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四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四(本)

淄洲大云寺苾刍惠沼撰

论。触谓三和分别变异等。辨其体业 问何故心王但辨自性.行相不说作业。心所即辨作业.自性不说行相耶 答互相影显。或已略明故今不说。前第二云。识.受.想等了别领纳等行相各异故。受等所依说是触业。亦影显识为余所依即识作业 问心.心所法微隐难知。或以作用或以行相而显自体。作用与行相复有何别 答行相显自取境功能。作用显他依止功能。然心王多己行相显自体。心所不定。作意警心。思令造作非缘境用。受领顺违。想取境像。此即缘用故。解识行相即是了别。了别即是见分所摄。第一卷云。识谓了别。即以行相显于自体。第三卷引无始时来界等。即显与他为因缘用。即是作用显于自体。论云故以作用而显示之 问若以了别即是显自。何故触等亦称为了。下第五云。作意了此所未了相等 答同一了言各各显自此有何妨 不尔违前第二所说。彼云了别领纳等行相各异故 答了有二义。一缘境名了。通心及所。二行相了别。非所但王。而作意等亦言了者。说缘境了非行相了 或有单.複。单言了者即通王.所。言了别者非所唯王。前识但云了者。以颂文窄略去别字。后释方言了谓了别 或汎明缘王.所俱了。辨别行相了非心所 问何故王.所或取了境。或余作用而显自性 答造论者意随举一种。或就显明了。不可一准 问同举作用以显性.业二用何别 答有云。亲用显性。疎用显业。近远.内外.自他亦尔 要集云。作用有二。一唯自用。二通他用。唯自显性。通他显业 今谓不定。如触顺生心所功能以显自识。亦能似根境顺生。即是通他。虽总是触自性。且举和合令同触境为触自性。非谓三和分别变异非触自性。正以此等明自性故 作意引心令趣于境。此即唯自举一例余。若云据心所说如何不简。又通他显业过亦未离。从多可尔 西明云。了者通行相。王.所俱有。如第五说 今谓不尔。若同了别何故次下难第三师。云勿触等五亦能了别。故知了别非通行相。应如前解 问触似三顺生似彼是触性。亦应似因之果皆触自性。若不尔如何难他。似因之果应皆受性 答不唯领似名触自性。更有余用。彼唯似因名受自性故作是难 问触谓三和即从因果为名。分别变异即能领似之称。此即辨名。触境为性应始显体。今为但显体。为双辨名.体 答虽似释名正只显性 或兼辨名。寻名取体。所以双辨。然依论意正为辨体。以理俱取义亦不违 问六.八境.根别。可说三和生。第七根.境同。应从二和起 一云可尔 二云根.境义殊亦三和起 又据极成说三和起。依大不共亦二和生。

问触依三和起。从彼名三和。识.受二.四生。应名二四和 答二解。一云触亦和彼。余不和彼故不得名 二云亦得 问识二和起得名二和。识作意生应名警觉 答识从彼起体亦和。故得从彼名二和。从作意生非警觉。不从于彼名警觉 问作意警心种位能警。三和起触种位三和 答根.识种位劣无用未三和。作意性能警故种位起用。

论。作意谓能警心为性者。为种位警。为现行位 答准诸师说通二位警。本疏种位非在现行西明.要集俱非本释云。论二说通于种.现。如五蕴论云谓能令心发悟为性。显扬第一云。依心所起。与心俱转。相应。动心为体。引心为业。若依有部自有两说。杂心依现故彼论云.忆者于缘发悟。一在生相。正理十一云。作意正现前者。谓正起近现前自境。即正生时将入现在取自境义。大乘亦二说。一依显扬。现在作意警同时相应之心。文如前引。二依此论。击发现起心种。引现起心趣所缘境。然释此论自有两解。一谓此未来作意种子。警觉未来应起心种。由此令心趣自现在境。一云现在作意。警觉现在应起心种。引彼现心令趣自境。此释为胜 今谓不尔。若依有部正理为正。即杂心论于将所缘发悟为性。同于正理。若即如彼即不正义。若依大乘。亦唯一说。五蕴论云谓能令心者。心种亦得名心。不言能令现心发悟性故。若依显扬云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心所起。与心俱转。相应。动心为体者。初二句简他宗义。依心所起显心所义。与心俱转简前后生。相应者简同时色根。因解心所相应义。动心为体方显自体。动应起心为体即是种心。若正现在。即正已起。何名应起。既已现起。更何须警。若警令解此是惠能。警令趣境不异于业。若警令起起竟何须警。若云既许现因能生现果。何妨现在警觉于心者不尔。以种现在生现心时。虽俱在现要能生未生。若有种时已有彼现。何须种起。若现根等不是令生但为依住。若是能生应有根时常有识起。犹如作意有现能警必有心故 若云种位能警即是未来。未来无体如何能警者不尔。大乘因果深妙离言。观当生现假说未来。虽在种位与所生现亦正现在。此护法宗。无劳异觉。麁观即似现警。细寻警理难见 然瑜伽说。作意云何谓回转性者。即显扬同。回转与动义意相似。故如前会不应于此有别师计。是论所破。故回趣者但破小乘。

论。破执中持心令住者。诸说但破大乘异计。西明初解亦破小乘。要集亦非本疏所说。集论但云持心为业。杂集释云数数引心。是引名持。非住名持。既云数数引心。与此论同。故不应破 今谓不尔。杂集云。即于此境数数引心。是故心得定者名得作意。本疏意者。但以论言即于此境数数引心。既云此境即是一境。数数引心故于一境数数引心。明即是住。不尔何故复云是故心得定者名得作意。故杂集意明此作意持心令住方始得定。集论据增。杂集谓为尽理。故今论破。若但破小乘。何部所计判定为胜。

问想既施设名言为业。何非语因 答准杂集论说。为随说因非语加行。由想境像方立名言。此势用疎。寻.伺用亲正起语故说为语行。

论。覆谓染法障碍圣道者。问染法障圣道说名为有覆。不善亦障圣同名为有覆 答据能障圣道。不善应名覆。招果势用强故不名有覆 问不善招报强从胜不名覆。无想不感果障圣名有覆 答自性染法覆蔽胜障圣名有覆。无想报等翳理微故不名有覆。

所例王门四师不同。第三难陀。若唯安惠者不尔。通则可然。救破随举言似根等。诸师各解得通种.现。文言通故。

问且六能熏。为共成一本质之种。为各别熏 答有二解。一云共成一本质种。而相.见种各别。一云质亦各别。后说为正 问俱是多因共生一果。何故后正 答种同一处可共生果。能熏相异各别熏质 问受熏虽不在所。缘境俱同王.所。所变根.境之时俱有用不 答西明云。三藏二解。一云触等所变俱无实用。境可增上缘。而非是所缘。一云非例。根是增上义。故唯心变。境是疎缘义。亦通心所。后释为正 今谓未然。心所所变为六所缘理即不障。为五识境违于正义。护法五识不许缘假故。若云对第六说者亦不然。根.境相望根既望五论。境是五境。如何对六说。虽传三藏不见同闻。况复教依法不依人故。

论。体既本有等。本疏设难。要集云。有救。婆沙救云。见色等用不通过去故三世别。正理师救。约同类因取果作用以辨三世。余皆功能。此设彼救。在疏不引云破不成据何所以 今谓若婆沙救见色等用。不通过去故三世别者。则色等五境虽在现在。亦无见等用应名过去。正理唯约因类之因取与果用名为作用。以同类胜者。则苦法忍应不得生。阙同类因无作用故 又复五因俱因缘性。俱能取果何非作用。若非作用应非因缘。又婆沙第十二云。等无间缘除阿罗汉最后心.心所法余过.现心.心所法。有余师说。亦为等无间缘。但后果不生。评不应尔。所以者何。等无间缘依作用立。若法与彼法作等无间缘。无法无有情能为障碍令彼不生。世第一法非最后心。后非同类可非无间。以此故知。无学后心无有作用。既无作用何非过去。故助难成。然准婆沙。等无间缘过去亦有取与果用。彼第十云。何者等无间缘。云与次第义。与作用义。此是与果。复云能生心义。能引发义。此取果义。又云能引等无间法名等无间缘。故知等无间有取.与义。

论。前因灭位等。有三解。一约等无间。前因果灭。后念识因果生。二约种子。前种因灭位。后种果正生。三约前念。现种因果灭位。后念现种因果生。以诸种子与第八识俱生灭故。如秤两头。以影略说。前但云因灭。后但举果生。此解为正。

论。观现在法等。西明云。观现在种法有引后用。于因上假立当果。对说现因 今谓不尔。何者云于现在种因之上假立当果。为观现因名作当果。为观现因能有所引名为当果。若观现因名为当果。果因无别 又论云假谓现识似彼相现。若观引后用说彼所引名为当果。即不依于现因之上假立当果。所引非因但是依识变作未来假名当果。依现立当故是假立 又解云。现识者即种子识。有似酬前引后相故说之为似。即託此相而假说曾.当。非观心上变 此亦不尔。何者前观现在法等。后言假谓现识似彼相现。若非依此观心现识之上有似曾.当相现。种子之上何能似有。然当两重因果。文显可知 问疏云依识变曾.当假立三世。为道理三世。为唯识三世。若道理三世。与唯识三世有何差别 答不寻因果相酬引边。但说过去事。及记未来诸可怖事。而心变作过.未之相。对彼二相说名现在。即是唯识。故与此别。复更有解 然立三世诸宗不同。如一说部三世但言都无实体。若出世部依法立世。世间是假世亦假。出世实世亦实。大众.经部等。过.未是假。现在是实 若萨婆多三世俱实。俱舍二十引教及理立三世实。然就彼宗有四师别。故彼颂云。此中有四种。类.相.位.待异。第三约作用立世最为善。一法救说。由三类不同三世有异。非体不同。如破金器作余物时。形色虽有殊。而显色无异。行于三世唯舍类得类。非舍体得体。二妙音说。由相不同三世有异。相不同者。一云不相应中别有一类世相不同三世有异随一世相合。余二世相隐。非谓体无。二云世相有用时名合。相虽无用而随于法其体非无。三世友说。由位不同三世有异。非体有异。如运一筹置在一位名一。在千位名千。位虽别体不别。四觉天说。由观待有别故三世异。观待后故名过去。观待前故名未来。俱观待名现在。俱舍论破法救所说。执法转变置数论朋中。妙音所立世相杂乱。三世皆有三世相故。觉天所说前后相待。一世法中应有三世。谓过去世前后刹那应名去.来。中名为现。唯许第三依作用立。世无杂乱。婆沙同俱舍。正理许类异。俱破妙音及觉天说 大乘所立或二或三如本疏辨。所指之文恐烦略引 瑜伽第三云何建立。谓诸种子不离法故如法建立。若诸果法若已灭相是过去。有因未生相是未来。已生未灭相是现在 瑜伽五十一云。过去行云何。谓相已灭没自性已舍。现在行云何。谓相未灭没自性未舍。未来行云何。谓因现在有自相未生未得自性 瑜伽五十二云。过去诸行与果故有。未来诸行摄因故有。所以者何现在诸行三相所显。一是过去果性故。二是未来因性故。三自相相续不断故 又云。已与果种子相续名过去界。若未与果当来种子相续名未来界。若未与果现在种子相续名现在界 辨中边第二云。因果已.未用是世义应知 释云。谓于因果俱已受用是过去义。俱未受用是未来义。若已受用因未已受用果是现在义。此等但约因果种子显世差别。皆是道理三世所摄 诸说神通.三明等者。皆神通三世。今此论文。即唯识三世。

论云假谓现识似彼相现。又宗明唯识。然准西明似约道理释此因果。要集亦同。智者简择。

问法有三性假立三世依何性耶 答据实道理唯依依他。若据随缘假施设者通依三性。要集说云。圆成常住。遍计性无。俱不依立三世差别 今谓剋性虽尔。然诸经论亦依假立。且圆成实依诠以显得说三世。何者如十二行眼智明觉。各于四谛观去.来.今。于圆成实若不依诠假立三世。不成四行。故依圆成亦得假立。即通唯识.道理二种。依遍计性亦得假立。何者如般若经云。无我人等 天亲论释。约妄执我三世总别立此四种。即依遍计立三世也。此但唯识三世非余。依依他起所立三世。如前所引。所引之文但全依观缘起正理。圆成非缘起。遍计无自性。故略不说。

论。必不退起烦恼障故者。退起烦恼分位前后。诸宗说异。若大众部等。见道烦恼有退之者。以单道故。修必不退。以双道故。若萨婆多。见道烦恼必定不退。以速疾道。修道有退。以容豫故。然修道惑。先六行断后八圣者必定不退。一为利根。二以世出世二道断故。又若经生即亦不退。若大乘宗二俱不退。以永断种。过.未无故。然大乘言退退失世间现法乐住。小乘退者。退失圣果。然必此生还得彼果必不经生。然论退性通三界圣。若现退者。但在人间有退缘故。退缘有五。一谓僧事。二和诤。三谓远行。四多病。五乐诵经。

论。刹那刹那转增进故。西明云。已上三地依生空观入灭定时。为进不进。解云不进。以不断法执故。准此义故有超劫事 今谓不尔。虽依生空入于灭定。而亦增进。不起灭定现诸威仪。能以刹那刹那行利乐故。非彼增进唯约法空断法执说。不尔违此刹那进言。唯除大悲尽生界愿。十地满已可无增进。不尔修行无量阿僧祇而不满足。非三大劫修能满足以外皆增。又入定时定必自利功德亦进。而超劫事不妨亦成。若入法空正断法执。有心利物更增进故。虽俱增进何废胜劣。况复智增超悲增者 又解八地已去实无超者。地地力齐一种增进。无胜劣故。言超劫者。约为化生化身而说。非实报身。报身难思。十地菩萨尚不能见。况地前生。又不由报身方现八相。准华严经。十信菩萨亦现八相。岂十地圣不能现相。要须成佛耶。本疏云。八地已上初一刹那倍前二劫。第二刹那更倍前念 要集云。十地经云。于一念中所起智业。比自从初发心以来竟第七地。百分乃至非算数譬喻之所能及。准此经文非唯一倍 今谓此文或据别意。非必一切。如般若经以持经福比前舍身供养佛等。百分不及一。乃至所不能及。准无着论判在地前。岂在此位即一切行便能多倍已前行耶。

第八识名总有十八 颂曰。

 无没.本.宅.藏  种.无垢.持.缘
 显.现.转.心.依  异.识.根.生.有

释曰。初无没识者。无相论云。一切诸种无所隐没故无没也 二名本识者。谓是一切法之根本故 第三宅者。亦无相论云。是种子之宅舍故 四藏识者。谓执藏识。即阿赖耶 五名种者。谓种子识 六无垢识者。如下引经 七名执持识。谓阿陀那识 八名缘者。辨中边论云。能缘事识故 九名显者。无相论云。为显五根.四大等皆于此显也 十名现识者。楞伽经云。诸法皆于本识上现故 十一转者。无相论云。与诸法为依而起故 十二名心者。谓集起义故 十三名依者。谓所知依故 十四名异者。谓异熟识也 十五名识。无相论云。分别事识也 十六名根识者。大众部立为根本识 十七名生者。谓化地部立名穷生死蕴 十八名有者。谓上坐部.分别说部立为有分识。所引经论当更捡文 问增一经中立四赖耶。何故不说 解云。彼四种名不唯目识故此不说。或为十九亦复不遮。准旧人释名有十七。一阿梨耶此翻元没。二阿陀那。三穷生阴识。四名了别识。五名质多此云心识。六意识。体是意根故名识故。七第一识。从本向末数为第一。八第八识。从末向本数为第八。九种子识。十名缘识。十一根本识。十二有分识。十三果报识。十四智相识。以有解性闻熏习故。楞伽云。一转相识。二业相识。三智相识。十五真相识。四卷楞伽云。真相识即前智相。不同染法虚妄名真。十六藏识。楞伽云。藏识海常住。十七现识。常现不断。楞伽云。略说有三。谓真识.现识.分别识。

论。或名阿赖耶等。本云。但有能藏杂染及我见执。不说为染熏习所藏。不通果位。无熏习故。能缘执藏虽无我执。平等智缘亦通果位。所以但简我执执藏。故论云。非无学位.不退菩萨。有杂染法执藏义故。执者缘执.妄执俱名为执。如言执受。执言通故。不唯妄执。故但简染。不尔但应云非无学位.不退菩萨有执藏义。何须说云有杂染法执藏义故。故但说二。如下释颂。初约一义名阿赖耶。后更义释具足三义。不云唯以二义解藏。不违诸论。若如诸释不假别文。即此论文可具三藏。即我见.爱等缘执我边。是我爱执藏义。即能熏彼是所藏义。不可取藏杂染品法即是染法能藏之义。以摄大乘释杂染者是诸转识非阿赖耶。然此舍名。唯约缘缚断伏尽位名之为舍。非舍能藏.所藏之义。以杂染言有漏三性皆名杂染通于二障。无文唯说是所知障。八地已去五.七有漏犹得现行能熏第八相.见二分具能所藏。但无我执即名为舍。故前文云。虽未断尽异熟识中烦恼种子。而缘此识我见.爱等。不复执藏为自内我。由斯永舍阿赖耶名。不言能藏.所藏并无方名为舍 问何故不同阿陀那名失一之时而名不舍 答此约缘缚义。彼约自性义。若无我执离能缘缚舍赖耶名。虽无结生犹执根.种。陀那不失。

论。异熟将得菩提时舍。准有二师。且言得者。准萨婆多自有二说。一云体别。以初得名得。后名成就。若尔何不立成就耶 答以得类故不立成就为不相应。二云得与成就体是其一。初得名得。得已相续名为成就。或未来名得。现.过名成。若大乘师虽无别文。准瑜伽论得.获.成就体一名别。

释此将得有二师。一云因果别时。即下论引无种已生之师计也。以果与无间道俱生因在灭相。释将得言如疏。二云因果同时。俱与无间同时生灭。准此二师各分为二。一无间道舍。一解脱道舍。合成四释。

论。无散动故。明佛果无寻伺 西明云。问八地已上无分别智岂不发业耶。解云无分别智有其二种。一独行。二与后得俱。前不发业唯缘真故。后即发业与寻.伺俱。又解后得有二种。一与根本俱。一别头起。初不发业。无分别故。后可发业。虽有二解前解为胜 今谓不尔。寻.伺既与根本智俱。云何根本不名分别。又若寻.伺与无分别同亲缘如。不得名思惟真如。若不与同缘。岂王与所不全同缘耶。所余心所亦应不与同缘真如。余若不然。寻.伺何尔。故后说正。与根本俱必无寻伺 西明云。若其不许根本智俱后得正智与寻.伺并。如金刚定必二智俱。岂于此时不起言说。言说必假寻.伺为因。若不起说即此菩萨不及于前。云何刹那转增胜耶 今谓虽许金刚定位起说增进。不必要与寻.伺相应。何者金刚喻定依第四定。寻.伺初静岂下地心所与上心王相应耶。若尔便与杂集第五相应品违。又同分界地相应。非异分界地。如欲界.色.无色界不相应。初静虑.第二静虑不相应。今为二解。一云于药.病未知据已前说。此位云等觉故不假寻.伺。一云金刚定前起于寻.伺。观药.病等击发语言即入此定。故虽在定而能说法。方便虽属于前。正说法时在金刚定能令增进何所相违。此解为正。

论。亦舍受俱。本疏三释。初释为胜。余地虽不起。如见道等亦得令增 西明.要集取第三说不同见道。见道后起故可得增。佛果不增 今谓不尔。本疏不云佛果更增故诸地有。如见无漏虽遍五地。大乘唯依第四定起。后亦不重起余无漏。镜智亦尔。在无间道但令彼增。佛位不起故第一胜 西明又云。唯依第四。自问云应阙喜无量。答设无何失。无眼.耳通及灭尽定不成失故。问既尔如何有喜无量。解云依第六识。岂第六识依下二地。解云通依九地。若尔有时无喜无量。诸地易故 今解许眼.耳通通八识有。佛智遍缘故有何过。设六识等依第四定。亦有喜无量。说彼无者约余人说。如说上地无鼻.舌识。岂不许佛上地有耶。若不许者违论所说十八界通漏与无漏。然无漏五识不通无色。以色界中余地少有故。彼界全无故。如鼻.舌识许通欲.色。不可无漏许色界有。亦令无色有。此喜无量亦复如是。通四禅有不通无色。

问初能变中约染.不染二位对辨。上十义中何故但约四义聊简耶 解云有三义。一有无对。二同异对。三信疑对。前十义中异熟.赖耶已明。舍位二唯因有果位即无。次前已明不须对辨。有无全别故。此有无对。其行相.一切种。舍受俱.如暴流。此之四义因果共同故亦不辨。其无记性.心所相应.缘三种境。与果有异故今对辨。余并信故。唯舍受疑。故今更辨 问因位缘三。果一切宽狭不同即聊简。果位行相与因殊。遍与不遍应分别 答有二解。一云实应分别。以行相者即约缘境功能而说。果位既言遍缘。即是简别行相。二云影略 问因位通持漏无漏种。果唯无漏何不对简 解云因果持种虽纯杂不同。持种义同故不对辨 问因果两位别持种名同故不简。果因二位殊相应义同不对辨 答持种名虽通果位。不增故不简。相应义虽等。果位增故相对辨。上同异对 问持种果不增义齐故不简。舍受果不别义同何故辨 答果位唯善性。恐疑余受俱。今辨性虽殊果因俱舍受。此即信疑对。

论。末那意识转识摄故等。此量以先成第六有别俱有依者。应有不定过 解云不然。以自许七有别依根。无不定过。为除他疑故。成第七有别俱有依。作量可知 此量应有有法不极成 答前成第六有别依根。即是意根意根即第七故无此过 要集云。成第六对小乘说。成第七对大乘说故有法成 今谓不尔。若不对小成七有依。他作不定过。如何遣故亦对小 有云。量有法差别相违云。第七不用第八为俱有别依。转识摄故。如眼等识 此亦不尔。他许五识所依各别不唯是一。若不如是。如极成五识随举一量时。应有法差别相违过。以余所依非此依故 有作比量相违云。不用第八为别依。自非异熟故 若尔五识亦同此过非唯异熟故 要集为作相违决定云。第七必用第八为俱有别依。恒行心品摄非识故。如第八五数 此亦不尔。夫言决定因.喻两许可成决定。若对小乘第八他无。何成决定。又亦名意识持业释名。又心.意.识亦八通名。今言非识即不成因。应如前辨。

第八理应下。余辨量过云。有有法自相相违。应非第八识。是识性故。亦有有法差别相违。应不受熏持种。亦有法差别相违因。应不用第七为俱有依 要集云。前二对大有违宗过。第三量中同喻一分所立不成 今谓有余。若对小乘前二何过。不违自故。又前已成第七识有别所依根。即是第八故不诤有法。诤有法者。亦有宗中所别不极成。故知不诤有法。又亦未诤受熏持种。理门论云。随所成立说名为宗。彼非所成故无差别。既立第八不依第七。依第七者即是异喻。识性故因于异喻转有不定过。由前已成第六依七故有不定。余烦不指 又成第八云。应有俱有相续识为增上不共俱有所依根。若言识性故因有不定过。五是识性不以相续识为不共俱有所依根。今云自体恒续识性故如第七识 问此颂本明第八与余为依。何故此中明第八识依第七耶 答因言长理故便成立。为除他疑等。

陀那不为二乘说。西明疏问言。若不为定性二乘说者。解深密经复云何通。彼云今第三时普为发趣一切乘耶。解云彼文非但为直往亦为不定性故通一切乘 今谓自违。前云为说令起灭定。今言不为故自相违 又经云普为一切乘。不为定性乘。还非普为 今谓。初教说有唯为小乘。次教说空唯为大乘。后通空有云为一切。非必句句皆通一切。如瑜伽论通说三乘法云为一切乘。非唯说大云为诸乘。

西明云。胜军论师立比量云。诸大乘经等。云有不定过。以发智论亦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自救云无不定过。彼有许发智是佛说故 今谓不尔。对彼小乘。自不许发智论是佛说者。岂无不定耶。又问此因岂不有随一不成失。小乘不许极成非佛语所不摄故。唯大乘许不得云两俱。若他许非外道语。云非佛语所不摄。则有不定。发智论等亦非外道语摄。若许是佛说故。云极成非佛语所不摄。即有相符失。如本疏立比量无过。

判比量云。论第五因有相违决定云。诸大乘经。非至教量。乐小乘者不许显示无颠倒理契经摄故。如外道论等 今谓不尔。彼因一分违宗。即一分不成之因。何名决定 问何名一分不成因耶 答彼许三法印教顺于正理。今大乘教亦顺三法印。何故不显无颠倒理。若云不顺三法印者。此亦不尔。何者俱显无我诸行无常。何非顺法印。若云非全者。岂增一等句句皆明无我等耶。若云虽非句句皆明。然顺无我等。大教亦尔。故不成因。设纵云非全。亦彼因过。不云一分不能显故。又因明法立自宗义。自许言简共许得成。相违决定所立因.喻必须两许。今因非共故。不得成决定相违。

又判量云。胜军量中三藏所加。亦有相违决定。云大乘教非至教量。自许非佛语摄故。亦不为过。理如前辨 又云有不定。为如增一等自许非佛语所不摄故至教量摄。为如色等自许非佛语所不摄故非至教量 此亦不尔。色等共许是非佛语摄。因于彼无不成不定。

疏云又非唯体至离此说大乘无故者。彼庄严论以智为大乘体。此以教.理.行.果皆是故。不言体但总言大乘。若不尔大乘教理是何所摄。大乘以何为体。若唯取智有局义故 问此论七因与显扬论十因有何差别 答多小开合有差别故。八因同庄严论 一先不记别故 二今不可知故。即是同行。与小同时行。宁知大乘独非佛说 三多有所作故。即庄严论能行此法智。依信修行得三惠等 四极重障故。即庄严论生怖畏等。由畏大乘不顺怖谤成重障故。此意于小教顺修得益。怖谤获罪。既是佛说大乘亦尔故是佛说。或俱第七收。庄严约能所断合。显扬别开。就能断中加行后得开之为二。广略别故 五非寻伺境。即庄严第三不行 六证大觉故。即庄严论四者成就。此意汝许先佛得菩提者说。今佛亦证大觉亦说大教。然显扬云。若未成佛能说佛教不应道理者。反显证大觉定说大教即应道理 七无第三乘过失故者。即庄严论第五体者。此意既许余佛有大乘体。今佛亦有。大乘无异体是一故。此佛无者。即是此佛无第三乘体。故成过失 八者此若无有应无一切智者成过故者。即庄严第六非体。此言非者无也。既无大乘体。应无一切智。谁出于世说声闻乘 九缘此为境如理思惟对治一切诸烦恼故。即庄严第七 十不应如言取彼意故。即庄严第八。故十与八但开合别。事意不差。以庄严论颂及显扬论俱无着造故。

论。上坐部经分别论者。上坐部者以有引经。亦名经量部。非二十部中经部。此上坐部中有阿罗汉迦多衍那弗呾罗。善闲论藏。难此上坐莫能对之。遂凑雪山。因名雪转部 分别论者。即说假部。旧名分别说部。无性论中顺古名分别说部。宗轮论中无分别部有说假部。俱说有分心。

上坐九心。五门分别。一列名释。二诸识分别。三三性分别。四生死分别。五前后分别。如枢要说。

论。已引圣教等。瑜伽八证。杂集引同。颂云执受.初.明了。种子.业.身受。无心定.命终。无皆不应理。初生.明了.业用三义此论中无。趣生.寿识.互缘.依食.及心染净。此之五种彼论非有。余五共同。然互广略 瑜伽等中第一执受。二最初生起。谓有部等既诸识不俱。如六境齐至。应无初生识。根.境.作意缘皆等故。大乘许俱。故难于他无初生识。他即设难。若无初生许俱起者。应一有情二识俱起。以大乘许赖耶定有故。今外人且就此难。不尔应难三四等俱。故下却难。犹如有一俱时欲见乃至欲识。随有一识最初生起不应道理 问设许俱生如何能证有第八识 答此非正证。因释外难故为一因 或应展转立俱有根证有第八 又解传释。外难若有第八一切时行。最初生起识不得。我无第八初生可得 今牒外难云。云何不可得耶。有外难云。若许恒有第八识者。应有二识俱起之失。故初起识不可得义。应知容俱故有可得 问若尔第七亦复恒行何有初起 答以他未许有第七识。且八.六对许八初生证有赖耶。若他难七恒与八俱无初生亦成我义 问他救言。初生之位五根未成。意识初生此有何失。即应难言。有所依意与六俱生。故说初起义亦不立。前释为胜 明了.作业亦是展转。显成俱起证第八义。然四业者初了器。第二了根.依处.种子。了我第七。了境第六。显四业俱。故证第八道理稍隐 摄大乘论以染净心总别合说。杂染之中定.散别故初说欲界 欲界之中初辨惑.业.生杂染三。生中复分色根执受。名色互依。及依食住。次辨色.无色界惑.业.生三。生中复分灭.离二趣。又约二界明生死位冷触不成。次明清净中分世.出世。出世之中明灭定证。次重显前三杂染中为种不成破上坐部。准彼但有此论八义。初持种义即彼杂染清净中摄。执受.名色.四食.趣生.生死.灭定七义名同。但开合广略。异熟.寿识彼无此二。又复此论心染净证。最在后明显别依总故。彼即初明总离别故。

言诸法种子之所集起故名为心者。经部虽以色心互熏俱得持种。识持法种通于三界胜故。但说种集名心 若萨婆多云。以心能分别色。非色分别心。故说心为种。即以现在心法为种 大众部师亦心用强立种子称 上坐部师虽前色心俱为后种。亦心强故独心名种。

论。别类必同别事性故者。西明云。一云不立法同。一云亦立。前说为胜 今谓不尔。俱舍论中经部破他大同唯识。此论既难令相似法立于同分故立法同。此义为胜 问彼宗识类为是何性 答本计无记故受熏持种 问许间断不 答彼许相续 问若尔如何言又无心位此类定无 答此以理逼。既称识类。识既间断类亦应然。类依识立如得等故。

论。又阿罗汉或异生心等者。问彼计识类亘通三世而性不易。即难令凡圣染净应互相熏。第八一类三世不易应同彼过 答不例。彼立识类依识而成。即彼识摄。无别法收。故有此过。大乘八识体性各别。非一识类。故不成过。

论。许类是假应不持种子者。问种子体是实。识类假不持。心.心法是真。假法非能碍 答持种具四义。假法阙不持。遮法据功能。假法何妨碍 今助解云。遮用势疎远。假法亦能防。持种据亲含。要实方能受 又难云。二定依种立。虽假还防种。识类依识立。识类持识种 答解如前。

论。依似比量拨无此识者。本疏及枢要皆辨过失。如彼诸说。宗中无有法不极成过。以其真性不是有法。举此真性意。取有为以为有法故 今谓是过。彼举真性。真性皆空无有为法。本意不取真性为有法。于真性中复不可言说。说何以为有为有法。故有法过。若取护法胜义有为。有为非空不空。彼一分违自宗过。取萨婆多胜义有为。俱违宗过 复有说彼因亦无过。缘生法空符宗无故 此亦不尔。若缘生法空。是护法许宗有相符。缘生不空。清辨言空随一不成过。又胜义空。何有缘生。亦彼自随一不成过。又依世俗缘生许有幻事为喻。世俗有体因于彼转。是法自相相违因。若以实幻为喻。彼非缘生阙因后二相。以似幻喻有为异法喻缘生因转。亦是法自相相违因。喻过准知 西明云。依清辨造中观心论入真甘露品中说。阿赖耶识无别有性。眼等六识所不摄故。犹若空华。护法今破。然彼比量有三过失。故言似比。宗依胜义胜义说无第八。有相符过。亦有立已成过。若约世俗有违教过。因有共不定。为如空华六识不摄故非有。为如色等是有。若宗言无别识性。即有他不定。为如第七六识所不摄故第八是有 今谓不尔。要集虽云三藏所说。然恐传错。何者诸大乘经清辨同信。胜义诸法空。世俗诸法有。何独偏破中宗第八。设依胜义。即无违教失。教依俗说。何得相违云违前经。又护法胜义非空不空。彼说皆空何得相符。又四胜义及四世俗。皆瑜伽.显扬等立。未必清辨亦许各四。何须云胜义胜义拨无一切量 西明即取掌珍比量然出过云。若依胜义宗相符。若依世俗违圣教 今谓不尔。非相符过。义如前说。不违圣教比量标依真性说故。故本疏述正契深旨。

论。彼特违害者。据胜义谛非空不空。今谓皆空故特违前集起心经。又仁王般若云。有无本自二。即辨世谛何得依胜义立一切皆空。虽亦违前楞伽.深密。在此证明即违此经。破无为量准前辨。

释身受中。问无心定中引轻安大种不 答引不引俱无妨难 二俱有过。何者若言不引。何故第七云令身安和故亦名定。若云引者定既无心以何法引。若言加行心引。即非无心定 答不引轻安大种。但无苦迫说为安和。或微调适如欲等持 问有心定中所引轻安大种定心缘不 答缘亦无失。然不缘时以别思虑故。

论趣生体要具四义。如本疏明。然总聊简。一切法有二种。一有为。二无为。无为非生故不须简 有为之中略有三类。一色。二不相应。三心.心所 且色法中异熟五根。有实及恒起无杂乱。然体不遍。长养.等流则有杂乱。在下起上天眼耳故。是长养故。便阙三义但有一实。若五境色。一非一向实。二非是恒。三非遍。业果无色无。定果欲界无。四非不杂。以下上五识缘上下境故。法处色中初四阙四义。唯假不恒不遍起杂。定自在色体通假实。亦阙四义 第二不相应行总阙实义。命根.众同分阙一具三。恒遍无杂故。异生性一阙三有一。遍三界故 或可具二。虽总言依见所断立。若在欲界即依欲界分别惑立。故亦无杂。余准可知 第三心.心所法中。初辨心所。后辨心王。心所之中六位差别总而言之。遍行.别境唯有实.遍阙恒.无杂。所余四位总聚而言四义俱阙。约三性别辨具阙者。且于善中分为二种。一生得。二方便。其生得善四义具几。答决定有二。谓实及遍。定阙恒一。无杂二说。一云约界不杂。据趣杂乱。如人中得起天.鬼趣等生得善业。由生得善感彼趣报故。然论云。诸生得善及意识中业所感者。虽遍趣生起无杂乱者。异熟是护法文。生得善者是难陀师义。与护法文合说无杂。据护法正义许生得善杂。二云不杂由在人中造作善业。击彼旧业感余善报。非在人中起彼天中生得善业。二说前正。以同欲界无定所属。如烦恼等 又解五趣亦别。以定异因遍诸法故。虽然起杂 问惑.业.生三虽同一界五趣应别。不尔岂可是人趣中不善业于他趣受。若云非定属。亦应报无属。若许报无属。应无五趣别。如业烦恼故。若言报有属。惑.业亦应然。道理稍难智者思择。以惑.业二随报定胜。顺定异因故。问方便善中得具几义 答约总而言。有实及遍。阙恒.无杂。若别别说。但有实义。阙余三种。亦不遍故。思惠但在欲闻惠通下二。修惠在上二。总聚亦假。义如前说 不善准知 无记有四。且异熟无记中若非业感所知障摄。总而言之亦阙四义。若业感异熟。得有实.无杂。余二准知 次明心王。分为四类。谓五.六.七.八。五识唯实阙余三义。若约三性善性如前。异熟无记或容有杂。如地狱等受等流乐。如在人中受别报苦。据界无杂。趣即有杂。第六有二。实.遍三界。阙恒.无杂。约三性言异熟无杂。以地狱中无异熟乐。于人趣中无异熟苦故 第七有云四义皆有。然非趣生 何故如是 答有四解。一云不共。今据共许简趣生体。二云间断。圣道.灭定中不起故。三云非业所感。谓是异熟具四义者方是趣生故。论云非异熟法趣生杂乱 今者又解。第七阙一。有性之人起有杂故。据界而言亦阙恒义。如生欲界起平等智。无性之人是此类故。又约识明不据人故。唯第八识具四义故 问若许第六异熟无杂。如殃掘摩.阿阇世转异熟于余受。何得不杂 答据五识说非第六识 又已解脱圣人身中无苦异熟。经说有者现业果化。设非无学见道惑亡因无果丧。设有苦者等流.增上非是异熟。如地狱乐。

论。唯异熟心及彼心所实恒遍无杂是正实趣生 问立趣生体。为但依王。亦兼心所。为实.为假 答有三释。一云但依心王立趣生体。具四义故。若依王.所即六趣生有违前失。此卷初云应一有情有六种体。第一云此识足为界趣生体。无劳别执有实命根。亦不得云此中识言亦摄心所。彼辨唯识义。此出趣生体 又若此识言亦摄心所。命根亦应通依王.所种。故但依王立趣生体。第七亦云然立有情依命根数惑异熟识。故知不多 何故论云唯异熟识及彼心所是正实趣生 答此相从说。正取心王。不尔同前六种体失何得难他 问八俱五数四阙何义而非有情 答八俱虽具。种类言之有杂有间。据百法简不约相应。不尔命根及众同分。遍.恒.无杂足为趣生。何要须实。一云通依王所立为趣生。此正辨云唯异熟识心及心所实.恒.遍.无杂是正实趣生。又结云正实趣生既唯异熟心及心所。彼心.心所离第八识理不得成。又复王.所同引业招。而前说云此识足为界趣生体。据胜偏说。难他有情应有六体者。据六受熏后生现时应六第八。经说无处无容二识并生故彼成过。不障王.所六各一体说为有情 问若尔何故第七云然立有情依命根数惑异熟识 答同一聚故名之为一。或从王胜说趣生一。一云通依王.所总立为一。何以得知。准前不许多体。准后依命根数立。此文复举王.所顺前后故 若尔趣生体应是假。何故论云是正实趣生 答正简方便惑.业中有。实简遍计妄立趣生。今此趣生体虽是假。依实法立故言实.恒.遍.无杂 问何理得知趣生体假。答准第七云然立有情依命根数惑异熟识故。不障能依趣生体假 问趣生体百法何摄 答依初二释即心.心法摄。若依后体即有二解。一云假有三种。一相待假。如长等色。二分位假。如生等相。三聚集假。即随实摄(是更一法师解)今云不相应摄。大乘许多不唯二十四。如随烦恼且据胜说二十四种。或同分摄如法同分。但云众同分者。且对他宗不立法同分者说。若据宽论。应但云同分。或有众同分。众同分中有总有别。此别同分。虽无教文理亦无失。

问解执受中。准瑜伽论等。皆有五因。何故但举三因。不说非善.染及业所引 答有二解 一云先业所引是相续上义。非善.染者一类上义。所以不说。一云亦简佛果。虽有执受而非业引。虽是一类许是善故。故不言二。西明云。初二即一类摄。

二云欲显执受非要五义。佛有执受故。此解为正。若如前解但云眼等无如是义。何须重说一类等三。

论受生命终必住散.心非无心.定 问若尔何故摩诃俱瑟耻罗经。罗汉入灭定方化火烧身。入无余涅槃耶 答有二解。一云以期愿故。入灭定前起加行意。愿化火烧身。方入灭定折伏心力令其衰损方入无余。言住散.心非定心非无心者。据不期愿说。惑约有学及异生说。不遮无学 一云入灭定已损伏心力出灭定后方入无余。言入灭定即入无余者。据前方便说 此虽二解约小乘说。若大乘师。虽入灭定。有第八识。是散非定。有心非无。故此论云。若无此识生.死时心不应有故 问若有第八许在灭定得入无余。何故在有心定而无死者 答约无期愿有学等说。何故如是。若无期愿。定力所持不得死故 又准大乘。正死时心。中有初心。本有初心。皆是无记。然有一师云。中有初心及与末心。是起爱心。本有初心亦尔。何以得知。以瑜伽论六位无心。不说生.死位是无心故。准知有第六 一师云是无记心。六无心位不言生死时者。即闷绝摄故不别说。后师为正。

论。识缘名色名色缘识。问此中所说识与名色为据种说。为据现行 答二俱何失 二俱有过。何者若据种说不应难他云羯剌蓝时无五识故。种子恒有何得云无。若约现行即非正支。又初生位一刹那时。大乘自许亦无第六。何得说言犹如束芦俱时而转。若取第七非名色支 答名色有二。一十二支中所说名色。二汎尔名色。若十二支所说名色。据体是种。依当分位亦说现行。故十地论说。十二支皆有子时果时。又种子中复有总别。如下第八说。若汎名色。但云名色未必名支。设名为支即通假实。今此中说汎名色支。名中识支即第七识。一切恒有如二束芦故自无过 然释此经文总有七释。一萨婆多师。如本疏辨。二本经部师。同有部释。三末经部师。许有细意识。羯剌蓝时麁识为名中识。细识为识故如束芦。四本上坐。亦计二识许俱时转。释同末经部。五末上坐。麁细二识必不俱时。释意大同一切有部。六大众部师。六识俱转言如束芦。据七日已后。七日已前未有五识约长时说。七大乘师。复有三释。一依此论十二有支当起位说。二依瑜伽第九所说。复有二解。如本疏明。三依汎明名色支说。今此论意约汎名色。不依瑜伽第九二说。及下缘起。皆喻不成 然有解云。依瑜伽后说名中非必具四蕴故。亦取束芦而为喻故 此亦不尔同上坐等过。本疏虽云瑜伽第九第二解意同于此论。意亦取七为名中识。彼论第九但云所余曰名不遮第七。故束芦喻善得成立。

观于缘起染净顺逆。四十四智七十七智等。广如余辨。今且略 问如有处言观缘起支齐识退还者何 答依染逆中初修习位。作安立谛近方便观作如是说。何者如观老死苦.老死集.老死灭.老死趣灭行。乃至随应历观诸谛。由老死支苦谛所摄。于缘起中先逆观察。以三种相观老死支。一细因缘。二麁因缘。三非不定。感生因缘。细谓爱.取.有。生自体名麁。由此二生而有老死。当来老死细生为因。现法老死麁生为因。除二生体余定无能与老死果名非不定。虽观老死苦谛至爱。于后际苦并彼集谛未为喜足。遂复观察后集因缘现在众苦。谓遍逆观受.触.六处.名色.与识。观未来苦是当苦谛。观彼集因是当集谛。观未来世苦之集谛由谁而有。知由从前集所生起识为边际现法苦有。既知从先集所生起。不应复观此云何有。由识.名色譬如束芦展转相缘无作者等。是故观察齐识退还。故不至于行.无明支。如是观察苦.集十支次观灭谛。始从老死乃至无明。云何当灭。由不造彼无明为缘新行支。故彼苦方灭。次更寻求证此灭道。忆昔师授于缘起法。世间正见令起现前。如是数观令见增长。是染逆观 此观老死灭及趣灭行即至无明。此中且约未来现在老死支因。略不言过去老死及因。由作四谛故合观察。若作七十七智。即三世别观。或约现老死。观近远因。因皆过去。即至爱支。若观未来老死。从有至爱。若受已前是未来苦。约当起次第。不尔种子非展转缘 问或有处说从观无明至生即止者何。答约机欲待寻因果说。老死无果但至生支 问或有逆观至名色支。有何所以 答据业种名识支。识在名色摄故 论中名色名体多释。或四蕴为名。如此中说。或三蕴为名。即萨婆多等。或无间灭意因名。瑜伽第九。或通染污。即此文是。或净无记。即下十二支。剋性名支。唯业所感故。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四(本终)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四(末)(论第四)

◎段食之体。于变坏已有资长摄持方名为食。杂集第五云。有变坏故有变坏者。变坏故即香.味.触体变坏时。变坏者即资持之用 问为正变坏时名食。为长养资持之时方名为食 答资持用时方名为食。故瑜伽六十六云。若诸段物于吞咽时。令心欢喜诸根悦豫。当于尔时不名段食但名触食。若受用已安隐消变增长喜乐。于消变时乃名段食。未资长时但是触食者。望生喜乐及顺益舍可为触食。不尔亦非。故本疏云。名为触食。望一食者非望余生。若望一切有非是食。此意即于所食香.味.触。有不生喜乐等。即非触食 问诸触尘皆段食耶 答不尔。以触通上界故 问若以触对香.味有触非食。以香.味对触。香.味有非食 答香.味唯欲有。但香.味皆食 问香.味上亦有。有香味非食 答据业果说。上界香.味是定果故。或是法处故不为例 问业果上地无。段食唯欲系。定香.味上有。段通色界系 答设菩萨等变假无食用。设有实用。据为增上。引生欲界有情所变香.味.触三。而以为食。亦不取本质故不通上 问何故欲界变段食即许通质.相。定等变段食唯相不通质 答欲界有漏性是食。同界通质.相。定起无漏性非食。异界不通质 问定果唯第六变可成无漏。通亦击第八变故应有漏 答第六变者可是无漏。彼自第八缘彼起相即是有漏。然为下食是第六变者非第八变。而第八云前七非八所杖质者。据见分说。设通相分。据业力说。定通不遮 又解设第八变为下食者。为缘起食。而体非食 又解言唯欲系据业果说。若通.定起亦许上系。然法师意取初解正 问如他通等引。即许下识相分上界收今变段食何不尔耶 答虽名通.定果。然非上界收。以漏.无漏不相顺故。设缘彼第八所变之相。亦不随彼。隔无漏故。势分远故。非正能引故。虽然稍难。智者思择 问触食能生喜乐。思食必欲俱。喜乐摄益欲自希望。应受及欲说之为食 答由触起受。由思起欲。举果显因。正由触.思说此为食。故瑜伽九十四云。能顺乐受诸有漏触。能与喜乐为食。由喜乐故便能长养诸根大种。乃至云。由能执受诸根大种。并寿及煖与识不离为因而住。是故说识。为彼住因。由彼住故。气力.喜乐.专住.希望依彼而转 此意由识持根大等。喜等依转故识为食 六十六云。若诸段物于吞咽时。令心欢喜诸根悦豫。类触及思能生于彼方有资益故非受欲。亦如净土法生喜乐法体是食非喜乐受。然触能和根.识取境资益唯在触数。思虑益根非希望故 又解不同法食。法食即取喜乐为食。受从因名名法喜乐。前解为正 佛地论云。此净土中诸佛菩萨后得无漏。能说能受大乘法味生大喜乐。既云法味。明法是食。此意由法能生喜乐方名为食。不生喜乐不能为食 问识食以摄持为用。第八能摄持其理极成。眼等说摄持何者是也 答眼等非执持者。以不恒故。非有识时亦不执持。由识取境亦资持根 问触.思生忧.苦此俱不是食。识有忧.苦俱。亦应不是食 答体能摄持长养未来。以招后报故亦为食。故五十七云。能与后后为增盛因令彼得生。九十四文意亦同此 问恶趣非招报。忧苦俱非食 答以识现起依持亦食 问触.思通八俱。六俱胜名食。识体虽八种。第六偏名食 答二解。一不齐解。顺生喜.乐起希望。六识俱胜偏名食 摄持是识食。八俱摄持不唯六。二义齐解。识体有八种。胜食唯第八。触思虽遍俱。六并名胜食 问根由他资发识明盛。根不名食。识由他资方能摄持。何故名食 答根必由段资方能发识不是食。识体设不资。七.八摄持故名食 瑜伽六十六问有七因缘任持诸行。一生。二命。三食。四心自在通。五因缘和合。六三性业。七无障碍。由是七因诸行得住。何故世尊但说有情由食而住。答由五因缘说由食住。一是诸行住多分因。二易取易入。三能令羸损根大增益。又令病愈。四令不中夭。五易入道。由此五因说由食住。五十七同 问由识资根故得名食者。意根过去后识方生。识生之时意根落谢。云何后有法。为前无法食 答不约无间灭。据俱有意资彼名食。故五十七云。云何识与意根为食。答由三资持所任持故。能与后后为增盛因令彼得生 问眠.梵行等皆为长养。余何非食 答五十七云。长养有二。摄受别义及不损害。段食具二胜故名食。余但不损害。劣故不名食 若尔四食应总具二。何故不说在长养中 答虽未见文且为一释。四食且举初说。例余亦为长养。不尔九十四四皆有能长养根大何理不得在长养中 问为与已生法为食。为未生法为食。若已生生已不住。若未生未生无体 答九十四云。然唯约与未生诸法说为食义 问前难善通。后难未遣 答能令后生有增盛用相续而起即是食义。非是无法故。九十四云。然唯约与未生诸法作生缘理。唯法引法说为食义。

论。此四能持有情身命说之为食。余解唯能持名食 今谓不尔。亦必长养。且举摄持 问如在灭定经于多日 以何为食 答识.触.思三 何无段食 答传释段食持身正经七日。住定时多故无段食 亦有许此定多时有段食。由定力持得多时住。出定死者自业尽故 要集难云。既许有段食。何故破外不依食住。故相传云。过七日后段食即尽。唯由三食定势力故持身久住。出定无力又无段食故即命终 今谓此说道理有余。定力持身既得久住。何故不能持彼段食令得久住。如外衣发定持不坏。又住定多时出定之后。或有即死有非死者。何者。现见世间病力持身。虽不饮食多日不死药力亦然。何独在定食力即尽出定即终 问既许有段食经何不说 答寿.煖.识三不相离故经即说有。段食非不离故不说有。又如食已即入灭定。岂才入定段食即无。经不说有且作斯理。段食有.不有。出定终.不终。未见大乘文。后当捡决。

论。然行于法有遍非遍者。身.语.心行各有三种。身行三者。出入二息此非遍行。动发思者是遍行。语行三者。寻.伺二种非遍行。亦思为遍行。如来无寻.伺。有八圣道支正义许说法故。意行三者。谓受.想二及审决思。三俱遍行。心起必有故 问寻.伺既非遍行。何故难他寻.伺于语是遍行摄 答就他宗说。实非遍行。能遍起语即是思数 若尔何故第二定已上自地有思得起语言。何假寻伺 答麁思能发语。上细不能发。在佛即得任运语故。然萨婆多及本经部二息非遍。寻.伺是遍而不说思。大乘如前说。末经部师许受.想二亦非遍行。以灭定中有心无所故。寻.伺是遍。三宗差别 问识依根.境起。说识三和生。亦由心行起。应说为四和 答根.境正牵体。说识三和生。想等助功能。非说四和起 问意由受.想起。受.想名心行。根.境正牵生。亦说名心行 答受.想是心所。即得说心行。根.境非心所。不得名心行 问何故灭定偏厌受.想 答论云资助心强是故偏厌。又由受为禅增上障。想于定为增上障。由受领下劣定。由想想像故障胜定。又受于苦果增。想于苦因增。由想像故起作诸业。由受领苦果故。圣者双厌。外道偏厌。又初静虑望欲以静除散。二禅望初以细除麁。三禅望二以静除动。四禅望三以密除疎。萨婆多等。由得彼定引得坚密四大闭身隙故。所以无二息。大乘不尔。但以定能除其隙故无出入息。设兼引大亦复无违。但非唯大能闭身隙。

论。心清净故有清净等。诸部不同。萨婆多云。六界为有情。谓四大.识.空。然心胜故。说心染净。经部由种色.心俱持。色持不遍。心持种遍。故说由心有情染净。上坐部等。心能分别色。色不能分别心故作是说。

以心为本有漏法。因心而生无漏法。依心住故结无漏心受彼熏下结有漏 又初总句。因心生是有漏。依心住是无漏。后两句释成 又以心为本。谓无为法因心显故。因心而生有漏法。依心而住无漏法。以心为本即无为之别句。亦有为之总句。

论。若无此识至皆应无因者。准摄论破杂染中有三。烦恼.业.生。今此显破生及烦恼。行缘识下兼破业染。此初段中分云。若无此识持烦恼种。界地往还诸烦恼起皆应无因。此约三性心后烦恼起无因。疏引所染初识者。彼计受生必起烦恼。初受生识是染污故。此之识支应无种生。故以烦恼及随烦恼。皆应无因。

谓从无想等诸地殁者。等取上下诸地。以无想天长时无六识故就显说。

论。若无此识持业果下。应分其文云。若无此识持业种。一界地往还。后业起应无因。二异类法后。业起应无因。三性心易不受彼熏。故业起无因 破业果亦分二。一界地往还。果起无因。二异类法后。果起无因。摄论中亦云。若异熟断已而更别生。应成别受生失。无漏心后果起无因。又灭二趣如本疏辨。

问本疏难经部。云行在现在果在未来。或一劫等如何能感者。大乘亦尔何偏难他 答大乘本识持彼种故多劫犹在。彼识间断故不为例。

又难有部云。识位中色无异熟识可名果识支。如何俱色说行能感。今疑此难。如大乘唯识。岂一切法与识同性。外云分位亦尔。未必与识同性故为业感 答云我言唯识皆不离识。如行缘识皆行所感。汝言行缘识。有识非行缘。故不为例。

难经部。云未来无故不得云感。但可云熏者何也 解此谈本计。一以悬远故。二识是无故不感。但由行熏。隣次之识相续。得至受生位识。名行缘识。若大乘说。非望现识名为识支。即种子是。故行能感。非悬远故。

论。又行缘识应不得成者。今更助解。初正破经部熏故名缘。无性摄论第.二云。谓行为缘贪等俱生眼等转识许为识支此不应理 此意六识不是受熏。有间断故。贪俱染识非无记故。不是受熏故。行不熏眼等转识 摄论复云。识缘名色有圣言故。所以者何。眼等诸识刹那速坏久已谢灭。为名色缘不应道理 此意转破识缘名色亦复不成。经部转救。贪等俱识与行相应。熏结生位识名行缘识。亦不得成。结生识起。能熏行等久已灭故。非无体法而为能熏故。亦不成故 无性论云。若畏此失许结生识为识支者。此亦不然。于结生时。福等诸行久已灭故。非从久灭此复应生 若云非熏但说能感。即感故名缘。与有部同。次下双破结生染识非行感故。彼此宗计唯无记法为业所感。彼两宗计结生之识与爱恚俱。染非业感故 无性云。又结生心非无记故。爱恚俱故。既非无记。以行为缘不应道理 萨婆多救如本疏辨。本经部救同萨婆多。以生位色为业熏感。同有部破。

亦时分悬隔无缘义故。若末经部救云。我有麁细二识。麁者染俱结生。细者无记为业熏感 若上坐部亦二意识虽不说熏亦说为感。二俱许细是异熟性。故无性论云。于母胎中有异熟识。与赤.白和合。乃至谓依异熟识有意识转 若尔即应二识俱转 设俱何过 违圣教故 上坐救云我部不诵无违教过者。即难。应有二眼等识生。六识摄故不许违理。许即自违。不许五识有麁细故 末经部救。熏于识类。类性无记。说为识支。感亦不违者 此如前破。又违经名。经云缘识不云缘识类。所余救.破准例可知。虽无文证理亦不违。

论去来得等非实有故。兼破正量部不失增长性。故云得等。

略解依中。疏云如何说依不与七同缘下。此前师难后师。若尔如何下。后师难前师。答两人依别下。前师释。问曰下。后师难前师。彼质答曰。前师文。答而复质。后师文。

然彼所依总有三种者。问心.心所法起藉四缘。何故但说三种依耶 解云所缘通内外。余三唯在内故但说三 问余识缘内外。不得说四依。第七唯内缘。何不说四依 答三缘生识胜故但说三依。缘依亦外缘。力微不说四 问境界生心劣。故不说四依。所缘引识微。应非二和起 答二和通远近。根.境并为缘。依义据亲近。境疏不说依 又云。不例。三缘依声中说。所缘缘者是于声说 此明所依故彼非例。

难陀胜子等。立种生现前后异时。引杂集等云。有眼非眼界等。又瑜伽云。无常法与他性为因。亦与后念自性为因。非即此刹那。以非即此刹那。长贯前他性因中故。因果不俱。摄论俱生俱灭者。如疏中会。

释俱有依中。本判为四。第二即是安惠师等 西明判云。第二火辨 要集疑云。若第二师是安惠者。破前师云十八界种应成杂乱。安惠既许自证分种傍生十八界。种亦成杂乱。若一自证分义说根.境亦成杂乱。安惠自许第七入见即有间断。何故下文云虽不间断而有转易 今为释之。安惠自种子是假。然功能别成十八界。如不相应依实假立不相杂乱。依自证分义分亦得 又就他宗而为此难亦复无过。许阿赖耶变似色根等 或余师义。设自所许约计情别。亦不杂乱 言第七虽无间断者。是余师义。以与安惠合为文故。故疏言等不唯安惠。本乃十释西方别行。疏主既是此翻糅者。故能深达。余不劳疑。

就难陀释俱有依中。解二十唯识颂有三解。初依见.相别种义解。言识从自种生者。即识见分。似境相转者。既起现行。带境相起似彼所执外境相现。无别五根。即见分种名为五根。所带似境即是五境 二云识者五识相分。不离识故名之为识。从种起现为五识境。实在内识似外而现。为成内外处分种为十 三云依见.相分同种义解。五识见.相合名为识。自种生者。见分从种起现行也。虽无别种亦带相起名似境相转 观所缘缘论三释大同。但互为缘。少有差别。

论。又彼应非唯有执受等。本疏意云。三业能感。身业是色即有执受。约扶尘说。声离质已即非执受。意业现行及三实业。亦非执受。前云约执令生觉受而说。前第二说种名执受。约同安危说故。今据诸论明十八界中。几有执受。但云五色根。故言应非唯执受等 西明云。此说实能感五识业。说五识依故。唯思种实业。色.声假说。非正感故。由此思种唯非执受。唯非色蕴。唯非内处。违圣教说此三皆唯 集云。感相分种非五识依。能感思业。即非色.声。约生觉受故思非执。无表是假无感果用。故取有释 今谓不尔。有说所释具言假身语业并实思业。论云非唯故通有执等。不云唯非有执受等。颠倒论文故非为正。前第二说。执受有二。谓诸种子及有根身。若谓今据生觉受说者。且五色根为唯取现。为亦兼种。唯现可尔。通种即非唯有执受。若云据现者。何故前难云又诸圣教说眼等根皆通现.种。执唯是种与教相违耶。故知五根通于种.现。据生觉受自亦不唯。何但难他。故本释正。

阿赖耶识于有色界遍依诸根与楞伽同者(后更捡文)。

论。既许现识以种为依等。本疏说云此令种子有俱有依。论言现识依种者。以所依根通种.现故。故疏言种。若谓论文应言现行以种子为因缘者。即此中种依现行识。无同喻过。第八望种非因缘故是俱有依 然西明云。此中正明俱有依。如何义准因缘为例。解云理实不应为例。而净月意。前二师皆不许种亦有所依故。今义准令种识亦有所依。量云种识亦有所依。现种识中随一摄故。犹如现识。虽彼所依因缘.俱有二依不同。而依义齐且引为例。所以者何。能熏有因缘义。异熟望种非因缘故。此意且引为例者。虽成因缘为所依。且取依义。因缘.俱有同是依义。若云因缘依。第八现行望种即非。为避此过云且引义例 今谓不然。若但成依。有为诸法皆杖託依。应成相符。若成因缘。第八望种非是因缘。成作因缘。便有一分违宗之失。故知前师不立种子有俱有依。今立此义违他顺己。不乖圣教故本疏正。

疏言故令异熟种以现行为住依。以种子因缘依与现行俱有依为例者。意以异熟识中种。即以第八现行为住依。能熏转识望于种子虽是因缘。亦与种俱有。故与诸现行识。俱有依为例。新旧合者释生长义。

论。俱有所依。护法义简取决定有境为主为所依。简余非所依。

令心心所取自所缘。此即举果显因所依。若法虽杖託因缘起。而不能取自所缘者。果名有依。不名有所依。因缘望彼但得为依。而非所依。何故如是。以瑜伽论唯心.心所名有所依。余不名有所依。若不作斯义门简者法有相滥 然疏云而以义准由少义理。谓自身识为依。非后为前前为后依及他为自依 要集云。此无相滥。此中既辨俱有依根。非前后故。自识不依他根而起已极成故。故唯四义简法已尽 今谓不尔。虽知四义简法已周。论文不显。但且对前诸师异说。辨彼非所依。不显简他及于前后。明是自身。若以言俱有。即不须简非前后者。亦应云等无间。明前望后为等无间。何须复云前聚于后。下解开导云于后生心.心所法。又本辨心.心法。何须说云谓有缘法。言心.心所岂非能缘。又如熏习。熏自极成。可须复简他身前后。故今疏意。心.心所法杖因託缘皆得名依。既论说云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亦是自识因他识生。何故不简。前后虽别亦得名有。如前因果别时家。解摄论熏习俱生俱灭。以前后法同有生灭。云俱生俱灭。今前后心异遍计故俱得名有。何故不简不以同是有。要非前后是俱有依。

又云。枢要云前三各具四义。若尔决定简法已尽。谓同境即显有境。根本即为主故。由此证知余三无用 今谓此情不悟大意。何者本疏以论说俱有依。前明具义。后复云同境.不共.分别.染净.根本所依不同。此之五种于前义中为具不具。若其不具得为所依。何须前义。要具为依。即是前三各具四义。四义随有。即具前义方是所依。由是身根望眼等四识。非彼五种。故非所依 要集云。今解身根为主义简者 今谓不尔。论文本意。为主一义。以王简臣不简身根。若云虽有身根。四根若阙四识不生。故知不依者不然。亦虽有第六。若无身根身识不起。岂许身识不依第六。故不以主简别身根 又枢要言顺取所缘者。解同境根。若同境根亦具前义。不解有境义。不得妄难。故七依八即不同境。故知不约顺取境义。说有境义。若顺不顺皆有境故。智者当察 问今解俱有依根。既以有境简去种子。岂可种子非俱有依。若非是依。种应非根。便违圣说眼等五根皆通种.现 答论根通种.现。今护法辨依.所依别。现根用胜名为所依。种根非胜不说所依。若取种根为俱有所依者。自种应是。今辨俱有所依。不依解根义。故不取种。

问言同境根。即眼等五根。是未知眼等识。缘境变相为亲所缘。眼等五根为照相分为照本质。若照本质即不同境。质.相异故。若照相分。本质何遮而不能照 答今二解。一云双照。俱色境故。无法遮故。一云照相分。云同分根能照境故。隔自识相故不照质 问如隔瑠璃等尚能见外。自识相分有说非碍。何故能遮 答势分力隔不以相碍前解为胜 问五识变相。为依託质。为不离见。若依託质。应离识取。若不离见。何成离合知。识皆与根不即离故 答虽依託质不离见分。俱悉无过。以能缘见不可说云在此非彼处。以无形碍故 若尔如何名离合取 答以五色根望本质说。不约相分。故成离合。不离识缘。

问五识何为以第六识为分别根 答瑜伽五十五云。由三缘故。谓极明了故。于彼作意故。依资养故 言明了取者。意虽由五而得明了。五亦由六能明了取。若无意识五不起故 于彼作意者。由欲得缘彼境界故。即同缘义 依资养者。谓由意识资养。眼等识方得起故。即引发义。

但说五识依五根者由二义故。言相顺者。一近相顺。即近所依。二相资相顺。五根有漏五识亦有漏。五根无漏五识亦无漏故。

后开导依。本疏三师。第一难陀等。瑜伽第三云。又非五识身有二刹那相随俱生。亦无展转无间更互而生 又一刹那五识生已。从此无间必意识生。从此无间或时散乱。或耳识生。或五识身中随一识生 此师准文不许五识俱生。亦无二刹那续。亦非更互生。若前若后必意识起。是故五识必用第六为开导依 第二安惠等。第三护法等 西明云。第二净月。安惠师许三位无末那故 要集亦云。定非安惠。论云平等性智相应末那初起。必由第六意识为开导依。彼许三位无末那故。则不得言相应末那 今谓不尔。准何得知是净月义。既自不识梵本。又非翻译之人 若是安惠前难如何 答准本疏释云即显末那名通无漏。虽即六识转末那得名为第七。实非第七。不通净故。不尔违经。初地初心第七识俱平等性智等。如疏具释 又下第五卷中亦有此解 疏外又解。前难陀师云。第六意识自相续故亦总用。前六转识内。随何为开导依。第七.八识虽自相续。见道初转由第六引。应用第六为开导依。就彼宗难正彼义故。不依自宗。疏主既亲承梵本翻此论文。岂肯郑重为斯错判 今又助解。言安惠等许净第七即是余师。余文即通安惠及余。述正文中云。第七末那用前自类或第六识为开导依 染相续位自类为依。无漏间断既有第六即为开导。灭定位出。应云用第八为开导依。略而不言。

第二师文中有二。初纵。后夺。初中有三。一云未自在位可如所说。二遇境位。谓卒尔遇境位可如所说。三遇非胜境位可如所说。上一位字贯于下二。次一遇字通第二三 若自在位下。夺翻前三位。言自在位者夺初位。此师意云。谓互用位多恒缘境。此意破前六尘境至识不并生。以即刹那而便落谢。互用之位如眼识起。虽有余境亦能缘之。何假余识而眼识间断耶。

问护法等师何性界心得出灭定 答广惠声闻.自在菩萨。随何界地方便善心。若依自地亦通生得。未遍超者。随其所应。或依他地方便善心。若全未超。但依自地方便心出。依方便入故。

论。又异熟心依染污意等者。何故无性两释。一云即第六识为染污依。第二同世亲。所谓末那。何故二别 答两论不违。此有二义。一恒相续。二缘内外起增上爱故。无性即据通缘内外起染污故。不言第七。世亲即据恒相续识常起染污。非无第六。以非恒故隐而不说。无性菩萨据续生时。非无第七。以不外缘故亦不说 然今此师所说染意。或同世亲。或同无性 或可染意依第七说。相应悲愿即第六识。以此为证。证诚第八用第六.七为开导依。以因大悲依第六故。染复第六不证第七 或此师意且据凡夫一分而说。初受生识。以染污意方得受生。即中蕴末心。除转轮王必起贪.嗔方得受生。相应悲愿即是二智。

论。若增盛境等。西明云。此有一句。境胜心非胜。谓率尔心。此中应有等流心.境俱胜。已摄在前等流心中 今谓不然。证五相续。云遇胜境理必相续。定非率尔。率尔之心非多刹那故。若许率尔自类相续。应引瑜伽论云由率尔心。乃至相续而转。何故云决定心后等。前文已证等流翻前率尔 遇胜境下。翻前非胜境。不说唯率尔。前文且约汎尔等流心。即心胜境非胜。此约心境俱胜破 或可。前约心相续趣境破。此约境相续胜逼心俱令心相续。故二文别今准此文当后二心。故俱胜句摄。

问戏忘愤恚定是何天 答本疏释云。欲四空天。非下二天。西明云。通六天 要集断云。此说近理。以婆沙说在下二天。大小虽殊俱得为证 今谓不尔。四句自体。若不约定人.处而说。但据逢缘可通六欲。若约定人.处。即本疏为正。然准道理据定人处。不尔但应人为他害即非自害。若有自害即非他害。何要戏忘.意.愤恚天及羯剌蓝位。又戏.愤天既属帝释。岂与非天共战之时不为彼害。若为彼害此即不定。即应佛使等有自他害。俱不定故即有杂乱。据无杂乱大乘约定。即本疏正。无相乱失及不定过。又出曜论云四空天。

论。然摄大乘说色亦容有等无间缘者是纵夺言者。释彼论第三云。谓经部师作如是执。色心无间生者。谓诸色.心前后次第相续而生。是诸法种子者。是诸有为能生因性。谓彼执言。从前刹那色后刹那色无间而生。从前刹那心后刹那心及相应法无间而生(已上论文)。破已下结云。但应容有等无间缘及增上缘。无有因缘。今指此文。是纵经师有等无间。夺彼前后为因缘义。若尔何故摄论第一云又经部师不说唯色名为心法等无间缘。此所无故。心及心法四缘定故。释文如疏。

论。故展转作等无间缘者。问心.心所法多少起。而得说为缘。何妨诸识多少生。亦复得为缘。质云诸识前后多少起。相望得成缘。色法多少生前后。亦成无间缘。彼复质云。诸识多少起。例同色不成缘。汝诸心所多少生。亦应同色不成缘 解云心.心所法和合似一。共辨一事得互为缘。诸识不然。何得互为缘。

然诸心所非开导依。问心所望王不开导。心所非所依。心王心所既导生。何妨心所亦成依。解云等无间缘义相引。心所可成缘。开导据胜能。非主不成开导依。

疏云如摄论第一云。一法未达未遍知者。此引摄论云佛不为小乘说阿赖耶识。外人即引经文为难。若尔何故经中世尊云。我不说一法未达未遍知。而能永断一切烦恼成阿罗汉。我唯说言一切法已达已遍知。方能断惑成阿罗汉。言达无间道。遍知解脱道。此难意云。若不为说阿赖耶识。岂得云于一切法已达遍知。无性为释。此佛密意说不断烦恼。以别相声说总相处。非诸烦恼有各别断。或取共相无常等行故。不为说阿赖耶识 此意以别相名。意诠生空总相义处方能断惑。惑共相无常行。非缘别别色等之智。而能断惑。故言一法未达遍知者。别相之声。说总相智而能断惑。非一一法皆达知尽方能断惑。故不为说阿赖耶识 今瑜伽文亦复如是。意说前各自别识。为后各自别识等无间缘故。于总处说。若彼六识为此六识等。此是别意言声。于总处转故 又此言总意别有三。一会前第三云。若此识无间诸识决定生者。若此识及诸识皆是总语。意说各别八识。举此总声。非谓诸识许互为缘。一云解第三意。别说后识定生。简无学最后心。然举于总诸识生声。一云会前又此六识为彼六识。意欲别说各自六识。举彼总声意目别六。非此六言总含八识云言总意别。何者五十二初举诸心.心所无间后诸心.心所生。通诠八识。重复言此六彼六。据三乘通说。故不通八。

论。为显此识依缘同故。有二解。一云依是不共依。缘是因缘依。以总聚言。不须分别种之与现。种不离识自体分故。云依.缘同 又解以总聚言缘第八识。因缘.增上。种.现虽殊总不离第八。但不说等无间非所缘故。此据染说。若无漏位亦缘无间识 二云依所依。缘即所缘。以因缘.增上俱名为依。缘即所缘。即下许第八自体及种子。如次计为我及我所师义。又前二依有胜用故。所以偏说。非谓为显依.缘同故。以且解依彼转未解缘彼转故。然要集云。或可初释唯俱有依。后释通二 今谓不尔。若初但一。何故论云俱显前二。故说有余。

论释缘彼。问难陀师计七依本识。亦缘彼相应。何名依彼缘彼。答据执为我名依缘彼。火辨.安惠并准此释。

问火辨何故不执自体以为我见 答见分作用故执我。自证沉隐故不执之。

安惠破火辨中。有三番问答。初约定。次变不变时。后约凡夫厌色生上不变色难。不同圣者生上变色。

问护法正义七缘八为我。自证缘见作何行相 答不同见分。自证思量见分之时。不作内外我非我解。但冥证见体。亦如邪见缘外之时。见之自证缘见之时。但证见体不同邪见。

问论无一心中有断.常见故。我.我所执不俱起者。何故分别行缘蕴。不分别所起处等起我我所见耶 答二十句等。虽同依色蕴等不是同时。前后别起故即无妨 问断.常依惠立。二见不并生。二执一惠生。两执不并起 答断.常境别。二执境同。

思量为性相。问既恒思量所执我相。与我见何别。俱作我解故。复何不名我见 答我见推求并作我解。此作我解而不推求。故不名我见 问何以得知心作我解 答准心所知。既云我爱.我慢等。当尔彼爱等。若不作我解。贪爱于何。又亦不应名我爱等。由此准知。心王亦作我解 若尔心王应取别相 答不尔。即此我境是总相故。领纳属于顺益己相。而贪爱等方为别相。论说唯言故 问我无我等是其差别。何名总相 答准诸法自性差别。名非总相可尔。今心王所取总相。心所所取别相。与彼有别。于彼自性差别之上。各有总相.别相故。不尔王.所境应差别。故知我者即是境之总相。于我之上可意.不可意等方是别相 又有解云。心王亦取别相。辨中边论云。心王亦能取总.别相。今捡彼论第一云。唯能了境总相名心。亦了差别名为受等。准此心王不取别相。此论第五亦识能了别事之总相不言了别事之别相 问心王既作我解即是我执。云何第八卷护法正义。云执我法者必是惠故。不说所余 答心虽作我相而不执之。执者是惠故 又释云。彼据胜说。及根本说。此据相从。必由于惠方能起执。非于此聚而无有惠可起执者故。言必是惠故。不障相应亦有二执 问贪等皆有执者。疑有执不 答执必见俱。疑非见并。又执必决。疑不决故。疑不是执 问如思相应业之眷属。亦立业名。与见相应见之眷属。何不名见 答业是造作义 俱能造作未来果。及所造事业。故俱名业。见者推求。相应非推求故不名见 又释剋性即非。相从亦见。如似智惠相从俱名智惠故 问执我是惠能。同聚俱执我。推求是惠用。相应亦推求 答推求是见。余法不推求。执者坚取义。同聚俱执我。

问既恒审思量与思何别 答通.别有异。此但思我。彼思一切 问未转可尔。已转如何。已转通缘一切法故 答亦总.别缘。胜劣有异。王取总相胜。所取别相胜。不尔果位王.所二种俱能遍缘。如何取别。然第五云。心王取总相。心所通总.别。且据因说。若在果位。王.所俱能缘一切法取总.别相。但胜劣异。

西明云。何故释名门但解末那。三性门中即解心所。解云理实于诸门中皆有二义。影略互显 今谓有余。若言诸门皆有二义。释王有覆性。所亦性同。于余门中若皆如是者。心王四惑俱。岂我见等亦四惑俱耶。故思为性相者。但解于王。心所不尔。设心所思 箇思量。所余心所非恒思量。又思虽有思量之义。不以思量释思性相。然辨三性门中解心所者。以彼心所有贪.慢等。不知不善为有覆性。王由相应得成三性。所由所依是有覆故双问答。至下更释。此问本意自释第二变。不解心所。不可门门皆相影显。

问言四惑俱我痴.我见。如论自辨。爱有四种。慢七.九种。是何爱.慢 答是总爱。以缘我故非余行相。七慢之中是我慢摄。我慢恒起。非九慢类。

论。及余触等俱。有二师释。初师二解。一四惑余。一无覆性余 若尔后言有覆性摄。岂不重耶 答此师解余有其二义。一遮。二表。今取遮义。五遍行法前与八俱。亦与七俱。恐同于前是无覆性。故余言遮。后言有覆摄者是其表义故无有过。

简别境五中。问此师第七何无欲耶 答缘未遂境可有欲生。此识缘我恒遂无欲 难七缘境恒遂。不希未遂无欲俱。佛果所缘恒现前。无彼未合欲不起 答佛果悲愿度众生。境界虽现欲无减。因中我法恒现取无愿不希非欲并 又释如疏。余四准此。

问此师何故七非随俱 答此师意说。二十随惑。杂集论说皆假有故。依根本惑分位立之。此识俱惑恒无间断无分位故不得并。又五十八云。诸随烦恼皆是烦恼品类 若尔何故决择五十五云。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是实物有。放逸是假有。余者论说是世俗有耶 答此师意说。假者有二。一相待假。二分位假。前无实体。分位假者而是有体。云实有者据分位说。云世俗者通于假实。以相待.分位俱名为假。

问实有假有理可易知。世俗有言应须分别。唯识论等说沉.掉等是别有体。如何大论云世俗有 答言世俗有者非谓假有。不同放逸定是假故。不同无惭等四依胜道理别有体用不名实有。此沉.掉等皆他等流。别有体性义非胜显不名胜义有。非体假无名世俗有。

问论会违云。依二十二随烦恼说者。准百法论二十随惑成于百法。瑜伽论中惑说二十二.二十四.二十六。应不唯百法。

答大论中据取别境及四不定是染性者。烦恼等流品类不同说多少别。离彼二位更无别法。百法论等据其体性有差别者但说百法。亦不相违。

论。言要缘曾受境类者。有二说。一云境类者。缘灭.道时但缘其名名亦为境。此境是灭.道类。二云境体之类。如缘苦.集亲符其体。亦已曾受后复缘时。言缘境类。即前体类。余准此释 又云名是名类。谓先闻缘今复闻缘。二名是体之类。谓先见体今复缘名。三体是体之类。四体是名之类。准前可解。

问护法正义云。非诸染心皆缘曾受境。及邪简择故忘念.不正知依念.惠者不遍染心。依无明立即遍染心者。如缘现在复非简择。起此忘念.不正知时。与无明俱不。若许俱者。忿等应嗔俱。若不俱者。应非遍染 答义别说之。犹如见.惠。虽不相应可得俱起。以他性相应非自性故。

问如缘曾境及邪简择起忘念等。依二法立。为一忘念等。为有二耶 答疏有二解。后说为正 然要集云。有说两说皆违第六。故第六云。染念.染惠虽非念.惠俱。而痴分者亦得相应。既广破已彼自释云。若无念.惠。唯痴上立。若念.惠起。即与无明各二法立。即自问云。既二并起为一为异。答谓揽二分假立一法。具含二义。故痴分义念.惠相应。念惠分义非念.惠俱。与痴相应故无有过 今谓此说即是前明。何劳别说 本疏云。惑总依惠.无明立一不正知。不正知是假。不可言有二。今云揽二分假立一法。岂非前明。本疏引例。如放逸等依四法立。不约贪等别。说二相应故。此意放逸虽依贪立。二得相应据余分说。说遍染故。例不正知等相应亦尔。何劳更言故痴分义念.惠相应。念惠分义非念.惠俱。与痴相应故无有失耶 又复彼说自有过失。何者彼云。或可念.惠.无明各别立一。虽有多种相用无别故说为一。二十随惑等但说一故。据实有多。随用立多而体非多。故说事等约体说等。用望于体不说相应。非他性故。若尔不害.无嗔二数应不相应。第六云信等皆遍善心故。解云但云遍善不言相应。亦不言俱故无有过 今难彼云。既云各别立一。即有多放逸等。若用若体俱多法故。何得云等。非受.想等有多并故 又云。不害.无嗔彼但云遍不言相应。亦不言俱者。岂许不害.无嗔前后别起言不俱起。故依虽别。取各功能假立为一。名为体等。不害.无嗔虽不相应而许俱起 问且如不翻别境入随惑中。别境染念.染惠。亦名忘念及不正知不。若不尔者应非是染。以正念.正知故。若许亦名忘念及不正知者。与随惑中二法何别 答别境中忘念者。谓于过去曾受境界忘追忆故。随中忘念只忘失正念。不要忘念过去之境 问若尔前善心中。不能记忆曾所受境应非忘念。以非染故 答起善心时。虽有不能忆过去境。而于现境能正念故 问缘现可尔。缘过如何(思之)。若别境中恶惠必邪简择。随中恶惠能恶于惠。即令知不正。非要邪简择。又假.实殊。有无体别。随惑但作用。而无别自体。别境有别体。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四(终)

 

上篇:成唯识论了义灯

下篇:成唯识论演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论疏部目录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大乘百法明门论疏

大乘百法明门论疏卷上 大慈恩寺沙门大乘光撰 将欲造文...

俱舍论颂疏论本

阿毗达磨俱舍论略释记 正议大夫持节诸军使晋洲刺史贾...

金刚般若论会释

金刚般若论会释卷第一 大乘基撰 一部分三。初敬所师。...

十二门论疏

十二门论序疏 大业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疏一时讲语。此序...

佛说婆罗门避死经

佛说婆罗门避死经 后汉安息沙门安世高译 闻如是: 一...

佛说犊子经

佛说犊子经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

龙王兄弟经

龙王兄弟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

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卷上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

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隋大业年中三藏笈多译 归命一切...

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

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 东晋西域三藏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

大乘密严经

大乘密严经卷上 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奉 制译 密严会品...

【注音版】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经

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经...

开智慧的妙法--梦参长老的亲身经历

你要是能够天天诵持〈普贤行愿品〉,能开智慧!能消业...

一牛断三命

佛住世时,弗加沙王由于读诵了《十二因缘经》,体悟到...

如何供养才如法

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包括你到他方世界去供养净土...

欣求极乐勤念佛 厌离娑婆修忍辱

有时候,我可能只是比别人多忍了十分钟,结果就不一样...

心灵哲学小故事

礼物 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

圣严法师:一切二边,妄自斟酌

什么是「二边」?好、坏是二边;你、我是二边;众生与...

古人修善积德改命的故事

一、孙泰 唐朝的孙泰是山阳人,少年时代从师皇甫颖,操...

大悲赞

娑婆争斗似屠场,生命如草如牛羊。 大悲能息嗔恚念,...

万物万事没有绝对的好坏

世间万物万事没有绝对的好坏、善恶、甘苦、冷热,所谓...

到底怎样才算是正见

有一次,尊者迦旃延问佛陀说:世尊!您所说的正见,到...

怎么念佛呢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

朝灵岩,思法语,沐祖恩

已是第二次来灵岩山寺,对这里的一切还记忆犹新。上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