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二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二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大文第三十行。

疏。十中初三三宝持下疏文有四。一取论意释。二然第十地下会论同异。三既数名下会论同释。四上辨陀罗下会三处持字可知(五十四经)疏夫说法下即净名目连章中。时目连于里巷中。为诸居士说法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大目连为白衣居士说法。不当如仁者所说。所以者何。夫说法者。当如法说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等。说法既权实下义取净名之意。

疏。非但依戒者。阿难四问佛令依戒为师。彼以戒为饶益。即是依止之义。

疏。岂畏众生相恼害耶者。以无违逆行多约耐怨害忍故。

疏。八中十句五对者。疏文有二。先标所依法相。而有二意。后然各有二意下双释上二。言各二意者十句五对。各具上二也。下依二意释之。先直就法体但约二谛以明。即释前约境心等五。后二约迷悟下即释上约五法明通。就迷悟以释。上即约境不出二谛。今此约心不出迷悟。悟即正智迷即妄想。由此二故说成五法。五法即分为五。一约相上以如对之。故无相是如。二就妄想上以正智对之。三就如如之上。唯就如如得失以明。四就正智上亦约正智得失以明。五就名上亦唯就名得失以明。五中皆通迷悟。然迷即有名相妄想。悟则唯正智如如。智契于如一味平等。余如前后说。

疏。九中初融三事心佛众生三无差故。后离融相故释不融。然不融中有二。一不坏相。二离融相。离融相约理无可融故。约心无想念故。不坏相约本自融不可融故。从三事下指文引证。

疏。仙陀四实。谓盐水器马前已广释。九义瞿声。即俱舍论云方兽地光。言金刚眼天水。于斯九种事智者立瞿声。唯金刚二字一义余八各一。

疏。如寒得火等即涅槃经。

疏。五以异言说异法者。即摄论第四秘密中第四转变秘密。论云。复有四种意趣四种秘密。一切佛语应须决了。四意趣义已见普贤三昧品。四秘密者。一令入秘密。谓三乘中依俗谛理说有人法。令入俗谛。二相秘密。谓说法相三自性等。三对治秘密。治八万四千烦恼。四转变秘密。欲令悟入总名秘密。论释第四转变秘密云。谓于是处以其别义。诸言诸字即显别义。如有颂云。觉不坚为坚善住于颠倒。极烦恼所恼得最上菩提。无性释云。谓于义转变差别。杂集云。谓说无余义名句文身隐密转变更显余义。无性释上偈云。谓刚强流散说名为坚。此非坚固。说名不坚。即是调柔无散乱定。即于此中起坚固慧。觉彼为坚。世亲释云。不坚谓定。由不刚强驰散难伏故名不坚。于此中起尊重觉詺觉为坚。释曰。彼二家释论言异意同。皆能密说顺得菩提。若取显了于散乱心起坚固慧。则远菩提。今取秘密于定不坚起坚固慧。则得菩提。言善住于颠倒者。无性释云。谓于四颠倒善能安住。知是颠倒决定无动。释曰。若取显了则住于无常计常等四倒之中。不得菩提。今则秘密知于常等于无常等上横计。而起决定知此名为善住。住于颠倒能得菩提也。世亲释云。是于颠倒中善安住义。谓于无常等是能颠倒。释曰。此则到彼所计义名善颠倒。于此安住故得菩提。言极烦恼所恼者。无性释云。为众生故长时劬劳精进所恼。亦引上偈云。一同无性二释无别。释云。若取显说为贪嗔等恼乱行者名烦恼。此即远离菩提。今取秘密精进勤苦劬劳行者。亦名烦恼则得菩提。其第四句得最上菩提。该上二义。庄严论第八对法第十二。皆同此说。

疏。亦犹小乘十遍处者。大乘亦有广略不同。今顺定十故引小乘。至法界品当广分别。

疏。亦犹依禅成八解脱者。亦如法界品。

疏。念想观除者。即智论文。文云。般若波罗密实法不颠倒。念想观已除言语法。亦灭无量众罪除。清净心常一。如是尊妙人则能见般若是也。念想观除约于内智。则不受外境。见色如盲等而言善巧者。非涉事善巧不念不受是入理善巧耳。

疏。初有八句别知缘相者。十二因缘相。二知迷下十二句知染净者。即双知性相迷悟染净犹是约相。广如六地。第一义中二俱叵得。即约性说。三知住下明知心行者。即能知性相观照之心。此中可以寂照虚怀而了。亦为明示心观处也。

疏。亦犹三法印等等取四印五印。并如明法品说(五十六经)疏。如善治船不惧海难。即大品经意。第七地已引。

疏。涅槃春池可于中说者。然此经喻乃有二意。一约教说。二约理说。今引涅槃乃是约教。即第二名春池喻。经云。譬如春时有诸人等在大池浴。乘船游戏失瑠璃宝没深水中。是时诸人悉共入水求觅是宝。竞捉瓦石草木砂砾。各各自谓得瑠璃宝。欢喜持出乃知非真。是时宝珠犹在水中。以珠力故水皆澄清。于是大众乃见宝珠故在水下。犹如仰观虚空月形。是时众中有一智人。以方便力安徐入水即得宝珠。远公释云。此即对前比丘叹昔所解无常苦空无我。真法教其甄拣。于中先喻。后约喻教劝喻中有三。一求真取伪喻。二欢喜持出下知伪非真喻。三是时宝珠犹在水下舍伪取真喻。上方喻意下约喻教劝比丘。文别有四。一约初喻呵其取伪。经云。汝等比丘不应如是修集无常苦无我想不净想等。以为实义。如彼诸人各以瓦石草木砂砾而为宝珠。二约第三喻教其取真。经云。汝等应当善学方便。在在处处常修我想常乐净想。三约第二喻劝知昔伪。经云。复应当知先所修集。四法相貌悉是颠倒。四重约第三喻劝修令真。经云。欲得真实修诸想者。如彼智人巧出宝珠。谓我想常乐净想。关中释云。譬如春时有诸人等在大池浴者。全为设譬使知昔非而学今得。是为用也。春既可乐又开浴之端而大池清旷濯之。甚宜除垢合时。寔唯昔说无常想者。沐浴来集如林集听本为涤累。以譬在大池浴。今喻不称故云有诸人等。经言乘船游戏者。既听致惑遂有失言。言迹似漫。义曰浮虚而在言先则应前过听者。乘以为实。是泛舟之像。离内之外无有实功为游戏也。经失瑠璃宝没深水中者。常与无常理本不偏。言兼可珍。而必是应获由乘漫乖之为失宝也。乖则永隐为深没矣。经是时诸人悉共入水求觅是宝者。听本应取言旨。以从失成求。岂曰知之理数然耳。求必就说为人入水矣。经竞捉瓦石至乃知非真。言旨虽俱以乖为隐。然一本显譬浮。一本密譬沉而取互其实非宝。为草木瓦石之沉浮也。皆谓得真莫不欢喜持出。于伊字之譬及佛判非。明外乃知非也。经是时宝珠至水皆澄清。于取不得为故在水中。于知非为义真旨始现乎语。旨现不复浑迹则是珠力使澄清矣。经于是大众至虚空月形者。既自知谬方见语旨。犹在言下明显如月。无复有暗而理可仰故。如仰观虚空中月也。经是时众中至即便得珠。如说修行为安徐入水。要在修习我常四法而不废替方便之义。先修于常后知无常。如是得成在我岂非智哉。经不应修习无常等想乃至而为宝珠者合也。譬中已悉故略合耳。昔修都非而以为是似彼痴人也。经汝等应当善学方便在在处处常修我想常乐净想者。处处常修此四法者。必以得之为方便也。经复应当知先所修习四法相貌悉是颠倒者。知是则知非。知非则知是。对观然后无惑矣。经欲得真实修诸想者。如彼智人巧出宝珠。所谓我想常乐净想者。要常修得我常乐净。然后都得真实如彼智人也。上生公释远师大同。而不委此此上约权实教旨故引涅槃。若直就经宜用心观约理以说。经中初法次喻。后合。以一切智清净妙法而为宝者具三德故。明为般若净即解脱妙为法身。即体之智曰明。即照之寂为净。斯二不二为法身体妙之至也。凡夫如泥二乘有浅智如潦。光色不改不坏自心令浊水清。即是利他。远见烦恼。异于凡夫。求一切智异于二乘故非凡夫行。非贤圣行是菩萨行也(五十七经)。

疏。初一明清净对治等彼有四分。今具其三。但略无果果非正地故。然诸门一一皆与彼本分相应。有不晓者寻前自了。

疏。今初前三地下疏文有四。初明以此门释四地所以。二谓离有为下释总名。三地经有十下会通彼经。四结云下拣大异小耳。然此中离生有二。一离却生。二离生澁出生亦二。一从无之有曰生。二生长名生余可思。疏瑜伽四十六明菩萨随德假名者。彼论云。一切菩萨当知。复有如是等类无有差别随德假名。所谓名为菩提萨埵摩诃萨埵。成就觉慧最上照明最胜真子最胜住持普能降伏最胜萌芽。亦名勇健。亦名最圣。亦名商主。亦名大名称。亦名怜愍。亦名大福。亦名自在。亦名法师。如是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无边。菩萨当知乃至内德各别无量无边假立相号。释曰下引二论与此全同。一二小异义无以别。

疏。又商主天子经有五义者。一于菩提分住持入故。故名菩提萨埵。二入大乘故。满大乘智故。故名摩诃萨埵。三不可求法智德入故。故名最胜萨埵。四不与烦恼共住为诸众生灭烦恼故。发精进故。故名净萨埵。五令诸众生行净道故。故名极净萨埵。

疏。言义唯实教者。总生下六段。四以回向无休为实。五以定知三昧出入为实。六通天眼但见三千等。三明十力方见过未今。见死此生彼便同力义。非是实教无此义耳。七以加悲念众生为实。又云亦是广七觉中一念觉者。地经约道品等明治。今五根八正即是道品。此广念觉。兼有七觉则与前文影略明耳。八正中以顺一切智异于二乘为实。九定权实双行为实。如初禅离欲恚害是实。而能逆化是涉权故异权小之九定也。下并可思。对前三地九次第定。则知此中权实双行。以实教定故。下指前文。

疏。四门同显道义下出经总标。所以约义须分下出疏。别配所以四中前二是五地修道为六地。庄严道是七地。故云约义须分后二属后。恐是译人一时标耳。

疏。十中前四各一无量者。会五无量界也。

疏。二无量助道下疏文有四。一显同前文。然彼有三分。一胜慢对治。二不住道行胜。三彼果胜上十平等是治他地慢。随如道即治自地慢。俱是第一分。今此即二三两分。二以智契如下释成不住道义。便仍前释正道。三今以圆融下通难释成难云。今是助道岂是不住道行胜等中行耶。故答云。俱为正道并为助道。则助道中有正道故。得合为不住道耳。四然正道不随事转下复有问言。既俱互通那得经中分成二名。故答云。虽则互通而文之中密已拣异。则显文中密已同用空等。显互通义。随事不隐显二别义。

疏。第六无量修道下文四。一显修道是六地所由。二无去来下显其同相。上显义同此显文同。三十中前四下别科配属。四四中下随文别释。于中有二。先释十平等言云。彼从别义开成前八者。一无相故。二无体。三无生。四无成。五本来清净。六无戏论。七无取舍。八寂静故。平等言今总明之。下略有三义。一不起心者约定故。经释云无动作故。二称本性约观智了本性心境冥故。故经释云如本性故。三遣修相者。即上二修亦不立故。释云无自性故。

疏。亦可配三性等者。如初来去即遍计所执性。以不不之即相无自性性下。二以依他圆成。对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可以意得。

疏。四举七喻通显无着者。七喻全同彼文。论释云。此明遣我非有相而有二释。一者前七句以无破有。七喻以有遣无。令不着无故。二者例同于前。亦以无遣有故云我非有相。幻梦影像不坏虚相取不可得。

疏。今别明五藏者。谓脾肾心肺肝也。上总举一腹所有。此唯此五藏下唯一心约事即然。约法皆十融无尽故。

疏。初明十眼等者。疏文有五。一指前经文释成眼义。如实知见为眼义故。二十中下随文会释。三出体。四明次第。五余如别章示。原然诸教章门多分为七门。一释名得名。二辨体。三修成次第。四类差别。五见境不同。六约人辨异。七问答分别。今但义合五段之中。初一义当释名。照瞩名眼故。别名随释中辨。二随文会释中。对余五眼辨开合同异。于中先释前五。但明业用同异。后五即开合同异。前中先总明同异。后别释即分为五。一肉眼中然明见不见。略有五义。一见麁不见细。二见近不见远。三见明不见暗。四见前不见后。五见障内不见障外。斯即亦是见境不同故。

疏。释及引论影出其三而言等者。等取麁细明暗。言天眼方见远等。等取余四。此乃成不见远等非释天眼。今肉眼下举此显胜。四十四下引彼指此。其应字合言说字。此中不说者。即智论指摩诃般若为此中。

疏。然天眼下二释天眼中。先序五眼。言假和合者。即是出体以肉天二眼皆是清净四大。不可见。有对色为体。但人天趣别耳。言不见实相者。即是所见境但翻前见近不见远等。则前五不见。天眼皆见而不见实相。实相是慧眼境故。从今明见心下显此十眼。言似同彼者。心若约相非实相故。今具性相故亦不同。

疏。此中慧眼下三释慧眼。言似法眼者约所见境异。以彼法眼见事及根欲等。今见众生诸根境异故同彼法。此中法眼似彼慧眼者。彼中慧眼见理境故。即如实相也。从所以互下出不同之由。以慧眼但见理故。不见尽灭一异。今举彼不见故云过彼。则显慧眼亦能见。理但同者不举耳。

疏。此中法眼下四释法眼。亦举彼不能显此之能。则一切法如实相言通事实理实。若尔云何分于法慧。然法慧二眼俱以慧数为体。五眼中明自有二义。一慧眼以正体智为体。法眼以后得智为性。二云。法眼从所知法为名。所知亦通于理。慧眼从能知智为名。今正取后义则显慧眼亦通二慧。

疏。彼佛眼下五释佛眼。先举他宗亦约所知境。后今举下会释今文。而有二意。一直桉文则十力狭于一切法也。故云举胜。下又云十力下别显同。彼不出十力之所知。故显唯属佛拣异法慧。故举十力耳。然彼释名有三义。一云。四眼在佛皆名佛眼。此即佛身之眼从主为名。二云。佛者觉义觉即是眼当体为名。三亦可照达佛性名为佛眼者。涅槃云。若人能见身中佛性。虽是肉眼即名佛眼故。以十力当体照达名为眼耳。彼出体云。佛眼即以无功用智为性。或以圆镜等四智为体。皆十力义耳。

疏。后五中下释后五眼。言义兼法慧者。根本智即慧眼摄后得智兼于法慧。又能知即慧所知即法。其出生死眼者。亦前慧眼。慧眼见理故。释无碍眼先正明。后为不坏相下通妨。妨云。若尔一眼即足何用说十。故为此通释。一切智眼中言即是普眼者。名异体一。晋名普眼即佛眼总义。然普眼略有三义。一见普法故。二普见诸法。三所见即眼故。以前二义况出第三。具如毗卢遮那品。若法相宗言。后佛眼下五眼皆佛眼摄。一切智眼即是佛眼。

疏。故知十眼下第三出体。随相别体以见于前。此即圆融总相体耳。

疏。若辨次下第四辨次。唯约十眼明次。次别知根境即慧眼。次引入如实即是法眼。次令得佛力即是佛眼。次寻光而见即通智眼及光明眼。光有智光即同智故。次同归寂灭即出生死眼。后等同法界即一切智眼。其无碍眼以是总故通于前后。若法相中明次第者。约修以明。为导养身先修肉眼。肉眼见麁不见细等。次修天眼。天眼见色未见真境。故修慧眼。慧眼见理不能见事。故修法眼。法眼未圆故修佛眼。

疏。余如别章者。诸章门中皆广说之。然大意要妙上已略具。今更出其见境宽狭。然所见有四。一事。二法。三理。四实。阴界入等差别是事。苦无常等众生根性是法。二空真如是理。如来藏中真常佛性是实。此之四法五眼所见。一肉眼所见见障内等。然凡夫肉眼见百由旬。二乘肉眼同凡夫见。菩萨肉眼如大品说。极远见三千界。如来肉眼与菩萨同。见境分明。天眼有二。一报得随在诸地及于下地。下不能见上。若修得者。智论云。凡夫天眼见一四天下。以小声闻见小千界。大声闻见中千界。阿那律见三千界。缘觉小者见中千。大者见大千。菩萨修得者随人大小所见不定。远者见一切世界。故地持云。菩萨以一切世界为天眼境。报得者大品经说。极喜见三千如来见一切。后之三眼不可以方所定论。唯约得法深浅以辨。二乘慧眼唯见生空。菩萨慧眼具见二空。不能穷尽。如来毕竟。二乘法眼但见苦无常等诸法总相。麁观不能微细。若约不知根欲即无法眼。菩萨法眼了根欲性及一切法。若总若别。若麁若细。而无不穷尽。如来与菩萨同皆悉穷尽。佛眼二乘全无。菩萨人中进退不定。地前菩萨闻见佛性。未有佛眼。地上眼见故有佛眼。若准涅槃。九地已还闻见佛性。十地眼见而未了了。但见自身所有佛性。不见众生所有佛性。于自身中十分见一。如来佛眼穷尽。此明见实。若约人辨余则可知。佛之三身化身具五。报身无肉眼。法身无五眼。若约法性之眼亦得具五。然随法相宗差别。斯法性宗中一一圆融。具如上说(五十八经)疏。与三施九施等者。三施即财法无畏。九施即一自性。二一切。三难行。四一切门。五善士。六一切种。七遂求。八二世乐。九清净。乃至六度四摄皆有此九。十行之初已广说竟。故随显直释者。财施若显。即名财等难行等。不更广引九中别义三中别义。

疏。今初十施等者。言一无向背即清净中别义者。清净有十。今但有无向背之一耳。彼当第八。二遂求施者。遂求皆八今但有一。三二世乐者。二世乐有九。今亦唯二所以引梵本者。不乱之言不顺二世乐。以应时济难顺二世乐故。

疏。余七皆一切施者。一切即是三施。然亦九中之一。然一切有二。一内外之二。二有其三即财法无畏。故下结中十皆通三。今前三有其别相。后七无余施别相故。云即一切耳。五虽兼清净之义不求异熟。即十中第二也。六亦难行者。以兼一切施故云亦耳。难行皆三即三中第二。七内外财等者。内外即一切中初义也。财等通一切中三也。八九下通释后三。先总标。此回向巧即别释第八。治第一过即经中远离有为。治第二过即远离无为。上解释句行不住道下结成标句也。

疏。十度皆有三轮者。梵行品已说。轮即施家三轮。

疏。又四难行忍下上约三忍。今约九忍难行有三。今是其一。于下能忍是一难行。对于上流生忍则易。童僕子息生忍则难。彼合敬顺我合责罚故。言恕不逮者。即晋书中意。晋卫洗马凡所发言皆为实录。时有一人非理相忤。后有僕使所为非理于此二人并无愠色。人问其故。彼对之曰。非理相忤可以理遣。人之不逮可以情恕。故云恕不逮故。以释经中为上能宽。此亦外典。谓居上能宽为下能敬。君子之行也。

疏。又前五于所知等者。上约摄论三慧以明。今此下文即瑜伽论说三相以释五六七。

疏。第二二门明福智者下疏文有二。一总标二门。二福智即道下释二助道具言。乃有三义。一单福是道单智亦然。二合二为道。三双绝为正道。助道具亦三可知。

疏。六坚顺位等者。十忍品初已广引璎珞明竟。十智即智论二十六。

疏。俱舍云大种谓四界者。次句即地水火风即是界品。具云大种。谓四界即地水火风能成持等业坚湿煖动性。释云。初句标三义称大。一体宽广故。谓四大种遍所造色其体宽广。二增盛聚中形相大故。谓大地等。三能起种种大事用故。如地能持等。一义释种与所造色为所依故。大即是种能持自性故名为界。次句辨业。地能持用。等取水能成相火能成熟风能成长。后句出体可知。今但要初句以证界为毒蛇耳。

疏。二明了法者。下疏文有三。一来意。二总。以普贤下显能了智。则是圆智了法无法非圆。今但约相则所了通小耳。三一是凡夫下随文解释。以稚释经之童。以昧释经之蒙。易蒙卦云。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来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来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有德。注云。山下出泉未知所适。蒙之象也。释曰。今正取蒙昧未知所适义耳。言长四善根即煖顶忍世第一法。初地已广。

疏。二谓随信他言而行道故名随信行等者。俱舍贤圣品论云。且于十五心位建立众圣有差别者。颂云。名随信法行由根利钝别。释曰。见道位中圣者有二。一随信行。二随法行。由根利钝别立此二。谓钝者名随信行。彼于先时随信他言而行义故。若利根者名随法行。彼于先时由自披阅契经等法随行义故。此二若至修道。初名住信解。后名见至。疏已具用。

疏。然今既云下拣实异权。先正明小乘。但知我空尚谓法有。安觉自性。而云等者。见真实谛是须陀洹。知无往来是斯陀含阿那含人。不念受生法阿罗汉人。成就四义辟支佛人。一味缘起言义皆通大故有等言。

疏。是以智论下。引证成前通大之义。天台引此立于通教。通大通小通浅通深。今先列名。后当释义。初列名者。一乾慧地。二性地。三八人地。四见地。五薄地。六离欲地。七已办地。八辟支佛地。九菩萨地。十佛性地。大品云。菩萨从初乾慧地至菩萨地。皆学而不取证。佛地亦学亦证故云通三乘法也。二解释者。乾慧地者三乘初心通名乾慧。即是大乘三贤之位。小乘即是五停心等。谓一五停心观。二别相念观。三总相念观。总观无生四真谛理故名乾慧。意云。未得定水故。二性地者。若用总相念成三十七品。初发有漏善入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皆名性地。成内凡故。三八人地。谓信行法行二人体解见道假。以发真断见惑。在无间道即八人地。四见地。即是三乘同见第一义谛之理。同断八十八使尽也。五薄地者。发六无碍断欲界六品惑。证第六解脱。欲界烦恼薄故。六离欲地。谓断欲界五顺下分结尽。离欲界烦恼也。释曰。五顺下分结者。一身见。二戒取。三疑。四欲贪。五嗔恚故。俱舍颂云。由二不超欲即四五也。由三复还下即上三也。七已办地者。即发真无漏断五顺上分结八十八品修惑。尽断三界事究竟故言已办。释曰。五顺上分结者。一色爱。二无色爱。三上二界掉举。四二界慢。五二界无明也。贪过重故二界别明。余三过微二界合说。有此五结不超上界名顺上分结。八辟支佛地者。缘觉功德力大故能侵余习气故。九菩萨地从空入假。道观双流深观二谛。断习气色心等无明。得界外法界道种智。游戏神通学佛十力等故。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资于智慧。一念相应慧观真谛究竟习气究竟尽也。故智论云。声闻智慧力弱。如小火烧木。虽然犹有炭在缘觉。智力强如大火烧木。木然炭尽余有灰。在诸佛智力大如劫火炭灰俱尽。亦如兔马等喻。菩萨佛地名异二乘。何得言通。答名字虽异同是无学。应供得二涅槃共归灰断证果。是一名义不殊。是名同义。究竟俱同也。广如天台四教。

疏。此上二下结。第二三即上所引俱舍意也。

疏。四第八人者。俱舍二十三贤圣品释住果极七返偈。先问云。此预流名为何义。若初得道名为预流。则预流名应目第八。若初得果名为预流。则倍离欲全离欲者。至道类智应名预流。下答意明初得果故名为预流。以超断者不定初得故。俱舍大疏宝公但云若预流名目初得道。即初见道第八人应名预流。亦不释于第八所以离欲等言。小疏释云。其苦法忍即是第八人。于八忍中从后疏之为第八故。若义林法师大疏钞云。八人地谓预流向也。四向四果从后数之为第八故。婆沙三十六第八圣者。谓随信行及随法行从胜数为第八故。又更一解。与小疏同。探玄引大般若。亦初果向同于林公从后数之。泽州远公引古婆沙论。詺须陀洹向以为第八。而对见道前七方便故名第八故。彼论中问言。云何为第八人。所谓信坚及法坚。钝根之人见道名信坚。利根之人名法坚。释曰。此上全同林公引文。而取义逆顺为别。俱未见文。以义取人远公理长。第八之名所以顺故。远公又云。外国相传云。更有八人者初发心人而未有行。二有相行人憎厌生死乐修善法。三无相行人学观空理破离欣厌。见人行恶心无忿怒。见人修善亦不欣庆。四方便行人虽见法空而常随有起诸善行。此四在于善趣地中。五者习种。六者性种。七者解行。八者圣种。初依地前未同圣种故非第八。第八人者不名凡夫。彰异于前云不名凡夫。拣异初依名为菩萨。当相以论不名为佛别异于后。释曰。远公解前顺今文。后非今意。彼释四依故可用之。因便引来以彰异辙。今疏正意取初果向。而俱舍小疏亦是初向而局苦忍。义成大局亦彰异辙。非用指南下引智论八人。亦初果向通十五心。而若约超断容余果向。

疏。故智论中有八人地者。证前文是初果向。桉前十地。第三八人在于见道无间道故。五十九云。八人地者。所谓见谛道中信行一。法行二。须陀洹极六七世生三有须陀洹今世烦恼尽得阿罗汉。四有家家须陀洹三世生已入涅槃。五有中间须陀洹。六除第三余中间入涅槃。七住六住无碍五解脱中者八。皆是须陀洹向。释曰。此则初果向中有八种人故名八人地。非独第八。然此八人望七方便皆是第八。二义俱成。谓亦名第八亦名八人地也。故疏引来证成初向。望后第五既是初果。此为初向次第分明。若唯取于苦法忍者。余之七忍何以拣之。又十四心何以不取。又十五心皆未得果。论主何独将苦法忍而为难辞。林公成立为初果向理则无违。而从胜进数亦无所以。正义如前。

疏。若约超断等者。此下拣滥正取初果之向。不取二三果向。以超断人不定初得故。经略无。以义合有故复出耳。即俱舍云。具修惑断一。至五向初果。断次三向二。离八地三向。至第十六心。随三向住果。名信解见至。亦由利钝别。释曰。今疏取意展彼颂文以成长行。理皆已具耳。上智论文名家家。亦俱舍义颂云。断欲三四品。三二生家家。断至五二向。断六一来果。释曰初两句明家家下两句明向果。即预流者。进断修惑若三缘具转名家家。一由断修惑三四品故。二由成根德能治彼无漏根故。三由受生更受欲界三二生故。颂中但说初后二缘不说成根者。预流果后进断修惑诸无漏根理必合有。义准已成故颂不说。言断三四品受三二生者。若断三品名受三生。若断四品名受二生。谓九品惑能润七生。且上上品能润两生。上中上下中上各润一生。中中中下合润一生。下三品惑共润一生。既上三品能润四生。故断上三品四生便损名受三生。既言中上亦润一生。故断中上品惑。复损一生兼上损四。都损五生受二生也。问何故无断一品二品五品名家家耶。答必无有断一品二品不断三品中间死生。无有断五品不断六品而有死生。谓由圣者得初果已断欲修惑起大加行。必无未断一大品(三品名二大品也)有死生故。故断一品二品必断三品也。断第五品不断第六品者。谓第六品证一来果。以无一品能障得果故。断五品必断第六。余如彼说。所以引此文者。即下一来不还断惑多少皆要此故。

疏。五初果等者。即前共十地中见地也。然俱舍等以第十六心先已见理不明见道见。道要须未见今见故。今道已先见乃重虑修行。故名修道。智度论意至第十六是解脱道。断惑方终见谛始圆故名见地。

疏。释众结断乃有二意。先总后别总有三正三随者。三正即涅槃经。谓身见戒取疑。俱舍说断其六故加三随。边见随身见。执断常者必依身故。见取随戒取非因计因必计胜故。邪见随疑疑无之心断善根故。亦可下二别明八十八使。前俱舍中共引颂云。苦下具一切集灭离三见。道除于二见上界不行恚故。欲苦有十集灭各七为十四。道下有八成三十二。上二界四谛各除一嗔。故两界各二十八。故成八十八。此见所断。若语修道欲界断四。谓六根本除见及疑。但有贪嗔痴慢。上二界各唯除嗔。二界各三故有六。合欲之四共成十使。即三果已后断之。复合前名九十八使。更加十缠为一百八烦恼。

疏。由见谛断无明漏者。无明漏亦名无明流。四流之一。

疏。六一来果者。更一往天上一来生欲界故。而知无往来者即般若意。金刚十八住处中。第五胜中无慢住处。经从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下。是意明。小乘四果尚得离慢。岂况菩萨求大菩提于初回向不离慢哉。故判此文是十回向初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言离慢者。是离我慢。文中四果皆有三段。此初果中上即如来反问。二须菩提言不也世尊此即答也。意明无念。三解所以者。经云。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释曰。意云。须陀洹梵语此云入流。入圣流故。谓至第十六道类智心即入圣流。所以入圣流者。由了第一义谛无所入故。则不起心念言我入流。若有念虑言我入流不契谛理。则不入圣流。而此无念无入即无漏圣智。故不入于六尘之境。故上疏云。由见谛理断无明名生无漏。二一来果。经云。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问也)须菩提言不也由尊(答也下释云)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释曰。断六品惑解脱道中契于谛理更不生于一往来念。若有心念即有我慢。岂得圣果。故今疏云知无往来。三不还果。经云。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名阿那含。释曰。大意同前亦无心念断五顺下分结名为不还。疏乃至八地惑皆断者。非但断欲修惑。更进断四禅三空并前欲界故云八地。当处不还。以非想惑皆断尽者。成阿罗汉故。八地则已该于三界。故云不乐三界。上之二界犹不爱乐。故云而实无来。四无学果。经云。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释曰。阿罗汉断五上分结。总说所断之惑。有八十九种。若见所断总有八品。即上下八谛。若修所断三界九地。地地有九成八十一品。亦证八十九品无为为应果体。言应果者。应受人天一切供养。若有心念不契无为。即是我慢着我人等。由无心念故名应果。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今经略无无念之义。八无学下辨罗汉法。六通等义前后已具。今取前后曾未说者即八解脱。略示名相。俱舍颂云。解脱有八种。前三无贪性。二二一一定四无色定。善灭受想解脱微微无间生。由自地净心及下无漏出。三境欲可见。四境类品道自上苦集灭非择灭虚空。释曰。初句总标。次两句别名前三解脱。第四句别明次四解脱。第二行颂明第八解脱。后一颂总明所缘。言解脱有八种者。一内有色观外色解脱。谓于内身有色想贪。为除贪观外不净青瘀等色。今贪不起故名解脱。第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谓于内身无色想贪虽已除贪为坚牢故。观外不净青瘀等色。令贪不起名为解脱。第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谓观净色令贪不起名净解脱。观净色者显观转胜。此净解脱身中证得名身作证具足圆满。得住此定名具足住。四无色定为次四解脱。四解脱各能弃背下地贪故名为解脱。后第八灭受想定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弃背受等名为解脱。依婆沙论此言解脱者。谓弃背义。前三无贪性者。初三解脱无贪为体。近治贪故。三中初二不净相转。作青瘀等诸行相故。第三解脱清净转。作光鲜行相转故。此三助伴皆五蕴为性。二二一一定者。上二即初二解脱。下二即初二禅以初二解脱依初二禅起。故云二二。一一定者。上一谓第三解脱。唯依第四禅起云一一定也。以第四禅离八灾患慧心澄净故。有净解脱。四无色定善者。四无色定解脱以善定为体。非无记染非解脱故。亦非散善性微劣故。无散善者如命终心也。灭受想解脱微微无间生者。灭受想解脱也。有解厌背受想。有解背一切有所缘心。有云。解脱定障故名解脱。微微心后此定现前。入灭定心总有三种。一者想心。二者微细心。三者微微心对前心已名微细。此更微细故名微微。从微微心入灭尽定。由自地净心及下无漏出者。明出灭定心也出灭定心。或有顶净心或起下无所有处无漏心。如是入心唯是有漏。通从有漏无漏心出。三境欲可见者。初三解脱唯以欲界色处为境。有差别者。初二境可憎。第三境可爱。四境类品道自上苦集灭者。四无色解脱各缘自地上地苦集灭谛。及缘九地类智品道。为所缘境非择灭虚空者。无色解脱亦缘自地上地苦谛集谛上非择灭。及缘九地类智品上非择灭及虚空。为所缘境。问第三静虑宁无解脱。答第三定中无眼识所引欲色贪故。自地妙乐所动乱故。故无解脱。问行者何缘修净解脱。答为欲令忻故修净解脱。前不净观令心沉慼令修净观。策发令忻或为审知自堪能。故谓前所修不净解脱为成不成。若观净相烦恼不起。彼方成故。问何故经中第三第八解脱得身证名非余六耶。答以八中此二胜故。二界边故得身证名。第三解脱唯取净想。令惑不起名为殊胜第八解脱以无心故为殊胜。第三解脱在色界边。第八解脱在无色边。疏文对会可知。言余义已见上文者。谓六通即三地及十通品说。九定即此品。灭定亦如六七地辨。广如九地。诸论即瑜伽智论唯识等说。然萨遮尼揵子经第五亦广说六通等。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二

 

上篇: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下篇:大华严经略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并序) 唐翻经沙门法藏述 夫以。...

两卷无量寿经宗要

两卷无量寿经宗要 释元晓选 将申两卷经旨。略开四门分...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卷上 零妙寺僧释不可思议撰...

新译华严经七处九会颂释章

华严七处九会颂释章序 昔者圭峯禅师有华严纶贯之作。...

阿弥陀经疏钞问辩

《疏钞》既出,有不惬者,致辞诘难。其可从者,忻然从...

佛说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

佛说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卷上 曹魏代失译人名 东方...

慈悲药师宝忏

消灾延寿药师忏法卷上 熏修药师忏仪 严净坛场 杨枝净...

杂宝藏经

杂宝藏经卷第一(有九缘)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佛说法集名数经

佛说法集名数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

赞阿弥陀佛偈

赞阿弥陀佛偈 昙鸾法师作 南无阿弥陀佛(释名无量寿傍...

七佛父母姓字经

七佛父母姓字经 失译附前魏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

差摩婆帝授记经

差摩婆帝授记经 元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闻:...

谛闲法师《普贤十大愿王别释》

一 缘起 山僧,今日受吴璧华居士请,讲普贤行愿品;因...

一切众生皆得度脱之道

靠自力修行,我们解决不了见惑思惑的问题。没有遇到出...

沙弥的十戒

沙弥的生活轨范,共有十条守则,名为沙弥十戒,是从五...

舍弃自我,依止真如

佛陀的法身功德是有六种的修行过程所成就的,这以下就...

来生怎么样就要看你今生怎么做了

你的来生会是什么样子呢?贫穷还是富贵?健康还是多病...

如何理解「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问: 如何理解《金刚经》中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

露宿街头的富翁

古时有一个富翁,广厦千间,妻妾成群,富甲一方。 忽然...

活在当下益处多多

有人曾问释迦牟尼佛:梵行圣者,你们居住在树林简陋的...

圣严法师《爱情的智慧》

佛教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

律航法师:三皈五戒的问答

三皈依的问答 问: 什么叫做三皈依? 答: 皈是归向,...

你有佛缘吗

一、心中有佛是佛缘 佛缘,是心与佛的交流。学佛是对...

在道场里要懂礼仪守规矩

在道场里要尊重三宝,要懂礼仪,要守规矩。站有个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