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乘义章卷第十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乘义章卷第十

远法师撰

净法聚因法中。此卷有十二门(三归义 三学义三聚戒义 三种律仪义 止观舍义 三慧义 三种般若义 三智义 三量智义 同相三道义 别相三道义 三种住义)。

三归义三门分别(释名一 所归二 能归三)

第一释名。言三归者。归投依伏。故曰归依。归投之相如子归父。依伏之义如民依王如。性依勇。归依不同随境说三。所谓归佛归法归僧。依佛为师。故曰归佛。凭法为药。故称归法。依僧为友。故名归僧。问曰。何故偏归此三。以此三种毕竟归处能令众生出离生死称涅槃故。名义如是。

第二门中。别明所归三宝境界。三宝义中三门分别。一释其名。二辨体相。三明次第。先释其名。所言佛者。外国正音名为佛陀。此云觉者。觉行成人。故名觉者。又人有觉亦名觉者。觉有两义。一觉察名觉。二觉悟名觉。言觉察者。对烦恼障。烦恼侵害事等如贼。唯圣觉知不为其害。其犹世人觉知有贼贼无能为。彼亦如是。故名为觉。言觉悟者对于智障。无明昏寝事等如睡。唯圣独悟不为覆障。如睡得寤。故名为觉。所对无明有其二种。一迷理无明。对除彼故觉法实性。故名为觉。二迷事无明。对除彼故觉知一切善恶无记三聚之法。故名为觉。地持论中同此后义。所言法者。外国正音名为达摩。亦名昙无。本是一音传之别耳。此翻名法。法义不同。汎释有二。一自体名法。如成实说。所谓一切善恶无记三聚法等。二轨则名法。辨彰行仪。能为心轨故名为法。今三宝中所论法者。轨则名法。所言僧者。外国正音名曰僧伽。此方翻译名和合众。行德不乖。名之为和。和者非一。目之为众。此之三种何故名宝。世间琼瑶人之所珍。此之三种世所尊重如世珍奇。是故就喻说之为宝。宝性论中释有六义。喻之如宝。一希有义。如世宝物贫穷之人所不能得。三宝如是。薄福众生有千万世不能值遇。故名为宝。二离垢义。如世真宝体无瑕秽。三宝如是。绝离诸漏。故名为宝。三势力义。如世珍宝除贫去毒有大势力。三宝如是。具不可思议六神通力。故说为宝。四庄严义。如世珍宝能严身首令身殊好。三宝如是。能严行人清净法身。故说为宝。五最胜义。如世宝璧诸物中胜。三宝如是。一切世中最为殊胜。故名为宝。六不改义。如世真金烧打磨等不能变改。三宝如是。不为世间八法所改。故名为宝。名义如是(此二门竟)。

次辨体相。于中略以三义辨之。一明别相。二明一体。三明住持。初别相者。经中亦名阶梯三宝。三宝宝相异。故称别相。随化阶降佛上法中僧为最下。故曰阶梯。此阶梯。中先明佛宝。佛宝之中四门分别。一定其体性。二开合辨相。三明佛德。四论修成。体性如何。经论不同。所说各异。毗昙法中宣说。如来五阴之外无别假人。但就阴上假施人名。如贫贱人名字富贵。彼亦如是。以无人故不说假人以为佛宝。就五阴中唯取方便修成善阴以为佛宝。报无记者非是佛宝。以无记法非可重故。修成德中无漏功德是其佛宝。有漏则非。漏有有漏功德非可重故。是故彼宗诸佛如来相好之形种智之德斯非佛宝。相从说佛亦得无漏。成实法中唯说假人以为佛宝。五阴实德于彼宗中法宝所收。故非佛宝。何故彼宗唯说假人以为佛法。彼宗说有假名行人。为师匠益要在假中。故说假人以为佛宝。大乘法中佛宝门摄。假人实德悉是佛宝。体性如是。次开合辨相。开合不定。总唯一佛。或分为二。二有两门。一生身法身。开分二种。父母所生相好之形是其生身。方便修起戒定慧等五分功德名为法身。二真应。分二或分为三。三有两门。一法报与应开分三种。如地论说。二化应及真开分三种。如金光明三身品说。或分为四。四有两门。一开真合应以论四种。是义云何。如楞伽说。一应化佛。二功德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四中初一犹上应身。中二报身。报随福智故分二种。后一法身。二真应并开以论四种。是义云何。真中有二。谓法与报。应中亦二。谓应与化。王宫所生示修成佛。名之为应依此应身起余化佛。如涅槃说。释迦如来化无量佛受诸大众所奉供等。或分为十。如华严说。广则无量。此等如后三佛章中具广分别。辨相如是。次明佛德。佛德虽众要唯二种。一菩提行德。二涅槃断德。行德不同。一门说三。所谓般若解脱法身。依于般若而起解脱。依于解脱而成法身。此三同时。义别先后。涅槃断德亦有三种。一烦恼断。二者业断。三苦报断。先断烦恼。断烦恼故业结不生。业不生故苦报随己。由前般若故断烦恼。与前解脱故能离业。与前法身故能灭苦。佛德如是。次辨修成。大智论中明。迦旃延子所说修成略有四阶。第一先于三阿僧祇劫修习有漏六波罗蜜。不习无漏。不断诸结。以其不修无漏道故。则无习种性种解行乃至法云圣位差别。第二度于三阿僧祇。次于百劫修相好业。是中亦未修习无漏断诸结缚。第三分中于最后身修世八禅。以有漏道攀上厌下。断除欲界至无所有一切烦恼。修习初禅断欲界结。修第二禅断初禅结。乃至修习非想地定断无所有结。非想一地无上可攀。等智不除。第四分中修习谛观。观察四谛十六圣行断非想地见修两惑。有十六心断除见惑。谓见道中八忍八智。有十八心断除修惑。谓非想地九无碍道九解脱道。通合具有三十四心。前三十三心因中无漏。非佛宝体。第三十四果中无漏。是佛宝体。毗昙宗中在依此义。成实与前大同少异。所言同者。四分所修与前相似。所言异者。第三分中所修八禅但能伏结。不能永断。第四分中所修圣道总观谛空。通断三界见修两惑。不同前宗别观谛有局断非想。又复成实多心断结。不局在于三十四心。大乘法中行修多阶。略有十五。一于外凡善趣位中修习净信。第二次于习种位中修习正解。第三次于性种位中修起诸行。第四次于解行位中修学如观。第五次于欢喜地中发诸大愿。第六次于离垢地中修习净戒。第七次于明地之中修治净定。第八次于炎地之中修道品观。第九次于难胜地中修习谛观。第十次于现前地中观十二缘。第十一远行地中修习一切菩提分法。第十二不动地中修净佛土。第十三善慧地中修习一切说法智行。第十四法云地中修习一切殊胜智行。第十五十地穷终起金刚定断绝微障入佛境界。当知于此一一位中皆具修习法界行德。随其说相且分如是。佛宝门竟。

次辨法宝。于中义别略有五种。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助道法。四涅槃法。五化用法。言教法者。所谓三藏十二部经。是义如前教法聚中具广分别。言理法者。毗昙法中宣说。四谛十六圣行以为法宝。十六圣行如四谛章具广分别。成实法中宣说。四谛名用假有为世谛理。无性之空为真谛理。大乘所论义别有三。一就相明理。二相实相对。三唯就实言。就相者就彼妄情所起法中以辨道理。离相之有为世谛理。无性之空无相之空为真谛理。所言相实相对辨者。以彼妄情所起之相对于真实如来藏情以辨道理。性相之法相有体无为世谛理。如来藏性相界体有为真谛理。此义如彼地经中说。观十二缘法相有体无名世谛观。观察真心名第一义观。言就实者。直就真实如来藏中作用法门为世谛理。寂灭如门为真谛理。理法如是。助道法者。所谓三十七道品法。毗昙法中释有两义。一者坏缘。二不坏缘。言坏缘者。不分三宝境界差别。故名坏缘。于此门中一切三乘无漏功德悉皆是其助道法宝。不坏缘者。三宝境界各别建立名不坏缘。于此门中唯取菩萨无漏功德及缘觉人因果无漏为助道法。自余声闻无漏功德判为僧宝。如来无漏判为佛宝。是故不说为助道法。问曰。助道道谛所收。前理法中已说道谛。何须更说助道法乎。释言。道中有理有事。通者是理别者是事。戒定智慧三十七品行数差别。是其事道道。如迹乘四义宽通是其理道。前理法中所明道谛是其理道。今此所论助道法者。其事道。事理不同故复明之。成实法中宣说。假人为佛僧。故一切三乘无漏功德悉是助法。大乘亦说。一切三乘无漏功德为助道法。涅槃法者。毗昙唯说烦恼业思尽灭之处数灭无为为涅槃法。问曰。涅槃体是灭谛。前理法中已说灭竟。何劳更说涅槃法宝。释言。灭中亦有理事。别名为事。通名为理。约对所除烦恼业等品数上下以论其灭。灭则阶降优劣不等。名为事灭。尽止妙出四义宽通是其理灭。前理法中所论灭谛是其理灭。今涅槃法是其事灭。事理不同。故复须论。成实法中烦恼业苦尽无之处同为涅槃。大乘法中涅槃有二。一数灭无为为涅槃法。二以善有万德圆寂为涅槃法。化用法者。如经中说。行于非道通达佛道。如是法也。法宝如是。

次辨僧宝。于中三门。一定体性。二明僧德。三开合辨相。体性如何。毗昙法中僧有二种。一应供僧。与尽诸佛下极至于凡夫沙弥。通皆是僧。是故檀越僧次请人不简上下皆悉得于供僧之福。二三归僧。唯局分处声闻人中四果四向以为僧宝。凡夫比丘无德可归。是以不取。缘觉出世无和合众。不成僧故。所以不论。彼论之中住圣菩萨单一无侣。只不成僧。所以不说。佛是佛宝亦非僧故。所以不论。又声闻中唯取五阴实法功德为僧宝体。不说假人以为僧宝。彼宗阴外无别人故。又实德中无漏功德是其僧宝。有漏则非。有漏功德不可量故。成实法中僧亦有二。一应供僧。与前相似。二三归僧。大况同前。唯取声闻不取余众。所言异者。声闻人中四果四向假名行人为僧宝体。不取实德。受供生福唯假人故。大乘法中通而论之。三乘圣众皆是僧宝。简大异小唯取菩萨。于中以彼僧门统摄假人实德悉是僧宝。体性辨之麁尔。次辨僧德。德有二种。一行。二断行。德虽众要唯三种。一福。二智。三者净报。施戒忍辱是其福分。般若智分。精进与禅亦福亦智。依精进故修施戒忍四无量等是其福分。起闻思修是其智分。依禅修习四无量等是其福分。修阴界入巧便观等是其智分。菩萨成就八种胜报是其报也。此等具辨如地持论。行德如是。断德亦三。所谓烦恼业苦断也。由前智故能断烦恼。由前福故能绝诸业。由前净报能离诸苦。僧德如是。次辨其相。于中开合广略不定。总唯一僧。或分为二。二有三门。一就位分二。如涅槃说。一假名僧在见道前。未有僧德。假与僧名名假名僧。二真实僧。位分在于见谛已上。内有实德名真实僧。二约境分二。谓事和僧及理和僧。随有行同名事和僧。证理行同名理和僧。三随法分二。谓羯磨僧及法轮僧。法别不同汎有三种。一出家众法。所谓百一羯磨之事。出家比丘四人已上同崇此法名出家众法。二出家行法。所谓四依。唯出家者所共行之名出家行法。何等为四。所谓比丘尽形乞食。着粪扫衣。于树下坐。有病服陈弃药。是为四依。问曰。比丘所受禁戒亦是出家同行之法。何故不名出家行法。偏名四依为出家行法。释言。戒是比丘正体。故废不论。四依乃是比丘所行。是以偏说。三道俗通法。所谓坐禅学问观空断结。如是一切道俗同行名为通法。三中前二是其僧法。约之辨僧。于彼出家众法之中四人已上同一界内。许崇不乖名羯磨僧。于彼出家行法之中十方同遵和而不乖名法轮僧。有人说言。四谛之理是其法轮。会谛之解是法轮僧。然彼四谛乃是道俗通行法轮非是出家僧行法轮。若言四谛是僧法轮调达破僧说相似语。应说五谛。以何义故宣说五邪。以说五邪为相似故。明知不用四谛之理为僧法轮。又复若以会谛之解为法轮僧者。在家之中三果圣人皆会谛理。应名为僧。彼非僧故。明知不以会谛之解为法轮僧。以此推之。但令出家莫问凡圣同遵四依情无乖异。斯皆名为法轮僧也。法轮无漏同异难分。今此具以四句辨之。何等为四。一法轮僧而非无漏。谓出家凡夫。同遵四依故名法轮。未有圣德故非无漏。二是无漏非法轮僧。谓在家圣人。内具圣德故名无漏。不行四依故非法轮。三亦法轮亦是无漏。谓出家圣人。遵行四依故是法轮。内具圣德故是无漏。四非法轮亦非无漏。谓在家凡夫。不行四依故非法轮。不具圣德故非无漏。以此推之法轮无漏同异可知。不得唯将无漏圣人为法轮僧。上来三门分僧为二。或说为三。于中亦有三门差别。一就位分三。一假名僧位在外凡。未有僧德。假与僧名名假名僧。二清净僧位在内凡。三真实僧位在于见道已上。内具真德名真实僧。二就行分三。如涅槃说。一破戒杂。身虽持戒慎过不犯与破戒者共同止住布萨说戒。二愚痴僧。身虽持戒见己弟子有所毁犯令悔除。见他有犯默而不举。三清净僧。身自持戒见他有犯能教悔除。三大小分三。所谓声闻缘觉菩萨。故经说言。僧者谓三乘众。或分为四。如大智论说。一哑羊僧。愚痴比丘不识善恶持犯轻重。随所犯罪不知悔除。犹如哑羊至死无声。名哑羊僧。二无羞僧。虽知善恶持犯轻重内无羞耻。故为毁犯。三有羞僧。识知善恶持犯轻重内怀羞耻。慎过不犯。四真实僧。内具圣德。或分为五。如律毗婆沙说。一群僧。与前四中哑羊相似。二无惭僧。与前四中无羞相似。三别众僧。身虽不犯而不和布萨说戒。四清净僧。与前四中有差相似。五者实僧。与前四中真实相似。若复广分僧有无量。如毗昙中说十四贤圣。成实宣说二十七贤。大乘宣说四十一贤。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合为四十。加一等觉为四十一。若通十信有五十一。此等如后贤圣章中具广分别。别相三宝辨之麁尔。

一体如何。于中分别略有三义。一就事论。就佛体上随义分三。觉照义边说为佛宝。即彼佛德有可轨义说为法宝。违诤过尽说为僧宝。此三义别德体不殊。故名一体。此之一义毗昙成实大乘法中齐具有之。不偏在大。二就破相空理以论三宝。事别体空不殊。故名一体。亦名同体。此义唯在大乘。成实毗昙中无彼宗不说法体空故。三就实论一。三宝虽别莫不皆用实性为体。于中辨一随法不定。若就涅槃开出三宝三宝即于一大涅槃名为一体。故涅槃云。我示三事即是涅槃。若就性以辨三宝。三宝即性名为一体。故涅槃云。如是三归即是我性。若就真谛以分三宝。三宝即真名为一体。故涅槃云。若能观三宝常住同真谛。我性佛性无二无别。若就常义以辨三宝。三宝即常名为一体。故经说言。我曾不说佛法圣僧有差别相。唯说常恒无有变易无差别耳。若就不二法门以辨三。三即不二名为一体。故经说言。佛即是法。法即是僧。此之三宝皆无为相。与虚空等。一切法亦尔。斯乃一切法界门中随就何法辨一皆尔。一体三宝辨之既然。诸法一体类皆像此。此之一义局在大乘。小乘中无。一体三宝辨之略尔。

住持云何。小乘法中泥龛木像为住持佛。绵素竹帛为住持法。凡夫比丘为住持僧。大乘法中住持有二。一化用住持。二实德住持。言化用者。诸佛如来大悲作用充遍法界。八相成道为住持佛。随化所说一切言教流布益世为住持法。依法化成三乘诸众为住持僧。又复诸佛虽得涅槃毕竟不舍菩萨所行。常能示为菩萨声闻缘觉等事。此亦名为住持僧也。化用如是。实德云何。诸佛如来法身常住为住持佛。法性常恒为住持法。诸佛如来僧行不灭为住持僧。住持三宝辨之麁尔(此二门竟)。

次明三宝次第之义。次第不同。略有三义。一起化次第。先明佛宝。次法后僧。佛为化本。故先明之。由佛起说。故次明法。依法化成三乘诸众。故后明僧。二化益次第。亦先明佛次法后僧。先明佛宝化人生信。次明法宝变化人生解。后明僧宝。人起行化令供养起福行故。又欲令人学之行故。三修成次第。或先明法次僧后佛。或先明僧次法后佛。于中若以行仪为法先明法宝。依法集起僧宝行德故。次明僧。僧行成满便得成佛故。后明佛。若就理性以为法宝则先明僧。僧行成就便证法性故。次明法。证法穷满便得成佛故。后明佛。所归如是。

第三门中别明能归。于中有二。一明归相。二辨归意。归相有三。一异相归依。于彼外相佛法僧中归心凭伏名异相归依。二自德归依。于己当来三宝功德起心归趣名自德归依。三自实归依。如涅槃说。三归真性是己自实。舍彼异求归趣自实三宝真性名自实归依。归相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归意。异相归依所为有三。一为离故归。为离生死恶不善故。故涅槃云。一切众生怖畏生死恶猎师故求三归依。胜鬘亦云。声闻辟支以怖畏故依于如来。二为得故归。为得乐果及善法故。三为益故归。为依三宝利众生故。自德归依所为亦三。一为离故归。为离生死恶不善故。二为得故归。为得出世涅槃道故。三为益故归。为求当果利众生故。自实归依所为亦三。一为离故归。为离妄想虚伪法。故二为得故归。为证自性如实法故。三为益故归。为证自实化众生故。三归之义厥趣麁尔。

三学义五门分别(释名定体一 辨相二 就位分别三 摄相四 对治五)

第一释名。言三学者。一增戒学。二增定学。亦名增意亦名增心。三增慧学。防禁名戒。澄静曰定。定神内静故复名意亦名为心。观达称慧。于此三中进习称学。学进名增。名义如此。问曰。是中何者学体。释言。能学以心为体。若论所学用戒定慧三行为体。问曰。三学为局在因。为当通果。释言。学心局唯在因。果德穷满学心停息。是故经中说为无学。若论所学通因及果。问曰。果中名为无学。云何学行得通于果。释言。果中戒定慧等由学成故。亦名为学(此一门竟)。

次辨其相。戒学有三。一律仪戒。二摄善戒。三摄生戒。此义如后三聚戒中具广分别。定学亦三。一有觉有观。谓欲界定乃至初禅。问曰。欲界云何有定。释言。毗昙不说有定。大乘成实宣说有之。成实宣说如电三昧为欲界定。龙树宣说欲界禅定佛常住之。不如电光暂现而已。二无觉有观。谓中间禅。于初禅上二禅定下除觉观在名为中间。三无觉无观。谓三禅上乃至非想。此义如后八禅章中具广分别。慧学有三。谓闻思修。此义如下三慧章中具广分别(此二门竟)。

次就位论。三学之行遍通始终。随位真分非无差异。异相如何。小乘法中义别有二。一义分别五停心观。总别念处未得定水。修习戒品。燸等四心已得定水。修习定品。见谛已上修习慧品。第二义者始从内凡渐学戒行。至初果时戒行成就。以得圣戒不可坏故。斯陀行去渐学定品。至那含果定行成就。那含金刚渐学慧品。究竟尽智无生智时慧行成就。大乘法中亦有两义。一义分别净行贤首修习戒品。种性解行修习定品。初地已上同修慧品。第二义者始从世间渐学戒行。至离垢地戒行成就。故地持中无离垢地为增上戒住。三地方便渐学定品。住三地时定行成就。故地持中宣说三地为增上意住。相续解脱说为定净。四地已上渐学慧品。至第十地慧行成就。故彼相续解脱经中说四地上以为慧净。位分如是(此三门竟)。

次辨摄相。于中有四。第一约对五分法身共相收摄。二约六波罗蜜共相收摄。三对七净共相收摄。四约八正共相收摄。五分身者。所谓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是其五也。此五种中戒身是戒。定身是定慧。及知见是其慧学。解脱一身诸论不同。若依成实体是慧学。彼宗解脱体是慧故。若依毗昙是解脱数。非是慧性。三学不收。相从为论摄入定慧。多与定慧相随逐故。次约六度共相收摄。依如地持前之四度是其戒学。故彼论言。众具.自性.眷属.无尽.是其戒学。施为戒因。故名众具。戒度正是戒学之体。故名自性。忍行助戒。名为眷属。由精进故。持戒不断。故名无尽。禅是定学。般若慧学。问曰。精进通策诸行。何故偏摄在于戒中。释言。实通。今以三义偏摄在戒。一戒学在初。故摄戒中。二戒学中摄行度多。广多之行由精进成故。入戒中。云何广多。戒中具有三聚法故。又复具摄施戒忍故。三以戒学散心修行未与法合。难成易败。必须精进佐助方立。故摄戒中。若依相续解脱经中前三戒学。禅是定学。般若慧学。精进之行通策三学。问曰。何故五分身中慧分多身。六度之中戒分多度。释言。诸行开合不同。各随一义。或时开戒。如六度等。或复开定。自所未见道理应有。或复开慧。如五分身及七净等。或时俱开如八正等。或复俱合如三学等。法门不同。宁可一类。约七净共相收摄。何者七净。一者戒净。二者定净。三者见净。四度疑净。五道非道净。六者行净。七行断智净。此义如后七净章中具广分别。于此七中初一戒学。第二定学。后五慧学。次约八正共相收摄。言八正者。所谓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定.正思惟.正见.正精进。于此八中正语正业正命是其戒学。正念正定是其定学。正思惟正见是其慧学。精进一种通策三学。问曰。戒中正语正业正命何别。释有三义。一离嗔痴所起口业名为正语。离于嗔痴所起身业名为正业。离贪所起身口二业名为正命。第二义者。离贪嗔痴所起口业名为正语。离贪嗔痴所起身业名为正业。离四邪命名为正命。言四邪者。如龙树说。一下口食。所谓种殖。合和汤药。治生贩卖而自活命。二仰口食。所谓占相日月星宿变现尊事以求活命。三方口食。所谓谄媚豪势贵胜通致使命巧言求利以自活命。四维口食。所谓习学种种咒术卜算吉凶诸妓艺等以自养活。离如是等名为正命。第三义者。如龙树说。以无漏慧离口四过名为正语。用此圣慧离身三恶名为正业。离五邪命名为正命。言五邪者。一为利养诈现奇特异人之相。二自说功德。二占相吉凶为人宣说。四者高声现其威严令人畏敬以取其利。五自说己所得利养以动人心。五中前一是其身邪。后四口邪。离此五邪名为正命。问曰。定中正念正定有何差别。释言。此二始终为异。求定方便守心住缘名为正念。终成不动说为正定。又问。慧中正思正见有何差别。释言。此亦始终为异。始心分别名正思惟。终成而彻说为正见。摄相如是(此四门竟)。

次辨对治。于中有三。一约业烦恼使性辨治。戒防业非。定除起惑慧断使性。二对五盖辨治。如成实说。贪嗔二盖能发恶业障于戒品。戒能治之。掉悔障定。定能治之。掉睡眠障慧。慧能治之。疑返障三品。三学返治。三对六弊以辨对治。悭贪破戒瞋恚懈怠能障于戒。戒能治之。乱意障定。定能治之。愚痴障慧。慧能治之。三学之义辨之略尔。

三聚戒七门分别(释名一 论体二 辨相三 制立四 大小不同五 大小异六 总别七)

第一释名。三聚戒者。谓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律仪戒者。亦一名离戒亦名正受戒。言律仪者。制恶之法说名为律。行依律戒故号律仪。又复内调亦名为律。外应真则目之为仪。防禁名戒。即此律仪离杀等过。故名离戒。正是所爱离过之行。是故亦名正受戒也。摄善戒者顺益名善。要期纳善故名曰摄。离不摄过名摄善戒。摄生戒者。论中亦名利众生戒。众多生死名曰众生。要期摄化故名云摄。离不摄过名摄众生戒。以道益物。是故亦名利众生戒也。此三积聚故云三聚。名义如是。

第二门中辨其体。于中有五。一受持分别。二作无作分别。三止作分别。四自利利他二行分别。五色心等三聚分别。言受持者。戒行虽众要唯受持。始心纳法名之为受。顺法防护说以为持。受则对法。要期而成。持则对缘。防护以成。此受与持以种分别。开之为四。所言四者受中有二。一从他正受。二善净心受。持中亦二。一专精护持。二犯已能悔。故地持中说此四德为自性戒(此一门竟)。

次就有作无作分别。先就受行明作无作。后就持行明作无作。受行云何。受中之作汎有二种。一因中作。求戒方便。礼师乞戒如是等也。二果中。所谓最后一刹那顷与法相应身等业。因中之作是作戒因非作戒体。果中之作是作戒体。作戒如是。次辨无作。准依毗昙。文中无作略有三分。一因时无作。谓前因中有作善边无作随生。二果时无作。谓彼最后一刹那项有作善边无作随生。是中即有二种无作。同时俱起。一作俱无作。二要期无作。随彼作戒无作善生名为作俱。由前要期无作法生名为要期。问曰。此二同在一时。何故偏名一为作俱。释言。作俱亲从作生。故名作俱。要期无作由前方便要期力起。为是义故不名作俱。此是第二果时无作。三果后无作。于作戒后无作续生名为果后。此三时中。因时无作一向非是无作戒体。果时果后有是有非。作俱则非。要期则是。准依成实亦有三分。一者因时。二者果时。三者果后。因时果后与前相似。果时无作大况同前。所言异者。毗昙法中作俱要期二种并生。此宗果时唯有作俱要期未有。以未有故唯名作俱。此云何知。如成实说。彼论问曰。齐何当名无作。论自释言。第二念项名为无作。彼名作戒以为初念。故名无作为第二念。此三时中因及果时一向非是无作戒体。果后所发要期无作是无作戒。大乘戒中亦有三分。一者因时。二者果时。三者果后。因及果后与小乘同。果时无作文无定判。或同毗昙。或同成实。此三时中。因时无作非无作戒。果时不定。若说果时单有作俱非无作戒。若说果时二种并生是则分取要期无作为无作戒。作俱则非。果后亦尔。作俱则非。要期则是。受戒如是。次就持戒明作无作。义释有四。一就行业明作无作。对缘防护名为作持。依作则有无作善生名无作持。二据行修始终分别。学戒之始作意防护名为作持。修心纯熟任运离过。不假作意名无作持。如杖转轮。与杖相应名为作转。去杖自动名无作转。此亦如是。三就行位明作无作。一切凡夫习戒未成。通名作持。一切贤圣戒行成就名无作持。故涅槃云。戒不具者。是人但有作戒无无作戒。谓凡夫人但有方便始作之戒无其终成无作戒也。四约境界明作无作。从凡至佛随事离过通名作持。证实舍过名无作。义辨之麁尔(此二门竟)。

次就止作二门分别。三聚别论律仪是止。止诸恶故。余二是作。作诸善故。三聚通论一一之中皆有止作。律仪戒中防禁杀等名之为止。修习慈心安稳心等对治杀果。修施治盗修不净观对治邪行。如是一切名之为作。摄善戒中离其懈怠不摄善过名之为止。修行六度说之为作。摄生戒中离其独善不化生过名之为止。修行四摄饶益众生说之为作。良以三聚皆止恶故。经说三聚通为律仪。皆作善故经中说为善集诸善(此三门竟)。

次就自利利他分别。行门有二。一分相门。三聚戒中前二自利后一利他。二助成门。三俱自行三俱利他自修三聚为涅槃因。故通自利。修此三聚为得菩提利益众生。故皆利他(此四门竟)。

次就色心非色心等三聚分别。依萨婆多作无作戒一切是色。以是身口色业性故。相状如何。谓受戒时最后一念身口调善是其作色。此之作色为眼所行。眼见身口不作恶故。口之止业不可耳闻。以无声故。于此作边无作善生名无作色。以此无作是其色业从色法生防禁色过。故说为色。故杂心云。以作色故无作亦色。其如树动影亦随动。此无作色为意所行。故论说言。为不可见无对色也。依昙无德作戒唯色。亦以身口色业性故。然此宗中是假名色为意所行。非眼识见。正义如是。有人说言。依昙无德作戒是其色心自性。若言作戒是色心性何所依据。又若作戒是色心性。声闻应受十善道戒。何故唯受七律仪戒。声闻唯受七律仪故明非心性。又若作戒是色心性。比丘二百五十戒中应有一戒独防心过。无有一戒独防心故明非心性。问曰。若言声闻戒法不防心过。何故律言汝以何心。释言。彼遮成身口心。非谓制戒独防心过。以如是义当知作戒一向非心。无作戒者。于彼宗中非色非心。以非形碍所以非色。又非虑知所以非心。大乘法中作戒是其色心自性。以大乘中作戒是其三业性故。问曰。若言大乘法中作戒是其色心性者。有人于彼受戒之时最后一念心想异缘。是人云何得具作戒。释言。是人心虽异缘由前方便要期力故身口意上离恶义成。说为作戒。故得具足。无作戒者。于大乘中是色心法非色心事。以无作戒三业自性从三业生防三业故。说为色心。是色心故。异昙无德。故涅槃云。我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无作戒定非色心。彼无作戒虽复是其防色心法不是其色心之事。是故说为非色非心。非色心故异萨婆多。故涅槃云。我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无作戒一向是色。是义云何。萨婆多中说。无作戒性四大造。体是障碍故。欲色界有。无色则无。大乘法中说。无作戒真是制法。如结界处所有界法。是制法故不为大造。非大造故非定隔碍。不定碍故身生四空亦常成就。是以不同。以小乘中情见未融。或有闻说是色心法便即取之以为色事。或有闻说非色心事便即取为非色心法。故成诤论。大乘通取。所以非诤。体性如是。

第三开合以辨其相。先就律仪开合辨相。律仪戒中开合不定。总之唯一。谓三聚中一律仪戒。或分为二。如地持说。一在家戒。二出家戒。或分为三。一别解脱戒。二者禅戒。三无漏戒。别解脱者。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解脱。又免业羁亦名解脱。此之解脱不与定道二种心俱。故称为别。言禅戒者。经论亦名定共戒也。有人意谓。定心无过名为定戒。此事不然。盖乃世俗禅定心边戒法随生名为禅戒。依阿毗昙。四根本禅未来中间六地禅边戒法随生以为禅戒。依成实论。八禅心边及彼欲界电光定边戒法随生以为禅戒。无漏戒者。经论亦名道共戒也。有人意谓。道心无过即名道戒。此亦不然。盖乃出世无漏道边戒法随生名无漏戒。毗昙法中依色界禅所起道边戒法随生说为道戒。成实大乘三界道边戒法随生悉名道戒。又成实中更说三种。与前少异。何等为三。一别解脱戒。二者禅戒。三者定戒。别解脱戒与前相似。欲界电光及色界定。此等心边所生有漏及无漏戒通名禅戒。无色定边所生有漏及无漏戒通名定戒。依如毗昙。戒是色故四空无之。成实无作非色心故。四空定边亦得有戒。或分为四。一别解脱戒。二者禅戒。三者道戒。四断律仪戒。别解脱戒义如上释。余三云何。四根本禅及中间禅所生禅戒一切皆是禅戒所收。依未来禅所生禅戒有是有非。是非如何。未来净禅唯治欲恶。彼治有二。一无碍道。二解脱道。解脱道边所生禅戒是四种中禅戒所收。无碍道边所生禅戒是断律仪非禅戒摄。以此亲断欲界不善故与断名。又依四禅及中间禅所生圣戒一切皆是道戒所收。依未来禅所生圣戒有是有非。是非如何。依未来禅所生圣道能治三界九地之中所业烦恼。随其地别各有无碍解脱之道。于此九地解脱道边所生圣戒一切皆是道戒所收。无碍道边所生圣戒义则不定。依治初禅乃至非想无碍道边所生圣戒是道戒收。对治欲界无碍道边所生圣戒是断律仪非道戒摄。以此亲断欲恶不善故与断名。问曰。欲界有其不善。能治道边可有戒生。上二界中无其不善。能治道边云何有戒。释言。上界虽无不善而彼对治。于欲界恶有持对治远分对治。故得有戒。或分为五。谓五支戒。如涅槃说。一是根本业清净戒。谓离根本不善体。二前后眷属余清净戒。谓离业道前后方便。三离诸恶觉觉清净戒。谓离八种恶觉烦恼。八觉如前烦恼聚中具广分别。四护持正念念清净戒。谓修六念助成戒行。言六念者。念佛.法.僧.戒.施及天。五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戒。谓以戒行正向佛道。或分为六。所谓五戒.八戒.十戒.式叉摩那.比丘及尼合为六也。或分为七。谓七众戒。言七众者。在家有二。谓优婆塞优婆夷。出家有五。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合为七也。或分为十。谓十善戒。或复宣说二百五十五百戒等。广则无量。律仪如是。次就摄善开合辨相。此亦不定。总唯一善。或分为二。唯福与智。或分为三。谓闻思修。或分为四。闻思修证。或分为五。如地经说。凡夫二乘菩萨及佛五品善法即为五也。或分为六。谓六波罗蜜。又地持中身口意善加闻思修亦为六也。或分为十。谓十善道。广则无量。摄善如是。次就摄生开合辨相。总之唯一。或分为二。一离恶摄。二修善摄。或分为三。谓身口意摄取众生。或分为四。谓四摄法摄化众生。或分为五。五品善法饶益众生。或分为六。如胜鬘说。六波罗蜜摄取众生。或分为十。谓十善法饶益众生。或分十一。如地持说。彼分四摄以为十一。何者是乎。布施有四。一者财施。二者法施。三无畏施。四报恩施。爱语有一。通前为五。利行有四。一无德善人方便随顺。二有德善人称扬赞悦。三易调恶人随过治罚。四难调恶人神力降伏。以此通前合为九也。同事有二。一苦事中同。二乐事中同。以此通前合为十一。广则无量。辨相如是。

第四门中制立三聚。于中略以五义制之。一起因不同故立三聚。言起因者。一厌有为心。起律仪戒。二求菩提心。起摄善戒。三念众生心。起摄生戒。二依法不同故立三聚。所言法者。一离恶法依。成律仪。二集善法依。成摄善。三化生法依。成摄生。三离过不同故立三聚。言离过者。初律仪戒离杀等过。二摄善戒离不摄善过。三摄众生戒离不摄生过。四功能不同故分三聚。言功能者。如地持说。初律仪戒能令心住。二摄善戒成就菩提。三摄众生戒成就众生。以此不同故分三聚。五品分不同故分三聚。律仪最下。以能离恶未修善故。摄善为次。依前离恶能修善故。地持论言。摄善法戒于律仪为上。摄生为胜。依前自善能利他故。故地论言。利益众生戒于摄善为上。以此五义故立三聚。

第五明其大少不同。于中有五。一起因不同。二有无不同。三宽狭不同。四长短不同。五受舍不同。言起因者。菩萨戒法三种心起。一厌有为心。二求佛智心。三念众生心。于中别分为厌有为故受律仪。为求佛智故受摄善。为念众生故受摄生。通则三聚一一皆从三种心起。为厌有为必须离恶。故受律仪。为求佛智离恶方成。故受律仪。欲化众生离恶方能。故受律仪。又厌有为非善不治。故须摄善。为求佛智非善不成。故须摄善。为念众生非善不救。故须摄善。又厌有为独善不去。故须摄生。为求佛智独善不到。故须摄生。为念众生必须要期。以法摄取。故受摄生。菩萨如是。声闻唯从厌有为心而起律仪。是故不同(此一门竟)。

次辨有无不同之义。大乘法中犹具三聚。小乘法中单受律仪无余二聚。以何义故无摄善戒。有人释言。小乘之人意存息灭。故受律仪。无心起作。故无摄善。若尔小乘三学之中但应修戒不习定慧。彼存息灭三学俱修。虽存息灭三学俱修。虽存息灭何妨摄善。以有斯妨更为异释。夫为制戒流类均齐。故制律仪。云何均齐。莫问利钝同皆远离五篇诸过得圣果故。摄善不等。是故不制摄善法戒。云何不等。彼小乘中作善无量。无有一人具修诸善方得圣果。故曰不等。如八禅等随修一二亦得圣果。不要具修。问曰。何故离恶均齐集善不等。以恶易离善难成故。问。纵使摄善不等制摄善戒竟有何过。释言。不得。若小乘中制摄善戒。有人不能具修善法便是犯戒。云何得圣。又不齐等云何名制。为是义故无摄善戒。问曰。若言小乘法中无摄善戒亦应小乘无有止犯作持之义。释言。小乘虽不制于摄善法戒非全不修。故有止犯作持之义。虽有作持量分而为非制齐修。是故不名制摄善戒。又小乘中设有作持助止之作非摄善戒。问曰。若言小乘作善是助止法。三聚戒中无摄善者三学之中亦应不立定慧两学。释言。三学随义分别。非制法故不得齐等。为是义故说有无过。以何义故无摄生戒。彼在独度不兼他故。有无如是(此二门竟)。

次辨宽狭。小乘律仪但防身口。不遮心过。名之为狭。大乘律仪通防三业。目之为宽。云何得知。小乘律仪但防身口。不遮心过。彼小乘中但说身口七善律仪以之为戒。不说十善以为戒故。故成实言。戒防身口定慧防心。云何得知。大乘之戒通防三业。如地经中说十善道为律仪故。问曰。何故小乘法中单防身口。大乘法中通防三业。释言。小乘一身求果。习道不久心过难裁。非戒能制要修定慧方除心过。故戒不防心。大乘法中多身求果。习道长久堪裁意非。故戒防心(此三门竟)。

次辨长短不同之义。小乘之戒止在一形不通异世。名之为短。菩萨戒法一受得已。若不退失菩提之心及不增上起烦恼犯尽未来际毕竟不失。名之为长。故地持云。菩萨无有舍身失律仪戒。何故如是。声闻为欲一形期果受戒之时自誓要。故言尽形寿。一形已来是彼要期分齐之限。故不失戒。一形已后不复是彼要期之眼。所以失戒。菩萨为欲多身求果受戒之时自誓要期尽未来际。尽未来际是彼要期分齐之限。故不失戒(此四门竟)。

次辨受舍不同之义。先就受戒以明不同。受中有二。一就初受以明不同。二就重受以明不同。初受云何。小乘法中得戒有二。一者自得。二从他得。自得有三。一自然得。二上法得。三自誓得。言自然者。谓佛一人于最后身初出家时自然发得别解脱戒。不从师受故曰自然。言上法者。或有沙弥及与俗人。修道证得无学圣果。证得如是增上法时发得出家具足禁戒。从其所依名上法得。言自誓者。如大迦叶闻佛出世自誓要期。佛为我师我为弟子。于此言下得发具足名为自誓。从他得中差别有四。一者善来。有诸众生上品利根。佛命善来于我法中快修梵行得尽苦源。即发具戒。二者三语。所以一切沙弥俗人及佛初出诸比丘等师教三遍归依三宝即便得戒。三者八敬。如大爱道比丘尼等。诸比丘僧遥宣敬仪令其奉行。彼闻顶受即发具足。四羯磨。得僧数具足和合作法与受具戒。有五人十人二十人等。大乘法中亦有二种。一从他受。唯对一师不藉多人。因力强故。二善净心受。无如法人可从受时于佛像前自受而得。此即是其自誓得也。问曰。大乘何故不说自然得戒。释言。大乘说佛过去为菩萨时先已成就别解脱戒。非最后身初出家时方始得故。何故不说上法得戒。义同自然。佛先成就。非最后身证上法时方得戒故。何故不说善来得戒。大乘戒广具缘三聚无尽之法。要期领纳方始得戒。直称善来摄戒不具。故阙不论。何故不说三语得戒。义同善来。何故不说八敬得戒。菩萨尊胜。不如尼众常敬他故。何故不说羯磨得戒。菩萨受戒唯从一师不藉多人。不假和合作法与故亦可。菩萨从他受者。即是菩萨羯磨受矣。初受如是。次就重受以明不同。如地持说。小乘法中犯重禁已遇缘舍戒。后若重受终不得戒。边罪难故。菩萨不尔。犯重禁已舍菩萨戒。后若重受还复得戒。何故如是。菩萨法中有二缘故。重受得戒。一多身求果微善亦去。所以得戒。故地持中若有善心搆牛乳顷亦得受戒。二菩提心是广大意能灭重罪。是以得戒。小乘法中有二种义不得重受。一现世求果纯善方得。若曾犯重障难深极为是不得。二小乘心劣不灭重罪。故不得戒。次就舍戒以明不同。声闻法中别解脱戒有四种舍。一不用道舍。二命终舍。三断善根舍。谓邪见人起大邪见断善根时失律仪戒。四二形生舍。所谓男女二形生时失律仪戒。菩萨法中别解脱戒有二种舍。如地持说。一退菩提心坏本故舍。二增上烦恼犯波罗夷过重故舍。此同声闻断善根舍。何故菩萨无不用道舍。释言。声闻受形俱法。是故不用道失出家戒。菩萨通受七众法。故不用道不舍。何故菩萨无命终舍。此如前释。声闻受戒要期一形。故命终舍。菩萨要期尽未来际。故不失戒。何故菩萨二形生时不失禁戒。释言。声闻别受七众随形法故。二形生时七众不分。是以失戒。菩萨通受一切戒法。不随形别故不失戒。何故菩萨退心失戒。声闻不尔。释言。菩萨行业微细受舍持犯多随心本。是故退失菩提心时失菩萨戒。小乘法中行业浮麁受舍持犯多皆约相不随心本。是故退心不失禁戒。问曰。若言小乘法中受者约相直尔退心不失戒者。断善根时内心邪见何故失戒。释言。邪见极违正法能灭善根。是故失戒。退出世心不坏世善。是故不类。何故菩萨增上烦恼犯波罗夷失菩萨戒。声闻不尔。释言。大乘多随心制。故上烦恼犯波罗夷失菩萨戒。小乘法中约相而制不随心。故轻重烦恼犯波罗夷齐不失戒。不同如是。

第六明其大小一异。大乘律仪与小乘戒为一为异。是义不定摄大接小得言是一。以是一故。小乘所受即大乘戒。故胜鬘说大乘威仪以为毗尼出家受具。地持亦云。菩萨律仪即七众戒据小。望大小外有大。得言是异。以是异故。地持说言。声闻波罗提木叉戒比菩萨戒。百千万分不及其一。问曰。若言菩萨律仪即是小乘七众戒者。有人在俗受得菩萨三聚戒竟。然后出家更须别受出家戒不。有人释言。不须更受菩萨戒中。已通得故。此义不然。菩萨戒中虽复通摄七众之法一形之中不可并持七众之戒。随形所在要须别受。如人虽复总求出道随入何地别须起心方便趣求。此亦如是。

第七明其三聚总别。总别不定。离恶为宗。律仪一戒亦总亦别。余者唯别统收三聚为一律仪。名之为总。故地持云。一切三聚皆律仪摄。同离恶故。于中分出摄善摄生。余二不收还复摄在律仪戒中。名之为别。若就摄善以之为宗。则摄善戒亦总亦别。余二唯别。统收三聚莫不皆善。故名为总。于中别分余二之外还复摄在摄善戒中。名之为别。若就化生以行为宗。是则摄生亦前总亦别。余二唯别。菩萨修习三聚行德皆为利物故名摄生。以之为总。于中别分余二之外还复摄在生戒中。名之为别。当知大乘一切行德总别相望类皆同。三聚戒义厥趣略尔。

三种律仪义八门分别(释名一 辨相二 所防同异三 就界分别四 就趣分别五 就形分别六 就人分别七 得舍分别八)

第一释名。无作之善说为律仪。所言律者。法之别称。调恶之法名之为律。行依律戒故号律仪。又复因调亦名为律。外应真则故曰律仪。律仪不同。一门说三。三名是何。一别解脱律仪。二禅律仪。三无漏律仪。别解脱者。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解脱。又复戒体免绝业覉亦名解脱。不与定道二种心俱。故称为别。禅律仪者。经中亦名定共戒也。上界静心思惟终起名之为禅。依禅发得防恶之法名禅律仪。禅心不乱目之为定。戒与定合名定共戒。无漏律仪经中亦名道共戒也。圣慧离垢名为无漏。依此发得防恶之法名无漏律仪。亦可戒体离垢清净名为无漏。此与道合。故复经中名道共戒。名义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其相。别解脱中开合不定。总之唯一。或分为二。一在家戒。二出家戒。或分为三。一者五戒。二者八戒。三出家戒。或分为四。于前三上加菩萨戒。或分为五。所谓五戒八戒十戒具戒及菩萨戒。或分为六。谓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戒尼戒及菩萨戒。或分为七。谓七支戒。又七众所受亦得分七。言七众者。在家有二。谓优婆塞及优婆夷。出家有五。比丘及尼式叉摩那沙弥及沙弥尼。或分为八。于前七上加菩萨戒。或分为十。谓十善戒。广则无量。禅戒之中亦开合不定。总之为一。或分为二。一禅律仪。二断律仪。依未来禅以世俗道断欲界结。九无碍边所生之戒名断律仪余禅定边所生之戒名禅律仪。或分为三。一觉观俱。谓未来禅及初禅地所生之戒。二无觉有观俱。谓中间禅所生之戒。三无觉无观俱。谓二禅上所生之戒。或分为四。谓四禅中所生之戒。或分为六。谓未来中间根本四禅所生之戒。若依成实禅戒有九。谓依八禅及欲界电光所生之戒。广则无边。无漏戒中亦开合不定。总之唯一。或分为二。一无漏律仪。二断律仪。依未来禅发无漏道断欲界结。九无碍边所生之戒名断律仪。余无漏边所生之戒名无漏律仪。又常无常亦得分二。被照无漏所生之戒名曰无常。诸佛菩萨真无漏边所生之戒名之为常。或分为三。谓三乘人无漏圣戒。或分为四。诸佛菩萨声闻缘觉无漏戒也。或分为六。谓三乘人因果之戒。或分为九。谓三乘人别有见修无学道戒。或分为十。谓十善戒。广亦无量。辨相如是(此二门竟)。

次辨所防同异之义。于中有三。一遮性分别。依如毗昙别解脱戒防禁性恶及离遮罪。言性恶者。所谓身口七不善业。言遮罪者。所谓饮酒杀草木等。禅无漏戒。唯离性恶不防遮罪。以非所受威仪法故。若依成实三种律仪同防遮性。二者根本方便分别。杀盗等罪名为根本。养猪羊等名为方便。依如毗昙别解脱戒通防根本方便之恶。禅无漏戒唯防根本。成实法中三种律仪齐防根本方便之罪。三约时分别。时谓三世毗昙法中别解脱戒唯防现在不通过未。禅戒随心宽通三世。三世俱防。现起之者防离现恶。过去未来性成就者。防过未恶。无漏戒中最初得者。唯防现在未来之恶。不通过去。彼现在者防离现恶。宽通成就。在未来者防未来恶。以本未有过去世中不成就故不防过去。经生圣人无漏律仪通防三世。现起之者防于现恶。过去未来性成就者防于过未。若依成实三禅律仪体皆现在不说宽通过未之义。体虽现在而能通防三世之恶。问曰。何故毗昙法中现在之戒唯防现恶。成实法中现在之戒通防三世。释言。毗昙性相中求。故随世别以论所防。成实立义务就宽通。故说现戒通防三世。通相云何。现戒起时现恶不生名防现在。现恶灭故令过去恶因义不成名防过去。现恶灭故。更不作因牵生后恶名防未来。非谓过未有体可防。同异辨之麁尔(此三门竟)。

次就界论。界论三界。约就此处明三律仪通局之义。于中先明别解脱戒。别解脱中分别四门。一者身处。二者心处。三成就处。四戒体处。言身处者。就三界中明受戒身。故曰身处。小乘法中别解脱戒欲界身受非上二界何故如是。别解脱戒防禁现恶。上界无恶。是故不受。若尔上界亦应无彼禅无漏戒。释言。上界定道律仪于欲界恶有持对治远分对治。所以得有别解脱戒随身在处防现遮过。是故不类。大乘法中别解脱戒麁同小乘。以理细论色界众生亦应得受。何故如是。有色界天闻菩萨法发菩提心。自誓要期尽未来际永断诸恶。无作随生故得受之。如地经说。虽在色界光音天等亦得闻经。如是等也。问曰。小乘何故不尔。释言。小乘受形俱法彼无形恶。所以不受。菩萨通受尽未来际一切戒法。故得受之。问曰。无色何故不受。释言。有以。若是凡夫生无色界心志微细要期不成。故不发戒。若是菩萨生无色界先已成就别解脱戒。故不新发。言心处者。约就三界明受戒心。故曰心处。小乘法中受心不定。若就所求以别受心。为求人天而受戒者是欲界心。为求出道而受戒者是出世心。若就定散分别受心是欲界摄。散心受故大乘受心义亦不定。若就所求以别受心是出世摄。故地持云。菩萨律仪从于第一真实心起。菩提之心名为真实。若就定散分别受心是欲界摄。散心受故。若复通论乃至色界闻思善心亦得受之。大乘色界具闻思故。言成处者。随身所在成就。不失名为成处。小乘法中别解脱戒唯欲界成。此形俱法死时舍故。菩萨戒法三界成就。一受得已乃至菩提随身所在常成就故。戒体处者。小乘法中戒体不定。对果论之或欲界摄。或出世摄。为求人天而受戒者是欲界摄。为求解脱而受戒者是出世摄。若就定散分别戒体唯欲界摄。以此欲界散善业故。大乘法中别解脱戒义亦不定。对果论之是出世摄。菩提因故。若就定散分别戒体是欲界摄。以是欲界散善业故。若复通论色界地中闻思善心而受得者是色界摄。别解脱戒辨之麁尔。次论禅戒。于中亦四。一明身处。二明心处。三成就处。四戒体处。言身处者。毗昙禅戒欲色身生。非无色界。戒是色法。色处生故。成实大乘三界身生。何故如是。成实宗中戒是非色非心法。故无色得生。大乘无色有色心。故无色得生。言心处者。毗昙禅戒一向唯从色界心起。非余二界。彼宗欲界一向无禅。故无禅戒。戒是色法。是故不从无色心发。若依尊者瞿沙所说欲色心发。彼说欲界有禅定故。成实大乘三界心发。何故如是。若依成实欲界有其如电三昧。故发禅戒。戒是非色非心法故。无色心边亦得发之。大乘宣说。欲界地中有无量定。说龙树言。佛常住于欲界定中名无不定。声闻暂得说为电光。彼定心边得发禅戒。无色心边义在可知。言成处者。毗昙禅戒欲色成就。非无色界。有漏之法在下成上生上之时必失下故。成实大乘三界皆成。彼说禅戒三界法故。又彼宗中有漏善法生上之时不失下故。戒体处者。毗昙禅戒唯色界摄。瞿沙所说欲色界摄。成实大乘皆三界摄。依三界地禅心生故。禅戒如是。次论道戒。于中亦四。一明身处。二明心处。三成就处。四戒体处。言身处者。毗昙道戒欲色身生。成实大乘三界身生。与禅戒同。言心处者。非三界摄。若随禅本与禅戒同。言成处者。三界皆成。无漏生上不失下故。戒体处者。性出三界。若随禅本如心处说。界别如是(此四门竟)。

次就趣论。趣谓五趣。约就此处明三律仪通趣局之义。于中先明别解脱戒。毗昙法中别解脱戒人天身生。人天成就。余趣难身不生不成。成实法中出家之戒局在人道。在家之戒人天鬼畜四趣中生。四趣成就大乘戒法。人天鬼畜四趣中生五趣皆成。一受得已常成就故。次论禅戒及无漏戒。毗昙成实人天身生。人天成就。依长阿含天品之中鬼子母天亦得圣道。道必依禅。若从彼义人天及鬼三趣中生。三趣中成。大乘法中菩萨遍在五趣之中皆生皆成。此云何知。如华严经。诸龙鬼等各于法门而得自在。提谓经中诸龙鬼等闻法悟道。方等经中地狱众生遇佛光明寻诸佛所闻法悟道。故知五趣皆成。问曰。若言地狱鬼畜得圣道者。云何名难。释言。此等由佛强缘方能悟道。离佛不能故名为难。趣别如是(此五门竟)。

次就形论。形谓男女及无根等。毗昙法中别解脱戒唯在男女一形中生。余者悕望不具足。故不发律仪。成则不尔。除二形人余皆成就。若依成实出家之戒与毗昙同。在家之戒除二形人自余一切皆生皆成。大乘之戒不简二形。一切身中皆生皆成。所受通故。次论禅戒及无漏戒。小乘法中在欲界者男女身生。一切形中皆得成就。经论之中不曾说有二形人等舍此戒。故在上界者非男女身能生能成。菩萨之人一切形中皆生皆成。形别如是(此六门竟)。

次就人论。人有邪正。外道名邪内道名正。依如毗昙别解脱戒佛弟子受。非外道得。成实法中外道亦得。故彼论言外道亦以深心离恶。故受得戒。禅律仪者内外俱得。外道亦修八禅定故。无漏律仪唯佛弟子非外道得。彼住邪见无八正故。人别如是(此七门竟)。

次论得舍成就之义。先论其得。次明其舍。后辨成就。所言得者。先无今起名之为得。别解脱戒唯一受得更无余义。受中差别如三聚中具广分别。禅律仪者。依如毗昙有二种得。一者断得。断下过时得上禅戒。二者生得。从上退未生下地时得下禅戒。成实大乘唯有断得。不说生得。彼说生上不说生得。彼说生上不失下故。退生下时不名新得。无漏律仪毗昙法中有三种得。一者断得。断下过时得士道戒。二转根得。转根之时舍钝根戒得利根戒故。三者退得。证圣果时舍彼因中无漏之戒。后退果时还得本戒。成实大乘唯一断得。余皆不论。彼说转根及得果时旧法增明非舍前法别有得故。得相如是。次论舍义。先有今失名之为舍。小乘法中别解脱戒有四种舍。一不用道舍。二命终舍。三断善舍。四二形生舍。所谓男女二形生时失律仪戒。有人宣说。犯初众罪亦失禁戒。是事不然。此但污戒。不名为舍。诸经论中皆同此说。菩萨律仪有二种舍。如地持说。一退菩提心。二增上烦恼犯波罗夷。不同所以三聚章中具广分别。禅律仪戒有二种舍。一者退舍。退起下过失上禅戒。二生上时舍。有漏生上则失下故。成实大乘唯有退舍。彼说。生上不失下故无漏律仪。毗昙法中有三种舍。一者退舍。退圣道时失无漏戒。二转根舍。转根之时舍钝根戒。三得果舍。得圣果时舍彼因中无漏之戒。成实法中三舍悉无。唯入无余涅槃时舍。大乘法中缘治俱者证实时舍。真证俱者毕竟无舍。三种律仪辨之麁尔。

止观舍义八门分别(释名一 定体二 辨相三 制立四 修起次第五 约境分别六 就位分别七 就人分别八)

第一释名。止观舍者。经中亦名定慧及舍。此乃修中之差别也。修义不同。一门说三。止者外国名奢摩他。此翻名止。守心住缘离于散动。故名为止。止心不乱故复名定。观者外国名毗婆舍那。此翻名观。于法推求简择名观。观达称慧。舍者外国名忧毕叉。此翻名舍。行心平等舍离偏习。故名为舍(此一门竟)。

次辨体性。唯依毗昙义释有二。一就同时心法以论。止者正用定数为体。观者或用观数为体。或复用彼慧数为体。伺求之观观数为体。照法之观慧数为体。舍者或用舍数为体。或用定慧二数为体。舍过之舍舍数为体。定慧平等舍离偏习。名之为舍。还即用彼定慧为体。二就前后修义分别。止者正用定行为体。定数为主。诸心心法相从住缘通名为止。观者或用观行为体。观数为主。诸心心法相随伺求通名为观。或复用彼慧行为体。慧数为主。诸心心法相随照境通名为观。舍者或用舍行为体。舍数为主。诸心心法相随舍过通名为舍。或用定慧二行为体。定慧两数以为正主。诸心心法随此定慧通名为舍。若依成实义释亦二。一就同体同时法中随义分别。一心体中住义名止。照义名观。调停曰舍。不同毗昙诸数别体。二就前后修义分别。作意住缘名之为止。作止照境说名为观。作意舍相方名为舍。通皆是心。无别主伴。大乘法中义别有三。一事识中修。二妄识中修。三真识中修。事识中修与毗昙同。心数别故。妄识中修麁同毗昙。细同成实。此云何知。如马鸣说。第七识中麁细六重。根本四重心数无别。故同成实。末后两重心与数别。共心相应。故同毗昙。真识中修义别有三。一就同时同体法中随义别分。寂义名止。照义称观。离相名舍。二就同时同体法中异门相摄。止义为门。诸行随之通名为止。观义为门。诸行随之齐名为观。舍义为门。诸德随之俱名为舍。三约修义前后别分。始心住法离妄名止。正见名观。终证舍相故说为舍。体性如是。以此类余诸行齐然(此二门竟)。

次辨其相。于中两门。一通就诸行开合辨相。二别就诸行开合辨相。初通就诸行开合辨者。此之三行开合不定。总之唯一。谓闻思修三行之中修行所收。或分为二。谓止与观。如地持说。于一切法不起妄想名之为止。知第一义离言自性及知世谛无量处法说以为观。或分为三。谓止观舍。此三犹前止观所摄。止观别修分为前二。止观双修合为后一。故有三种。或分为四。如地持说。一者修止。二者修观。三者修习止观。四者乐住止观。此四犹前止观及舍三行所摄。舍中分二。初为修习终为乐住。更无别行。所言止者。于事于义系心安住。远离一切虚伪轻躁及诸忆想。是名为止。事谓世谛。义谓真谛离轻躁者。息除事中轻乱心也。离忆想者。远离理外分别想也。所言观者。于事于义忆念选择。名之为观。修止观者。于前止观常修顿修。乐止观者。于前止观以久修故不勤方便。炽然不动。随义广分修乃无量。通就诸行开合如是。次就诸行别相论之。先就止行开合辨相如涅槃说。总唯一定。或分无二。一者世间八禅事定。二者出世合理之静。或分为三。谓上中下。下谓凡夫人禅事定。中谓二乘合理之静。上者所谓诸佛菩萨离妄真定。或分为四。一者退分。二者住分。三胜进分。四决定分。此决定分涅槃名为能作大益。义如下解。或分为五。所谓凡夫声闻缘觉菩萨及佛所得三昧。又涅槃中更分五种。一无食三昧。所谓初禅。彼离揣食故曰无食。二无过三昧。亦是初禅。彼离欲恶故名无过。三身意清净一心三昧。谓第二禅。离六识中觉观之过名身意净。内净一处故曰一心。四因果俱乐。谓第三禅。彼乐胜故。五常念三昧。谓四禅乃至生非想。彼免三灾绝于四受。离出入息定心不动。故曰常念。或分为六。谓五停心及观生灭。五停如下。或分为七。谓须陀洹所得三昧。斯陀那含罗汉辟支菩萨及佛所得三昧。或分为八。于前七上加凡所得。又八解脱八禅定等亦得分八。并如下释。亦得分九。谓九次第定。根本八禅及灭尽定。转相趣入名九次第。或分为十。谓一切入。亦如下释。广则无量。次就慧行开合辨相。总唯一慧。或分为二。一是世间世俗等智。二是出世。谓无漏智亦得分三。一者般若。此翻名慧。二毗婆舍那。此翻名观。三者阇那。此翻名智。此三何异经中两释。一约人以分。言般若者。一切众生。一切凡夫同有慧数。故名般若。毗婆舍那一切圣人。此名声闻缘觉为圣。彼能观察苦无常等。故名为观。言阇那者。诸佛菩萨。彼知一切诸法差别。故名为智。二随境别。言般若者。是别想观。别知世谛。毗婆舍那是总相观。总知真谛。言阇那者。是破相观。破离有无知一实谛。亦得分四。谓四无碍四谛观等。亦得分五。谓法住智.泥洹智.愿智.无诤智.边际智等。广如下释。又复五种无量之智亦是五种。亦如下释。亦得分六。谓知生死无常苦空无我不净涅槃寂灭。亦得分七。所谓知法.知义.知时.知足.知自知众.知尊卑.亦如下释。或分为八。知生死法无常与苦.无我.不净。知涅槃法常.乐.我.净。亦得分九。知前八种及第一义。亦得分十。所谓十智义。如下释。又复十力亦是十也。或分十一。所谓十智及如实知。亦如下释。广则无量。舍中有二。一定慧双修。离于偏习名之为舍义如前二。更无别行。二住空舍相。名之为舍。义则不定。总唯一舍。或分为二。一生空观。于人平等。二法空观。于法平等。或分为三。谓三空观。或分为四。谓四空观。有法空.无法空.自法空.他法空.是其四也。广如上释。或分为五。谓空.无相.无愿.无作及无起观。如无量寿经中所说。于空理中无相可取名为无相。无愿乐心说为无愿。无果可为名为无作。无因可起故曰无起。或分为七。谓七空观。亦如上释。或分十一。观十一空。如涅槃说。或分十八。如大品说。广则无量。辨相如是(此三门竟)。

次辨制立。以何义故立此三行不增不减。解有八义。一行性不同。定数是止。慧数是观。舍数为舍。二行相不同。住缘是止。知法是观。调停是舍。三功能不同。止能息乱。观能断惑。舍能违治。四修时不同。如涅槃说。心慢修止。烦恼增强戒律羸损诸根不调。于善疑悔则宜修观。定慧不等则须修舍。又经宣说。定慧平等则宜修舍。五行门不同。如涅槃说。彼空三昧名之为止。以心住空离分别故。无愿三昧说之为观。慧观生死能断舍故。无相三昧说为舍行。证入涅槃舍众相故。六根依境不同。多门如后。今此且依一相论之。依事修止。如世八禅。住事中故。依法修观。观察诸法苦无常等名为观。故依理修舍。证空平等舍众相故。七随人不同。多门如后。今此且依一相辨之。如涅槃说。声闻缘觉定多慧少。菩萨之人慧多定少。诸佛如来定慧平等。说之为舍。八所为不同。如涅槃说。为三义故。所以修止。一为离烦恼依禅伏结。二庄严大智依禅发慧。三为得自在依禅发通。为三义故。所以修观。一为观生死果报过故依慧灭苦。二为增善法依慧离业。三为破烦恼依慧除惑。为三义故。所以修舍。一为调定慧其令平等。二为证空舍离有相。三为得中道故离有无。制立如是(此四门竟)。

次明修起次第之义。于中次第略有四阶。一制发舍。二止举舍。三止观舍。四定慧舍。此之四门通释是一。于中别分前之两阶行修方便。后二修成得法相应。前方便中有始有终。得法亦尔。故有四阶。制发舍者。方便之始对治昏觉。昏谓昏睡。觉谓八种恶觉烦恼。言八觉者。所谓欲觉.恚.害.亲里.国土.不死.族姓.轻。侮若有恶觉则便制之制心住于数息门等。昏则发之念身无常。三恶道苦。佛法欲灭。以此鞭心令去睡昏。昏觉俱离修心得中。是时名舍。止举舍者。方便之终对治沉掉。沉谓沉没。掉谓掉动。心志浊闷名之为沉。心数异缘说以为掉。掉则修止止心鼻端眉间足指。随在何处。沉则修举念身无常苦无我等。沉掉俱离修心得中。是时名舍。止观舍者。得法之始所治有三。一对爱见以明修治。四住烦恼分为爱见。初一是见。后三是爱。于此门中修止治爱所谓世俗八禅方便。修观治见所谓出世无漏方便。止观双修离于偏习。是时名舍。二对痴爱以明修治。五住烦恼分为痴爱。无明名痴。余四名爱。于此门中修止治爱。修观治痴。痴爱俱离。止观双修。是时名舍。三对痴妄以辨修治。直就无明住地之中有闇有妄。迷覆诸法名之为闇。妄有所取说以为妄。如地持说。如是如实凡愚不知是其闇也。起八妄想是其妄也。于此门中修止治妄。如地持中。佛为讪大迦旃延说。不依地等一切法想而修禅定。马鸣论中亦同此说。离一切想名为修止。修观对治痴闇之心。故地持云。于一切法不起妄想名之为止。知离言性及知无量世谛方便名之为观。双修离于偏习是时名舍。定慧舍者。得法之终更无别治。于前止观所除烦恼究竟尽处所成行德为定慧舍。修起如是(此五门竟)。

次约境界分别三行。于中义别略有三阶。一三法相对以辨三行。二两行相对以辨三行。三历就一法以辨三行。初就三法相对之中别有二门。第一约就事法及理以分三行。事者所谓阴界入等。依之修止。如世八禅。法者所谓苦无常等。依之修观。理者所谓第一义空。依之修舍。舍离众相。二约三谛以分三行。言三谛者。一是世谛谓法有相。二第一义谛谓法无相。三一实谛谓法非有非无之相。此三门中起修不定。从事入理依世修止。如世八禅。故依真修观观诸法空。从寂起用依真修止。离分别故。依世修观观诸法故。依一实谛修习舍行舍有无故。故地持中随事取者名平等观。随如取者名平等心。等犹止也。舍离有无名第一舍。上来约就三境辨行。故约二境。言二境者。一世谛法。二真谛法。通而论之于此二中不起妄想通名为止。照见二谛俱名为观。故地持中不起妄想说名为止。了知二谛同名为观。止观双修调停名舍。于中别分起行各异。若就观入依世修止依真修观。若论起用依真修止依世修观。止观双修调停名舍。次就一法以辨三行。随于何法何事之中摄止安住即名为止。照察名观。止观调停名之为舍。约境如是(此六门竟)。

次就位论。位别有五。一外凡位。二内凡位。三见道四修道位。五无学位。通而论之一一位中皆具三行。于中别分进退有三。一义分别外凡位中修世八禅。名之为止。内凡位中学观谛理。名之为观。见道已上证理平等同名为舍。第二义者内凡位中安心谛理而未能见。说之为止。故见谛前名为定净。见道位中始见谛理。名之为观。修道已去定慧调停说名为舍。第三义者见道已前同名为止。见修二道照理名观。无学位中得涅槃果舍离十相。故名为舍。位别如是(此七门竟)。

次就人论。人有五种。一是凡夫。二是声闻。三是缘觉。四是菩萨。五是如来。通而论之人人皆具止观及舍。于中别分略有三义。一凡夫之人修世八禅。但有止行。声闻缘觉观察四谛十二缘等。有其观行。菩萨及佛证法平等。有其舍行。二凡夫有止。义如前释。菩萨二乘同观法性。有其观行。佛证涅槃。有其舍行。三除凡夫直论贤圣。声闻之人住寂名止。菩萨了知差别法界。名之为观。佛得涅槃。有其舍行。止观舍义辨之粗尔。

三慧义五门分别(释名一 辨体二 就位分别三 就界分别四 就人分别五)

第一释名。言三慧者。经中或时名闻思修。或复说为闻思修慧。通释是一。于中别分义有宽狭。若当直言闻思修者。其义则宽通一切。通一切中始受行法通说为闻。于所闻法分别简择通名为慧。依法正行通说为修。若当说为闻思修慧。其义则狭局在般若。不通余行。就般若中受教名闻。生解名为闻慧。简义名思。从思得解名为思慧。进习名修。从修得智名为修慧。名义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体性。三慧皆用慧数为体。慧依法成。法有三种。一教。二义。三者行法。三藏言数是其教法。三谛之理是其义法。三乘行仪是其行法。于中别分依教起闻。依义入思。依行起修。通而论之依一一法皆具三慧。于教法中初受名闻。简择是非说以为思。成就闻持陀罗尼行说以为修。于义法中有其三种。一者世谛。二第一义谛。三一实谛。通而论之于此三谛初受名闻。简择名思。成就正智说以为修。随相别分依于世谛成就闻慧。世法可为。言教及故依第一义成就思慧。理出言外。正智思量方能及故依一实谛成就修慧。一实精微正证修行方能见故。于行法中初受名闻。简择称思。造行曰修。又复前三随教修行通名为闻。舍言趣证说以为思。得证相应说之为修。又复证相初来现心义说为闻。盖乃是其不闻闻矣。正得名思。得已上进说名为修。体性如是(此二门竟)。

次就位论。通则位位一切皆具。于中别分非无差异。异相如何。准依毗昙外凡位中初受师教说为闻慧。五停心观总别念处想心观行未得禅定修慧法故。判为思慧。煗等已上依定修行。判为修慧。又更分别五停心观依教之始。判为闻慧。总别念处背教已远观心转强。判为思慧。煗等已上依定修行。判为修慧。成实法中念处已前初受师教。随闻得解。判为闻慧。念处位中堪能自心分别简择说为思慧。煗等已上现见空理说为修慧。问曰。成实三慧如是。此三慧中解知何法。有人释言。闻慧地中以阴分生得众生空。思慧地中别观五阴坏苦无常成前生空。兼趣法空。煗等已上总观五阴行苦无常得诸法空。盖是人语不关经论。若当闻慧但解生空。法空寂闻竟在何处。若当思慧坏法以成众生空者。法空寂思复在何处。若修慧地唯解法空。生空寂修复在何处。二空之理皆藉初闻。次思后修方能悟入。而言生空但有闻慧而无修慧。法空有修而无闻思。岂非谬浪。当知闻慧具闻二空。思慧地中具见二空。修慧地中具见二空。不得偏取。大乘法中位分不定。据始为言。习种位中依教悟解成就闻慧。故华严中宣说。十住随所闻法即自开解。性种位中舍诠得义成就思慧。解行已上修习出道成就修慧。次胜以论。种性地中于出世道但可闻知。未能思量。同为闻慧。解行位中能观出道判为思慧。初地以上正行渐增。判为修慧。次上以论。习种性种直尔成就出世种子。未能方便趣入出道。三慧俱无。解行位中能起方便趣入出道。于出世法能闻能思具闻思慧。故地持中说解行地具足闻慧思慧思惟。初地已上发起正行说为修慧。极上以论。一切地前成就教行同为闻慧。初地之中始观人如判为思慧。二地已上证心转增判为修慧。位别如是(此三门竟)。

次就界论。界谓欲色无色界等。杂心中说。闻慧局在欲色两界不通无色。无色无形不能听受。是故无闻。思慧局在欲界地中上界则无。何故如是。上界报静。敛思量则与禅定修慧相应。故无思慧。问曰。上界若无思慧应无觉观。释言。上界所有觉观修慧所摄。故得有定。修慧局在色无色界。不通欲地。一切禅定修慧摄故。上界有修。欲界无定。故无修慧。瞿沙所说闻思同前。修慧一种遍通三界。彼说欲界有禅定故。成实所立闻慧如上。思慧不定。随教之思局在欲色。推义之思遍通三界。此云何知。论解觉观。麁思名觉。细思名观。彼说觉观三界皆有。明知遍通通修三界。彼说欲界有电光定。明修通下。大乘三慧并通三界。何故如是。菩萨虽在无色界中能来佛所听受正法。又得闻持陀罗尼故。具受一切诸佛教法。是故闻通。菩萨常思。是故思通。大品宣说。欲界有定。是故修通。界别如是(此四门竟)。

次就人论。人谓声闻缘觉菩萨。通而论之人人皆具。于中别分声闻之人闻教悟道成就闻慧。是故当相说为声闻。缘觉深思十二缘义成就思慧。是故当相说为缘觉。缘者是义。觉谓思也。菩萨善修俱利之道。成就修慧。是故当相说为菩萨。菩萨此翻名道众生。以修自利利他道故。三慧如是。

三种般若义

三种般若出大智论。言般若者。是外国语此翻名慧。于法观达目之为慧。慧义不同。一门说三。三名是何。一文字般若。二观照般若。三实相般若。此三种中观照一种是般若体。文字实相是般若法。法体合说故有三种。言文字者。所谓般若波罗蜜经此非般若。能诠般若故名般若。如涅槃经诠涅槃故说为涅槃。此亦如是。又此文字能生般若亦名般若。如食生命说食为命。言观照者。慧心鉴达名为观照。即此观照体是般若名观照般若。如眼是目名为眼目。于中具辨开合不定。总唯一智。或分为二。二有多门。一约境分二。谓世谛智。第一义智。世谛智者名一切种。于世法中种别智故。第一义智名一切智。以知一切诸法如故。二真妄分别。六七识中缘照分别是其妄智。第八识中体照之慧是其真智。是义云何。如来藏中恒沙佛法集成心事。是心性净而为客尘烦恼所染相似不净。后息妄染净相始显。始显净识普照法界说为真智。三大小分二。方便观解缘别彼此。不能灭想普照一切。名之为小。故龙树云。十八空观名小智慧。灭观般若绝其缘想而能普照一切法界。名之为大。故龙树言。般若波罗蜜是大智慧。或分为三。三有多门。一观入分三。谓闻思修。二约境分三。谓世谛智第一义智及一实谛智。三随义分三。谓清净智一切智无碍智。义如后释。四随人分三。一一切智二乘所得。二道种智菩萨所得。三一切种智如来所得。亦如后释。五随识分三。一事识中分别之智。二妄识中分别之智。三真识中分别智。或分为四。谓闻思修证。或分为五。一闻。二思。三修。四报生识智。变易圣人报无漏心生便见法名报生智。此四是妄。五是证智。谓真识中无分别慧。或分十一。所谓十智及如实智。此义如后十一智中具广分别。广则无量。问曰。此之观照般若体性云何。如龙树辨。人说不同。凡有六种。第一家说唯有漏慧是般若体。何故如是。如小乘中佛道树下方断烦恼。自斯已前所修智慧皆名般若。故知有漏。第二家说。无漏圣慧是般若体。有漏则非。见理之心名般若故。如此说者小乘法中佛最后身所修无漏方便是般若。已前悉非。第三家说。从初发心至坐道树所修智慧莫问有漏及与无漏悉是般若。至佛转名萨波若智。如此说者般若在因不通于果。第四家说。菩萨所修一切智慧通名有漏通名无漏悉是般若。论自释言。以观涅槃行佛道故通名无漏。未断结尽通名有漏。第五家说。菩萨慧中无漏无为不可覩见。无对常智是般若体。无常缘智一切悉非。第六家说。般若之体不可取得。非有非无非常非无常。非空非实非阴界入。非有非无无生无灭无取无舍。犹如火炎不可甞触触则烧人。般若如是。不可取执。取皆破遣。向前所取一切悉非。问曰。此门与前第五有何差别。释言。向前第五门者从缘方便修。生真智为般若体。此说无始佛性真心从缘修显。得证通望从来体外毕竟无缘。缘既不有真亦亡对。绝对真心说为菩萨般若正体。余者悉非。问曰。此六何者为是。论有两判。一言皆是如诸比丘各说彼此中间之义。佛言。皆是。此亦如是。一言。第六所说者是。前五皆非般若正体。故说为非。观照如是。言实相者。是前观照所知境界。诸法体实名之为实。实之体状目之为相。何者是乎。开合不定。总为一实。或分为二。如地持说。一事法性世谛实也。二实法性真谛实也。或分为三。如涅槃说。一者世谛。二第一义谛。三一实谛。或分为四。一者事实阴界入等。二者法实苦无常等。三者理实空无我义。四者性实佛性真法。又地持说四真实义亦是四实。一世间所知。二学所知。三烦恼障净所行处法。四智障净所行处法。如上广辨。此诸法中通而论之皆是实相。于中别分唯第一义名实相耳。此之实相体非般若。能生般若故名般若。如色香等体非是欲。能生欲心说为五欲。问曰。圣智非直知实亦知虚妄。何故所知唯名实相。释言。圣人如法而知。知实知虚皆称前法。故通名实。又知实时达本无妄。故唯言实。问曰。观照即是般若。此之三种俱名般若。何故不得通名观照。释言。亦得但彼论中为辨般若文字观照实相别之。是故一种偏名观照。若复就彼观照门中以辨其义。亦得说为三种观照。一文字观照。二般若观照。三实相观照。义既均齐。不得偏取。三种般若辨之略尔。

三智义两门分别(辨相一 就人分别二)

第一辨相。言三智者。一道种智。二一切智。三一切种智。此之三种出大智论。道种智者。于一切道种别而知名道种智。又知一切化众生道名道种智。所知云何。如彼论中增数广辨。或说一道。所谓趣向涅槃之道。或分为二。二有多门。谓善与恶。世及出世。有漏无漏见之与修。有学无学无碍解脱向果得果。如是无量不可具辨。或分为三。三亦多门。谓三恶道及三善道人天涅槃三乘之道。戒定智慧见修无学止观及舍。如是无量。或分为四。四有多门。所谓凡夫三乘之道。声闻缘觉菩萨佛道。四念四勤四如意等。如是无量。或分为五。五亦多门。所谓五趣五度观门。凡夫二乘菩萨佛道。如是无量。或六或七乃至八万四千道法。知如是等道法差别名道种智。彼一切智与一切种智有何差别。通释是一。于中别分凡有六种。一总别分别。总相知法名一切智。别相知法名一切种。如知苦谛是一切智。分别是苦有无量种名一切种。如是一切。二通别分别。知苦无常空无我等诸法通相名一切智。知五明等诸法别相名一切种智。三空有分别。知诸法空名一切智。知其种种世谛诸法名一切种。四广略分别。略知诸法名一切智。广知诸法名一切种智。如知分段因果对治名一切智。分段变易因果对治一分皆知名一切种智。亦如有人知一世界事名一切智。知于一切世界中事名一切种智。如是一切。五大小分别。小乘之智名一切智。大乘之智名一切种。问曰。向前道种智中知法已尽。何须别说一切智及一切种智。释言。向前道种智者直知道法。自余一切五明处等空无我等第一义法非彼所知。是以更明(此一门竟)。

次就人论。人谓声闻菩萨及佛。约就此人辨义有四。一随人别分。如论中说。声闻之人有一切智。以能总相知诸法故。又复声闻但能通相知于诸法不能别知。又复但能略知诸法不能广知。是故说彼有一切智。菩萨之人有道种智。能知一切差别道法化众生故。诸佛有其一切种智。以能别相广知法故。二简胜异劣。于此门中下不兼上。上得兼下。以是义故声闻唯得有一分智无余二种。菩萨之人有道种智兼一切智无一切种。诸佛如来具足三智。三简大异小。佛菩萨大。声闻是小。小中单直有一切智。大中不尔。佛与菩萨兼具三智。四就实通论声闻之人小分具三菩萨渐胜。诸佛并极。三智如是。

三量智义三门分别(释名义一 辨相二 就位分别三)

第一释名。三量之义出于相续解脱经中。慧心取法各有分限。故名为量。量别不同。一门说三。一是现量。二是比量。三是教量。地持成实亦有此相。地持说言。现智比智及从师同闻。成实论言。见闻及比犹此三矣。言现量者。现知诸法名为现量。又知现法亦名为现。于中分别有其二种。一者知事。二者知理。言知事者。随在何时何处法中不因比度。不藉他言而能知者同名现量。事相麁近随在何时何处之中能现知故。言知理者毗昙法中就处分别。知欲界法名之为现。以何义故。知欲界法偏名为现。毗婆沙云。得正决定必在欲界。要先见于欲界苦等后见上界。良以欲界法麁易见故先见之。先见分了。故偏名现。上界不尔。故知上界不名为现。又复行者于欲界苦有二现见。一离欲现见。以离欲道现照知故。二自身现见。欲界之苦身现觉故。于上界苦但有一种。离欲现见。身不在彼。不觉知故。如两担物。一则自担。二使人担。于自所担有二现见。一知是物。二知轻重。知欲界苦其状似此。于他所担但有一种知物。现见不知轻重。上界如是。以知欲界其二现故偏名为现。上界唯一。故不名现。成实法中约时分别。彼现有二。一据修始。见谛已前现在时中观假无性。名之为现。二据修成。见谛已上三世法中现见空理。同名为现。大乘通就时处分别。义释有四。一据修始。唯于欲界现在法中见诸法如。名为现量。欲界现法易观察故。二者修次。或于欲界见三世如。或于三界见现在如。同名现量。三者修成。于自分中现见三世一切法如。悉名现量。四据修息。到菩提时现见三世一切诸法。皆名现量。不简自分他分之别。故地持言。诸佛如来于一切法现知见觉。现量如是。言比量者。譬度知法。名之为比。于中分别亦有二种。一者知事。二者知理。言知事者。随在何时何处法中比度而知悉名比量。言知理者。毗昙法中约处分别。知上二界四谛之理名为比量。成实法中约时分别。见谛已前过未法中观假无性名为比量。大乘通就时处分别。义释有三。一据修始。以彼欲界现在法如比知他界他世法如名为比量。二据修次。或以欲界三世法如比上二界。或以三界现在法如比知过未名为比量。三据修成。以自分中所知三界三世法如。比他分中未所见处三界三世一切法如。名为比量。以何义故不说修息。到菩提时无复比故。然此比量经中亦名譬喻量也。通释是一。于中分别同类相比名为比量。异类相比名譬喻量。言教量者。有法玄绝自力不知藉教以通名为教量。于中分别亦有二种。一者知事。二者知理。于世谛中藉教知者名为知事。二谛理中藉教知者名为知理。此之教量法中亦名信言量也。通释是一。于中分别法隣自分藉言入者名信言量。法大玄绝依教知者名为教量。有人就此分量为四。现量为一。比量为二。教量为三。信言为四。此亦无伤。但非经论。名义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其相。现量可知。比量有三。一同类相比。相似之法以此比余。如百论中。义别有三。一者如残。如人海中取一滴水甞之知醎则知余者一切皆醎。亦如有人于一法中见苦无常空无我等知余皆尔。如是一切。二者如本。如人先曾见火有烟后见余烟必知有火。亦如有人曾见诸法无常故苦后见法苦必知无常。如是一切。三共相比知。如似人见从东至西人有行动类天上日从东至西当知亦动。亦如有人见色生灭色性无常后见其余想受行等有生灭故性亦无常。如是一切。此三合为同类比也。二以劣比胜。如国无金用鍮比之。亦如经中以世虚空不生不灭比况佛性。如是一切。三以胜比劣。如国无鍮将金比之。亦如经中以大涅槃非有非无譬王杀罪。如是一切。此后两门通释。亦是共相比也。少分同故。比量如是。次辨教量。义别有三。一异时法。藉教以知。如过未法不现见故因说方知。二异处法。藉教以知。如他方事不现见故因说乃知。三者同时同处之法。藉教以知。如说身中如来性等。教量如是。此教量中所知不定。或深胜法藉教方知如彼佛性涅槃道等。或中间法藉教方知如苦集等。或麁浅法藉教方知如世间中难识事等(此二门竟)。

次就位别位。谓习种性种解行十地佛地。于此位中辨义有三。一开始合终。习种为一。性种为二。解行已上合为第三。同观如故。于此门中或以三位共望一法以辨三量。所谓望于解行已上所观之法。习种望彼是其教量。在彼玄绝。藉教知故。性种望彼是其比量。位分相隣可比知故。解行已上望自所得是其现量。现证知故。或以一位别望三法以辨三量。习种还望自所证法是其现量。现证知故。望性种地所证之法是其比量。位分相隣可比知故。望解行上所证之法是其教量。法玄绝故。向前门中教浅现深。于此门中现浅教深。或以三位别望三法。向前三位自望所得皆是现量。是则现量是通深浅。二开中间以合初后。如地持说。习种性种合之为一。种子同故。解行为二。初地已上合为第三。同证如故。于此门中亦得三位共望一法。望初地上所证之法。种性位中是其教量。解行比量地上现量。亦得一位别望三法。亦得三位别望三法。类上可知。三合始开终。种性解行合之为一。信地同故。十地为二。佛地为三。于此门中亦得三位共望一法。望佛所证地前名教。相去玄绝。信教知故。地上名比。以自所得上比佛故。佛地名现。现证性故亦得一位别望三法。地前还望地前之法是其现量。望地上法是其比量。望佛所得是其教量。以玄绝故亦得三位。别望三法皆是现量。同现见故。三量如是。

同相三道义两门分别(释名一 辨体二)

第一释名。同相三道出地经论。名字是何。一是证道。二是助道。三不住道。言证道者。证是知得契会之义。心冥实性亡于分别契会平等。名之为证。言助道者。助是扶佐资顺之义。诸度等行迭相扶佐资顺菩提。故名助。言不住者。是离着之义。巧慧双游行无偏在。故曰不住。此三通论皆依法成。俱应名证。同能资果。并应名助。超凡异圣。齐名不住。为别三门。隐显异名等别三门。随显受目。证据心体。心净照明得法义显。故偏名证。所证如中无果可资。故不名助。染净相泯不住义隐。故不名不住。助是行修资顺义强。故偏名助。见果可求证如义隐。故不名证。背有求出不。不住义微。故不名不住。不住巧慧离着义显。故偏名不住。染净俱游证如义隐。故不名证。染净双随不偏求出。非专向果。故不名助。此之三种诸地通有。名之为同。同行体状目之为相。盖是体相非标相也。同行虚通目之为通。问曰。此三名为同相。见修无功名为别相。此证助等有别相不。见修等中有同相不。释言。亦有。何者是乎。如地经中三地已还名为世间。未能证法。所修诸行远资出世判为助道。第四地中初入出世。内证法明判为证道。五地已上得出世间后能随世名不住道。故地经中五地已上方始宣说不住道胜。此即是其证等别相。菩萨见解无地不有。行修亦然。无功用义亦该始终。故地论言。从初地来随分所行舍功用故不名染行。此即是其见等同相。若尔俱齐。何故证等偏名同相。见修无功偏名别相。释曰。此言隐显故尔。等是隐显何故证等偏名同相。此据成德。通有义显。故偏名同。何故见等偏名别者。此据修相。从解起修修熟舍功。阶别相显。故偏名别。何故证等偏据成德。何故见等偏是修相。释言。同相三道之中证行为首。助与不住依证而说。故是成德。别相三中见道为首。从见起修。修过前见。修心久纯方成无功。无功过修。渐次相起故说为修。修相阶渐。故名别相。成德同时。故名同相。名义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体相。通说皆用真心为体。于中别分非无差异。异相如何。证道体者是真识心。是心体中具足一切恒沙佛法。所谓法界常乐我净智慧三昧解脱等法。将心摄法无出一心。随法分心心有法界微尘等别。心于彼法同体照明净无闇障。性虽常净而为妄染相似不净。后修对治息除染累。本隐净心显成令德。始显净德如甘心性内照法界。故说为证。盖乃自然无分别照非缘照也。助道体者。所谓有作六波罗蜜。是义云何。向修对治显证之时备修法界一切诸行。行熏真心故令心中真德集起说为助道。不住体者。略有三种。一就观解以明不住。二据行修。三就果德。言观解者。菩萨观法非有非无。见非有故不着有边。见非无故不着无边。于有于无不偏住着。故名不住。言行修者。义别有三。一证相对助以明不住证行寂灭。助行起作。助而常证不偏住作。证而常助不偏住寂。寂作俱游不偏住着故名不住。二偏就证以明不住。证实平等无法可住。故名不住。故地论中名如行道为不住道。三偏就助以明不住。于中有三。一自利利他二行分别。菩萨善修自利行故不住凡夫。修利他故不住二乘。故名不住。二就自行福智以明。福随有生。智依无成。以修福故不住于无。以修智故不着于有。故名不住。三应就诸行以明不住。如一施中不见施者受者财物及与果报不着于有。常依三事而行布施不住于无。故名不住。如施既然。诸行齐尔。此后三门合为助中不住之义。前就证助以明不住。次偏就证后偏就助。合为第二行修不住。第三门中言就果德明不住者。谓佛如来得大涅槃不舍世间。得涅槃故不住生死有为法中。不舍世故不住寂灭无为法中。故名不住。同相三道辨之麁尔。

别相三道义三门分别(释名一 定位二 辨相三)

别相三道出地经论。亦得名为位别三道。名字是何。一见。二修。三无功用。初言见者。慧心推求明白名见。进习名修。修心久纯任运上昇息于缘务名无功用。此之三种诸地不同。名之为别。别行体状目之为相。即此三行虚通名道。此三分异。是故亦名位别三道。名字如是(此一门竟)。

次定位分。据实通论。一切位中皆具此三。随相别分局在出世。出世有二。一初地已上名为出世。二随地相四地已上方名出世。就初门中大位开分初地见道。故地论言。诸见缚者于初地中见道时断。二地已上乃至七地是其修道。八地已上名无功用。以实细分见有二种。一者缘见。在解行终心。故地持言。诸见缚者解行时断。二者证见。在初地始心。修道亦二。一者习修。在初地满心。故地持中宣说初地以为净心及初修慧行也。二者正修。在二地已上。无功用中亦有二种。一习无功用在七地中。故地经中宣说。七地修无功用。二成无功用。八地已上与无生忍。其义相似。始习无生在七地中。成就无生在八地上。初门如是。第二门中大位开分。第四地中初入出世名为见道。故仁王中名第四地为须陀洹。又地经云。身见为首。我人众生阴界诸入我慢所起出没等事第四地中皆悉远离。五地已上判为修道。八地已上名无功用。以实细分见有二种。一者习见在三地终心。观一切法不生不灭因缘而有。二者成见在四地中。正见诸法不生不灭。修亦有二。一者习修在四地终心。方便行中发勤精进。二者正修在五地上。无功用中二种如上。然经论中地位开合进退非一。或开前合后。或开后合前。或开中间以合前后。今据一门且分此三。位别如是(此二门竟)。

次辨其相。见有二种。一者习见。谓解行中学观如理。二者成见。谓初地中真观现前。成中有二。一者自分。始入初地于自所证无我法中证照分明。二者胜进。谓初地中于二地上行修得失善观分明如初地中发趣果等。修道亦二。一者习修。谓初地中发诸大愿修行戒等。二者正修。谓二地上修行戒等。正中有二。一渐次修。二者顿修。言渐修者。谓二地上乃至六地五行胜进。言五行者。如地持说。二地修戒。三地习定。四五六地修习智慧。慧有三种。一道品相应慧。四地所修。二二谛相应慧。五地所习。三缘起相应慧。六地所学。以此通前合为五行。此五渐生名渐次修。言顿修者。谓第七地于念念中顿起一切菩提分法。无功用中亦有二种。一习无功用。在七地中。故论说言。七地修习无功用也。二者成熟。在八地上。成中亦二。一者自分。谓八地中报行成熟。二者胜进。谓八地上法流水中诸佛劝发自然趣向无上菩提。是胜进中诸行备起。今随地相略分三种。一八地中净土化生成就身业。二九地中辨才益物成就口业。三十地中得深智行成就意业。别相三道辨之麁尔。

三种住义两门分别(释名一 辨相二)

三种住义出持地论。大智论中亦具分别。依处名住。住义不同。一门说三。三名是何。一是圣住。二是梵住。三是天住。言圣住者。会正之解名之为圣。圣为人依。故名圣住。亦可圣者是其圣人。圣所依处名为圣住。言梵住者。净行名梵。梵为人依。名为梵住。亦圣人离欲名梵。梵所居处名为梵住。言天住者。八禅天法。故名为天。天为人依。名为天住。亦可圣人是其净天。天所居处名为天住。问曰。何故不说人住鬼畜住等。释言。通说理亦无伤。以非胜故是中不论。名义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其相。开合不定。总之为一。谓七无上中一住无上。或分为二。一是世间。二是出世。梵住天住是其世间。圣住一种是其出世。或分为三。三名如向。于中辨释略有三义。一就果分别。如大智论说。欲界六天名为天住。色无色天名为梵住。以离欲故。涅槃圣法名为圣住。二就因分别。亦如大智论说。布施持戒礼拜等善名为天住。能得欲界六天果故。四禅四空四无量等名为梵住。能得上界梵世界故。此色无色通名为梵。三三昧等名为圣住。三就行分别。如地持说。八禅地定名为天住。其所依故。四无量心名为梵住。以此四行于一切生离过净故。彼三三昧灭尽正受名为圣住。唯是圣人所依止故。此后三住涅槃名为三行窟宅。犹是住处义也。或分为四。如大智论说。于前三上加一住合为四也。如彼论说。首楞严等无量三昧。及佛十力四无所畏不共法等。一切佛法通名佛住。或分十六。彼天住中有八禅定。即以为八。梵中有其四无量心。通前十二。圣住有四。谓三三昧灭尽正受。通前十六。如地持说。此十六中四无上住如来多住天住之中住第四禅。以下三禅慧多定少。上之四空定多慧少。定慧不均。用不称心故不多住。唯第四禅定慧均等作用称心。是以多住。是故如来最初成道及般涅槃。皆依四禅梵住之中多住。大悲如来常念有苦众生。大悲能拔。是故多住。圣中多住空三昧门及灭尽正受。以空三昧离相中胜灭尽正受寂止极。是故多住。随义广分住乃无量。今据一门且论三种。三住如是。

大乘义章卷第十(终)

 

上篇:大乘义章

下篇:三论玄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诸宗部目录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

洞山大师语录序 东西道邈。二三亲传。传也已渐。真间...

三圣圆融观门

三圣圆融观门 沙门澄观述 夫上圣观人设教,言不虚陈,...

净土神珠

净土神珠 幽溪传法后裔 古昆 集 净土神珠者何。现前...

游心安乐道

游心安乐道 释元晓撰 游心安乐,略开七门:初、述教起...

【注音版】佛说宿命智陀罗尼经

佛说宿命智陀罗尼经...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一名伽耶山顶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

佛说阿罗汉具德经

佛说阿罗汉具德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

佛说清净心经

佛说清净心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

法演禅师语录

法演禅师语录卷上 舒州白云山海会演和尚初住四面山语...

大楼炭经

大楼炭经卷第一 西晋沙门法立共法炬译 阎浮利品第一...

天请问经

天请问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 一时...

【注音版】佛说咒目经

佛说咒目经...

大方广普贤所说经

大方广普贤所说经一卷 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 如是我闻...

回向之义,大矣哉

【原文】 回向者,以己所修念诵种种各功德,若任所作,...

从此这个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

这是真实的故事,发生在许多年以前。 那时候,枪杀、乱...

光明皇后

一千多年前,日本有一座古城,城主的小公主长得非常美...

句句消归自心

祖师们常常教诲我们,要做到句句消归自心,如说修行。...

中西医预防禽流感的方法

西医: 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

净土法门是权法还是实法

【原文】 客曰:弟子昔日闻言,净土法门,全属小乘。极...

如何分辨魔障与业障

魔障与业障,如何分辨呢? 第一、如果某些异常状况忽然...

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

突破障碍将学佛融入生活当中

末法众生障深慧浅,这个障有外障、有内障,我们先看外...

贪婪的代价

一位古董商有一次在一处僻静的穷山村里,发现了一个老...

跨越心灵的栅栏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从战俘营逃出来的人,战后去拜...

这种满愿不是好事

好多人请了占察轮,不知道怎么用。最重要的是相应,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