萨摩诃萨见四利故能求念力。何等四?当修集具足念根、当行安慧、当具足不断念、当修集具足四念处,是为四。

「持世!菩萨摩诃萨复见四利能求念力。何等四?具足诸助菩提法故念常在心、以利念根善修集宿命、具足清净智慧故当疾得不断念、当种一切智慧因缘,是为四。

「持世!菩萨摩诃萨复见四利能求念力。何等四?当修集具足思惟方便、当修习如实智慧、当发勤精进得诸佛法故、当不忘忆念得不断念力故。

「持世!是为菩萨摩诃萨见四利,故能求念力。

「持世!菩萨摩诃萨有四法能得念力。何等四?念安慧故常勤精进不休不息、常一其心得诸法实相故、常不放逸正忆念诸法故、常护诸根正思惟故,是为四。

「持世!菩萨摩诃萨复有四法能得念力。何等四?安住清净持戒、成就清净威仪行处、除去心中五盖、不为世法所染离业障烦恼障,是为四。

「持世!菩萨摩诃萨复有四法能得念力。何等四?以不散心求善法、勤修习一心相、善知正入诸法门、不乐愦閙远离在家,是为四。

「持世!菩萨摩诃萨复有四法名能得念力。何等四?亲近善知识、常修习深法、常乐至诸佛菩萨所、常乐请问修习智慧。持世!是为菩萨摩诃萨有四法,名得念力。

「持世!菩萨摩诃萨见四利,能修习一切法分别章句慧。何等四?当善知一切诸法实相、当分别一切法所因、当知诸法决定之义、当善知一切法言语章句,是为四。

「持世!菩萨摩诃萨见四法利,能修集一切法分别章句慧。何等四?当善知诸法随宜次第、当善知一切法因缘方便、当具足修集一切法方便、当分别知了义未了义经,是为四。

「持世!菩萨摩诃萨复见四法利,能修集一切法分别章句慧。何等四?当善学是道是非道慧、当得一切法义说力、当疾得清净智慧行处、当具足修智波罗蜜。持世!是为菩萨摩诃萨见四法利。能修集一切法分别章句慧。

「持世!菩萨摩诃萨复有四法。能修集一切法分别章句慧。何等四?善知修集诸法集相、善知诸法因灭相、善知诸法缘相、能入因缘方便,是为四。

「持世!菩萨摩诃萨复有四法,能修集一切法分别章句慧。何等四?善知诸法苦、善知诸法集、善知诸法灭、善知诸法灭道,是为四。

「持世!菩萨摩诃萨复有四法,能修集一切法分别章句慧。何等四?善知诸法合散方便、得先因力、善知诸法所宜、善知分别文字章句,是为四。

「持世!菩萨摩诃萨复有四法,能修集一切法分别章句慧。何等四?善知不了义经、于了义经中不随他语、善知一切法相印、亦善安住一切法无相智中。持世!是为菩萨摩诃萨有四法,能修集一切法分别章句慧。

「持世!菩萨摩诃萨有四法,转身常得不断念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四?明了善不善法、成就第一念安慧、能离五盖心、终不忘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为四。

「持世!菩萨摩诃萨复有四法,转身常得不断念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四?善修集四念处、善修集学分别慧、于诸禅定智慧为首、于决定智慧中得通达,是为四。

「持世!菩萨摩诃萨复有四法,转身常得不断念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四?得诸陀罗尼门、亦修集无生智、入于尽智、亦观于灭智,是为四。

「持世!菩萨摩诃萨复有四法,转身常得不断念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四?断于爱恚、不贪着一切有为法、心通达无为智慧、至如来所行处。持世!是为菩萨摩诃萨有四法,转身常得不断念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持世!菩萨摩诃萨有五净智力,能具足得如上功德。何等五?深心净智力、愿净智力、善根净智力、回向净智力、障业净智力,是为五。

「持世!菩萨摩诃萨复有五净智力,皆具足能得如上功德。何等五?威仪行处净智力、念具足净智力、方便净智力、缘众生净智力、缘相净智力,是为五。

「持世!菩萨摩诃萨复有五净智力,能具足得如上功德。何等五?舍心净智力、利益众生净智力、生大慈净智力、生大悲净智力、生大喜大舍净智力,是为五。

「持世!菩萨摩诃萨复有五净智力,皆能具足得如上功德。何等五?持戒净智力、不着持戒净智力、忍辱净智力、不着忍辱净智力、多闻净智力,是为五。

「持世!菩萨摩诃萨复有五净智力,皆能具足得如上功德。何等五?深精进净智力、受精进净智力、禅定净智力、禅定方便净智力、止观方便净智力,是为五。

「持世!菩萨摩诃萨复有五净智力,皆能具足得如上功德。何等五?慧净智力、多闻决定方便净智力、世间出世间净智力、慧方便净智力、有为无为净智力,是为五。

「持世!菩萨摩诃萨复有五净智力,皆能具足得如上功德。何等五?观方便净智力、明解脱净智力、无生相净智力、一相无相净智力、第一义世谛义净智力。持世!是为菩萨摩诃萨有是五净智力,疾得具足如是一切功德。持世!以是利故,菩萨摩诃萨于是净智力中应勤修集。

「持世!菩萨摩诃萨成就三法,于是净智力中能勤修集。何等三?一者欲、二者精进、三者不放逸,菩萨摩诃萨成就此三法,能于是具足一切功德净智力中能勤修集。何以故?持世!欲、精进、不放逸,皆是一切法根本。菩萨摩诃萨得是净智力,能疾得一切智,亦名精进不退者,亦名不退法者,亦以此功德疾得增长,亦于一切法中疾得净智力。

「持世!若有人如是一切法中得净智力者,是为世间福田,是人次我能消供养,是人能至如来行处,是人能观如来法,是人不久能证如来智慧。

「持世!我本无量阿僧祇劫行菩萨道时,然灯佛与我受记:『汝过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即时边知如是净智力。

「持世!若有人于一切法中能成就如是净智力者,是人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我今得;是人亦转法轮,如我今转;是人亦师子吼,如我今师子吼;是人亦于一切法中得自在力,如我今也。持世!汝等于此净智力中当勤精进,不久自然具足一切智慧。

「持世!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号智高王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持世!是智高王如来,有无量声闻僧,亦有无量诸菩萨僧,是佛本愿因缘所致。是智高王佛土无三恶道,其诸众生不觉有苦,毕竟具足安隐快乐,离欲多者能障五盖。是诸众生成就如是清净快乐,如人入第四禅乐。是智高王佛寿六百万亿那由他劫。

「持世!是时国土唯佛为王,更无有王,国土众生皆号佛为法王。是智高王佛多为诸菩萨,说是断一切众生疑喜一切众生心菩萨藏经。尔时有五百菩萨,闻是诸菩萨净智力,发如是精进力,尽形不生坐心,尽形不生衣服想,尽形不生我想众生想人想男女想,尽形终不多食,但修集如是净智力,勤行精进。五百菩萨以是善根因缘,命终皆生过东方十万亿国土,既生不久,修集是法故,得识宿命成就利根。其国土佛号无量花积王,现在说法,其诸菩萨始年十六,于无量花积王佛所出家,六十亿岁行童子梵行,亦修行如是精进。

「持世!是五百菩萨得值如是等二十亿佛,于诸佛所勤行精进,成就第一念安慧,末后值无量力高王佛与其授记,过万劫已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五百人于万劫中,得值二万亿佛具足佛道,于一劫中次第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持世!当知菩萨摩诃萨欲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于是净智力中,应生欲精进不放逸。何以故?持世!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以欲、精进、不放逸为根本,及余助道法,能具足佛法者。

「持世!我以如是精进得值二十亿佛,于诸法中世世成就念力,世世得识宿命,修集是法不休不息,我终不失是欲、精进、不放逸,我当成就欲、精进、不放逸。」

尔时,世尊以大慈悲心顾视四方,现神通力,使三千大千世界诸阎浮提皆有化佛,为诸众生说是断一切众生疑喜一切众生心菩萨藏经。复以神力,令竹园中在会大众皆见诸佛,遍阎浮提各各说法。大众咸悦,从坐而起,皆共礼佛,作是言:「希有世尊!诸佛如来神力不可思议,成就无量不可思议法。」

尔时,佛告大众:「诸善男子!如来是事未足为难。所以者何?如来善能通达法性故。若一毛孔出神通力,光明普照十方恒河沙世界,演说法音,于一毛孔百千万亿分未尽其一,如来成就如是不可思议功德。

「诸善男子!如来深观众生心而为说法。诸善男子!今世众生少有于是法中能行欲乐。诸善男子!今世众生少有于是法中能行精进。诸善男子!今世众生少有于是法中能行不放逸。何以故?如来今出五浊恶世,所谓众生浊、见浊、命浊、烦恼浊、劫浊。诸善男子!若有乃至一人能信受如是甚深清净法、能至佛慧,是为希有!何况能信解如来所行?

「诸善男子!我常长夜庄严如是愿,如是精进忍辱行,为苦恼众生无救护者、无依止者、多堕恶道者,我于尔时当成佛道,利益无量阿僧祇众生。诸善男子!当知如来恩力本清净,愿精进故,能令无量阿僧祇众生信解受持如是深法。

「诸善男子!我于先世教化众生,是诸众生能解我法。诸善男子!今佛以十力、四无所畏,少能令众生信解如是甚深之法。若有众生住是法中者,皆是如来恩力方便故。我长夜不离如是深法,我亦长夜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摄取众生。少有如来出五浊世利益众生。何以故?诸善男子!我于先世,以大精进力大方便力教化众生,集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诸善男子!我念过世,一日之中舍千身布施利益众生。诸善男子!我于若干千万世,见饥饿众生故,自割身肉煮以与之,我于尔时心无忧悔,但于众生普行大悲。诸善男子!当知我如是以大精进大方便力教化众生,集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诸善男子!应发如是欲、精进、不放逸,修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我行菩萨道时,汝等亦当如我利益教化众生。

「诸善男子!是贤劫中诸佛出世,无不赞我,作如是言:『释迦牟尼佛深行精进如是,释迦牟尼佛具足精进如是,释迦牟尼佛具足精进波罗蜜如是。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时,教化众生如是,出于五浊,利益无量阿僧祇众生。』诸善男子!如是行道故,应勤生欲、精进、不放逸。

「诸善男子!我今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精进犹不休息,至涅槃时犹发精进,碎身骨如芥子解散支节。何以故?怜愍未来世众生故。我先世行菩萨道时,所化众生或行错谬堕诸难处,欲勉济之起大悲心,分布舍利乃至如芥子皆与神力。我灭度后,若有众生应以舍利度者心得清净,得清净已,处处地中随愿成就。

「诸善男子!我先世行道时,于众生中成就如是悲心,碎身舍利普使分布,是我本愿。我以如是无量福德因缘大悲心故,于后恶世普覆众生。

「诸善男子!若诸菩萨于此法中,能生欲、精进、不放逸,必发是愿,于后末世受持读诵为人广说如是等经,我当以神力令诸菩萨受持读诵为人广说,我亦以如是经嘱累是诸菩萨,以其能受持读诵为人广说故。所以者何?诸善男子!随是经所住,当知其土有佛不灭,是故如来以此经嘱累诸菩萨。

「诸善男子!当知我宿世以如是因缘摄取众生,今世亦复摄取众生,后世亦复摄取众生,所谓护念如是经法,于后五百岁普流布故。

「诸善男子!若于今世若我灭后,若聚落城邑山林旷野,有如是等经,若能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当知此中则为有佛。何以故?我说诸佛即是法身,以见法故则为见佛,佛不应以色身见。若人信法听法,是人则为信佛亦听佛语。若人于此法中,能如说修行,是人则为见佛,是人名为实语者、法语者、随法行者。

「诸善男子!我身非法非非法,是名随法行,是名第一法施,所谓不着法不着非法。何以故?若着法者,不名见佛。

「诸善男子!不着一切法名为见佛。若于一切法中无所见者,是名见佛。何以故?如来不可以法说,不可以非法说,亦不可以法见。所以者何?诸善男子!如经中说:『汝等比丘!若知我法如栰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若能舍法非法,是名见佛。何以故?如来名为舍一切法者,不贪不受诸法名字,不堕名字法中。何况堕非法名字中?

「诸善男子!舍离一切法名字,名为如来,能如是见者,名为见如来。何以故?舍离见一切法故,名为见如来,以一切法不可得故。如实知见一切法故,名为见如来。

「诸善男子!若一切法不可得,舍离一切法,是中即无戏论,无是法非法名字,无行无示,是名见如来。若人能如是见法者,是名见如来。若能如是见如来者,是名正见。若异见者名为邪见,若邪见者则为妄见,是人不名为真见。

「诸善男子!真见者断一切语言道,非真非妄非有非无,离一切法不取一切法,不得一切法,如是见者,名为见如来。何以故?诸善男子!如来不以法性见,见一切法性离者,名为如来。若能如是见者,名为正见。

「诸善男子!汝等应如是见如来。汝等且观,如我所说观于如来。如是观者,当知一切法皆是如来,当得一切法如,当得一切法实相,当得一切法非虚妄相,当知一切法是如来法,当知一切法是如来行处,当知一切法是不可思议行处。

「诸善男子!是故我说一切法是如来行处,如来行处是无行处。何以故?一切法行处,是中无法可行,是故说无行处是如来行处。一切法行处即是无行处,无行处即是如来行处。何以故?一切法行处无所有故,无行处是如来行处。一切行处入如来行处,则非行处。如来通达证是法故,是名无行处是如来行处。

「诸善男子!能知一切法无行处,是人能入如来行处,是人能观如来行处,是人能求如来行处,是人亦不着如来行处。何以故?是人知无行处是如来行处,离行处是如来行处。所谓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分别、不可贪故,是名非行处是如来行处,是名入智行处,不入一切法故。何以故?一切法无门故,以是门入。

「诸善男子!一切法无入无出,一切法无形。所以者何?如来于法无所得。何法若出若入、若见若说?诸善男子!是名入一切法门,以不入相故,一切法无合无散无缚无解,是一切法门以无门故,说是门名为不可出门不可入门,不可归门不可说门,毕竟无生门,以是法门,于法无所知无所见。以是法门,于法无证无所入。何以故?诸善男子!一切法无门,门不可得故。虚空是一切法门,从本已来性清净故。无断是一切法门,断无所有故。无边是一切法门,边不可得故。无量是一切法门,量不可得故。无际是一切法门,诸际无所有故。

「诸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入是法门者,则入一切法门,则知一切法门,则说一切法门。」

持世经五阴品第二之一

尔时,佛告持世菩萨:「持世!若菩萨摩诃萨欲得一切法实相,若欲善分别一切法章句,若欲得念力,若欲转身具足得不断念,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疾入如是法门,于是法门得智慧光明。何以故?于是法中疾得具足故。

「又复,持世!菩萨摩诃萨勤修集如是法门,入是法方便门者,则能得分别阴方便,界方便,入方便,因缘生法方便,四念处方便,五根方便,八圣道分方便,世间出世间法方便,分别有为无为法方便。

「持世!何谓菩萨分别五阴方便?菩萨摩诃萨正观五取阴,所谓无明阴是五取阴,苦阴是五取阴,痴阴是五取阴,病阴痈阴,如箭入身阴是五取阴。菩萨分别观察选择色取阴。云何为分别观察选择色取阴?是色取阴从四大生,假名为色取阴,是色阴无有自性,但以四大和合,假名为色阴。色阴无有作者,无使作者,无作无起无出,名为色阴。但以先业因缘四大所摄,数名色阴,非阴是色阴,譬如虚空,阴实无生相。若说虚空阴,是中无有法生,但有名字,故名为虚空阴。凡夫于此无阴阴相,以颠倒心故,无实实相贪着我五阴我所五阴,我色阴我所色阴,如是贪着。是诸凡夫贪着色已,于色中依止我我所,有色受色取色着色依色,受行种种恶不善业。我等不应随凡夫学,我等应勤修集助菩提法,今应正观色阴。

「菩萨正观色阴时,知同水沫聚。云何知同水沫聚?无聚是水沫聚?但从众缘生,不可执捉无有坚牢,水沫聚中无有聚相,无聚是水沫聚;色阴亦如是,色阴中无有阴相。

「菩萨如是观时,作是念:『凡夫不能正观虚妄色,不能如实知色无常,不能如实知色相。我等入正道,不应贪着虚妄,不应贪着色。何以故?色是不可贪着相,色但有名字无决定相,当观是色无决定相,离名字故名之为色。又说色名恼坏相,智者通达知是无相,我等应当善知修集色无相方便,不贪着色相。若人贪着色相,即贪着色,我等应善知入色相。』

「菩萨如是正观时,如实观察选择色,是色阴皆从凡夫忆想分别起。若法从忆想分别起,即是不生,一切忆想分别皆非真实。凡夫依止颠倒所起色,为色所缚为色所害,往来苦恼,无明痴闇故贪色不舍,见色有常牢固,是凡夫人为色缚。色所缚故,往来地狱、畜生、饿鬼、天人,深贪色味,不观色中有诸过恶。我等不应随凡夫学,应当观察选择分别修习色方便。

「分别观察选择色时,见色性如梦,譬如梦中色,皆从忆想分别觉观起,曾所见闻觉知因缘起,是梦中亦知彼我,亦见地水火风,亦见山河丛林。梦中色相无有决定,但以忆想故有。色阴相亦如是,从先世业因缘出,无有决定性。菩萨如是思惟不取色。若我若我所,但正观色如实无常相虚妄颠倒,众生颠倒贪着取色,若我色若我所色,若彼色若彼所色。如是正观察选择色时,不得色,不见色性,亦不贪着色无常。

「菩萨尔时若于色中,爱念贪着皆悉除断,善知色正相,善知色平等相,善知色灭相,善知色灭道相,善知色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作是念:『是身色阴,皆从业果报觉观起,四大所摄。是身色阴,非我非彼无有所属,无所从起。』观色阴如是,内色不贪不受,外色不贪不受,过去色不贪不受,未来色不贪不受,现在色不贪不受,即知一切色阴是无生相。是菩萨尔时不灭色亦不求灭色法。持世!菩萨摩诃萨观察选择色取阴如是。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观察选择受取阴?菩萨作是思惟:『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皆从因缘生,属诸因缘入受相中。此中无有受者,但以贪着故,贪着者即是不真虚妄,从忆想分别起。』是菩萨如是思惟时,作是念:『是凡夫为虚妄受所缚,为三受所害,所谓苦乐不苦不乐受。是凡夫若受乐,为爱结所使,以爱结所使故,能起恶业。若受苦,为恚结所使,以恚结所使故,起诸恶业。若受不苦不乐受,为无明结所使,是人因无明结所使故,不脱忧悲苦恼。我等今不应随凡夫学,应正观诸法,我等应如实观诸受。』

「菩萨如实观受阴,作是念:『非阴是受阴,从忆想分别起,颠倒相应无有受者,但从先世业因起,今世缘故;诸受自性空,受中无有受相。』

「菩萨观达受阴,譬如雨渧水泡,有生有灭无有决定。受阴亦如是,次第因缘起,属诸因缘无有住时,虚妄不实,从忆想颠倒相应起。菩萨尔时作是念:『凡夫可愍,为诸受所制,以不正观受阴故,故得乐受生着,得苦受亦生着,得不苦不乐受亦生着,为诸受所缚驰走往来,从身至身受结所缚,轮转五道无有休息。是凡夫着于诸受,为受所制为受所系,不脱受阴,于受阴所不见出处,不知正观受阴故。不知如实观受阴无常,于受阴中为欲染所缚,不知受阴如实相。我等今不应随凡夫学,应如实观察选择受阴。』即时如实观受阴,无阴是受阴,不真阴是受阴,颠倒阴是受阴,不住阴是受阴。是时见受阴如实相,无有作者,无有使作者,于受阴中不见受阴相。如是观受阴,不见受阴在内不见受阴在外,不着受我不着受彼,知受阴无所从来无有所属。无法能生受者,但从颠倒相应先世业果报数名受阴,见受阴虚妄因缘相续行。尔时过去受阴不受不贪不着,未来受阴亦不受不贪不着,现在受阴亦不受不贪不着。是人于乐受中除却爱结,于苦受中除却恚结,不苦不乐受中知见无明结故,勤行精进。菩萨尔时,若受乐受心不生爱,若受苦受心不生恚,若受不苦不乐受心不生痴。

「持世!凡夫多于乐受生爱,苦受生恚,不苦不乐受生痴。是诸凡夫以爱恚痴故深入闇冥,不能如实知受阴,亦不知爱恚痴相,深贪着爱恚痴,所谓是我我所,是此彼等。

「持世!菩萨摩诃萨于此中正观受阴者,不为爱恚痴所牵。若生爱恚痴,即能除断行于正道,于乐受中断爱结使故勤精进,于苦受中断恚结使故勤精进,于不苦不乐受中断痴结使故勤精进。如实知三受相,尔时有所受,若苦若乐若不苦不乐,皆离不着。离爱结使,离恚结使,离痴结使,诸受起时皆能知见,知受阴如实无常。若能如是知已,于受阴中欲染悉断,入断受阴欲染道中,不为诸受所污。是菩萨若如是正观受阴,如实知受阴,知受阴集受阴灭受阴灭道,然后如实知受阴是无生相,以无生相,通达受阴无相。持世!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察选择受阴。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观察选择想阴?菩萨摩诃萨正观想阴时,见想阴皆从颠倒起,虚妄不坚固不真实,从本已来不生相,以因缘和合从先世业力起。作是念:『非阴是想阴,虚妄阴是想阴,颠倒阴是想阴,想阴中无想阴想。譬如春后月焰,以名字故说名为焰,阴想阴亦如是,以识相故说名想阴。凡夫于此为虚妄想所系,或识乐或识苦,或识不苦不乐,或识寒热,或识男女,或识五道生死,或识合或识散,或识过去或识未来或识现在,或识好或识丑,或识有或识无。是凡夫想,皆为颠倒虚妄,属诸因缘,但假名为想阴。此中若内若外,无有想者,凡夫人虚妄想所系故。或识贪欲,或识瞋恚,或识愚痴,或识妻子,凡夫依止是想阴贪着虚妄,以是想阴驰走往来,不能如实观想阴是虚妄。凡夫人以我想彼想男女想,系于想阴不能得脱,贪着想阴,我是想阴,我所是想阴。我等不应随凡夫学。』

「菩萨摩诃萨如是正观想阴,想阴中想阴想不可得,如焰阴中焰,阴相不可得。菩萨见想阴如焰性,过去想阴不贪不受不着,未来想阴亦不贪不受不着,现在想阴不住,不分别若我若彼,即彼灭想受阴道,通达想阴是无生。不见想阴若来处若去处,但以颠倒相应先世业因所起,现在缘所系,无阴是想阴,观察选择想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即通达想阴无生,亦不分别想阴灭,但为灭一切想受阴故,亦住如实知见故。

「菩萨如实观想阴时,远离一切想道心,亦不住一切想道。但住知见想阴,亦如实想阴,不贪着想阴,如实观察一切想阴,如实知想阴集灭尽。

「持世!菩萨摩诃萨如是正观察选择想阴,则离想阴欲染,亦能行断想阴欲染道。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观察选择行阴?持世!菩萨摩诃萨观行阴从颠倒起,虚妄忆想分别假借而有。菩萨尔时若身行口行意行,皆观不净无常苦空无我。如是观时,作是念:『非阴是行阴,苦阴是行阴,因缘生阴是行阴,像阴是行阴,诸行阴无增无减无集。若身行口行意行无有作者,智者不贪受是行阴。何以故?是诸身行,不在身内,不在身外,不在中间。口行意行亦如是,不在意内,不在意外,不在中间。行阴中无行阴相。何以故?是行阴从众因缘颠倒起,虚妄不真,先业果报所摄,亦令因缘所系,能有所行。诸所有行,若身行若口行若意行,皆非真行,是无所有行,是虚妄行,是颠倒行,是故说非阴是行阴。何以故?智者不决定得行阴相,是身行是口行是意行,此处彼处若内若外。又身口意行,尚无决定行相可得可说,何况行阴可得可说?是故说无阴是行阴。凡夫起颠倒想,贪着身口意行,忆念分别是行阴,为行阴所缚驰走往来。是凡夫人以颠倒故,起身口意行,起已贪着归趣,无法生法想,无阴生阴想。贪着颠倒行故,为行阴所系往来五道,常随身口意行,不能如实观身口意行,不能如实观行阴故,以身口意而起诸行。是诸凡夫着颠倒故,着不真法故,着虚妄故,数名行阴。』

「持世!菩萨于此中如是正观诸行无有根本,羸劣无力以众缘和合,可说行阴。是中无有真实行阴,无阴是行阴,从本已来不生是行阴,无性是行阴。诸行前际不可得,后际不可得,中际不可得,无有住时,诸行念念生灭。

「持世!菩萨如是正观行阴空不可得,不坚牢相,乃至毫釐亦不可得,作是念:『是诸凡夫为不坚牢法所系,行阴所系,贪着所缚,起身口意行,我是行我所是行。起如是业为行阴所缚,不知行阴性入无明痴冥,于诸行中生真实想,以颠倒故贪着受取行阴。是人贪着受取行阴故,或起乐行,或起苦行,或起不苦不乐行。是人起乐行已得乐身,起苦行已得苦身,起不苦不乐行已得不苦不乐身。是人得乐身已生爱,得苦身已生瞋,得不苦不乐身已生愚痴。是人以爱瞋痴故,不见诸行过恶,不能清净身口意行。是人身口意行不清净故,堕不清净道中,所谓地狱、畜生、饿鬼;或时暂生天人中,贪着身口意行,深着行阴。』

「菩萨摩诃萨应如是正观,今我等不应随凡夫学,我等应清净身口意行,不应贪着行阴,应观行阴过恶,应求出行阴道。如是观者名为如实正观行阴,亦名正观行阴无常。即时如实观诸行,诸行集诸行灭诸行灭道,不受不贪不着诸行,亦不贪不着行阴。如是观时远离行相,亦行无行阴道,即观诸行空。于一切诸行中,惊怖生厌离心,但起清净身口意行,坏行相故,离行阴相故。是人有所得身皆是清净。何以故?是人身业清净,口业清净,意业清净,身行清净,口行清净,意行清净。是人远离行阴相,坏诸法及根本相。如是正观时,见行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不得诸行决定生相,亦不得决定灭相,即观诸行无生灭相,一切诸行亦无生灭。

「是人观一切诸行无生灭相,生厌离心,正通达诸行集灭相。虽证诸行无生相,而善通达诸行相。何以故?持世!是行阴无决定相。譬如芭蕉坚牢相不可得,无坚牢相亦不可得,行阴亦如是,坚牢相不可得,无坚牢相亦不可得。持世!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察选择思惟入于行阴。」

持世经卷第一


上篇:持人菩萨经

下篇: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集部目录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四阿鋡暮抄解

四阿鋡暮抄序 阿鋡暮者,秦言趣无也。阿难既出十二部...

十住毗婆沙论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一 圣者龙树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

佛说庄严菩提心经

佛说庄严菩提心经一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

中论

中论卷第一 释僧睿序 中论有五百偈。龙树菩萨之所造也...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谤佛经

谤佛经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

治禅病秘要法

治禅病秘要法卷上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治阿练若乱心病七...

佛说楼阁正法甘露鼓经

佛说楼阁正法甘露鼓经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

佛说不自守意经

佛说不自守意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

普达王经

普达王经 失译人今附西晋录 闻如是: 一时,众祐游于...

【注音版】莲池大师《放生仪》

莲池大师《放生仪》...

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西晋月支国三藏竺法护译 上士品第...

【注音版】金光明经

金光明经...

佛说月灯三昧经

佛说月灯三昧经一卷(一名文殊师利菩萨十事行经) 宋沙...

【注音版】佛说坚固女经

佛说坚固女经...

念佛镜

念佛镜序 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

【注音版】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推荐】一切都顺利,其实祸根就种下了

我们归依佛、归依法了,就要观想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

华严大士赞叹净土法门

宋代长芦宗赜禅师,他是禅宗的大德,这个长芦宗赜禅师...

佛陀教诫比丘们如何舍贪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

佛陀遭诽谤的因果故事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一天正坐在法座上给弟子们说法,...

家中佛堂的佛像应如何摆放

问: 弟子家中供奉的佛菩萨圣像比较多。有东林寺请来...

这辈子请为自己而活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活给别人看,也在盯着别人怎么活。...

布袋和尚

五代後梁开平年间(907~911年),四明奉化(浙江省)...

高僧斩断最后贪念逃过一劫

学佛,就是学得我们的心定,要发大心,立大愿,这必定...

学佛不是不顾家庭,而是让人看破

在学佛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单顾自己不顾家庭,那是不...

远离这九种横死的因缘

《佛说九横经》原文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

想把佛号念好,不是个容易的事啊

我们在这个道场打这个佛七,也就是修行啊。那么这个修...

不是你去找钱,而是钱来找你

记得南师(南怀瑾)说过一句话,当你有福报时,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