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因无缘苦果不生,带业往生的最低标准

净界法师  2015/12/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因无缘苦果不生,带业往生的最低标准

圆瑛老法师在十习因这段文,讲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大家要注意──

他说:十习因每一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的,但是站在净土宗─带业往生的角度,他提出一个重要的思考模式,这是合乎唯识学的。圆瑛老法师说:什么叫带业往生呢?

有因无缘,苦果不生这八个字。

什么叫做因呢?就是我们过去累积的种子,我们没办法去控制过去,所以当我们觉悟的时候,我们对于过去,只有概括承受,你不可能回到过去去忏悔,忏悔只能够忏悔现在,过去都已经累积了这么多的种子,因是不能改变的,从唯识的思考,的确是这样。

但是改变在缘,你要注意你的现行─你不能让它增长广大;你从缘来断,它就不能得果报,所以苦果不生。

有因无缘,苦果不生这是净土宗带业往生的最低标准,这个思想跟唯识学是相合的。

唯识学它提出业有两种:一个叫增长业,一个叫不增长业。我现在问大家关于业果的问题──比方说:

一、某甲:某甲去做一个罪业的事情,他第一天造一次,第二天造两次,第三天造三次,第七天造七次,他造业是不断增加的,这是某甲。

二、某乙:他第一天造了七个罪业,第二天造六次,第三天造五次,第七天造一次,这是某乙。两个人造罪的次数完全一样,你们看哪一个业比较重?某甲?某乙?

…对啦!某甲比较重!为什么?因为他在造增长业,某乙在造不增长业,因为他开始在抗拒了。

诸位要知道:业的可怕就是你放纵它;一旦放纵,它就有气势,你绝对不能让业的气势增长起来!我们讲造势、造势,你看我们台湾选举很喜欢造势对不对?他本来是选票落后,但是他那个势力越造越旺、越造越旺;一开始你本来领先,结果你不断的节节败退,因为你的势头在衰退中,他的势头正在提升中。

春秋战国有一场战役叫长勺之战,从这个故事你就了解业的消长。

长勺之战是齐桓公小白,他那时候还没有回国做国君之前,是公子小白,在外面流浪,因为他跟父亲不合,他爸爸要杀他,所以他往外逃,后来他父亲死了之后,他就回国去做国君。他在流浪诸侯国的时候,鲁国对他很不客气…羞辱他,所以公子小白回到齐国登位以后,得到管仲的扶持,军事强大,‘齐桓公相管仲,九会诸侯一匡天下’,他要报鲁国一箭之仇,就派鲍叔牙领着大军攻打鲁国;鲁国那时候只是个小国,怎么经得起齐国大军压阵呢,当然节节败退,打到了鲁国的京城,在春秋的战争很少这样,分出胜负就应该停止了,没有人说一直逼攻的,几乎要把鲁国灭掉。鲁国国君非常紧张,苦无对策,好不容易在民间找到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他叫曹刿…把他请出来。

这个曹刿本来是隐居山林的一个修行者。曹刿说:好吧,看在鲁国即将灭亡的份上,我帮你打这一战。这就是长勺之战。曹刿到了战场上看──哦,对方是鲍叔牙领着大军,当齐国大军攻击的时候,曹刿就说退兵,第二次再击鼓攻击,又退兵;第三次又退兵…退到第三次的时候,曹刿才击鼓开始攻击,结果一下子把齐国打得落花流水。

鲁国国君就很奇怪说:哎呦…他们的军队将近我们的十倍,你是怎么打的。他说:打仗不是看人数,打的是气势,曹刿用军重在气势。他说:他气势旺的时候,我们退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打到最后他自己没有气势了,我们气势正旺,就把他打败了。

诸位要知道:造业也是这样 ──你看你念佛,你以前念一万声,后来变三千,现在变一千,这样就糟糕了!越念越没有气势,你这样念佛在造不增长业;你最好是今天念一百声,明天念两百声,后天念…诶,这样不错啊!因为你那个势头越造越旺,到临命终的时候,刚好是你势头最旺的时候,这个最好。

什么叫带业往生呢?你要去抗拒!你不能让业的气势,越造越重─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不能这样子。

比方说,你造了某一种业─杀盗淫妄业,你一定要让那个业,越来越少…越来越少,这个业力就很难主导你;只要保证它的次数是越来越少,它那个气势被你破坏了,你就可以带业往生。我们内心当中有无量无边的业,哪一个得果报,当然是强者先牵。

什么是强业呢?唯识学说增长业叫强业。我们要让佛号的力量,对阿弥陀佛的皈依,是与日俱增,每一天不断的进步;我们要让罪业不断的在减损,你一定可以往生的。因为你罪业的势力,被你破坏了,你的罪业变成不增长业了,而你念佛的业是增长业;就像这个齐国跟鲁国打仗一样,它的气势衰,你的气势旺,所以打仗跟修行一样,重在气势。

有些人念佛没有气势,念得好像有念,又好像没有念一样,这个就很糟糕,没有那种皈依的力量。我们常说忏悔业障,其实很多人误解这一句话,我们不是在忏悔业障,我们是在忏悔我们的心念——断相续心。

业障你忏不完的,你怎么忏得完呢?如虚空一样这么多。

忏悔业障的根本精神在─断相续心,忏悔恶念的相续,把那个相续心破坏掉,它的气势也被你破坏了,这个业由增长业转成不增长业,就很难得果报。

这就是圆瑛老法师所说的─净土宗的修学者,一定要让自己的烦恼跟罪业变成有因无缘,苦果不生就是在这八个字,说穿了就是断相续心─破坏你的现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法门不谈风险很大的转世

通途佛法谈到菩萨道慈悲心的问题,可能有人会发愿要生...

念佛人的四类朋友

每个人,依过去世的种种因缘,总会认识一些朋友。念佛...

十方诸佛的功德都在这个名号里面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这...

四十八大愿——(第41愿)闻名诸根具足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

去极乐世界的方法是什么

问: 去极乐世界的方法是什么? 大安法师答: 要成就...

很多人念佛为什么不能往生

很多人念佛,他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因为他一生当中从来...

如是行去,必得往生极乐邦——截流大师的故事

《净土圣贤录》记载,康熙二十一年七月初九,常熟地区...

净土不是自了汉法,更不是小乘佛教

问: 请问法师,修行以自利为主,容易被人误解为是自了...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在生活中修要能够「轻现世重后世」

在生活之中修,就是指生活要有重心。重心是什么?解脱...

如何劝临终亲人发愿往生

一、直接问你心里有哪些放不下? 直接问病重的亲人你心...

心清净了,智慧就来了

大家知道《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他法力高强,一个筋...

居士如何护持正法

佛教是一个团体 佛教讲四众弟子,也讲七众弟子,范围是...

【佛教词典】智辩

(杂语)智慧与辩才也。心能照理曰智,智发于说曰辩。...

【佛教词典】时摄

时摄者,谓过去世诸蕴界处还自相摄,未来现在诸蕴界处...

为何阻挡他人护持寺院等同谤僧及破灭三宝

问: 为什么说阻挡他人护持寺院等同谤僧及破灭三宝?...

修十大愿王为何能往生极乐世界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

与佛相应的心没有了

有一位朱慈目居士是对净土法门非常有修持的信徒,一天...

不可四尽(法演四戒)

宋朝有一位禅师,名克勤,就是佛果圜悟禅师。他当年在...

莫失好时,若失好时则不可救

讲完信、愿、持名,佛陀为什么又讲今现在说法呢? 这个...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画传

一、诞生丹阳,少诵法华 永明大师(公元904975年),讳...

动物对地球和人类的独特贡献

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动物,装点出一个缤纷美丽的世界...

天台八教丨通教

通教是化法四教中的第二教,主要以五时中方等与般若二...

午睡的学问

英国《每日邮报》的一篇文章指出,每天中午打个猫盹,...

中国老秤上的十六颗星

古代商人的地位很低下,是因为那时候是农业社会,有些...

圣严法师:许一个不会落空的愿

人人都有愿望,但不一定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愿望会落...

不必向外驰求,当知自性为主

吾人多在学地,其用力之功,不必向外驰求,当知自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