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九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九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疏。第二正说下分二。先依论科。后七中下料拣。先以论对经料拣。后又前二下。约三心料拣。七名广义至文当知。略已释竟。

疏。先标集德处者。于中先拣滥正释故。论云七地总相。后以是功用下。出总所以。四节之总初地已释。谓一入位。二入地。三入无功用。四菩萨地尽。

疏。前三同相者。此是体相非标相也。

疏。一二种无我上上证故者。即论文此下疏释。十地同证二无我理下。二句皆有三段。一举经。二举论释。三疏释论。二中不住道清净故是论。三中彼方便智行所摄满足助菩提分法故是论。余皆疏释疏。四常念下。即经常念如来力无所畏不共佛法。次牒论文。后疏释牒论中。论有二节。一先牒前文。二念通达佛法。即以前释此。就牒前文中牒两处文。一所说法分别智。即牒前因分中义。后教化智障净胜。牒前清净分中义。疏谓前十法下。疏释论。依前二段释之。先释牒前因分中义。故云谓前十法明门是智分别故。前疏云。明为能入之门。法为所入之法。此上疏指前经。从依彼智。明入如来所说法中。即彼论释彼论。具云得证地智光明。依彼智明入如来所说法中。释曰。得证地智即四地证智。其光明。即前三地得此四地证智前相。此两处智俱欲通达佛法。佛法是三地求多闻。所得即十法明门中。所观察众生界法界世界等。

疏。次教化智者。即释论牒第二段经。先标牒。经具云。以十种智成就法故。得彼内法生如来家。言障净胜者。即论牒前。论释谓灭三地下。疏取意释论。若具论文言。云何于如来家转有势力。依止多闻智障究竟故。除灭智障摄胜故。今疏已释。

疏。上之二段下。释论念通达佛法。即以前释此也。二处皆念通达佛法。佛法即力无畏等。

疏。五地中等者。即经善清净深心思觉。

疏。三种大悲者。即大悲为首。大悲增上大悲满足。观因缘生灭。

疏。七中二句者。一大慈大悲不舍众生。二入无量智道。疏云以无量众生界故。入无量智道者。全是论文。入无量众生界。是彼初句无量智道。是彼第十六句。以与此相应故。应具二十句十对。第二句云。入无量诸佛化众生业。三入无量世界网。四入无量诸佛清净国土。余广如彼。第二净忍分。疏文有二。先总科。后然无生下就类明忍成。前三段之中前二段也。

疏。今初中下疏文有七。一释初总句入一切法言。二以历事下总科。三四中一破相下显功能。四若寄位下约位。五又此四中下出体。六依佛性论下指广。七事无生下随文解释。初二可知三中然相实名事泯事入理。名事无生。良以无生缘起成事。是故泯事即是无生故。能破相即遣有相也。二破性者。破遣有性也。法体名性。以一切法各有性故。泯性入如名性无生。良以无生缘起成性。是故泯性即是无生。三因泯者。即离因相因有始终。三世分异名数差别。证实返望本无此数名数差别无生故。地持云。不知无言自性事故。三世差别。以知无言自性事故。三世中一切平等。四果离者。即离果相。果位业用名为作业。证实以望无业可得。名业无生。是故结云前二破相入如后二证实舍相。一破有相。二破无相。二俱破相。二俱入如。三四皆证实并舍相。如文思之。四约寄位中舍相入实故。是加行性相双遣故。为根本用。是后得于理必然。三通始终三世别故。五出体中大同第六。三性但合为真妄耳。则妄通依他遍计真唯圆成。依佛性下六指广者。即三性分别。言佛性论者。即彼三性品。论云由有三性故说不了义经。达三性者。自然显了名了义经。如经中说。若人得无生法忍。则不退堕。问云。此言云何成立。答曰。由三性故。则得成立如来约分别性故说本来无生忍。约依他性故说自性无生忍。约真实性故。说惑垢苦本性无生忍。释曰。若取文显。初一似约遍计。以云本来无生故。第二同约依他。以论云自性无生故。后二约圆成。以第三约位有垢净故。第四约佛明所证故。细而寻之。初一修成有依他故。本有即圆成故。约位亦从缘故。佛所入处缘起遍故。又本来无生该下文故。故疏更不广释。但指前文第二经疏。

疏。事无生中下。第七释文于中二。先总后别。总中言后三不减。亦即无灭者。略有二意。一者。是无生中别义故。次云以初摄后皆曰无生。二者亦应名无灭忍。即如前疏中说。今亦从总但云无生。然此无生灭即不增减真如。别是此地之所证故。

疏。别中七者下。二别释随相执实。即是所治。欲显无生反立七实。然文含二义。一者此之七实通于凡圣故。

疏。但桉文释。二者约位分别。于中有二。先明前四为遣初地已上。后三为遣外凡解行。前中又二。先别明。后结束。前中一净分法中本有实者是论。谓计自性下疏释。先举所治。今为治此下引经。为能治下七皆然。此初多约初地自性住性。即第一义空以初证故。若谓有物在于心中为事物有故。为所治故今治之。本来无生无生岂是事物有耶。言本性离故者。疏释经文无生之义。若先有生下反以成立。即净名云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为入不二法门疏。二新新生实者。二地已上乃至七地。修道渐增说为新新。能治中言从缘起故者。以从缘起起即无起。

疏。三相实者。即第八地至十地无功用相。是上二相智无功用。是集起相。无生理现是本有相。

疏。四后际实者。佛果究竟为后。果即菩提涅槃。能治中真如出缠释无涅槃实。菩萨成佛下显无菩提实。

疏。上四下后结束有两重。初重约三佛性。三佛性义至十地。更明大旨可知。后又此四下。展转收束。谓何以知无本有实。新熏无成故。何以知无成二相不可得故。何以知不可得。菩提涅槃亦离相故。

疏。五先际实下第二释后三句。遣地前执。初即烦恼。二即生体是有为故。三通上二亦即是业。初句治中云烦恼无可坏者。是性空门。菩提作烦恼。约妙有称实门。染净和合以为众生者。此中染即烦恼。净即如来藏。即以不生不灭和合名为众生。上明不生不生。今辨生灭不生也。又前即不空藏者。以佛性妙有故。此即空藏者。不与烦恼相应故。今二藏双遣云皆不可得。

疏。上经云下。即须弥顶上偈赞品。善慧菩萨偈以上半为所治。下半其性如虚空故。说无有尽为能治。余并可知。所以先遣地上者。正此所证故。从细至麁故。又后举地前以麁况细。麁未证性此应合有。今不可得况于地上佛性之性。

疏。第二无性为性下。此自性无生中有三。一会二经。二释文。三会中道。非有即是无。性有性即是为性。故云义旨不殊。二无性即是下释文。先释无性。执法有性名之为我。如地坚性水湿性等。以无我故名性无生。言非先有今无者。拣断灭无。中论云。先有而今无是则为断灭。故亦非全无。真体下释为性字。于中二。先反立。次以前观事下。顺成妙有故。论云下引证。言观事者。此无我理是四地。乃至七地所观事故。明知是有。又是所忍法故。若无所忍则无如可证。三斯则非有非无下。会归中道。有二中道而文三节。初正立二种中道。二引论证三结成。今初一非有非无为中道。无性则非有为性则非无。既即以无性为性故。云此二不二。即以性无体有。为真谛中道。二又此理下。不即不离为中道。即事显理为二谛中道。七实皆事。不之一字即是于理斯即。于谛常自二。于解常自一。今通达此无二真入第一义也。二故论下引论证上。疏家立二中道。皆因论主无二相言。由无二故。法无我理得为诸法自性无生。远公破古人。言观心与法无我理心境不二。非也者。实如所破。三斯则下结成。

疏。第三初中后下。疏文有二。先正明。后拣滥。今初即正证无增无减真如。若随相说前际染增净减。后际净增染减。中际半增半减。今约理性空故并非之。

疏。然准瑜伽下。后拣滥。滥前三句故。前三句者即第四后际实。第五先际第六尽实。正约众生当中际故。故今释云此明三世约时辨异。今此约位以明三际。前际即七地已前。后际即九地已后。中际即当八地。虽约位有殊而体无增减。又前三先际唯染。后际唯净。中自约生今之三际皆通染净。又不同也。故疏结云论就染净明之。

疏。第四无分别下。疏文有二。先正明。后总结。今初引论正证。同佛入处。以论经云真如无分别入一切智智故。故今疏用佛智释之。若直就今文。但是八地自无分别智耳。要无分别真智方入。非是俗智能入无生。

疏。如是四种下总结。以论云如是无生法忍观示现故。今回其文。论意云。此中广说无生理者。成于此地无生观故。

疏。第二离一切下。忍净中文二。谓离一切心意识分别想。总为离障。疏文中先释离字。后释所离之中心意识。三别为两类分别想字。通其二处故先牒之。一离心者牒经。谓离报心忆想分别。此即以论释经心字。然论具云。报分别境界想。摄受分别境界想。其报分别境界想正释心字。谓第八异熟识下。疏释论。异熟识是报心故。彼七地中修无漏因。感此变易异熟果体。即是报心。言转现遍行亦不行故者。转现二字。即起信论。以第八赖耶有其三细。谓业转现。业相最细。菩萨地尽方能离之。今得此忍转现不行。即见相二分亦不行也。言遍行者。即唯识等论。第八赖耶与心所俱。唯有遍行五耳。谓触作意受想思。今与此忍相应斯亦不行故。疏总云转现遍行亦不行故。而云亦者如入灭定前七不行。第八持身今八二分亦复不行。显转深也。即是经中离心分别想。

疏。二离意识者。牒经二字。离方便心忆想分别者。是疏取论意释经意。为第七识即前六。此之意识是异熟生但名方便。论云下以论证上方便之义。言摄受分别性想者。第七内摄受六识外分别。此等王所居然不行。谓六七下。疏释论意及与经意。谓六七识即是心王。及中心所者。六七二识所摄心所一切不行。故结云心行处灭。不同七地。犹有观求之心也。

疏。后无所取着下。释能治中。疏文有三初结前生后。二彰立所以。三别释文相。今初先正明。故论云下以论为证。此之论文亦是拣滥。上云灭一切心意识分别想。但是灭障法想障。法想者。即有分别观解之想。有治想者。即无分别智。是则别境。五中慧所不泯。但无分别。上言不行耳。

疏。所以明此下。第二彰立有治想所以。一拣凡小。此是拣劣。外道无想无有此慧。二乘灭定亦无此慧。想受尽灭故。故此比于灭定彼所行者。此亦不行。如前一切心等彼所无者。此中则有。谓无分别智。二拣如来。即拣胜未忘无分别智故。故璎珞云。等觉照寂妙觉寂照。今八地无生亦照寂故。若得寂照即同佛故。是故智障有其三门。一是智障。所谓分别有无之心。二是体障。谓观非有非无之解立已能知。故曰体障。三是治想谓妄识中含如正慧。依此地中有其三义。初一四地乃至七地。断除四五六地。断除分别取有之心。谓解法慢身净慢等。入七地时断除分别取有无之心。八地已上断除体障。前第七地虽除分别有无之心。犹见己心以为能观。如为所观。其所观如不即心。能观之心不即如。心如别故心外求法故。有功用法外立心故有体障。从第七地入八地时。破舍此障观察如外由来无心。心外无如如外无心。心不异如心外无如。如不异心故。能如心泯同法界。广大不动以不异故。自外推求故。舍功用不复如外建立神智故。灭体障。体障灭故名无障想。第三治想至佛方灭。故入八地。虽无障想而有治想。从八地已上。无生忍体转转寂灭。令彼治想运运自亡。至佛乃穷。今此未尽故说非无。

疏。故云此想于下。地下第三别释文相。然总将此论释有治义下释三胜。一无功自然行故者。即是论文。谓无取果心者。疏释经文。任性自进是疏释论观心纯熟不假作意。任运趣果名任性自进。无取自进故名为妙。二空遍一切故名治广。显无生智无不遍矣。三者入如而行故深。

疏。此则入于下。以起信意总收上义。起信所入即是本觉故。论云。所言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释曰。今入虚空即入法身本觉也。下引论会释结成无生法忍之止观耳。第三得胜行。

疏。余七别下疏文有二。先随文释。后总收束治障。今初七中一明七地不知。故云正是对下彰出。二即就胜彰等。等于得八地人。三正示胜相故云分齐殊绝即分齐境也。故下总束三句为境分殊绝。

疏。护此地一切所治障想者。护防也舍也。此是论主别释此句拣于上二。恐有问言。但离相想于义已足。何须更离一切执着故。今通云。以上相想言通善恶。今明除所治障想。谓贪求佛法故。论经云离一切贪着非除能治无分别智想以此治想为能护故。如上净忍分中无所取着也。四即二利行体。五即寄对显胜。不可形夺退其胜相云不退也。故合上二句为正行广大。六离功用之动。七有报行之治故。合以为离障寂静。今经但言寂灭现前。论经云一切寂静而现前故。真如一切寂静现前故。释曰。上句教道寂静。下句证道寂静故。疏云以证真如为能治故。一切寂静。其一切言即舍教也。

疏。上七别中下。第二收束治障。束七为三。初有三句。二三皆二句故。言四种恼患者。第一有行有间发过。第二净地勤方便过。第三化生勤方便过。第四微细想行过。此之四过。从细至麁。经中说治从麁至细故。下喻中从细至麁。

疏。离第四微细想行过者。此最麁也。求如来智慧既未休息。即是恼患。今相想斯绝故无此患。

疏。三化生过。言十无量等者。既求十对化众生业名勤方便。今自无分量利他无边。离于有无二边故无此过。

疏。后二离障寂灭。离前二过者。此第三节一离第二过。

疏。引上二文皆是勤方便。一即前彼障对治中。修无功用行。无功用行即牒前科文。日夜常修即是牒前论经。若今经云。佛子此菩萨以深智慧如是观察常勤修习方便智慧。释曰。常勤修习即日夜常修。二及行住坐卧皆起道等。即引第三双行胜中。二行双无间文。言无有一念休息废舍。行住坐卧乃至睡梦未曾暂与盖障相应。释曰。既修无功即是净地勤方便。未能任运无功。故成其过。一念止观双行亦未息行心。故皆成过。

疏。二离第一有行有间发过者。此第三节复离此过。若远公云。谓七地中十方便慧发起胜行。无功用心名为有行有间发。释曰。发即发起。若以十方便为有行。此行最麁。又无功用心即净地勤方便。则似义重。今治即前信胜及作大义。皆有行发起而言有间者。约修无功用未得任运无功用。则有功用之间耳。又上通说第三。二句通离二过。亦得离障离有行有间发过。寂静离净地勤方便过。以离过寂静返覆相成故合为一。双治二过第二喻中灭定之义前地已说。法界品更明。言能依心所忆想自亡者。以论云无彼依止故为此释。

疏。合中下合文分三。一正合经文。二结成离过。三别释舍一切功用行者牒经。过所治故者。即论释。谓所治者。即七地中功用之心得无功用法者牒经。得彼对治法者论释。以有八地无功用无分别智为能治故。身口意等息者牒经。以得无功用法自然行者论释。以自然行不作意故。云身口等息。非谓不行行故。云自然行也。如船乘风入海。但见不施功非船不进故。

疏。引净忍分中无所取着以为证成故。前论云非无治法。

疏。离第一下二结成离过。即结上合意。

疏。住于报行下三别释能治。此牒经下疏释。前意明教道者。无功无分别智可寄言故。后约证道正证真如故。证道有五。一举论。二此约下引例桉定。三即离下明所离过。四报行者下释经报行。五住真如下重释论文。而有二意。一虽举赖耶但取真如。以第八地舍赖耶名故。故唯识云阿罗汉位舍。释曰。大乘第八地同于罗汉。以舍分段出三界故。二又佛地下。存其赖耶则显译论不善用名。以第八识有其多名故。赖耶但是局凡位故。异熟直至菩萨地尽。虽同第八不应存赖耶名耳。第八名别已见上文。

疏。第二梦寤喻中文五。一举前所喻。二显喻意。三释喻相。四释合文。五会通喻合。二论云下显喻意。意明护过。所护过意大意是同。谓护彼过想。同前舍一切功用行。有正智想同前得无功用法。三如从梦下。释显喻相。即喻前意。虽无梦想。喻护彼过想。非无寤想。喻有正智想。从但此行寂灭故云所作皆息者。通妨。妨云。若有正智何以文云所作皆息。答意可知。四合中勇勐下。释合但显护过。化生勤方便不行耳。以内证释二行不行。如觉无二岸。以外缘释相行不行。如觉无人船。船即化生圣道。余略不合者。具即以菩萨合前有人。谓七地菩萨至不动地令觉寤也。五合中见人下会通。喻合可知。

疏。第三生梵天喻中分五。一举所喻。略不释喻。二合中下释合文。即经住不动下文三。所以不行下。论释不行所以。明有治故。经文略无。四此离下明离过患。五后此菩萨下别释。此菩萨下举胜。下经谓佛等不顺行者。以论云此中顺行不顺行二分心等佛等不行故。谓一心中分染净二分。以净况染。从则若世下。

疏。束成对略有四对。兼于大小则有五对。若世者即经况复起于世间之心。若出世者。佛等心也。若人即佛菩萨。若法即菩提涅槃。若因即菩萨。若果即佛。若智即菩提。若断即涅槃。小虽经无。对菩萨有论文具之。论云。佛等不行不行故。大乘小乘差别故。大乘小乘中众生法差别故。众生是人无学学差别。佛等涅槃差别。应知。是中顺行者。顺行分中心等不行故。如经一切心意识不行故。是中不顺行者。不顺行分中佛等不行故。如轻佛心乃至涅槃心不行故。大乘小乘差别。大乘中差别者。佛菩萨涅槃差别故。小乘中差别者。声闻涅槃阿罗汉等差别故。大乘中众生差别者。佛菩萨差别故。法差别者。菩提涅槃差别故。小乘中无学学众差别。是中法差别者。涅槃差别。无学差别者。阿罗汉差别。有学差别者。阿那含等差别。如是等。皆悉不行故释曰恐欲知论。故复委出。亦不出于上之五对。然论差别之言。一一事中皆有差别。如有学中有三果四向等菩提。有多种菩提等。非全所要故。疏略之就出世中遍多举者。出世易着今无着故。第二发起胜行。

疏。回文未尽。应言住本愿力者。谓安住本愿利众生故。得诸佛劝。远公桉论释云。本愿住三门分别。一解本愿。从前七地来。同求此地无生忍故。亦为本愿。二释住义。三说住之意。二中得已心息。更无去意故名为住。然住不住略有四种。一观入分别。始时不住终则乐住。从前地来求趣无生。以未得故。所以不住。今此得之乐着故住。二起用分别。始得乐住终则不住。今此始得乐寂故住。以佛劝起所以不住。三就寂分别。始终常住。谓佛菩萨随所证入无暂舍故。四就用分别。诸佛菩萨一切不住。常就世间利众生故。今言住者约前二门。第三说住之意有二。一显此地所得深寂难舍故。二明诸佛劝说所以。释曰。上远公之意顺论解释非不有由。今以此经本愿力故。明其本愿是劝之由。以此释论。应言住本愿也。住忍须劝是下劝益中辨。又由经住故。劝意则有故。疏释云。决彼无生止水。令起无功用行。无生止水即住忍义。若将本愿力住。为住忍者。非经论意。

疏。下之七劝下。通妨难。乃有四重。一有妨云。下之七劝义相不同。何以此中但云与智故。此通云。七不出智。二前地未净下。问云。佛慈平等何以偏与此地菩萨。通意可知。三以得此下。复有问言。何以要得此忍。即与智明。答意可知。四一与下复应问言。九十已得何不与耶。得已不失故不重与。

疏。于中有七者。七劝如文亦有总名。一自德未成劝。二生愿未满劝。三本愿未充劝。四自德未胜劝。五化业广大劝。六自己所得法门未穷劝。七少作能成增进众德劝。疏文有四。一列七名。二远公下叙古释。三经无下辨违顺。四今摄下申正释。

疏。然七皆含转住增去者。正拣远公。前六转住后一增去。如初愿中。勿复放舍即是转住。令勤精进岂非增去。余可思准。远公亦摄前六为三对。二利初对。一自利未满。二所化未出。第二对三所化未满。四自德未胜。第三对五化业未胜。六己德未穷。亦是一理。初劝可知。第二劝中出家多起觉观等者。皆是论意。意云。出家断除烦恼不与之俱。为断此故未善方便。故多觉观。或起恶觉乃至不忘善觉。故言悲心。悲心依上而转者释论。以论初云依彼众生无大利益事。现起烦恼。使彼在家出家分中深着烦恼众生转故。故是大悲依彼转也。第三劝可知。第四劝中初言定其所尚者。所尚即无生法忍。所忍即诸法实性故。三地中詺八地为一切法如实觉。法性即实相真如理无废兴。故云出世不出不异。言以有深无碍智者。即下偈云。法性真常离心念。二乘于此亦能得。不以此故为世尊。但以甚深无碍智。意云甚深无碍智为世尊耳。对下同于二乘故。此不共。言抑同二乘者。此一乘旨二乘绝分。非是共理。约寄位中劝其莫作故。抑令同下。三兽度河亦是抑耳。河即是通理。如身子自领解云我等同入法性故。功行疲倦者。此下是论意。斯则三乘皆功行疲。欲趣于寂是菩萨垢故。论云。依不共义功行疲倦。彼垢转故。谓依转进。五六七劝并显可知。但七云三自在行者。即三世间自在耳。

疏。问始行之流下。此下问答。通对不劝之失。劝益为问。先兴二问下具二答。先以四义。答须劝。答初问可知。后但有此深奥下。答第二有无问。今此答云。定有佛劝无有无劝。此自有三。一正明无有无劝。而趣寂者。二又设下假设以明。三为显下。结上不劝之损言耳。

疏。论云。彼行中摄功德因胜者。彼行即无生忍行。由有忍行故佛与智。此二皆因。此因皆胜故能摄德。正以与智而能摄德故。

疏。论但以与智为因转推。得智之因复由得忍。

疏。十中一多身随现下。上通相料拣。此下随句别释。释此初句。疏文有四。一标举即是经中今住。此地得无量身。二所以多下。举论释多所以。信解即是胜解。胜解印持一切菩萨即是我身故有多身。三谓智契下。释上信解。为一所以。前来诸地虽有信解未与理冥。今与理冥故成多身耳。四此实报下。释通妨难。难云。前之初地百身。二地千身。如是渐增乃至七地。有百千亿那由他身。何得言一。故今答云。彼前多身皆云示现。即变化为非实报得。以前七地功用分别未舍离故。不能合法。凡所为作名心自在。非法自在。是故不得就法说多。此地功用分别心息契合法界。凡所为作名法自在。以法门无量随法论身。身亦无量举身既尔。余可例知。

疏。此一对前下。释其余句余并可知。疏。大文第四净土分中。先问答显意。初问后答。答中二。先开二门。后今约下拣定。既约位释成。始起于此故偏有净土分也。

疏。智所行境者。即世界成坏能观智。即下如实知。此总科。方便善巧下别牒释。言即无功用因者。由于七地得空中方便慧。有中殊胜行。修此无功故。

疏。初知四大差别即是广相者。谓知大分齐。

疏。小相者下。散心所知少故名小。定心所知广故名大。初禅量等四洲。二禅量等小千。三等中千。四等大千。故云乃至量既遍等故。能遍缘无量相者。佛智称事理之实。故无分量差别相者。是法分齐者。若言大小即是分齐。知地坚相水湿相等。名知自相。同无常等名知共相。二相皆是法分齐也。

疏。细者透金尘故者。俱舍云。极微微金水。兔羊牛隙尘。虮虱麦指节。后后增七倍。隙尘乃尘中最麁。无一极微独处而住故不说初而七极微为一微尘。此亦最细而名是通故。取第三透金之尘以为细也。言一尘之中含多法者。能造所造一聚而现。必具坚湿煖动色香味触。故云多法。

疏。斯即楞伽责所不间者。谓大慧菩萨发一百八问云。我名为大慧。通达于大乘。今以百八义仰谘尊。中上下问云云何净其念。云何念念增长等。列问竟。佛赞善。牒问竟然后责其所问不尽。云诸须弥山地巨海日月量下中上众生身各几微尘一一刹几尘弓弓数有几肘步拘楼舍半由旬由旬乃至云是等所应谓何须问余事。声闻辟支佛佛及最胜子身各有几数何故不问此。释曰。此即责所不问也。

疏。佛法中凡境为小者。问无色无色无有分量。何有大小。答大乘之中许有色故。离世间品明。菩萨鼻根闻无色界宫殿香故。此有二意。一无麁有细。二无其相色有通果色故。

疏。以身不必同其所化者。如有居士欲见佛身。为现佛身。佛身不同居士。而随其心乐名心同事。

疏。今就行体者。以智正觉一切法故。

疏。经略烦恼故论具之者。论云。是中众生世间器世间。彼二生因业烦恼是染分故。

疏。谓因法智殊显三乘别者。智法有殊故三乘异。亦以三乘明法智故。二皆是净。言义兼理空者。无量周遍等皆兼于理。亦由此故为二所依。疏云。何法智虚空得为自身者。此假问也。法中理法理法无形。智体虚空皆无形质。不可作身云何言作答。意云。智证于法自然应现。即是作义。亦犹体理成智理寂。无相而成有知故。令于虚空下。通虚空作自。此三作自既尔。自作此三亦然。冥同理智及虚空故。

疏。所以相作下。出其所因。以经文中但云随众生心之所乐故。则唯是业用门而无德相故。具出所以例前可知。则经文中但有第二义。第一义略无。第二引晋经文证者。第二因缘和合是缘起故。上显相作之因。论主但明相作之意。然随众生乐通因通意。意欲摄生故是意也。就随意能作即业用因。

疏。若总开三界五趣则具十者。色身兼欲色二界。加无色为三界。集业烦恼为二。报身即五趣报故为十也。

疏。又重重现下。双释普入及方网言。尘能受刹刹以尘成。亦能受刹重重皆入。名为普入。既交络入。九方入东东入西时。带余九入。西入南时带东诸方。而入于南。故成重重。即初地中如帝网差别故。为真实义故。

疏。四自身舍利住持故者。舍利梵言。此翻名身。若云舍利罗。此云身骨。论经名受神力身。此身是佛摄受众生。留化神力故。出现品中医王延寿喻。正喻力持身也。

疏。六所有光明等者。论经名光明身故。远公云。善软众生慈光摄取刚强众生。威光伏取故云摄伏。

疏。九法身者。所有如来无漏界故者。即是论文。同于唯识转依之果。论云。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论曰。前修习位所得转依。应知即是究竟位摄。此谓此前二转依果。即是究竟无漏界摄。诸漏永尽非漏随增性净圆明故。名无漏界。是藏义。此中含容无边稀有大功德法。或是因义。能生五乘世出世间利乐事故。释曰。此即释其初句。今疏所用诸漏永尽者。此即离彼相应缚义。非漏随增者。此即显离所缘缚义。性净拣异二乘无学。有所知障不名净故。圆明拣彼十地菩萨。未圆满故。具此诸义名无漏界。余义可知。释第二句。论云。此转依果。又不思议超过寻思言议道故。微妙甚深自内证故。非诸世间喻所喻故。此又是善白法性故。清净法界远离生灭。极安隐故。四智心品妙用无方。极巧便故。二种皆有顺益相故。违不善故。俱说为善。此又是常无尽期故。清净法界无生无灭。无变易故说为常。四智心品所依常故。无断尽故。亦说为常非自性常。释第三句云。此又安乐无逼恼故。清净法界众相寂静。故名安乐。四智心品永离恼害。故名安乐。此二自性皆无逼恼。及能安乐一切有情故。二转依俱名安乐。二乘所得二转依果。唯是远离烦恼障种。无殊胜法故但名解脱身。大觉世尊成就无上寂静法。故名大牟尼。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体依聚义故得名身。故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二转依果皆此摄故。释曰。今此疏中正用初句义。则包含正取所证能证四智智身摄故。彼处通说菩提涅槃二种果故。四智之义。频见上文。言此通四身者。智冥于理同法性身。大圆镜智相应净识能顿现于自受用身平等性智现他受用身。成所作智起变化身。是则智身通于四也。又妙观察智亦通四身。通观四故。

疏。但两重下通非圆宗难可知。

疏。六智身中果唯证入相离前三者。此明智身了于法界。有达证二义不同。今就果说故唯证知。言相离前三者。离闻思修相。如初地示说分齐中说。然此通约因果而说。若分三乘。小乘四果为果。趣四果因为行。中乘无学为果。有学为行。无数出入故无四果。大乘之中佛果为果。余皆为行。

疏。小乘十智等者。则法类四谛他心世俗及尽无生。前已曾解。中乘七十七者。广如六地钞中。共不共义前已频释。后二通于三乘修成分别者。即学无学。前行果中中乘虽约学无学明意在行果。小乘学中。亦有果故。大乘位位容有果故。故疏上来但约总说。又此学等略有三门。一约理。三乘同学未证名学。证竟无学凡夫非学非无学。二以小望大。二乘于大亦非学非无学。三就修成之德义同初门。今就智明。

疏。云修成分别耳。

疏。七知法身中文二。先通拣滥谓第六智身及此法身。对上如来身。上十身中智身法身以料拣耳。后文有五下。别释一法身者。前佛中取法。此法中取佛为门各异也。拣理异事下遮难。难云。若是平等法身应名第一义智所知故。为此答第一义智无分别故。亦犹相见道中。观非安立谛。而是后得智摄。

疏。四即重显理法所遍之境者。即经云。众生非众生法差别相论但云有根无根差别相。故有根身即众生有根身故。无根即非情。今以四法收法无遗。谓教理行果。理是所诠乃通事理。初句明理。此句即事。理外无事故。言所遍之境。此通染净等。皆悉平等则显前之法身是净法。法身故。前释云法门虽殊同诠平等。

疏。论云第一相者。有二义。疏是一义。更云三宝最胜故。言随智有异三种不同者。即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大品云。由平等故分别须菩提等故。所显理亦说浅深者。小乘人空如兔之足。中乘修习如马之足。大乘二空深彻底故。若约功德等异者。小乘三生缘觉百劫。菩萨三祇乃至三学万行。差别非一。皆以一相统之。则四法一揆。

疏。三不可见者释无形相世人见者。但见空一显色者。杂集第一云。云何建立色蕴。谓诸所有色。若四大种。若四大种所造色者。谓眼等五根色声香味触所摄一分。及法处所摄色。次释色云。色者谓四大种所造眼根所了义。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麁细高下若正不正。光影明暗烟云尘雾逈色表色空一显色。此复三种。谓妙不妙俱相违色。此青等二十五色建立。由六种因。谓相故。安立故。损益故。作所依故。作相故。庄严故。如其次第。四十八云逈色者。谓离余碍触方所可得。空一显色者。谓上所见青等显色。释曰。若智论说上空。谓作青白彯色见故。又依小乘毗昙宗。空有二种。一是有为。除色为空。二是无为。本来常无有为可见故。今世人同共见之。无为不可见故。今说言不可见相。成实论中虚空唯一不可眼见。世人见者。但见空中光明之色。想心于中知无实物。作虚空解。便谓见空。其实不见。涅槃经中同成实说。广破虚空有为可见。今此经疏符不可见。

疏。六能通受色相此即论文。释经显现色身相。疏文可知。而论经云显色身别异相。意云。能显于色而与色异。上言无异自约空体耳。若远公云。谓因色像空有差别。谓屋内空屋外空等。此乃以色显空。不顺今经空能显色。第五自在分。释曰。此中通有四门。一辨相。二治障。三出因。四得位文皆已具。

疏。此但约智通说者。对下六度但明一智。为通远公别配。修前器世间自在行故。得财自在。一切世界庄严之事。悉能示现。修前众生世间自在行故。得生自在随化众生。处处现生。修前智正觉世间自在行故。得六自在。一得命自在。证第一义成法身故。欲久近住随意悉能。二得心自在知二谛故。能入无量三昧法门。三得业自在。于报身中得自在故。一切业报随意示现。四得信解自在。知如来身。及知声闻缘觉菩萨故。信生信解。五得法自在知法身故。六得智自在。知智身故。通修前三故。得二自在。一得愿自在。一切所欲随心皆得。二得如意自在。于三种中随意转故。释曰。虽有此释乃成穿凿故。

疏。但云约智通说。别配依下取于摄论六度为因。

疏。二得命下疏文有三。一别释经文。即辨相及因。经但标名。今依论经一一具释。经有难见。即以论释。兼以摄论六度之因次第配释。二于此十中下。通释自在。三论以下明其所治。于中先举论。后此十亦即下。会五怖畏。三约因。此地下会通行位可知。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九

 

上篇: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下篇:大华严经略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维摩经略疏

维摩经略疏序 今兹疏文即隋炀帝。请天台大师出之。用...

占察善恶业报经义疏

占察善恶业报经疏卷上 隋外国沙门 菩提登 译 古吴蕅...

阿弥陀经义述

阿弥陀经义述 慧净述 阿弥陀经(此云无量寿,后秦罗什...

本愿药师经古迹

本愿药师经古迹上 青丘沙门太贤撰 药师瑠璃光如来本愿...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大唐新翻护国仁王般若经序 代宗皇帝製 皇矣至觉,子于...

佛说泥犁经

佛说泥犁经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摩诃刹头经

佛说摩诃刹头经(亦名灌佛形像经) 西秦沙门释圣坚译 「...

【注音版】佛说回向轮经

佛说回向轮经...

摩诃止观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止...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卷上 元魏天竺三藏吉迦夜译 闻如是...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上 萧齐沙门释昙景译 如是我闻:...

佛说腹中女听经

佛说腹中女听经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佛在罗阅祇,与...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菩萨戒四条浅说

本文就菩萨戒中说四众过戒、不随喜赞扬戒、爱恚赞毁戒...

五方佛、五佛智慧和五方佛土

中央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代表法界体性智: 佛身颜...

对治烦恼的好方法——信愿念佛

烦恼浊,称为五钝使,就是它比知见上要迟钝一点,但也...

20种五谷杂粮的药用价值

一、小米: 小米能益肾和胃、除热补虚、安神健胃。小...

你认为很冤枉的事,其实没有半点不公平

我们在学习《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前,需要大家发心,...

念一佛名,转换百千万亿之尘劳杂念

疏文:兹欲勉强遏捺,立使空寂,而止动归止,止更弥动...

忧患可以使人拼搏生存

《孟子》里说:舜帝原来在历山耕田,30岁时被尧起用,...

【推荐】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

书中语语真实,欲得佛法实益。但以未知净土法门之所以...

当知此念佛者,是人中的芬陀利华

大凡生存于斯世,每个人带着宿世的业力或愿力,在其人...

功德最大的就是救命

阿弥陀佛。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这个机缘呢是刚刚...

「摩诃萨」的七个意思

摩诃萨有七个意思,这是大菩萨的意思。这七个意思以前...

胡松年居士往生公案

信愿行三资粮中,愿是一个中间环节。当这种强烈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