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九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九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疏。第二明中后九支者。亦可言十义如前说。隐现行识即言九耳。下当广明。

疏。然论兼结文总分三段者。其结一文。即疏科经。即前具足诸苦观初。以约十二缘明苦故。总科云文分为二。先别明缘相。后如是众生下结成妄苦。就前方开为二。初明前际三支。后辨中后九支。今论乃于中后九中笼取结文分为三段。若直就经文。此下兼第三。彼二颠倒观总应分四。一示九支缘相。二如是众生下结成妄苦。三是中皆空下明缘体空。四取彼二颠倒经文结成迷惑。其第四段是第三观。今为顺论就前三段。开初一为二。合后半及第二为一。以第三为一故。亦有三。就疏之中文分三段。一列三名。二言自相下释三名。三随文释二中言同相者。释有二义者。初即远公义。二即今疏正意。于中四。一正明。二犹如下引例释寻常自相共相。证成则自相全同同相宽狭不等。此唯约因缘故狭。彼通有为故宽。然缘起过患。即是同无常等。三是则现在下结成隐显。未来隐自相显同相者。令厌当果绝现因故。四此释顺论下引论证成。

疏。言报相下别释初相。疏文分五。一正释报义。异熟是三界报体故。共名色生明是果报。二故论云下引证。异熟识是报相义。三此含识支下出体。四故摄论下引证三相。五经云下。释文前三可知。四中有三。初引论列名。二释彼论意。三会释二论。今初即第二论所知依品。第二云。论曰。如是已说阿赖耶识。安立异门。安立此相云何可见安立此相略有三种。一者安立自相。二者安立因相。三者安立果相。初谓依一切杂染法所有熏习。为彼生因。由能摄持种子相应。二谓即如是一切种子阿赖耶相。于一切时与彼杂染品类诸法现前为因。三谓即彼杂染品法。无始时来所有熏习。阿赖耶识相续而生。释论中言分析此识自相应相。以为二种。因果异故。释曰。初谓依一切下论自释相。即今疏云。此意明下释彼论意。撮略言耳。若不望因果直语自体者。识之自体双含因果。分出因果即是二相。不分因果即是自相。故上释论云分析此识自相应相。以为二种。因果异故。是则自相为总因果为别耳。

疏。今论因相下第三会释二论。问因果相殊。云何此因而是彼果。答今以果识为名色因。非以种子为现识因。是故名殊而体一也。故此中三相。而初二皆是摄论果相。此论果相自是名色之果相耳。言立名虽殊俱通因果者。明引彼三相非证此三但明此识通于果耳。因如前段。

疏。所谓名色下出苦芽体相者。文三。一牒经总标。经云所谓名色共生。二论云下引论释。三谓名色共彼下疏释论。论中彼字即赖耶故。于中三。初总显论意。次名谓非色下出色体。后此二与识下显共生义束芦之义。六地当释。即前所引摄论。次文云。阿赖耶识与彼杂染诸法。同时更互为因。云何可见。譬如明灯焰炷生烧同时更互。又如束芦互相依持同时不倒。释曰。灯炷生焰。灯焰烧炷。互为因果。正是果识为名色因义。

疏。二不离是因相者。牒经标名。即显本识为名色因者。疏释因言谓是名色下论释其相。言名色不离彼本识者。论主释经不离之言。非是不离名色有六处也。显上句中共生为不离耳。言依彼本识故者。论主自释因相言也。从既依此释下疏家桉定明此自相因相中有识支及名色支不同。古释唯取同名色支识支在前邪见中故。今名色依起者。依彼本识因生耳。疏三彼果相者。即此名色增长下经前已科出故。此略无牒经。疏中但释彼果。拣非报相而为果体。今取六处等是报相名色果耳。上言次第者。名色生六处。六处生触等。次第不乱故。恐繁指后。疏二同相中论主易故不释。疏文亦显。然六地中名为苦树。广有其相言文义显者。文即此中有忧悲苦等。唯识云。老死位中多无乐故。此是他文言义显者。生死是苦。忧悲之苦最明显故。故为同相。

疏。三颠倒相中二。先总释后。此有四重下别疏僧佉说觉以为神相者。即百论破神品第二中。外曰。实有神。如僧佉经中说。觉相是神。次论复云。优楼迦弟子诵卫世师经。言知与神异。是故神不堕无常中。亦不无知。何以故。神知合故。如有牛人。注云。譬如人与牛合人名有牛。如是神知情尘意合故神有知生。以神合故神名有知。释曰。上即论立。今但云无。不说无之所以。所以广如前后。今当略说。论破僧佉云。内曰。神觉为一耶为异耶。外曰。神觉一也。内曰。觉若神相。神无常故。释论云。譬如热是火相。热无常故火亦无常。今觉实无常。相各异故。属因缘故。本无今有故。已有还无故。外曰。不生故常意明神不生故。内曰。若尔觉非神相。意云。觉无常神常。无常不应与常为相故。彼疏总释云。此二相违凡有三对。一神常觉无常。二神遍觉不遍。三神一觉众。此初段中正就二对生过。神一觉众。在第三重中方破。就初对中有四种过。一以神从觉神则无常。二以觉从神觉应是常。三若不相从体即不一。四必欲令觉是神。神则二种常无常也。亦言觉不觉也。今结四过之中经文有一二。是破觉不应有之。三四略无。余如彼论。二破卫世。先破其喻云。内曰牛相。牛中住故。非有牛中。释曰。有牛是人。人与牛合牛不是人。神与知合知不是神。何得为相。次破其法云。汝言神相情尘意合故知生。是知知色等。是故但知能知非神知。譬如火能烧。非有火人烧。斯则知为神相义不成矣。今云无知。疏若约小乘等者。受蕴名觉。觉苦乐等。三蕴名知。想取于像。行有欲胜解等。皆是知义识义。更明色非此二。

疏。约六根说身识名觉等者。若约别明眼见耳闻。鼻舌身三名觉。意根曰知。今取触尘对之为觉。余五说知。

疏。现有知觉下通外难。先难随俗故下答。即中论意。

疏。又心法有四下亦答上难。于中有二。先举法相。后结酬其问。前中此四即同唯识第九四种胜义。一世间胜义。谓蕴界处等。二道理胜义。谓苦集等。三证得胜义。谓二空真如。四胜义胜义。谓一真法界。广如玄中。今文先列名。次谓随境下释相。

疏。此四重中下二结酬其问。汝现见有但是初门。今约后三故言无也。又以第二破其初一。则事非事矣。若以第三破其前二。前二俱无。若以第四拂其空相。空亦不立方名为实。又三以空遣有。四以实遣空。空实无碍。知即无知。然破我与法。广如于前诸会经文。

疏。响可喻言声者。此喻亦是遮救无知谓无情之物。动与不动故无知觉。众生有心安无知觉。故引响喻。因心发声。扣谷发响。响无知觉。情发亦然。

疏。彼二颠倒等者。颠倒有三意。一迷真随妄即是颠倒。二由迷真故于乐计苦。由随妄故于苦计乐。三不识真故远之。不知妄故随之。故论经云不觉不知而受诸苦恼。虽有三重其旨一也。故疏之中前后互出。

疏。既言具苦必知无乐者。此遮妨难。恐有问言。慈是与乐。经中但言见生有苦。何言兴慈。故通云尔。然经慈悲二观影略。悲中覩境却无拔济之言。慈中阙于覩境。却兼拔济之语。二观同缘有苦故。生慈下重举前境。以明拔济成上之悲。置安乐处生下之慈。义皆足矣。

疏。一明施所依者。即经随顺如是大慈大悲。则能拔其苦能与其乐。若别说者。财施拔现贫苦。与现富乐。法施拔其当苦。与出世乐。无畏拔现恐怖与安隐乐。文中就初多明于财而言大舍。又云。凡是所有则兼具矣。疏一者外财。二者内财者。前诸会已广。易故疏更不释。论文甚广。今当具出。论释总句。凡是所有一切能舍。云一切物者。略有二种。一外二内。次释所谓下。别中先释外后释内。外中更分总别。释总句。云外者复有二种。一所用。二贮积。如经所谓一切财穀库藏等故。如是次第。释曰。此中财穀是所用。库藏是贮积。经从金银下别论释云。于中广有八种。从金银乃至一切所爱之事。一切所爱之事即今经及余所有珍玩之具。兼取后内以为第九。释云是外事。舍中初舍为总。余九为别。依此有二种喜。一藏摄喜。二利益喜。藏摄喜者。谓金银等。利益喜者。复有八种。释曰。欲兼下内共成二喜故。标云外事有九下释别中第八即是于内。然八中次第异今。今依此经之次。一严饰利益喜。谓珍宝缨络。二者代步利益喜。谓象马车乘。三者代苦利益喜。谓奴婢人民。论当第四。四者自在利益喜。谓城邑聚落。论当第五。五者戏乐利益喜。谓园林台观。论当第三。六者眷属利益喜。谓妻妾男女内外眷属。七者坚着利益喜。谓及余所有珍玩之具。八者称意利益喜。谓头目手足等。后三同彼论次。疏随机所应以何法者。经有三句。此句是总。下二句别。云何所宜。二随力宜。三随现习宜。现习宜者。如浣衣之子。应令修习不净观等。

疏。知时已下行相。行相三句知时知量合为一故。开时有三。第三时即知量义。言如是时中宜修定等即涅槃经上已引竟。

疏。昼则存心等者。即遗教经。经云。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悟。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钩早併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无惭人也。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比丘。常当惭愧无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释曰。但观所引疏文易了。

疏。谓量力所能亦爱亦策勿令过分者。即涅槃经。已如上引。亦如教首楼那调琴之法。言后便休废者。起信论修行信心分。彼约为魔惑故。或卒起精进后便休废。今使勿令过分。则非卒起亦不休废。然疏三时当相以释。亦可此三为初中后。初但明记。次日夜勤修后方不断。此即前惭愧。二利行中者。释经于此行中以后三行摄护前七。惭愧之中已收前七门二利之行。今之二利即前七也。而是惭愧所护行中修坚固也。欲早求度下释勤修。出离已下正显行相之文。此句总明坚固之体。即前遗教之文。不退自分下别释坚固之相。前经已引弥勒问经。

疏。利养正行具二供养者。上愿校量中有三供养。一利养供养。二恭敬供养。三正行供养。今以恭敬通上二故。但分财法。

疏。第三佛子下结十名体用者。疏文有二。先释文。后然安住下拣法。亦通复重之问。文中有二。先问。后论云下引论答。先举论后前句文略下是疏释论论中无问而但有拣。具足论云。前所说三十句。从信增上等。乃至常求上上胜道。得清净地法。今此十句从信乃至供养诸佛。尽是障地净法。是名修行校量胜。而远公云。前是所净此是能净。意云。前地满故能净此法故为所净。此中十行若无此十地不穷满。故为能净未为得意。不顺于论及瑜伽故。第三果校量。

疏。三明分齐等者。疏文有四。初总标分齐。即修非修分别。以修以报各为分齐。二行修唯在下二约当地初后相望。论其分齐。即上二义。遍不遍故。三又初二后一下。约有无论分齐。四又初二果下约法果论分齐。此意正为论主通妨。谓安国法师以见二果之后有结文故。便以前二果唯是地法。后二方是果法。即出心故。故今为通前二通法通果。为法易见后有结故。为果难见故。论判属果。不得此意下结弹安国。疏今云法身即功德法身者。佛地一切通名法身。以约证如十德胜故。见功德身。又约证如来穷极故。真实法身非见相故。

疏。理实入华藏下。上约寄位。此下显实。即愿智果中意也。

疏。亦兼供僧者。略无法者。已亲证如。真供养故。又此鍊行真是修行。法供养故。故略无耳。其供佛中经文易故疏略不释。论云供养者。有其三种。一恭敬供养。谓赞叹等显佛功德。二尊重供养。谓礼拜等。三奉施供养。谓华香等。即衣服下文。其大心深心即能供养心。谓为求佛故云大心。心殷重故名为深心。

疏。以同上愿校量中供养愿故。故皆略无。疏去下劣垢。论当第三者。论经亦是第二。论释即当第三。

疏。三别地行相中者。初正明。二若不尔下反质成立。三是以具下总明义类以成前理。其五约圆融。一具一切。更有三义。一约相资檀义摄六等。二约相应一念具修。三约理融称性。一多互相摄故。

疏。总收三入等者。此所练净有始有终。初但明练。即是其始。后举回向能练令净即是其终。故前论主以回向居二行之后。先明自利利他。后回向胜进故。言信等净法为所练者。即下论云。信等善法。犹如真金数数入火故。

疏。第二喻中下疏文有二。先正释喻。后金性本有下解妨释成。于中二。先问。后信等有二下解释。释开二门。地前之信则不喻金。证如之信乃将喻金。如来藏中为惑所覆。如在鑛中地。初一净即已出鑛地中。地满皆是入火。

疏。此二不二并可喻金者。谓真心为体。与信等相不殊。更无有二。以真心上离不信浊。故名为信。二三无有违害。即是慈悲。四无悭悋为施。五无懈。六无愚。七无不重贤。八无不怖罪恶。九无有危脆。十无违佛教。故是十行但一真心而为二义。故无二体。并为本有。故可喻金。

疏。虽假供等缘修以成真德者。然第二义自有两义。一约所显性德。二约能显缘修成德。如以知法性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今成檀德。剋实分别。则初一义可以喻火。对治行故。所显喻金。成德如严具今。且融后二以喻于金。以德因真起故同所显。故云后成严具亦不异金。严具喻于后地。广如前说金例皆金疏既了于真下复融初义。亦不异金。以初妄识为体。今真妄交彻故。妄由真生真该妄末。真非妄外。即妄彻真源。若尔则无能练所练。故云寄相显真故分能所。第二发趣果。

疏。一问胜进者。胜进虽向二地。修在初地。亦得名为问初地也。

疏。相及得果等者。是所得法相。疏文有三。初依论释相。次出体三再显法体。

疏。相即方便智下疏出其体。即同如来加请中三渐次也。言能所观相者。相有其二义。一相差别故。二能到地实故名为相。即观渐次观。即举障显治相。则能所皆相。二得即证渐次。三果即修行渐次。疏又此三者下三再显法体。开根本智以成二道。故不取加行。言地上加行胜进旼故者。如欲入第二起十种心。此即加行。而是初地之胜进。意云。胜进既是后得故非方便。

疏。若准论意等者。今疏意明随地智差别地法。而论云成就诸地法者。所谓信等故。第二知中有三。初略举经意。二论摄十句下论释。三以问摄知。二中言摄十为五者。一二二三三四五一故。

疏。行修善巧者。下论云。成坏善巧增长善巧。非詺能知为方便也。此五方便地地皆具。而其随相分别。初一在于解行位中。得在初地。增上在于二地已上。不退在于八地已上。尽至十地。第三增上方便。亦成德殊胜故。行修不顿。初中后别。故有三句。余句可知。

疏。若以相等下第三以问摄知。于中二。先以经问摄论之五。后若摄十句者。以经问摄经之知。第三摄报果。

疏。初行后愿者。行亦自分愿亦胜进。

疏。谓若施若摄者。布施本通二利。今从利他边。说问四摄之初已有布施。何须别说。答有四意故。一布施本是自利。今菩萨行令物倣之。以舍悭贪故。是利他摄中布施一向利他。二布施直论布施。四摄中施乃是摄缘。三布施通于三施。四摄唯约财施。法施乃属爱语中故。四此地正是布施位故。所以别说。经中先明遍施。后常行下常施。

疏。如是一切下不失自利者。文中三。初总释文意。二引论释意。二正释文。

疏。谓利他事中下第二引论释也。论云言不离者。示现不离自利益故。如是诸念事中行已。成大恭敬除诸妄想。释曰。以论难了故以疏间释成。大恭敬即所念佛等。除诸妄想正是念义。是以前明自利之施。令物除悭。今明利他之行。不失自利。是为菩萨修行善巧。疏所念有十下第三释文。此之十念亦即六念。初三念同。四亦念僧。菩萨僧故。次三功德念。即是施戒。六念中略但举其二。今文广故备于诸度。后四求义念。即是念天。第一义天故。

疏。光明功德者。行体清净离垢障故。

疏。分别法义者。以词及辩分别法义二无碍也。

疏。修行剋证禅定胜业者。谓依四禅及四空定发百三昧故。故论云一念发百三昧者。得三昧自在力故。

疏。论意取神力等者。论云。以得三昧故。于十方诸佛及佛所加。诸菩萨所修习智慧故。释曰。如金刚藏菩萨。为诸菩萨说十地等。

疏。次三有悟机者。一往刹。二光明。三正授以法。

疏。是圆融实德故。云过此者。释经复过是数。是数即前出家果中百三昧等论。经此中文广。经云。菩萨愿力示现过于诸数。示种种神通。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眼或境界或音声或行或庄严或加或信或业。是诸神通乃至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不可数知。论释云。于中身者。是一切菩萨行根本所依故。依彼身故有光明及神通。依光明有天眼。以有天眼见前境界一切眼有五种。应知依神通有音声及行庄严加等。音声者。应彼言说故。行是遍至十方故。庄严者。作种种应现故。加者神力加被故。信者依三昧门现神通力。随众生信利益成就故。业者依慧眼所摄陀罗尼门现说法故。略说一切诸地各有因体果相应知。释曰。后总结因体果相。疏已具释。以前经论并皆易见。例前百身百三昧等故。

疏。不显第二离垢地。

疏。所以来者。文二。先举论。后言正位下疏释。谓依上见道而有修道。修道修行三学。上正释论。后前地下解妨。妨云。初地岂无戒耶。答意可知。

疏。言离垢下二释名。先引瑜伽。后谓性戒下是疏暗引世亲摄论第七。以释瑜伽即拣劣显胜。释成上极远离之言不在作意。而无误故。若具引瑜伽四十八云。如是略说菩萨增上戒住。谓意乐净故。性戒具足故。离一种犯戒垢故。一切业道一切因果了知通达故。乃至云若广说者。如十地经离垢地说。离垢地由远离一切犯戒垢故。彼离垢地即增上戒住。释曰。彼既指此故。宜引彼疏。唯识中言具净尸罗乃有二意。一云具足别解脱及定共道共故。虽第三地始发定增。能离过时此地已满。故有定共。二云或唯别解脱。亦能全离加行根本后起罪故。十住毗婆沙即第一论。入初地品释地名中。疏言邪行下第三断障。即唯识文。先断障。后断愚障中论不释名。摄论云。谓于诸有身等邪行障。意云。身等三业有十恶行名邪行障。谓所知下出体。所知拣异烦恼。俱生拣于分别。分别初地已断尽故。一分唯属此地断者从能障二地下具足论云。能障二地。极净尸罗。入二地时便能永断。释曰。以易不显。

疏。由此二下后断愚也。开上一障而为二愚。愚即现行麁重。是种子二。种种业趣愚者。毁责为名。不取恶果。岂名种种业趣。不一即名为种种。种种非一。即是毁责。论更释云。或唯起业不了业愚。谓前一是起业之愚。后一即是不了业愚。非所发业。此二非必能起于业。则其二愚一向是愚。若依此释后之一愚亦愚品类。问所知障不能发润。如何此中能发三业。答唯识第一云。续生烦恼发犯戒业。通所知障。此约误犯故不相违。疏言最胜下第四证如戒为最胜。由具戒故证最胜如。谓此如理最为胜故。如说离欲名为最胜。此亦由翻下是疏释意。弥显戒胜。故智论第十五云。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怖畏中戒为守护。死愚闇中戒为明灯。于恶道中戒为勐将。死海水中戒为大船。故云最胜。余如戒经。

疏。是以成下五成行。诸论皆同疏。得无等菩提下六得果戒于世间得人天身。故于出世得菩提果。并寄下结示。

疏。三聚无误下疏释论科。疏而下列中总句同名直心者。谓今经标云深心下列中总句。则名直心。论经标云直心总句亦云直心则知义一。而疏释深心。云深契事理者。若以深心同论直心。直心即是正念真如。故深契理。若顺起信深心乐修一切善行。即是契事。显义包含。双存事理。疏论云十种直心者。论释总句。言性戒成就者。总该三聚。别对律仪。随所应作下通于二聚。自然而行兼显直义。

疏。谓发起下疏释上论。于中有三。初正释。二然性戒有二下释成上义。第二真如性戒成。前发起净中顺理持戒第一久积成性。成前则令自体净中性戒成就。三今称如下双结上二义。疏别中初四下释别句中二。先科后释释中柔软者。引瑜伽意。于他柔软直就论意。是自柔软。柔软即喜乐。则持戒之人心无恼悔故生喜乐。

疏。二堪能等者。依此性善持戒是净业也。烦恼已下离业因。既因离果离故。难持能持。

疏。所以鹅珠草系下成上能持难持。鹅珠即阿閦佛经大庄严经论第十广有其缘。今当略示。谓有一比丘至金师家。其金师正为王家穿珠。由比丘着赤色衣映珠似肉。有鹅吞之。金师失珠。傍更无人。决谓比丘盗其宝珠。询问。言无。遂加栲楚。比丘了知珠为鹅吞。为惜鹅命甘苦而默。殴击血流鹅来唼血。杖误杀鹅。比丘见已便言珠在。金师问言。何不早陈受斯楚毒。比丘答言。珠为鹅吞。我为持戒惜鹅命故。默受斯苦。鹅若不死。设断我命我亦不言。金师白王具陈上事。王加敬重。言草系者。亦此论第三有诸比丘行于旷野。为贼剥掠衣服罄尽。群贼共议。恐报王知咸欲杀之。中有一贼语同伴言。不须杀之。比丘之法不伤草木。可以草系必不驰告。群贼从之。既无衣服。风吹日炙。蚊蛭虻蝇之所唼食。夜闻恶兽恶鸟之声。长老比丘劝诸少年而作是言。人命无常要必当死。今莫毁戒。说偈劝之。中有偈云。伊罗钵龙王。以其毁禁戒。伤盗于树叶。命终堕龙中。诸佛悉不记。彼得出龙时。能坚持禁戒。斯事为甚难。时诸比丘既闻偈已自相劝诫。引昔作恶。为他杀害丧身无数。今为护圣戒分舍微躯。至于明旦国王出猎。初疑禽兽。复谓尼乾。及至询问。具说护戒。王心欢喜解缚称赞。海板比丘同此卷说。此上二句即是行体。后二句行修。三守护根门即修方便。四寂静者。行成离过顺于涅槃。守护根门。前已广引行成离过。不见能持所持戒等。了戒如空顺涅槃矣。疏五纯善下次三摄善中。初一自分摄菩提分善。二者上摄佛善。言如真金者。虽被锻鍊精纯无减故。后句离过。又初通摄菩提分善。次句别语戒善。后句亦通离过。七者诸有势力弃而不顾。正是论意。不似难陀下略举戒过于善。例知诸有势力亦因施等之所致故。八九二句明饶益中。前句彰悲正明饶益。后句智导方无爱见。第二自体净疏文有四。一总科。二摄位。三料拣。四释文。今初。律者法也。仪谓轨仪。离诸过恶不违法制。故论名离净。论有二名。初云一者离戒。即后释初门竟云。亦名正受净受即受戒法门。离即随戒行相。不杀等十顺益名善。要期在己名之为摄。离诸过恶名摄善戒。兼济有情名饶益众生。益而离过名饶益戒。

疏。此三聚戒下第二摄位可知。

疏。律仪通于止作下第三料拣。于中二。先通拣三聚。前二自利。后一利他。前中律仪即是恶止。摄善即是善行。后又初律仪下唯拣初二。初二滥故。于中有二。先正拣。后展转解妨。今初。已是通难。谓有问言。律仪之中既有止作。止即止恶。作即善行。作同摄善何言律仪。但明恶止故有此答。皆百论意。谓论初外道问云。佛说何法。答云。恶止善行法。释曰。杀等诸恶止息不作名为恶止。三业正行信受修习名为善行。外道便为立后重过云。外曰。已说恶止。不应复说善行。内曰。布施等是善行故。谓布施是善非恶止故。复次如大菩萨。恶已先止。行四无量怜愍众生。复止何恶。外曰。布施是止悭法。是故布施应是恶止。内曰。不然。若布施便是恶止者。诸不布施悉应有罪。释曰。此是反难明施非恶止。今翻顺用明不施忍而无有罪。又律仪中作谓持衣说净等。不作有罪。非施忍等。故不同也。

疏。若尔下展转通难释成前义。先难后答。初难亦是百论中意。外曰。已说善行不应复说恶止。内曰。止相息行相作二相违故。是故说善行不摄恶止。外曰。是事实尔。我不言恶止善行是一相。但应恶止则是善行。故言善行。不应复说恶止。释曰。此正同今经。杀即是恶。离杀名善。故律义中亦离杀等。摄善戒中亦不杀等故。二难分疏古释下答。先叙昔解。其第二解亦是百论中意。前所引布施是止悭法。答中后决云。复次诸漏尽人悭贪已尽。布施之时复止何恶。或有人虽行布施。悭心不止。纵复能止。然以善行为本。是故布施是善行。释曰。此论意明布施虽有止恶以善行为宗。律仪虽有作持以止恶为宗。斯就正助分成二聚。

疏。今更下申今所释。非弹古义。但助成别相耳。大同后义在文易了。

疏。今初律仪下第四释文。疏今居地上方行十善者。然十善通佛。此亦不徵差别说之人天因耳。故今深玄不合行此。又此善中先离杀者。然小乘四重淫戒最初。初有三义。一者此戒人之喜犯。二者劫初起过此最为先。余之三戒亦皆次第。三者淫爱惑业招润生死。二乘厌离故制在先。今十善十恶菩萨十重皆杀在初者。杀罪过重。善恶皆初。菩萨大慈居十重首。又智度论十三中说杀有十恶。一心常怀毒世世不绝。二众生憎恶眼不喜见。三常怀恶念思惟恶事。四众生见者如见蛇虎。五睡时心怖觉亦不安。六常为恶梦。七命终之时狂怖恶死。八者种短命恶业因缘。九身坏命终堕泥犁中。十若得为人常短寿命。释曰。今但离杀十恶顿亡。故大论云。远离一切杀生者。示现远离利益胜故。

疏。二离起因者。其受畜因畜则行杀。为受畜因。有未必杀此则犹疎。故名为缘。其贪等惑起杀则亲。故名为因。

疏。二为贪众生者。前则贪财。此则贪味。言今有愍伤之仁者。俗典云。愍伤不杀曰仁。释经仁字恕己为喻此释恕字。即涅槃经第十云。一切畏刀杖。无不爱寿命。恕己可为喻。勿杀勿行杖。

疏。二对治中疏文有二。先正释后简滥。今初。言杀生祭祀者。亦百论文。彼论因说舍罪福义。以福舍罪。以无相智舍福。外便救云。外曰。常福无舍因缘。故不应舍。释曰。由前菩萨说舍福因由福灭时苦。是故应舍。外便云。我有常福则无灭因。故不应舍。何谓常福。彼云。如经说。能作马祀。是人度衰老死。福报常生处常。是福不应舍。释曰。今但要彼愚痴故举其过。拣言不同。彼论广破言其无有常福故。是愚痴邪见。

疏。此中慈益下二拣滥于中又二。先正拣显因果离。是依主释。今是持业后若尔下通妨。先举妨。从前约本有下释。疏三果行中二。先略释文。后麁中成杀下明具缘成杀。于中三。初依本论正释。二然杂集下引他论会通。三又境相下指广在余。今初四行等者。思即意业。是行体故。言拣错误者。两境历然谓之错。一境易夺谓之误。谓如二人并立。本欲杀东人刃及西人。即名为错。本欲杀张人。王人来替。或居闇处。或不审实。作张人杀。名之为误。本斫非情及欲杀畜。错误害人。亦不成业。

疏。五体谓身行加害断命落究竟者。然诸众生揽五阴成假名众生。念念生灭前灭后续。非断非常假立命根。令其色心而得相续。亦刹那灭。前念既灭后念当生。断今不续名为杀生。亦名断命。对前未断名落究竟。故次疏云即拣前四以为方便。余二段可知。

疏。一内心止足即离起因者。心足即是不贪故。引廉贞之士。书云。廉士非不爱财。致之以义。意云。此无非理之贪也。文选云。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恶木岂无阴。志士多苦心。

疏。二此地具无尽财者。从初地来檀度满故。即具无尽财故。此地亦具。从然杀中下对前料拣。

疏。二对治离等者。慈即与乐故。论云对治者。谓布施故。疏云。则于自资财尚舍而安彼恕己为喻者。我被他盗忧虑百端。则喻于他同我忧苦。言他有二义者。义必有二。而论经但云不坏他财。论云。以不贪故不坏当来资财。以他人易故。论不释。

疏。三果行离疏文有三。初分麁细。次而文通为下具缘成犯。后对显差别。二中余处亦唯四缘。今开是他总一缘。成初二缘身拣自身取自身物不是盗故。事拣无情。要是他用。虽非我物他不摄受。亦非盗故。如无主物。想者知是他物。行者即谓思心。言翻终不盗心者。应言盗心取也。若无盗心。虽知他物。应暂用取。或同意取。或拟令他知。皆非盗也。五体谓举离本处者。此是盗业究竟则显前四方便。亦是成业时分杀要。断命不续。淫与境合。盗要举离。如于床上手执其物。虽与境合未名为盗。要须举离。才离于床。纵更不取亦已成盗。

疏。杀淫于他下三对显差别。一对杀淫以辨麁细。二又杀有多下唯对于杀显具缘处别。则显盗中通于麁细。以辨具缘。

疏。一内心知足离于起因者。起因即贪。贪心难满故行邪淫。二自足妻色。离受畜因者。不足于妻方有邪故。自足故无。则足字两用。一唯取知足属心。二连上自妻足故。离受畜因故。晋译论经下通会二经。自足乃由等者。成彼二经。明登地已上无非梵行。但由寄报示有而已。无有从事。则显自足妻色。知足之言似不惬当但拣淫妷过度。故云知足不妨从事。从知足约心亦不妨梵行者。显今经意。以有知足之言。则有离起因义无贪心故但云自足唯离受畜因耳。亦不妨梵行者。但明心中知足。非于事上知足。正同净名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则知足之言妙矣。翻显自足之言未有梵行之相。

疏。现在梵行净故不求未来妻色者。经说求天五欲修梵行者。名污梵行故。

疏。他守护女此为总句者。上取于他妻妾。下取亲族媒定。当中一句为不正中总共护者多人护故。然女有三从。一在家由父。二出嫁由夫。三夫亡由子。纵三尽无由。为宗族所护。言子等者。等取孙姪等。媒定之言通于在室及以曾嫁。上言六亲者。即父母夫妻兄弟之亲。

疏。二全谓具足等者。等取半戒十戒及于五戒。以终身故得名为全。疏以其淫境下显无具缘所以。言无想疑者。谓无人非人想道非道想及与生疑。但与境合皆名犯也。

疏。约邪淫说者。难言四重之淫境合便犯故无想疑。邪淫之戒岂无想疑。谓自妻他妻想。他妻自妻想。及二生疑。岂无不犯。故今通云。据此即有。今显菩萨于其自妻决修梵行。故不于邪淫而说具缘。

疏。违想背心者。设违于境若顺于心。不名妄故。

疏。无别贪等以为异因者。贪瞋对杀等即为异因。今诳他思心即是贪等。故无离思之外别有异因。

疏。故身三各具三离下通拣三业。此皆论意。然其贪等通与七支而为其因。身三之因亦用思心。然起有难易故。论为此释。是知起因自有二种。谓近与远。身业难起。故明贪等以为远因。隐其思心之近因也。口业易发。但彰思心以为近因。隐彼贪等之远因。故不明因离。且如有人先贪财色。后用思心而起妄语。斯则贪等而为起因。则妄语多因于贪。恶口离间多因瞋痴。又如妻财以不足故。而行淫盗。是知亦有不足财故而行妄语。故外典云。贫不与无信期而无信自至斯则亦有受畜之因。是知论主顺经文略。且从难易及多分说身具三离口四唯二。

疏。谓心事。虽实下疏释上论。以其时语恐滥言不应时机。亦名绮语。故显其相。彼绮语中虽是善言。不应时机。亦名绮语。今明回互见时令他损恼。故不同也。疏。以细况麁者。细属于心。声闻不制。今菩萨无心梦亦不妄。

疏。此言覆藏之语者。细寻可知。疏即不破坏行此唯约心者。谓若有离间之心发言。则成离间。今无此心故无离间过。无离间心即是离间对治。而论标云。一对治离。二果行离竟。便云对治离者。谓不破坏行。一者心。二者差别。乍观此文。则似论主就对治离中分心及差别。然论意以对治离难解。故别释云谓不破坏行。一者心。二者差别。自是双释对治及果行章。故下释文牒心释对治。明不破坏行。牒差别释果。故疏以心属于对治。以其差别属果行也。

疏。如野干诈亲师子者。即四分律有善膊虎。与善牙师子为友。为野干所破。广如彼说。

疏。是离间体故名为身者。身苦是体与业何异。身约正破。业约所传。言业之麁细耳。

疏。此之四语义一名异者。义即体义体一名异耳。

疏。后二明前语体不出二类者。论经无庸贱语。有不断语。而论总释四语之后。有对语不对语鄙恶常行。释曰。即以常行释于不断又重释云。于中现前语者。麁而不断。不现前语者。微而不断。意云。对面为麁。不对为微。不断通二。今以经无不断别有庸贱。故更不举。论中再释。

疏。自违于戒者。既能苦他又令瞋恚恼彼深故违恶口戒。亦违自赞毁他之戒。

疏。令他违戒者。令犯瞋戒。以忆持不乐遂生怨结。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瞋不解便犯重戒。疏。润泽者。语必益他名为润泽。故翻苦他令瞋二语。谓柔软者。柔谓柔和。软谓善软。言为戒摄故为柔软。柔和即无毒害。善软即无麁犷。犷谓犷戾。易伤折故。害谓损害。如剑戟故。今柔软故无损无害。论释不犷云受行不断。远公云。常说非暂。故云不犷。故上释犷云易伤折。是故菩萨言必顺道。尽未来际常行善言。斯亦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至坚也。疏。和悦意中而发言者。易系辞云。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言。注释云。易和易也。翻上瞋忿。理必然也。疏。说顺人天者。世报适情故云悦乐。

疏。又悦意下三语展转相释者。重释此三。上各别配故今展转。谓云何悦意。可乐闻故。云何乐闻。闻者喜悦故。

疏。善入人心等者。此以一语翻于三语。言今说顺涅槃故令善入人心等者。等取余二。谓说涅槃则如甘露入于身心。岂如火烧。闻清凉乐岂当热恼。内外冥寂怨结岂生。

疏。生三昧故者。总出所以。前则闻时不喜忆时不乐。今闻顺三昧法喜适神。忆其正受轻安怡畅。而言多人爱乐者。论云。怨亲中人无不爱乐。以言顺三昧。何厚何薄。论又云。此语能作二种益。一他未生瞋恨令其不生故。闻爱乐复生三昧。即是悦乐。二者未生亲友令生故。即下身心踊悦。由自身心欢喜敬信。亦令他闻欢喜敬信。欢喜敬信即是踊悦故。疏云自身他身生亲善故。翻前失于相知之乐故。古诗云。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世俗之乐尚尔。况出世善友之乐哉。

疏。三思而后言者。出论语。

疏。略说有三者。一教化生信。二教授生解。三教诫成行。

疏。即时字别义者。时即教化体也。以言含于义者。即经义语义即义理亦云义利。疏。有罪者制。如杀盗等。无罪者听。如畜长等。举者。律云。不见不忏恶邪不舍。举弃众外者。为除恶人。今此举者为除其罪。此是彰举非摈举也。言如法举者。具举德故。谓一慈心不以瞋恚。二利益不以损减。三柔软不以麁犷。四真实不以虚妄。五知时不以非时。具此五德名为如法。此云巧调伏。论云。毗尼释以灭诤。毗尼云灭亦调伏义。

疏。又此一句下上释决定。下释随时筹量。一则筹量有罪无罪故。律云。知有罪无罪是名律师。二则通皆筹量制听举折等故。

疏。总举皆须筹量得所。

疏。以贪是业有之本者。有即是业亦是三有。故十二缘中过去名业。现在名有。而贪若未决但名烦恼。决即名业。故为业本耳。不似杀等依贪等心方显身口行杀等事。故云更无所依。所依既非揽因所成不同杀等。故无果行。既无因果安有二离。

疏。二他所资用是体者。事但明他拣于自己体即金等。是所贪物体。拣非他用有。虽非我贪不成业如山川等。

疏。一所用事谓金等者。然所贪物通于财色。论略举财。亦可于色决贪。是邪淫境故此不论。疏三终起夺想为贪等者。论经有二贪心。经云不生贪心不求不愿不生贪心。多是译人见其言重。略去一贪。复比论经倒为其次。

疏。依论次亦倒释经。前轻后重。是则贪心含于总别。总则三句皆不贪性。

疏。故意三中要具五缘下拣业异惑。即瑜伽意。本论亦云。前二为细。后一为麁。麁即成业。显今菩萨细亦不起故并不之。

疏。治彼染着无利润故者。以善法益。令离彼放逸则名利润。五于发菩提心等者。论云。于发菩提心众生。恐于无量利益行中勤劳疲懈。今摄令起造。治彼疲懈令不退转。

疏。非一一别对故云总也者。论云。此慈心等有六种障。此非分别。亦非一障对。释曰。言非分别者。亦非二障三障对前一治。亦非一障对前多治等。故云非分别。今疏但云是总非别已含上二义。

疏。增恶名害皆有已生等者。易故不显。若依论中具委说者。自身善法未生令不生。已生令灭。即障善法名怨。自不善法未生者能生。已生者令增长。即增恶名害。后二于他亦然。于他身中不爱事未生令生。已生者令增长。即苦他名恼。他身爱事未生者令不生。已生者令不随顺。即是忌胜名热。疏。前所不说者。上来略论六类之人起慈等六心实则无生不化无益不起。

疏。不行占卜等者。邪见有二。此是浅近邪见。非拨无因果深厚邪见。

疏。夫吉凶悔悋。生乎爱恶者。即周易意。初会已引悔悋者。言者小疵也。恶凶爱吉。而吉凶尤多。疏此所治七见下上来别释。此下料拣。

疏。然邪见恶戒唯是外邪者。邪见唯外。戒取有二。一者恶戒独头而起。此正是邪故偏举之。二附正戒起。今所不取。见取亦二。一执异见。亦独头起。二附内法起。而戒取多独头起故。偏语恶戒。为邪见取少独头起故。多分附内。以难见故。疏家偏明不独起故。故疏云。通内则知有外。

疏。后一明信邪者。以信世间为究竟故。故为邪耳。

疏。次二是欲求者。即前藏非诈善求五欲故。第二摄善法戒。今初堕恶道者。此即明观。此有三意。一何故知。知诸众生不断十恶堕恶道故。二何因知。由前律仪自断恶故。三何故知。菩萨大悲本为物故。有三种者。

疏。依论分三。一者乘恶行往故。此即集因者。论经云。菩萨作如是思惟。一切众生堕恶道者。皆以不离十不善道集因缘故。今经阙集因缘之言。即皆以字摄故。论释云。集因者受行故。谓十不善是所行法。若有受行即堕恶道。疏则非无因等者。论菩萨如是远离无因倒因。善解众生自行恶行住非法处故。非法处者。即是苦果。

疏。后起愿行下文有二意。一明起愿之由。由念众生恶因果故。二便起愿故。论通云。菩萨如是深寂思惟已。欲救众生知自堪能。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九

 

上篇: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下篇:大华严经略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

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 沙门 测撰 将释此经四门分别...

法华义疏

法华义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将欲入文,前明三义:一、部...

无量寿经义疏

无量寿经义疏 吉藏撰 夫真极恬然以虚寂为宗。凝神万境...

大华严经略策

再刊华严略策序 大统国师尝栖託清凉圣境着华严疏数百...

佛说坚意经

佛说坚意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一时,...

乐邦遗稿

乐邦遗稿并序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 愚挺志于净业。誓欲...

佛说耶祇经

佛说耶祇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迦...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佛说太子和休经

佛说太子和休经一卷 僧祐录云失译今附西晋录 佛在罗阅...

佛说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

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卷上(一名普贤菩萨定意) 西晋月氏...

【注音版】摩利支天母陀罗尼念诵法(龙藏本)

(龙藏本)...

天童山景德寺如净禅师续语录

天童遗落录序 夫佛祖道实际理地。本离言语相。然佛事...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

你贪求冥感,魔就来了

开始修行的時候,要先分别什么叫魔事、什么叫魔相,修...

【推荐】祈愿正法重现

【前言】 本光碟所提建言绝非针对任何道场或个人,纯...

决定一个法门尽未来际行去

得有个信心,有个长远心,有个坚固心,自己选择一个法...

古来大德的念佛法

释怀感的暗室厉声念佛 释怀感初习法相宗,后遇善导大师...

青年们的烦恼

青少年朋友们,经常听到你们呐喊着:一大堆的烦心事,...

为小狗念的经

宋朝新罗的高僧元晓,年轻的时候曾跟随大安禅师修行。...

学佛久了,最怕就是起傲慢心

以前广钦长老在建承天寺时,就常以建寺来教育弟子。他...

念佛宜修易行之行

原文: 切不可谓持名一法浅近,舍之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

知道前生是出家人,何不恢复出家人的事业

印祖在《文钞》中说,在苏州有一位吴引之先生,是晚清...

净界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这个生命的改造,简单的说,就是破除我们的邪执,使令...

茹素八年,收获的远不止健康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我和先生已经茹素八年了,这...

让伤害成为生命的一道养料

有一个农场主为了方便拴牛,在庄园的一棵榆树上箍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