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虚空无为具足三个特性

净界法师  2014/08/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虚空无为具足三个特性

在憨山大师的《百法》批注中,他的意思是说:第一个虚空无为是总相,第二、三、四、五、六是别相。

虚空无为者:非色非心,离诸障碍,无可造作,故名无为。这里的虚空是一个譬喻,以虚空来作譬喻。这虚空无为具足三个特性:

一、非色非心:无为它不是色法,所谓色法是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境界。禅宗有一句话说:觅即知君不可见,不离当处常湛然。是说我们想要找出真如这种无为的境界啊,觅即知君不可见,你用眼睛去看、耳朵去听,找不到的,它不是色法、不是见闻觉知所能够攀缘的境界,你的见闻觉知不能够达到第一义谛的境界,不可以,所以说觅即知君不可见。但它也不是断灭的,不离当处常湛然,无论你是凡夫或是圣人,这个无为法都是存在的,湛然就是很光明、很明显的现前。它不是色法,不是见闻觉知所能够明了的境界,但也不是心法,不是八识心王以及它相应的心所,八识心王跟心所都有能、所,无为法的境界没有能、所,二者不同。这是无为法的第一个特色非色、非心─不是色法、也不是心法。

二、离诸障碍:凡夫的色心诸法,有三种障碍:烦恼障、业障、报障。烦恼活动的时候─烦躁扰动会恼害身心,所以说是障碍。其次是业障,如果造的罪业太重,这些恶的业力也会障碍你,你想往生极乐世界不可能,你想往生到天上也不可能,如绳系缚,使令你不得自在。第三报障,果报体也是一种障碍,我们在三界得一个果报,就一定要受老、病、死的折磨,当你生病的时候就痛苦了,就一定要去看医生。在无为的境界里,没有这三种障碍,所说离诸障碍,没有烦恼、业力、果报的障碍。

三、无可造作:无为法,它是没有造作的相貌,它不造善业、也不造恶业。

这三种特性:非色非心,离诸障碍,无可造作,故名无为。先把无为法做一个拢总解释,它的总相是这样的。那么以虚空来作譬喻,因为虚空就是非色非心,离诸障碍,无可造作。像《楞严经》上说,一座很大的山,你把这座山挖了一个大洞,虚空也不会增加;你说我挖得愈多、空的地方愈多?不是的,山增高了,虚空也不减少,山减少了,虚空也不增加,虚空有这种无障碍的境界,因此把它比喻作无为法。

再补充说明:佛陀在《般若心经》中,解释一切法的空相─无为空性,说出了几个相貌: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一切法毕竟空,没有生灭相─不生不灭,没有生起、也没有消失。不垢不净─造罪业,不会染污它,造善法,也不会让它更清净。不增不减─它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凡夫的境界,真如不会减少,成就佛道,真如一点也不增加。世法的增减、染净、生灭,这些相貌都没有,我们愿意不愿意承认是一回事,它的本来相貌就是这样。所以才说无可造作,故名无为。它无形无相,不会有生起、变化,或者消失的相貌。

这里用虚空来比喻很恰当,虚空就是这样,不管你在虚空中怎么造作,盖了十栋房子,虚空也不减少,你把房子拆掉了,虚空也不增加,就是这种境界──离诸障碍,无可造作,故名无为。

这一段总相,先把无为作一个拢总说明,以下各别解释无为差别相貌。下面五个别相,分成二类:第一是择灭无为,第二是非择灭无为。这也是无为的二大相貌,一个是因为择灭而显现,一个是非择灭而显现。
所谓择就是智慧,也就是抉择─般若波罗蜜的智慧,灭是指无为法。为什么用灭呢?就像火燃烧得很炽盛,火有时候变大、有时候变小,把这个火熄灭了,而得寂静的状态,叫作灭。这种寂静─灭的出现,有二种因缘:第一个是因为智慧的拣择─我空法空的智慧,另一种不是智慧所成就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障碍还是考验?就看你怎么去想像

唯识学的观法,它有三个次第,我们简单讲一下: 第一个...

身体不是「我」,那「我」在哪里啊

如果我们诸位道友害病也好,或者受到伤害、感觉到痛,...

增长业与不增长业

我们看到业果的相续跟不相续的两种因缘,接下来我们来...

三界万法种种境缘,实无心识外之别物

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二语,人能言之,触境逢缘,仍被境...

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今天大家要求讲《心经》,因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

玄奘大师译《大般若经》及圆寂事

东国重于般若,前代虽翻不能周备,众人更请委翻。然般...

「遍计执」是怎么安立的呢

这个「遍计执」是怎么安立的呢?「遍计执」它也是有一...

宏海法师:心经·可以静心也

第一讲 心经之心 阿弥陀佛,各位吉祥。在现今我们这个...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学佛修行人应有的心态

蕅益大师开示曰: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

把生命主宰权放弃,轮回就拿你没办法

我执它的引起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这个我执的情况有...

修行不是为了得到,而是为了放下

快乐不是我们的归宿,痛苦不是我们的归宿,内心的平静...

以四力成就作意:境界力,忆念力,希望力,串习力

如理作意非常重要,什么因缘会决定我们如理作意呢?《...

【佛教词典】尼抵

(杂语)Nidhi(Pra?idhāna),译曰愿。可洪音义二曰...

【佛教词典】阿般提

(地名)Avanti,又作阿般地,阿盘提,頞饭底,阿和檀...

【推荐】不了解生命,我们就得不到生命

有许多人问:慧律法师师你有什么神通吗? 我说:没有,...

佛说宿殃掷石出血之因缘

世尊于阿耨大泉说法时,在场的五百位比丘除却阿难尊者...

苦乐勿忘念佛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谓心平,就是心清净,心清...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印光大师说:道德仁义,乃吾人本具性德;因果报应,实...

不要求因果的回报,因为真如会回报你

圆顿止观为什么对大乘善根薄弱的人没有用?就是说,圆...

正念让我们真正地活着

三十年前,我还是慈孝寺的沙弥,那时,洗碗可不是件惬...

为别人留一条路

一个村庄坐落在沙漠地带,村人赶集必须穿过那片气候无...

无明虽然颠倒,觉性依然不动

【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整部《楞严经》都是在讲这八个...

心中有一个【高度】束缚着自己

有这样一个实验:往一个玻璃杯中放进一只跳蚤,同时在...

西方极乐净土是真的存在吗

问: 西方极乐净土是真的存在吗?只有修得正果才能看...

就算有神通也要求生极乐世界

摩诃目犍连属于神通第一,在佛的弟子当中他示现的神通...

圣严法师《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问: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句话似乎用在禅修居多,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