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六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六(本)(论第七未尽)

淄洲大云寺苾刍惠沼撰

言余识识故。本释如疏。西明云。第六意识。及大众部等所立细意识。自宗七.八皆是有法余识识故。然七.八识前依理.教已成立。故有法得成 今谓不尔。若前成立有法得成。非取外法前已立讫。应立已成。若云前立为有。今立不离故非已成。前亦数成不离识讫。又大众部立麁.细二第六意识。今亦立彼岂不违宗。若云彼细即我第八。何成立彼大众所立细意识耶。立自八故。又若不置极成之言。后身菩萨不善意识。他方诸佛第六意识。亦有法中应有一分所别不成。若置极成即七.八识非他遍许 要集云。若余识中兼七.八者。有法虽言余识。仍有不定。由此有释于理为胜 今谓不尔。余识有法既兼七.八。更有何识而为不定。以避此过。但云余识不言第六故。又设非兼七.八。亲所缘境不离能缘心。亦无不定。

论。谓识等生时无实作用等者。大乘镜中实无色起。萨婆多许有别色生故。此论云。但如镜等似外境现。本释如汝即是如彼萨婆多等。若经部师宗虽无别色亦有似现。非大乘宗许有别色故。维摩经等云。如燋穀芽。如谷响。如镜像等。并喻无故 若尔何故摄大乘等以镜像等喻依他起。不可就他他是实故。自无别色。何喻依他 答有二义。一取不离义二取似义。且如镜像。萨婆多许。一不离镜。二似面等像而非实面。不取像色实与非实。对萨婆多取其二义。对经部师取似有义。实不离心 问大乘镜中既实无像。云何解深密心意识品云。如一影生缘现前。唯一影起等。佛地经云。如依圆镜众像影现 答就他宗及世间许取以为喻。亦复无违。经部虽无实影。取似亦复无失。摄论云。由迷乱故谓见影像等。据自实义以破他宗。故解深密云。如镜为缘还见自质。非镜有影。大智度论三十六云。如油中见像等者。亦是就他非龙勐等执彼为实 问难他心智应缘外境。今云缘自心非亲缘他心。亦应如镜为缘还见自质者。为镜喻心。为当取质 答设尔何失 二俱有过。以镜喻心。应云以镜为缘还见自镜故。心为缘还见自心。如何得云还见自质。以质喻心为难准此 答二解。一云且约散位应云如质以镜为缘还见自质。今他心智以他心缘还见自心。二云约定如定为缘。自心变作种种影像不离自心。如似散心以镜为缘还见本质。非离于质镜中别生 问自心他为缘还能见自心。自质镜为缘质不能见。质如何为喻 答喻取少分。如似眼质以镜为缘还见眼质。故云还见自质。虽所见非眼。眼依处故。随世俗故 问所见之中据大乘宗质.相有别。云何得云还见自质 答摄相从质以似于质。据实所见亲见自相。取少分喻喻他心智等所取之境。皆悉无过。故无性论第五云。非等引地善恶思业本质为缘。影像果生亦复如是 问诸迷乱见所见影像。以何为体。何处所摄 答独头散意分别。妄执谓镜有影等是迷乱等所见影像 何处摄者。要集云。有说还是色处似前相故者 本疏无文。本释法苑法处章中云。影像色是色处者。据独意识散。缘五尘名分别意。以相从质在色处摄。不解镜中执有实色为影像者。法师本释不託于质妄执镜像为实有者。是法处中遍计所起 问显扬论中五尘色境亦有影像色。法处色中定所行境。亦有影像色。遍计色中亦有影像色。有何差别 答色处影像有其二解。一云分别意识缘五尘相。以境对根应法处摄。今者从质及所生果故色处收。二云五识所变名影像色。本识所变为所余色。以根对境第八所变应法处收。以闇从明故色处摄。二解俱得。然第二胜 遍计影像前已略辨。定所行者。所变金等无实用等名定影像 问以镜为缘。何故不言还见自影。缘影像故 答缘影不极成。摄相云见质。

释他心智名唯识中。西明云。安惠三释。护法二释。安惠无违。护法释中第二云。一切所缘不离能缘故名唯识。通一切位者。言中有监。云一切所缘不分亲.疎。疎所缘缘监亲所缘。总云不离能缘故。若疎所缘缘亦不离能缘心。何须云缘他心智。不亲缘他心故非离识取。设亲缘他心。亦不离自心故。又前如何言应不亲缘离自之色等。以彼所缘无离自故。正解应云一切亲所缘不离能缘故名唯识。

论。一切种子识。西明云。能引自类及引同时自类现行。是因缘性。即自问云。若尔如何牵引种子为因缘性。解云实非因缘。然菩萨地假名因缘。因缘类故 今谓不尔。远望当现名为牵引。未润等种自类相生亦是此因。故名因缘。

论。极微圆故。西明三释。第三云。前文通释因果第八。即无所熏故。后文通释因果第八因微果圆 要集云。于诸释中有释第三于理相顺 今谓不尔。谓七转识。别释前七。第八心品下。别释第八。极微圆故。通释八识在因异熟。果位无漏不熏所以。以业异熟极微劣故不熏。果位无漏极圆满故不熏。不尔前言除佛果善极劣无记不能熏者。有何所以。由此本说于理为胜。以疏解云又解因中第八。及六识中异熟之心。并不熏者以极微故。果上第八以极圆故。偏简第八果方无漏。五识异解有许通因。佛身善法无增减故。实果八识俱应简之。通释八识。由此前论但说有七能熏本识生自类种。

论。异生求趣色界心后引生无漏等。本释顿悟至第八地生第四禅。初得胜身方受变易 西明云。异生求佛是顿悟人。未断烦恼随眠力故。色界心后引生无漏 今谓若已随眠未断即生彼天。初二果人随眠。及未断色第三果人回心求佛。亦应定生第四静虑。有随眠故由此故知。顿悟胜能不厌生死。取最胜身方受变易故必生彼。二乘不然故不定生 要集云。八地已上亦不断随眠受生有用。故第十地方生自在。余地菩萨未极熏修故不得生。由此瑜伽第四云。由极熏修第十地故得生其中。显扬第二云。若善修习不思议三摩地所引第十地中第四静虑处者。受出过净居大自在天生果。经论文显。二乘回心。若无学者。一切后生皆得非择灭。欲界经生初之二果。上二界生亦非择灭。即于欲界受变易生。不还果人欲界回心。即于欲界受变易报。色界回心即色界受。此学无学受变易已必无死生。但往自在不名为生。顿悟菩萨唯除三恶。余一切生未得非择。烦恼未断虽受变易亦有生死 今谓不尔。诸受变易必无舍寿别受生死。若别受报。为广果天业。为大自在天业。若广果业不异前受。何须更受。若自在天业彼何时造。若是新造非名后报。若是旧造应五那含人旧造净居业。彼既不尔此如何然 又复二乘有学回心至第十地应别生死。文说第十地菩萨生。不云直往非渐悟故。又此论第八云。谓不定性独觉.声闻.及得自在大愿菩萨。已永断伏烦恼障故。无容复受当分段身。恐废长时修菩萨行。遂以无漏胜定愿力。如延寿法资现身因。令彼长时与果不绝。数数如是定愿资助。乃至证得无上菩提。若第十地有生死者。应更容受当分段身。亦非永伏烦恼障。又不得云资现身因与果不绝 问二乘见道前回心趣大。为渐。为顿 答如本法花疏。及法花义决广.辨。恐烦不叙。

论。大自在宫者。对法第六.解深密经.瑜伽七十八九皆总相说。如瑜伽七十九所说。净土或三地菩萨等往生。十地亦在其中。对法但明佛之净土。云唯佛所觉非得静虑者静虑境界。总相说土不简何佛。亦通菩萨而得往生。文中亦含大自在宫菩萨生处。不尔十地菩萨不生。由文隐故。要集家说余本不获 然自在宫受佛位处。居他用土处所不定。何以得知。准十地经云。是时菩萨三昧现前时。有大宝莲花王。周圆如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诸佛世界。是时菩萨其身殊妙称可花坐。世界既有十方。非同有部傍布。故自在宫处所不定。然十地经论。后报利益摩醯首罗智处生故者。据第十地初往而说。第十地满欲受佛位所居之土。非必住在自在宫处 问如初地菩萨见他受用土。如百三千。已上渐倍。计第十地所覩净土。无量无边。如何犹生净居之上大自在耶。又初地已去无恶道畏。以常生佛土。非彼佛土唯净居上故 答佛土虽大小有殊。菩萨有漏诸现起识。犹是有漏属界地故。非离三界有别众生。随生何土约第八识皆属界故。约此而言十地菩萨由极熏修。超五净居生自在宫故亦无失 然自在宫非净居摄。瑜伽第四云。色界之中十八住处。无想天者广果天摄。非别处所。既云十八住处。复言无想广果天摄。故自在宫非五净居。若净居摄处应十七非十八故。

论第六转识三界九地更相引故者。问总有几心从欲何心生欲何心。生上二界心及不系心为问亦尔 答准显扬十八云。欲系有八心。一生得善。二方便善。三不善。四有覆无记。及无覆无记分为四种。谓异熟.威仪.工巧.变化心。色系有六心。除不善.工巧。无色系有四。除不善.威仪.工巧.变化心。不系心有二。谓有学.无学 总二十心。然总相说。欲起三界。色起二界。无色起无色。并各起不系。又自欲界无变化心。从相似说实是上界。故六十九云。如色界果欲界变化心。即从色界善心无间此欲界无记心。又说此心为欲界者。当知是彼影像类。非自性故准此据实欲界七心。除变化心。非欲系故。言互相生为无间者。且约欲界略为颂曰。

 欲生得起七  得定或九.十
 自从于十生  方便亦定七
 初得定生九  自在起十三
 从他生亦然  不善自地七
 余界有二说  自.上各七生
 有覆同十二  从他十六生
 生死等分别  异熟唯生九
 自七二有覆  亦从自七生
 威仪.巧定九  或十五不定
 二从他自七  上二界不定

言欲生得起七。得定或九十者。且欲生得非得定者无间生七。谓欲界七。若初得定无间生九。加色.无色有覆无记。即润生位。若久习者无间生十。加色威仪。故瑜伽六十九云。若已起静虑.无色不退失者。彼从欲界善心无间。随其所乐上地诸心及学.无学心欲起现前。先已善取彼行相故。于彼诸心如意能起。准此文意总说二善。今取生得。故起威仪 自从于十生者。亦从欲七并上三起。色界二心威仪有覆无色有覆。 据在欲说 或可。十二亦从上二方便善生 前说为好。隣彼胜心非起生得 方便亦定七。初得定生九。自在起十三者。若方便善生欲七心。若初得定即能起九。加色定善。故六十九云。若先未起静虑.无色。初欲生时要从欲界善心无间。初静虑地善心得生。受生位中起上有覆。若久习者无间生十三。欲界六心。除其不善。色界三心方便有覆并及威仪。起无色二方便善心及以有覆。并学无学心。总望善说 从他生亦然者。亦从前十三此方便善生。

不善自地七余界有二说。定得无间生自地七。上地二说。一云若诸异生离欲界欲。虽不能伏欲见道惑。而定惭等力所制伏不起不善。即欲不善非为无间生上地心。以其迷理惑总不伏故彼得起。缘事无渐类等已伏。虽起迷理故非不善 二云既不能伏见所起惑分别见等。故容不善无间生色异熟生心威仪有覆。生无色二异熟有覆。总十二心 自上各七生者。从自地七亦上七生。从色有覆生得威仪并异熟生。据定姓人所知障说下不善起。非方便善势强胜故。非业异熟。起非杂故。无色界三生得有覆异熟生心从十四生。若准初解但欲七起 有覆同十二者如第二师不善心说 从他十六生者。从自地七色界五心二善异熟有覆威仪无色四心。除色威仪故 生死等分别者。六十九云。退先所得二界定时。由染污心现前故退。此下染心从上善染无间而生。此说退定起下心者。又从上殁从上地善.染.无记无间。唯生下地染污。此说润生从彼类起。又见道惑亦容上界三性间生。但除方便。义如前说 异熟唯生九自七二有覆者。生自地七上二有覆。即润生位 亦从自七生者。六十九云。从欲界系若善若染污若无覆无记。无间遍生欲系一切。故知异熟亦自七起 威仪巧定九或十五不定者。生自地七上二有覆。亦润生位。或十五不定者。得定自在从此二心亦可起二。若无工巧但起威仪。及二方便学无学心。或总不得。势力劣故。约似欲心变化无记。生色善心。六十九说文如前引 二从他自七上二界不定者。威仪.工巧从欲七生。上界不定。上下间生从二有覆色界威仪生得异熟。或总不得。势隔远故。且约欲界心生他自。余者准知。恐繁故止。俱舍第七说与此别。披对可知。杂集第五但约生因。有其十种心生次第。略示大纲。亦不具述。

五识等无间有二师 问第二说因位何故不生无漏 答以因位五根第八相分。不可有漏不共必俱同境有漏发无漏识。明昧异故 问且如五根亦有有漏无漏种子。然异熟识许缘有漏不缘无漏但持不失。何妨五根亦起无漏持而不缘发无漏识。无漏相好亦复如是 答无漏种隐第八不缘。无漏根显如何不缘。无漏相好不变非执故亦不缘不同五根。又云五根必觉受。未有五根八不缘。种子非觉受。自有种子八不缘 问初二果人得初近分无漏圣道。回心之后受变易生起何无漏 答第四定地。何以故。由此回心胜修习故得第四定。故瑜伽论第八十云。若有善修四神足者。或住一劫。或一劫余。彼文乘前虽约无学据决定说。今前三果若不善修应不住寿。既许得通方能住寿。故极熏修静虑无色。瑜伽六十九云。云何愿智。俱分解脱利根罗汉。熏修边际第四静虑为依止故 虽说无学准知回心有学亦然。若无愿智云何能知寿将欲尽受变易耶 问既依第四无漏胜定方受变易。如何不断下地惑耶。若许断者应得不还方受变易。如何涅槃经云须陀洹人经八万劫。斯陀含人经六万劫 答虽起无漏依胜进道非无间道故不得果。故杂集第九。解入无色寂静解脱未离色界欲云。谓诸圣者已得第四静虑不求生无色。舍断结道依胜进道。渐次能入无色界寂静解脱定。此言未离色欲约不断种。寂静解脱定即灭尽定。小果尚尔。况回心已而不能耶 问准彼无学趣大时疾。有学回心何不取果 答虽知趣疾以厌小果所以不取。

所缘缘中第二师说。第八相分皆杖质生。第三师云非诸有情种皆等故。西河隽法师云。因位第八不缘无漏。虽五性别非可为难。又如长养色一切有情胜劣不定上得为缘。虽五性殊何妨得虑。且为一解。长养色等虽或胜劣有情皆有。故得为缘。无漏种子有无无体不得所虑。又种多少不唯无漏。于诸有情且约有漏断未断别故得为难。正解如本 西明解云。第三师难第二师言。应无凡圣等异 此难非理。因八不缘无漏种故。又复前师但云自第八影必须枝质。非自无种必须变化。若以他有即例为质。应眼等起所有色等恒具彼影必枝质故。既眼等起或唯缘青等。故约自相必须杖他。非他所有皆须为质故。今此难约自所变有多种子。所对有情非必相似 今准难意通因果位。若果位八缘无漏种。或有有情无无漏种。若望此说自相无质若云依有为质无者不杖。何故不许于已有用杖彼质变。于自无用但自亲缘即不杖质 然西明云。护法依自八变有用以难于他者。亦不应理彼师亦许有用变故。前第二卷变自他根。俱许有用非无用变。又难变器亦取有用。非是许有无用亦变。

论。除后刹那等。本释义准。菩萨三心相见道中。前二初根。第三心去属第二根。论文不简除何见道最后刹那。总相说故。或依杂集总十六心随他相说。杂集第九云。未知摄见。已知摄修。具摄无学。以萨婆多第十六心判属修道故是随他 或一刹那少故。隐之从多说修 又由小乘说。十六心缘于四谛。至第十六无所未知故已知摄 若大乘说总十六心通缘理智。道类智忍缘智已周。与有部别。故第十六已知根摄者。或依二乘。或依他转。今据瑜伽唯识第九。菩萨相见复有三心。以法前真无间.解脱别.总建立。初二别观。第三合法。即是重观。二十六心皆云法真见道无间.解脱。故亦重观。非未当知可当知故。又杂集第十云。如是十根先未知真。为欲得知修习转故。名未知当知根。二心正知。故第三心即属第二。虽是见道属第二根。然要集云。菩萨不观二十六。可如所言至第三心名已知根。然无文简二十六心。又若唯观真智十六可如所说。上下四谛十六如何。又瑜伽等云。初无相从世第一无间而生。三心.十六但云从此。不可即说真.相同时。由此道理真后三心 及二十六皆名相见 准此意说。不许本释三心第三属第二根 复云无相从世第一法无间而生者。谓本师许真.相同时义说前后 今谓不然。三心见道瑜伽五十五亦云从决择分边际善根无间而生 此论亦会诸相见道依真假说世第一法无间而生非唯无相 又二十六皆是重缘。何者二十六心俱法真见。即三心后重观法彼。何非已知。若约观俗。上下十六第十六心。未有智知应名当知。若云论说除后刹那者。论亦说云无所未知。即属第二。故知杂集说前十五为未知者随他相说。如说已知即摄修道。据自大乘第十六心虽已知根是见道故。故知诸说义意各别。然本疏中自分大小立三根别。

论。前三无色等者。本疏解云。彼无加行。又曾未起现行无漏故。取异生先修得者名现观边。虽不现行亦此根摄。修道得起。今者又准六十九文。资粮.加行.见道亦增。修道中起。彼解世俗智初中后际生起次第云。五见.贪等是染污等。诸世俗智应断。应知为欲生起彼对治故起无倒见。是善有漏世俗智摄。乃至云。又即以彼世第一法所摄俗智。为依止故能入见道。昇见道时即先所修善世俗智所有种子。由彼熏修皆得清净。亦名为修。此则名为谛现观边诸世俗智。出见道已生起此智。证见所断诸法解脱 此文通说三乘俱起故。次下文云。又能了知我已证得预流果等。故知大乘于见道前解脱分位。起无色善亦生无色。故知资粮通修无色。入见傍修论中不言。傍修之者唯根本位。唯是无漏。准论后解。无色亦有三无漏根。五十七云下三无色有十一根故。通漏.无漏。准此大乘不同有部入见道已更不现起 问若于修道四善根等皆得重起。何不杂乱 答亦不然。以位别故。若修道位非名善根。如见道种后亦生修不尔修道从何种起。虽见种生不名为见。后修道位虽彼种生。不名善根。又本无漏种在资粮.加行亦名彼道。杂集说为道谛摄故。皆许不杂故彼亦然。问在根本位傍修世俗。亦得名根本不 答名根本何失 非无漏故失 答言无漏者据现行说。据未知当知根说。非约种子 要集云。世俗非无漏。不得名根本者亦应无色无见道。不得名根本。虽无见道说为根本。虽有漏摄。相从名本故亦无失 问论云回趣大者。为证法空所起生空。顺益法空可此根摄。有漏不顺何亦此摄 答二乘生空有不顺者。但举回趣大乘。所修有漏皆顺见道。傍修为根何失。故要集云傍修之者唯取无漏。世俗智等不资见道。可详得失 要集等云。菩萨地前未起无漏。二乘生空无漏智者是彼种姓。非是菩萨。以量成立。生空无漏地前不起 今谓不尔。此论明说。或二乘位回趣大者。为证法空地前所起九地所摄生空无漏。彼皆菩萨此根所摄。今者不许岂不乖耶。二乘圣者回心向大。岂可不起无漏智耶。回心已前既名菩萨。所起无漏何非此根。法花经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据不定者皆是此根。

问学无学法通漏无漏。云何后二皆唯无漏不通漏耶 答据增上义以立于根。有漏于诸谛现观中非增胜故。若准杂集第十。后二亦通有漏.无漏。已知通忧。具知除忧。故此说无漏据增胜故 若尔初根应不通漏 答于异生中。此增胜故 问瑜伽五十七问云。几根入初静虑。答八。后三一分能入。一分不能 初言八者即总相说。谓信等五.乐.喜.舍根。后三一分能入。利根超果及入大乘。一分不能钝根慧脱阿罗汉等 言第三亦八 然非即喜。此约为依能入彼说。故通喜根 非即彼者 非入彼地 第四静虑及无色定七根能入 据乐为依入第四定。非无色定亦乐为依 或据隣超。举一显余 后三云一能入有一不能。次第.惠脱三不能入超取第三。独觉.菩萨此等能入 或通种.现非唯约现 问非乐.喜.舍三受俱生。如何皆说九根为体 答三无漏根通彼九根。非说刹那一一皆具。如依近分但有喜根。下三静虑即有乐根。依第四定即有舍根。故但通说 问准大乘宗。非非想处亦有无漏。何故不言四无色定皆有此根。而五十七云非想地但只有八。准此即有信等五根及意.舍.命。无三无漏。何故尔耶 答准大乘宗虽有无漏。随他相说故无无漏 或彼无漏以昧劣故非三根体 若尔何故此论复云从见道后所有信等无漏九根。一切皆是后二根体准此所难前释为胜。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六解论第七未尽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六(末)(论第八)

◎论如是四缘依十五处立为十因者。问依处有十五。何故因但十而不增减 答略颂辨释。颂曰。

 果于因违顺  显与及形持
 亲疎并远近  顺别立十因

释有六对。一违顺对。分为二因。相违因.不相违因。违者相违。因能违诸法不生等故。相违有六。瑜伽三十八云。一言说相违。谓诸言论前后相违。即自语相违等。二道理相违。即四相违等。三生起相违。能生缘阙障波生会。四同处相违。谓明闇等不可同处。五怨敌相违。如毒蛇鼠狼等。互为怨害故。六障治相违。谓不净观能违贪等。今取生起相违立相违因。顺者谓余九因皆顺生果。名不相违因 二就顺中分显与对。显者谓随说因。由言说故能显诸法。非为因生。与者谓同事因。谓从观待乃至定异。皆同能生助与果故。就同事因分形持对离出二因。形谓形待。立观待因待因果起故。持谓扶义。立摄受因。又于同事。分远近对。离出牵引.生起二因。二因中有等流.异熟二因别故。名为亲疎。由因去果有远近故于近之中分顺别对离为二因谓引发.定异。故此十因更不增减 问何故依处分为十五。依之立因即但有十 答如论辨 问因何开十。果唯立五 答因义隐而难知所以开之为十。果相显而易了。是以立之为五。又为果中为无为别。无为立一。有为立四。生自他殊分之为二。谓等流.异熟。人法有别。复分士用.增上。或亲疎有异。分士用.增上。由此得彼立为士用。不障他生亦成增上 问何故无为果唯立一 答无为理同故果立一。有为事异疎成四种 又解因虽有十不出生.了。所得之果不越为与无为。为无为中分共不共。不共者有为之中异熟.等流。无为之中即一离系。共谓士用及与增上。不生士用即无为是。增上用宽故得通二。故果但五。

论一语依处等。西明二释。初取本解彼论似义。第二取本正解彼文 据实本解此论正释瑜伽等文。取所起语为语依处。即此依处为随说因。故瑜伽第五明因依处云。谓依语依处施设随说因。乃至云想为先故语转。由语故随见.闻.觉.知起诸言说。既云由语故起诸言说。不云由名.想.见故起诸言说。明知不取名.相.见三。为语依处及随说因。显扬十八亦同瑜伽第五。虽瑜伽.显扬解语因。云名为先故想。想为先故说。是谓彼诸法随说因似取名.想.语三为随说因。准解因依处。既但云由语故起诸言说。不云由名.想.语起诸言说。亦不云由语等故起诸言说。诸家何烦分为两释。故唯杂集准论有殊。

言随见闻觉知者。法师杂集疏云。略以二门分别。一出体。二废立。初出体者。杂集第二.瑜伽五十六皆作是说。约胜义谛。见等非根。亦非识等。众缘生故。刹那灭故。无作用故。由有和合假名见等。依世俗谛。见等是根。非彼识等。具五义故 彼论说六。今言五者但取根义不取教量。言五义者。一由生因。眼生识故。二由依处。识依眼故。三由无动。相续一类故。四由自在。不待外缘念念生故。五端严转。严依身故。六由说故。圣教说眼能见色故 瑜伽第二说。见谓眼根现见外色。闻谓从他。觉谓不见及不曾闻。但自思惟称量观察。知谓于内所受所证。九十三说。见.知二种现量所摄。觉谓比量。闻圣言量。准此即说眼根名见。意因耳生缘教名闻。通缘一切名.句.文三屈曲生。故陈那说。彼圣言量者此量所摄。故闻是意。因耳闻声故耳称闻。耳实不能缘名等故。非比量故。缘非圣言亦此闻摄。论多依彼闻圣言故。觉者即是不依见等。独生意识及第七识。瑜伽但说为比量者。依意识说。末那亦能起搆画故。亦不曾嗅。不曾甞触。不曾知证。但意思惟筹量观察。亦是觉收。论中但举不曾见.闻。举胜说故。随五识后所起意识比量者。亦此觉收。但举独头。彰胜用故。不尔便阙此之意识 知者即是耳.鼻.舌.身.五俱意识.第八心品.及诸定心。瑜伽别说自内所受所证等故。又说此知现量摄故。即显见.知唯现量摄。闻.觉二种通比.非量。及显见.知通漏.无漏。闻.觉唯有漏。诸无漏心缘教生者。知所摄故。非比量故 或说此四摄识不尽。缘非教声有非.比量。闻不摄故。末那搆画非量所摄。觉不摄故。或四但据六识作论。七识不能分明了境起言说故。又显扬十八说。在欲界中具四言说。色界无觉无推度故。无色全无。故知此四摄法不尽 此义不然。圣非圣言通依四故。依七起言无处摄故。色界意识染心等后所起言说。无处摄故。然彼地心多无搆画而起言说。非彼全无觉言说也。说无色界无四言说。岂彼界中知亦非有。外道邪见觉亦无邪。由此色界具四。无色有觉.知而无言说。故知如前所说为善 二废立者。以理而论且应立二。一知。二觉。一切现量皆知所摄。一切比量.非量皆觉所摄。或应立三。现量.比量.非量别故 今为西者眼用远明。知中离出独立为见意识用广。闻.觉.知摄。分位开三。外缘师教。及自推寻。内证境故。末那唯有染.净二类。搆画证解二类境故。余之五识用非别胜。内虑义等总立名知。又初相遇眼先能见。闻彼言说心搆画之。然后诸根领余境界。次第既尔。用有胜劣或合或开。故非增减。余诸义门如别章说。

论。习气依处等者。西明自问。准菩萨地。依牵引因引二涅槃。如何此论下得果中不得离系。此论种子对有为果故。五果中除牵引.生起。不能亲证离系果故。此解不尔 今谓若约能引即取种子。菩萨地是若据能证即除种子。此论文是非此论中唯望有为。但种.现殊。引证有别。各据一义故不相违 又问云。瑜伽第五说业种子为牵引因。名言种子为生起因。如何此中约润.未润开为二因。解云又此二因通诸种子。如此论说。然寻伺地就相显说。以业对疎故名牵引。名言生果亲名生起。此牵引.生起多义不同。或有处说近远相对二因门。如杂集第四。无明望老死为引。无明望行为生故。或有处说名言.业种为二因门。如寻伺地。彼论云。依习气依处。由净不净业等牵引自体。乃至广说。有润种子依处。三界系法各从种生。名生起因。显扬同此 今谓此文亦兼未润已润名为引.生于生说润显引未润。不唯业种与名言对。故二论云。爱为能润。种为所润。故引经云。业为感生因。爱为生起因 或有处说种子能生异类.自类二因门。如菩萨地杂染中说。于现法中无明等法。所有已生已长种子。今此种子望于余生生老死等为牵引因。无明等法各别种子名生起因 今谓此中亦约远近已生已长故近。望于余生生老死等即是望远。故无记因中云。由各别自种子。种种稼穑差别而生为牵引因。即彼种子望所生芽名生起因。又云一切种子望后自果名牵引因。望初自果名生起因。非必异类 或有处说种对涅槃.菩提分法二因门。如菩萨地清净因中说云 今谓此中亦兼未熟及已熟位名为引.生。说摄受因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诸根成熟。名摄受因。次说生起故由成熟。

论。摄受五等。问何故诸论释此十因次第有别。此论牵.生后说摄受。菩萨地文摄受因后方释能生 答菩萨地文据生现次第。由有习气诸缘摄受方始能生。余文即据体类次第。引.生同种未润.润别。故不相违。本释云。助成因缘。名为摄受。故除因缘亲能生。故杂集论云。虽自种生能增彼力名摄受因。西明释云。能增彼力故者。是释彼因义。非释其名 今谓不尔。设解因义取以释名斯有何过。如彼论解随说因云随起说故。观待因云欲生因故。牵引因云招当有故。生起因云生当有故。摄受因云能增彼力故。若不以此释因之义解其因名。更何义释。又复自云。摄受因者诸论解名不同。瑜伽等论因能摄果名摄受因。杂集余因释名皆同诸论。何独摄受但解因义。又瑜伽三十八云。因彼一切心及心所。前生开导所摄受故。所缘境界所摄受故。方生.方转故。摄受者即是增力。不尔如何方生.方转。

论。引发因。本疏解云。必是同性。望后胜品。性论则狭。界论则宽 西明云。但显随同类。未必同性 要集释云。有释意者三性种子随所依识成无记性。虽性不同然相顺故能生善等。问此言随所依识成无记性。虽性不同然相顺故能生善等者。为善种依识名无记故。生现善法名相顺。为生异性名相顺。若生异性违诸论说。若还生善此即性同。如何得言未必性同。故前第二云因果俱有善等性故亦名善等 要集又云。如三性第六缘第八见。所现影像随自见分即通三性。而能熏成无记种子。此亦异性相顺能生者 谁言此相定随见性。若定随见生无记果。非性决定各引自果。若云六义彼说种子者。岂相熏彼见种非亲因缘耶。

论。菩萨地说等。本释云。牵引种子生起种子。合六因中诸因缘种。未润已前亦未成熟。皆名牵引种。即牵引因全四因少分。除生起因故。若被润已去皆名已熟。即生起因全四因少分。除牵引因。是此生起因 西明云。于六因诸因缘未润未成名牵引种。已润已熟名生起种 要集云。有说顺前违后。有释顺后违前。然云有释于理为胜 今谓不尔。准西明释。六因俱通牵引.生起者。即牵引.生起二种何殊。若云望果位分二因缘种。正生现果已润熟故名生起种。即此因种望后自果。未润熟故名牵引种。由此俱通者。此说亦非。准此即应生起在初牵引居后。又不可有润望果远近亦分成二。前文自云。未成熟位。谓能牵引远自果故。已成熟位。谓能生起近自果故。故知牵引即牵引种。生起即生起种。违彼等文不可更分。彼后文云。彼六因中诸因缘种。皆摄在此二位中故者。意说。已润之种却说未润之时名牵引种。未润之种影论。若润已去名生起种。云彼六因皆摄在此二位中故。据谈其体。只是未润全名牵引种。已润全名生起种。故不违后。然下论释寻伺地文言生起因。与释菩萨地文有别。彼文不约润未润分。但据亲能生自果者即是生起。不为一例。

论若增上果十因四缘一切容得者。问相违因以何为增上果 要集云。有说章云如霜等与青叶等为相违因。黄叶为相违果。西明释云。即由霜故令青等不生即相违果。要集云。今有释胜。若由霜等黄叶生者。是不相违非相违因。又云由霜等损青叶故。令青叶等失缘不生得非择灭。霜为违因。非择灭为相违果 今谓二释俱难。何者若青等不生即相违果者。不生者是何法。若彼青等不生即无体法。如何无法与有为果。又不相违因云。此相违因若阙若离。是不相违因。不可无法与有为因 若云青等失缘不生得非择灭。霜为违因非择为果者。亦不尔。若望非择还是顺因。不可与青等为相违因。别取非择为果。又论释。因顺益义。缘是建立。故知不与不生住等为因。若云望不生住等是顺益者。复不得云相违因。又无体故谁为果耶 问若尔相违谁之因果 答今谓本释取黄等为果即黄等因 若尔相顺何名相违 答此言无过。如四相违因与相违法为因故。菩萨地云。若杂染品诸相违因。当知即是清净法因。若清净品诸相违因。当知即是杂染法因。是故此论总说十因得增上果。望义别故 要集问云。十因.四缘但约有法有为而说。亦通无法及无为耶。答云有说章云。但依有为为论。无法无体。无为无作用。故非因果。要集自云。今谓观待应有无法无为为因。境界依处亦通无为。如何得说非立因果 今谓要集大有朋附之心。本疏正释此文十因四缘得增上果 问云然不相违中摄无为。如何得增上 答十因皆得无不得者。不同小乘无为非六因.五果之因果。不言有取与为因。然与所不障碍为因。所不疑即是此无为之果也。无与取义不同小乘也 又捡本章得果门中云。问既由假者所证。何故真如不名士用果。答若五蕴假者为士夫。真如非士用果。若约勤劬之所得别别法所显。何妨士用果。以正智证故。不说无为非是因果。重总略问 问依杂集论名.想.见三是语因。即得名为随说因不 答准前释语为随说因非名想见 问既是语因。何不名为随说因耶 答此不说为随说因者。意以一切法为所说。语随彼说名随说因。此即随所说之因。即能说为体。不欲明彼语因为随说因。若说此为因。即言随所说家能说之因。望所说法以疎远故 问论言谓除前四所余得果是增上果者。为据法士用.假者士用。若法士用摄法尽故。更有何法得增上果 答俱无失。然法士用中不摄无为。无为不障余法得生。皆增上果 问相违因即染善。云何不说得异熟果耶。无闻灭依及根依处俱通三性。何故摄受不得异熟果耶 答无间灭依及根依处并相违因俱是现行。异熟果者约望种得 问若尔如何名有异熟 答据实能有名有异熟。去果稍遥不说得之。

论。傍论已了等。本有二解。意云四缘依十五依处下是傍论。前解四缘并是正论。何以故。以结止傍应辨正论已。下即辨本识中种容作三缘生现分别等。西明二释即取四缘已下皆为傍论。颂意为显缘生分别。意非欲辨缘差别故。要集云。若扶颂意为正论。不扶颂意为傍论即有释后解为胜 今谓不然。本释外难若无外境分别不生难。论主颂答由种子识展转力故彼分别生。即显由缘分别方起。故辨四缘缘生分别。俱为正论。如下生死果因皆正论。若说四缘非为正论。云何论结止傍论已。犹约四缘辨生分别。如何后结依斯内识互为缘起。分别因果理教皆成。舍正执邪何固执也。

论。前七于八所缘容有者。西明云。第六所缘变虚空心心所等以为相分。亦熏生彼空等相种。非是能熏生第八现行见.相种。第八不缘空等种故 今谓不然。若缘虚空等别熏成种。虚空.极微等皆应非假。从种生故。多过如前第一卷辨。又许成种。虽见种别。非必无漏。八何不缘。若云假故八不缘者。即应如无不能成种。既许成种即体实有。八定能缘。八既不缘。明虚空.极微不别成种。虽本释云第六熏成空等种子。不生第八现行相分。以八不缘虚空等故。不言离见别熏成种。不言此种非八所缘故言无过。

论。唯除见分非相所缘等者。本释如疏 西明四释。于四释中初释分二。第二释中分三。第三释中分四。第四释中分六。成十五释。总第四释与本释同。别分成六。即不同本 要集断云。四释之中第四为正。无漏心等用周遍故。于变不变十五释中。第十三为胜 正智证如及余心等证自证者。皆不变相。此余一切见等。缘相必变而缘 今谓。西明十五释中皆无一正。所以者何。且就第四分六释中。一云见缘相变。余皆不变者不尔。既就体四分以辨相缘。见缘自相即是亲缘。如何名变。若带起名变。是自证分。故前第一卷云。变谓识体转似二分。亦不关见。更变相缘无文说故。余二缘相如何不变。二云见缘三变。余皆不变 此亦不尔。见缘相变有过同前。余二缘三皆不变者。二缘相分如何不变。第四缘见不变相者。自证何殊 要集救云兼正有别者。既兼正殊。何不变相。不变相齐如何兼正。三云见缘四变。余皆不变。过准前知。四云三缘相变。缘余不变。要集断此解中为正 今谓。同前皆亦不正。何者见缘后二变相可尔。如何缘相更说变相。岂不亲缘同体相分。又第四分缘相是兼。许变相缘。缘于见分亦兼非正。何不变相。说果缘他过亦准知 要集言。有说云。见缘自证变影而缘。证自证分缘相.见分。见缘三.四以隔越故。变影而缘皆不应理。同体义分何言隔越。见望自证如何名隔。见缘自证既自内证。如何变缘。若变相缘。何名缘自。由此内证不变而缘。三缘相分变影而缘。不由隔越及由实性者 今依疏文但云新得即变影缘。无隔越语。以后二分望相名隔。见望第四义越名隔。理亦无违。若云既变相缘何名缘自者。此难亦非。如以镜为缘还见自质。以心为缘还见自心等言岂不变相耶。见缘自证。变自证相故名为缘自。于理何违。

论。诸业谓福非福不动等者。准杂集第七云。不动业者谓色.无色系善 问何故色.无色系业名不动耶 答如欲界中余趣圆满善.不善业。遇缘转得余趣异熟。非色.无色系业有如是事。所受异熟界地决定故。是故约与异熟不可移转名为不动。本疏云。如资下业生五净居非不移转。故此解非。论第二释云。又定地摄故说为不动。本疏云。以定能住于一境故。此释为胜 西明释云。杂集初释就任性业说。若约胜缘非无移转。后说上地散善从定假名不动 今谓不然。岂欲界业不遇别缘虽任性业。亦别趣处受耶。若尔总不定。何得有定受。又复五趣应无定异因。若尔如何瑜伽.杂集等。俱说定异即各别感五趣因果。若许遇缘方别趣受。无缘不别。与上何殊不名不动。有解释云。熏禅同地。但非异界地故名不动 要集云。有解为胜 今谓不尔。岂欲系业于异界地受耶。亦同地趣不定应同不动。若许异界受。即异地漏随增。亦别界别受。违诸圣教。故为不可 又云。杂集后解但云。定地摄故名不动业。若定若散皆定地摄。不可难言散善非定应非不动 今谓不尔。若许散善非别处受。自性不动。何须定摄。若许别处受。何得名不动。若云以定不动从定名不动。亦应定俱名为修惠。闻惠从定亦名修惠。此既不尔彼云何然。又许散善定地摄故名为不动。即有覆无记业。亦应名不动。同定地摄故 问许业异熟移转异受。如何十因立定异因 答非说诸业皆名定异皆可移转。但据总报定业界地起异立为定异。不定别报许移转于异趣受故。同地总报不妨异受。如生净居。故杂集云。如欲界中余趣圆满善不善业。遇缘转得余趣异熟。不说引业。又圆满业所得异熟有共不共。如鹿王膊.师子臆等。为共通善.恶趣故。顶肉髻.双佉大通人.天趣立定异因。转余受业。各据别义皆不相违。

论。三熏习义。疏有五门。然西明释云。眼等五识见.相能熏亦名表义。表义第六之所引故。又眼识等相分。所熏为三因缘。第八.第六.及自相分 今谓不尔。为二识因自及第八。如何与六作因缘耶。第六相分自能熏故。眼等不缘第六相故 又云第七相但显境。从显境生。第七见分体即显境。亦前念生而名显境。而无表义。亦非意识缘名引故 今谓此释义犹有余。依有漏说义则可尔。表义名言得通无漏。平等六引岂不缘名。许随六引随缘何境通亦为胜 西明云。二执现惠不俱故无两惠。断有前后。以能断道有差别故。一现熏成两种 今谓不尔。若以断有前后。一现熏成两种。种子.现行性相同故。何不生于两现。又后现.种俱说断故 又前自断熏习虽三。随义分三。而能熏一。故成一种 二执现一。何故熏二 又前自云。眼识所熏相分既生三现。为成一种。为三种耶。答有二解。一云生三。一云生一。引三藏判一种为胜 三识既不恒俱。界地有无复别。许熏成一。二执断虽前后。依识界地无差。如何即令别种。由此应知。所有我执及烦恼障。必与法执及所知障同种而生。然有法执及所知障。不与我执及烦恼障同种。如二乘无学所起执障现熏成种。余有同异准此类知。

论。云此颂所言等。问相见等取由业所招。云与取俱。今三熏习。我执习气非业所招。如何得云由业.习气二取习俱 答前云由业与习气俱能生现果是亲疎缘。今此亦望业.习二俱能生现果亲疎差别。不云业招我执习气。

论。此中无明唯取能发正感后世善恶业者 问何故此论无明.行为能引。识等五名所引。瑜伽即说无明至受皆名引因 答此论据行能引五趣业果种子。未润之位分为生引。业引果种故二能引。五种所引。能所引殊。瑜伽望果未润之位。去果犹违。初之七支总名为引。已润七支果近名生。即牵引.生起二因所摄。已起名果。果即是彼远近因果。故说于现法后法中。识乃至受。于生.老死位所摄诸支。言现法即前七。后法即后三 或现法即前十。后法生老死 或现法是今果。后法是后果。总显二世。生.老死支皆引.生果。此二是彼引.生因之果。望义有别。故不相违 问正发行支唯见无明。发三种业各何性耶 答外法异生于欲界中发三种业。皆是不善。此论第六及杂集论。皆云欲界分别烦恼是不善故。又缘起经下卷云。外法异生非理作意所引四种转异无明。即起欲界不共.相应.缠.及随眠故是不善。发初静虑行支无明亦是不善。是欲界故。已上诸地发行无明即是有覆。定地摄故 内法异生若放逸者。发行无明可通二性。不放逸者发行无明即唯有覆 问准何得知 答准缘起经云外法异生非理作意所引四种转异无明。既由非理作意引生四种无明。明知不善。又由外道迷生死果执为涅槃。起不动行。所起无明与邪行。为依方起彼行故是不善 内法异生发非福行亦唯不善。非有覆惑能发非福不善之业。

若不放逸起非福业虽无明发。不能为缘招三恶趣。故非无明支 内法异生若诸放逸及不放逸起福.不动所有无明。一云有覆。信为依故。故缘起经上卷云。若由欲爱造诸福行。彼信为依乃造斯行。于生于死起定信故。此爱及取由信摄伏。我于设为有覆无记。故内法异生求善趣生。虽不能了彼生死苦。是于生死起定信故 又复求生知足净土。亦是生死由定信故。摄彼无明是有覆性 一云若放逸者起于福行。通有覆.不善无明所发。以放逸者当感恶趣。经唯说彼不放逸之者造非福行不感恶趣故。如何不起不善无明发于福行。即诸但求人.天福乐放逸之者起不善发。若求知足希见佛等即有覆发。此释为胜。

若不放逸发福.不动又有二说。一云随眠。非现行发故。杂集论第七云。未见谛者虽起善心。由彼随眠所随逐故亦名愚痴。由彼势力于三界苦不如实知。便发福.不动业。缘起经下卷云。又不放逸内法果生。若造福行及不动行。彼是正法如理作意相应善心之所引发。解脱为依回向解脱而引发故。虽于善趣感殊胜生。而非无明起增上缘。既云相应善心之所引发。明无现行。然说虽于善趣感殊胜生故由种发。不尔应非行支所摄 问若许异生种子发业。何故用下无明发上地行 答枢要释.云。有下现行无明为因起。自迷真实义愚现见有故。此意由愚求上地生故下愚发一云唯除不共余无明发。诸不放逸及圣有学。当起三种无明发非福行。虽不招果非无无明。故知起福及不动行。有余现发。故缘起上云。复有一类依无有爱。造诸福行或不动行。乃至云。又无知故。于非对治起对治想。造诸福行或不动行。由是道理。如是诸行应知唯用无明为缘非爱及取。此求无有云依无有爱。通外道说。求当涅槃名依无有爱。即内法异生。故起现愚发福不动 既有二释何者为胜 答准杂集论说有随眠。又缘起经以外道作从不如理作意生由无明发。内法不放逸发福.不动行。如理作意生。如理作意非彼无明生起之因。即前解胜 若准缘起经。由三无明起非福行。何故不得现行发行。若不起无明发行感果。亦应不起现爱.取润。又缘起经唯说诸圣有学。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新业。不言异生有学。余三无明皆悉不起不造新业。所有故业由随眠力未永断灭。暂触还吐。准此后胜。既无评家任意取舍 问内法异生何名放逸位。何处非放逸位 答无文判定。或有说。在十信已去。或十住第四住位。或说四善根位 今为二解。一云但约策励不策分二类别。经不定处故。一云四善根位。多住内门修不放逸故 问若内法异生不放逸者。亦造感总福.不动业。何故缘起经上。云由此道理应知内法诸有学者。不缘无明更造诸行 答据不以不共无明为缘发行。云不缘无明更造诸行。异彼外法所有异生。故彼文云。是故唯依外法异生。我说顺次杂染缘起最极圆满。非住内法。若即依文。应知内法诸有学者皆不造行。与前相违。前云内法异生若放逸者。彼除一种不共无明。所余无明为缘生行。又缘起经.杂集论.及此论。皆圣者不造新业。不言诸有学皆不造新业 然要集云。无性摄论第八。云由加行证得者。谓能感异熟果义。非异熟因。能对治彼故。即增上果假名异熟。由此故知。内法异生不造总业者不然。彼摄论文约见道前后修无分别智。不言余所修善皆即增上假名异熟。故不为证 问四无明何者是耶 答彼经意以现种相对立缠随眠。缠中俱不俱行对立为相应.不共。故缘起经云。缠无明尚细。况有随眠。相应无明尚细。况不共无明。故依二对立四无明。即诸种子名随眠。现行分二。与根本惑俱名相应。不与本俱名为不共。然多说是是主独行。迷因果理行相细故。不同非主独行无明 问所发行支即三种业。业有三思。身.语唯动发。意可通三。作动意故。亦有动发。然福.不动必非痴俱。以是善故。准此唯有远缘引起。不了当苦而忻求等。唯见道惑。即但正发无助发者 答与见惑前后而生有助不妨 问外法异生发福.不动。无明俱思有是不善。何非行支 答彼无加行。非故思业。故非行支。后正起者即由故思思已起业。故为行支 问福.不动行既非痴俱。云何论会杂集论说无明与行为因缘者。依无明俱业习气说。无明俱故假说无明。实是行种 答此亦无违。说无明俱名业习者。因中说果。当起现思为行支故。又据不善。非福.不动 问非福不善正见惑发。正起行时与何惑俱。若与见惑俱。还应重发。若与修惑俱。任运非勐利 答二俱无失。设与见惑俱。亦非重发。正造行故。余后起故。若与修惑俱。由见惑引。与无惭等俱。故成不善 问名色支体以摄六识。六处体中以何为意 答本疏中释云若有异熟居过去世说为意也。此约一意。二世分别即义说别 若尔应假如见惠等 解云许假何失 有违下过。下假实门言名色.六处皆是实故 解云据多分说。如行支中亦假说色。假实门中亦说实故 今助一解。如名色支色除五根。于名之中除识何咎。但有想.行亦得为名。非假非杂。

论。由斯识等亦说现行。西明初云。相从假说。十二有支皆通种.现。云有支通现行者。却谈业行假说有支。由彼熏成有种子故 今谓不然。识等俱有支现。不约过说。据当生说。故知有支约当起说。以五果种润为有支同行支故。何不据当却谈过去。若云望生.老死但识等五不通行故者。却谈业行亦唯行支无五果现。又此论云。故望当生现起假说于理为胜。故十地经论云。十二支皆有子时.果时。子谓种位。果即现行。缘起经及此论皆悉同故。

论。复由此说生引同时等者。有其四释。一云生引等支。未润之时不与生支俱。若润已后但名有支。故名不俱。此解但润.未润不俱。不解得生.引同时 第二云。虽云润.未润时不俱。正润之时生.引得俱。此解虽似顺文未契复由此说。复由此说者。即指前词。依当现起。亦违十地经说子.果俱时 第三云。于现生.老二支位中。有当来识等五果种。为当来所引支。与现生.老同时而有。此生.老支是过去爱.取之所生。故名生.引同时。此上诸解皆为不正 第四云。润.未润时必是不俱。被润已去正生现时果因同时。即此生.老望爱.取.有是所生。即此生.老位识等种子。望前无明.行支是彼所引。未润之时必不得俱。爱润已去即得为俱。名生.引同时。此同本疏。西明释同第三。不顺经论。此论云。依当现起说有前后。由斯识等亦说现行。因时定无现行义。故复由此说生.引同时。既云复由此说。即由前说现起次第。据此一重亦未能解两重缘起。又缘起经云。若引若生。为一时起。为次第起。世尊告曰。一时而起次第宣说若一时起。何因缘故。先说其引。后说其生。世尊告曰。要由有引后有方生。非无引故 若据现生.老。即由生已方造来业引识等五 即是由有生已方始有引。何得云要有引后有方生非无引故。

论。复依迷外增上果愚等。问准此论文。由遇迷境起受生爱。准瑜伽第九云。又由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故。起缘境界受爱。愚缘受生。如何会释 答有二解。一云由无明为先不了外境增上果故发起于受。受为缘生爱。非缘受起愚。而言境界所生受果愚者。由愚是彼境界果受之因故。论言由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故起缘境界受爱。不言境界愚爱故前第四云。唯无明受为缘生爱。此非受支。一云由此第二境界所生受之迷增上果愚。意云此境界所生受。是迷外增上果愚之所生。即说此受由境及愚二力所生故。即由第二境界所生受因境所生。又取受字云受果愚。即因愚起举果显因。云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正说应云迷外增上果境界愚为缘起受。受彼外果方起爱.取故。前云受二种先业果。谓受内异熟果。及境界所生受增上果。此意云。境界所生受。受外增上果。不得说境是受之果。论云受二种先业果故。又九十三云。复由第二境界所生增上果愚。缘境界受发生贪爱。此即直明 西明二解。一云迷受生愚。此受是外境界增上果故。此论即云外增上果愚。故不相违。一云迷境界生愚故。此论云迷外增上果愚。然境界是受增上果。故瑜伽即云境界所生受果愚 要集云。后解为胜 今谓俱非。何者初释云受是外境界增上果。若尔何故云受二种先业果。后释云境界是受增上果故。亦违前文二先业果。又境界是受所缘缘。即应受为果。如何说所缘还以为果 问此云迷内异熟。通含世俗.胜义。未知迷何世俗胜义 一云迷第二俗 若尔缘事应非见惑 答见戒取等虽缘事生。何妨见惑 二云迷恶道苦为俗愚。迷人天苦为胜义。此释为正。然俱谛摄。而杂集第七云。愚内异熟真实义。真实义即四圣谛者。然迷世俗得其总名。云内异熟。迷真实义者微细。故云真义。即四圣谛。据四圣谛亦摄内异熟。内异熟亦摄真实义。互举总义。

论。如从中有至本有等。问从中有位即名生支。于中有中亦有许死。何非老死 西明云。是生方便。六识闷绝有第八识。故非老死 今释有死非名老死支者。以是趣生方便摄故未名老死。

论。然如彼取定有种故者。问前爱增名取。爱.取俱种如何说增 答据昔现行熏种时说。

论。生恶趣者于现我境亦有爱故者。西明旧疏云。缘起约已生恶起说不起爱。观佛三昧据将生说 准此会释不合经文。文云依无希求。即约未生说无。不约已生。今准要集云。有两释。初释同本疏 后释云。此约欲界终生恶趣者说。若上界命终生恶趣者。若起欲界爱有上缘失。若上界爱非自地缘故。二云生恶趣已于自真我实有爱生。即以此理证爱遍有。非此润生。虽有二释后释为正 今谓前释许爱上缘。亦无有失。如前第六云。求上地生味上定故。许爱上缘。设云润生不得上缘者。约不别缘。总缘何失。若云生已方始起爱。违前第三。于五取蕴非爱着处。谓生恶处念我何时当舍此命此苦身心。如何起爱。据实生已亦许起爱。非必爱彼故。前五.六俱引大论云不遍一切识身者。意地一切根相应。然争润生彼非所争 西明又问。若尔论中二说皆无恶趣润爱。应唯种润。解云由业力故于寒热等处可爱相生。如观佛三昧经说 今问此说于欲可尔。上界生下起爱。如何非于上界有寒热等相。故由此既显润生起爱引生恶趣。于现我境。明是欲生。非生彼已方始起爱。故前释胜。

论如下无明发上地行者。问缘起经云。何不说爱.取与行为缘。世尊告曰。爱.取二种自界所行。乃至爱.取与彼色.无色界诸不动行。为等起缘不应道理。非境界故 准此爱取唯自界缘。上非境界。如何第六云求上地生味上定故爱亦缘上 答经据多分未得定者。论约得定少分上缘。故不相违 又复经意虽爱.取缘。要因无明不了彼苦方起爱.取。故无明发非爱.取发。虽作意时如理相应不起无明。由有彼种随眠力故。令此不了上界为苦造不动等。故无明发。如二乘者有漏善心不了于境。说由无明习气力故。此亦如是 问既有上地无明等种不许发行。明内法异生不放逸者。造福.不动用随眠发亦非行支。同彼种故 答不例。如近分定初刹那思。是上地行。初起之时不由上心不了方起。故由下地无明所发。若在欲界为求善果起造福业。即由不了为苦方求。既与如理作意相应。明非现愚能发行支。若近分定相应之思。不感根本总报果者。可近分心为求上生。修根本定由彼种发。既下论云。即苦.麁等六种行相。有求上生而起彼故。故近分定说为行支。明由下发 问行支是思。如何下云上地行支能伏下地。即苦.麁等六种行相。六种行相是惠行故 答惠俱之思亦名行相。为行何失。

论。此十二支十因二果等。准瑜伽第九分为三际。谓初中后。由待前七有爱.取.有。由待此三有现生.老死。此虽二世。据后报业造.润.得果三世时别分初中后。剋实还过去十支因。有现二支果。谓生.老死。以今生老。望后更起无明.行等。即名中际。以待生等起无明等故名后际。即是两重。非同有部。

论。九实三假等。据何名假 答本释云。显生.异.灭三相位别名生.老.死。体即识等。故有.生.老死三是假也。此自无体。揽他为故。不约多法名之无假。名色.六处亦多法故。亦不剋性辨其假实。行支非一。通假身语名为行故。不可云思有三非一非约色声。亦应无明.触.受及爱俱非一事。各有多故。虽六触.受及四爱等。不名多事。故色.声.思多事是行。故知有支无其自体。即已润六支。生.老死支即前识等三相位。别更无异体。故名为假 西明三释。一云识等多法立三依来生等。一云识等五法随名出体。在不相应。一云合前二说。故名为假 今谓不尔。若多法立说有名假。名色等同。若依来生。论不应言三相位别。生.异.灭相非未来故。生.老支非不相应故 又言或可。体不异故说为假。此同本释。故可为正 要集虽更多云。自为问答爱.取相例。还云爱.取体用俱别。行等用别体同。准此既云用别体同名之为有故是假者。此即前因。何劳别说。

论。杂修静虑资下故业等者。准俱舍论。初后各一刹那无漏。中间刹那起有漏定。第四静虑三心成满。次渐修下三禅各三。大乘少别。且谈杂修总有五种。一纯有漏定熏修。谓生四静虑。除五净居。二纯无漏定熏修。八地已去受变易生。有漏定尽故。三漏无漏杂修。即为定得自在故。及受等至自在果故。即现法乐住。并生净居等。四有漏定散杂熏修。谓阿罗汉舍福.命行资命.福果。五无漏定散杂熏修。谓二乘及七地已前菩萨变易生死。此资故业生净居者。第三所摄。然此杂修有漏为两边。无漏一刹那居中名修成漏。如五净居业异生身造种在身中。任运但能感下天处。由起希愿熏修成满。无漏定力改转资昔感生业种。令势殊胜生五净居。故非有漏为中间也。其力劣故。又初刹那有漏为加行。伏除定障。次念无漏为无间道正除定障。后一念有漏为解脱道。故熏修满。若以有漏为中。无漏为初后者。岂以无漏为加行。有漏为无间道耶。末后解脱为能资故。所资相顺方能生果故。又此杂修初起。唯在人趣三洲。以修灭定初唯人故。或通六天。皆入见故。然不经生方杂修生。通利钝根。钝根有退生下静虑重起方生。

论。又说全界一切烦恼等。问正无明支唯见道断。助者通修。善恶趣同。何故说云往恶趣行唯分别起。岂善趣总业任运能发耶 答往恶趣总报业。正.助唯分别发。人天总报任运亦助。由此能发恶报行者说唯分别。故五十九。云若诸烦恼勐利现行。方能发起往恶趣业。非诸失念而现行者。又分别起能发此业。非任运起。若许修惑助发总报。此何所简 若尔如何说全烦恼皆能发业 答约人天说。若恶趣行但分别发。故说唯言。又正感恶趣别报业者。亦分别发。任运但能助发别业。故说唯言 若尔生恶趣已。岂不能造别报业耶。若不造者何故第三。云阿赖耶识随先业转。眼等六识随现缘发。若云先造业感待现缘发。若尔即无顺现受业。皆先造故。若云现受业唯人天造。恶趣不能斯有何失。若尔龙鬼不得供养初出慈定.见道等耶。若许得者。准此亦能正造感彼恶趣别报 此亦不然。此供养业所感善报。是人天果。非恶趣报 若尔于狱卒等起恶被损岂非别报 准此应知既有此理。取舍任情。

论。爱取二支正润生者等。问虽知俱生而为正润。四种爱.取正.助何是 答且四种爱并通二断。如五十五。为约集谛说四行相治四种爱。即是见断。出依常乐净我而生故。又五十五云。爱云何。谓于自体亲眤藏护后有爱云何。谓求当来自体差别。喜贪俱爱。谓于现前。或于已得可爱色等。起贪着爱。彼彼希乐。谓于所余可乐色等起希求爱。六十七释意亦大同。准此通修。四取之中。于欲境取及我语取俱通修断。于见.戒取唯见道断。然余处说四取见断者。依一相说。据实亦通。故此论中二师俱许通修道断。助正润生准即可知 问取体是何 答八十七四取唯贪。彼云复有四取。谓于欲.见.戒禁.我语所有贪欲。瑜伽第十四取亦同。然九十三云。又取欲取。或取见.戒禁.我语取。取诸取已爱.取和合。润前引因转名为有。皆言取彼四所取。意取能取故皆即贪依八十九。通能所取皆是取支。故彼论云。若所取。若能取。若所为取。总说为取 问何所取 答欲.见.戒禁.我语是所取。

何为能取 四种贪欲 何所为取 答为得诸欲及为受用故起初取。为贪利养等增上力故起第二取。奢摩他为依为往离欲起第三取。为欲随说分别所计作业受果士夫之相起我语取 此意由为欲得受用六尘境故。所以起贪乃至。为欲了知所计作业受果起我语取 问若所取境即所取收。若能缘爱即能取摄。何是所为 答前二别明。后一合说。或前所取且对于心。后所为取据由于彼有可乐相方起贪欲名为所为。此多分别。故彼论云。如是四取依二品取。谓在家品起初一。出家品起后三。故是分别。若是俱生何分二品 又此四取初唯在欲。余通三界。故瑜伽第十云。初唯能生欲界苦果。余三通生三界苦果。即由此说证受外增上果为缘起爱能润生者据欲界说。上二界中离境贪故 又解四爱举境明者。亦且据欲界 若尔何爱润上地生 答虽未见文。准计常我可通见.修。即后有爱及以独爱润三界生。或贪喜俱。彼彼希乐。虽举六境。实通内身。依内身起。四皆通润 问内法异生不希后有。于命终时所起烦恼是取支非 答亦是取支 若尔何故八十九云。我为诸取遍知永断正论大师。故于此法誓修行者。虽带烦恼身坏命终。而不于彼建立诸取。所以者何。彼于诸欲无所顾恋而出家故 答据分别起不障俱生。如内异生无不共故。虽起于行云不说无明为缘。非无余愚。此不名取应知亦尔。不还唯种子润。应不名爱.取。

论。十乐舍俱受不与受共相应故等者。问若约种位。现受与种。何非受俱。若约当起。识及名色。六识未起何有乐.舍 答疏云此生支位宽。故与乐.舍俱。谓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皆生支故。约此生支位中识.名色等。非据刹那名识支位得与受俱。依十地论子.果时义。以其生支是前种果。以种从现说得相应。故无违也。

二种生死略以八门分别。一出体。二释名。三辨相状。四位次。五约处所。六与四种生死相摄。七会三生死不同。八问答辨 言出体者。二种生死正取异熟第八识为体。兼通余识异熟五蕴。且分段生取名言熏习识等五种而为亲因。福.及非福.不动三业。为胜增上能招感缘。一切烦恼总能为发业润生之缘。由依他缘而得生故。胜鬘经.无上依经.宝性论等。皆隐识等名言亲种。但显增上业名为因。发业润生惑名之为缘。故胜鬘经云。如取为缘有漏业因而生三有 变易生死即前识等五果种子皆为亲因。欲界福业并色不动。除无想天及五净居。为近胜缘。依四静虑缘事无漏后得非智相应定愿。而为远胜缘。故此论云。由悲愿力改转身命 又云无漏定愿正所资感 又云无漏有分别业。有分别业即后得缘事智俱之思。思亦即愿。故不别说。由所知障执彼菩提有情为有起此悲愿。亦为断除留身久住。故所知障能为其缘。虽实变易用名言种而为亲因。福.不动业为增上缘。若无无漏无胜堪能感变易生。由所知障方发悲愿。故起无漏资身故业。故此论云。无漏定愿资有漏业。今隐所资但举能资及以能发胜劣两缘。故胜鬘等云无漏业因。所知障缘。有意生身。既以识等名言种子为亲因生。明变易生体是有漏。说是无漏界外生死者依胜缘说。或无漏人所受生死。或无烦恼漏所受生死。故名为无漏。非体无漏界外别生。非离三界有别有情。仁王般若云。三界外有别众生是外道义。非诸佛教。此略出体 二释名者。一分段。二变易。言分段者。分谓齐限。即谓命根。段谓差别。即五蕴体。舍此受余有差别故。此差别身命有齐限。即段之分名分段。命属身故即依士释 或此分段俱通身命。皆随因缘有定齐限故名分段。亦分亦段名为分段。即持业释 变易生死者。且依此论略列三名 一不思议变易生死。释名如论。亦通依士.持业二释。以由无漏所资感故。所受变易妙用难测。非下劣境。变易即不思议。持业释也。或无漏定愿妙用难测。名不思议。不思议之变易生死。即依士释 二名意成身。身即属果。意愿是因。成通能所。即随意所成之身。身属因故依士释也 三名变化。变谓改旧。化谓新起。变化即身。持业释也。更有多名。如能显中边惠日论辨 三相状等。并如枢要说。然分段死言属三界。变易不言。以分段死随业系地。即言三界。变易之业说是无漏。故不言地 要集说云。随在二界者 不善论意 变易生死隐不说彼有漏业故。处所差别。略准可知 六与四种生死相摄者。无上依经云。有四种生死。一方便。二因缘。三有有。四无有生死。如分段生死有四种难。一烦恼难。二业难。三报难。四过失难。烦恼难谓无明.爱.取。业难行全及有少分。报难即识等五果.并生.老死。过失难谓生.异.灭.忧.悲.苦恼。以变易四如次譬彼。即所知障为方便。有分别业为因缘。不取无漏有分别业非过失故非失集故或印不同也。所得变易为有有。以其五蕴有生.异.灭等。为无有生死。既喻彼过失。即变易上生.异.灭等行苦摄故。更无余果云无有生死。准此而言念念有四。不同古人方便生死在初三地。因缘生死四.五.六地。有有生死七.八.九地。无有生死在第十地。隋.唐摄论并悉无文。无上依经及宝性论亦不配地 西明释云。无明支名方便。所发行支名为因缘。识等八支名为有有。生.老支名为无有 今谓少乖文。既无明喻分段死烦恼难者。即爱.取支亦烦恼摄。既以因缘喻于业难。即有支少分亦因缘摄。余略不论。准论.本疏及前第七等无间缘皆已广辨。

论。谓无始来等。释净相续。以依本识第八无漏法尔种子以为其因。由其转识数数熏发以为其缘。有净第八现行相续。即乃至究竟已下释成相续 问第七亦续。何不说耶 答非持种识故不说之。然此镜智唯本有种为因。能生所生现识名为始起。能持种故亦名为种。故此论云转得始起清净种识。非谓种子。不可说言以新熏胜。由六.七熏成镜智种。说此作佛云得始起清净种识。以佛功德唯佛与佛乃能知之。菩萨不知。缘何熏成。亦不可说名言熏习。非彼境故。如欲界心虽变上界不熏彼种。是缘名境非缘事故。果得亦尔。故唯本有种子所生。如初无漏。由余熏发因满方生。成事亦尔。

论。若无缘用等者。难安惠师。佛菩萨智亦非智品。无见分能缘用故。如虚空等。护法可尔。难陀如何。唯一见分更无别用故。安惠却诰。若要有用方是能缘。应有无穷过。见分不起能缘之用。应不能缘。解云准此非难陀难。但护法等 若尔亦有无穷之过。若见能缘不更有用。应有不定 答无无穷过。以见分用从体。亦能非须作用。

论。由斯理趣等者。结上。疏云五.八名识入意识摄未见文故者 若尔第七名意合名意识。准何得知 答第七别名意。通名为识。通别合目。故第四云。彼依主释。此持业释。故知余处俱名意识。

论。摄大乘说等者。摄论第四说依他起为所遍计。相.质俱是。故此论云遍计心等所缘缘故。简圆成实。以相与质不相似故。所以本解亲相分者必依他起。本质不定。即除无为。故此论言常远离前性。

问安惠能执遍在何心 答准前能计遍在八识 若尔安惠自许第八非痴.惠俱。何得有执 答准彼本计亦应许有。但相微细不说二俱。今护法责。出何经论。第八得与痴.惠二俱。若许得俱。恒行不共应亦在第八 若云虽执非无明俱故。即难云。我执必由无明方始得起。既无无明如何起执。故若有执必有无明。准此难。前文言二执必与无明俱故。彼师绝救 又云不说无明有善性故下。别难善心起亦有执。即痴与无痴二法应俱。若许尔者违璎珞本业经。明.闇一相。善.恶一心。是洴沙国外道师偈。何故不俱正相违故 问安惠能计在无漏心不 答准此论文。但云有漏八识。若准疏引。如佛地论第七。许在二乘无漏心有。若准安惠二十唯识论释。十地菩萨无漏亦有。由是此论但云如来后得应有执故。前言八识有漏心者据显处说 问安惠见.相皆是所执。世尊即无。云何今难经说佛智现身土等 答彼师释云。据增上缘说佛所现。据实有情能感者变。如说法事 由此次难若无缘用应非智等。既成缘用却成现相。亦复无过。

论。虽各体一而似二生者。本释如疏 要集云。诸释言同而意少别 有释安惠相.见二分从缘生者。是护法师据自抑他。非谓安惠许从种起。如云习气是相分摄。此意安惠种非相分说相分者。护法依自而难于他 今谓安惠本计种子依自证分功能义用。非相分摄。前第二云。假法如无非因缘故。若是相分何得言如无。体既无故。复许自证分缘生非无故有种子。种子既非是自证分。能所生别。因果性别。复自证缘。护法菩萨以此理遂非相是何。故作此难。若云见.相从种子生亦非彼计。据何道理约自难他。故知云若缘所生内相.见分非依他起。例彼自证亦应是无。无异因故。是共许义。又前第四云。十八界种应成杂乱等。故许相.见亦从种生。不尔此言空无所益 问安惠相.见既遍计所执。云何摄论云唯量唯二皆名依他。西明三释。一云识自体分与相.见种为依。假说自体名见.相分。非取见.相名依他起。一云自证分上依见.相现。由斯道理说见.相分名依他起。一云据实见.相意取所依。非即二分为依他起。此之三释。初由自证与见.相种为依。即假说自证为见.相。第二由见.相分依依他现。说此见.相假名依他。第三举见.相二显其所依名为唯二。

论。后得智品二分应名遍计所执者。问安惠见.相是计所执。佛果应无。云何今云无漏二分应名遍计 答本计是无。乘前难彼若无见分无能缘用。以量立有。复教证成成佛得有。故为此难 问安惠本计佛无见.相。何智缘真。何智缘俗 答缘自证分名俗。缘如名真 问因位无漏亦许有执。何名现量.比.非量等。又亲得缘如不 答准缘他心。云不知如佛智。亦不亲缘如。因位名无漏。名缘如。名缘二空等者。据无明渐微。名为无漏缘如缘空。分为凡圣。故诸自证因位不能分明亲得。现.比.非量准思可知。

问彼许因位见.相体无。复不亲得自证及如。将何以为亲所缘缘。第七卷云亲所缘缘能缘皆有故 答彼计亲所缘缘非必有体 若尔如何此下难云又若二分是计所执应如兔角非所缘缘耶 答略有三解。一云彼许兔角非因生故非所缘缘。二分因生成所缘缘。今此据无同彼兔角故得为难 一云本计虽无亲所缘缘心亦得生。以立唯识故。然陈那所说无非所缘缘者。是破他计就他为语。今者护法约自破彼故为此量 一云护法据摄大乘。有能遍计所遍计俱依他起。此所遍计即疎所缘缘安惠共许。例亲所缘缘亦应有体。说所缘缘故。准无着.陈那俱有亲.疎二所缘缘。故今此破依共许教立量破彼。非是护法据自破他。此释为胜 今此论文举反破量不举顺成。举顺成者。应云佛亲所缘缘相.见分有。例余相.见亦应是有。是所缘缘故。如佛相.见。然始反成。若二分无应非所缘缘。体非有故。如兔角等。安惠设许亦所缘缘。能所遍计是何所摄。若所遍计是依他有。若能遍计非是内心。若计所执非所缘缘。不说无法为所遍计故。安惠自许因位诸心皆能计故。既说能计即託依他为所遍计。故相.见无非所缘缘。故今难云见.相体无非所缘缘 问若计所执非所缘缘。如何下说为凡圣境 答境宽缘狭。设非所缘约智疎缘亦得名境。亲缘相分是所缘缘。能缘皆有。唯识理故。非要质有方能起心。

论。又诸习气等。本释如疏 西明云。又诸种子是第八相。若是所执应非因缘。以无体故。如空花等 今谓不尔。若许种子是相分收。彼计相无。何故护法第二卷难云假法如无体即无故。又不应言既非一异应如瓶等是假非实。瓶依四尘。非全无故。不同空花等。

论。二空所显等。本释如疏 有云。真如为二空显者。由实无二我及空无二我。离此增减方是圆成 要集云。空虽非表诠。与表诠为因故名空显。智缘二空未显真故 今谓不尔。智缘空时虽未即证。因此能显。若即由空方显真者。智正观空真如未显。智正证真复不作空。不可非智观空空自显真。离观空智空自显真何时能显。佛地论中但云就加行观名为共相。不说由性空显名为共相。

论。犹如幻事等。如枢要及辨中边疏述 问如依镜缘还见自质者。如月中像谁之质耶 解云以月为缘还见本质。彼是大海大山鱼质 若尔岂见障外色耶 解云许亦无失。如隔琉璃见外色故。又非障外。因彼月轮不受眼光下见山海。如因镜面自见背故。

论。三唯识真如者。本疏云见识真如便能知此。意说所观如 要集云。有释云。三藏解云。或用观智名为真如。不尔便与后文相违。染净唯识应通三性。此意若说所观如。遍三性故应通三性 今谓本释为正。何以故。若取能观名唯识如。何故七十七云。谓一切行唯是识性。又如何言由相真如了别真如故。一切诸法平等平等。以能观智虽是行收非一切行。又能观智二乘等无。如何平等 若云就所观说即非能观。若尔既取所观唯识。何故不通初二性摄 答就所观性即唯成实。约诠显者可通三性。论云随相不障通余。

论。空有三者等。本疏不分假实但总相释 要集云。或空无我。初中性.谛俱实。后即性实谛假。云有说空无我皆性.谛实者。非也。二空所显及所执性。非苦谛故 今谓不尔。一疏文不判。寻听此解理然。若云二空所显及所执性非苦谛者。何故自断云空无我初中性.谛俱实。岂计所执苦谛摄耶。今云空及无我性.谛俱实者。以空无我二种行相与彼相似。亦此行相所行境故。遍计性无名空无我。圆成实性空无我性亦空无我。苦谛本性非我所故空。非一常故无我。能观所观行相俱通。故说俱实。据实二性非苦谛摄。初后二行性实谛假。应知苦下四行各三如次依遍计.依他.圆成各分三行。初后皆性实。辨中边说即彼性故。从谛皆假。中即依他。性.谛俱实。然依他中无漏依他是道谛摄。有漏依他是苦谛摄。摄依他少分。准法师辨中边疏解无常行相。云今无常通缘三性故。说能缘行相有计所执等。实非此行通初后性。又以理准。无常缘三谛。初性非谛收。言缘彼者。通一切心缘无常语。假说为无常行。实非此行收。又以彼性假名无常。下诸行相准此应悉 今准此释。无常苦等是苦谛行相。非初后性行相。说初后性者皆是假说。准空无我摄初后性亦是假说。彼非谛摄故非此行相 今又助释。前解据三乘苦.集等谛不摄真如。依大乘宗四谛亦摄圆成实性。故涅槃经云。声闻之人有苦有谛而无其实。菩萨之人亦有其实。实即真如。菩萨亦能依四谛诠观圆成实。故苦.集谛亦摄彼二。虽非苦.集而是彼性。若依此释。四三各后性.谛俱实。又邪行如等即谛真性。约诠显体。如通四谛。故四三后性.谛俱实。

未离系集。假实准知。但为二释。由是集性未离系。离系非集。即择灭故。约未离系集之真性名为集者。性.谛俱实 以业烦恼名为集者。此即谛假。

灭谛初灭。要集三解。初解谛实性假。自性不生。是择灭故(即与第二不别) 后释性.谛俱实 无故不生。性实可尔。常故不生。与本性灭何别。故唯第二依本疏正。

中灭。依法师辨中边疏。护法.安惠二师释别。依护法云。断此二取所得不生。不生是择灭。由依依他起而得于灭。假说为依他起。此意即性假谛实。安惠释云。二取即遍计所报。二取所依识自体分是依他起。二取所依自体分断得不生。不生是灭。假名依他。今言二取意取所依识之自体。

三本性灭者。辨中边云。谓垢寂二即择灭及真如。法师中边疏云。安惠云。垢寂二种。一染垢寂。即烦恼障断。谓择灭。二不染垢寂。即所知障断。谓真如或。总解云。由垢寂故总得二。谓择灭及真如。或垢寂故得择灭。或性寂故即真如。总含二种故言垢寂二 然成唯识说二取灭即是择灭。辨中边说择灭即本性收。二论说别者。中边约所依.所得二各别故。所依依他假名为二取灭。或所得属本性。唯识不约所依。但辨所得假名依他。故分择灭。此意以中边论云二二取灭。即能取二取二取不生。三本性灭。谓垢.寂二即择灭及真如。以辨中边说所依即能所取为二取灭。说所得即断二取已所得择灭。故分为二。唯识不说所依二取。但辨所得断二取已所得择灭假名依他。实是择灭。故于本性灭中分出择灭名二取灭。即谛实也。辨中边论说所依二取无名二取灭。即彼所灭名之为灭。实依他起。性实谛假。若依识变名为择灭。亦同此释。本性灭者。依中边论择灭为本性。性.谛俱实 真如二说。若唯据诠性实谛假。诠.旨合说性.谛俱实。准涅槃经。谛摄法尽。真如非灭。即摄法不尽故。或灭之实性真如名本性灭。亦性.谛俱实。

道谛三者。要集云。三皆性假谛实。知所执无。断染依他证真如理。净分依他非所断故。非所证故 今谓不尔。三作证道能证圆成实故。常无常门非圆实摄漏无漏门亦圆成收。真如所证成实。四智能证成实。故性.谛俱实。

论三解脱门等。若萨婆多准俱舍论二十八云。空三摩地。谓空.非我二种行相相应等持。无相三摩地。谓缘灭谛四种行相相应等持。涅槃离十相故名无相。缘彼三摩地得无相名。十相者何。谓五境为五。男女二种。三有为相。无愿三摩地。谓缘余谛十种行相相应等持 有何所以 答彼论云非常若因可厌患故。道如船筏必应舍故。能缘彼定得无愿名。皆为超过现所对故 此意为欲趣涅槃故名超所对 若尔空.非我相是苦谛行。何非无愿 答彼论云。非所厌舍。以与涅槃相相似故。此三各二。世.出世间等持别故。中无漏者名解脱门。能与涅槃为入门故。复有重者唯有漏定厌圣道故。无漏不然。即无学人不时解脱 初空空。缘前无学空三摩地取彼空相。空相顺厌胜非我故。无愿无愿。缘前无学无愿等持。取非常相。不取苦.因等。非无漏故(不取苦及集因集生缘所以)。不取道等为厌舍故(以无漏法不顺厌故)。无相无相。谓缘无学无相三摩地非择为境。以无漏法无择灭故(此释不缘择灭所以)。但取静相非灭.妙.离。滥非常故(释不取灭相所以)。是无记性故(释不取妙离所以)。唯三洲人依十一地除七近分。

依大乘说诸文不同。初辨摄行。后明行境。瑜伽五十五云。几是空行。谓二行。即苦谛后二行。几是无愿行。谓六。即苦谛前二及集谛一切。几是无相行。谓灭谛一切。几是清净因所显行。谓道谛一切。此意空.无我行顺空行故。六是有漏。不可愿故。四是灭谛。无十相故。道下四行有二解。一云通三脱门。论云是清净因所显行故。三解脱门俱清净因。能得涅槃故。以空.无我通诸谛故。以是有为不可愿故。无男女等相故。一云非三摄。但说清净因行所显。不言三脱。道下四行。非空无我不是空行。非有漏故不是无愿。是有为故非无十相。故非三收。前释为胜。此一复次 准六十八云。空行无我行见名空行。余行见名无愿行。一行见名无相行。谓于灭谛离系行见 此意即说。空无我行是空行。无常.苦.集.道八是无愿行。灭谛下四是无相行。此意道谛是有为故属无愿行。余义准前。此第二复次 准瑜伽十二。云何空三摩地。空有四种。一观察空。谓观察诸法空无常.乐。乃至空无我及我所等。此有二解。一云苦下四行俱是空行。无彼常.乐.我及我所皆名为空。一云但言无常无乐。不言是苦。但空.无我是空等持。

云何无愿心三摩地。谓于五取蕴思惟无常。或思惟苦心住一缘 准亦有二解。一云既言于五取蕴观无常.苦。通苦.集下六种行相。但言无常.苦者。举果行相摄集因四。准此道理空中二解。前解亦得。一云准文但无常.苦名无愿行。即不摄集。以于果上多计常.乐而起愿求。今偏治此故。但苦下无常.苦二为无愿行 云何无相心三摩地。谓即于彼诸取蕴灭。思惟寂静心住一缘 准此无相摄灭四行。性无相故。道四行相非三等持。义准前解。此第三复次 十二次下云。又复灭.道俱应晓了。意说无相行所晓了。即灭.道八俱无相门。灭谛是果。道是功德。俱为所了。即无相门摄灭.道八。据能无相及性无相。第四复次 又云。十二次下云。若于此处无有彼物。由此道理观之为空故名空性。即所观空无可希愿故名无愿。观此远离一切行相故名无相。准此所说十六行相各三所摄。依无性义。第五复次 瑜伽八十六云。由三解脱门增上力故立四嗢拕南。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者。依无愿立。一切法无我者。依空建立。涅槃寂静者。依无相立。准此所明。无愿摄十二。无常通三谛故。空摄十六。皆无我故。无相摄四。灭是涅槃故。依通行相。先无所愿。次方观空。因空证灭。第六复次 依七十二。三解脱与五事相摄中。若是相边十六行相各通三摄。彼云如是五事几是空是空境。无愿无相为问亦同 答相通三种。亦三种境 此意三脱以相为体。即少分是能观。全分是所观。各通三摄。谛行是相故各通三分。若据名说名通三谛。实唯苦.道。是无记故非集谛摄。随声假说亦是集谛。得通无漏亦道谛收。依名行相通空.无愿。故三谛下四行少分空.无愿摄。故彼论云。名非三种是二种境。意除无相。若依分别苦.集谛八各可三摄。能观通三谛故。若据所观空.无愿摄。彼云分别通三是二种境 灭下四行空.无相摄。彼云。真如非三种。是空无相境。道四行相。若依能观通三门摄。若约所观空行所摄。彼云。正智通三种。是空所行境。准上所明。依相十六各三所摄据余四言。空摄十六。无愿摄苦.集八。无相摄灭下四。又云若无差别总说为空.无愿.无相。此与相同。准此中明。依相乃无差别。同第十二第三复次 今者此中依所观境取依余四摄。行有别为第七复次 准七十四及显扬第六。依三自性如次建立三解脱门。各缘一境。若据此说。空解脱门不摄谛行。遍计所执非是谛故。无愿解脱摄苦.集.道十二相行。是依他故。无相解脱摄灭谛四。第八复次 依显扬第二云。空无相无愿各有所知及能知智。摄行有二。初以四谛为所观境。断妄证真于生死中不起希愿。彼云空行者。谓于诸行我不可得。及诸相中世俗分别法不可得。此意观人我.法我二俱为空。亦摄苦谛下空行相。以我及所俱是空故摄二行相。无相行者。谓即于诸行中。众生无我性可得。及法无我性可得。及于灭中灭.静.妙.离行 此意观如及择灭为无相。二无我性即真如故。约废诠谈旨离灭.静等别说二如。若诠.旨合明。即静.妙等摄。准此无相摄灭四行。无愿行者。谓无常.苦乃至云因.集.生.缘行。准此即摄无常及苦.集四行相。准上所明。道四行相非三所摄。非妄故非空。非真故有相。菩提故可愿。若据能观行相。道能作三亦即摄三。故彼前言空有二种。一所知。二智。余二亦尔。又云缘智空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空。此意智缘空境智亦名空。道谛所摄名智空道。余皆准此。缘智无相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无相。缘智无愿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无愿。虽能所殊同五十五三门俱摄。五十五文有二解。依前解与彼同。据后解此即别。第九复次 杂集第十一三解脱门摄十六行。与瑜伽论第十二同无相摄八谓灭.道谛。意少有别。彼云由彼不能作诸相故。此由灭性无相故。能观智作无相行。能遣诸相故。诸文不同各据一义。略如前说。广烦且止。前犹广明 今更略者。一说。准五十一。空摄二行。谓苦谛下空.无我行。无愿摄六。谓苦谛下无常及苦并集下四。由观苦果因于三界中不愿求故。无相摄四。即灭四行。道或通三。或非三摄 第二准六十八。空摄同前。无愿摄十。苦谛前二。集.道各四。无相摄四。灭下四行。第三准瑜伽第十二。空摄苦四。或但摄二。谓空.非我。无愿摄二。谓苦.无常。或可摄六。并集下四。无相摄四同前所说 第四又十二说。若约应知。无相摄八。灭.道各四。余同第三 第五亦十二说。三脱各摄十六行相 第六说准八十六。无愿摄十二。但除灭四。空摄十六。无相摄四 第七说准七十二。约相.名等五法明者。一云约相十六各通三解脱摄。无非相故。据名摄者。空及无愿。摄初三谛十二少分。有非名故。据分别说。苦.集八行各通三摄。据正智说。空摄道四。据如如说。空及无相摄灭下四。依相同前。依名等四摄即有别。合之第七。开之成十。名等摄谛各有宽狭。摄行不同故 十一说。准七十四。空解脱门不摄十六。依遍计性立空解脱故。无愿解脱摄苦.集.道三四十二。无相摄四。即灭行相 第十二说。依显扬论第二说者。与五十五同有十一解。与五十五别。成十二释。披前可智。略不更举。准显扬等。解脱即门。以能观智无漏离缚名为解脱。故彼论云。若解脱言之唯是无漏修惠非余。即持业释 或可。正能为解脱门。有漏是远方便非正。不得名解脱门。据远方便有漏亦是。依此解者解脱即是涅槃。因此观智为门。得入解脱之门。依主释也。据前持业。解脱门有三。据后依主。解脱体一。不可言三。由此三空能为彼门。应云三是解脱之门。或解脱之三门。准显扬第二。空无相愿俱通境智。即境为门。若无彼境。智如何起。若境非彼。智不称境。不名正智。智称境生方名正智。故能观智用境为门。如教与智及义为门。智因言教方能悟理。理亦因教而方得显与二为门。三解脱门应知亦尔。然所观境名为门者。即所变相未真证故。无为解脱因门方显。解脱之智因门能证。故佛地论大空无相为所入门。明有能入。能入即智。或能观智名之为门。理由智显。言所入门者。因智为门果智方入。如四神足。足虽即定。从四因生定。亦定生故。应智由智入。准此而明理通二释。言二空门义亦准此。

论。世俗有三。皆持业释。由此二空能显了真。非即真如故名世俗 或取所显带相观真。未是亲证。望废诠证故名显了。亦持业释。

论。胜义有三一义胜义。本疏依士。今助一释。亦得持业义谓道理。胜者无过。如似涅槃名为无上。此胜亦尔。更无过故亦即名胜。此理即胜名义胜义。初义是理。后即胜道理。义中最胜。或境义中胜名义胜义。论依对智依士为名。今谈法体胜劣相形。持业为目 行胜义。亦通持业。如世第一法。据行法中无漏最胜。无漏行即胜义。论据缘境。今谈智体胜劣相形。行即胜义。俱名道理。俱是谛故。以别简总。行中之胜。依士为目。

论。聚集分位等者。分位假者。依法分位作用不同。立别法名名分位假。即忿.覆等。论云烦恼分位等流性故。分位即忿等。等流无惭等。如名.句等但分位假。论云三分位。故佛一刹那声亦能诠。无文说此不相应法是相续假 又放逸等既分位假。不放逸等返此可知。若云既与四俱不同忿等何名分位者。亦不然。生等法俱何名分位。若云前后位殊名为分位。亦防修.不防修位殊名为分位 或通分位及聚集假 择.非择灭亦分位假。无为虽非起尽。分位亦得。名为染净分位。故法华经名为法位。然今论云圆成实性唯是实有。不由他缘而施设者。据真如说。非谓择灭之待他缘 又释唯实虽由智显。本性自有。不由缘生而施设故。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六(末)

 

上篇:成唯识论了义灯

下篇:成唯识论演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论疏部目录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观所缘缘论释直解

观所缘缘论释直解 陈那菩萨造论 三藏法师玄奘译 护法...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晋水 沙门...

瑜伽论记

瑜伽论记卷第一(之上)(论本第一卷) 释遁伦集撰 论本卷...

起信论疏

起信论海东疏刊行序 释于大乘起信论之疏。振古凡有三...

银色女经

银色女经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 西天...

佛说乐想经

佛说乐想经 西晋月支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大方等如来藏经

大方等如来藏经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如是我闻:...

【注音版】南无月光如来神咒

南无月光如来神咒...

华严法界玄镜

华严法界玄镜卷上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余覃思...

念佛警策

念佛警策卷上 菩萨戒弟子 彭际清 纂 无量寿经 佛告...

佛说鸯掘摩经

佛说鸯掘摩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

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如是我...

学佛人著魔了怎么办

问: 学佛人著魔了,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著魔一般都...

极乐世界万修万人去

一切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力量,不是靠自己修行的力量,...

一个人会造业,一定是先有一个思想

此中说缘起者。如说: 言熏习所生,诸法此从彼,异熟与...

【推荐】唯识学从第六意识下手

我们要了解唯识的概念是这样,唯识学它不直接从第七意...

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问: 阿弥陀佛,师父,我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念佛就打瞌睡,一定要先修忏悔

有些人一提起佛号就容易昏沉,对不对?他不念佛还不会...

只要发坚固心和长远心,就可成功

修行一法,易则容易,难则实难。易者,只要你放得下,...

这是大孝中的大孝

【原文】 人子于父母,服劳奉养以安之,孝也。立身行道...

如何运用十善业在生活中

问: 如何运用十善业在生活中修行? 慧律法师答: 十善...

何事劝人生彼国,只缘此土道难成

为什么只是劝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历代祖师大德有智...

忍无可忍需再忍

现实生活中我们快要发脾气的时候,往往是自己觉得忍无...

一门心思先看净土经典

一般的人,特别是对于有文化程度的人,一接触佛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