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持世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持世经卷第三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持世经十二入品第四

佛告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善知十二入?菩萨摩诃萨正观择十二入时,作是念:『眼中眼入不可得,眼中眼入无决定,又眼入根本不可得。』何以故?眼入从众缘生颠倒起,以缘色故系在于色,二法合故有。因色有眼入,因色说眼入,二法相依故说名眼色。所谓眼色,色是眼入门与缘故,眼是色入门与见故,是故说入。以色缘故说眼入,以眼见故说色入,但以世谛故说,其实眼不依色、色不依眼,眼不依眼、色不依色,但从众缘起,色作缘故说名眼入;又从众因缘起,眼所知见相故,说名色入。云何为说?随世俗颠倒法故说,第一义中眼入不可得,色入不可得。智者求诸入,不见有实入。但以凡夫颠倒相应,以二相说是眼入、是色入。是眼入、是色入,即示虚妄入,欲令众生如实知诸法实相故,说是诸入皆从众因缘生颠倒相应行,此中诸入实相不可得。何以故?若眼入若色入,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眼入色入,亦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但现在因缘知色故说眼入。如凡夫所行,智者通达诸入皆是虚妄无所有,从忆想颠倒分别起,知见非入是入,不说诸入性,诸入无决定相,但以众因缘生故说。

「如来说是诸入知见相,所谓是诸入虚妄无所有,属诸因缘颠倒相应行,诸入无有作者,无使作者,眼入不知不分别色入,色入亦不知不分别眼入,二俱离相。若法离相,此中不可分别说是入相,皆从因缘生,如凡夫颠倒,如贤圣所通达,是眼入色入,无生无灭,不来不去相,眼不知眼、眼不分别眼,色不知色、色不分别色。何以故?二俱空故,二皆离故。眼不知眼性,色亦不知色性,眼色皆无性无法,此中无一决定相。眼不自作,眼亦不自知,色亦不自作,色亦不自知,二俱无所有故。眼不作是念我是眼,色亦不作是念我是色,眼色性如幻性,以虚妄假名故,说是眼是色。诸菩萨摩诃萨观择眼入色入如是,耳声、鼻香、舌味、身触亦如是。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观择意入?菩萨摩诃萨观择意入时,作是念:『意入中意入不可得,意无决定入相,意入无根本。何以故?意入即是众因缘生,从颠倒起,系法入缘,二法和合能有所作,是意入因法、入起因法、入可分别说。是二相依,意是法入处,意是法入门,法入是意入门,是故说名法入,缘法入门故说是意入,示意相门故说是法入。以世谛故说,其实意不依法法不依意,因缘生故以诸法为缘故说意入,因缘生故示意相故说法入。随世谛颠倒故说,第一义中意入不可得,法入亦不可得,智者求诸入不见有实。但凡夫颠倒相应,以二相说是意入是法入。』是意入法入虚妄无所有,如来如实通达故示是诸入。如是诸入从因缘生,颠倒相应行,此中意入法入实不可得。又意入法入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又意入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但能觉现在因缘故,说意入法入,随凡夫心故说。智者通达是意入法入虚妄无所有,从忆想颠倒分别起,非入是入。何以故?诸入中无决定入相。智者通达是诸入虚妄无所有,意入法入自性不可得,亦不得是意入法入所起实相,是意入法入但因缘生。

「如来说是诸入知见相,是诸入虚妄无所有,颠倒相应行属诸因缘。意入法入无有作者,无使作者,意入不知不分别法入,法入亦不知不分别意入。何以故?二俱离故,若法离相此中无可分别,是诸入皆从因缘生,随凡夫颠倒心故说。

「如贤圣所通达,意入法入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意入不知意不分别意,法入不知法不分别法,二俱空故二俱离故。意不知意性,法不知法性,是二性无所有,此中无一决定法。意不能成意不能坏意,法不能成法不能坏法,二俱无所有故。意入不作是念我是意入,法入不作是念我是法入,是二俱空皆如幻相,但假名字故分别说。菩萨摩诃萨观择意入法入如是。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正观择内六入、外六入?所谓是十二入皆虚妄,从众缘生颠倒相应,以二相故有内外用。凡夫不闻真法,不知十二入如实相故,贪着眼入,我是眼入,我所是眼入;贪着色入,我是色入,我所是色入;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如是,我是意入,我所是意入,我是法入,我所是法入,以贪着故为十二入所缚,驰走往来五道生死不知出道。

「菩萨摩诃萨于此中正观十二入时,见是十二入虚诳不牢坚,空如幻相,不贪着眼入若我若我所,乃至不贪着法入若我若我所,以不贪着故,不忆念分别。菩萨如是善知十二入。

「持世!菩萨摩诃萨得如是诸入方便,于一切十二入中不系不缚,亦证诸入而能分别诸入,亦以众缘生法通达十二入,亦以无相相坏十二入,亦不堕是诸入所依道中,亦知诸入性则是无性,亦知诸入方便究竟到边。

「持世!譬如机关出水四面俱洒,十二入亦如是,内外因缘能有所作,此中实事不可得。是十二入先业机关所系故能有所作。

「持世!所谓入者,是诸凡夫无知见者烦恼所入门。眼是色门,以生爱恚故。色是眼门,以生爱恚故。耳鼻舌身意是法门,以生爱恚故。法是意门,以生爱恚故。如是十二入,与爱恚共合故不知实相。持世!菩萨摩诃萨于此中善知诸入性,知是诸入实相故,不为爱恚所制。持世!菩萨摩诃萨善知诸入如是。

持世经十二因缘品第五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善观择十二因缘?菩萨摩诃萨观择十二因缘,所谓无有故说名无明,于无明中无法故说名无明,不知明故说名无明。云何不知明?不知无明决定法不可得,是名无明。何以故?说无明因缘诸行,诸行无所有,而凡夫起作故,说无明因缘诸行。从行起故有识生,是故说诸行因缘识。名色二相,是故说识因缘名色。从名色生六入,是故说名色因缘六入。从六入生触,是故说六入因缘触。从触生受,是故说触因缘受。从受生爱,是故说受因缘爱。从爱生取,是故说爱因缘取。从取生有,是故说取因缘有。从有生生,是故说有因缘生。从生有老死忧悲苦恼聚集,是故说生因缘老死忧悲苦恼聚集。如是大苦恼聚,于此中为集何法?但知颠倒与明相违,无明聚为后身爱,依止喜染求处处生,则是爱集。

「持世!世间如是,为十二因缘所系缚,盲无眼故,入无明网堕黑闇中。无明为首故,具足起十二因缘。诸菩萨如是思惟观无明实相,知无明空故本际不可得。何以故?无明无故本际无,智者观非际是本际,则不分别本际,断忆想分别故。不贪着无明,知一切法无所有,是法不尔如所说。若说一切法无所有,即是说知见不明,能通达一切法无所有,是为即得明。于此中更无余明,但知见无明是名为明。云何为知见无明?所谓一切法无所有,一切法无所得,一切法虚妄颠倒,一切法不尔如所说,是名知见无明。知见无明即为是明。何以故?明无所有故。

「无明因缘诸行者,诸法无所有,凡夫入无明闇冥中,狂惑作诸行业,是行业无形无处,是无明不能生行业,无法而起作故,说无明因缘诸行业。诸行业无有聚集,若是处若彼处来诸行业,亦非过去亦非未来亦非现在,无明无明性空,行业行业性空,诸行业无所依,但依无明起诸行业。诸行业不依无明,无明不依行业,无明不知无明,行业不知行业,如是无明诸行业,以颠倒故从无明生,此中不得无明,不得诸行业,不得无明性,不得诸行业性,但以闇冥数名闇冥。以是无明闇冥故,分别说行业从无所有法而起作故,无明行业皆无所有。

「行业因缘识者,识不依行业,亦不离行业生识,行业亦不生识。何以故?行业不知行业,行业亦无持来者,但颠倒众生从行业生识,是识不在行业内,不在行业外,亦不在中间。是识无有生者,亦无使生者,但缘行业相续不断故有识生。智者求识相不可得,亦不得识生,识亦不知识,识亦不见识,识不依识。

「识因缘名色者,名色不依识,亦不离识生名色,是名色亦不从识中来,但缘识故。凡夫闇冥贪着名色,识亦不至名色。智者于此求名色,不可得不可见,是名色无形无方,从忆想分别起,是名色相识因缘故有,识性尚不可得,何况从识缘生名色?若决定得是名色性者,无有是处。

「名色因缘六入者,是六入因名色起,名在身中,故有出入息利益身及心心数法,是六入皆虚诳无所有,从分别起有颠倒用。

「六入因缘触者,是触依色而有,触不触色。何以故?色无所知,与草木瓦石无异,但从六入起故分别说触。何以故?六入尚虚妄无所有,何况从六入生触?触空无所有,从忆想颠倒起,是触无方无处,触空以无触性故,触不知六入,六入亦不知触。

「触因缘受者,是受不在触内,不在触外,不在中间,是触亦不余处持受来,而从触起受,是触尚虚妄无所有,何况从触生受?诸受无一决定相,诸受皆无所有,从颠倒起有颠倒用。

「受因缘爱者,是受不于余处持爱来,受亦不与爱合,受亦不知爱不分别爱,爱亦不知受不分别受,爱不与受合。是爱亦不依受,亦不离受有爱,受中尚无受相,何况受因缘生爱?爱不在受内不在受外不在中间,爱亦不在爱内亦不在爱外亦不在中间,爱中爱相不可得,是爱但从虚妄忆想颠倒相应故名为爱。是爱非过去未来现在,是爱非以缚相故起,是爱亦非缚相,但以因缘相续不断故,说受因缘爱。智者知见是爱无处无方,空无牢坚,虚妄无所有。

「爱因缘取者,爱不于余处持取来,爱不与取合,爱亦不能生取,有爱故说名取,随因缘和合故说。取不与爱合亦不散,爱不与取合亦不散,取不在爱内不在爱外亦不在中间,爱尚无有,何况爱因缘生取?诸取决定相不可得。智者知见是取虚妄无所有,取中无取相,是取非过去未来现在,取不在取内不在取外不在中间,是取但从颠倒起,因本缘生,今众缘故有取。无有法若合若散,是取无有根本,无一定法可得。凡夫受是虚妄取,是诸行皆虚妄故。世间为取所系缚,智者通达是取虚妄空无牢坚,无有根本,无一定法可得。

「取因缘有者,是取不持有来,是取不能生有,而说取因缘有,是有不在取内不在取外不在中间。有不依止取,取不与有合亦不散,但以众缘和合故说取因缘有。取不能生有,取不分别有,取尚虚妄无所有,何况从取因缘生有?有无有持来者,有中有不可得,有不在内有不在外有不在中间,是有非过去未来现在。智者通达是有虚妄,颠倒相应无合无散。有无所知无所分别,是有无处无方,是有无前际无后际无中际,是有非有故、非无故,但随顺十二因缘故说是有。智者通达有相空、无牢坚。

「有因缘生者,是有不持生来,生亦不与有合亦不散,是生不在有内不在有外不在中间。有不能生生,亦不离有有生,但示十二因缘相续,说有因缘生。有与生非缘非不缘,有尚不可得,何况从有生生?智者通达是生不依于有生,生中无生相,生中无自性,生中无根本,无一定法可得。智者通达是生无性无所有,但示十二因缘和合相续,故说有因缘生。生无有法若合若散,生不在有内不在有外亦不在中间,是生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生前际后际中际不可得,是生根本不可得,智者通达从众因缘生,颠倒相应、虚妄无所有、如幻化相。

「生因缘老死忧悲苦恼者,是生不持老死忧悲苦恼来,生亦不能生老死忧悲苦恼。老死忧悲苦恼,不在生内不在生外不在中间。老死忧悲苦恼,亦不依生,以生故老死忧悲苦恼可说,但示众因缘生法故。生不与老死忧悲苦恼合亦不散,生中生尚不可得,何况生因缘老死苦恼?老死苦恼中老死苦恼不可得。何以故?老死苦恼不在老死苦恼内,亦不在外亦不在中间。老死苦恼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老死苦恼不与老死合亦不散,但颠倒相应众缘和合,具足十二因缘,故说生因缘老死苦恼。老死苦恼无所依止,老死苦恼决定相不可得,老死苦恼前际后际中际不可得。智者通达老死苦恼,虚妄无所有、颠倒相应、无有根本、不作不起不生。

「如是观十二因缘法,不见因缘法,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亦不见因缘相。但知因缘是无缘,无生无相无作无起无根本,从本已来,一切法无所有故。通达是十二因缘,亦见是十二因缘无有作者受者。若法所从因生,是因无故是法亦无,菩萨随无明义故,一切法不可得。入如是观中,无缘即是十二因缘,此中无所生。菩萨观十二因缘是虚妄生,随顺无明义,通达十二因缘。若法无者是法亦无,是故说随顺无明义,通达十二因缘,无明是不生不作不起、无根本、无一定法、无缘无所有。菩萨尔时不分别是明是无明,无明实相即是明,因无明故一切法无所有,一切法无缘无忆想分别,是故随顺无明义,通达十二因缘。

「持世!是名菩萨摩诃萨十二因缘方便智慧。若菩萨能如是通达十二因缘合散,是名菩萨善得无生智慧。何以故?以生灭观则不能善知十二因缘,若观十二因缘集散,是名得无生智慧。若得无生智慧,是名通达十二因缘。

「持世!是故菩萨摩诃萨欲入通达、欲证无生智慧,应当如是勤行修集是十二因缘智慧,则能观证十二因缘无生相。

「持世!若菩萨摩诃萨知无生即是十二因缘者,即能得如是十二因缘方便,是人以无生相知见三界,疾得无生法忍。当知是菩萨于诸现在佛得近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是菩萨不久当得受记次第受记。

「持世!如是善人因与受记得安隐心,于一切法旨趣方便中,得智慧光明,是人通达十二因缘是无生,是人得近现在诸佛,是人于诸恶魔无所怖畏,是人度生死流得到陆地,是人得度无明淤泥,是人得到安隐之处。

「持世!若我今世若我灭后,若闻若信若读诵若修习是十二因缘方便者,我与是人授记不久当得无生法忍,我亦记是人不久当于现在诸佛所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持世经四念处品第六

佛告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善知四念处?菩萨摩诃萨观择四念处:顺身观身,顺受观受,顺心观心,顺法观法。

「何谓为顺身观身、顺受心法观受心法?

「持世!菩萨摩诃萨顺身观身时如实观身相,所谓是身无常苦如病如疮,苦恼忧衰动坏之相,是身不净可恶恶露,身中种种充满其内,九疮孔中常流臭秽,身之不净犹如行厕。如是正观身时,不得是身一毫清净无不可恶者,知是身骨体筋缠,皮肉所裹,从本业因缘果报所起集取所缚。何等为集?何等为取?从先因缘起是身,是名为取。今以沐浴饮食衣被床卧被辱医药,是名为集。如是现在因缘为集取所缚,本业果报力故有用。又是身四大所造无决定实,色阴所摄数名为身。

「何故说名为身?能有所作故,说名为身。贪着依止处故,说名为身。随意有用故,说名为身。从忆想分别起故,说名为身。假合作故,说名为身。与业合故,说名为身。是身不久终归坏败,无常无定变异之相。是身不在身内,不在身外,不在中间,是身不知身,亦不见身。是身无作无动无有愿求,亦无有心,与草木瓦石等无有异,身中无有决定身相。

「如是正观择身,知是无有作者,亦无使作者,是身无前际无后际无中际。是身无一常定坚牢之相,如水沫聚不可撮摩。是身八万虫之所住处,是身百种诸病之所侵恼,以三苦故是身为苦,无有救者,所谓行苦、坏苦、苦苦,是身众苦之器。

「如是正观身时又复思惟:『是身非我非彼,不得自在不得随意作是不作是,是身无根本,无一定法可得,是身性空无一决定相。是身虚妄所起,系于机关作法,从本业因缘起,不应于身中生我我所想,我等不应惜身寿命。』

「菩萨如是观时,不得身若合若散,不见有所从来、去有所至、有所住处。不分别是身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则不依止身命,不贪惜身若我若我所,常离身受。是菩萨观身空无我无我所,是身中我我所不可得故,是身相不可得。是菩萨若不得身相,即不愿身入,身不起作道。云何为入?是身无有作者无有起者,是身不作不起相,从众因缘生,是因缘能和合身,而是因缘亦虚诳无所有,颠倒相应空无牢坚。亦以是因缘故是身得生,是因缘亦无生无相。如是观身即入身无生相中,入已观身无相,以无相相观身,知是身无相,相不可得故无生。是身过去相未来相现在相不可得。何以故?是身无根本,无一定法可得,是身若此若彼不可得。如是观时,知身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即入身不生不灭道。

「持世!菩萨摩诃萨如是愿身观身入如实相,于身欲染则能除断,疾令其念正住身中,是名顺身观身。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顺受观受?菩萨摩诃萨观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见是三受,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但虚妄缘合,本业果报所持颠倒相应,知诸受虚妄,从忆想分别起。菩萨如是观诸受,不得过去受,不得未来受,不得现在受。是菩萨见过去诸受空,无我无我所,无常无牢坚,无不变异相。如是观是过去诸受空相,寂灭相无相相,观未来诸受空,无我无我所,无常无牢无坚,无不变异相。观未来诸受空相,寂灭相无相相。

「是菩萨如是观时作是念:『诸受无决定相,无有根本无一定法,不相似故,新新生灭无有住时。』菩萨作是念:『是诸受无作亦无作者,但凡夫颠倒相应心中起三种受,属本业因,今世缘合故有是诸受,是诸受皆空无有牢固,虚妄之法犹如空拳。』如是观受,心住一处。

「菩萨尔时得通达诸受集没灭相,见诸受不合不散,又受中不见受,作是念:『诸受空,性空故。』即通达诸受无生相。此诸受无生无灭无有成相,是诸受皆无相无成相。如是思惟,受诸受时皆能不着,如实知见诸受相,离诸所受,于此诸受亦无所依,于诸受中心皆放舍,则疾得舍三昧。持世!菩萨摩诃萨如是顺受观受。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顺心观心?菩萨摩诃萨观心生灭住异相。如是观时作是念:『是心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但识缘相故生,无有根本无一定法可得,是心无来无去无住异可得。是心非过去未来现在,是心识缘故从忆念起,是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是心无一生相,是心无性无定,无有生者无使生者,起杂业故说名为心。能识杂缘故说名为心,念念生灭相续不断故,说名为心,但令众生通达心缘相故。心中无心相,是心从本已来不生不起性常清净,客尘烦恼染故有分别。心不知心亦不见心。何以故?是心空,性自空故,根本无所有故。是心无一定法,定法不可得故。是心无法若合若散,是心前际不可得,后际不可得,中际不可得,是心无形无能见者,心不自见,不知自性。但凡夫颠倒相应,以虚妄缘识相故起。是心空无我无我所,无常无牢无坚,无不变异相。』如是思惟,得顺心念处。是人尔时不分别是心是非心,但善知心无生相,通达是心无生性。何以故?心无决定性,亦无决定相。智者通达是心无生无相,尔时如实观心生集没灭相,如是观时,不得心若集相若灭相,不复分别心灭不灭,而能得心真清净相。

「菩萨以是清净心,客尘所不能恼。何以故?菩萨见知心清净相,亦知众生心清净相,作是念:『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如是思惟时,不得心垢相,不得心净相,但知是心常清净相。持世!菩萨摩诃萨如是顺心观心。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顺法观法?菩萨观一切法,不见内不见外不见中间,亦不得诸法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但知诸法从众缘生颠倒起,诸法无有决定相,所谓是诸法属是人,诸法本体于诸法中无诸法,诸法不在诸法内,不在诸法外,不在中间。诸法不与诸法合亦不散,一切法无根本无一定相。诸法无所有故。不动不作,一切法如虚空无所有故。一切法虚诳如幻,幻相无所有故。一切法常净相,俱不污故。一切法是不受相,诸受无所有故。一切法如梦,梦性无所有故。一切法无形,形无所有故。一切法如像,性常无故。一切法无名无相,名相无所有故。一切法如响,虚妄所作无所有故。一切法无性,性不可得故。一切法如焰,知无所有故。

「菩萨如是观一切法时,不见诸法若一相若异相,亦不见法与法若合若散,亦不见法依止于法。如是观时,见一切法无所从来,亦不见一切法住处。何以故?一切法无住无依无起,一切法无住处,住处无所有故,住处不可得故。

「持世!诸法无有差别,一切法无分别相,从众生颠倒故有用。是诸法无处无方,智者得诸法非一相、非二相、非异相。何以故?持世!一切法不生不作不起,无能作者,一切法离根本,一切法无自性,过诸性故。一切法无归处,诸归处无所有故。如是观诸法,善知诸法无我无人,观择诸法性空。是诸法皆空,性自空故。诸法无相,不见相故,于诸法中不起愿。即时观择一切法无生,作是念:『此中实无有法若生若灭。』如是观时心住一处,尔时便得通达一切法无生,亦知见一切法集尽灭,亦能入一切法离相离性。何以故?持世!一切法无决定性,智者通达诸法无相离相。

「持世!菩萨摩诃萨顺法观法。如是观者,于法无所得无所受,于法不为生不为住不为灭故行,而见一切法尽灭相寂灭相。

「持世!是名菩萨摩诃萨善观四念处。何故说名念处?念处者,即是一切法无处,无起处无所有处,能如是入一切法则念不乱,名为念处。又念处,是一切法不住不生不取,如实知见处,名为念处。

持世经五根品第七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善知诸根?菩萨摩诃萨正观出世间五根。何等五?所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菩萨修习五根时,信一切法皆从众因缘生,颠倒所起虚妄缘合,似如火轮又如梦性。信一切法无常苦不净无我,如病如疮无有坚牢,虚伪不实败坏之相。又信一切法虚妄无所有,犹如空拳如虹杂色诳于小儿,忆想分别假借而有,无有本体无一定法。又信一切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信一切法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信一切法空无相无作,信一切法无生无作无起无相离诸相,而信持戒清净,禅定清净,智慧清净,解脱清净,解脱知见清净。

「菩萨如是成就信根得不退转,以信为首故能信持戒。是信常不退不失,成就不退法安住不动,信中常随业果报成就信人,断一切邪见,不离法求师,但以诸佛为师,常随诸法实相,知僧行正道,住清净戒成就忍辱,得如是不动不坏信,增上信故,名为成就信根。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正观精进根、成就精进根、善知精进根?菩萨摩诃萨行精进不休不息,常欲除五盖故勤行精进,乃至为听如是等深法,名为精进。是菩萨求法不休不息精进不退,亦欲断诸障碍法故,勤行精进而不怯弱,亦为断种种恶不善衰恼法故勤行精进,又为增长种种善法故勤行精进。是菩萨决定成就精进,不贪着是精进,而入是平等精进,成就不退精进。是人为正方便,通达一切法故发行精进,于精进中不随他人,于精进中得智慧明成不退相。能得如是不退精进增上精进故,得名成就精进根。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能得念根?善修习念根,菩萨摩诃萨常摄念一处,布施柔和具足梵行,持毕竟清净戒、众定、众慧、众解脱、众解脱知见,众常思念净身口意业,常思念究竟其事,常思念一切法生灭住异相方便,常思念知见苦集灭道谛,常思念诸根力觉道禅定解脱诸三昧方便,常思念一切法不生不灭不作不起不可说相,常思念欲得无生智慧,常思念欲得具足忍智,常思念离智灭智,常思念欲得具足佛法,常思念不使声闻辟支佛法入心,常思念无碍智慧,常不忘不失不退是念,入如是观中而不随他。是人得如是坚牢增上念故,名为成就念根。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能得定根、能得定根方便?菩萨摩诃萨于圣地中常行禅定,不依禅定、不贪禅定,善取禅定相,善得禅定方便解,善生禅定,亦能行无缘禅定。悉知诸禅定门,善知入禅定,善知住禅定,善知起禅定,而于禅定无所依止。善知所缘相,善知缘真相,亦不贪受禅味,于诸定中自在游戏而不随他,亦不随禅生。于诸定中得自在力,于诸定中不以为难不以为少,随意所欲。是人得如是增上禅定故,名得定根,得定根方便。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成就慧根、得慧根方便?菩萨摩诃萨能成就通达慧根,所谓能正灭诸苦。是人成就是通达慧,处处所用皆得离观舍观,成就随涅槃智慧。成就是慧根故,善知三界皆悉炽然,善知三界皆是苦,以是智慧不处三界。是人观择三界一切皆空,皆无相无愿,无生无作无起,见出一切有为法道,为具足诸佛法故,勤行精进如救头然。是菩萨智慧无能沮坏,以是通达智慧能出三界,亦不依止三界事,断一切有为法中喜,一切可染可着系缚法中心不贪嗜,于诸五欲心皆厌离,心亦不住色无色界,成就增上智慧,成就无量功德犹如大海,以是智慧于一切法方便中无有疑难。是人以是智慧,通达三界,于三界中心无所系,得是增上慧故,说名度慧根,得慧根方便。

「持世!何故名之为根?增上义故说名为根,不动义故说名为根,无能坏故说名为根,无能退故说名为根,不随他故说名为根,不退转故说名为根,无能牵故说名为根,随顺正法故说名为根,不贪着故说名为根,不杂故说名为根。

「又,持世!菩萨摩诃萨善知众生诸根,亦能善学分别诸根。菩萨知染欲众生诸根,知离染欲众生诸根;知瞋恚众生诸根,知离瞋恚众生诸根;知愚痴众生诸根,知离愚痴众生诸根;知欲堕恶道众生诸根,知欲生人中众生诸根,知欲生天上众生诸根;知软心众生诸根;知上众生知中众生知下众生诸根;知坏败不坏败众生诸根;知勤修不勤修众生诸根;知巧不巧众生诸根。

「知有罪无罪有垢无垢,知瞋碍不瞋碍,知随顺不随顺,知障碍不障碍众生诸根;知欲界行,知色界无色界行众生诸根;知厚善根薄善根,知毕定不毕定邪定众生诸根;知悭贪离悭贪,知戏调不戏调,知狂惑不狂惑,知轻躁不轻躁,知瞋恚不忍,知柔软能忍,知深厚悭,知具足施众生诸根。

「知信者知不信者,知恭敬者知不恭敬者,知具足持戒,知清净持戒,知具足忍辱;知懈怠知精进,知散心知得定,知无智慧知有智慧,知闇钝知不闇钝,知增上慢知不增上慢,知行正道知行邪道,知妄念知得念安慧。知散根知摄根,知坏根不坏根,知净根不净根,知明根,知发小乘根,知发辟支佛乘根,知诸菩萨根,知发佛乘根。是菩萨得度如是诸根分别方便,于如是等众生分别诸根智慧中方便,不随他故,说名得诸根方便,亦名不为他所牵,亦名不可破坏,亦名不退转,亦名得方便力,亦名得人根,亦名得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根,亦名得最自在,亦名得不坏不动,亦名到彼岸者。成就如是功德者,于一切法中,疾得自在力。

持世经卷第三


上篇:持人菩萨经

下篇: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集部目录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四阿鋡暮抄解

四阿鋡暮抄序 阿鋡暮者,秦言趣无也。阿难既出十二部...

十住毗婆沙论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一 圣者龙树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

佛说庄严菩提心经

佛说庄严菩提心经一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

中论

中论卷第一 释僧睿序 中论有五百偈。龙树菩萨之所造也...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谤佛经

谤佛经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

治禅病秘要法

治禅病秘要法卷上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治阿练若乱心病七...

佛说楼阁正法甘露鼓经

佛说楼阁正法甘露鼓经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

佛说不自守意经

佛说不自守意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

普达王经

普达王经 失译人今附西晋录 闻如是: 一时,众祐游于...

【注音版】莲池大师《放生仪》

莲池大师《放生仪》...

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西晋月支国三藏竺法护译 上士品第...

【注音版】金光明经

金光明经...

佛说月灯三昧经

佛说月灯三昧经一卷(一名文殊师利菩萨十事行经) 宋沙...

【注音版】佛说坚固女经

佛说坚固女经...

念佛镜

念佛镜序 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

【注音版】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推荐】一切都顺利,其实祸根就种下了

我们归依佛、归依法了,就要观想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

华严大士赞叹净土法门

宋代长芦宗赜禅师,他是禅宗的大德,这个长芦宗赜禅师...

佛陀教诫比丘们如何舍贪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

佛陀遭诽谤的因果故事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一天正坐在法座上给弟子们说法,...

家中佛堂的佛像应如何摆放

问: 弟子家中供奉的佛菩萨圣像比较多。有东林寺请来...

这辈子请为自己而活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活给别人看,也在盯着别人怎么活。...

布袋和尚

五代後梁开平年间(907~911年),四明奉化(浙江省)...

高僧斩断最后贪念逃过一劫

学佛,就是学得我们的心定,要发大心,立大愿,这必定...

学佛不是不顾家庭,而是让人看破

在学佛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单顾自己不顾家庭,那是不...

远离这九种横死的因缘

《佛说九横经》原文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

想把佛号念好,不是个容易的事啊

我们在这个道场打这个佛七,也就是修行啊。那么这个修...

不是你去找钱,而是钱来找你

记得南师(南怀瑾)说过一句话,当你有福报时,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