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乘义章卷第二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乘义章卷第二

远法师撰

义法聚中此卷有七门(三解脱门义亦名三空义 三有为义 三无为义 四空义 四优檀那义 四悉檀义 四真实义)。

三解脱门义八门分别(释名一 辨性二 分别三 制定其名四 制立其数五 次第之义六 就地分别七 重空之义八)

第一释名。三解脱门者。谓空无相及与无愿。所言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言无相者。释有两义。一就理彰名。理绝众相。故名无相。二就涅槃法相解释。涅槃之法。舍离十相。故曰无相。言无愿者。经中或复名为无作。亦名无起。释有三义。一就理彰名。理中无有贪求愿乐。故名无愿。理中无有作用集起。是故亦名无作无起。二就生死法相以释。生死之法。不可愿求。故名无愿。三就行以论。于生死中不生愿求。故名无愿。不作愿求故名无作。不起愿求。故曰无起。此三经论名解脱门。亦名三治。亦名三空。义或复说为三三昧门。三脱三昧经论同说。三治一门。如地论说。言三空者。如仁王说。言三脱者。对果名也。涅槃果德。绝缚名脱。空无相等。与脱为门。名解脱门。故龙树言。行此三法。能得涅槃解脱果。故名解脱门。对治门者。对障名也。如地论说。三障对治。故名三治。言三空者。就理彰名。理如一味。随诠以别。故有三种。三三昧者。就行名也。前三是数。后三胡语。言三昧者。此言正定。以心合法离于邪乱。故曰三昧。此等差别。故名为门。亦可通入趣入名门。名义如是。

第二辨性。三脱三治及与三空。以此法为体。三三昧者。以行为体。但就行中用慧为主。若论眷属。是五阴性。心王是识。想数为想。受数为受。余数为行。随生无作。即是色阴。问曰。此三用慧为主。何故经中说为三昧。释言。一切诸心心法。更相受名。如四念处。体实是慧而名为念。此亦如是。又龙树言。此三智慧。若不住定则是狂慧。多堕邪疑。无所能为。以住定故能破烦恼。故从所依说为三昧。又三昧者。名为正定。一切禅定。若无此三退转不定。不名三昧。由此三故。正定不退。就能为目。故名三昧。体性如是。

第三分相。随法不同乃有三阶。一三法相对。分别三门。二两法相对。以别三门。三历就一法。以别三门。言三法者。一是生死。二是涅槃。三第一义空。就彼生死说无愿门。生死多过。不可愿故。就彼涅槃说无相门。涅槃寂静离十相。故就第一义宣说空门。次就二法以别三门。于中乃有三种差别。一生死涅槃二。法相对以说三门。生死虚无。名之为空。故涅槃云。空者所谓一切生死。涅槃之法。离十相故。说为无相。远离生死取舍愿心。故名无愿。故维摩云。不愿是菩提无贪着故。亦可生死体虚名空。相则鄙恶。不可愿乐。名为无愿。无相同前。二以生死对第一义。以说三门。就第一义。说空无相。就彼生死宣说无愿。彼第一义体寂名空。妙离诸相故曰无相。生死叵乐。称曰无愿。三以涅槃对第一义。以说三门。就第一义说其空门。就彼涅槃。宣说无相及以无愿。涅槃无相无愿之义。不异前释。次就一法以别三门。于中乃有三种差别。一唯就生死。二唯就涅槃。三唯就理。就生死中复有四种。一唯就外境以说三门。外境之中。有体相用。体空名空。相空之义。名为无相。用空之义。说为无作。无用可贪。亦云无愿。二唯就心以别三门。内心有三。谓心想见。妄想之体。名之为心。依心起相。随之分别。说以为想。依想执取。建立定性。说之为见。心体空故。名之为空。彼想空故。说为无想。彼见空故。说为无愿。三境二心一。以说三门。经说生死。要唯三种。一名二相三者妄想。外境无体。但是名有。故说为名。事相差别说以为相。就其内心说为妄想。彼名体空。说为空门。事相无故。说为无相。妄想心寂。说为无愿。四心二境一。以说三门。如地论说。障有三种。一者分别妄想之心。二者是相。谓依妄想起外境界。三者是愿。依前诸相起取舍心。彼妄想空名曰空门。彼相空者。名无相门。取舍愿空。说为无愿。上来四门。合为第一。唯就生死以说三门。次就涅槃以说三门。涅槃之中。有体相用。性净涅槃。以之为体。方便涅槃。以之为相。应作涅槃。以之为用。彼体寂者名曰空门。相寂之义。名为无相。作用寂者。名为无作。次就理法以说三门。如成实说。理体寂故。名之为空。是空理中。无诸相故说为无相。无愿求心说为无愿。又大智论亦同此说。故彼论言。摩诃衍中。三脱是一。以行因缘故说三门。观诸法空说为空门。于此空中不取于相。是时空门。转名无相。于无相中。更无所作。是时无相。转名无作。以同体故。若人入空。终不起相。亦无所作。乃至入彼无作门中。亦知空义。不取于相。但随人别观入不同故立三门。

第四门中。且就生死涅槃空理。制定其名。余类可知。言制名者。立名所依。言定名者。定其名相。先就三脱。制定其名。三解脱门。正用生死涅槃空理。以之为体。空解脱门制名定名。悉皆就体。无相门者。制名就体。说涅槃法。与彼解脱以为门。故若定其名。乃是体上遣相为目。无愿门者。制名就体说生死法。与彼解脱以为门。故若定其名。乃是体上。从厌受称。次就三治制定其名。义同三脱。正说生死涅槃及空为对治故。次就三空制定其名然三空者。以理为宗。于中空门制名定名。悉皆就体。无相门者。制名就诠。无相涅槃。是空诠故。若定其名乃是诠中遣相为目。无愿门者。制名就诠。生死之法。是空诠故。若定其名。乃是诠中。从厌受称。次就三三昧制定其名。然三三昧。行心为体。生死涅槃。第一义空。是其境界。言无愿者。制名就体。彼三昧心。于生死中不生愿乐。名曰无愿。若定其名。乃是体上遣患为目。愿求诸有。是其患故。无彼愿求说为遣患。言无相者。制名就境。无相涅槃。是三昧境。就境立称。故曰无相。若定其名。乃是境上遣相为目。言空门者。制名定名同皆就境。空理是其三昧境故。此等立名左右不同。各随一义。

第五门中。制定其数。凡有五义。一随法不同。如地持说。法有二种。一有二无。有为无为。名之为有。无我我所。名之为无。生死之法。名有为有。涅槃之法。名无为有。第一义空。名之为无。此三法也。于有为有。不愿不随。立无愿门。于无为有。愿乐摄受。立无相门。于此二中。非愿非不愿。于有不有见。以是见故建立空门。以见空故。不愿涅槃。称曰非愿。不厌生死。名非不愿。舍前二有。名不有见。二随根不同。建立三门。根有三种。谓利钝中。为钝根者。说无愿门。令怖畏故。为中根者。说无相门。令趣求故。为利根者。宣说空门。令证实故。三随欲不同。如大智论说。欲有三种。一乐远离。为说无愿。二乐寂静。为说无相。三者乐实。为说空门。四随行不同。如涅槃说。行有三种。谓定慧舍。为起定行。宣说空门。令心住故。为起慧行。说无愿门。令其观察断生死故。为起舍行。说无相门。令心依故。五对患不同。如大智论说。患有二种。一见二爱。为见行者。宣说空门。令其舍见。为爱行者。说无愿门。令厌生死不愿求。故见爱等者为说无相。宣说涅槃远离色声香味触相。治彼爱行。离生住灭。治彼见行。离男女相。义有两兼。三门治患差别非一。且论斯耳。

第六门中。明其次第。次第有三。一修入次第。先说无愿令厌生死。次说无相令求涅槃。后说空门令其契证。二据终成本末次第。空是德本。菩萨先观。故先明空。由见空故。不见生死可以贪求故。次第二宣说无愿。由证空义不见生死。便与涅槃无相相应故。次第三宣说无相。三约所空体相用等。明其次第。先说空门。空诸法体。次说无相。空诸法相。后说无作。空诸法用。次第如是。

第七门中。就地分别。小乘法中。说之不定。有人宣说。三脱三昧。唯在四禅未来中间及三无色。以无漏故。复有说者言。三解脱一向无漏。备如向辨。三三昧者。通漏无漏。无漏三昧。如三解脱。有漏之者。在十一地。所谓欲界根本四禅未来中间及四空处。大乘法中。三脱三昧。通漏无漏。有漏之者。备如向说。在十一地。无漏之者。依于十地。所谓八禅未来中间。若复通论。亦依欲界。大乘宣说。欲界地中。有禅定故。摄地如是。

第八门中。义别有五(列名辨相一 漏无漏分别二 就人分别三 就界分别四 就地分别五)就初门中先列其名。名字是何。谓空空三昧。无相无相。无愿无愿。就初彰名。名重空三昧。亦得名为重无相重无愿矣。相状如何。依如毗昙。分彼四谛十六圣行。以为三门。苦下二行空与无我。判为空门。次有十行。说为无愿。苦下有二。谓苦无常。集下有四。因集有缘。道下有四。道如迹乘。说此十种。为无愿门。灭下四行。尽止妙出。为无相门。言重空者。罗汉先以无学等智。观察空门。直名空定。然后以彼有漏等智。观前空智亦空无我。名空空三昧。此观智上空无我人。不空智体。重无愿者。亦先以彼无学等智观察苦等。直名无愿。后观此智亦是无常不可愿求。击彼圣道。名无愿无愿。问曰。何故不以苦击。违圣道故。道非是苦。若观为苦。即为颠倒。何故不以因集有缘击彼圣道。论言因等相顺圣道。不名为击。何故不以道如迹乘击彼圣道。释言。若作道如等观。是乐圣道。何名为击。重无相者。先以无学等见之智。观彼灭下尽止妙出。直名无相。后观此智尽灭之处非数无为亦是寂止。击彼圣道。名无相无相。何者智尽非数无为。云何击乎。观灭之智。应起不起。是其智尽非数无为。欲击彼智。先观烦恼不起之处数灭无为是其寂止。是寂止故。可愿可乐。以此寂止可愿乐故。所灭烦恼。是可厌恶。后观此智不起之处非数无为亦是寂止。可愿可乐。与数灭同。以智尽处同彼数灭可愿乐故。所灭之智。与彼烦恼。同可厌恶。击之如是。问曰。何故不以妙出击彼圣道。偏用止行。释言。非数非妙出故。何故不以灭行击之。以此滥同无常灭故。若依成实。诸法性空。名为空门。于此空中。无相可取。名无相门。空中无其悕求愿乐。名无愿门。圣人以智观五阴空。名空三昧。复观此智亦是空。故名为空空。观阴空中。无相可取。名无相三昧。复观此智亦空无相。名无相无相。观阴空中。无悕求愿。名无愿三昧。复观此智亦空无愿。名无愿无愿。大乘法中。三门多种。备如上辨。于中细论。或同毗昙。或似成实。若说生死涅槃空理。以为三门。相同毗昙。若就空理。义分三门。则同成实。浅深为异。重空之观。多同成实。何故修此重空三昧。论言。如人以杖烧尸死尸既尽杖亦须焚。智亦如是。前用断结。结患既亡。智亦须舍。故须修之(此一门竟)。

次就有漏无漏分别。依如毗昙。重空三昧。一向有漏。以其所观非谛理故。成实无漏。故彼论言。重空无相无愿三昧。重空名胜。云何有漏。大乘无漏。同成实说(此二门竟)。

次就人论。毗昙法中。重空三昧。唯是利根阿罗汉得。非是余人。以彼学人有烦恼故。一向不得。钝根罗汉。所得三昧不自在。故亦不能得。成实法中。一切罗汉及诸学人。皆悉得之。故成实言学人亦得。以证一切诸法灭故。大乘人中。种性已上一切皆得。若复通论。十信亦得(此三门竟)。

次就界论。界谓三界。依如毗昙。重空三昧。唯欲界起。非上二界。就欲界中。三天下人。能起此观。由说起故。成实无文。理应遍通。大乘法中。菩萨自在。于三界中。随身何处皆得修起(此四门竟)。

次就地论。依如毗昙。重空三昧。是有漏故。始从欲界乃至非想。一切地心。皆得修起。欲界唯缘未来禅中所有无漏。为重空观。非想唯缘无所有处所有无漏。以相近故。成实法中。是无漏故。唯依初禅至无所有七依定中。而得修起。大乘所辨。一切地心。皆得修起。重空三昧。辨之麁尔。

三有为义两门分别(释名一 辨相二)

三有为者。所谓色心非色非心三聚法也。质碍名色。虑知曰心。不相应行违返前二。名非色心。此之三种。同名有为。为是集起造作之义。法有为作故名有为。是义云何。释有六种。一者将因对果。以释一切因缘皆能集果。能有所为。故名有为。二者据果对因。以释有为果报皆为因生。有此因为故名有为。三就法外生住灭等。对法以释。色等法边。皆有同时别体四相。用此四相相色等法。由生相故。色等法生。乃至由有第四灭相。色等法灭。此之四相。能有所为故名有为。四就色等对彼法外四相。以释色等诸法皆有生等四相所为。故名有为。五就法体前后四相。解释有为。前后四相迁变曰为。色等诸法。体有此为。故名有为。六就同时同体四相。解释有为。色等诸法性如幻化。幻有称生。幻无名灭。幻立云住。幻变曰异。此四同体。互相缘集。称之曰为。色等诸法体有此为。故名有为。名义如是。

第二门中。辨其体相。先辨色法。次显心法。后明非色非心之法。就色法中。两门分别。一辨体相。二明假实。色之体相论释不同。毗昙宣说。十一种色。为色法聚。何者十一。五根为五。五尘为十。通无作色。为十一也。清净四大所造。眼耳鼻舌及身。是其五根。为外四大所造。色声香味触等。是其五尘。身口业中。善恶无作。是无作色。大智论等。亦同此说。成实宣说十四种色。为色法聚。何者十四。五根为五。五尘为十。加以四大。通前十四。五根如上。所言异者。毗昙法中。五根之体。是实法色。为四大造。与大别体。如人造画画与人别。成实法中。五根之体是假名色。四大所成。根外无大。如阴成人。人外无阴。根亦如是。五阴如上。所言异者。毗昙法中。大所造尘。与四大异。成实法中。色香味触。能成四大。不为大造。唯一声尘。从四大生。有斯异也。四尘所成地水火风。是四大也。问曰。毗昙说无作色。成实法中。何故不论。宗别不同。所说各异。毗昙法中。说无作业是色法。故色中说之。成实说为非色心。故色中不论。又问。成实别说四大。毗昙法中何故不立。亦是宗别。所说各异。异相如何。毗昙宣说。坚湿煖动四种实触。以为四大。此之四大。触尘中收。故不别说。成实所辨地水火风。揽四尘成。能成五根。根因尘果。根尘不摄。故须别论(此一门竟)。

次辨假实。毗昙法中。十一种色。皆是实法。毗昙多以性相中求故无假色。成实法中。五尘是实。根大是假。揽尘成大。大成根故。若对理论。一切皆假。同是因缘假名法故。

次辨心法。于中略以五门分别。一明心与数体之一异。二开合辨相。三明宽狭。四辨通局。五相应不同。言一异者。成实法中。心与数法一体义分。不说心外别有诸数。如说识阴以之为心。余则名数。说受为心。余还名数。如是一切。毗昙法中。心与数别。六识是心。余想受等。说为心数。大乘法中。据末是别。穷本是一。是义云何。大乘法中。说识有三。一者真识。心与数一。二者妄识。是妄识中麁细六重。始从无明终至续识。此六重中。前之四重。心与数一。后之两重。心与数别。以前四重心。与数一故。论中说为不相应染。后二别故。论中说为心相应染。马鸣释言。心与念异故曰相应。是义如后八识章中具广分别。三者事识。一向同时。具有诸数。与毗昙同。心数一异。辨之麁尔(此一门竟)。

次辨开合。心法开合。广略不定。或总为一。谓一心聚。或分为二。谓心与数。六识是心。想等是数。或分为四。谓受想行识。心王名识。想数名想。受数名受。余数名行。或分为六。所谓六识。又依毗昙说。为四十七心数法。心王为一。数法之中。有四十六。何者是乎。通地有十。通彼心王。合为十一。通地十者。如彼论说。想欲触慧念思解脱忆定及受。是说通地。于境取相名想。于缘欲受称欲。令根尘识和合名触。于缘决定名慧。记识不忘名念。于善恶等。思愿造作名思。于缘作相。受彼相状限量名解脱。若无解脱。常守一缘不能舍离。于缘发悟名忆。常缘不乱称定。受违顺中名受。此十遍与一切心俱。名通大地。善地有十。通前合为二十一也。何者是乎。如彼论说。诸根有惭愧信者猗不放逸不害精进舍。一切善心俱。言诸根者。所谓无贪无瞋善根以何义故。不说无痴。无痴是慧。与通地中慧数体同故。此不论。于他众生及众具等。离贪着心名无贪。于众生数及非众生。不怀瞋恚心名无瞋。于恶自厌名惭。于过羞他称愧。于三宝等。净心不疑名信。身心离恶称猗。起善方便。离恶不作名不放逸。不逼迫他名为不害。断恶集善。勤方便修名精进。内心平等。名之为舍。此十遍在一切善中。名善大地。不善地中。心法有二。谓无惭愧。通前合为二十三也。大烦恼中。具说有十。别唯有五。通前合为二十八也。何者是十。如彼论说。邪解.不正忆.不顺智.失念.不信.懈怠.乱.无明.掉.放逸。是烦恼大地。颠倒解脱名邪解。邪受境界名不正忆。颠倒决定名不顺智。邪记妄受名失念。于三宝等。邪疑不净名不信。不断恶修善。不勤方便名懈怠。境界所牵。散随诸缘名为乱。于法不了名无明。躁动不息名为掉。离善方便名放逸。此十遍在诸烦恼中。名大烦恼地。问曰。睡亦遍诸烦恼。何故不名大烦恼地。论自释言。睡顺正受。能速发定。是故不说。别唯五者。所谓不信.懈怠.无明.掉.及放逸。此之五种。体别余数。故今取之为四十七。余五不别。故不说之。云何不别。言邪解者。与通地中解脱数同。不正忆者。与通地中忆数体同。不顺智者。与通地中慧数体同。言失念者。与通地中念数体同。乱与通地定数体同。问曰。邪解不正忆等。与通地中心数法同。何劳复说为烦恼地。以此生惑功力等故。问曰。通中受想触欲。何故不说为烦恼地。以不等故。大地不显。故不说之。云何不等。想生见强。受及触欲。生爱中强。故曰不等。又问。何故不说思数为烦恼地。思是一切众行之主。故不偏说为烦恼地。又思亦是生爱中强。故不说之。问曰。若言受想触等生惑不齐故不说为烦恼地者。慧生见强。何故说为烦恼地乎。释言。见中更不论慧。是故不可说慧为强。慧不强故。说之为地。小烦恼地差别有十。通前合为三十八也。何者是乎。如彼论说。忿.恨.诳.悭.嫉.恼.谄.覆.憍.害。是说小地。如论释言。于益不益应作不作非作返作。瞋相续生名为忿。乐事益他。苦不益他。益事应作。而故不作。不益他事。理不应作。而复故作。瞋气续生说为忿。于可欲不可欲应作不作非作返作。忿相续生名为恨。乐事他欲。苦他不欲。可欲应作。而故不作。不可欲事。理不应作。而复故作。忿之残结说为恨也。诈现承事名诳。悋惜财法称悭。忌他名利伎能功德名嫉。怨会爱离思惟心热名恼。覆藏自性曲顺时宜称谄。自阴过恶名覆。妨他自举名高。欲逼迫他名害。此之十种。唯在意地。不通五识。局在修断。不通见谛。别起不俱。故名小地。余心数中。更有五数。通前合为四十三也。所谓觉观睡眠及悔。麁思名觉。细思称观。一切烦恼。睡着境界名睡。身心昏昧。略缘境界名眠。追变名悔。十使之中。复有四数。通前合为四十七也。谓贪瞋慢疑。爱染名贪。忿怒曰瞋。凌他称慢。犹预曰疑。五见是慧。与通地中慧数同故。废而不论。痴使与彼大烦恼中无明数同。是以不说。此无明使。体虽与彼大烦恼中无明数同。义有左右。大烦恼中无明数者。遍通一切使缠垢中。无明使者。局在使门。不通缠垢。又大地中无明数者。唯是相应不通不共。通与一切烦恼俱故。无明使者。通摄相应及与不共。于中若有缘而不了。不与一切诸使俱者。是其不共。若非别缘。而与诸余九使俱者。是其相应。毗昙如是。成实法中。心数不定。摄末从本。有三十七。随末别论。则有无量。云何从本有三十七。如彼论说。通数有十。思.触.念.欲.喜.信.勤.觉.观.忆.前.四后一。与毗昙同。余五别异。所言思者。如思品说。爱分愿求名思。不同毗昙爱为烦恼思为通数触者论言。三和名触。彼以心识依根触尘故。名为触。不说心外别有触数。理实触义遍通四心。今就行心说为触矣。念者论言。作发名念。作意起后。名为作发。欲者论言。心有所须名欲。喜者论言。心乐名喜。欲中增上说为喜也。毗昙无此。信者论言。必定名信。此通三性。毗昙唯善。不善中者。即名不信。勤者论言。心行发动。名之为勤。此通三性。入善法中。返名精进。毗昙唯善。言觉观者。论释多种。一随定以说。麁思名觉。细思名观。二随慧以说。未知事中比知名觉。现知称观。三就乱心以说。散心数起名觉。散心微少称观忆者论言。知先所更名忆。以此十种处遍三界体通三性故名通数。善数有十。通前二十。所谓定.慧.无贪.瞋.痴.惭.愧.猗.舍.及不放逸。定者义释有通有别。通而论之。遍在三性。净定是善。垢定不善。报定无记。别唯在善。论主就别说为善数。慧者义释亦有通别。通而论之。亦在三性。正智是善。邪智是不善。汎知世事。是其无记。别而论之。无漏之慧。说为慧数。有漏善慧。说之以为无痴善根。颠倒之慧。说为邪见。余不善慧及无记慧。说为觉观。论主就别说无漏慧。为慧数也。无贪.无瞋.惭.愧.猗.舍.及不放逸。与毗昙同。无废善者。毗昙法中。体是慧数。更不别分。成实分取有漏善慧为无痴故。所以别说。以何义故不说解脱。彼宗之中。说慧为脱。更无别法。是以不论。不善之中数有十四。通前合为三十四也。何者十四。十使烦恼相从为六。五见之心。合为邪见。即以为一。贪瞋痴慢及与疑使。复以为五。通前六也。十缠之中。别数有五。谓无惭.愧.掉.悔.及覆。通前十一。以何义故不说悭缠。是贪分故。以何义故不说忿嫉。是瞋分故。以何义故不说睡眠。无明分故。问云。覆缠应是贪分。何故别论。释言。覆者不偏属贪。或有众生怖畏打缚割截等事。覆藏己过。或为财利。是义不定。所以别说六垢之中有谄及诳。通前十三。何故不说恼恨害等。是瞋分故。何不说高。以慢分故。问曰。谄诳应是贪分。何故别论。谄义不定。或贪故谄。或畏故谄。诳亦不定。或贪故诳。或瞋故诳。或畏故诳。以不偏在所以别论。加其放逸。通前十四。不善如是。无记有三。谓识想受。彼宗之中行前三心。唯无记故。以此通前。为三十七。据要如是。随别以论。心法无量。如一贪心。随别众多。所谓恶欲.多欲.无厌.悭.着.现相.击切.以利求利.罗波那等。如是非一。害他求利名恶欲。广求多利称多欲。更无多利名无厌。所有一切。不与他共名悭。缠爱不舍名着。以贪利故现欲得相。名现相。赞彼毁此。而取其利名击切。说余所得。以招此利。名以利求利。心贪其利。口悦人意。名罗波那。瞋中随别。亦有无量。所谓瞋.恨.憎.嫉.忿.恚.恼.害.迷.悷.专执.不忍.暴急.不悦.不调。如是非一。无明随别。亦有众多。所谓闇.钝.嚣.騃.迷.妄.愚.拙.睡.眠.单致利等。缘而不了名闇。悟解不速称钝。损而不觉名嚣。无心分别曰騃。翻此谓彼名迷。得而还失称妄。不辨是非曰愚。所作不巧名拙。心重欲眠重名睡。摄心离觉名眠。憙睡之病名单致利。随此等别故有无量。此等别数。论中虽不一一具论。义实有之。大乘法中。心法亦多。而经论中不辨定数。难以辄言。开合如是(此二门竟)。

次辨宽狭。依如毗昙。约就四义。以辨宽狭。一善。二恶。三秽污无记。四白净无记。戒定慧等。名之为善。杀盗淫等。说之为恶。欲界地中身边两见。及上二界一切烦恼名秽污。亦名隐没。报生威仪工巧变化名曰白净。就彼四十七心法中。心王及与十通大地。觉观及眠。统通四十四。最以为宽。依如毗昙。悔通善恶白净无记。不通秽污。次以为狭。以何义故不通秽污。彼论说悔唯在欲界。是欲界故。上界一切秽污中无。又欲界中。缘事而起。不缘理生。以彼事中得失可知。是以生悔。理幽难觉。故不生悔。良以悔心不缘理。故欲界身见边见中无。是故悔数一向不通秽污无记。毗婆沙说。悔唯有二。谓善不善。不通无记。以揵利故。大烦恼中。不信.懈怠.无明.掉.放逸。小烦恼中。谄.诳.及高。余数中睡。十使之中。贪慢及疑。此之十二。唯在不善秽污无记。次以为狭。于中不信.懈怠.无明.睡.掉.放逸。此之六种。若与欲界身边二见。及上二界烦恼俱者。是其秽污。余是不善。谄.诳.及高.贪.慢.及疑。此之六种。在欲界者。斯名不善。在上二界。齐是秽污。小烦恼中。忿.恨.悭.嫉.恼.覆.及害。不善地中。无惭无愧。十使中瞋。此之十种。唯在不善。最以为狭。成实法中。唯说善恶无记三性。于彼论中。十种通数。统通三性。若复通论。定慧两数。亦通三性。无贪.瞋.痴.惭.愧.猗.舍.及不放逸。一向是善。识想及受。一向无记。余皆不善。宽狭如是(此三门竟)。

次辨通局。于中约就三界以说。依如毗昙。无惭.无愧.瞋.忿.恨.害.恼.嫉.悭.覆.及与眠数。此之十一。唯在欲界。觉观谄诳。上极初禅。高极三禅。余通三界。若依成实。就前三十七心法中。谄之与诳。局在欲色。欲界可知。色界云何。如梵天王。语诸梵众言我令汝尽老死边。即是其诳。手牵黑齿屏处求之。即是其谄。余通三界。问曰。觉观二禅灭之。云何得通。依如彼论。麁重觉观。二禅中灭。细通三界。故彼论言。觉观之心。遍通三界。以是心之麁细相故。三界之心。皆有麁细。麁皆名觉。细皆名观。摄末从本。分判如是。若随别论。恶欲.多欲.现相.击切.以利求利.悭着.罗波那.忿.恨.恼.害.睡.眠.单致利等。并在欲界。谄诳嫉妬。通欲色界。如彼梵王。语诸梵众。汝但住此。汝等不须至瞿昙所。惧佛胜己。即是嫉妬。余通三界(此四门竟)。

次辨心法相应不同。毗昙法中。同时相应。同时之中。多少不定。若善心法。在其欲界及初禅者。二十三法。同时相应。十通大地。十善大地。觉观心王。在中间禅。二十二法。同时相应。唯除一觉。余皆如上。二禅已上。二十一法。同时相应。除觉去观。余皆如上。烦恼法中。分为六分。瞋.忿.恼.害.恨.覆.悭.嫉。合为一分。此八一向是不善故。二十二法。同时相应。十通大地。即以为十。大烦恼中。不信.懈怠.无明.掉.放逸。通前十五。无惭无愧。通前十七。觉观与睡并及心王。通前合为二十一法。彼瞋忿等。随何现起。即以为一。通前合为二十二也。贪疑慢高。为第二分。就此分中。在欲界者。是不善故。亦有二十二法相应。十通大地。五烦恼地。无惭.无愧.觉.观.睡.心.为二十一。贪疑慢等。随何现起。即以为一。通前合为二十二也。若在初禅。是无记故。除无惭愧。有余二十心法相应。中间除觉。有余十九。二禅已上。更除观数有余十八。不共无明。为第三分。在欲界者。是不善故。二十一法。同时相应。十通大地。即以为十。大烦恼中。除一无明。有余四种。不信.懈怠.掉.及放逸。通前十四。无二无明同时并。故除彼无明。加无惭.愧.觉.观.睡.心。通前二十。不共无明。即以为一。通前合为二十一也。在初禅中。除无惭愧。有余十九。中间除觉有余十八。二禅已上。更除一观。有余十七。邪见戒取及与见取。为第四分。在欲界者。是不善。故二十一法。同时相应。十通地中。除一慧数有余九种。邪见二取体是慧数。无有二慧同时起。故除彼慧数。大烦恼中。有其不信.懈怠.无明.掉.及放逸。通前十四。无惭.无愧.觉.观.睡.心。通前二十。邪见等中。随何现起。即以为一。通前合为二十一也。在初禅者。除无惭愧。有余十九。中间除觉。有余十八。二禅已上。更除一观。有余十七。身边两见。为第五分。此之二种。若在欲界及初禅中。有十九法。同时相应。十通大地中。除其慧数。有余九种。身边两见。体亦是慧。两慧不并。是以除之。大烦恼五。通前十四。觉观睡心。通前十八。身边两见。随何现起。即以为一。通前十九。以此二见是无记故。除无惭愧。中间除觉。有余十八。二禅已上。更除一观。有余十七。谄诳二缠。为第六分。在欲界者。是不善故。二十二法同时相应。十通大地。五烦恼地。无惭.无愧.觉.观.睡.心。通前合为二十一法。此谄与诳。随何现起。即以为一。通前合为二十二也。在初禅中。除无惭愧。有余二十。中间除觉。有余十九。二禅已上。无有谄诳。不须论之。烦恼如是。白净无记。总为一分。若在欲界及初禅者。有十三法。同时相应。十通大地。觉观心王。中间除觉。有余十二。二禅已上。更除一观。有余十一。问曰。其余诸心心法。何故不说。释言。有以无惭无愧。与彼一切不善法俱。如余一切不善法说。不信.懈怠.相应.无明.睡.掉.放逸。遍与一切诸烦恼俱。如余一切诸烦恼说。十通大地。觉观睡悔。遍通一切三性法中。如余一切三性法说。是以不论。毗昙如是。成实法中。前后相应。从彼了别违顺中容三种识。复生三种想。了顺之识。生于释想了违之识。生不释相。了中之识。生中容想。当分相生。故曰相应。从彼三想。生三种受。释相生乐。不释生苦。中容生舍。从彼三受发生行心。行中有三。一善二恶三是无记。若生善心。苦受生厌。厌离生死。乐受生欣。欣乐善法。舍生信进念定慧等。若生不善。苦受生瞋及瞋流类忿恨恼等一切烦恼。乐受生贪及贪流类一切烦恼。舍生余结及彼流类一切烦恼。若生无记。苦受心后求苦对治。如寒求煖热求凉等。乐受心后。求诸乐具。如种殖等。舍受心后。生余漫散无记行心。此等前后。当分相应。故曰相应。大乘法中。义有两兼。同时相望。同时相应。异时相望。前后相应。同时相应。麁同毗昙。细者不同。毗昙别体。此同体故。异时相应。与成实同。问曰。前言同时相应。云何复得异时相应。释言。心法体虽同时。随义隐显。非无先后差别之义。故得宣说前后相应。心法如是。

次辨非色非心之法。依如毗昙。宣说十四不相应行。以为非色非心法也。于中略以五门分别。一释名辨相。二三性分别。三就有漏无漏分别。四就界分别。五明舍不同。就初门中。先释其名。名字是何。一无想定。二无想报。三灭尽定。四众生种类。五命根。六分夫性。七味。八名。九句。十生。十一住。十二异。十三灭。十四得。此之十四。体非质碍故名非色。又非情虑。称曰非心。不同想等诸心数法与心相应。名不相应。有为集起。称之为行。名字如是。次辨其相。无想定者。诸外道等。谓无想报。以为涅槃。为求彼报。修无想定。学灭心想。依第四禅。灭诸心法。心想灭已。得一有为非色心法。领补心处。名无想定。成实法中。不存此义。故彼论言。凡夫不能灭心心法。但心寂静微细难觉。故云无想。非谓全无。今依毗昙。宣说无想。无想报者。依前定因。生四禅中广果天处。初生有心。中间无心。迳五百劫。是心灭时。得一有为非色心法。领补心处。名无想报。命欲终时。心想还生。以彼因时前后有心中间无心。是故得报。还与因同。前后有心。中间无心。报欲尽时。心想还生。心想生故。见未来世受生中阴。便谤涅槃。作如是念。我本谓呼宝有涅槃。勤苦求之。今见未来。还有生处。定知一切无有涅槃。以是谤故死入地狱。以是过故。佛诸弟子。都无求者。此无想报。成实论中。说为心法。但无麁想。灭尽定者。谓诸圣人。患心劳虑。暂灭心识。得一有为非色心法。领补心处。名灭尽定。若依成实。是无为法。非不相应。此义广释。如灭尽章。众生种类者。有一有为非色心法。能使众生类类相似。是故名为众生种类。成实法中。不存此义。言命根者。众生身中。有一非色非心命法。能持色心。令不断绝。名为命根。若依成实。说过去业以为命根。不立非色非心命法。凡夫性者。有为法中。有一非色非心之法。未断已来。凡诸众生。悉令使凡。此之凡性。成实不立。所言味者。是字法也。有为法中。有一非色非心字法。与声相应方成语言。说之为字。以此字法。摄声成语。令人爱味。故名为味。若依杂心子注中释。外国噵字有其味音。故说为味。所言名者。有为法中。有一非色非心名法。能摄彼字。表诠诸法。说之为名。所言句者。有为法中。有一非色非心句法。拘挛名味。共相属着。以成文诵。谓之为句。此名味等。成实法中。唯是声性。色法所收法入所摄。不同毗昙。相状如何。即彼音声相续之中。屈曲高下长短之义。能成语言诠表之义。说为味等。虽是声性。声恒是实。味等是假。声是声入。味等法入。此云何别。当体为味。对法成诠。说之为名。若当一字诠表义成。字即是名。若一不成名。字方成。是即一字。唯是其味。而非是名。多字和合。方是其名。若彼多字。共名一法。名即是句。若当一字即成名者。多名聚集。方乃成句。成实如是。所言生住异灭法者。非是诸法始起之生。经停之住。衰变之异。尽坏之灭。盖乃一切有为法边。别有非色非心相法。能生诸法。乃至能灭。此之四相。体虽同时。用在先后。生相用时。能生诸法。乃至第四灭相用时。能灭诸法。所相之法。初生次住终异后灭。是毗昙家。苦集之理。能相生等。是事非理。何故如是。有为之法。无常为理。前后四相。迁流运变。是无常义。故说为理。同时四相。体非先后无常之义。故名为事。若依成实。但说诸法初生次住终异后灭。不说法外别有非色非心四相。地持亦尔。所言得者。有为法边。有一非色非心得法。能得诸法。故名为得。此是十四不相应行。毗婆沙中。更有二种。一圣人性。有一非色非心圣法。能令一切出世之人皆得为圣。二者不得。有一非色非心之法。令所断法不属行人。故名不得。若通此二。便有十六不相应行(此一门竟)。

次就善恶无记三性。分别其相。如杂心说。十四行中。二善五三。余悉无记。言二善者。谓无想定及灭尽定。言五三者。四相及得。皆通三性。若在善中。即名善。在不善中即名不善。无记亦然。问曰。此五在三性中。即随彼法。名为善恶无记法者。此之五种。亦在色心二种法中。何不随法说为色心。而名非色非心法乎。释言。三聚通于三性。故随所在。即名善恶无记之法。三聚相望。不得相通。是故虽在色心法中。而非色心。余之七种。一向无记(此二门竟)。

次就有漏无漏之义。分别其相。依如毗昙。此十四中。四相及得。通漏无漏。在有漏边。即名有漏。在无漏边。即名无漏。余皆有漏。若依成实。灭尽定者。亦是无漏(此三门竟)。

次就三界辨其通局。彼无想定及无想报。唯在色界。灭尽定者。唯在无色非想地中。若依成实。灭尽无为。不属三界。名味句。在欲色界。不通无色。自余八法。并通三界(此四门竟)。

次明其舍。无想定者。有二种舍。一退时舍。二生上时舍。灭尽定者。唯退时舍。无上可生故。无生舍。无想报众生种类命根。此等皆悉随世断。故命终时舍。凡夫性者。有二种舍。一者凡夫生上时舍。二者圣人见道时舍。凡夫之人。舍而还得。舍下凡性。得上凡故。圣人一舍。不复更得。有斯异也。问曰。凡性有二对治。一者断治。二者舍治。此二何别。释言。断彼凡夫性上烦恼系缚。是断对治。舍彼凡性。是舍对治。问曰。此二何者在先。释言。不定差别有三。一者一向先断后舍。谓诸凡夫趣上地时。先断自地所有烦恼。然后上生。断烦恼时。自地之中。凡夫性上所有系缚。一切皆断。虽断系缚。凡性犹在后。生上时凡性方舍。是故名为先断后舍。二者一向先舍后断。谓次第人。乃至超越斯陀含人。入见道时舍彼凡性。故曰先舍。虽复舍之令不属己。而彼凡性犹成。在于过去未来。为彼三界修惑缘缚。后起修道断彼惑时。彼凡性上系缚方断。故名后断。三者先断后舍。及先舍后断。所谓超越阿那含人。先在凡时。或断欲界所有烦恼。或断初禅至无所有。后入圣道。入见道时。舍彼三界一切凡性。次起修道。断彼三界修道烦恼。望彼凡时断烦恼处。先断后舍。望彼凡时未断结处。先舍后断。名味句等。于义不定。若论体性。念念中舍。刹那断故。若论一向不行名舍。生无色时。方名为舍。无色一向。不依名字起言说故。问曰。初禅已灭语言。何故无色方名不行。释言。初禅灭语言者。定体之中灭于语言。而初禅地。威仪心中。犹发语言。是故不名一向不行。问曰。初禅威仪心中。犹发语言。可不名舍。二禅已上。不复发语。何不名舍。释言。彼处犹借初禅威仪之心起言说。故不得名舍。问曰。有漏生上舍下。何处得有下地之心借之起说。释言。借者。二禅已上威仪之心。与初禅同。是故名借。非从彼来名为借也。四相及得。通漏无漏。有漏有三。一善二恶三者无记。善有二舍。一者退舍。退起下地诸烦恼时。舍彼上善。二者生舍。生上地时。舍下善故。不善之者。唯一断舍。无记有二。一者秽污。谓欲界中身边二见。及上二界一切烦恼。与此相应四相及得。唯一断舍。二者白净。所谓报生威仪工巧及与变化。此诸法中四相及得。舍之不定。与报俱者。唯命终舍。以报无记随世断故。若与威仪工巧俱者。舍之不定。不善修者。念念中舍刹那断故。善修习者三世得。故生上时舍。变化俱者。退禅时舍。失其本故。生上时舍。有漏生上必失下。故有漏如是。无漏俱者。有三种舍。一者退舍。谓得无漏后还退失。二转根舍。谓转钝根为利根时。舍彼钝者。三得果舍。得圣果时。舍因无漏。若通究竟入涅槃时舍。有四种。毗昙如是。成实法中。唯说善恶无作之业及假名人。为非色心不相应行。自余有为。皆是色心二法所摄。三有为义。略之云尔。

三无为义十门分别(释名一 辨相二 得之分齐三 多少不同四 三性分别五 漏无漏分别六 有无分别七 常无常分别八 约对四无共相收摄九 约对四谛共相收摄十)

第一释名。三无为者。一虚空无为。二数灭无为。三非数灭无为。言虚空者。当体立目。虚之与空。无之别称。虚无形质。空无有碍。故曰虚空。言数灭者。义释有四。一以慧数断障。得灭名为数灭。故经说为智缘灭也。毗婆沙中。亦同此说。故彼文言。数者是慧。灭是慧果。依于慧数而得灭。故名为数灭。问曰。共念能断烦恼。独慧不堪。以何义故偏言慧灭。若依成实。独慧能灭。毗昙大乘。慧数为主。故偏言之。此义简余施戒等灭。二以无碍解脱数灭。名为数灭。简余伏灭。三约四谛及修道等种数别灭。名为数灭。如毗婆沙说。故彼文言。苦忍智等所得之灭。别余集等。名为数灭。四以烦恼品别而灭。名为数灭。如欲界结九品别灭。如是一切。数灭如是。非数灭者。翻前可知。此等何故名曰无为。义释有二。一对法外四相以释。色心等法。为彼法外四相所为。虚空等三。不同彼故。名曰无为。二对法体四相以释。色心等法。一切皆有初生次住终异后灭。前后集起。称之曰为虚空等三无彼为。故名曰无为。名义如是。

第二门中。辨其体相。虚空无为。论释不同。依如毗昙。虚空有二。一者有为。二者无为。除去色像方为虚空。是其有为。本来常空。是其无为。有为虚空。彼此不通。为眼所行。无为虚空。体是法入。无碍周遍。为意所行。二中但取无为虚空。以为三中虚空无为。有为空者。是六大中。空大所摄。何者六大。所谓地水火风空识。成实大乘。并皆破彼有为虚空。但说一种无为虚空。但此虚空。有体有相。体则周遍。相则随色彼此别异。故地论言。因彼色故种种差别。虽约色像彼此别异。而不可见。故经说为不可见相。问曰。世人皆见虚空。云何说为不可见乎。释言。世人但见空中光明之色。想心于中知无异物。作虚空解。便谓见空而实不见。若空可见。即是色法。色则无常。涅槃广破明空叵见(虚空如是)次辨数灭。于中曲有五门分别。一约对分别。二约有漏无漏分别。三约治分别。四约时分别。五约位分别。言约对者。对有三种。烦恼业苦。烦恼有二。一是染污五住性结。二不染污事中无知。染污尽虚。有是有非。永灭则是。伏灭则非。不染尽处。有是有非。为其无碍解脱灭者。是其数灭。如障通壅。不为无碍解脱灭者。则非数灭。如习五明所灭闇等。问曰。五明所灭之闇。为当一向定非数灭。亦有是者。大小不同。小乘法中。定非数灭。大乘法中。义有两兼。直尔习学五明。灭者非是数灭。断无明地。令彼灭者。是其数灭。何故如是。大乘宣说事中无知。依无明地以无漏慧。断无明地。令彼无知永更不起。故是数灭。小乘不尔。故非数灭。又大乘中。随无明地。无碍解脱二道灭故。是其数灭。小乘不尔。故非数灭。烦恼尽处。辨之麁尔。次论其业。依如毗昙。唯有烦恼相应业思。与彼烦恼相应断者。是其数灭。自余一切不善身口。及善无记。有是有非。断其缘缚。名为数灭。不绝其体。故非数灭。问曰。有人断烦恼。故令彼身口恶业不起。应是数灭。何故言非。释言。毗昙性相中求。彼非亲断。故非数灭。问曰。若此非亲断故。非数灭者。入见道时。断绝诸见。随见所起贪瞋痴等。一切皆断。应非数灭释言。不类解有三义。一见与贪等。同是心法。同是烦恼。相生义亲故。从根本判为数灭。身口二业。望彼不尔。故非数灭。二见与贪等。同是烦恼。互相缘缚。相缚义亲故。从根本判为数灭。身口不尔。故非数灭。三见与贪等。同是烦恼。互相增长。相助义强故。从根本判为数灭。身口不尔。故非数灭。云何相助。由见起于贪瞋等结。由贪瞋等令见牢强。故曰相助。是义云何。见所起贪。贪着诸见。爱乐不舍。见所起瞋。防护诸见。闻毁则忿。见所起痴。不觉见过。坚住不舍。见所起慢。持见自高。不肯舍离。以如是义。令见牢强。违返圣谛。以违谛故。见谛灭之。故为数灭。身口不尔。故非数灭。问曰。若言染污思外一切业尽非数灭者。何故论言十七学思断黑白业。释言。彼云。学思断者。正断烦恼相应业思。故是数灭。自余一切。但断业上所有缘缚。不断业体。故非数灭。何者是其十七学思。如四业章具广分别。问曰。论说身口二业皆修道断。云何今言非数灭乎。此如前释。但断业上所有缘缚。不断业体。毗昙如是。成实大乘。伏结止业。皆非数灭。灭尽结业。悉是数灭。彼宗辨义。务在通故。诸业如是。次辨苦报。依毗婆沙。一切报尽。有是数灭。有非数灭。断润生惑。并断报上缘缚之义。名为数灭。由断因故。令报不起并余一切缘。差不受悉非数灭。有人宣说。罗汉现报尽灭之处。是其数灭无余涅槃。是义不然。云何不然。罗汉现报酬因势极。所以灭尽。不由道灭。云何说此以为数灭无余涅槃。又彼现报起已灭者。是四相中无常之灭。种类不续。是非数灭。是中用何以为涅槃。问曰。若此非涅槃者。更复用何以为究竟无余涅槃。释言。彼宗二种涅槃。体性是一。随其体时别得二名字。言体一者。烦恼业思数灭无处。是其涅槃。言随时别得二名者。彼向涅槃身智未尽。望后犹有余身智在约后别前。名为有余。身智尽竟。望后更无余身智在彼前涅槃转名无余。非谓报尽更得涅槃。有人复言。报尽之处。非是涅槃。无学圣人。断彼报上缘缚之义。是其报尽无余涅槃。此义不然。断缘缚者。乃是断除烦恼。所摄何开报尽。是义云何。断烦恼时。具断二缚。一断相应缚。断烦恼故。不后同时缚诸心法。二断缘缚。断烦恼故。不复缘中缚外境界。缘缚有二。一者缘缚苦集谛理。见道中断。二者缘缚阴界入事。修道中断。罗汉报身。是阴界入事相所摄。修道之中。但断报上缘缚之义。不断报体。云何将此以为报尽无余涅槃。又复圣人。断缘缚时。身报未尽。是人后时。或经十年。或经百岁。酬因极竟。报身方尽。云何将前缘缚无处。以为后时身尽涅槃。是大难解。又复烦恼。非直缘缚自己报身。亦缚他身及外境界山河地等。若断缘缚自己报身。是其无余涅槃摄者。断他身缚。应是他人无余涅槃。而彼非他无余涅槃。此亦同彼。何得偏将缘缚自报尽灭之处。独为无余。以如是义定知。毗昙断因报尽。皆非数灭。问曰。报尽非数灭者。何故论言一切果报皆修道断。此断报上缘缚之义及润生惑。不断报体。毗昙如是。成实法中。一切果报。但使无漏断因报尽。皆是数灭。云何得知。如成实说。见道断者。谓示相慢及彼所起诸余法也。修断法者。不示相慢及彼所起诸余法也。示相我慢。是见谛惑。取立我相。而自高举。名示相慢。三涂业果。是彼所起诸余法也。不示相慢。是修道惑。不能推求。名不示相。闇昧心中。恃我陵物。名为我慢。人天业果。是彼所起诸余法也。此等皆为见修所断。故彼断处。是其数灭。是数灭故。于彼宗中。因尽名为有余涅槃。果亡名为无余涅槃。此义如后涅槃章中具广辨释。问曰。罗汉现报尽处。是数灭不。释言。不定。以边际智促报尽者。是其数灭。余死则非。成实如是。大乘法中。义同成实。除因报尽。悉是数灭。又大乘说。烦恼业苦。皆是妄想。可断灭故。约对如是(此一门竟)。

次约有漏无漏分别。依如毗昙。有漏尽处。有是有非。为其无碍解脱灭者。是其数灭。不为无碍解脱灭者。非是数灭。无漏尽处。定非数灭。故彼论言。一切圣道。非数灭处。以何义故。非道果摄。论自释言。为余事故。断诸烦恼。不为非数。故非道果。何者余事。所谓数灭。成实法中。有漏尽处。有是有非。为无漏智所断灭者。是其数灭。余非数灭。无漏尽处。有是有非。道力灭者。是其数灭。余非数灭。以无漏尽是数灭。故成实宣说。断灭空心为灭谛矣。又彼宣说。空心二灭。一灭定暂灭。二无余永灭。故知无漏亦有数灭。大乘所说。义同成实。故楞伽云。妄想尔炎慧彼灭我涅槃。亦云。断除三十七品所行。方得称为毕竟涅槃(此二门竟)。

次约治论。治有二种。一有漏等智。二无漏圣智。依如毗昙。等智所断。有是有非。若依八禅攀上断下。及修道时所断之壅。是其数灭增上忍时能令见惑永更不生。是非数灭。如是一切。后当广辨。无漏所断。亦有是非。所断一切烦恼业思。是其数灭。不退之人在修道中。无碍道时令所断惑永更不生。是非数灭退转之人。在修道中。至后转根。到不动时。令先所断修道烦恼永更不生。亦非数灭。如是一切。此义如彼毗婆沙说。问曰。无漏转根之时。所断一切障根无知。是数灭不。释言。非是。问曰。毗昙宣说。学人转根之时。用一无碍一解脱道。以结未尽求尽求利勐。求利勐故。无学转根。用九无碍九解脱道。以其结尽求利世贳。故此等既用无碍解脱断障无知。何故所断不名数灭。释言。数灭灭相违法。非相违者。虽舍不灭。彼转根时所舍无知。是无漏法。与后所得利根无漏。同类相生。是自分因相资之功。在于利中。为是不灭。又复钝慧照境之功。治障之能。利中兼有。非全别异。故非数灭。如证果时舍向无漏不名数灭。此亦如之。问曰。人说。微细无明在于根中。说之以为障根无知。断此无知。应名数灭。何故非乎。释言。若有微细无明。在于根中说为障者。转根之时。应舍无明不舍无漏。转根之时。唯舍无漏。不言更有无明可舍。明知。此中无别无明。但钝无漏。不同利知。名曰无知。以钝妨利。说之为障。体是无漏。是故离之不名数灭。非数灭故。毗婆沙云。非数灭多。灭漏无漏数灭是狭。唯灭有漏。问曰。转根既非数灭。何用无碍解脱道乎。释言。转时必观谛理。始观之心。与钝得俱。于彼谛境。未得深明。未得决了。说为无碍。终时方得于境决了。说为解脱。与断结同。故约断结说为无碍。说为解脱。而其所无非是数灭。毗昙如是。成实法中。有漏智断。皆非数灭。有漏唯伏。不能断故。无漏智断。方名断灭。大乘法中。须有分别。若说世俗八禅等智以为有漏。彼但伏结。非是数灭。无漏永断。方是数灭。故地持云。若以世俗灭诸烦恼。彼非究竟。非解脱果。涅槃亦云。先以定动。后以智拔。若得涅槃不舍世间。证空随有。名为有漏亦能永灭。依实慧起故能永灭。彼何所灭。着有之见迷空之闇。空观灭之。着空之执迷有无明。有智能灭。约治如是(此三门竟)。

次约时论。时谓三世。约此三时以辨数灭。依如毗昙。烦恼业思有其二种。一是正体。二成就。得治有二种。一无碍道。二解脱道。无碍能断。解脱得灭。亦名证灭。先论其断。义则不定。若断前因令不生后。名之为断。唯断过去。道边无惑。故不断现。当惑未起。未能生后。故不断当。若遮惑果令其不起。名之为断。唯断未来。现有惑得。故不断现。过去已起。故不断过。若摄因果。名之为断。通断过未。正遮后果。令其不生。名断未来。后不生故。过去烦恼因义。不生成。名断过去。于现在道边。无惑生后。亦不起前。故不断现。若断现得。令不生后。名之为断。则断现在。及遮未来。唯断得能。不断得体。若断现得。令其所得过未烦恼不来属己。名之为断。通断三世。断义如是。若论得灭。在于解脱。义亦不定。约对以论。唯灭过未烦恼因果。不灭现在。现无惑得可以息灭。故不灭现。若望灭体。唯得现灭不得过未。是义云何。过因后果正灭在今。随而得之。故得现灭现所灭惑。过去未灭。故不得过。非当始灭。故不得当。若遮无惑果。令其不起。名之为灭。唯灭现未不灭过去。是义云何。解脱现时烦恼不生。名灭现在。其所灭惑后不续生。名灭未来。过去烦恼。起之已竟。非道所裁。故不灭过。与涅槃中断善相似。故彼文言。灭有二种。一现在灭。二障未来。具此二灭名断善根。断惑亦尔。若令诸惑因义不成。名之为灭。通灭三世。是义云何。对治现前。令过去惑不能生后。名灭过因。现不起故。后惑不起。无惑生后。名灭现因。后惑不起。无惑生后。名灭来因。与涅槃中断三世因名断善根。其义相似。以通灭故。毗婆沙云。数灭是多。通灭三世。非数灭少。唯灭未来。问曰。毗昙解脱无惑名得灭者。无碍道时。亦无烦恼。以何义故不名得灭。释言。有以。无碍道时。于其自品所未断惑。是未起无故不得灭。惑虽不行。其得在故。于其自品所断烦恼。是不行无。非得断无。故不得灭。若不退人。无碍道时。令所断惑永更不生。是非数灭。非灭谛收。故不得灭。问曰。无碍令所断惑永更不生。彼惑家得。何故不灭。无碍力微。不能灭故。问曰。无碍令所断惑后更不生。非数灭者后更不生。便无所得。以何义故能得不灭。释言。未来所得虽灭。过因仍在生后细惑。得随彼因。故在不灭。烦恼断灭。其义既然。业思同尔。毗昙如是。成实法中。但断烦恼业苦之体。不说断得。设言得者。彼名行人。成就彼法。名为得矣。断灭烦恼。与毗昙同。断业亦尔。生死苦报。或灭现在。令后不续。谓边际智强抑令灭。或灭未来。由断现因。令后不生。大乘法中。麁起结业。断灭同前。若论同体自性无明。唯断现在。令后不续。更无余义。相状如何。以同体智顺真力故。能令即体自性无明更不生后。名之为断。此性无明。灭在解脱。得之方法与上义同(此四门竟)。

次就位论。位别有五。一外凡位。小乘法中念处已前。二内凡位。小乘法中暖顶已上。大乘法中习种已上。三见道位。四修道位。五无学道。依如毗昙。义别有三。一者断处。二者得处。三者成处。若论断处。唯在外凡见道修道。外凡位中。依世俗禅。六行断结。见谛位中。断见谛惑。修道位中。断修道惑。内凡位中。虽学观谛。但伏现起不能永断。为是不论。无学惑尽无可断除。是以不论。问曰。无学修九无碍九解脱道。断己所有障根无知。云何不断。障根尽处。非数灭故。所以不说。若论得处。在于外凡见修无学。外凡见修。断随得。无学之位。于彼因中一切所断。一时顿得。合为果体。内凡一位。全无所得。若论成处。五位皆成。外凡所断。内凡亦成。见修无学。成之可知。成实法中。义别有二。一断得处。二成就处。断得处者。在于内凡见修二道。内凡位中。暖等四心。渐断烦恼。故得数灭。闻思二慧。但能伏除。未能永尽。是故所得。非真数灭。故彼论言。从暖等来。渐断烦恼。见灭乃尽。明知。闻思未能永灭。见修二位断得可知。彼宗之中。世俗八禅。无断结故。外凡一向无断无得。无学无断。义在可知。若论成就。内凡见修及与无学。皆悉成就。外凡不成。大乘法中。善趣已前悉名外凡。于彼外凡善趣位中。随分之中断麁。五位亦得其灭。故华严经说。贤首中得海印等尘数三昧。八相成佛明。于其中有断有灭。内凡见修。有断有灭。无学得灭而无可断(数灭如是)次辨非数。于中曲有五门分别。一约烦恼业苦分别。二约有漏无漏分别。三约内外分别。四约五趣分别。五约三世分别。初约烦恼业苦分别。烦恼之中。除其无碍解脱对治余缘力故。令不生者。是非数灭。业则不定。毗昙法中。染污业思。与烦恼同。自余一切。皆非数灭。成实大乘。一切诸业等。皆同烦恼。苦报之中。依如毗昙。皆非数灭。成实大乘。与烦恼同(此一门竟)。

次约有漏无漏分别。有漏法中。除其无碍解脱对治余缘力故。令不生者。是非数灭。无漏不定。依如毗昙。一切无漏。应起不起皆非数灭。成实法中。若以道力令无漏灭。是其数灭。如入灭定余缘力故令不生者。是非数灭。大乘法中。缘观无漏。证实除舍。是其数灭。余非数灭(此二门竟)。

次约内外而为分别。非数无为。通灭内外一切诸法。外草木等。应起不起。是外法灭。众生内法。应起不起。是内法灭(此三门竟)。

次约五趣而为分别。毗婆沙说。一切凡夫。于五趣中。所有五识。得非数灭。是义云何。随身所在。余一切处五尘境界所生五识。永不生故。此处五尘。余处众生。亦不得缘。故彼五识亦非数灭。问曰。意识何故不论。于一切处所有境界。彼此意识。得互相缘。非不生法。为是不说。于恶道分。已断离者。得非数灭。何行能断。论言。或有布施持戒闻思修不净观安般念等。或有修慧修学暖等能断恶道得非数灭。于中得灭前却不定。若自在者。修前善根即断恶道。得非数灭。利根不退名自在者。若钝根者。至忍心时方始得灭。问曰。所断三恶道分。为当一时得非数灭。为次第得。有人宣说。一时得之。评者不定。若修施戒闻思等善。能断处得。所未断处。则不得之。若修达分无漏善根。断恶道者。于三恶道。一时顿得非数灭矣。人天二道。有能永断。更不受者。得非数灭。其中前却。后门更论。约趣如是(此四门竟)。

次约时论时谓三世。非数无为。但灭未来一切诸法。不灭过现一切法也。未来法中有其二种。一者生法。现虽未起。当来必生。二不生法。缘差易夺毕竟不生。当生之法。今虽未生。后必当起。非毕竟灭。是故不得名非数灭。不生之法。毕竟不起。是非数灭。过去之法。当时灭坏。是四相中无常之灭。非非数灭。灭谢已竟。亦非非数。何故如是。起已谢往。是过去有。性成在过非无为。故非非数灭。现在之法。起已未灭。非无为故非非数灭。是故非数。不灭过现。体相如是。

次第三门。明得分齐。虚空外无。非所得法。今废不论。数非数灭。多约内说。是人所得。今偏辨之。于中曲二。一约烦恼明得分齐。二约报说。就烦恼中。初先正辨得之分齐。后论二灭得之先后。分齐如何。依毗婆沙。三界见惑。增上忍时。得非数灭。以增上忍次第无间入见谛道。所有见惑。无重起。故以实细论。上上利根。不出观者。暖心已去。得非数灭。由不出观趣入圣道不重起。故论中多。就极钝者说。故言上忍得非数灭。忍中合有三十二重。最后一重。名曰增上。苦忍乃至道比缘心得其数灭。无碍正断。说为能得。解脱道后。说为正得。问曰。无碍以何义故不能正得。惑得在故。问曰。见惑增上忍时。已非数灭。更有何在复须数灭。释言。非数但灭当惑。令不重起。不灭前因。故须数灭。又非数灭。但灭惑体。令后不生。不灭其得。故须数灭。问曰。非数已灭惑体。得何所得而须更灭。得前惑因生后。未灭烦恼果故。问曰。向言解脱道后正得数灭。何者是后。如论中说。解脱为首。已后一切无碍解脱无漏心边。皆有得生。得前无为。名为后矣。故毗婆沙说。无碍道当得数灭。指解脱后一切无漏。以为当耳。见惑如是。次论修惑。欲界修惑麁细九品。始从上上乃至下下。对治之道。有九方便九无碍道九解脱道。始从下下乃至上上。先就初品明得分齐。余类可知。毗婆沙说。于圣人中。有不退法。不起观者。方便道时。得非数灭。由不出观。所断烦恼。永不起故。无碍道时。正断其得。当得数灭。解脱道后正得数灭。若不退人而起观者。至无碍道得非数灭。数灭如前。若退法人。随其起观及不起观。从方便道至无碍道。一切无有得非数灭。以退法人有重起义。为是不得。数灭如上。初品既然。余品乃至非想烦恼断得例尔。问曰。退人所断烦恼。于何时中得非数灭。毗婆沙云。信解脱人。转为见到时。解脱人转为不动。尔时得之。圣人身。在欲界断结得灭。如是身。在色界及无色界。断上烦恼莫问退人。不出观者。方便道时。得非数灭。若出观者。无碍道时。得非数灭。良以诸天无退转。故数灭似前。无碍正断。解脱道后得其数灭。分齐如是。次辨先后。毗婆沙中。四句辨之。或有烦恼。先得非数。后得数灭。如上所辨。见谛烦恼。增上忍时。得非数灭。苦忍已去。方得数灭。又修惑中。不退法人不出观者。方便道时。得非数灭。无碍道后方得数灭。此是初句。或有烦恼。先得数灭。后得非数。如上所辨。有退法人所断修惑。无碍解脱得数灭。已后转根时。方得非数。此第二句。或有烦恼。数灭非数灭。一时而得。如上所辨。不退法人有出观者。无碍道时。得非数灭。当得数灭。理实细求。先得非数。后得数灭。此前两句。说为一门。又如论说。于彼欲界九品惑中。断上上品。此惑相应染污五识。于所缘境。不复更缘。得非数灭。以道治故。亦得数灭。此亦一时。余品同尔。乃至断除下下品时。此惑相应染污五识。于所缘境。不复更缘。得非数灭。亦得数灭。此时欲界一切善法。及不隐没无记之法。离缘缚故亦得数灭。断初禅地上上惑时。彼惑相应染污三识。于所缘境。不复更缘得非数灭。为道所治。亦得数灭。乃至断除下下惑时。此惑相应染污三识。于所缘境不复更缘。得非数灭。亦得数灭。此时初禅一切善法。及不隐没无记之法。离缘缚故亦得数灭。二禅已上。五识身无。为是不说。此等皆名数非数灭一时而得。是第三句。或有烦恼。数非数灭。二俱不得。常行者是。此第四句。约对烦恼分齐如是(此一门竟)。

次约报论。五道之报。亦有数灭非数灭义。成实大乘。断因离果。名为数灭。余缘不受名非数灭。毗昙法中。断因离果。皆非数灭。断润生惑。及离缘缚。名为数灭。分齐如何。三涂之报。依如成实。暖心已上。毕竟不受。得非数灭。故彼文言。世上正见者。往来百千世。终不堕恶道。彼名暖等为上正见。依毗婆沙。若言利根得自在者。暖心已去。得非数灭。若钝根者。忍心已上。得非数灭。涅槃经云。三恶道报。住忍法时非数缘灭。从钝言耳。此处定灭。故多言之。问曰。未来三恶道报。为当一时得非数灭。为当前后。此如前解。若修施戒闻思等善。排灭恶道。灭则先后。若修理观而断灭者。灭则一时。于忍心时。修习理观。坚住不退。一切恶道。无重受义。故令未来无穷恶道顿非数灭。问曰。见惑于忍心中得非数灭。三恶道报。亦于忍中得非数灭。为同一时。为在先后。释言。先后。是义云何。忍中于彼上下四谛。各十六行。合有三十二重观行。初重观时。三恶道报。顿非数灭。无重受故。最后一重。增上忍时。见断烦恼。顿非数灭。无重起故。问曰。三涂是见惑果。以何义故。果在先灭。惑在后灭。释言。见惑有其二种。一受生烦恼。润生三涂。二障道烦恼。染污心起。妨碍圣道。受生过麁。初入忍时。已能不起。故令恶道悉非数灭。障道惑中。细者难离。未至上忍。容使暂起。是故不名得非数灭。增上忍后。次第无间趣入圣道。无重起义。尔时方得非数灭矣。数灭云何。依毗婆沙。苦忍已去得其数灭。此数灭者。断彼闰生烦恼之得。令报不生。名为数灭又断报上缘缚之义。亦名数灭。若断润生烦恼之得。名数灭者。四法忍心无碍正断。四法智后得其数灭。若断缘缚名数灭者。苦集谛下十一遍使。缘缚一切有漏之法。三涂苦报。为之缘缚。苦法忍集法忍。正断彼得。令彼遍使不来属己。未来无穷三恶道报。悉脱缘缚。苦集二种法智已后。正得数灭。恶道如是。次论人天。依毗婆沙。得圣之后。欲界人天。各七生分。应是须陀斯陀所受。除是已后。一切人天。未来生死。增上忍后。无重受义。悉非数灭。色无色界一切生处。各一生分。应是那含未来所受。除一生分。未来一切色无色生。增上忍后。无重受义。增上忍时。悉非数灭。欲界人天。各七生分。何处得灭。断欲界结。有九方便九无碍道九解脱道。从须陀洹向斯陀时。莫问利钝。有不出观得斯陀者。于彼最初方便道时。前六生分得非数灭。以不出观得斯陀果。于此六生无重受。故纵有退者。退果不死。亦无受义。若有出观得斯陀者。未得已前。容有受身。是故乃至六方便来。一向未得非数缘灭。至第六品无碍道时。得前六生非数缘灭。此无碍后。定得斯陀。无重受。故从斯陀含向那含果。莫问利钝。有不出观得那含者。于彼第七方便道时。欲界人天第七生分。得非数灭。以不出观得那含果。欲界生死。永不受故。纵使退果。不死亦不受之。若有出观得那含者。未得已前。容使受身。要至第九无碍道时。方得非数。非数如是。数灭云何。若断润惑名为数灭。欲界未来无穷生死。九无碍道。分分正断。九解脱道。得其数灭。不止七生。若断缘缚。名为数灭。至第九品无碍道时。正断缘缚。至第九品解脱道后。欲界未来一切生死。得其数灭。不唯七生。问曰。何故第九无碍独断缘缚。前八虽断未得出离。为是不说。此处出离故论说之。欲界如是。圣人身。在欲界地中。断初禅结。初禅受身。何处得灭。断初禅结。亦有九品方便无碍及解脱道。若不退人。以不出观尽初禅结。于彼最初方便道时。得彼初禅二种生处。各一生分非数缘灭。何者是其初禅二处。梵众一处。梵辅大梵。共为一处。圣人于此无重生义。是故宣说各一生分。二生已后。增上忍时。已非数灭。是故不论以不出观断彼结尽。更不退转受彼生。故若数出观尽彼结者。以出观故。未尽之间。容舍欲身生于彼天。是故乃至九方便来。不得彼生非数缘灭。至彼第九无碍道时。方得彼生非数缘灭。此无碍后。无舍欲身生彼天故。若是退人。随其出观及不出观。断彼结尽。乃至第九无碍解脱。不得彼生非数缘灭。以退法人虽断结尽。或容退起生彼天故。非数如是。数灭云何。若断润惑名为数灭。彼九无碍。一一能断初禅地中无穷生死。非止一二。九解脱后。得其数灭。非止灭于二处二生。若断缘缚名为数灭。至彼第九无碍道时。正断缘缚。从彼第九解脱已后。于初禅中无穷生死。尽得数灭。非止一二。前八无碍。虽断缘缚。断之未尽。未得出离。所以不说。以九品结共缚初禅一切生故。身在欲界。望初禅地得灭。既然。望二禅地至无所有。类皆同尔。同曰。退人于上所断皆是不得非数灭者。何时得乎。谓信解脱转为见到。尔时得之。若不转根。至断非想烦恼时得。问曰。圣人身。在欲地断除欲过。纵有退者。于所断处七生之分。得非数灭。以何义故。退法之人断上结时。于彼生分。而不得于非数灭乎。释言。欲结断离之处。制立斯陀那含二果。果退暂尔。终不经生。故于彼生得非数灭。断初禅结至无所有。无别得果。退得经生。非永不受。为是不得非数缘灭。问曰。圣人身。在欲界断上生分。其义如是。身在初禅至无所有。断上生分得灭如何。释言。圣人生在上天。无退转义。于彼上地。随所断处。所有生分。莫问退人及不退人。一切皆得非数缘灭。问曰。圣人身。在下地断非想结。得灭云何释言。圣人断非想结。亦有九品方便无碍及解脱道。莫问退人及不退者。有不起观断彼结尽。于其最初方便道时。彼一生分得非数灭。并得退人。于初禅地至无所有。所未曾得非数缘灭。亦悉得之。以不出观得无学果。一切处生。更不受故。若有出观断结尽。以出观故。未尽之间。容使受身。是故乃至九方便来。不得彼生非数缘灭。至彼第九无碍道时。方得彼生非数缘灭。并得退人。于初禅地至无所有。所未曾得非数缘灭。亦悉得之。此无碍后。定得罗汉。一切处生不重受。故非数如是。数灭云何。若断润惑名为数灭。彼九无碍。分分能断非想地中一切生分。非止一生。九解脱后。分分得彼非想地中一切生分数灭无为。非止其一。若断缘缚。名为数灭。至第九品无碍道时。方断非想地一切生上所有缘缚。第九解脱。得非想地一切生分数灭无为。非止一生。约报如是。是中亦应辨二无为得之先后。准上可知。分齐如是。

次第四门。明三无为多少不同。先论多少。虚空最多。无一切法。今此且就数非数灭。以辨多少。其义不定。有一种义。数灭是多。非数灭少。数灭通灭三世之法。故名为多。义如上辨。灭过去惑。不能为因。灭未来惑。不能为果。灭现在惑。不得因果。非数无为。唯灭未来不生之法。故名为少。有一种义。非数灭多。数灭是少。非数通灭漏无漏法。故名为多。数灭唯灭有漏之法。称之为少。以斯验求。无漏转根。定非数灭。良以二灭互有多少。是故应作四句分别。如毗婆沙说。第一句者有法。唯为数灭所灭。而不为彼非数灭灭。谓过现在有漏之法。及未来世可生有漏。第二句者。有法。唯为非数灭灭。而不为彼数灭所灭。谓未来世无漏之法不生者是。第三句者有法。双为二灭所灭。谓未来世有漏之法不生者是。第四句者有法。不为二灭所灭。谓过现在无漏之法。及未来世可生无漏。多少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不同。依毗婆沙。以数非数二种之灭。对无常灭。而辨其异。异有十种。其一义者。约就有为无为辨异。数非数灭。是无为法。无常灭者。即法而辨。是有为法。依如毗婆阇婆提说。无常之灭。亦是无为。彼说法后无处为灭。故曰无为。评者不许。

第二约得解脱辨异。若法灭已得解脱得。是其数灭。若法灭已。而不得于解脱之得。是非数灭。若法散坏。亦不得于解脱之得。是无常灭。

第三约就缚脱辨异。若是解脱不系相者。是其数灭。有是解脱非不系相。是非数灭。未来染过。永更不生。通名解脱。有非解脱非不系相。是无常灭。此言不尽。理实无常。通脱非脱。无漏无常。是其解脱。有漏无常。是非解脱。系与不系。类亦同尔。

第四门中。约时分异。三世法中而得灭者。是其数灭。未来法中而得灭者。是非数灭。现起法中而得灭者。是无常灭。

第五约就三性辨异。数灭是善。彼得亦善。非数无记。得亦无记。无常灭者。通其三性。得亦如是。就善法说。即名为善。就恶法说。即名不善。无记亦尔。

第六约系不系辨异。数灭不系。无为法故。彼得是系及与不系。有为法故。得彼八禅等智所灭。名之为系。得无漏灭。名为不系。非数不系。非数无为法故。得唯是系。有漏法故。无常之灭。通系不系。得亦如之。就有漏说。名之为系。就无漏说。名为不系。

第七约就学等分异。数灭非学。亦非无学。数灭非心。是故非学。亦非无学。彼得是学。亦是无学。亦得名为非学非无学。得虽非心。从法说之。在因之得。从因说学。在果之得。从果得说无学。得彼等智数灭无为。名为非学非无学矣。非数缘灭。非学无学。得亦如是。无常之灭。是学无学及与非学非无学矣。得亦如是。就学因说。名之为学。就无学说。名为无学。就有漏说。名为非学非无学矣。

第八约就三断分别。数灭不断。无为法故。彼得不定。或修道断。或是不断。有漏等智数灭家得。是修道断。断其缘缚无漏圣智数灭家得。是其不断。非数缘灭体是不断。无为法故。彼得一向是修道断。无常灭者。备具三种。见惑坏灭。是其见断。修惑坏灭。是其修断。无漏坏灭。是其不断。得亦三种。准前可知。

第九约就道果分别。数灭无为是其道果。乃至等智数灭无为。为道印证。通为道果。彼得或道或是道果。或复非道亦非道果。无漏因中数灭家得。名之为道。果中之得。名为道果。有漏等智数灭家得。非道非果。非数缘灭非是道果。彼得非道亦非道果。无记法故。无常之灭。或是道或非道果。所谓向中无常灭也。与彼圣道为共有因。故通名道。或有是道亦是道果。果中无常。或有非道亦非道果。有漏无常。彼得亦尔。

第十门中。约谛辨异。数灭无为。是其灭谛。等智灭处。为道印证。通亦名灭。彼得是其苦集及道三谛所摄。有漏等智数灭家得。是苦集谛。圣灭家得。是其道谛。非数无为。非是灭谛。得苦集谛。无常之灭。是苦集道三谛所摄。得亦如是。多少不同。其义如是。

第五约就三性分别。性谓善恶无记法也。义别有五。一就体分别。数灭唯善。余二无记。二对人分别。顺益名善。违损称恶。非损益者。说为无记。若从是义。数灭唯善。以顺益故。虚空无为。一向无记。非损益故。非数无为。义合三性。三涂苦报非数灭者。有顺益义。义说为善。未来乐果非数灭者。有违损义。义说为恶。余非损益。义说无记。三对理分别。顺理名善。违理名恶。非违顺者。说为无记。若从是义。数灭唯善。以其离相顺理成故。余二无记也。非违顺故。四对因分别。善因得者。名之为善。不善因得。名为不善。不为违顺二种因得。名为无记。若从是义。数灭无为。一向是善。善因得故。虚空无为。一向无记。不为善恶二因得故。非数无为。义通三性。戒施等故。令恶不起。名之为善。邪见等故。令善不生。名之为恶。余名无记。五对果分别。能生乐报。名之为善。生苦名恶。余名无记。若从是义。三无为法。俱是无记。不作生因记得果故。

第六有漏无漏分别。释有四义。一体是漏故。名为有漏。余名无漏。若从是义。三无为法。悉是无漏。体非漏故。二断漏得故。名为无漏。余名有漏。若从是义。一切数灭。是其无漏。余皆有漏。三为无漏智所证得。故名为无漏。余皆有漏。若从是义。虚空非数。一向有漏。数灭不定。为无漏智断障得者。一向无漏。为世俗智。断障得中。有是有非。直尔等智。断障得者。是其有漏。等智断竟。为无漏智重印证者。判属无漏。四为无漏智断障得者。名为无漏。余名有漏。据此以论。毗昙法中。数灭无为。有是有非。圣智断得。是其无漏。等智断得。是其有漏。非数灭中。有是有非。用无漏智。断烦恼故。令余业苦应起不起。是其无漏。余非数灭。是其有漏虚空无为。一向有漏。成实大乘。数灭无为。一向无漏。余二无为。一向有漏有漏。无漏具辨如是。

第七门中。有无分别。诸论不同。毗昙法中。三无为法。一向是有。何故如是。彼宗之中。无不生心。三无为法。为心所缘能生心。故明知。是有。问曰。若有何故经中说作无为。此言无者。无他有为。非无无为。以非无故。谤涅槃者。名为邪见。得大罪报。成实所说。三种无为。并是无法。如人无手。是中更复何所可有。又复经中说作无为。明知。是无。问曰。若无云何生心。释言。彼宗缘于无法。得生心故。不妨是无。如人梦中所见境界悉是无法。故知。缘无亦得生心。又问。若无谤涅槃者。何故得罪。释言。烦恼其实尽灭。谤言不尽。违于灭义。是故得罪。非由谤有所以得罪。有无两竞。备如成实涅槃中说。大乘法中。义说不定。就事以论。得言是无。故经说言。虚空无故不生不灭。余二类然。以是无故。经名无为。望理而辨。此三乃是待对之法。无有别体。得言是有。故地持言。有为无为。名之为有。无我我所。名之为无。又地经说。虚空界集。无为界集。涅槃界集。若令无法。知何所集。良以大乘非定有。故破有定执。故涅槃言。我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三无为一向定有。非定无。故破无定执。故涅槃言。我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三无为一向定无。以斯准验。有无之义。难以偏定。有无如是。

第八以常无常分别。小乘法中。说三无为一向定常。大乘法中。义别有五。一随相分别。三无为法。俱皆是常。不生灭故。二望本以释。虚空本有。一向是常。余之二种。灭事方有。义说无常。非是终尽名为无常。三望终以论。数灭是常。余二无常。数灭无为。证理而成。一得永寂故名为常。余二情有。得理则舍故曰无常。故大集云。虚空情有。离心则无。是故无常。虚空既然。非数同尔。问曰。得理若舍虚空。诸佛菩萨。为何所依。释言。舍空依于真如。离真如外更无所依。故华严云。普贤菩萨。依于如如不依佛国。虚空亦是。佛国所摄。四摄法从情。三俱无常。以从妄心有起尽故。问曰。经说。虚空无为不生不灭。今云何言从心起尽。释言。有以。随心现时不生灭。故名曰无为。以无为故不生不灭。以理论之。心外无空。但是心有。故得说空。随心起尽。故马鸣言。一切色法。本来是心。心外无色。亦无虚空。心外既无。宁不依心。以依心故。随心起尽。虚空既尔。数非数灭理亦同然。云何有起。如人梦中见虚空界见诸法灭见烦恼尽。悉是心起。无为同尔。皆妄心起故。地经中说。虚空界集。无为界集。涅槃界集。云何有尽。如人梦中所见空等寤时悉舍。无为同尔。妄息皆舍。问曰。向言虚空非数情有法故。得理则舍。名为无常。数灭无为。证理而成。一得永寂。名之为常。今云何言数灭无为亦随心尽。释有两义。一简妄异真。数灭之中。有妄有真。缘治断得。名之为妄。证实舍妄。说以为真。前言常者。是真数灭。此言尽者。是妄数灭。故地经言。如人梦中见身堕河。施大方便欲出此河。忽然便寤即离一切勇勐据事。梦中堕河。喻在烦恼。梦中出河。喻得涅槃。寤喻实证。梦中出没。寤时悉舍。明知。妄灭得实。皆舍。二情实相望。随义分别。据情望实。情外有实。得实舍情。以为数灭。是故数灭。一得永常。证实返望。由来无情。知何所断为今数灭。故说非常。故地论言。自性常寂。非先有染后时离也。第五摄法就实分别。于中有二。一就实性。三无为法。非常无常。据实本无。知复说何为常无常。二就实用。三无为法。亦常无常。用随心现。名为无常。无时不现故说为常。是义云何。如地经说。菩萨以十身作空。空作十身。或于自身一毛孔中。现虚空界。或复不现。是故得言虚空无常。菩萨常住虚空三昧。令一切法悉为空界。无时暂废。故得言常。如龙树说。菩萨或入灭尽三昧。令三世法悉皆灭尽。或时入彼不灭三昧。令三世法皆悉不灭。如梦所见。故得言非数无常。入灭三昧。无时不灭。是故得言非数是常。菩萨有时。现断烦恼。有时现行。是故得言数灭无常。菩萨住彼寂静三昧。毕竟永寂诸烦恼等。是故得言数灭是常。常无常义。具辨如是。

第九门中。约对四无。共相收摄。言四无者。如涅槃说。一已有无。二未有无。三者互无。四毕竟无。起已谢往现。今无法名已有无。当法未起。名未有无。牛中无马。马中无牛。如是一切。名为互无。如龟无毛兔无角等。如是一切。名毕竟无。四无如是。摄相云何。于中略以两门分别。一就四辨三。二就三辨四。就初门中。先就已有辨三无为。宗别不同。依如毗昙。已有之无。非三无为。何故如是。过去之法。当时灭坏。是四相中无常之灭。故非无为。谢往已竟往成在过。是过去有。复非无为。彼过去法。现无集用。是其有为虚空所摄。故非无为。问曰。毗昙说有现得得过去世烦恼染业。断现得故。令过去世烦恼与业不属行人。此之数灭。是已有无。云何说言已有之无无为不摄。释言。彼宗虽复宣说断现得故令过去世烦恼染业不属行人。而过去世烦恼与业。有体常在故非无为。问曰。毗昙说断现得。如是现得。被断灭已名为数灭。此之数灭。是已有无。今云何言已有之无非三无为。释言。彼说断现得者。但令现得不能生后。不断得体故。彼得体虽被断已谢灭过去。而非数灭。成实法中。过去之法。当时灭坏。是无常灭。与毗昙同。谢灭已竟。今望全无。此之无处。是虚空摄。彼宗宣说过去未来二世无故。问曰。已无何故不名非数灭摄。释云。非数但灭未来未起法故。此云何知。毗昙非数。但灭未起。成实不非。明知。共用。问曰。何故已有之无不名数灭。一切圣道。但遮未来。已起之法。不可断故。问曰。现解断过去因。遮未来果。名为断灭。今云何言但遮未来不断过去。此如上释。过因已灭。现无可断。但遮未来令不起时。使彼过因牵义不成。名断过因。理实现无过因可断。大乘法中。与成实同。问曰。大乘断同体惑。同体之惑。与智俱现。被断谢往。即是数灭。如是数灭。是已有无。何说言与成实同已有之无皆非数灭。释言。大乘断同体者。但断此惑生后之义。不断惑体。故此自体无明尽处。亦非数灭。问曰。何故不断惑体。惑体无常。自然灭坏。不假断故(此已有竟)。

次就未有辨三无为。宗别不同。毗昙法中。分别有三。一者未来当起之法。现今未起。虽复未起。性有在当。此未来有。非无为摄。二者未来应起之法。以有现在见修二道。令彼永灭。是数灭摄。三者未来应起之法。余缘力故。令其不起。是非数灭。成实法中。未有之无。三无为摄。一者当起而令未起。即此无法。是虚空摄。二者当起以道力故令其不起。是数灭摄。三者当起余缘力故令其不起。是非数灭。大乘法中。未有之无。相同成实(此未有竟)。

次就互无辨三无为。宗别不同。毗昙法中。有为之上互无他法。从其说处。有为所摄。三无为上互无他法。亦从说处。三无为摄。成实法中。有为之上互无他法。是虚空摄。以彼有为不摄无故。三无为上互无他法。义则不定。若虚空中。互无他法。是虚空摄。数灭之上互无他法。义有两兼。一望所灭诸烦恼等。以说互无。是数灭摄。正说彼无为数灭。故二望余法以辨互无。是虚空摄。不无彼法为数灭故。非数灭上互无他法。义亦两兼。一望所灭以辨互无。非数灭摄。正无彼法为非数灭故。二望余法以辨互无。是虚空摄。不无彼法为非数灭故。问曰。何故有上无他非有为摄。空中无他。即虚空摄。释言。有上辨互无者。附有说无。不用彼无以为有故。有法不摄。空中无他。正说此无为虚空。故虚空所摄问曰。何故空中无他令摄虚空。余无为中。互无他法。或是数灭非数灭摄。或虚空摄。释言。虚空是其宽故。空中无他。全虚空摄。余无为中。除其所灭互无他法。亦虚空摄。余二狭故。唯望所灭以说互无。是其数灭非数灭摄。大乘法中。若就有为虚空无为非数无为。以辨互无。与成实同。若就数灭以辨互无。麁同成实。穷实别异。所言异者。大乘法中。说一切法但是心有。如梦所见。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得涅槃时。妄心息故。随心所见。一切法灭。故数灭中。互无他法。皆是数灭。问曰。若使得涅槃时诸法皆灭。便无众生。佛何所化。释言。据凡以望诸佛。噵佛化生。就佛论佛。无佛异生。无生异佛。无佛异生。则无能化。无生异佛。亦无所化。故经说言。平等法界。佛不度生。众生分别说佛度生(此互无竟)。

次就毕竟辨三无为。宗别不同。若依毗昙。龟无毛等。就事说无。即彼事摄。彼宗缘无。不生心故。三无为中。毕竟无其生住异灭色心等法。还即是彼三无为摄。问曰。就彼三无为中。无生住等。应是互无。今云何言是毕竟无。释言。有义。若望其余有为法中生住灭等。以说其无。是互无摄。若说虚空数非数灭体无生等。是毕竟无。如兔无于牛羊等角。是其互无。兔自无角。是毕竟无。若就谛理。宣说毕竟。无我人等。谛理所摄。成实所说。龟无毛等事上无事。是虚空摄。三无为法自体。毕竟无生住等。还即是彼三无为摄。一切法中。毕竟无性。第一义摄。第一义中。毕竟无于一切诸相。当知。亦是第一义摄。大乘法中。若就世事虚空非数。说毕竟无。与成实同。若就数灭说毕竟无。亦数灭摄。于中分别。麁同小乘。细则不同。不同云何。小乘未能见一切法毕竟寂灭以成涅槃。故涅槃中。但无自体生住灭等。不能毕竟无一切相。大乘法中。见一切法毕竟寂灭以成涅槃。故涅槃中。毕竟无于一切世相。故涅槃云。世法涅槃。终不相对。得涅槃时。涅槃之外。无有世法对涅槃。故数灭如是。一切法中。毕竟无性。毕竟无相。第一义摄。上来至此。历就四无辨三无为(此一门竟)。

次就三无以辨四无。先就虚空以辨四无。宗别不同。毗昙法中。虚空无为。二无所摄。一者互无。二毕竟无。空中无余色心等事。是其互无。空体毕竟无生住灭。是毕竟无。已有未有。此之二无。虚空不摄。备如前释。成实大乘。所说虚空。皆具四无。义如上辨。次就数灭以辨四无。数灭之中。具摄三无。所谓未有互无毕竟。当来世中。染法不起。是未有无。无余世事。是其互无。是数灭法自体毕竟无生住灭。是毕竟无。已起之法。噵不能灭故已有无数灭不收非数无为亦具三无。与数灭同。但藉余缘。不依见修二道对治。以为异耳。

第十约就四谛分别。苦集灭道。是其四谛。若依毗昙。数灭无为体性不定。或灭谛摄。或复不摄。差别有四。一者圣人圣智断结。所得数灭。一向灭谛。二者圣人等智断结。与彼无漏同。治修故。所得数灭。亦是灭谛。三者凡夫等智断结。得其数灭。后入圣道。重为圣智。所印证故。亦是灭谛。云何印证。有人先在外凡夫时。用世俗智断欲界结。或尽六品。或尽九品。后入见道。至第十六道比智时。无漏得生。得彼凡时所得无为。名为印证。若在凡时。断六品者。至道比智。不证第一须陀洹果。超证第二斯陀含果。先在凡时断九品者。至道比智。不证须陀及斯陀果。超证第三阿那含果。何故唯说断欲界结或六或九圣智所印。不说余品。断欲界结六品九品。应证果处故为圣印。余非果处。是以不印。问曰。圣智为缘故印为当不缘。释言。不缘。云何得知。道比智心。缘上界道。而印欲界烦恼无处。故知不缘。此第三竟。四者凡时等智断结。虽得数灭。不入圣道。不为圣智所印证故。非是灭谛。数灭无为。体性如是。若作境界。与苦集道三谛为境。证涅槃者。闻有涅槃则生苦恼。故为苦境。邪见等缘故为集境。圣智缘故。能为道境。虚空非数。体非四谛。若作境缘。唯与苦集二谛为境。非灭道境灭非缘智。故非灭境道谛不缘无记无为。故非道境。成实大乘数灭无为。一向是其灭谛正体。若作境界与毗昙同。虚空非数。体非四谛。能与苦集灭道谛为境。乐有之者。缘无致恼。故为苦境。缘起诸见贪瞋痴等故为集境缘之无性。破以入实。故为道境。三无为义之辨麁尔。

四空义两门分别(辨相一 摄相二)

四空之义。出大品经。所言空者。理之别目。理绝众相。故名为空。空随义别。难以具陈。今据一门且论四种。四名是何。一法相空。二无法空。三自法空。四他法空。四中前二。遣法有无。后之两种。破情显理。成初二门。法相空者。破法有相。一切世谛有为无为。通名法相。此之法相。无法为法。法即非法。故名为空。其犹世间阳炎之水无水为水。水即无水。诸法像此。故龙树言。一切法中。自相匹得。名法相空。问曰。世谛之无为空。应是第二无法相空。今云何言是法相空。释言。世谛之无为者。对彼理无亦是其有。是故此空名法相空。故地持云。有为无为。名之为有。无我我所。名为无有。问曰。无为应名为无。云何称有。以此事无相有彼此。故名为有。无法空者。破法无相。诸法理空。名为无法。无法体状。名无法相。此无法相。破有故立。无别自性。故名为空。是以经言。无为法相。不可得故。名无法相空。问曰。如来常以无生无住无灭。说无为法。今云何言无法相空。龙树释言。对破生故。宣说无生。对破住故。宣说无住。对破灭故。宣说无灭。此等皆从生住灭边。得其名字。无别自性故名为空。又说。因缘非无之法。以之为无。良以非无以为无故。无即非无。故名为空。自法空者。明前二空法性自寂。不由智慧强观令空。名自法空。于中所空。有其二种。一世间性。谓地坚性水湿性等。二圣人性。谓如法性实际法等。此二法性。同皆是空。名自法空。世间性空。犹是向前。法相之空圣人性。空犹是向前。无法相空。既是前空。何劳重说。良以世人谓前二空由观故空。非法自空。为破彼见故复说之。他法空者。或有众生。谓如法性实际之外更有余法。名之为他。今为破彼。明如等外更无他法。名他法空(此一门竟)。

次辨摄相。彼十八空。此四空中。何相所摄。经论无文。准义相摄。麁亦可知。相状如何。法相空中。摄十一空。所谓内空.外空.内外空.大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诸法空.有法空。以此十一齐空世法。是故摄入法相空中。问曰。第六无为空者。应是第二无法相空。何故摄入法相空中。释言。此空但空世谛无为之法。不是理无。是故摄入法相空中。无法相空。别摄三空。所谓空空。第一义空。及无法空。以此三种齐空理无。是故摄入无法空中。自法空中。唯摄性空。彼性空者。明其诸法体性自空不由观力。故名性空。此义与彼自法空同。是故摄入自法空中。此前十五。分相别摄。余三共摄。彼法相空。无法相空。共摄二空。所谓相空。无法有法空。相空之中。明其自相及同相空。自相空者。明色等空。判属第一法相空中。同相空中。有其二种。一明世谛苦无常等同相空寂。是空摄入法相空中。二明真谛同相理空。是空摄入无法相空。就彼无法有法空中。有法空者。是法相空。无法空者。摄入第二无法相空。彼法相空。及他法空。共摄一种不可得空。若说有法自相叵得。判属第一法相空中。若说真如法性等外。邪见所立微尘世性。皆不可得。摄入第四他法空中。摄相如是。问曰。此四与十八空。体性不殊。说十八空其义广足。何劳更说此四空乎。论自释言。圣人说法凡有四种。一先略后广。为欲解义。二先广后略。为易受持。三先略后略。为利根者。四先广后广。为钝根者。此就一义。以分利钝。利根之人。少言能解。故为略说。钝根之人。多言方悟。故为广说。若对多义。为利根者。先后俱广。彼能受故。为钝根者。先后俱略。不堪受故。彼大品经。为易受持故。先广说十八空竟。复说四空。自余广略。类此可知。四空之义。辨之麁尔。

四优檀那义三门分别(释名一 开合广略二 随别广释三)

第一释名。四优檀那。出地持论。名者所谓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诸法无我。涅槃寂灭。有为集起。目之为行。行流非恒。称曰无常。逼恼名苦。行同前释。自体名法。法无性实。故曰无我。何故前二云一切行。后门之中说诸法乎。以苦无常止在有为。是故云行。无我通于一切法。故说诸法也。涅槃无为。恬泊名灭。优檀那者。是中国语。此名为印。故大智论。明法无常无我涅槃。名三法印。成实亦尔。法相揩定。不易之义名印也。名义如是。

第二门中。广略不定。或总诸法。以之为一。谓一法界。统摄一切善恶无记生死涅槃。悉入其中。故论说言。入于法界大总相观。或分为二。谓生死涅槃。以此统收。无法不摄。依法辨人。人亦无出凡之与圣。凡圣之外。更无第三非圣非凡。或复分法。以之为三。谓三自性。一者缘起。二者妄想。三名为成。前二生死。后谓涅槃。彼生死中。无出心境。境无自性。从缘集生。故名缘起。内心不真。说为妄想。涅槃之法。体非虚败。自性成实。故称为成。或分为四。谓此四门。苦无常等四中。前三是生死法。后一涅槃。无常与苦。生死可尔。无我理通。云何说之为生死乎。然我无我。随法不定。经中或说生死有我涅槃无我。或说涅槃以为有我生死无我。或复宣说二俱有我。或说俱无。若就其情。生死有我。涅槃无我。生死之中。凡情妄计。故说有我。涅槃之中。圣智离取。故说无我。故地持云。世间生处。皆由着我。若离着我。则无生处。若据其法。生死无我。涅槃有我。生死虚无。又不自在。故说无我。涅槃真实。具八自在。故说有我。是以经言。生死之法。无常与苦无我不净。涅槃之法。常乐我净。若据空理。二俱无我。皆是缘起无性法故。若论其实。二俱有我。如经中说。二十五有。有我不耶。佛言。有我。我者所谓如来藏义。如来藏者。所谓佛性。此是生死有我义也。佛性即是涅槃之实。此是涅槃有我义也。今据一门故。说无我为生死矣。亦可。四中初二生死。后一涅槃。无我则通。盖是生死涅槃理也。如维摩经迦旃延中。分法为五。所谓无常苦空无我涅槃寂灭。就前无我。分出空门。即是五也。空与无我。有何差别而为两门。此如前说。经论不同。阿毗昙中。阴无我体。名为无我。阴非我所。说之为空。成实论中。众生空者。名之为空。法空之义。说为无我。如维摩中众生空者名为无我。法体空者说之为空。今依后门分为两种。故有五也。若依楞伽。亦分为五。所谓五法。一名.二相.三者妄想.四者正智.五者如如。五中前三是生死法。后二涅槃亦可。前三是生死法。次一涅槃。后一是其生死涅槃法之实性。此之五义。如后五法三性章中具广分别。又如维摩方便品中。分法为六。所谓生死无常苦空无我不净。佛身常住通前六也。佛身常住。即是涅槃不迁义矣。又如经中分法为八。生死有四。谓苦无常无我不净。涅槃有四。常乐我净。或分为十。生死有五。苦空无常无我不净。涅槃有五。常乐我净及以有也。或分十六。涅槃有八。一常二乐三我四净五真六实七善八有。生死亦八。翻前可知。若欲广分别乃至无量。今据一门。且论四耳。

第三门中。依上四门。次第广辨。先释无常。无常有三。一分段无常。二念无常。亦名少时。三者自性不成无常。于中略以三门分别。一释其名。二辨其相。三就大小料简通局有无之义。言分段者。六道因果。三世分异。名为分段。分段非恒。故曰无常。念无常者。念谓心念。心道峻速。信此念顷。显法时分。故称为念。如经中说一弹指顷屈申臂顷瞬息之顷。如是之言。寄其色相。显法时分。或说一念一刹那等。寄心以显。良以有为生灭难觉。故寄色心显其时分。念义如是。有为念念迁流非恒。名念无常。所言自性不成实者。向前二种。前后迁变。破其常相。此性无常。破其常性。明前分段及与念法幻化虚立体性无自实。名性不成。以不成故。无其常性。故曰无常。名义如是。体相云何。分段无常。体相可知。念无常者。有为之法。一念之顷。具有四相。初生次住终异后灭。前后迁变。故曰无常。然此四相。经论不同。如毗昙中。明有为法其性羸劣。不能自生自住自异自灭。要赖同时八相之法共相推变。方得初生乃至终灭。言八相者。如一念色。同时即有生住异灭四大相法及四随相。此四随相。亦名小相。彼大生边。有一小生。彼大住边。有一小住。彼大异边。有一小异。彼大灭边。有一小灭。故有八也。然此八相。就能为名。以能生他故。名为生乃至灭他。故称为灭。非谓法起名之为生。乃至法谢说名为灭。若论体性。三聚法中。非色非心不相应摄。论其行数。一一之中。皆有初生次住终异后灭之义。然此八种。体性同时。用即不定。相状之用。剋必同时。迁法之用。用在先后。大生用时。能生八法。所谓能生所相法体及余七相。合为八也。此八有为。有可生义。是故大生堪能生之。无为之法。无可生义。是故大生。不能生也。即此大生。亦是有为。有可生义。是故为彼小生生之。小生唯能生于大生。不生余法。如是次第。乃至大灭起用之时。能灭八法。所谓能灭所相法体及余七相。通有八也。此八有为。有可灭义。大灭能灭。即是大灭。亦是有为。有可灭义。是故还为小灭。所灭。如色既然。一切有为。类皆如是。灭同为相迁。方有初生乃至终灭。毗昙如是。涅槃经中。亦同此说。故彼经言。有为之法有生性。故生能生之。虚空之法。无生性。故生不能生。又彼经言。生能生法。不能自生。不自生故。由生生生。生生不自生。复赖生故生。如成实论不相应品广非此义。彼论宣说。法起名生。法停曰住。法迁称异。法谢名灭。不说法外别有诸相共相推迁。地持之中。亦同此义。故彼文中。广破法外别立相也。各是圣教。难定是非。念无常义。麁况如是。所言自性不成实者。明法同时同体四相共相破坏。无法自性故曰无常。是义云何。世法虚幻。无一定性。以无性故。相有体无。相有名生。体无称灭。相有名生。不同始起初出之生。体无名灭。不同终谢灰尽之灭。此生与灭当知。即是十二缘中逆顺观也。如经中说。无明生故乃至老死。是此生相。无明灭故乃至老死。是此灭相。此生与灭。幻炎像立义说为住。不同生后迁停之住。彼生灭等。虽复同体。性相乖异。故名为异。又异凡夫所取实有。亦名为异。不同住后衰变之异。四相如是。同一体性。随义互分。以同体故。说住异灭。以之为生。住异灭外。无别生性。无生性故。生性不成。还即说此生住异灭法。以之为住。生等之外。无别住性。无住性故。住性不成。乃至说彼生住异法以为灭。故生等之外。无别灭性。灭无性故。灭性不成。进退推求。毕竟无有一性可得。故曰自性不成实也。故维摩言。不生不灭。是无常义。良在斯耳。彼经所说。即生即灭。无生无灭。是故名为不生不灭。非谓就彼一相空中说无生灭。又地持云。不知真实无言说事。有生有灭。观无言性。一切无常。此文亦显性无常义。问曰。无常有麁有细。生灭是麁。不生不灭是其细者。苦中亦应有麁有细。得言逼恼是其麁苦。无逼无恼是细苦不。释言。亦得逼恼麁苦义在可知。然此逼恼。守性不坏。非性无常。非无常故。不名性苦。非性苦故。义说为乐。以实观之。逼无逼性。恼无恼性。自性无安。方名微细自性坏苦。亦名微细虚集行苦。体相如是。通局如何。三中前二大小通论。自性无常大有小无。何故如是。小乘众生。未解法空。不能破坏诸法自性。故不说之。若使无常义别三门。小乘之中但有前二无第三者。苦中亦三。小乘之中。亦应有二不具三苦。释言。法门各别不同。何可一类。如无我中义别有二。小乘众生但解生空。岂可亦得类同三苦小乘齐得二无我乎。义无斯理。虽知不同。有何所以。若总分别得言。苦者对缘而生。其相麁故。小乘众生。具能解知。故小乘中。具明三苦。然无常者。迁灭法体。法体之义。微细难识。小乘众生。不能精究。故小乘中。不明第三自性无常。若别论之。三苦之义。具论有三。一对缘分别。第二约缘就体分别。三约三种无常分别。此义如后一切苦中具广分别。初之两门。相麁易知。小乘能解。后之一门。与无常同。小乘众生。但解前二。自体虚集微细行苦。小乘不解。故小乘中。不明自体虚集行苦。是以经言。所说苦谛中智所知。分别是苦。有无量种。非诸声闻缘觉所解。我于彼经。竟不说之。旨谓在此。无常之义。麁况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苦义。苦义有三。所谓苦苦坏苦行苦。辨此三苦。略有四门。一对缘分别。第二约缘就体分别。三约三种无常分别。四诸过相显。言对缘者。缘别内外。内谓自心。外者所谓刀杖等缘。外中复二。一违二顺。违者所谓刀杖等事。一切苦具。顺者所谓己身命财亲戚之类苦。缘别如是。从彼违缘而生苦者。名为苦苦。刀杖等缘。能生内恼。从其所生。说名为苦。从苦生苦。故云苦苦。从彼顺缘。离坏生恼。名为坏苦。内心涉境。说名为行。缘行生厌。厌行生苦。故云行苦。第二约缘就体别者。心性是苦。依彼苦上。加以事恼。苦上加苦。故云苦苦。就斯以论。向前三苦。至此门中。通名苦苦。谓性苦上。加前苦苦坏苦行苦。通名事恼。有为之法。念念生灭。无常败坏。故名坏苦。即此有为迁流名行。行性不安故。云行苦。言约三种无常别者。就彼三世分段无常。宣说苦苦。心性是苦。于此苦上。加彼三世分段麁恼。名为苦苦。又以三世分段麁苦。显法性苦。亦名苦苦。就念无常。宣说坏苦。即是向前第二门中行坏两苦。至此门中。同为坏苦。就彼自性不成无常。宣说行苦。同体四相。共相集起。目之为行。虚集之行体无自性。行性无安故名行苦。所言诸过互相显者。过有三种。谓苦无常及与无我。以苦显苦。名为苦苦。此以事苦。显有为法性是苦也。无常故苦。名为坏苦。无我故苦。名为行苦。以法无我因缘虚集故云行也。苦义如是(此两门竟)。

次辨无我。如论中说。无我有二。一人无我。二法无我。此义如前无我章中具广分别(此三门竟)。

次辨涅槃。如论中说。涅槃有二。一者有余。二者无余。此义备如涅槃章说。涅槃义者。非直断绝生死因果。对治无处。为涅槃义。盖如经说。法本不然。今亦无灭。是寂灭义。此是涅槃实相义也。四优檀那厥趣如是。

四悉檀义四门分别(释名辨相一 定别其相二 通局义三 相摄义四)

四悉檀义。出大智论。言悉檀者。是中国语。此方义翻。其名不一。如楞伽中子注释言。或名为宗。或名为成。或云理也。所言宗者。释有两义。一对法辨宗。法门无量。宗要在斯。故说为宗。二对教辨宗。教别虽众。宗归显于世界等四。故名为宗。故彼论云。四种悉檀。总摄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无量法藏。皆是真实。无相违背。准验斯文。望教说宗。义无乖返。故称为成。诸法理趣。故名为理。宗别不同。且分四种。一世界悉檀。二者各各为人悉檀。三对治悉檀。四第一义悉檀。言世界者。如论释言。有法从于因缘而有。无别自性。譬如辕轴辐辋等事和合为车。五阴诸法和合为人。如是一切世界故有。为世界悉檀法也。云何名为各各为人。如论释言。佛观人心差别不同。而为说法。于一事中。或听不听。如佛为彼断见众生不信后世善恶业果堕断灭见。便说杂业杂受果报。为计我者。便说无业无受报者。如是等事。名为各各为人悉檀。云何名为对治悉檀。如论释言。佛随众生心病所宜。为说对治。或说不净。或说慈悲。或说因缘分别界入安波念等。如是一切。名为对治。第一义者。如论释言。诸法实相。过语言道。心行处灭遍无所依。不乐诸法。无初中后。不尽不坏。名第一义。四种悉檀。名相麁尔。

第二门中。定别其相。然彼四中。世及第一。当法分别。对治为人。随化辨异。但就法中。有性有相。故分二种。世及第一。生死涅槃。因缘法相。名为世界。如实法性。说为第一。此别可知。对治为人。别相难识。是以释者。种种不同。今以义分相亦可知。然彼一切二谛诸法。无不为人斯皆治病。但就一切为人法中。当其门别。随物所宜。应病授与。治物心患。即名对治。即彼一切对治门中。异门相望。互返不同。彰其为人差别故尔。即名各各为人悉檀。如说诸阴无我人等对治我患。或时宣说假名之我。对治无患。此即是其对治所摄。何故二门互返不同。以其为人不同故尔。即是各各为人说也。又如经说。不净观门。治贪欲患。宣说三十三天果报常乐我净。令物愿求。舍离诸恶。治不善患。此即是其对治所摄。何故二门互返不同。良以为人不同故尔。即名各各为人悉檀。如是诸门。类此可知。勿得异释。

第三门中辨其通局。世界悉檀。通其为人及与对治。而不通于第一义谛。即说世界差别法门。以为对治及为人。故世界悉檀。通彼二中。不说世界为第一义。是故世界不通第一。非谓处别说为不通。浅深异故名不通耳。第一义者。分得通彼各各为人及对治中。不通世界。良以宣说第一义谛治物心患。是故第一通于对治。即就第一彰其为人各各不同。或说为有。或说为无。或复说为非有非无。或说为我。或说无我。或复宣说非我无我。如是种种为人差别。是故第一。通彼各各为人悉檀。深浅别故。不通世界。对治为人二种相望。一向相通。无别法故。

第四门中。辨其相摄。就彼四中。摄末从本。要唯二谛。所谓世界第一义也。对治为人。判属何中。若总分之。对治为人。判属世谛。非第一义故。彼论云。前三悉檀。所不通者。至第一义一切皆通。明知。第一非前三种。所言通者。论自释言。离一切过。无变无胜义无隐滞。故名为通。又彼论言。除第一义诸余悉檀。皆可破坏。明知。余三非第一义。以实通论。二谛之中。皆具有彼对治为人。具有之相。备以上辨。理实既通。何故论中说第一义。不同前三。以世界中彰彼对治为人义显故。第一中隐而不说。又复彼论说第一义异前三者。异彼世界及世界中对治为人。非谓异于第一义中对治为人。亦可就彼第一义中所有对治为人之义。约化辨异。摄入世界。据实论之。就第一义所明。对治各各为人。即是第一非世界也。悉檀之义。略举纲网。

四真实义二门分别(释名一 体相二)

真实义者。法绝情妄。名为真实。实深所以。目之为义。实义虚融。理无不在。随法辨异。难以定算。今随一宜彰二论四。所言二者。一实法性。二事法性。所言四者。一世间所知。二学人所知。三烦恼障净智所行处法。四智障净智所行处法。此二与四。并是义门。随情施设。无不为物。今依文相。前之二种。据法以分。后之四种。随情以别。就前二中。实法性者。是真谛也。事法性者。是世谛也。真谛之理。是法体性。名实法性。世谛差别。目之为事。诸法自体。名事法性。名义如是。

体相云何。诸法分齐差别有四。一事二法三理四实。事者所谓地水火风色香味等。法者所谓苦无常等法之缘数。理者所谓诸法相空。实者所谓非有非无如实法性。此四同体。随义异分。今就此四。摄为二种。于中随义分之不定。若据凡圣所知以别。四中初一。是事法性。余三为实。以初一门是凡所知故。说为事。后三圣知摄以为实。若就有相无相分别。前二有相。说为事性。后二无相。说为实性。若就本末以分二者。前三为事。后一为实。具辨如是。桉如地持。就初分也。二相如是。四种云何。即就前二种分别。离为四也。就前事性分为二种。谓世所知及学所知。就前实性亦分为二。谓烦恼净所行处法。及智障净所行处法。事有精麁。故别两门。理有浅深。是以分二。亦可分事以为前三。实为第四。世所知者。地水火风色香味等一切种事。世俗通知。名世所知。学所知者。五明处等事中微细。藉学以通。名学所知。此前两门。事相不虚。说为真实。非是就事彰理实也。烦恼障净所行法者。谓四真谛。此义博深。世学不知。要离烦恼。清净之智。方能照见。举智别法。是故名为烦恼净智所行处也。智障净智所行法者。谓法无我。此理渊深。余智不达。唯佛菩萨。离无明慧。方能证见。举智别法。是故名为智障净智所行处法。此之四义。广如论释。且依其门。略举名况。

大乘义章卷第二

 

上篇:大乘义章

下篇:三论玄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诸宗部目录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五方便念佛门

五方便念佛门 天台智者大师撰 一凝心禅、二制心禅、三...

十不二门

十不二门 唐荆溪尊者湛然述 然此迹门,谈其因果及以自...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庐山莲宗宝鉴

莲宗宝鉴序 禅净二门分袒各帜几同敌国矣。慈觉赜禅师...

佛说恒水经

佛说恒水经 西晋三藏法师法炬译 闻如是: 一时,佛与...

【注音版】五蕴皆空经

五蕴皆空经...

佛说法受尘经

佛说法受尘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宋元嘉年昙无蜜多于杨州译 如是...

受持佛说阿弥陀经行愿仪

(行者西向治室,称阿弥陀佛出入。入时,想云。) (...

【注音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 四明沙门知礼集 此大陀罗尼。忝自...

採华违王上佛授决号妙花经

採花违王上佛授决号妙花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昔...

【注音版】楞严咒修持仪轨

楞严咒修持仪轨...

曾国藩是如何成就的

湖南有个人叫做唐浩明,唐浩明研究曾国藩。他就写了一...

观音菩萨随类现身满彼所愿

众生之心,与佛无二。虽迷真逐妄,背觉合尘,起贪瞋痴...

宏海法师:灵光寺舍利塔开示

佛舍利的缘起(上) 好,阿弥陀佛,各位我们现在,在...

宏海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一讲) 好,各位有缘,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

一家七口全部出家,夫妻二人同生净土

了相,四川西蜀吴姓的子弟。高、曾、祖父皆任官于安徽...

【推荐】佛门里不要倡导经忏佛事

随着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实,中国佛教事业迅速恢复,蓬勃...

圣严法师《共修与独修》

为什么一定要共修呢?只要够虔诚,难道不能一人随时随...

汝若常怕,则著怕魔

吾人不做伤天损德事,怕什么东西。念佛之人,善神护佑...

如何处理学佛与做生意之间的冲突

问: 请教师父,在谈生意的过程当中,会谈及成本和利...

想要消弭灾祸,应从五戒十善做起

在座诸位,我们在沦陷期间,受敌人蹂躏,水深火热,今...

佛陀开示五条待妻原则

在佛陀时代丈夫的地位崇高无比,妻子称丈夫为主子,而...

盂兰盆供仪轨

注意事项: 凡设供作此会者,或七日或五日、三日、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