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站在本来就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业障

净界法师  2015/12/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站在本来就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业障

安住真如

这一点最重要了!修行人先求安住,才有资格谈调伏的问题:

真妄不二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

观相元妄

【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观性元真

【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首先做一个总说,我们的生命有两个部份:

第一个:虚妄的假相:这些浮尘诸幻妄相,是过去业力所变现的一个身心世界,可能是一个男人的身心世界,也可能是一个女人的身心世界,这是一个虚妄的假相。

第二个:真实的功德:正是我们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现前一念心性,它的体性是真实的。但是随业力熏习,所变现的五阴是一个假相。

什么是假相呢?只要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因缘别离而灭的。这就是暂时的假相,这个因缘主要是指善、恶的业力。在这个假相当中,我们要永远记住一个重要的观念:虚妄的假相,是不离开真实的。你要去哪里找真实的呢?就在这个虚妄的假相当中,你就能够找到真实——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众生的一念心性,他本来就没有这个假相,这就是我们的安住处。

前面讲过:修行人,大家都在拜忏、都在持咒,但是每一个人进步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佛陀《法华经》以一佛乘分别说三——说:你从台中到台北,有些人骑脚踏车,可不可以到?当然是可以到;有些人是开车、有些人是坐高铁,哪一个速度快?当然高铁快。谁要能够掌握一个乘─修行的方法,你就能够掌握修行的速度。

的确,修行法门是有差别的,法门要是没有差别,智者大师就不用判教:顿、渐、秘密、不定。

一个人要进步,你的思考模式是很重要的…理观。你要站在一个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来对治烦恼;你要站在一个本来就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业障;你临命终的时候,你要站在一个本来就没有生死的角度,来了生死。你这个思考模式能够建立起来,你返妄归真的速度非常得快!如果你执着烦恼是真实的,那就糟了!那就有得对治了。

所以我们常说:一个人不要老是觉得自己业障深重!你老是觉得自己业障深重,到最后你果然业障深重,真的是这样!是你自己要住在那个业障深重。

这段文很重要,诸位你要常常把它读一读:

【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这一句话非常重要,从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建立你的断恶、修善、度众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不小心踩死动物该怎么办

问: 请问师父,我走在路上无意踩到一只青蛙,不知是...

念佛与消业

业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概念。佛教不但把世间的贫富贵贱、...

现代人造业有四种特点

现代人造业有以下几种显著的特点,和以往时代迥然不同...

不要求因果的回报,因为真如会回报你

圆顿止观为什么对大乘善根薄弱的人没有用?就是说,圆...

【推荐】念佛的确是一剂无上的良药

作为一名医生,我遇到过罹患各种各样疾病的患者,从医...

前念无去,现念无住,后念无来

当我们的心静下来的时候,再回光返照此心的起心动念,...

规范身口意三业

敬畏因果就要规范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身业不能去杀生,...

净土宗的忏悔和积集资粮,是为了临终时用的

业果的轻重有三段:第一个,约心;第二个,约境;第三...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堪比牛奶的花椰菜

花椰菜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食物纤维、维生...

夏日排湿祛毒的十六种好食物

(核心提示:在闷热潮湿的夏季,今天为各位爱美的朋友...

念这个咒可以给菜地除虫

今时有一些人,夏夜多蚊,便打DDT。种菜、种花生了虫,...

略说佛法大意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

【佛教词典】因缘观

观十二因缘的道理,而了悟生死流转的真相。由此观而开...

【佛教词典】马鸣菩萨传

(书名)一卷,秦罗什译。即付法传中第十二祖马鸣大士...

净界法师:十念必生愿

我们看第十八愿的:十念必生。前面的消除灾障、增长福...

圣严法师的三个安心法

如何才能心安平安呢?圣严法师表示,现在社会普遍有种...

现世因果报应故事十则

莫轻小恶以为无罪 不吃小亏终吃大亏 夏家嫂子买东西从...

尊重,从记住名字开始

面对一大堆人名,人们最关系、最感兴趣的,仍然是他自...

你有这么一念心,就能使你度过一切苦难

有一个道友问我,说我曾经讲过假使热铁轮,于汝顶上旋...

要想修行,必须先清净你的心

大家天天念《金刚经》,你体会到佛怎么样来善护念、善...

圣严法师:没有一个不变的「我」

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心中诸多的烦恼现象,总是围绕著...

既知死后无情义,早把生前恩爱勾

你在娑婆世界所受的痛苦,毫无意义,对你的增上一点都...

佛门戒律中的「三聚净戒」

《菩萨戒义疏》云三聚戒:聚、集也,戒、禁戒。此三种...

佛教基本理论

1. 四圣谛 谛(satya)的含义是实在、真理。四圣谛即苦...

入海采宝七难喻

世间人入大海采宝,会遇到七种危难:一者,强风从四面...

【推荐】你怎么知道你师父是菩萨示现

诸位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只要你的师父还在,你不要说...