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七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七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疏。五天殉命以奔风下。第六劝物修敬。初二句引例劝修。五天竺国粗云二十万里。孰知其实数耶。若以陆行途经数百国。云山几万重。或扪索凭虚。或飞梯架回或风行雪卧。或木食松栖。或恶兽盈群。或盗贼相继。若以水行洪涛无岸。云岛潜回精怪摇风。鲸鲵鼓浪日月出没于波底。魂魄飘颺于梦中。纵使浪息风停。只见水涵于天际。舟行棹举犹将息念作生涯。虽此难危而三藏名僧相继而至。总缘大圣委命轻生。故云五天殉命以奔风。言八表妄躯而竞託者。自东自西自南自北。天徼月窟海潮日出。有耳目者不惮艰辛远而必至焉疏。其有居神州下。正劝即反举不往之失。以彰往者之得。谓葱岭之东地方数千里曰赤县神州。即有唐中华之国也。去清凉之境途程不遥。坦然通衢车马溢路。随方观化不失家常。往必感徵如何不往。是知不往即是三亿之徒。故今秉钺分茅方面之重无不倾仰。西域诸王恨生五天不产东夏。岂唯遥礼大圣。每多仰羡此君。故有游西天者。先问曾居五台山不。若不曾居弃而不顾。今此国众生宿因多幸。得诞中华。诸佛祖师不解修敬。故此劝之。三亿之徒者。智论第十一云。佛出世难值如优昙华时乃一有。如是罪人轮转三恶道。或在人天中。佛出世时天人不见。如说。舍卫城中有九亿家。三亿家眼见佛三亿家耳闻有佛而眼不见。三亿家不见不闻。佛在舍卫国二十五年。而此众生不见不闻何况远者。故今中华有人曾到台山。即亦闻亦见。有闻清凉而不得到。即同闻名不见。只近五台亦有不闻不见之者。况于远乎。故劝修敬若见文殊。功德之广如前略说。广在经文。

疏。桉西域记第七等者。彼云吠舍釐国即毗耶离。梵音楚夏。云城东南行十四五里。至大窣堵波是七百贤圣重结集处。佛涅槃后百一十年。吠舍釐城有诸苾刍。远离佛法谬行戒律。时长老耶舍陀住憍萨罗国。长老三菩伽住秫菟罗国。长老釐波多住韩若国。长老沙罗住吠舍黎国。长老富阇苏弥罗住娑罗梨佛国。诸大罗汉心得自在。持三藏得三明有大名称众所知识。皆是尊者阿难弟子。时耶舍陀遣使告诸贤圣。皆集吠舍釐城。犹少一人未满七百。是时富阇苏弥罗。以天眼见诸大贤圣集议法事。运神足至法会时。三菩伽于大众中右袒长跪扬言曰。众无諠譁钦哉念哉。昔大圣法王善权寂灭。岁月虽淹言教尚在。吠舍釐城懈怠苾刍谬于戒律。有十事出违十力教。今诸贤者深明持犯。俱是大德阿难指诲。念报佛恩重宣圣旨。时诸大众莫不悲感。即召集诸苾刍。依毗奈耶诃责制止削除谬法。宣明圣教。七百贤圣结集。南行八九十里至湿吠多补罗僧伽蓝。层台轮焕重阁翬飞。僧众清肃并学大乘。其侧则有过去四佛座。及经行遗迹之处。其傍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如来在昔南趣摩揭陀国。北顾吠舍釐城中途止息遗迹之处。疏。巴连弗邑等者。西域记第八云。摩竭陀国殑伽河南有故城周七十余里。荒芜虽久基址尚存。昔者人寿无量岁时。号拘苏摩补罗城。唐言香花宫城。王宫多花故以名焉。逮乎人寿数千岁。更名波吒釐子城。旧云巴连弗邑讹也。初有婆罗门高才博学。门人数千传以受业。与诸学徒相从游观。有一书生徘徊怅望。同俦谓曰。夫何忧乎。曰盛色方刚羁游履影。岁月已积艺业无成。顾此为言忧心弥剧。于是学徒戏言之曰。今将为子求嫂婚亲。乃假立二人为男父母。二人为女父母。遂坐波吒釐树。谓女婿树也。採时果酌清流。陈婚姻之绪。请好合之期。时假女父攀花枝以授书生曰。斯嘉偶也。幸无辞焉。书生之心欣然自得。日暮言归怀恋而止。学徒曰。前言戏耳。幸可同归。林中勐兽恐相残害。书生遂留往来树侧。景夕之后异光烛野。管絃清雅帏帐陈列。俄见老翁策杖来慰。顷有一妪携引少女。并宾从盈路袨服奏乐。翁乃指少女曰。此君之弱室也。酣歌乐讌经七日焉。学徒疑为兽害往而求之。乃见独坐阴树若对上客。告与同归。辞不从命。后自入城拜谒亲故说其始末。闻者惊该。与诸友人同往林中咸见花树。是一大宅僮僕役使驱驰往来。而彼老翁从容接对陈馔奏乐。宾主礼备。诸友还城具告远近。十岁之后生一男子。谓其妻曰。吾今欲归未忍离阻。适复留心栖寄飘露。其妻既闻具以白父翁。谓书生曰。人生行乐讵必故乡。今将筑室宜无异志。于是役使灵从功成不日。香花旧城迁都此邑。由彼子故神为筑城。自尔之后因名波吒釐子城焉。

疏。摩度罗亦云摩偷罗。亦中印度境。西域记第四者。彼记名秫菟罗国。记中不说孔雀之缘。言有舍利等塔者。等取大目揵连及富楼那塔。言寺北有岩等者。记云城东行五六里。至一山伽蓝疎崖为室因谷为门。尊者乌波毱多(唐言近护)之所建也。其中则有如来指爪窣堵波。伽蓝北岩间有石室。高二十余尺广三十余尺。四寸细筹填积其内。尊者近护说法化道。夫妻俱证阿罗汉果者乃下一筹。异室别族虽证不记。

疏。安筹虽是后事等者。恐人设难云。既是毱多建窟乃是佛灭之后百年中事。今是始成说经。那是彼窟故为此通。

疏。三俱珍那城者。大同释娇陈如名。

疏。目真此云解脱等者。西域记第八云。自支隣陀龙王池其水清黑其味甘美。西岸有小精舍中作佛像。昔如来初成正觉。于此宴坐七日。入定时此龙王警卫如来。即以其身绕佛七匝。化出多头俯乘为盖。故池西岸有其室焉疏。摩兰陀国未详所在者。更以义推。摩兰陀即摩伽陀。无碍龙王建立正是普光法堂。是今说法之处耳。以不指云此处故云未详所在。

疏。大集但名慈窟者。即月藏分第十亦但列名。无别指处。下当具引月藏之文。

疏。此云多思惟者。婆沙亦云支那。此云汉也。西域记云大汉具云摩诃支那。故真谛三藏云衣物。意云。是衣冠人物之国。皆是义翻。疏翻为正。

疏。亦青州分野者。禹别九州东为青州。则天下分其九分野矣。

疏。然今之到此山者。相传云。以是秦始皇筑长城到此毕工故立其名。

疏。八疎勒国等具云佉路数怛勒者。西域记第十二云。出葱岭其乌铩国。此国城西二百余里至一大山。从此北行山碛旷野五百余里。至佉沙国。旧云。为疎勒者。乃称其城号也。正音具云室利讫栗多底。疎勒之言犹为讹也。释曰。疏依古疏。即日照三藏释西域记云。佉沙国周五千余里。多砂碛少壤土。稼穑殷盛花果繁茂。从此东南行五百余里。济河踰沙至斫句迦国。唐言沮渠周千余里。国南境有大山。崖岭嵯峨峯峦重叠。草木凌寒春秋一观。溪涧濬濑飞流四注。崖龛石室棊布严林。印度得果人多运神通。轻举远游栖止于此。诸阿罗汉于此寂灭者众。是故多有窣堵波也。今犹现有三阿罗汉居岩岫中。入灭心定。形若羸人须鬓恒长。故诸沙门时往为剃。而此国中大乘经典部数尤多。佛法至处莫斯为盛也。十万颂为部者凡有十数。自兹已降其流寔广(释曰据此华严等经却在此国)从此而东踰岭越谷行八百余里。至瞿萨旦那国。唐言地乳。即其俗之雅言也。俗语谓之汉那。凶奴谓之于遁。诸胡谓之豁旦。印度谓之屈丹。旧曰于阗者讹也。瞿萨旦那国周四千余里。砂碛大半坏土隘狭。宜穀稼多众果。宗尚佛法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并多习学大乘教法。王甚骁武敬重佛法。自云毗沙门天之祀胤。也昔者此国虚旷无人。毗沙门天于此栖。宅无忧王太子在呾叉始罗国。被抉目王怒谴。谪辅佐迁其豪嫉出雪山北。居荒谷间迁人逐牧。至此西界推举尊。豪首立为主当是地也。东土太子蒙谴流徒。居此东界群下劝进。又自称王岁月已积风教不通。各因畋猎遇会荒泽。更问宗绪因而争长。忿形辞语便欲交兵。或有谏曰。今何遽乎。因猎决战未尽兵锋。宜归治兵期而后集。于是回驾而返各归其国。校习戎马督励士卒。至期兵会旗鼓相望。旦日合战西主不利。因而逐北遂斩其首。东王乘胜抚集亡国。迁都中地方建城郭。忧其无土恐难成功。宣告远近谁识地理。时有涂灰外道。负大瓠盛满水而自进曰。我知地理。遂以其水屈曲遗流周而复始。因即藏躯忽而不见。依彼水迹峙其基堵。遂得兴工即斯国治。今王所都于此城也。城非崇峻攻击难剋。自古已来未能有胜。其王迁都作邑建国安人工绩已成。齿耄云。暮未有胤嗣恐绝宗绪。乃往毗沙门天神所。祈祷请嗣。神像额上剖出婴孩。捧以回驾国人称庆。既不饮乳恐其不寿。寻诣神祠重请养育。神前之地忽然隆起。其状如乳神童饮吮。遂至成立。智勇光前风教遐被。遂营神祠崇先祖也。自兹已降弈世相承。传国君临不失其绪。故今神庙多诸珍宝。拜祀享祭无替于时地乳所育因为国号。王城南十余里有伽蓝。此国先王为毗卢折那。唐言遍照。阿罗汉建也。王城西南二十余里。至瞿室[饥-几+夌]伽山。唐言牛角山。峰两起岩隒四绝。于崖谷间建一伽蓝。其中佛像时烛光明。昔如来曾至此处。为诸天人略说法要。悬记此地当建国土敬崇遗法遵习大乘即今处也。牛角岩有大石室。中有阿罗汉入灭心定。待慈氏佛。数百年间供养无替。近者崖崩掩塞门径。国王兴兵欲除崩石。即黑蜂群飞毒螫人众。以故至今石门不开释曰。据此亦为圣居。或指江表牛头者。即金陵南四十里有山名牛头。谓由此山有双峰。故一名双阙。一名天阙。一名南郊。一名仙窟。皆以累朝改革不定。按域地志云。此山高一千四百尺周回四十七里。准西域记及旧华严经菩萨住处品。心王菩萨告诸菩萨言。东北方边夷国土名牛头。若按新经云。疏勒国有一住处名牛头山。如前所引西域记文。此与真丹处则异也(此文见金陵塔寺记)古老相传云。是辟支佛现形之所。而前后文多云菩萨于中止住。而其灵应往往有之。

疏。迦湿弥罗记第三云。北印度境末田乞地即阿罗汉名。昔云末田乞地。新云末田底迦迦湿弥罗国。周七千余里。四境负山山极峭峻。虽有门径而复隘狭。自古隣敌无能攻伐(云云)昔此国本龙池也。佛世尊自乌仗那国降恶神已欲还中国。乘空当此国上。告阿难曰。我涅槃后有末田底迦阿罗汉。当于此地建国安人弘扬佛法。如来寂灭之后第五十年。阿难弟子末田底伽阿罗汉者。得六神通。具八解脱。闻佛悬记心自庆悦。便来至此。于大山岩宴坐林中。现大神通。龙见深信请咨所欲。阿罗汉曰。愿于池内惠以容膝。龙王于是缩水奉施罗汉。神通广身。龙王纵力缩水。池空水尽龙翻请池。阿罗汉于此西北为留一池。周百余里自余枝属别居小池。龙王曰池地总施愿恒受供。末田底迦曰。我今不久无余涅槃。虽欲受请其可得乎。龙王重请五百罗汉常受我供乃至法尽。法尽之后还取此国以为居池。末田底迦从其所请。时阿罗汉既得地已。运大神力立五百伽蓝。于诸异国买鬻贱人。以充役使以供僧众。末田底迦入寂灭后。彼诸贱人自立君长。隣境诸国鄙其贱种。莫与交亲谓之讫利多(唐言买得)今时泉水已多流溢。

疏。乾陀罗国。西域记第三云。健驮逻国有伽腻色迦王。以如来涅槃之后第四百年。应期抚运王风远被殊俗内附。机务余暇每习佛经。日请一僧入宫说法。而法异仪部执不同。王用深疑无以去惑。时脇尊者曰。如来去世岁月逾远。弟子部执师资异论。各据闻见共为矛盾。时王闻已甚用感伤。悲叹良久谓尊者曰。猥以余福幸遵前绪。去圣虽远犹为有幸。敢亡庸鄙绍隆法教。随其部执具释三藏(下取意)遂召众僧七日供养欲议法事。宣先下令去凡留圣。圣众犹多复去有学。无学犹多次留具三明六通具者。犹多次取内具闲三藏外达五明。乃至四百九十九人。后一世友未得罗汉等。广集三藏凡三十万颂。王以铜鍱镂写。石函封缄。全舍此国与僧故多圣居也。

疏。苫末罗者。此翻为黄杂色。初品经巧幻术修罗王苫末罗王乃偈共长行。唐梵互出。与此释不同偈云红色光神。又其城东南十余里有窣堵波。中有佛牙长可寸半。其色黄白彼多圣迹故是圣居。

疏。相传云。是佛留影处者。即西域记第二说。那揭罗国城西南二十余里有伽蓝。伽蓝西南深涧峭绝。瀑布飞流悬崖壁立。东岸石壁有大洞穴。瞿波罗龙之所居也。门径狭小窟穴冥闇。崖石津壁溪径余流。昔有佛影焕若真容。相好具足俨然如在。近代已来人不遍覩。纵有所见髣髴而已。至诚祈请有冥感者。乃暂明示尚不能久。昔如来在世之时。此龙为牧牛之士。供王乳酪进奉失仪。既获谴责心怀恚恨。即以金钱买花供养受记。窣堵波愿为恶龙破国害王。即趣石壁投身而死。遂居此窟为大龙王。便欲出穴成本恶愿。适起此心。如来已鉴愍此国人为龙所害。运神通力自中印度至龙所。龙见如来毒心遂止。受不杀戒愿护正法。因请如来常居此窟。诸圣弟子恒受我供。如来告曰。吾将寂灭为汝留影。遣五罗汉常受汝供。正法隐没其事无替。汝若毒心忿怒起时当观吾影。以慈善故毒心当止。此贤劫中当来世尊。亦愍汝等皆留影像。释曰。此与观佛三昧海经大同。已如初会钞引。然西域记云。此国无别君长。属迦毕试国。去健驮逻国不远。或曾属之耳。

疏。具如西域记及大集月藏分第十者。此即总指上来诸处引。西域记不局一卷。月藏分的指第十。然月藏分当第十二。有十卷经。第十卷中。即建立塔寺品第十九。尔时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释提桓因曰。四大天王等。及诸眷属从坐而起。合掌向佛一心敬礼。而作是言。佛说于此四天下中所有过去诸佛如来之所建立住持。大塔牟尼诸佛所依住处。于现在世及未来世。而常不空。佛与菩萨摩诃萨等。降大法雨皆悉充满。初名众仙所兴。次名德积。次名金刚焰。次名香室。次名睒婆梨。次名贤城。次名须质多罗。次名水光。次名香熏。次名善建立。次名遮波罗。次名金灯。次名乐住。次名牟真隣陀。次名金刚地。次名慈窟次。名那罗延窟。次名渠摩娑罗香。次名惠顶。次名大德窟。次名善现。次名青郁茂。次名虚空子。次名牛头栴檀室。次名难胜。此是过去诸佛建立住持大塔常为菩萨等之所加护。是故我等常所供养。世尊所有声闻弟子。于现在世及未来世。复有几所塔寺住处。令我等辈护持养育。然此初数处与此经同可以意得。故不具引。下取意引。尔时世尊微笑。面门放种种光。时四天下有无量百千诸佛住处而现。东州八万佛现。北州百千西州五百南州二百五十千佛处现。广说诸国各有佛现等。下诸天龙等发愿护持。

佛不思议法品第三十三

疏。初来意者文二。先正明后解妨。今初古德但有三品者。以后二品别为平等因果故。用品虽广狭不同答果义等。疏若答前问下二解妨。先问以前六会共答前问。皆不重请故。问此品何以重请。从因果隔绝下古德答。此乃有二意。一因果隔绝。前诸会同因故不别问。此下是果果隔于因故。此重问。二念法希奇果不思议故。复念请。从因德已下出念法希奇之相。上是通意。二别明下唯明此品。疏别就宗中三门分别。初通辨佛德。二别显义相。三显不思议。今初通辨中。言百四十不共者。已见光明觉品。今重举总数。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四一切种清净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三不护大悲无忘失法永断习气一切种妙智为百四十。而言通权小者。小乘亦说。但相劣耳。权大说者皆悉超胜。此约五教已有其二。若五法下正明实教。故云通权。权实皆有。但实教中会归法性不坏相耳。若言唯一味下二即顿教。若言具无尽下三即是圆教。从故后文中下四辨今经是圆教德。疏二别显义相下。于中有三。初正显二德。二四句融通。三拣权异实。今初言信等者。此通行位信为万行之首。则该进念定等位。亦以信为初。五十二位所有行德皆有二故。疏此二无碍下第二融通可知。

疏。若权教所明下第三拣权异实。初明权教。言不杂者。如转依果有二。一者所生得即是四智。二所显得即是涅槃。涅槃本有四智修生。修生有为修显无为。故二不杂。

疏。法报四句亦有差殊者。遮救。恐外救云。我宗亦有四句。何异前融。谓一唯法即在缠法身。二唯报即四智菩提。三亦法亦报。谓真如出缠具诸功德。四非法非报所谓应化。今言亦有差殊者正拣权也。虽有四句染净时乖法报非一。思之。后依此经宗下显实举喻四句喻上四句。一本有如真金。是前第二句。二修生如严具喻第一句。三然由严具方显金德。喻第四句修生本有。四严具无体全揽金成喻第三句。此即合初二句成三四句。离初二句无三四句。三四两句同在一时。更无别体。以此细寻权实斯显。五故唯金不碍严具下结第二句归初句。六唯严具亦然。结第一句。归第二句。此约喻说。若望前法但初句为第二。第二句为第一耳。从既互全收下结归本宗无碍之相。今更以喻总喻二德。如修生在因渐显于本有。在果圆满于本有。非本有理有渐有圆。如初生月明虽渐满。而常带圆月。以圆月常在故。故十五日月遍在初一二三等中。则知满果遍在因位。亦令后后常具前前。前前常具后后。以初一日有二日月乃至十五日月以十五日月即初月。故法合可知。由此故云修生本有。以初圆时先已圆故。本有修生以初生时亦已圆故。妄怀思之。疏三显不思议中三。初泛举法体。二就后一中下别语此经。三前并是宗下结归宗趣。二中四者。一何者不思议徵不思议法体。答谓智悲等。二于何不思议徵不思议人。答谓世间等此人不能思议。三云何不思议徵不思议体。谓闻思等思不及故。四何用不思议徵不思议意。谓如来说法本欲利生。今绝言思于物何益。答意云。令信入故。谓欲证入要。须心绝动摇言忘戏论耳。疏后四别显佛德者。是疏新意。欲将五品答其十问。然有三重。一此品总明佛德。具答十问。如下科释。二者一一门中含答十问。亦如下释。三者五品广答十问。如下说分之初。疏古德后二品下叙昔。疏且述古。便依三品科经。

疏。后诸佛下正显所念。疏文有三。一略示法体。其不得一向下结弹异释。二然此下对前相摄。三此十义相下指前释相。二中今当先列第二会初二十句问。一如来地。二如来境界。三如来神力。四如来所行。五如来十力。六如来无畏。七如来三昧。八如来神通。九如来自在。十如来无碍。十一如来眼。十二如来耳。十三如来鼻。十四如来舌。十五如来身。十六如来意。十七如来辩才。十八如来智慧。十九如来最胜。二十欠光明故唯十九。然句句皆有云何是言。经中十句次第可知。此中摄彼不依次第。对前成三类故。一前开此合。二前合此开。三无开无合。欲以此少摄彼之多故。先明前开此合。于中乃有三句。摄前十六句。第二前合此开。以前二句摄五句。第三节彼一句。则此中初合有三。次此开有六。后此不开有一。具足十句。后前初开有十六。次合有二。后不开合亦一成十九句。就初前开中。第一身摄六根者。身即六中之一。兼摄欠光明一句故有七句。第二智慧摄三。兼能摄智为四。第三自在摄五。兼能摄自在为六故成十六。第二前合此开。中亦有三节。而初境界开国土无能摄句。境界由前智慧已摄竟故。故虽三节但有二句。境界是所化之境。国土是所依之境。第二节所行摄三。即有能摄。然三皆行故。言出现与行互有宽狭者遮难。恐有难言。彼十门出现行是其一。如何此行能摄彼耶。故以互有宽狭通之。如以菩提为门则菩提之性摄于涅槃。若以涅槃为门则涅槃般若摄于菩提。疏前之无碍此开解脱者。是第三节则前但有一。此则具于无碍解脱。疏音声即辩下。第三无开合。前后各一句更为立图。

佛不思议品初十问○──如来名号品二十问○┐

┌─────────┘  ┌────────┘

└○一国土○───────○二如来境

  二本愿○┐  ┌────四所行

  三种性○├──┘  ┌─十一眼

  四出现○┘     │ 十二耳

            │ 十三鼻

  五身○───────┤ 十四舌

            │ 十五身

            │ 十六意

            └─二十光明

  六音声○────────十七辩才

            ┌─一佛地

  七智慧○──────┤ 十八智慧

            └─十九最胜

            ┌─三神力

            │ 五十力

            ├─六无畏

  八自在○──────┤ 七三昧

            │ 八神通

            └─九自在

  九无碍○─┬──────十无碍

  十解脱○─┘

疏。七智性无差为次第者。成十九最胜。彼欠二十光明行。次第本性无差性随次第而终不易。

疏。果德离言藉因显故者。此文有四节。此对表华之义。经宗有因果二分。十地已明华引果故。二因果同时下表莲华义。谓有问言。是华引果何要莲华。故答云。余华多华前果后。此华不有则已有则华实双含。又无染故。故举莲华。三又问言。莲华有四何要举青。故答云最超胜故。论云水生华胜者。即优钵罗华故。四又莲华一莲多子。表一含一切故。此释藏义。疏二者此品具答十问下。文中三。先总标示。二昔以初十下叙昔。三今谓下显正。于中三。初略示大意。二文分为下正科三。今初下释文。但明记上十问寻文易了。或开或合显义无方耳。疏如文殊般若中辩。光明觉品已引。疏别中十句多同出现。身之十相者。彼之十相即是十身。一普入成益相即威势身。二无心普应相即是化身。故云种族调善。三平等随应。即菩提身。由菩萨智无所住故。平等随应。四无着无碍。即智身。五周遍十方。即是法身故云一性。六严刹益生。即福德身七无生潜益。即相好庄严身。八严好满愿。即是愿身。愿力周法界恒转妙法轮故。九穷尽后际。即力持身故。彼经中以医王延寿为喻。喻佛虽涅槃而不失利乐。十圆回等住。即意生身。故云心念则现。以彼十相十身对今经文。一无差异其有难者随句已释。若依彼次此一即彼三。二即彼七。三即彼四。四即彼二。五即彼一。六即彼九。七即彼五。八即彼十。九即彼八。十即彼六。但彼文广理无二也。疏后一意生等身净者。由言解脱自在故云意生身。言等身者。等取愿身化身等也。

疏。四即三念处行者。亦云三念住。念谓能缘之慧。处谓不增不减平等之理。初一心听法不忧。二一心听法不喜。三常行舍心。以法界中减退相不可得故。增进相不可得故。即涅槃相故。如次配之。疏三后善谓究竟离垢等故者。等字等取及一切究竟离欲为后边故。法性离垢故。能学者亦离垢故。修行究竟得离垢故。

疏。诸经论中更有多释恐厌繁文者。智论云。赞布施为初善。赞持戒为中善。赞二果报生天净土名后善。复说声闻独觉。大乘亦名三善。宝惬经云。知苦断集名初善。修八正道为中善。证灭名后善。是名声闻初中后善。若不舍菩提心不念下乘。回向一切智。是名菩萨初中后善等。释曰。今疏全依瑜伽故指余释。

疏。余七经文略无者。谓略故无非是全无。今依瑜伽具出论云四者文巧谓善缉缀名身等故。及八语具者。一先首二美妙三显了四易解五乐闻六无依七无违八广大。如瑜伽二十五说。五义妙。谓能引发利益安乐。六纯一。谓不与外道共故。唯佛法有外道所无。七圆满无限量故最尊胜故。义丰且胜故名圆满。八清净。谓自性解脱故。一刹那自体解脱故。或法自体解脱故。九鲜白。谓相续解脱故。设多刹那亦解脱故。能学之者亦解脱故。十梵行之相。谓八圣道支灭谛名梵。道谛名行与灭为因。此具八道名梵行相。当知此道由纯一道等四种妙相之所显说(四十七经)疏今初十力是别名下。疏文有六。一总科。二是则标中十力一一遍下别中下融通。三古德下叙昔。四则令别中下辨违。五设欲下遮救。六十中一广大下正释。四中言亦令余门。无广大义者。以广大为初门故。言初门无最上等者。初门唯有广大故无余九。最上在初略举其一等于下八。疏设欲下五遮救。谓彼救云。虽则互有何方从多立名。故今答云。从多可尔不应顺次。以逆次配与文相顺故。下释文一一从多。逆次名释。然总名那罗延幢者。即帝释力士之名。疏耆婆入火现相已引。入狱问罪即报恩经第四。令耆婆往阿鼻地狱问调达云。汝今受罪云何。答云。如第三禅乐。今取入中问罪苦不能害耳。疏心善解脱由三相者。即瑜伽八十五说(四十八经)。

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

疏。如来十身标人显德者。疏文有四。一释名。二辨类。三出体。四辨因。若准探玄宗中有佛相章。八门分别。一释名。二体性。三种类。四出因。五积成。六修时。七建立。八业用。今四门中已具其要。疏观佛三昧下第二辨类。即引证以辨。于中二。先正明二料拣。前中即第九经菩萨本行品第八。佛告阿难。如来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随形好。金色光明。一一光明无量化佛身。诸毛孔一切变化。及一切色。略中略说者。我今为此时会大众及净饭王。略说相好。佛生人间示同人相故。说三十二相。胜诸天故说八十种好。为诸菩萨说八万四千诸妙相好。佛实相好我初成道摩竭提国寂灭道场为普贤贤首等诸大菩萨。于杂华经中已广分别。释曰。略中略言即是经文。二略三广。乃疏取意释之。以前有略中略则必有略矣。又彼先说八万四千。今有十莲华藏故。对彼为广。则彼经文从为诸菩萨说八万四千诸妙相好。为第二段。从佛实相好我初成道下为第三段。文亦分明。疏三中初通下第二料拣。依前三类三重料拣。第一约乘。二约三身十身。三约机见。今初兼含五教。初一小乘及始教。二即终教。三即圆教。其顿教以无相为宗。后二兼举因显果。言示同于人端正不乱者。俱舍说轮王相云。相不正圆明。故与佛非等。此明轮王有三十二相。有三义不及如来。一处不正。二相不圆。三不明了。今正不乱即处异轮王。其端正二字是明是圆故示同人而胜人矣。疏次唯大乘等者。即明果相。如因中断八万四千烦恼成八万四千波罗蜜。获八万四千相好。无量寿观经云。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随好。一一好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法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即此中等相也。

疏。又初化下第二约三身十身料拣。若配三身二是报身。三是法身。若约四身。二由属他受用报有分限故。后即自受用报及法。又法身无相。今前二属三身。后一属十身。十身必融三身故。后具前二。疏又初凡圣同见下三约机见料拣。次唯地上者。他受用故。上报化不同。后唯圆机即属圆融不分地前地上。故云然通五位。此五位者。即三贤十圣等妙二觉六位之中除果位耳。若开十信即除等觉。疏若语其体下第三出体。二即定慧者。以法门为相故。

疏。若语其因下第四辨因。通纯杂者。即是圆融相因如前主水神处已明。疏前二相因如瑜伽等者。指广有源。瑜伽四十九云。一切菩萨资粮皆感相好。作恶业者宣说种种业。各各感等。如是三十二相无有差别。当知皆由净戒为因。若犯戒尚不得下贱人身。况佛相好。若言各各业感如契经说。即是别因。就中有一行感一相。如云若诸有情有所希冀随其所乐正舍珍财感得颊如师子。是或一行感多相。如能施悦意发喜饮食严具等感身皮金色常光一寻一毛孔一毛生身皮细滑等。或多行感一相如言于其父母种种供养于诸有情诸苦恼事种种救护由往来等动转业故得足下千辐轮相。又由四种修事业感一切相。谓决定修感足下善安住。由委悉修感千辐轮等。由恒常修感纤长指等。由无罪修感余相皮金色等。又诸佛加行感异释曰。此即一行品类所感不同。论云。此相好种性地有种子。胜解行地修方便。清净增上意乐地名得。余上地转。胜清净。佛地善净无上。即此相由所依性能任持故。由极殊妙令端严故。说名随好。释曰从即此相由所依下释好义。好义后品方用。因便此引其智论涅槃等经。初会主水神处已引。若观佛三昧海经。次前明三品相后云。佛告阿难。如来往昔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以智慧火烧烦恼薪。修无相定不作非时证。是故获得如是相好。一一相中无量化佛何况多耶。释曰。此通后二相因。疏令修无尽之行显成为趣者。显约本有成约修正。疏普贤本是会主者。此下通不请之妨。有二意通初意可知。二或前品末下。二约五品答问通。谓先列国土等十问。前品答种性问。此下四品更答四问。余之五。问或在此品之前已答。经来未尽所以略无别属问答。前品已明。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七

 

上篇: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下篇:大华严经略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法华义疏

法华义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将欲入文,前明三义:一、部...

无量寿经义疏

无量寿经义疏 吉藏撰 夫真极恬然以虚寂为宗。凝神万境...

大华严经略策

再刊华严略策序 大统国师尝栖託清凉圣境着华严疏数百...

金刚三昧经论

金刚三昧经论卷上 新罗国沙门元晓述 此经略开四门分别...

佛说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

佛说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

【注音版】佛说八吉祥经

佛说八吉祥经...

佛说慧印三昧经

佛说慧印三昧经一卷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

【注音版】佛说甘露经陀罗尼

佛说甘露经陀罗尼...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缘生初胜分法本经

缘生初胜分法本经卷上 隋天竺三藏达磨笈多译 如是我闻...

【注音版】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如是我闻...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把差别相整合成一真法界

诸位我们会看到,我们以前的心态,它以自我意识为中心...

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妄想中

有一个母亲她跟她女儿住在一起,那么这个女儿她领薪水...

恶口的报应

从前,舍卫城中有一个富翁,名叫师质,信奉佛教。有一...

你不分别,就没有那件事

修唯识观分两个部分,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像...

草木成佛

日本真观禅师,最初研究天台教义六年,后来改习禅学七...

再恩爱的夫妻对死亡也无能为力

即使有再恩爱的夫妻,再美满的家眷,再要好的朋友,对...

行山愿海,以行填愿

修行人发的愿要广,不仅仅是度自己,不仅仅是度自己的...

初学者读什么样的经书比较合适

问: 初学者读什么样的经书比较合适? 仁清法师答:...

对待子女,宽严把握要有度

我们对待子女,宽严把握要有度。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推荐】迷悟的不同为何就会创造十法界呢

为什么迷悟的不同就会创造十法界呢?这个概念就值得我...

业力感召、自心显现

同样一杯水,六道众生以及佛菩萨所见到的是不同的。地...

只需要念一句佛号,就可以解脱吗

问: 请问,净土宗,只需要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