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

2015/08/21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人类所有的痛苦皆来自于执着。六根对六尘,生心是不清净心,原因就在于里面有情执。情就是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执是执着,生情执,才是凡夫。

《楞严经》上佛讲,情多的人往下堕落,想多的人往上超升。多少人因为一念情执而自我戕害,多少人因为一念情执而酿成悲剧。《地藏菩萨本愿经》上说:"以导执情。"情执是迷,需要疏导。可以是自己的开悟,也可以借助别人的开导,但重要的还在于自己。

一个女人,丈夫过世了,她悲痛地来见老法师,寻求慰藉。老法师对这悲啼的妇人说:"我很难过你失去了丈夫,但这是所有众生必走之路,不要太伤心,不如好好观修死亡与无常的无可避免性,那么快乐将会自你眼前的不幸中升起。"

然而,这位悲啼的妇人仍不停地哭泣并扯着头发。老法师接着说:"你听我说,老是想着你丈夫之死是没有用的,不要一直想着它。现在你不妨泪如雨下,但请记住,这个经验很快就会过去,正如其他所有的事情一样。如果你不停地想着它,你将会继续受折磨。我活这么老了,我的建议是不要将每一件事都挂在心上!"

听了这番话语,悲啼的妇人立刻舒缓悲痛之情,道谢转身回家去了。她按照传统方式守丧,却不过度哀伤与绝望。依照老法师在她最悲痛的时候所建议的方式思维,她在德行与见地上大大增长,而且在精神修行上也进步非凡。

百丈怀海禅师说:"从人至佛是圣情执,从人至地狱是凡情执。只如今但于凡圣二境有染爱心,是名有情无佛性;只如今但于凡圣二境及一切有无诸法都无取舍心,亦无无取舍知解,是名无情有佛性。"所谓"有情无佛性"是说,因有情执,有分别,有取舍,就无佛性;所谓"无情有佛性"是说,因无情执、无分别、无取舍,就有佛性。我们要认清万事无常与非真本质,别把每一件事都执记在心。

李商隐诗云:"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执于情的人,总是看不透,纵是曾深深地伤过,在某个特殊的时候那伤处仍会隐隐地疼。执于情的人,似为情而生,未赎还得足够完整,总也还要痴痴地探寻前尘留下的旧梦。人为情所困,为情所累,为情所伤。情淡淡的,无色无味,直叫人生死相许。

人生有太多的无奈,活着得兼顾亲情、友情、爱情,想情情温暖美满。死了抛洒分泪、离泪、别泪,让泪泪难舍难分。人生在世,何苦这样让自己老过不去啊。很多人终于明白了,只是这"明白"二字里有心的付出和血的代价。为情所累将半世之久,不能自拔也不能解脱!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楞严经》云:"情重斯幽,想明斯聪。 "情执越来越淡泊,智慧就大为增上。众生皆有佛性,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放下情执,就会走上一条人生的光明正道。

情最麻烦的是"执",只要不执着就行了。断情执,断的不是情,是妄念。真情是万物生生之本啊,断念才是真啊。摆脱情执,便能重获自由。摆脱情执,培养一种智慧的人生态度,是人生至关重要的事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学了佛之后,烦恼渐渐就轻了

因为信佛,从佛的教化当中得到一些利益,得到一些好处...

保持知足常乐的态度

谈到人生,应该从两方面来讲,一个是人的生活,一个是...

福业与波罗密有什么差别

问: 请问尊者,什么是福业?什么是波罗密?它们两者...

如何根治烦恼习气

在凡夫地,谁无烦恼。须于平时预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缘...

放掉无谓的固执

有两个贫苦的樵夫靠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他们在山里...

真正的高贵

三个人喝同一口井水,一个人用金杯玉盏盛着喝,一个人...

我们为什么会有忧愁恐惧

我们学佛的人就是要把世间人所迷了的、颠倒了的事给颠...

「不舍一法,不受一尘」该如何理解

问: 师父慈悲,弟子心中不明经义,「佛氏门中不舍一...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禅宗的无味之味

参禅这个修行方法我个人认为是佛教诸多法门中最奇特的...

真正障碍往生的是带有执着性的妄想

诸位要知道在我们八识当中分成三类,第八识第七识跟前...

往生之要关,念佛之妙诀,就在此字

示施圣藏居士 我佛教化众生。虽法门无量。要而言之。先...

【推荐】外境都是你自己变现,自己去攀缘它的

蕅益大师的《相宗八要》里面提到:其实我们一念心性是...

【佛教词典】大悲阐提

(术语)此为第二种之通名。以大悲誓愿,欲度尽一切众...

【佛教词典】三种相

1、标相、形相、体相。标相者,如见烟便知道是火是;形...

【视频】梦参老和尚《略说普贤意念供养》

梦参老和尚《略说普贤意念供养》

【视频】净界法师《法华经的核心思想》

净界法师《法华经的核心思想》

【视频】净界法师《总观极乐世界依报庄严》

净界法师《总观极乐世界依报庄严》

四个次第引导你离苦得乐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生活是安乐的,但是如何能够安乐而...

尘情淡然心,矢志西方人

清代万缘法师。俗姓乔,湖州长兴人。平日为人愚昧迟钝...

不爱一人,何以百万

印度的德兰修女建立临终关怀院的初期,曾有位官员专门...

怡山发愿文

炉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

对面不识佛菩萨

以前中国有个杜顺和尚,他收了一个徒弟,这个徒弟跟著...

缘聚则生,缘灭则散

过去,佛陀住在维耶罗国(或译堕舍罗国)一处称为乐音...

正德法师:我是如何下决心做和尚的

在做了多年居士以后,于1999年我正式剃度出家。出家源...

做了好事被人骂,还要很高兴

阴德就是说你自己默默地修行,默默地帮人家,不用宣传...

成佛之道的两个阶位

智者大师把整个成佛之道简单地判作两个阶位:一个是般...

第六意识的病根

我们的心─了别外境主要是前六识,这当中前五识是明了...

拜佛含蕴深奥医学原理

我还有一点经验也许可以提供给您们参考一下,也许在病...

处理和化解烦恼的方法

古代禅师提到对治烦恼时,常用断和转这两个字。我们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