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十二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十二

尊者迦多衍尼子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业蕴第四中表无表纳息第四

 表无表总别  四性三世成
 业果界是非  有漏等学等
 身戒与心慧  总别修不修
 戒类三世成  此章愿具说

若成就身表。彼成就此无表耶。答应作四句。有成就身表非此无表。谓生欲界。住非律仪非不律仪。现有身表。不得此无表。或先有此表不失。不得此无表。有成就身无表非此表。谓圣者住胎若生欲界。住律仪。不得别解脱律仪。无身表。设有而失。若生色界。无身表。设有而失。若圣者生无色界。有成就身表亦此无表。谓生欲界住律仪。不得别解脱律仪。现有身表。亦得此无表。或先有此表不失。亦得此无表。若住别解脱律仪。若住不律仪。若住非律仪非不律仪。现有身表。亦得此无表。或先有此表不失。亦得此无表。若生色界。现有身表。或先有此表不失。有非成就身表亦非此无表。谓住卵[穀-禾+卵]。若异生住胎若生欲界。住非律仪非不律仪。无身表。设有而失。若异生生无色界。

若成就善身表。彼成就此无表耶。答应作四句。有成就善身表非此无表。谓生欲界。住不律仪及非律仪非不律仪。现有善身表。不得此无表。或先有此表不失。不得此无表。有成就善身无表非此表。谓圣者住胎若生欲界。住律仪。不得别解脱律仪。无善身表。设有而失。若生色界。无善身表。设有而失。若圣者生无色界。有成就善身表亦此无表。谓生欲界住律仪。不得别解脱律仪。现有善身表。亦得此无表。或先有此表不失。亦得此无表。若住别解脱律仪。若住不律仪及非律仪非不律仪。现有善身表。亦得此无表。或先有此表不失。亦得此无表。若生色界。现有善身表。或先有此表不失。有非成就善身表亦非此无表。谓处卵[穀-禾+卵]。若异生住胎若生欲界。住不律仪及非律仪非不律仪。无善身表。设有而失。若异生生无色界。

若成就不善身表。彼成就此无表耶。答诸成就不善身无表。彼成就此表。有成就不善身表非此无表。谓生欲界。住律仪及非律仪非不律仪。现有不善身表。不得此无表。或先有此表不失。不得此无表。

若成就有覆无记身表。彼成就此无表耶。答无成就有覆无记身无表。有成就此表。谓生色界。现有有覆无记身表。

若成就无覆无记身表。彼成就此无表耶。答无成就无覆无记身无表有成就此表。谓生欲色界。现有无覆无记身表。

若成就过去身表。彼成就此无表耶。答应作四句。有成就过去身表非此无表。谓生欲界。住非律仪非不律仪。先有身表不失。不得此无表。有成就过去身无表非此表。谓圣者住胎。若生欲界。住律仪不得别解脱律仪。先无身表。设有而失。若生色界。先无身表。设有而失。若学者生无色界。有成就过去身表亦此无表。谓生欲界。住律仪不得别解脱律仪。先有身表不失。亦得此无表。若住别解脱律仪。若住不律仪。若住非律仪非不律仪。先有身表不失。亦得此无表。若生色界。先有身表不失。有非成就过去身表亦非此无表。谓处卵[穀-禾+卵]。若异生住胎。若生欲界。住非律仪非不律仪。先无身表。设有而失。若阿罗汉及异生。生无色界。

若成就过去善身表。彼成就此无表耶。答应作四句。有成就过去善身表非此无表。谓生欲界。住不律仪及非律仪非不律仪。先有善身表不失。不得此无表。有成就过去善身无表非此表。谓圣者住胎若生欲界。住律仪不得别解脱律仪。先无善身表。设有而失。若生色界。先无善身表。设有而失。若学者生无色界。有成就过去善身表及此无表。谓生欲界。住律仪不得别解脱律仪。先有善身表不失。亦得此无表。若住别解脱律仪。若住不律仪及非律仪非不律仪。先有善身表不失。亦得此无表。若生色界。先有善身表不失。有非成就过去善身表亦非此无表。谓处卵[穀-禾+卵]。若异生住胎。若生欲界。住不律仪及非律仪非不律仪。先无善身表。设有而失。若阿罗汉及异生。生无色界。

若成就过去不善身表。彼成就此无表耶。答诸成就过去不善身无表。彼成就此表。有成就过去不善身表。非此无表。谓生欲界。住律仪及非律仪非不律仪。先有不善身表不失。不得此无表。

若成就过去有覆无记身表。彼成就此无表耶。答无成就过去有覆无记身表及此无表。若成就过去无覆无记身表。彼成就此无表耶。答无成就过去无覆无记身表及此无表。若成就未来身表。彼成就此无表耶。答无成就未来身表有成就此无表。谓圣者住胎若生欲界已。得色界善心。若生色界。若圣者生无色界。

若成就未来善身表。彼成就此无表耶。答无成就未来善身表有成就此无表。谓圣者住胎若生欲界已。得色界善心。若生色界。若圣者生无色界。若成就未来不善身表。彼成就此无表耶。答无成就未来不善身表及此无表。

若成就未来有覆无记身表。彼成就此无表耶。答无成就未来有覆无记身表及此无表。若成就未来无覆无记身表。彼成就此无表耶。答无成就未来无覆无记身表及此无表。若成就现在身表。彼成就此无表耶。答应作四句。有成就现在身表非此无表。谓生欲界。住律仪不得别解脱律仪。现有身表。不得此无表。设先有身表不失。而不得此无表。若住非律仪非不律仪。现有身表。不得此无表。设先有身表不失。而不得此无表。若生色界。现有身表。有成就现在身无表非此表。谓生欲界。住律仪。不得别解脱律仪。正在定。设不在定。现无身表。先有身表不失。得此无表。若住别解脱律仪及不律仪。现无身表。若住非律仪非不律仪。现无身表。先有身表不失。得此无表。若生色界。正在定。有成就现在身表亦此无表。谓生欲界。住律仪。不得别解脱律仪。现有身表。得此无表。或先有身表不失。得此无表。若住别解脱律仪及不律仪。现有身表。若住非律仪非不律仪。现有身表。得此无表。或先有身表不失。得此无表。有非成就现在身表亦非此无表。谓处卵[穀-禾+卵]。及住胎中。若生欲界。住律仪。不得别解脱律仪。不在定。现无身表。设先有身表不失。而不得此无表。若住非律仪非不律仪。现无身表。设先有身表不失。而不得此无表。若生色界。不在定。现无身表。若生无色界。若成就现在善身表。彼成就此无表耶。答应作四句。有成就现在善身表非此无表。谓生欲界。住律仪。不得别解脱律仪。现有善身表。不得此无表。设先有善身表不失。而不得此无表。若住不律仪及非律仪非不律仪。现有善身表。不得此无表。设先有善身表不失。而不得此无表。若生色界。现有善身表。有成就现在善身无表非此表。谓生欲界。住律仪。不得别解脱律仪。正在定。设不在定。现无善身表。先有善身表不失。而得此无表。若住别解脱律仪。现无善身表。若住不律仪及非律仪非不律仪。现无善身表。先有善身表不失。而得此无表。若生色界。正在定。有成就现在善身表亦此无表。谓生欲界住律仪。不得别解脱律仪。现有善身表。亦得此无表。先有善身表不失。得此无表。若住别解脱律仪。现有善身表。若住不律仪及住非律仪非不律仪。现有善身表。亦得此无表。先有善身表不失。得此无表。有非成就现在善身表亦非此无表。谓处卵[穀-禾+卵]。及住胎中。若生欲界住律仪。不得别解脱律仪。不在定。现无善身表。设先有善身表不失。而不得此无表。若住不律仪及非律仪非不律仪。现无善身表。设先有善身表不失。而不得此无表。若生色界。不在定。现无善身表。若生无色界。

若成就现在不善身表。彼成就此无表耶。答应作四句。有成就现在不善身表非此无表。谓生欲界。住律仪及非律仪非不律仪。现有不善身表。不得此无表。设先有不善身表不失。而不得此无表。有成就现在不善身无表非此表。谓生欲界住不律仪。现无不善身表。若住律仪及非律仪非不律仪。现无不善身表。先有不善身表不失。得此无表。有成就现在不善身表。亦此无表。谓生欲界。住律仪及非律仪非不律仪。现有不善身表。亦得此无表。先有不善身表不失。得此无表。若住不律仪。现有不善身表。有非成就现在不善身表亦非此无表。谓处卵[穀-禾+卵]。若住胎中。若生欲界。住律仪及非律仪非不律仪。现无不善身表。设先有不善身表不失。而不得此无表。若生色无色界。

若成就现在有覆无记身表。彼成就此无表耶。答无成就现在有覆无记身无表。有成就此表。谓生色界。现有有覆无记身表。

若成就现在无覆无记身表。彼成就此无表耶。答无成就现在无覆无记身无表有成就此表。谓生欲色界。现有无覆无记身表。如广说身表无表。如是语表无表。广说亦尔。

若业欲界系。彼业果欲界系耶。答诸业欲界系。彼业果亦尔。有业果欲界系非彼业。谓由色界道。作欲界化。发欲界语。若业色界系。彼业果色界系耶。答诸业果色界系。彼业亦尔。有业色界系非彼业果。谓由色界道。作欲界化。发欲界语。及由色界道。证诸结断。若业无色界系。彼业果无色界系耶。答诸业果无色界系。彼业亦尔。有业无色界系非彼业果。谓由无色界道。证诸结断。若业不系。彼业果不系耶。答诸业不系。彼业果亦尔。有业果不系非彼业。谓由色无色界道。证诸结断。

若业非欲界系。彼业果非欲界系耶。答诸业果非欲界系。彼业亦尔。有业非欲界系非彼业果。谓由色界道。作欲界化。发欲界语。若业非色界系。彼业果非色界系耶。答诸业非色界系。彼业果亦尔。有业果非色界系非彼业。谓由色界道。作欲界化。发欲界语。及由色界道。证诸结断。若业非无色界系。彼业果非无色界系耶。答诸业非无色界系。彼业果亦尔。有业果非无色界系非彼业。谓由无色界道。证诸结断。若业非不系。彼业果非不系耶。答诸业果非不系。彼业亦尔。有业非不系非彼业果。谓由色无色界道。证诸结断。

颇业有漏。有漏果耶。答有。谓等流异熟果。颇业有漏。无漏果耶。答有。谓离系果。颇业有漏。有漏无漏果耶。答有。谓等流异熟离系果。颇业无漏。无漏果耶。答有。谓等流离系果。颇业无漏。有漏果耶。答无。颇业无漏有漏无漏果耶。答无。颇业有漏无漏有漏无漏果耶。答无。颇业有漏无漏。有漏果耶答无。颇业有漏无漏。无漏果耶。答无。颇业学。学果耶。答有。谓等流果。颇业学。无学果耶。答有。谓等流果。颇业学。非学非无学果耶。答有。谓离系果。颇业无学。无学果耶。答有。谓等流果。颇业无学。学果耶。答无。颇业无学。非学非无学果耶。答无。颇业非学非无学。非学非无学果耶。答有。谓等流异熟离系果。颇业非学无学。学果耶。答无。颇业非学非无学。无学果耶。答无。

如世尊说。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云何不修身。答若于身未离贪欲润憙渴。又无间道。能尽色贪。彼于此道。未修未安。云何不修戒。答若于戒未离贪。广说如身。云何不修心。答若于心未离贪欲润憙渴。又无间道。能尽无色贪。彼于此道。未修未安。云何不修慧。答若于慧未离贪。广说如心。若不修身。彼不修戒耶。答如是。设不修戒。彼不修身耶。答如是。若不修身。彼不修心耶。答诸不修身。彼不修心。有不修心非不修身。谓已离色染。未离无色染。若不修身。彼不修慧耶。答诸不修身。彼不修慧。有不修慧非不修身。如前说。若不修戒。彼不修心耶。答诸不修戒。彼不修心。有不修心非不修戒。如前说。若不修戒。彼不修慧耶。答诸不修戒。彼不修慧。有不修慧非不修戒。如前说。若不修心。彼不修慧耶。答如是设不修慧。彼不修心耶。答如是。

如世尊说。修身修戒。修心修慧。云何修身。答若于身已离贪欲润憙渴。又无间道。能尽色贪。彼于此道。已修已安。云何修戒。答若于戒已离贪广说如身。云何修心。答若于心已离贪欲润憙渴。又无间道。能尽无色贪。彼于此道已修已安。云何修慧。答若于慧已离贪。广说如心。若修身。彼修戒耶。答如是。设修戒。彼修身耶。答如是。若修身。彼修心耶。答诸修心。彼修身。有修身非修心。谓已离色染。未离无色染。若修身。彼修慧耶。若诸修慧。彼修身。有修身非修慧。如前说。若修戒。彼修心耶。答诸修心。彼修戒。有修戒非修心。如前说。若修戒。彼修慧耶。答诸修慧。彼修戒。有修戒非修慧。如前说。若修心。彼修慧耶。答如是。设修慧。彼修心耶。答如是。

若成就过去戒。彼成就未来现在此类戒耶。答有成就过去戒非未来现在此类戒。谓表戒已灭不失。此类戒不现前。有及未来非现在。谓静虑无漏戒已灭不失。此类戒不现前。有及现在非未来。谓表戒已灭不失。此类戒现前。有及未来现在。谓静虑无漏戒已灭不失。此类戒现前。

若成就未来戒。彼成就过去现在此类戒耶。答有成就未来戒非过去现在此类戒。谓阿罗汉生无色界。有及过去非现在。谓静虑无漏戒已灭不失。此类戒不现前。有及现在非过去。谓无漏戒初现前。有及过去现在。谓静虑无漏戒。已灭不失。此类戒现前。若成就现在戒。彼成就过去未来此类戒耶。答有成就现在戒非过去未来此类戒。谓表戒初现。前有及过去非未来。谓表戒已灭不失。此类戒现前。有及未来非过去。谓无漏戒初现前。有及过去未来。谓静虑无漏戒。已灭不失。此类戒现前。

业蕴第四中自业纳息第五

 自业义世成  对异熟成堕
 智谋害留舍  心乱缠佛教
 书数算印诗  世间工业处
 成就学等戒  此章愿具说

云何自业。答若业已得今有异熟。及业异熟已生正受。自业是何义。答是得自果自等流自异熟义。复次此业所招异熟。于自相续。现熟非余。于自相续。养随养。育随育。护随护。转随转。益随益。故名自业。

若业是自业。此业当言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答此业当言过去。

若业是自业。此业成就耶。答应作四句。有业是自业此业不成就。谓业已得。今有异熟。及业异熟已生正受。此业已失。有业成就此业非自业。谓业非已得今有异熟。及业异熟。非已生正受。此业不失。有业是自业此业亦成就。谓业已得今有异熟。及业异熟已生正受。此业不失。有业非自业此业不成就。谓业非已得今有异熟。及业异熟非已生正受。此业已失非亦有。四句与前相违应广说。

若业是自业。此业定当受异熟耶。答应作四句。有业是自业。此业定当不受异熟。谓业已得今有异熟。及业异熟已生正受已。至最后位。有业定当受异熟。此业非自业。谓业非已得今有异熟。及业异熟非已生正受。此业异熟未熟。有业是自业此业定当受异熟。谓业已得今有异熟。及业异熟已生正受。未至最后位。有业非自业此业定当不受异熟。谓业非已得今有异熟。及业异熟非已生正受此业异熟已熟。非亦有四句。与前相违。应广说。若业成就。此业定当受异熟耶。答应作四句。有业成就此业定当不受异熟。谓业过去不善善有漏异熟。已熟。此业不失。若业未来不善善有漏已得。而定不生。若业无记无漏成就。有业定当受异熟此业不成就。谓业过去不善善有漏异熟未熟。此业已失。若业未来不善善有漏不得。而定当生。有业成就此业定当受异熟。谓业过去不善善有漏异熟未熟。此业不失。若业未来不善善有漏已得。亦定当生。若业现在不善善有漏有业不成就此业定当不受异熟。谓业过去不善善有漏异熟已熟。此业已失。若业未来不善善有漏不得。亦定不生。若业无记无漏不成就。非亦有四句。与前相违应广说。

若预流者。有不善业。能顺苦受。异熟未熟。彼既成熟。应堕恶趣。何道障故而不堕耶。答由二部结缚诸有情令堕恶趣。谓见所断修所断结。诸预流者。虽未永断修所断结。而已永断见所断结。阙一资粮。不堕恶趣。如车具二轮有所运载。鸟有二翼能飞虚空。阙一不然。此亦如是。

如世尊说。我圣弟子。应自审记已尽地狱傍生饿鬼嶮恶趣坑。诸预流者。为有现智能自审知尽地狱等而自记耶。答不能。若尔彼云何知。答信佛语故。谓世尊说。若有多闻诸圣弟子。能随观察。见自身中。有四证净现在前者。应自审记已尽地狱傍生饿鬼险恶趣坑。又预流者。已得四智。谓苦集灭道智。未得尽智无生智。故。

如世尊说。由学谋害那伽谛观却后七日憍萨罗家。必当殄灭。云何学谋害。答如有学者。未离欲染。他加害时。便作念言。当令衰坏母失爱子。又如学者。已离欲染。他加害时。从离欲退。作是念言。当令衰坏母失爱子。

诸学谋害。必果遂耶。答此不决定。若诸有情。造作增长大威势业异熟现前。便不果遂。

云何苾刍留多寿行。答谓阿罗汉。成就神通得心自在。若于僧众若别人所。以衣以钵。或以随一沙门命缘众具布施。施已发愿。即入边际第四静虑。从定起已。心念口言。诸我能感富异熟业。愿此转招寿异熟果。时彼能招富异熟业。则转能招寿异熟果。

云何苾刍舍多寿行。答谓阿罗汉。成就神通。得心自在。如前布施。施已发愿。即入边际第四静虑。从定起已。心念口言。诸我能感寿异熟业。愿此转招富异熟果。时彼能招寿异熟业。则转能招富异熟果。

云何心狂乱。答谓由四缘势力所逼。令心狂乱。一由非人现恶色像遇已惊恐。令心狂乱。二由非人忿打支节苦受所逼。令心狂乱。三由大种乖违。令心狂乱。四由先业异熟。令心狂乱何缠相应法。皆不善耶。答无惭无愧。佛教云何。答谓佛语言评论唱词语路语音语业语表。是谓佛教。佛教当言善耶无记耶。答或善。或无记。云何善。谓佛善心所发语言。乃至语表。云何无记。谓佛无记心所发语言。乃至语表。

佛教名何法。答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连合。

契经应颂记说伽他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名何法。答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连合。书名何法。答如理转变身业及此所依诸巧便智。数名何法。答如理转变意业及此所依诸巧便智。算名何法。答如理转变语业及此所依诸巧便智。印名何法。答如理转变身业及此所依诸巧便智。诗名何法。答如理转变语业及此所依诸巧便智。世间种种工巧业处。名何法。答谓慧为先造作彼彼工巧业处。及此所依诸巧便智。

若成就学戒。彼成就非学非无学戒耶。答应作四句。有成就学戒非非学非无学戒。谓学者生无色界。有成就非学非无学戒非学戒。谓阿罗汉。及诸异生。生欲色界。有成就学戒亦非学非无学戒。谓学者生欲色界。有非成就学戒亦非非学非无学戒。谓阿罗汉。及诸异生。生无色界。

若成就无学戒。彼成就非学非无学戒耶。答应作四句。有成就无学戒非非学非无学戒。谓阿罗汉。生无色界。有成就非学非无学戒非无学戒。谓诸学者。及诸异生。生欲色界。有成就无学戒亦非学非无学戒。谓阿罗汉。生欲色界。有非成就无学戒亦非非学非无学戒。谓诸学者。及诸异生。生无色界。

说一切有部发智论卷第十二

 

上篇:阿毗达磨发智论

下篇: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200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毗昙部目录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一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

众事分阿毗昙论

众事分阿毗昙论卷第一 尊者世友造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

鞞婆沙论

鞞婆沙论卷第一 阿罗汉尸陀槃尼撰 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

施设论

施设论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

弊魔试目连经

弊魔试目连经(一名魔娆乱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

佛说解节经

佛说解节经一卷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不可言无二品第一...

【注音版】佛说离睡经

佛说离睡经...

说罪要行法

说罪要行法 唐三藏法师义净撰 每于半月月尽忆所犯罪。...

菩萨念佛三昧经

菩萨念佛三昧经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功德直译 序品第一...

莲邦诗选

莲邦诗选序 经云。清泰国土。宝树珠网。德水珍禽。常...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注音版】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十不二门

十不二门 唐荆溪尊者湛然述 然此迹门,谈其因果及以自...

一切法念念不住,心心生灭

诸法无常,无常的意义就是生灭法。变化无常,不是常义...

净土宗与现代社会

净宗寓示着真善美慧的法界文明,寄托着一切众生终极的...

如果能明白所处的现前因缘,反而能在泥泞里更好地绽放

可以跟大家说,除了净土门,我们这个时代,大家都作为...

勤修十善是预防远离灾难的最根本方法

2014年可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世界各地灾情频传,马...

念佛当心存敬畏,立早晚课,读经看论

人生世间,第一要亲近良师善友。有良师善友,便可归于...

皈依三宝获福无量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园时,一日对比丘们开示:皈依具...

老舍的脚步声

在他住的房子的不远处有一个破旧的庙宇,里面住的全是...

三界轮回的三大业因

其实众生跟世界会相续,主要的是因为有业力的相续,才...

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

问: 弟子是学前班老师,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而...

慧律法师《从心开始》

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请放掌。 祖国大...

得了什么享用,先供养

我今天就讲一个字横,横就是不顺当,我们怎么把横顺当...

一心归命,通身靠倒

诸位要知道持名,印光大师在文钞对「一心归命,通身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